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色波城,一万唐军已经兵临城下,此时,离大食军占领那色波城已经过去了五天,风雪已经停止了,城内城外都变成了白雪皑皑的世界。
伴随着‘咚!咚!’的鼓声,一万唐军在距城五里外停止了前进的步伐,他们并不急于进攻,而是就地扎下了营帐,一顶顶灰色的帐篷出现在白色的世界里,格外地醒目,安西唐军的大旗在风中猎猎飞舞。
城墙上,大食军主将沙希姆紧张地注视城外的情况,按照齐雅德的命令,他需要在那色波坚持十天,如果他能成功返回呼罗珊,那么他将会被曼苏尔封为利比亚总督。
巨大的利益诱惑使沙希姆将危险抛之脑后,他已决心守城十天,然后再突围回呼罗珊,为此,他已做了大量的准备,他强迫城内的穆斯林为他效力,他拆除了小史国的王宫和沿城墙一带的房屋,得到了大量的石块,以补充他们并不占优势的弓箭,另外,他又派人将两座大门用巨石堵死,他们就是撞门而入,知道那色波的城门并不结实。
为了鼓舞士气,沙希姆还下令抄没了几家撒马尔罕大商人的家里,得到了大量的库存宝石,将他这些宝石分给了士兵,作为他们跟随自己死战的奖赏。
尽管沙希姆希望唐军在十天后再来,但情况并不美妙,第五天黄昏,一万唐军如期而至。
只来了一万军队,这让沙希姆的心中又升起了一线希望,如果他们防守得成功,一万人未必能攻下那色波城。
天色阴沉,夜幕悄然降临,就在天色刚刚擦黑,唐军的大营里忽然响起了轰隆隆的战鼓声,城上的大食军都吓得跳了起来,紧张地注视城外,唐军大营出现了动静,只见十几架巨大的云梯从营帐中出现,铺天盖地的唐军步兵跟随在云梯周围,一步步向城墙开进。
“准备石块,准备战斗!”沙希姆厉声大喊,他不明白唐军怎么会选择夜间攻城,黑夜中看不清对方,生死只能由天。
城下,唐军主将正是河中都督李嗣业,他亲自率军来夺回那色波城,誓将所有入侵的大食军全部杀死。
李嗣业目光冷静,注视着十五架巨大的云梯缓缓向城墙推进,这种云梯下方是座巨大的底座,下面安有木轮,每架云梯由五十匹骆驼拉动,云梯底座同时也是流动的防御台,每座云梯底座下面都躲藏着数百名唐军。
云梯由主梯和副梯组成,主梯固定在底座上,副梯则十分灵活,伸缩自如,最高可达十丈,足以搭上绝大多数城墙,并且最顶端有巨勾,用以勾住城墙。
那色波城虽然是河中第三大城,但那只是说他人口众多和贸易发达,并不是指它的城墙宽厚,相反,除了撒马尔罕和布哈拉,河中诸国的城池都并不高大,也不像唐朝的城池那样挖一条护城河,那色波的城墙只有五丈高,城墙并不厚实,没有护城河,用攻城槌可以直接撞城,但唐军并没有运来攻城槌,这十五架云梯似乎就是他们全部的攻城武器。
巨大的云梯终于抵达了城下,长长的副梯从主梯上伸出,越来越高,轰地一声搭上了城墙,钩子牢牢勾住城砖,下面的唐军将主副梯扣紧,唐军便从底座内爬出,迅捷无比地向城头冲去,城上城下箭如密雨,石头仿佛雹子般砸下,长矛飞刺,喊杀声震天,一场惨烈的鏖战渐渐拉开了序幕。
十几架云梯上,唐军士兵一手执盾,一手拿刀,顶着城上射下的箭雨,艰难地向上攀登,不时有士兵被石块砸中,惨叫着翻滚下云梯,城上的大食军疯狂异常,他们抱起石块向下猛砸,巨石在唐军头顶上翻滚,一连串砸下四五个人,哀嚎着坠落,大多坠地惨死。
但唐军的弓箭却犀利异常,如飞蝗般铺天盖地射来,大食军稍有探头,便立刻被弓箭射中脸庞,伏尸城头。
这时,沙希姆亲率数十名大食士兵,用叉子顶住云梯,一齐用劲,在一片喊叫声中,云梯上的铁钩渐渐脱离了城墙,被大食军掀翻出去,副梯轰然斜倒,梯子上的数十名唐军跟着云梯坠下城墙,惨叫声喊成一片。
不断有唐军士兵冲上城头,但很快被凶悍的大食军杀死,抛尸城外,战事惨烈异常。
李嗣业冷冷地望着城墙上鏖战,这次攻城战,他并没有动用自己最强的军队,五千陌刀军,用陌刀军攻城,大食军的弓箭和石块都将起不了作用,就俨如当年他亲自进攻连云堡一般。
而这一次,他得到了李庆安的指令,要试验一种秘密武器,李嗣业见时机已经成熟,便轻轻一摆手,大帐中,数名黑影在夜色的掩护下,迅速绕过城墙,来到了东城,唐军的进攻都集中在北城,绝大部分大食军也在北城防御,只有极少一部分在南城上守卫,而东城上冷冷清清,没有一个大食军防守,因为这里没有城门,没有防守的必要。
几名黑影飞奔至城墙下,他们找到了一块合适的城砖,用铁钎沿着墙缝一点点挖掘,城墙是用石块砌成,中间有灰浆,他们将灰浆抠去,露出一指宽的缝隙,直通城墙内,几名黑影随即用铁钩子伸进缝隙,一起用劲,将城砖一点点拉出,最后一连三块城砖被拉出,露出了一个两尺见宽的大洞。
一名黑影随即取下身后的包裹,从里面取出了一只扁圆形的铁家伙,沉甸甸的,足有三四十斤重。
几名黑影小心地将铁家伙塞进了城洞内,‘咔’一声,一团火苗燃起,照亮了黑衣男子紧张的脸庞,他小心地点燃盘在铁家伙上面的引火线。
‘嗤!’引火线点燃了,开始匀速燃烧,这时,几名黑影拔足狂奔,不顾一切地向远处奔逃,片刻,他们仅逃出四百余步,只听见惊天动地的一声爆炸,大地都在颤抖,几名黑影仆在地上,死命地抱住头,爆炸声震耳欲聋,浓烟冲天而起,碎石四飞,飞出数里之外,紧接着又是轰隆一声巨响,东城墙被彻底炸塌了,露出了一道宽达十几丈的大缺口。
那色波城已无险可守。
第四百零一章 粟特商人
撒马尔罕,大战来临前夕,刚刚平静了近半年撒马尔罕城又一次被战争阴云笼罩,但已经习惯了战争的撒马尔罕人并没有显示出惊惶失措,他们依旧平静地来去匆匆,过着自己寻常的生活,在撒马尔罕城东有一座巨大的白色建筑,这里是粟特商业协会的总部,粟特商业协会是河中地区势力最大的民间组织,粟特人以经商而出名,在数百年的贸易历史中,粟特商人为了共同的利益,便渐渐组织起来,最后形成了粟特商业协会,粟特商业协会的势力之大,他们曾经能一度决定河中诸国国王的人选。
经历屡次战争的冲击,粟特商业协会也遭遇到了重创,尤其唐朝和大食处于敌对状态,这就大大削弱了他们的贸易利益,粟特商业协会陷入空前的危机,为此他们奔走呼吁,希望能找到一条新的贸易出路。
这天上午,粟特商业协会内商贾云集,几百名来自河中各国的商业协会会员汇聚在这里,河中的战争危机和对前途忧虑使他们再也等不下去,正好此时他们得到了商业协会的通知,安西节度使李庆安将来撒马尔罕,将与商业协会商讨粟特人的贸易前途问题,商人们便纷纷暂时放下手中的事务,赶来了撒马尔罕。
在商业协会的前厅,几名商业协会头目正在协商将与李庆安会谈的内容,他们该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商业协会一共有十名头目,分别来自粟特各国,其中以康国的商人居多,这也和粟特各国的地位决定,比如布哈拉是著名的文化艺术中心,它的商业气息就相对比较淡薄,而撒马尔罕则是手工业和贸易中心,它便成为了河中诸国最大的贸易中心,大商人尤其多,十名商业协会的头目,他们便占了四名。
这次会议的召集发起人叫米哈伊尔,他年纪约七十岁,是商业协会中资历最老,也是身家最为厚实的大商人,同时,他也是一名虔诚的穆斯林,尽管这十名头目中,既有穆斯林,也有祆教徒,但在共同的商业利益面前,信仰不再是他们之间的障碍。
“各位,现在的形势不用我说,大家应该也很清楚,战争已经停止了唐王朝和阿拔斯王朝之间的贸易,就像两座连接孤岛的桥梁被拆毁,我们便成了孤岛上无助的人,而且唐朝直接开启了和拜占庭的贸易往来,我们却没有能在其中分一杯羹,现在我们的处境异常危急,可以说命悬一线,这次赵王殿下来撒马尔罕,本来是来备战阿拔斯王朝,但昨天我联系到了长史罗大人,他表示愿意替我们向赵王殿下诉求,根据刚刚得到的消息,今天赵王殿下会来我们商业协会,所以,这将是一次决定我们命运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把握住。”
“米哈伊尔大叔,你是我们最有资历的长辈,就说说你的想法吧!”
米哈伊尔摆摆手,对众人继续道:“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说服赵王殿下,准许我们参与到与君士坦丁堡的贸易当中,到目前为止,粟特人没有一个人拿到碎叶开出贸易许可证,我们希望得到这样的机会,同时,也希望他能允许我们继续与阿拉伯人的贸易。”
“米哈伊尔大叔,继续与阿拉伯人的贸易恐怕会有点困难,毕竟现在两国之间的战争要爆发,军队不可能允许我们过境,。”
“我知道!我知道!”
米哈伊尔连忙道:“所以我们要向他解释,我们不会贩运军事物资前往阿拉伯,我们只会贩运奢侈品,诸如瓷器、丝绸、茶叶等物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相信赵王殿下的态度会有所松动,我为此请来了几名特殊的朋友来帮助我们。”
说到这,米哈伊尔向坐在最边上的两名老人点了点头,众人早就注意到他们二人了,却不知道他们是谁?其中一名古铜色皮肤的老者起身,自我介绍道:“我叫萨尔达,来自拓枝城,也是商业协会会员。”
有人听说过他,不由点点头,这也是个去唐朝贸易的老商人了,米哈伊尔笑着给大家进一步介绍道:“萨尔达和赵王殿下在七年前曾有过一段交情,那时赵王殿下还只是唐军的一名旅帅,当时萨尔达陪同石国俱兰公主,也就是后来的圣女俱兰去安西。”
众人眼中都露出一丝羡慕之意,和赵王有这种交情,这个萨尔达可以发大财啊!萨尔达却苦笑道:“时间已经过了七年,不知赵王殿下是否还记得我了。”
这时,第二名老者站起身,躬身微微笑道:“我就是博罗多。”
博罗多是撒马尔罕穆斯林的精神领袖,医术高绝,在康国威望极高,只是他平时很少露面,故众人都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听说此人就是博罗多,大家竟忍不住鼓起掌来,博罗多就是那个治好了李庆安子嗣之病的穆斯林名医,他和李庆安的关系也很好,米哈伊尔把他请来,就是希望他也能帮助商业协会。
有这二人帮助,众人都觉有了希望,精神纷纷振作起来,这时,一名商人急匆匆跑入,高声道:“赵王殿下来了!”
众人一下子站了起来,跟着米哈伊尔一起向大门外迎去。
……
自从三年前拿下河中,李庆安已经来了三次撒马尔罕,这一次已是第四次,但来粟特商业协会却是头一遭,李庆安不是不知道粟特人对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但粟特商人的势力太大,在上次河中动乱中,他们非但没有帮助李庆安平息事态,反而暗中支持两派教徒的冲突,尤其支持穆斯林激进派造反。
这件事被人揭发后,让李庆安对粟特商人十分不满,为了惩罚粟特商人的不忠,他为此下令不予粟特商人参与拜占庭贸易的资格,同时停止与大食进行贸易,另外碎叶官府也限制了粟特人前往大唐贸易的规模和人数,经过一系列的严厉措施,有效而沉重地打击了粟特商人。
这次他赶来撒马尔罕,是为了指挥与大食的战争,但主管河中政务的罗启明几次请求他放松对粟特商人压制,考虑到粟特商人的作用,李庆安终于答应罗启明的请求,来参观粟特商业协会。
李庆安在一百多名亲兵的严密护卫下,走进商业协会大门,罗启明以及十几名河中官员也陪同前来。
走进商业协会大门,首先便看见了一片宽阔的广场,数百名粟特商人簇立在两旁,千余名唐军已经先期进来,全副武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将商人们隔离在两旁,不准他们靠近李庆安,尤其在即将爆发战争的时刻,各种安保警戒变得异常严密。
这时,商业协会十名头目迎了上来,米哈伊尔率先跪倒,激动道:“粟特商业协会恭迎赵王大将军殿下!”
李庆安淡淡一笑道:“参观粟特商业协会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上次本想来,可是受河中内乱的影响,所以便取消了。”
李庆安的话中带了一根刺,他含蓄地提到了河中内乱,也就是告诉他们,正是河中内乱使他放弃了粟特商业协会。
这些粟特商人一个个都精明无比,他们怎么会听不出李庆安的话中有话,米哈伊尔立刻诚恳道:“今年河中局势平静,民众安居乐业,撒马尔罕也渐渐恢复了从前的繁荣,这些都是蒙殿下所赐,我们每一个粟特人都心怀感激,粟特商业协会更是期望河中在殿下的统治下,变得更加繁盛,为此,我们会全力支持殿下每一项决定。”
尽管李庆安是希望中原汉商能够取代粟特人,活跃在丝绸之路上,但他也知道,至少在五六年之内还办不到这一点,且不说安西移民绝大部份都是自来中原的农民,经商意识还比较淡漠,而且李庆安也需要他们巩固对土地的占领,尤其在对拜占庭的贸易上,安西主要是以官商为主,但仅靠官商远远不够,而且官商比较死板,远比不上犹太商人那样灵活,最近,大量的犹太人参与到了拜占庭与安西的贸易之中,所以李庆安最终还决定放开粟特商人的贸易限制。
今天来粟特商业协会,李庆安也是要听其言、观其行,他们态度很好,已经有知罪的悔改,但这还不够,他还需要粟特商人拿出实际行动来。
“你们起来吧!我先看一看。”
米哈伊尔连忙起身,带着李庆安向内廷走去,走到门口,李庆安却看见了博罗多,不由一怔,上次他在河西不辞而别,想不到在这里遇到了,李庆安立刻亲热地将他拉到一旁,低声感谢他道:“内子已有身孕,如诗也生了个女儿,我要重谢博翁。”
“大将军不必谢我,治病扶伤是我的本分,我只恳请大将军看在粟特人也是安西一份子的面上,给这些可怜商人一条活路,粟特人以商立本,无法从事商业,对粟特人将是灭顶之灾,我为粟特同族,焉能不急,如果大将军要谢我,那就请给我们一次机会吧!”
说完,博罗多竟向他跪了下来,李庆安连忙将他扶起,叹道:“博翁不愧是仁厚之人,好吧!就看在博翁的面上,我会给他们一个机会,等会儿我和他们好好谈一谈。”
这时,萨尔达也走上前,向李庆安深深行一礼,道:“大将军,还记得我这个老商人吗?”
李庆安见他很有些面熟,可一时想不起来,“你是……”
“大将军,当年俱兰公主就是跟我去安西。”
“你是……萨尔达大叔!”李庆安忽然想起来了。
“不敢当,哪里敢让殿下称我为大叔。”
看见萨尔达,李庆安又想起了俱兰公主,他默默点了点头,道:“萨尔达大叔也是商业协会的吧!你若有什么需要,可随时来碎叶找我,我会尽力帮助你。”
“我已经跑不动了,我的儿子继承了我的事业,他想去君士坦丁堡和长安,可是他没有经商许可证,无法通过边军,恳求大将军让粟特人也参与到与罗马人的贸易中去,我感激不尽。”
一连两个熟人来求情,这个面子李庆安也抹不下去了,他点点头,便对米哈伊尔道:“去你们会议室,我和你们好好谈一谈!”
米哈伊尔大喜,连忙恭敬地将李庆安请进他们的会议室,会议室内已经布置好了,这帮商人为了讨好李庆安,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十分周详,首先是他们不敢和李庆安平起平坐,特地学习唐人的礼仪,在地上铺了软席,众人席地而坐,李庆安坐正中,一张用黄金箔编成的席子,粟特商人和官员们则分坐下首,左右各一排,除了十名商业协会头目外,三十几名有实力的商人也悄悄挤了进来旁听。
李庆安坐下,一名美貌的粟特少女给他上了茶,李庆安不苟言笑,他沉着脸对众人道:“有句话我要先说在明处,今年以来,我为什么要打压你们粟特商人,原因就是你们中不少人在年初河中的宗教冲突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我在竭力平息两派的冲突,你们中却有人在暗中支持激进者,我在你们前国王稍芬的王宫中搜出了一份名单,有二百人之多,其中粟特商业协会就有一百二十八人,虽然古语说法不责众,但对我而言,就是株连责众,所以你们得不到与罗马人的经商许可证,我知道你们有人还是悄悄干了,但我要告诉你们,上个月,有三名粟特商人涉嫌违令贩运私货,被怛罗斯边军当场处斩,货物没收,这就是你们与我作对的惩罚。”
李庆安的目光严厉地从几十名粟特商人的脸上扫过,他们心中惶惶不安,都低下了头。
米哈伊尔起身惭愧道:“殿下,我们都已知错,从今以后,我们会全力支持殿下的每一个决定,包括与大食作战,我也愿意捐献财物,支持安西军队。”
李庆安脸色稍霁,点点头道:“我今天之所以肯坐在这里,就是因为感受到了你们的诚意,其实从我个人而言,我绝不鄙视商人,我甚至还组织官商和罗马人进行贸易,贸易可以交流物资,使经济繁盛,使官府财税收入有保障,尤其安西需要中原内地的物资,所以我一直把商贸放在第一位,我设立六司九署,第一司就是户部,第一署则是财税署,由此可见我对贸易的重视,我李庆安也是心胸宽广之人,只要你们能以实际行动表明你们对安西的支持,我也会给你们平等的贸易资格,真正视你们为大唐子民。”
“殿下的宽容让我们感激不尽,不知殿下还需要我们做什么,请殿下明言。”
李庆安微微一笑道:“很简单,我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你们必须拿到勋爵资格,你们就获得相应的贸易等级,勋官资格越高,获得的贸易优惠就越多,不仅可以去长安贸易,还可以和罗马人贸易,甚至可以继续和大食贸易,等级再高者,我还能给你们免税,派军队护送你们安全,所以我的条件很简单,就是勋爵,要想得到与罗马人贸易的许可证,那至少得是上骑都尉的勋爵。”
勋爵是李庆安为了在河中推行汉学而采取的一种措施,比如学习汉语、汉礼,送孩子进汉学堂等等,都能得到最低级的勋爵云骑尉,得到勋爵者有很多好处,比如减免税负,得到灾年赈济铜牌,修建屋舍可以得到军队帮助等等,要想得到更高的勋爵,就必须做出更大的努力,像李庆安说的上骑都尉,那至少要兴建两所汉学堂,或者资助五十名粟特少年去碎叶寄宿读书三年。
粟特商人在粟特地区的势力极大,商人的本质是唯利是图,他们并不在意粟特会不会被汉化,他们往来于大唐和西域,仰慕大唐文化者众,不少人还会主动接受汉文化的熏陶,对这一点,李庆安看得极透,他要利用粟特商人的势力,替他传播汉学。
听李庆安开出了条件,众商业协会头目皆窃窃私语起来,这时,米哈伊尔道:“殿下,上骑都尉的条件是否太高了一点,毕竟想和罗马人做生意的人多,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拿到上骑都尉的勋爵。”
李庆安摇摇头道:“这是我深思熟虑才决定的,如果暂时没有能力,那就先在西域和中原之间做贸易,等了能力后再去君士坦丁堡,具体条款我已经交给了罗长史,你们可以去向他咨询。”
说到这,李庆安又笑道:“另外,我还给你们开辟了一条新的贸易线路,那就是信德、旁遮普和天竺,条件同样是拿到上骑都尉的勋爵,便可以去那里经商贸易,我会命军队保护你们的安全,如果你们有兴趣,甚至可以建造海船,从旁遮普海港前往大唐南方,那里更有无尽商机,做海外贸易者,我不仅会免除一切货物的税赋,还免费提供粮食和淡水,怎么样,有兴趣者可以试一试。”
大多数粟特商人听得目瞪口呆,让他们进行海外贸易,不过也有人跟随大食和波斯的货船前往过广州,知道海外贸易利益之丰厚,听到李庆安开出的条件,他们眼睛都亮了。
第四百零二章 看破迷局
在和粟特商人们谈过话的当天下午,李庆安便启程赶赴那色波,他得到了李嗣业传来的消息,那色波已经被攻下。
从撒马尔罕到那色波其实并不远,只有三百余里,李庆安一路疾驰,两天后,他和两千亲卫抵达了那色波城。
攻打色波城的战役已经结束,在这场惨烈的战役中,一万唐军死伤近三千人,大食军也死伤两千人,唐军伤亡要高于大食军,不仅如此,这一战唐军也打得相当窝囊,攻城时死伤惨重,若没有震天雷的帮助,唐军未必能攻下那色波城,尤其让李嗣业恼火的是,唐军从炸开的缺口冲入城后,大食军主将沙希姆竟然趁唐军转至东城的机会,率五百人从北门突围,逃出了那色波城,至今下落不明。
“大将军,从这一仗看出,大食人的战力不容小视啊!”
李嗣业感慨万分,“三千大食军,不仅突破我们的防线,占领了那色波城,和唐军打个平手,最后那个叫沙希姆的主将还能率军脱逃,就在我眼皮底下逃走,这是我的奇耻大辱。”
李庆安听李嗣业语气愤懑不平,便微微一笑道:“我们和大食军队也打了多年的交道,呼罗珊的军队向来是他们的精锐,这三千人从装备来看,必然又是呼罗珊的精兵,是他们精锐中的精锐,如果连这样的军队也表现平平,那么和大食人还有什么对抗的意义,关键是我们不能轻敌。”
李嗣业叹了口气,道:“大将军说得不错,我确实是有点轻敌了,其实我可以调动两万军来围城,但我觉得一万军就足够了,结果正是我的轻敌,让大食主将跑了,我有愧啊!”
李庆安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不说这些了,我想去看看震天雷的效果。”
提到震天雷,李嗣业精神大振,催马便带着李庆安向东城而去。
东城墙被炸塌处依然保持着原样,没有动过,到处是残砖断壁,一段城墙摇摇欲坠,城墙被炸塌的口子足有十几丈宽,夹墙里面的黄沙倾泻而下,形成了一道缓坡,唐军正是通过这道缓坡冲进了城内。
“这种震天雷果然是犀利之极,大将军不知道那天晚上爆炸时,那种惊天动地,正在北城鏖战的双方都惊呆了,双方竟然停止了片刻战斗,不少战马也受了惊,到处奔逃,为此还伤了十几名弟兄。”
说到这,李嗣业有些担忧道:“这种火药的威力太强大,我担心一旦机密泄露出去,敌人也拥有了这种武器,那对我们也将是严重威胁。”
李庆安点点头道:“你的担心一点不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如何保护住火药的机密,确实是一件很难办到之事,为此,我决定还是要尽可能少地使用这种武器,其次要绝对保守机密,除了我们几个核心将领外,任何人都不能知道这是什么?我准备创造一次机会,对外泄露点机密,说这其实是葱岭山脉中独有的一种石头,叫火雷石,见火会爆炸。”
“火雷石,真有你的,要是安禄山知道了,他不知道会派多少人来葱岭找这种石头。”
两人边说边走,从缺口处上了城墙,他们走到北城处,李庆安慢慢停下了脚步,目光凝视着远方的山脉,陷入沉思之中。
“大将军在想什么?”李嗣业走上前问道。
“我在想,他们为什么要攻打那色波,这样的意义何在?”
“其实我也在想这个问题,说实话,真的很令人诧异,他们除了损失二千五百人,一无所获,当然,他们尝到了震天雷的味道,或许他们想试探我们的战斗力。”
“不!不是这样。”
李庆安轻轻摇了摇头,沉声道:“这个问题我已经想了很久,我想这应该是曼苏尔的计策,是他的一个战略阴谋。”
‘战略阴谋?’
李嗣业一怔,他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连忙道:“请大将军详述。”
李庆安微微笑道:“如果从常理判断,发生了那色波被占领这件事,那你会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加强防御!”李嗣业毫不犹豫道:“绝不容许第二次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这就没错了!一般人都会这样做,必然会重兵屯在那色波附近,而且我们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既然敌人的前锋部队很容易地突破了那色波的防御,那么敌人的主力必然还是会从这里进攻,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将主力部署在阿姆河中部一线,尤其是那色波附近,嗣业,你说那个时候,大食军的主力会从那里进攻?”
听完李庆安的分析,李嗣业猛地反应过来,拳掌一击道:“我明白了,他们派三千人进攻那色波,目的就是为给我们造成错觉,然后诱引我们把主力部署在这一带,可大食人的真正主力却是从北方或者南方杀来,如果他们针对吐火罗,那么他们会从南方杀来,如果他们针对河中,那么他们极可能会北面杀来,总之,他们绝对不会走中线。”
“你理解得非常透彻,现在我很为难的事情是,大食军的主力到底是走北方还是南方,我拿不定主意,所以也无法布兵。”
“不如这样!”
李嗣业沉吟片刻道:“不用等他们主力到来,我们直接杀过河去,主动杀进呼罗珊,抢占先机,打乱他们的兵力部署。”
“让我想一想,你的方案或许是一个好办法。”李庆安的眉头皱成了一团。
就在这时,远方出现了一队骑兵,约百骑,正疾速向这边驰来,几名唐军士兵迎了上来,片刻,一名骑兵回来禀报,“大将军,葛萨汗国有特使求见。”
‘葛萨汗国!’李庆安不由一怔,葛萨汗国来求见自己会有什么事?
“带他上来。”
很快,几名唐军带了一名英武的年轻男子和一名中年男子走来,李庆安觉得年轻男子有点面熟,似乎自己和布兰可汗会面时,他也在场。
年轻男子上前施礼道:“葛萨汗国王子布罗尼参见大将军!”
李庆安拱拱手笑道:“原来是王子殿下,我说怎么眼熟,我们见过。”
这时李庆安的目光又落在那个中年男子身上,这是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头颅很大,一脸大胡子,尤其他的眼睛让李庆安印象深刻,那是一种不屈的目光。
李庆安的思路又转回来,对布罗尼王子笑道:“不知葛萨汗国找我有什么事?”
布罗尼取出一封羊皮信,交给李庆安,“这是我父亲给大将军的亲笔信,请大将军过目。”
李庆安打开了信,信中,布兰可汗口口声声称唐王朝和葛萨汗国是兄弟之邦,为了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