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科技狂人-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自然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即便是老牌计算机公司。也绕不过这一关。
而且今年唐焕手里又多了一个新鲜美味的萝卜——三代方圆个人电脑,引得不少驴子流着口水,埋头拉磨。
等到九月上旬的时候,日本方面的事务终于告一段落,于是硅谷一号载上所有人,从东京直飞旧金山。
临行之前,唐焕收到一个汇报,林清瑕的那部《师姐英姿之金钱帝国》,将要在香江上映了。对于这个速度,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林美人的团队可真够拼的,
到了旧金山后,唐焕赶紧去看望了一下大舅韩安永,对方刚因为风湿病做完了手术,正在休养。
接过表妹孟静递过来的苹果,唐焕打趣道:“小魔女,这边的高中环境怎么样?”
“不好,有人想欺负我。”小丫头不满地撅起了嘴。
“你不是一向鬼点子很多么,不会一离开家门口就蔫了吧。”唐焕哈哈一笑。
闹完之后,韩安永开口问道:“这次去亚洲,没去看望一下老爷子和老太太?”
“小舅闹了这么一出,我这个最大的支持者逃不了干系,心里打怵,就没敢去见外公和外婆。”唐焕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你们啊……”韩安永摇了摇头,不再提这个话题。
“听说你拿到博士学位了,有证书么,给我看看。”小表妹孟静好奇地插嘴问道。
“那么想知道什么样子,我带你去斯坦福大学转转。”唐焕笑着回答。
这时候,在加拿大负责中文媒体和地产生意的冯永发,突然找上门来,并且脸上带着焦急之色。
“冯兄,你这是怎么了?”唐焕招呼对方坐下,关切地询问。
“唐兄,家父在香江的银行生意遇到了一些麻烦,你有没有余力支援一下。”冯永发连水都没顾得上喝一口,急匆匆地说道。
……
“怎么样,钱从银行取出来了么?”德叔拖着疲惫的腿,刚进家门,德婶便迫不及待地连声追问。
“早着呢,排队的人太多了。”德叔放下水杯,叹着气回答。
“那你怎么不在银行那里守着?”德婶又急又气。
“亲家时发在那里顶着呢。”德叔一边捶着腿,一边安慰德婶,“着急也没用,等着吧。”
“幸亏我提醒了你一下,把一半的钱留在了汇丰银行,你当新鸿基银行的高利息那么好拿啊,没准它就是下一个恒隆银行。”德婶悻悻地嘀咕着,随手打开了电视机,也不用抢着看哪个台了,直接调在了寰亚电视,主持人正在播报财经新闻。
“早在今年3月底,恒隆银行便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形,即资金低于法定水平。之后,恒隆银行的存款虽然有所增加,股东也提供了新的资金缓解燃眉之急,但在进入本月后,受港元贬值影响,其存款总额仍低于去年9月初挤提风波之前的水平。”
“看来,这些小银行都靠不住了。”德叔喃喃自语着。
“现在让我们做一下新闻回顾,看看寰亚电视为您梳理的,自去年9月份开始的有关恒隆银行的报道。”主持人点头示意。
“1982年9月6日,谢利源金铺宣布停业,顿时震惊了整个香江。”
“这家金店的主人谢志超来自濠江望族谢利源家族,历史悠久的谢利源珠宝店就是谢家产业。虽然谢利源金铺与谢利源珠宝并无业务关联,但同属谢氏一门。谢家雄厚的资本、稳健的经营、可靠的信誉,以及老字号‘谢利源’的品牌效应,赋予谢利源金铺几乎同样的品质保证。”
“因此,谢利源金铺在香江大受欢迎,港人均以持有谢利源黄金券为荣。”
“可随着香江前途不明的压力开始释放,投资者出于保护资产的本能,抛售物业,兑换美元或黄金,造成香江黄金存量大减,于是谢利源金铺成为这股黄金挤兑潮的牺牲品。”
“谢利源金铺破产后,危机随即转嫁给与其关系密切的恒隆银行,由此发生了第一次挤提风波。”(未完待续。)
第0514章 唐先生的钱也存进来了
“什么黄金券啊,都是这些无良商人玩的花样。”德叔气哼哼地嘀咕着,“恒隆银行自找的。”
“你能不能别说话啊。”心情不好的德婶终于爆发了,“听你唠叨,还是看寰亚电视介绍?”
“你一个家庭妇女,能看得懂么?”德叔不服气地讽刺了一句。
“一遍看不懂,那就多看几遍。”德婶怒气冲冲地瞪着德叔,“你倒是懂,怎么还把钱存进那种可能随时倒闭的银行?”
“亲家时发那张嘴如何能说善道,你又不是不清楚,我当时头脑一热,就和他搭伙了。”德叔当时就气短了,指着电视催促,“还是看寰亚电视怎么说吧,新鸿基银行应该不至于那么倒霉。”
老两口拌完了嘴,目光重新回到了电视上。
……
“谢利源金铺倒闭的第二天,也就是1982年9月7日,那些来不及从谢利源金铺兑换黄金的投资者,退而求其次,挥舞着黄金券,如潮水一般涌向了恒隆银行,结果一天之内便提走7000万港币。”
“当时,恒隆银行设在新界元朗、大埔、粉岭和上水各区的分行,都出现了挤提人龙,总行不得不运送三、四千万现金,到这些分行以应付需求。”
“经各方澄清后,1982年的这次挤提事件,于次日平息,恒隆银行度过了危机。”
……
“我记得六十年代的时候,也闹过这种挤提浪潮,当时是什么结果了?”德婶努力地回忆着。
德叔随口答道:“有什么好想的,价值不大的银号便任其停业甚至破产,像恒丰这样的大银行,则让汇丰或者渣打吃掉。”
说到这里。德叔叹了一口气,“当时股票市场只有香江证券交易所,那些倒买倒卖的参与者都是洋人和富裕的名门望族,咱们这些老板姓只能云山雾罩地干看着,加上没有寰亚电视这样的媒体从中立的角度报道,还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估计恒隆银行要是真的不行了。也会被接管吧。”
“现在港元贬值的这么厉害,好多人都在商场抢购东西,要不,我们也取出来一些……”
德婶刚说到这里,就被德叔打断了话头,“我们年纪一大把了,还是别跟风瞎折腾了。可宜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待遇优厚,定天也被哲儒香江公司录用。派到了对面的特区当主管,我们这个小家已经很稳定了。天塌了,高个先顶着,你把心放到肚子里吧。”
“那我再相信你一次。”德婶点了点头,“不过,你要赶紧把新鸿基银行的钱取出来。”
“放心吧,明天肯定取出来。”被唠叨得无比头大的德叔,连忙摆手说道:“赶紧看你的无线电视剧吧。”
“不看了。就把台放在寰亚电视这里,免得错过了什么重要新闻。”德婶摇了摇头。
……
结果。第二天一大早信誓旦旦出门的德叔,最后还是垂头丧气地回了家。
见此情景的德婶,已经懒得唠叨了,只骂了一句,“老废物,你就不会去新鸿基银行的总行么。”
“老胳膊老腿真的不顶用了。”德叔捶着腿叫苦了一句后。指着寰亚电视节目画面位于屏幕底部的滚动新闻惊呼道:“现在港元兑美元的汇率,竟然已经跌到了9。6啊!”
“少见多怪,你在外面没听说啊。”德婶切了一声,“寰亚电视预报,一会可能有重大官方新闻发布。”
“听说了一些。可数字哪有如此夸张。”德叔摇了摇头,拿出揉得皱皱巴巴的报纸,“港府能有什么重大新闻。”
还别说,确实有重磅新闻。港府终于坐不住了,开始对近期的银行危机采取了行动,于傍晚6时18分,三读通过“一九八三恒隆银行(接收)条例草案”,政_府正式接管恒隆银行。
财政司彭励治在二读草案时尤其提到,如果政_府不出来承担,恒隆银行将会无法兑现其1亿4800万元的票据。
“还别说,你这个老古董也有料事如神的时候。”德婶盯着电视嘀咕了一句。
“港府这帮人啰啰嗦嗦,一多半都是废话。”德叔哼了一声后,重新看起了报纸,自言自语道:“林清瑕主演的第二部《师姐英姿》,在梦工厂院线上映后,又是火得一塌糊涂。”
“好你个为老不尊的家伙,竟然也学起年轻人来追星了。”德婶伸出手去,狠狠地掐了一下德叔,疼的老头龇牙咧嘴,连声辩解,“我追什么星啊,只是好奇这家报纸上提到的一知半解的剧情,电影里的大反派叫嚣着,只要他愿意,就可以把港元对美元的汇率打压到10,这不正好和目前的现实情况吻合了嘛。”
“真的假的?”德婶拿过报纸来,狐疑地看了几眼,然后对德叔说道:“你给我念一下。”
“不念。”德叔揉着被掐痛的地方,赌气地拒绝,“你不能耐么,有本事自己瞧啊。”
“你等着。”德婶气哼哼地目光转向电视,随即惊讶地张大了嘴,“快看,你上电视了。”
德叔得意洋洋地一拍大腿,“今天排队的时候,正好寰亚电视的记者去现场采访,没想到真的把有我的这一段播出了。”
这时候,寰亚电视的主持人介绍道:“继恒隆银行遭遇挤提风波后,新鸿基银行也出现了这类现象。不过,该行高管表示,自己一方有足够的准备,不会像恒隆银行那样重蹈覆辙,目前客户取款活动尚处于合理范围内。”
德叔滕地一下站起身来,恼火地说道:“完了,越是这套说辞,就越表示外强中干。”
“那明天我陪你一起去新鸿基银行的总行去取钱吧。”见德叔没有了之前的淡定,德婶也慌了。
于是乎,老两口第二天一大早集体出动,可到了现场才发现,并非只有他们抱着这个想法,人龙早就排了好长。
德叔德婶没有办法,只能老老实实地站在后面等候,银行方面则磨磨蹭蹭地到了9点半,才让队伍前面有了松动迹象。
临近中午的时候,不少人顶着日头坐到了地上,不耐烦地对维持秩序的人员骂骂咧咧起来。
场面正混乱着,侧门一开,一名银行职员拿着喇叭走了出来,“我要向大家宣布两个重要消息。”
见此情景,德叔唉声叹气道:“新鸿基银行不是要宣布停业吧。”
“第一个消息是,美国《福布斯》杂志最新的财富榜出来了,唐焕先生蝉联首富宝座。第二个消息是,唐先生购入新鸿基银行百分之二十股份,成为第三个策略性股东,同时将5000万美元现金存入新鸿基银行。”
“怎么,唐先生的钱也存进来了?”包括德叔德婶在内,在场的很多人惊喜地议论纷纷起来。(未完待续。)
第0515章 我儿交到了一个好朋友
随着新鸿基银行职员的安抚,人群的骚动总算被制止住了,甚至有些人听从劝解,放弃苦等,直接离开了。
“世界首富都挺新鸿基银行,把钱存了过来,那我们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德叔伸了一个懒腰,也打算撤退。
“我们能和世界首富比么,5000万美元对人家来讲可能就是几个月的收入,但50000万块对我们来讲就是大半辈子的积蓄了。”德婶依然坚持取钱。
“照你这个看法,就没有银行值得信任了。”德叔一脸的郁闷。
“最起码汇丰比这个新鸿基银行靠谱。”德婶怒其不争地瞪了一眼德叔。
“要是英国人被赶跑了,到时候看你上哪去要钱。”德叔不服气地哼了一声后,继续老老实实地排队。
不过,等德叔德婶好不容易熬到距离服务窗口几步远的时候,新鸿基银行的营业时间也到了,让他们窝了一肚子火,但却发作不出来。
盖因对方的工作态度好的挑不出理来,主动为老两口做了登记,并承诺稍后两天增加专门的取款通道。
“好了,将心比心,这帮孩子比定天、可宜大不了几岁,都是听命行事,我们就别计较了,晚几天取钱也算不了什么。”德叔一边安慰着,一边扶着德婶,离开了喧嚣的新鸿基银行总行,坐车回家。
来来回回的车马劳顿,还是非常辛苦的,德叔累得连刚买的一份晚报都没有看上几眼,便在座位上打起了鼾声,要不是德婶叫醒,估计就要睡过站了。
“钱没取出来不说。来来回回地还搭进去不少路费。”一向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德婶心痛地抱怨了几句,接着打开了电视,“看看寰亚电视有没有关于新鸿基银行的报道。”
“应该会有,报纸上都是头条了,世界首富入股新鸿基银行。”德叔打着哈欠,抖了抖手里的报纸。
正像德叔所预料的那样。寰亚电视今天的财经节目果然围绕着新鸿基银行展开,主持人在做概要介绍的时候提到,“在接下来的节目当中,我们会现场采访新鸿基银行的董事长,同时也是创始人的冯景喜先生,另外也会尝试远洋连线唐焕先生。”
“今天的节目,要有大人物登场了。”德叔顿时精神一振,两眼放光。
“现在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本次新闻的中心——新鸿基银行。”介绍完点评嘉宾后,主持人将节目引导入正题。
……
当年的新鸿基地产‘三剑侠’决定施展所长。各自发展后,从香江远东证券交易所即远东会成立中嗅到商机的冯景喜,便在1969年创办了新鸿基证券公司和新鸿基财务公司。
做为香港第一家华资证券经纪公司,新鸿基证券打破了洋人在证券业的垄断格局,吸纳华人经纪参与到资本市场的游戏中来。
在宽松的环境中,新鸿基证券迅速成长为最具实力的华人经纪公司,曾一度占据香江股票市场总成交量的两成。
为了增加香江证券市场的活力,远东会的创始人李福兆引入竞争机制。撤销限制条件,促使国际证券公司涌入香江市场。新鸿基证券的市场地位由此削弱。
这时候,一直承担着新鸿基证券的财务管理功能,充当辅助角色的新鸿基财务公司,发展壮大起来了。1979年时,它的总资产达到了18亿港元,转型为商业银行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于是就在当年。新鸿基财务挂牌上市,到了1982年3月,又取得了银行牌照,正式更名为新鸿基银行,即今日大家所看到的新鸿基银行。
虽然新鸿基银行持牌时间到现在还没满两年。但它的实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该公司先后于1978年和1980年引入法国百利达集团及美国美林证券集团做为策略性股东,以共同发展“跨国金融超级市场”。
冯景喜本人通过互换股权,成为美林证券的最大个人股东,身家估计达到了24亿元,被誉为“股坛教父”。
但在地产最高峰时期,新鸿基银行斥资3亿元,相当于其权益的70%,购买了现在的总行大厦。
而随着去年爆发的地产业萧条和银行业危机,新鸿基银行开始面临资金不足和存款大量流失的双重困难。
……
“地产投资真是一把双刃剑啊,一旦失手,就被拖下水了。”德叔唏嘘地摇了摇头。
“你就知道咸吃萝卜淡操心。”德婶狠狠地瞪了一眼德叔,“明天你自己去新鸿基银行把钱取出来,我就不跟着去了,路费开销节省一点是一点。”
“还去啊……”德叔一阵头大。
……
此时,冯景喜也在对长子冯永发大发感慨,“或许,当初我就不应该买入这座新鸿基银行总部大楼,要不然现在也不会被经济萧条拖累得手忙脚乱。”
“您就不要多想了。”冯永发劝道:“唐先生愿意帮忙,而且他也无意进军银行业,新鸿基银行还是掌握在我们冯家手里。”
“多亏我儿交到了一个真心实意、气度非凡的好朋友啊!”冯景喜心有余悸地叹了一口气
新鸿基银行陷入资金困境后,它的另外两大股东法国百利达集团和美国美林证券集团,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但条件是,冯景喜让出百分之五十一的控股权。
要知道,在冯景喜的金融王国里,新鸿基证券和新鸿基银行处于左膀右臂的地位,不管少了哪一个,都是重大损失。
就在压力越来越大,冯景喜打算屈服的时候,自己那个不愿意继承家业的长子,意外地及时拉来了强援,让他摆脱了困境。
尤其是,唐焕的条件非常厚道,仅仅要了和法国百利达集团、美国美林证券集团同样多的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并送来5000万美元存款,甚至愿意直接将其转换为港元。
而此时,港元兑美元的汇率已经跌到了9。6,照这个情况发展下去,破10指日可待,没有人知道港币的贬值势头什么时候停止。
“您不怪我不听话就好了。”冯永发帮父亲检查着衣着,“您的白头发好像多了不少。”
“没关系,年纪大了,加上最近操劳了一些,正常现象。”冯景喜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
这时候,助理来汇报,外面已经做好接受寰亚电视采访的准备了。(未完待续。)
第0516章 小钱钱赚得真光明正大
……
“请各位尊敬的客户放心,新鸿基银行不曾过度放贷,而且资本雄厚,比如唐先生存进来的那部分为期半年的5000万美元,直接进入了港元账户,让新鸿基银行一下多了4亿8000万港元的资金,足以应对任何提款需求。换而言之,新鸿基银行绝不会是第二个恒隆银行。”
德婶一边看着电视里冯景喜意气风发的样子,一边扳着手指头计算了一下,然后惊叹道:“好多钱啊!也不知道唐先生怎么想的,港元贬值的那么厉害,他还把美元换成港元。”
“大人物的格局,哪是我们这些普通人能够理解的。”心情轻松的德叔笑着猜测,“没准大陆和英国找了唐先生,请他帮忙稳定一下香江的金融局势呢。”
……
“由于时差的关系,我们想现场连线唐焕先生是非常困难的。但在提前沟通之后,唐先生还是答应抽出时间来配合我们的工作。”
“好,导播示意我,电话已经通了。”
“唐先生么?您好,我是寰亚电视财经栏目的主持人julia。”
“你好,julia,工作辛苦了。”
“没有您辛苦,美国那边已经是深夜了吧。”
“对。不过没有关系,我正好也要处理手头上的一些工作。”
“没想到世界首富还如此勤奋工作。”主持人打趣了一句后便进入了正题,“唐先生。您支持新鸿基银行,是否表示您要进军银行业了?”
“不,至少近期没有这个想法。香江那边银行危机爆发和港元大幅贬值的情况。我了解到了一些,窃以为不能任由情况恶化下去了,而且冯老先生和我是忘年之交,于是我就出手帮一下忙。实事求是地讲,新鸿基银行的运营状况还是非常不错的,值得让我做出一项战略投资。”唐焕解释道。
“那唐先生对目前香江的经济动荡有什么好的解决建议么?”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不是专业人士。不好妄加评论,免得误导旁人。但我认为,如果这次港元危机进一步发展下去。将会对香江的经济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我会用个人名义,表明一下态度。”
“唐先生,能详细说明一下么?”
“在我看来。近期港元大幅贬值。和投资者对香江经济形势悲观,进而大量抛售港元有关。”
说到这里,唐焕加重了语气,“我对香江一向保持着信心,尤其香江人在逆境当中面对困难、发愤图强、创造奇迹的狮子山精神,更是让我折服。为了表示我对港元的信心,我会在近期再将两笔美元款项存入香江银行伙伴的港元账户。”
……
应付完了采访,唐焕叹了一口气。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浓茶。
事实上,并非只有恒隆银行和新鸿基银行陷入了危机。海外信托银行、嘉华银行、永安银行、康年银行、友联银行等等华资银行都存在着类似问题,只不过目前暂时还没有发作而已。
华人的聪明是有目共睹的,这个能力在投机取巧方面尤其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地产繁荣时期,华资银行界往往采取激进的扩张策略,向地产商、炒楼者敞开金库大门,甚至在缺少抵押物的情况下,现金便被悄无声息地借走。
而且银行自身,以及各个股东,也会挖空心思地套出钱,去投资房产。
由此导致的资金储备不足,支付能力严重下降,就不足为怪了。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眼前的危机就是对香江宽松金融政策的清算和报复,纯属咎由自取,没准还掺杂着为香江前途谈判进行政_治博弈的场外因素。
因此,这次港元危机的水不是一般的深,就连唐焕这个资深投机者,都有些忌惮,打算作壁上观。
但来自某些方面的希望,又让唐焕抹不开面子拒绝。
这也应了那句狗血的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因果关系莫过于此了。
……
轮班休息的高可宜回到家后,见母亲正围着一大堆日常生活用品计算着,当即惊呼道:“您这是把超市搬回家了么?”
德婶哼了一声,“你这个不知道柴米油盐贵的丫头明白什么!趁着现在钱还值钱,就要多买点。你没看到商场里都要抢疯了么?要不是有你未来嫂子洁心帮忙,我都买不到这些东西。”
“哎呀,你们这么样,搞得我都心里发慌了。”高可宜拍着心口,暗自琢磨,自己是不是也出去扫一下货。
母女两人正忙碌着,德叔乐哈哈地走进了家门。
德婶头也不抬地问道:“这回你把钱从新鸿基银行里取出来了吧?”
“没有。”德叔晃了一下手里的那袋洗衣粉,“新鸿基银行的职员劝我,只要把那笔钱继续放在他们那里,就会有定期的福利派发,这个大袋装洗衣粉便是了。”
这次德婶没有发火,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那就存在新鸿基银行吧,世界首富那么看好港元,已经把过亿美元存进了港元账户,我们就省点心,跟着唐先生的风算了。”
“你们两位老人家这个折腾啊!”高可宜摇了摇头,转身进房间换衣服去了。
没过多久,杨育塘这个追求者就跑来邀请高可宜一起吃饭看电影。
两人临出门的时候,德叔叮嘱女儿,“可宜,你们要是看《师姐英姿之金钱帝国》的话,记得回来给我讲一下剧情。好多人都说,欣赏完了这部电影,就明白现在港元为什么贬值了。”
……
有了这个任务,杨育塘和高可宜进入梦工厂院线的一家影院后,便直接选了《师姐英姿之金钱帝国》。
“剧情有这么神奇么?”高可宜一边吃着爆米花,一边好奇地嘀咕着。
“报纸上都这么说。”杨育塘点了点头。
电影一开始,便是一个地下印钞厂的场景,各种先进的设施,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出演大反派上了瘾的楚原登场后,在电话里问了一下美元假钞模板送达的时间,然后踌躇满志地点上一支雪茄,得意洋洋地说道:“有了这个模板后,我就能在香江打造一个继汇丰、渣打、中银之后的第四金钱帝国。”
扮演狗头军师的曹查理,贱贱地笑道:“汇丰、渣打、中银算个屁啊,大哥你把他们踩在脚下,还不是挥挥手的功夫。”
“这俩坏蛋,可真是绝配了。”杨育塘喃喃自语道。
……
尽管《师姐英姿之金钱帝国》制片方多次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但各大媒体仍然孜孜不倦地热议着,电影当中所营造的环境里,货币市场的动荡。
甚至不少人号召,港府必须对货币市场采取主动措施了,否则的话,这部电影里的某些剧情,就很有可能变成现实。
对此,港府不免有些郁闷,主动发声道:“我们并非碌碌无为,为了挽救香江金融体系,安定民心,已经在准备新的应对措施了。”
到了10月15日,港府终于拿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财政司彭励治颁布联系汇率制度,即港元与美元挂勾,汇率定为7。8港元兑1美元,并于10月17日正式开始运作。
就在这个从混乱到有序转变的过程里,媒体猛然间发现,那位号召大家要对港元抱有信心,并以实际行动用手中美元购入港元的世界首富,竟然无比光明正大地赚了一笔小钱钱。
这可真是好心有好报啊!(未完待续。)
第0517章 不稀罕你们的授勋
可以说,香江在货币政策上采取联系汇率制度,属于一种必然的选择。
虽然香江在经济发展上被列入“亚洲四小龙”,但其自身的“硬度”是个难以回避的短板。港元的价值,必须通过“傍大款”的形式才能体现出来。
1935年到1972年之间,港元与英镑挂勾。但随着英国经济实力的减弱,以英镑做为港元的支柱,变得越来越不可靠。
1970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机爆发后,英镑汇率于1972年6月开始自由浮动,港元便在之后两年转而和美元挂勾。初时为5。65港元兑1美元,接着在1973年2月改为5。085港元兑1美元。
可在进入1974年后,美元的弱势也越来越明显,于是港元在1974年11月,改为自由浮动。
这个应时而动,一开始还是很成功的。但香江货币政策架构在本质上依赖强国货币价值来定位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同时自由浮动又导致没有明确的货币政策目标,于是,香江经济不可避免地步入动荡期。
从宏观角度来讲,自1977年开始,包括贸易逆差、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等等在内的问题,便开始浮现了。
当时间进入1980年代,香江前途问题必须正视后,接踵而至的地产泡沫和股灾,以及港人对港元信心的动摇,又把港元向大幅贬值方向重重地推了一把。
因此,《师姐英姿之金钱帝国》里大反派处心积虑地研究香江货币政策的漏洞。野心勃勃地想要控制港元。是有一定事实根据的。
要不然。香江的精英阶层也不会对这部电影趋之若鹜,甚至连港府都要跳出来澄清自己并非尸位素餐了。
全新出炉的香江联系汇率制度,属于固定汇率制度的一种,即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以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与美元挂勾。
但香江联系汇率制度也有自己适应本土的特色,与其它固定汇率制度颇为不同。
在正常情况下,港府或央行不会主动插手干预外汇市场,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