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科技狂人-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年的这个销售旺季,又要拼得头破血流了,雷?卡萨暗自叹了一口气。

    在整个游戏区,ea不但占据了最好最大的位置,而且光顾的观众也是最多的。

    从直觉来判断,《街头霸王》这款创新的格斗游戏,肯定又是一部大杀四方的作品,于是雷?卡萨特意留心了一下,甚至如果有机会的话,试玩一番,亦无不可。

    不过,当看到蔚为壮观的排队后,雷?卡萨便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好在虽然只能远观,不可近玩焉,但收集情报已经足够了。

    试玩版本的《街头霸王》,只提供了三个对战角色——西方的拳击手、日本的忍者、中国的武僧。

    仅从图像和声音来看,雷?卡萨便能确定,这个游戏只有小霸王街机这个性能变态强大的平台才能运行。

    在劲爆的音乐声中,那种拳拳见肉的打击感,甚至让雷?卡萨这种老成持重的职业经理人,也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失态后,雷?卡萨感觉有些难堪,并随即顿悟,“和如此强大的对手竞争,似乎除了以量取胜,别无他法了。”

    想到这里,雷?卡萨脸上露出了带着恶意的冷笑,“既然雅达利都准备推出下一代游戏机雅达利5200了,那么对雅达利2600这个平台还有什么好留恋的,展开涸泽而渔的行动,让其最后发光发热一下,说不定还有挑战ea地位的希望。”

    亲自在ea展台前收集完了情报后,雷?卡萨心血来潮地决定去个人电脑展区看看,雅达利400/800的市场表现还算中规中矩,不知道其它同行有什么新动态。

    结果,雷?卡萨在方圆电脑的展台前,遇到了打探情报的同行——ibm的唐?埃斯特利奇。

    ……

    比尔?洛沃很够义气,按照唐?埃斯特利奇的愿望,成功地游说了一批ibm总部的高管,来到dex,近距离观察一下竞争对手。

    但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方圆电脑竟然在本次dex上宣布,自己产品线除了个人电脑,以及周边设备之外,还由低到高补充进来了新的产品——个人工作站、网络服务器,甚至还有超级计算机,而得以当场展示的新产品则是个人工作站pw…2400系列。

    冷不丁看到pw…2400的时候,唐?埃斯特利奇和比尔?洛沃等人没太明白这个产品定位的意义所在。

    个人工作站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属于顶级配置的个人电脑,还是小型机?

    他们的疑惑,在领教过pw…2400上运行的autocad、photoshop等专业软件的功能后,有了答案——这个东西绝对是当下小型机最有力的竞争者啊。

    “没想到,一家个人电脑公司,竟然能够设计和制造出来如此有前景的产品。”比尔?洛沃啧啧赞叹了一番,“如此看来,网络服务器和超级计算机未必是他们的虚张声势,可能真的存在呢,可惜没有展示出来。”

    被游说来参观的管理委员会的高管们,也对pw…2400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是目前所能得到的信息,仅仅是一些和性能有关的指标,实在有限的很。

    其中一个高管突然脑洞大开地说道:“就冲着这套完善的系统,或许我们回去后,可以建议总部,把这个方圆电脑公司收购下来。”

    一听这话,唐?埃斯特利奇脑门上出现一道黑线,心说,“你们整天呆在ibm的王国里,对外面的信息也太无知了,唐焕是公认的硅谷暴发户,手里从来不差钱,怎么可能卖掉这么有前景的公司。”

    唐?埃斯特利奇正为自己同伴的无知而羞愧的时候,突然听见有人笑问,“哪位要买方圆电脑,不妨把条件说出来听听。”(未完待续。。)

第0359章 时代年度风云人物

    如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将于1982年1月开始拆分旗下的20多家子公司一样,始于1969年的美国司法部针对ibm的反垄断诉讼,也被摆上了可预见的撤诉日程表。

    外界普遍推断为,这个时间点有很大可能同样为1982年1月。

    在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ibm头顶的13年里,蓝色巨人可谓战战兢兢。

    甚至上一任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卡里,将整个公司的业务一分为二,把除了大型机之外的其它资源,挪到了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通用系统部,以应对司法部可能的分拆判决。

    进入1980年代后,美国司法部对资产千亿级美元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态度越来越咄咄逼人,不过对资产百亿级美元的ibm却有所缓和。

    尤其在里根上任后,种种迹象让蓝色巨人的高层开始确信,自己已经安全无忧了。

    而拿下英特尔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便是这位计算机行业的巨无霸,摆脱了束缚的一种试探各方反应的表现。

    如今在dex上,ibm的高层,又掩饰不住自己的野心,放出话来要买方圆电脑公司这个业界小鲜肉。

    凑巧听到这话的唐焕,顿时感觉十分好笑。

    在他看来,被美国司法部放了一马的ibm,虽然在气势上好比出笼猛虎,但可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它的牙口不再那么锋利了。

    见唐焕出场气势不凡,其身旁的随行人员甚至面露讥讽地看着自己。这位满嘴跑火车的ibm高管。立刻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不悦地反问,“你是什么人?”

    唐焕随手朝身后指了一下,“你不是打算收购方圆电脑么,我就是这家公司的老板唐焕。”

    “原来是你啊。”对方点了点头,自信地缓缓说道:“条件很简单,已经上市的苹果电脑公司,便可以拿来做为参考。”

    在一旁见此情景的唐?埃斯特利奇,实在不忍继续观望自己一方如此无知而又自大的难堪了。刚要上前打个圆场,揭过此事,却被比尔?洛沃轻轻地拉住了。

    见唐?埃斯特利奇疑惑地看着自己,比尔?洛沃意味深长地微微一笑,低声指点了一番,“让他们斗一下,或许你的个人电脑部门会比以往更被重视,你的建议也会有更多人理睬了。”

    自从第一届dex,唐焕指点着谢尔登?阿德尔森,利用计算机行业大公司之间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成功地把他们的一把手请来增加展览活动的含金量后,各位首席执行官和总裁。便很少亲临现场了。

    唐?埃斯特利奇引领的这批ibm高管,一开始还真引起了唐焕的兴趣,但当他看到对方的见识不过如此而已之后,便索然无味起来。

    “不管怎么说,很感谢你看好方圆电脑公司的价值。其实,我对ibm也挺感兴趣的。”唐焕不置可否地挥了挥手,颇有驱赶的意味在内。

    “什么叫‘你对ibm也挺感兴趣的’,难道你还打算收购我们ibm不成,不说我们同意与否,光是这几百亿的资产,你有资格惦记么?”此人被噎得直翻白眼,刚想计较一番,却见唐焕已经把注意力转到了唐?埃斯特利奇那边。

    “老朋友,是不是感觉我的个人电脑生意,越来越红火了?”唐焕很热情地打着招呼。

    唐?埃斯特利奇瞥了一眼身旁打算看好戏的比尔?洛沃,心说这个唐焕压根就不是你想的那种喜欢无谓浪费吐沫星子的简单人,这不,人家直接把火力转移了过来。

    “你所说的红火,该不是指那些日本公司的兼容二代方圆电脑吧。”对于唐焕隐隐的居高临下,唐?埃斯特利奇自然非常不爽,当即不无讽刺地笑了起来,“也不知道,方圆电脑内部之间的价格战何时打响?”

    “这种可能的纷争都属于小节,我这个人做生意,讲究的就是精诚合作、利益均沾。”唐焕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如果ibm想要生产兼容二代方圆电脑的话,我们也不是不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

    “我们自己的ibm…pc就已经足够优秀了,哪有时间理会你的二代方圆电脑。”唐?埃斯特利奇哼了一声,转身离开。

    看着ibm这一行人陆续撤退,唐焕打了一个响指,“这帮前来刺探情报的家伙,不知道自己有多讨厌么?不买东西不说,还大模大样地站在这里,挡着其他真正的顾客。”

    在众人哄笑声中,钱伯斯低声说道:“唐?埃斯特利奇倒也观察得仔细,我刚得到消息,那几家拿到二代方圆电脑兼容机授权的日本厂商,在和客户的接触当中,某些型号的报价已经低于我们的同类产品了。”

    “无需过度紧张,这种价格挤压,至少在一年之内不会对我们产生负面影响。”唐焕神态轻松地微微一笑,“苹果公司的apple ii已经开始后继无力了,我估计明年它能和ibm…pc打个平手就不错了,到时候正好这些极具成本优势的日本伙伴们冲上去。方圆电脑平台的市场占有率越大,相应地哲儒软件的收入就越多。”

    说到这里,唐焕转身打量着哲儒和方圆电脑的展台,踌躇满志地一笑,“我们只需要继续做好特色电脑就行了,光是眼前的行业计算机、中期的多媒体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就足够拼杀一段时间了。”

    ……

    唐焕当前的要务是收购太平洋贝尔,因此在dex上没有过多逗留,便从拉斯维加斯返回了旧金山。

    虽然唐焕不曾特意施加影响力,但ea、方圆电脑、哲儒及其卫星公司adobe、autodesk等。依然在dex上吸足了目光。继续扮演着行业领军者的角色。

    其中。配备了photoshop和autocad的个人工作站ps…2400系列产品,成了大热门,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

    而二代方圆电脑整个阵营的声势壮大景象,也是dex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另外,哲儒推出的电子邮件服务端系统zerone exchange server,则让业内人士明白,唐焕在dex上演讲中所提到的网络和通信,绝非泛泛的空谈。

    只不过。硅谷暴发户的动作太过高效,使得越来越多的跟风者,大感吃不消。

    ……

    1981年12月1日,星期二,唐焕收购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全资子公司——太平洋贝尔的交易,在他要求的低调中完成。

    这是迄今为止,唐焕买来的最大一笔资产,为了防止来自外界的过多关注,干扰自己的计划,他谨慎地选择了回避公众的目光。

    换而言之。唐焕自身也是感觉压力很大。

    但如此大的一笔资本运作,媒体们怎么会轻易地放过报道的机会。纷纷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所公布的交易细节里进行大肆挖掘。

    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所拥有的20多家子公司当中,太平洋贝尔规模最大,资产高达145亿美元,号称贝尔系统王冠上的一颗明珠。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保留了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其余的部分便卖给了唐焕。其中,银河通讯一次性支付100亿美元,还未结清的尾款则延期支付。

    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看来,太平洋贝尔只是自己兜里的一块糖,想卖便卖,与他人无关,股东们支持就行。

    而在被美国司法部强令拆解这件事上,媒体们幸灾乐祸、罪有应得的发声,一直让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恼火和忌惮不已。

    唐焕所要求的低调,正好合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心意,老老实实地闷声发大财,免得被人架在火上烤。

    ……

    建成于1925年的140新蒙哥马利大厦,就是太平洋贝尔的总部所在地,最顶层的办公室已经为新老板准备妥当了。

    这家公司为什么如此贵,其所包含的此类固定资产,就是原因之一。

    拿到太平洋贝尔之后,要处理的事务很多,琐碎的诸如贝尔的名称和商标无权继续使用了,重大的诸如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前者,唐焕直接大笔一挥,太平洋贝尔改为太平洋通信;对于后者,唐焕早就有了一系列目标,这也正是他进行此次收购的动力所在。

    太平洋通信现在只有两个大股东——银河通信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唐焕把银河通信的两个股东——沃伦?巴菲特和摩托罗拉的克里斯托福?高尔文,请进了太平洋通信担任执行董事。

    对于太平洋通信原有的架构,唐焕几乎没做任何调整,因为这家公司的经营没出什么问题,只不过是原来的母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抱着赚一点是一点的心理,才让他有了可趁之机。

    唐焕主要的一个动作,是在太平洋通信的现有体制下,组建了一个级别很高的增值服务的部门,并使其直接对自己负责。

    毫无疑问,这个增值服务的部门,将是推行唐焕新计划的执行者,比如caller id——来电显示、电子邮件服务等。

    太平洋通信的业务范围并非仅限于加州,而是涵盖了美国西海岸,甚至还包含了一个拉斯维加斯所在的内华达州的子公司——内华达贝尔。

    把东西买到手后,当然首先要亲自盘一下家底,唐焕花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奔走各地,才完成了这个基层调研工作。

    他倒是没感觉怎么样,可陪同人员却累个半死,暗中叫苦不迭之余,也由衷地佩服,“所谓的硅谷暴发户,实在太误导人了,搞得人家好像不用工作一样。可实际一看,这位老板则是一位精力旺盛的工作狂人。”

    对太平洋通信的情况了然于胸后,唐焕再次于总部开会,布置公司接下来的工作。

    太平洋通信的首席执行官 chuck smith——查克?史密斯,是贝尔时代的高管,唐焕对其能力颇为满意。

    不得不提的一点是,查克?史密斯是一位非洲裔的黑人,这在美国商业高管群体当中比较少见。

    对于唐焕带来的来电显示实现方案,查克?史密斯举双手欢迎,甚至由此觉得,之前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所发表的“相信太平洋贝尔将会在新团队的领导下发展越来越好”的官面言辞,没有那么可笑了。

    但对于唐焕所提出的免费电子邮件服务,查克?史密斯则表示了明确的反对,因为他认为这个业务不但要亏本,而且前景非常地不明确。

    查克?史密斯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唐焕自然对此不以为忤,他笑着摆了摆手,“那就额外成立一家新公司,专门试水这个业务。不勇于尝试,就无法知道路在何方。太平洋通信不能把自己固定在传统业务模型里不思进取。”

    他们正讨论着,部下来汇报,《时代》杂志的人前来拜访。

    唐焕微微颔首,他听公关顾问里吉斯?麦肯纳提起过,《时代》内部正在争论,是否把自己做为1981年的时代年度风云人物。

    因为,他们还中意另外一个目标——波兰的lech wa??sa——莱赫?瓦文萨,其领导了1980年格但斯克的列宁造船厂罢工,声势极为浩大,波兰各地陆续响应,瓦文萨为此入狱。

    此时的波兰还属于东方阵营,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搞罢工的人物,自然深受西方关注,而《时代》的一些人也给予了青睐。

    但问题是,在这一年里,到处推销个人电脑,为自己代言的唐焕,影响力同样极其可观,美国大批年轻人的职业规划为之发生改变,硅谷经济出现了新的特点。

    唐焕甚至还把广告打到了面向世界数亿人口直播的英王室婚礼上,可谓异想天开至极,而这种活动能力更是为人叹为观止。

    是为政_治服务,还是为科技助威,《时代》真有点左右为难。

    眼看着距离年底的时间越来越近,《时代》决定,先就近采访一下唐焕,之后再做选择。(未完待续。。)

第0360章 为唐焕着书立传的人

    《时代》杂志评选年度风云人物的传统开始于1927年,因为当年查尔斯?林德伯格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完成单人不着陆飞行横跨大西洋的人,而《时代》杂志却没有把他放在封面,为了补救这个尴尬的纰漏,这才找到这样一个挽回不专业形象的方法。

    最初年度风云人物对应的英文为manthe year,从“man”这个用词所带来的限制上,未尝不可以看出,当时赶工的编辑们,也只是脑海里灵光一闪,而想出来如此一个主意,并非深思熟虑。

    原本时空里,到了1999年,《时代》杂志将这个称号更名为“personthe year”,以更准确地进行描述。

    事实上,时代年度风云人物并不等同于一项正面的荣誉。

    凡是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人物,不管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皆有可能获选,比如1938年的希特勒。

    而从富兰克林?罗斯福开始,几乎每一任美国总统都至少一次被选为年度风云人物。

    可以说,现任总统获选,已经成为《时代》杂志的政策。

    也正是由于许多广受尊敬的人物获选,很多人便想当然地认为,年度风云人物等同于一种高大上,即使始作俑者《时代》杂志时常指出实际并非如此,也无法扭转人们的思维惯性。

    凭借ea上市所创造的奇迹,已经上过一次《时代》杂志封面的唐焕,自然明白其中的区别。

    原本唐焕打算顺其自然。可公关顾问里吉斯?麦肯纳却建议。他做为创始人。对内而言,已经是公司员工的偶像;对外而言,则是包括客户在内的民众了解公司的第一形象,所以不能偷懒,尽量争取一下,必将受益良多。

    既然如此,唐焕只好从善如流,从太平洋通信繁杂的事务当中暂时脱身。亲自招待《时代》杂志的团队。

    这一行人为首者是《时代》杂志旧金山分部的总编michael moritz——迈克尔?莫里茨,同样属于1950年代生人,完全算得上年轻有为了。

    在和迈克尔?莫里茨寒暄过后,唐焕记起了对方在原本时空里的资料,发觉此人还真不简单。

    在互联网大潮来临的时代,曾经为苹果公司的成功经历著书立传的迈克尔?莫里茨,从媒体领域跨界转行,进入了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和唐?瓦伦丁成为了合伙人。并成功地投资过谷歌等新兴科技公司,最后身家达到了30亿美元。

    “这是一个可以拉拢过来。为自己的it产业摇旗呐喊的媒体助力。”唐焕暗自给对方下了评语。

    “这么说来,你真的是这个已经成立半个多世纪的大公司和这幢同样历史悠久的建筑物的主人了。不过最近你似乎在刻意回避想要采访本次收购细节的媒体。”迈克尔?莫里茨打量了一下豪华宽敞的办公室,以轻松聊天的语气,开始转入正题。

    看的出来,这位年轻的总编,并不想照本宣科地采访,而是打算深入挖掘。

    “但还是没有躲过《时代》杂志的天罗地网。”唐焕哈哈一笑,打趣了一句,随即认真地说道:“主要是因为这次收购,消耗资金巨大,我深感压力,这才决定暂时与外界隔离,好安心工作。”

    “你如此辛苦地把太平洋贝尔收购到手里,是因为相中了这家公司的营业能力么?”迈克尔?莫里茨饶有兴趣地问了一句。

    “其他股东更在意这一点,而我嘛……”唐焕笑了笑,“则是想通过这个平台,应用我的技术和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是要改变世界么?”迈克尔?莫里茨眼前一亮,“苹果公司上市前,我采访过乔布斯,他对我说到的最多的词语,就是这个。”

    “事实上,这种改变应该已经开始了吧。”唐焕脸上露出自豪的神色,“比如桌面出版系统,据我所知,它已经开始为不少报社服务了。”

    “确实如此,我们杂志的办公室里,就有这样一套系统。”迈克尔?莫里茨佩服地点了点头,“我们暂时不提个人电脑领域,先说说太平洋贝尔,哦,它现在已经改名叫做太平洋通信了,这样一家传统电信公司,你打算怎么在这个平台上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可以概括为两点。”唐焕伸出了两根手指,“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目前这种打电话的老套通信方式,摆脱线缆以及场地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网络,除了传输声音之外,还应该传输数据、影像等等。”

    说到这里,唐焕摊了一下手,“很明显,这些创意并非起始于我,甚至现实当中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实际应用,比如摩托罗拉的手持移动无线电话、历史悠久的传真等等,但它们往往缺乏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化精髓,与我的理想仍然有一段距离。”

    “能说得更加具体一些么?”迈克尔?莫里茨在笔记本上画了一条线,“当然,在不违反商业机密的前提下。”

    “就在你到达这里的时候,我正和部下们讨论这方面的话题。”唐焕微微颔首,“比如说,来电显示,也就是一种可以让接听者知道打来的电话是什么号码的功能,这种起始于1968年的技术,发展至今,是到开花结果的时候了。”

    “对于技术,我是门外汉,但我可以试着猜想一下,如果太平洋通信成功地提供了来电显示功能,那是不是意味着,用户那一端需要额外花钱。购买一部新的电话。其最起码要提供一个可以看到电话号码的屏幕。”迈克尔?莫里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

    “这样不好么?相当于产生了一个新的行业。多了不少就业岗位。”唐焕微微一笑。

    “自然好了,可能总统都要感谢你了。”迈克尔?莫里茨连连点头,催促道:“请继续说你的下一个构想。”

    “电子邮件,你知道么?”见迈克尔?莫里茨给了肯定的回复后,唐焕笑了起来,“那你自然知道它的优点了。不过目前电子邮件主要在大学的网络上运行,如果将其推广至普通的公用电话交换网上,无疑会大大地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唐焕指着迈克尔?莫里茨的笔记本。“就像你现在正在写的这篇稿子,在计算机上完成后,就可以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号连接到服务器,将电子邮件发送上去,总部那边从服务器接收后,能够直接放入桌面出版系统处理。这比传统的交稿方式,是不是更有效率?”

    迈克尔?莫里茨听得神往不已,急切地询问,“那你说的这种应用。会在什么时候推向市场?”

    “网络通信需要协议,邮件服务器存储数据需要大容量设备……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一一解决,暂时还不好给出确定的时间表,但肯定不会像现在的市场应用环境那样漫不经心地无所谓。”唐焕自信地挥了挥手。

    “我真有些等不及了,希望这些服务的价格,当时候不要高不可攀。”迈克尔?莫里茨哈哈大笑着开了一句玩笑。

    “这个问题你倒是不用担忧,毕竟这些应用,如果仅仅局限在一个有限的高端圈子里,那不但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还会从根本上损害到我们的商业利益。”唐焕明确表态,自己这个资本家,不会没节操地痛宰普通消费者。

    “你对太平洋通信的变革,至少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我们不如来说说你在硅谷的几家公司吧。”

    迈克尔?莫里茨一边翻动着自己的笔记本,一边八卦地询问,“目前在所有的公司里,是不是ea的盈利能力最强呢?现在游戏机比个人电脑更赚钱吧?而这种差异,会不会导致你在技术研发资源分配上有所偏向地不均衡呢?”

    “实际上,在我们这些技术人员眼里,游戏机和个人电脑都是具有共同属性的微型计算机,只不过前者专攻游戏娱乐,而后者侧重于全面的、通用的功能。虽然现在市场上,似乎消费者对两者的热情有些差异,但不足以影响我们的研发方向。毕竟,在某些技术上,两者是相同的。”

    唐焕没有正面回答对方关于盈利能力的问题,做为上市公司,ea对外公布的信息已经足够详细了,营业能力甩了排在第二名的雅达利好几条街,就没有必要加上方圆电脑、哲儒软件,来进一步提高各种羡慕嫉妒恨参杂在一起的仇恨值了。

    尤其是,硅谷暴发户的称号,唐焕实在听得腻歪了,反正亿万富豪头衔的成就已经刷到了,还是闷头发大财的好。

    “有报道说,目前电子游戏、个人电脑硬件和软件,这三个领域的第一名宝座,分别都是你的ea、方圆电脑和哲儒软件占据着,事实真的如此么?如此令人惊讶的成就,你是怎么在短短几年之内做到的呢?”

    迈克尔?莫里茨拿出一份表格,给唐焕看了一下,“这份图文并茂,让人一目了然的精彩资料,就是用哲儒的电子表格软件cgrid处理得出的。无处不在的产品,让我第一反应就是,它的内容是真实可信的。”

    “目前ea在电子游戏行业的地位,从股市上的资料对比来看,应该是人们常说的霸主了,至于方圆电脑和哲儒软件,则不好妄下定论,毕竟苹果电脑、ibm…pc、以及以便携性著称的奥斯本一代机,同样表现出色。或许说,ea、方圆电脑和哲儒软件,在行业里具备可观的影响力,更为准确一些。”

    不想在捞钱方面太过树大招风的唐焕,试图引导着迈克尔?莫里茨,把注意力放到技术和产品本身。

    好在对方也很知情识趣,“你开业界先河,发明了电子表格软件,为自己的事业掘到了第一桶金,而装有包括cgrid在内的各种电子表格软件的个人电脑,在华尔街甚至和计算器一样,成了必需的办公设备,这种对世界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你更是凭借这款产品,拿到苹果公司的股份,以火箭一般的速度,成为亿万富翁。你的创业轨迹,似乎要比苹果的乔布斯和沃兹顺利很多,这个过程当中,没有其它插曲么?”

    “每个人的事业起步阶段各不相同,比较顺利与否,我认为意义不大,不过这里面确实有不少事情可讲。”

    唐焕朗声一笑,站起身来邀请道:“不如我们去库比蒂诺的办公室谈,那里有你需要的一切,包括我个人的、事业伙伴的、以及整个团队的点点滴滴。”

    ……

    从创立哲儒到现在,唐焕一直注意保存和各种事件相关联的照片。

    这些资料一开始摆在唐焕的办公室里,后来越积累越多,便专门设置公司历史博物馆来陈列。

    当迈克尔?莫里茨被带到这里后,立刻被眼前的琳琅满目吸引住了。

    他盯着一张唐焕居中、乔布斯和盖茨分列左右的合影,喃喃自语,“历史似乎在这里凝结住了。”

    “没有你说得那么夸张。”唐焕诚恳地对迈克尔?莫里茨说道:“如果你认为我们这个团队在硅谷的工作具有创造性,算得上成功,不妨把这种经验写出来,供大家分享。”

    迈克尔?莫里茨的目光越来越亮,试探着询问,“这算是官方授权的传记么?”

    “这个倒是可以考虑,不过你不能总是盯着我个人,而是应该更多地关注我的那些伙计,他们在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