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奉天承运-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役从中午打到太阳西沉,贼军死伤惨重,赵谦也有所损失。不过最后贼军咬不动,纷纷撤退。这是在意料之内,比如贼军要杀一个骑兵,首先就要冲到面前,后边的火枪手还在开火,没有冲近可能就会损失几个人,冲近了还得被骑士砍死一两个,然后才可以将骑士按翻在地,如此几条人命换一条的干法,自然只有战败的出路。

和上次海战一样,赵谦在谋略上又没玩过对手,被困在山中,出山又被伏击,招数上真是败到了极点,但是最终依然获胜。赵谦用实战再次验证了无脑流的无敌,管你用什么手段计谋,一律平推,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当然,这也是在兵力悬殊不大的情况下。

前几天因白水河决堤,赵谦军仓狂后退,向东逃窜,躲到了山上。而枣阳城还在此地的东面。赵谦击败了伏兵,修整军队向东,开始准备对付枣阳的贼军主力。

时孙可望何腾蛟等十万湖广军被困枣阳,贼军趁势攻占了东面的鹿头店、桐柏县等城镇及周边各要塞,官军粮道被断。孙可望等人在枣阳前后无路,又无凝聚力,都不愿意打前锋,只得将十万人马挤在枣阳城中固守。

赵谦派出斥候打探,在枣阳外围的贼军兵力达二十万之众,张献忠确实是调集了主力,想吃掉枣阳的官军。

“兵贵神速,我等可趁势绕过枣阳,复取鹿头店桐柏,打通粮道。”张岱建议道,他知道枣阳的贼军有二十万,可不愿意去打枣阳外的贼军,想先打通粮道了再说。

赵谦沉吟片刻,说道:“攻鹿头店,取桐柏,粮道便通了……那枣阳的官军会如何行动?张献忠又会如何行动?”

张岱皱眉道:“如我是张献忠,便用部分军力堵住枣阳去路,在官军取鹿头店之时,调兵在桐柏附近的山隘布防,抵住官军进攻,然后主力合围鹿头店,围歼官军。至于何腾蛟……”

何腾蛟等人各怀鬼胎,张岱一时也理不清楚,于是沉吟不已。

赵谦一脸恍然道:“我们不能去攻鹿头店,否则就会将张献忠主力吸引过来,反压到咱们这边,何腾蛟孙可望这群阳奉阴违的小人,我岂能轻松了他们?”

赵谦愤愤地说道:“我们要是攻鹿头店桐柏诸县城,张献忠主力东进,那帮枣阳的杂牌军!我等还指望他们救咱?”

张岱用剑销在沙地上划来划去,许久说道:“大哥,我有一计。”

“二弟请讲。”

“咱们既不攻张献忠,也不攻鹿头店,调头东进,绕过枣阳至东南方向的武水河边驻扎,张献忠摸不着咱们的意图,自然不会轻易放弃枣阳的十万官军,张献忠的主力,还得要他何腾蛟扛着……”张岱脸上冷笑道。

“……咱们再派人通知何腾蛟等人,已打通粮道,叫他们突围出来取粮,何腾蛟等人粮草耗完,自然要出城向东突围,势必与张献忠血战,两军激战之时,我挥军杀至,坐收渔翁之利。”

“哈哈……”两人阴险地大笑了数声。

于是赵谦采纳了张岱的意见,率军迅速从枣阳南边通过,行至武水,伐木修桥,然后选了高地修筑环形工事,守在武水两岸,不走了。

赵谦军和其他官军比起来,人数较少,而且粮草充足,至少也能坚持个两月,而何腾蛟等人的军队人数达十万,粮草又不足,就算省着点吃,最多吃不过一月。

张岱派斥候靠近枣阳,用重弩将书信射入城中,告诉里面的官军,粮道已通。

两天之后,赵谦的斥候带了一个全身是伤的军士进入大帐,那军士猛灌了几口水,呛得不住咳嗽。

赵谦惊讶道:“城中缺水了么?”

那军士喘了一口气,“哐当”一声跪倒在地,“大人,那张献忠挖了河道,城中已断水几天了,城池下边,全部是石头,挖也挖不动,再这样下去,咱们渴也得渴死了,诸位将军恳求大人,发兵救之!大人之大恩大德永世不忘……”

那军士用沾满血的双手从衣服里掏出一封书信来,呈到赵谦面前,赵谦接过来一看,信中全是奉承之词,恨不得叫赵谦亲爸爸。目的就是一个,要求赵谦解围。

赵谦用无辜的表情说道:“本官只有两万多人,城中有十万兵马,你们也无法突围,本官如何解围?”

那军士不住求情,好话说尽。赵谦这才说道:“本官可以答应何腾蛟等人,待他们出城接战之时,与之内外夹击,打通道路。”

赵谦叫人写了回信,仍然准备用重弩射进城中,因为不可能叫这个冲出来的军士又冲进去,不说成功几率,也太没人道了。

那军士吃了饭缓过气来,这才觉得不对劲,要打通粮道,必须攻下桐柏等地才行,不然粮队随时可能被劫掠。而赵谦却驻扎在桐柏南边大老远。

军士问道:“大人真的打通粮道了么?”

赵谦道:“本来准备攻下桐柏,张献忠主力威胁,本官寡不敌众,只得南下。”

“啊!这,这……”军士口不能言。

赵谦笑道:“总之何腾蛟得自己想法出来才有水喝不是。”

这军士不可能回枣阳去,赵谦倒是爽快,直接对他说根本没有打通粮道。

十六年七月底,何腾蛟等人扛不住饥渴,终于在争吵中准备突围了。与赵谦相商好时间,初五凌晨,枣阳一声炮响,城门大开,官军骑兵作前锋,冲出东门。

时赵谦已趁夜率军开到枣阳东面,占了个高低,摆开大炮枪阵,一动不动地驻扎在那里看戏。

凌晨时光线不好,看不清楚,只听得见震天的喊杀声,炮声,枪声,热闹非凡。夜空中时不时像打雷闪电一般闪起火光,那是炮击的亮光。还有星星一般的火把,火枪闪亮等,如果不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这戏里会死很多人,这个场面倒是十分好看。

所谓置死地而后生,何腾蛟等杂牌军到底是大明的正规守备军队,战斗力不容小窥,拼命的劲头拿出来,竟也能和两倍于己的贼军对碰。

那个冲出枣阳联络赵谦的军士,是何腾蛟的心腹,眼见枣阳的官兵和贼军苦战了大半夜,赵谦依旧按兵不动,不由得心急如焚,“大人,为何还不策应枣阳官军?”

赵谦慢悠悠地说道:“你们家将军选的时间不对,本官的火器军队,现在这会儿,压根看不见,打到了自己人怎么办?不要心急,待到天亮,本官一定全力攻击。”

天亮的时候,薄雾的空气中,湿漉漉的,都闻得着血腥味。枣阳城外遍野的尸体,述说着晚上的惨烈。

官军全部冲出枣阳东门,因守城官兵觉得留他们就是送死的,纷纷擅离职守,导致枣阳城破,官军没了退路,只得在城外死战,奋力向东。一直到天亮,战斗仍在进行。

抬眼望去,枣阳城外,人山人海,比现在的人才市场还要拥挤,地上的死人和半死不活的人,被人轮番践踏,最后都要变成死人。

赵谦用望远镜看了一会,回头说道:“是时候了。”

段二四 狂热的民族

赵谦陆军就三种兵种:步炮骑。战法看似简单粗暴,却相当有效。

这种简单蕴含了一些超时代的思想。比如同时代的兵部和炮兵,是没有分开的,都是大炮调配给步兵使用。而赵谦陆军的炮兵营是单独存在的一个建制,炮兵不再仅仅是配合步兵作战,最重要的功用,是大量火炮面积覆盖火力杀伤敌军。

有些东西,看似简单,却只有穿越众或者天才才想得出来。就如二战时候的装甲兵种,古德里安将坦克从步兵里分离出来,形成单独的坦克师,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闪击战的战术。多么简单的一回事,但是古德里安想出来之前,坦克只是步兵的附属品罢了。

枣阳城外,千门火炮已经装填完毕,赵谦回头对传令官道:“炮兵攻击。”

“总督令,炮营攻击!”

旗帜舞动,一个个黑洞洞的炮口斜向天空。

“点火!”

“轰轰轰……”炮声响成一片。

枣阳城外的空地上,腾起一排烟尘,然后紧挨着又腾起一排,逐渐扩散,远远看去,就如洪水在蔓延一般。

一轮炮击,已对敌军造成大量杀伤。赵谦军后部的炮营中,“当当……”的金属碰撞声,内炮管被拉了出来,又有“吱吱……”的水浇在热铁上的声音,到处都在冒着白烟水汽,是在为打完的内管降温。

同时军官的吆喝声,叫骂声也飘荡在空气中,一片热闹的景象,不多一会,新的一轮弹药再次装填。

指挥炮营的将领朗声高喊:“点火!”

枣阳城那边,情况有些复杂。张献忠的大西军占了枣阳城,又在城外设有重兵,湖广官军腹背受敌,上天无门,下地有路,拼死血战,而城外的大西贼军又面对赵谦大半晚上的威胁,同样处于两面受敌的状态。

因赵谦官军陈列在东面,半晚上并没有动静,城外贼军不愿两线作战,只调出兵马防备赵谦,却并没有进攻。

天亮之后,赵谦军开始炮击,贼军死伤惨重。冷兵器面对炮击有两个办法,要么赶快跑远点,跑出射程,这个办法显然不能用,不然就等于溃败了。第二个办法就是冲近了打,被迫进攻。

于是在赵谦开始第二轮炮击的时候,近十万贼军蜂拥而至。

凭借人多,采用人海战术蜂拥而至的干法,是贼军的常用战术,对于人数众多,又缺乏训练的军队来说,这种打法在一定情况下相当有效,犹如蝗虫一般恐怖。

例如,李自成扩张迅速,所向披靡,就是用的这种战术,时李闯军发展到了六七十万,可以想象一下,六七十万人蜂拥而至,如海潮一般疯狂扑来时,你站在对面是什么感觉?是不是担心被踩死呢?

张献忠同样用了这种干法,分出十万人马,一次性乱叫着向赵谦的阵营冲将过来。

赵谦阵营中,士兵们看着烟尘里冲出来如许多人来,还哇哇乱叫,如潮水一般,左右看不见边际,半空腾起的大股灰尘增添着这种气氛,士兵们眼神里流露出了恐惧。

“啧啧……娘的啊!”张岱也被眼前的疯狂景象惊得口不择言。

要是前面那群人冲过来,不知是不是直接用脚将敌人踩死。赵谦不及细想,高呼道:“西虎营战无不胜!”

众军听罢呐喊道:“战无不胜,天下无敌,大明万岁……万岁!”

“我为人人!”

众军高呼:“人人为我!”

这个口号虽然有些搞,但是只有赵谦知道它搞笑在何处,其他明朝人不知道,反而觉得有助于提高凝聚力。

“上刺刀……”步兵将领拖着长长的尾声破着嗓子高呼。

“砰砰……”

三轮排枪刚放完,贼军前部已经冲近,赵谦高呼道:“大明必胜!”

众军阵法整齐划一,并无后退的迹象,听得最高长官充满信心的喊话,士气大增,至少他们知道,总督就在身边,和他们生死与共。

“哈!”众军呐喊一声,响彻云霄,在这枣阳城外的天地之间回荡。

明军平举刺刀做长矛,不退反进,迎面攻去,转瞬之间,两军接敌,人仰马翻,尘土与血肉乱飞。

“令左翼重骑兵扫荡!”

“总督大人令,骑兵出击!”

“驾!”萝卜站在骑兵营最前面,将一柄大砍刀用布条绑在右手上,左手牵马缰,右手举刀平指前方。

“隆隆……”沉重的马蹄沉闷地响起,震得人心脏发闷。

一片泛着金属光泽黑压压的骑兵营开始加速运动,那高举的刨钢马刀,就如死神的镰刀,泛着死亡的黑光。

我们在中学教材上学过,惯性只和质量有关,现在赵谦军的重骑兵,人身上的盔甲就达一两百斤,还有马甲(不是那个马甲,是穿在马身上的甲),马匹,加一百多斤的人,几十斤的武器,一个骑士近千斤重,冲将上去,直接乱踩,不是肉身可以抵挡的。

穿乌黑板甲的重骑兵直接横穿碾压,拼命劈砍,就像压路机从稻田里开过,留下一窜死尸,被铁蹄踩得血肉模糊。

众军步兵见铁骑威力,激动沸腾,高呼万岁。

赵谦见着眼前的情形,手掌紧握佩剑,热血在胸中激荡,转头对传令官道:“不必留预备队了,令水师陆战队一起上。”

“总督大人令,水师陆军,全军出击!”

“鸣鼓吹号!”

“咚咚咚……呜呜呜……”

“杀!”

一句句为大明而战的呐喊,战争的正义性表露无遗,加上赵谦平时还要祭拜祖先唱功颂德的洗脑干法,嫡系军队这些热血文化青年几乎都成了狂热的民族主义分子,总觉得自己是炎黄子孙就牛逼得不行,有全宇宙最牛逼的祖宗护佑,刀枪不入,老子天下第一。

“啊!”

在如此激扬的气氛鼓动下,水师官兵无不奋勇,一个青年军官手提军刀,大吼一声,第一个冲进敌群,一副自焚的冲动,完全不管里面全是敌人,冲进去就一顿乱砍。

“啊!”

话说不怕功夫好,就怕拼命的菜鸟,那青年军官孤身第一个冲进去,转眼就砍死三人,那英俊年轻的面孔毫无惧色。当然胆子大,不可能就不会挂,周围一群贼军愤怒至极,拿着刀剑长矛就胡乱向青年军官身上招呼。

那青年军官全身被插,血淋淋一身,双眼鼓出,用一双火热的眼睛瞪着周围,鼓出最后一口气,一刀劈掉了就近的一颗脑袋,然后就被人砍成了肉泥。

“啊!”

又一个相似的青年冲近了,贼军吓得步步后退。有了一个不怕死的,就有第二个,第三个……狂热总是需要土壤。

赵谦的青年军个个武功垃圾,勇猛异常,像中了邪,又想喝错了药,将平时好待遇大鱼大肉养出来的体力都迸发了出来,杀得贼军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这些人不怕死,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死了家里的人赵谦养着。死了从不除名,照样给军饷,直接给家里。

空地上的沙子被染得血红,尸体像晒得稻草一样密密麻麻地挨在一起,贼军大败,恐惧中仓皇乱逃,他们觉得遇到的不是一群人,而是一群恶魔。

赵谦军直接平推到城下,湖广官军见着一个个疯狂的士兵,吓得大呼:“冷静,自己人!”

至此,枣阳战役结束,小小的枣阳城下,摆着不下十万具尸体。十万具尸体摆在一个地方是什么模样,这个可以想象一下。

战役打完,众人都是直接坐到地上休息,兴奋之后是疲惫。满地的狼藉血泊和苍凉,还有这些生还者脸上的倦色,大地不再喧闹,舞台散场,只有乌鸦和秃鹰在空中徘徊。

“嘎……嘎……”锯木头般的叫声在冷清的天空中回荡。

有的老兵不忍心看着这些大好年华的年轻人陈尸荒野,一边悄悄抹着泪,一边带人挖万人坑,让这些勇士入土为安。

赵谦军开进枣阳城修整,枣阳已经成了一座死城,连一个百姓都没有,反复易手中,战斗频发,血流成河,市民遭受着湖广军和贼军的双重抢劫和屠杀,大部分逃亡了,没走的,也死了。

刚脱下重甲,赵谦喝了一口茶,正想休息一口气,衙门外的军士就禀报道:“大人,湖广军何腾蛟和孙可望求见。”

赵谦和韩佐信对望一眼,心下明白。赵谦说道:“既然来了,就请进来吧。”

何腾蛟和孙可望显然对赵谦算计了他们十分不满,走进枣阳衙门,礼数荒疏,何腾蛟气呼呼地说道:“大人言已经在外围打通粮道,怎地桐柏鹿头店还有几万贼军?咱们的粮草不多,到哪里吃饭去?”

赵谦心道你们到哪里吃饭关老子鸟事,反正老子还有饭吃。不过面上还是比较客气地说道:“何将军少安毋躁,二位将军请坐下说话。”

毕竟赵谦官大,又初胜贼军,何腾蛟孙可望强压住火气,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

“事情是这样的,本都正打算取鹿头店,不料你们派出信使说枣阳城中断水,时日无多,本都便取消了攻打鹿头店的计划,转而协助诸位突围……”

何腾蛟显然对这个答复不很满意,气冲冲地说道:“咱们出来,水是有了,粮快没了,不一样时日无多?大人莫非要看着咱们十万湖广军饿死不成?”

“啊!何将军此言重矣!”赵谦假惺惺地感叹道,“本官部下只有两万余人,而贼军经枣阳一败,尚有十几万人马,各在桐柏诸要塞和贼军老巢襄阳,要是汝等不存,本都拿什么平定湖北?”

孙可望比较老奸,听见赵谦和何腾蛟的对话,显然是挑不出赵谦的不是,用和事佬的口气说道:“咱们都是大明朝的兵马,奉召征讨逆贼,不必为此等之事有伤和气……这个,现在张献忠被大人武力震慑,不敢东窥,大人何不趁势复下桐柏,打通粮道,为大军全力征讨襄阳解决后顾之忧?”

赵谦心里了然,他们不过是又要赵谦卖命打头阵罢了。这些军阀,打个贼军,除了自保,就想发财,至于是否办成事,完全不顾大局。

双方沉默片刻,各自在心里打着算盘,赵谦想罢和气道:“二位同僚啊,非我不想尽快打通粮道,只是咱们先下桐柏鹿头店诸镇,又下枣阳,结果不出几天,桐柏等地又复为敌手,这样耗下去可不是办法。”

孙可望没明白赵谦的意思,疑惑道:“大人的意思是……”

“只有攻破襄阳,彻底击败张献忠,粮道才能彻底通畅。所以本官以为,与其回师攻桐柏,不如直取襄阳,反正襄阳有得是粮。张献忠二十几万大军都有吃,咱们便就食于彼,岂不妙哉?”

赵谦这样说,他打的算盘,目的还是只有一个,就是想反过来让湖广军冲前边,自己在后边坐享其成,自保实力。

不攻桐柏,粮道不通,赵谦急,急不过湖广军,他们只有两条路,要么打桐柏,要么打襄阳,总之得自个去,赵谦可不想为他们当炮灰。

孙可望听罢气急,他自然猜透了赵谦脑子里那点小算盘,但是他有什么办法呢?难不成还有下属逼迫上官的道理。

这样相互猜忌算计的同盟关系,毫无情义可言,只有相互利用,只要有一个弱点被人抓住,就会被充分利用……

孙可望拱手道:“大人请待我等与其他将帅商议,再回复大人。”

赵谦笑道:“孙将军何将军请自便。”

何腾蛟孙可望出。赵谦看着帐外的落叶,蓦然间感概良多。

十六年初赵谦起兵,和湖广军在南直隶会合,西进湖北,途径安徽河南湖广数省,因为扯皮,在路上走了两三个月,到达襄阳近左时,与张献忠发生多次战役,又花去了一两个月,到现在,又到八月间了,秋天又来了,时间过得很快。

“花开花落已春夏,梦起梦落又秋冬……”赵谦眼睛里有些伤感,“跟着我出来的浙江兄弟,多少已埋黄土了……”

旁边的韩佐信见赵谦莫名感伤,摇摇头道:“大人当世之英雄,定然会名垂青史,令万代敬仰。”

“呵呵……”赵谦笑了笑,这身后之事,他倒是没有古人那般看得重,人都死了,再高的荣誉关他鸟事,赵谦这个名字在世人眼里不过就是个代号,也许后代某些朝代,因为政治需要,还要故意抹黑,谁知道呢?

“佐信以为,孙可望等人会选择进攻桐柏,还是襄阳?”赵谦抛却那些莫名的愁绪,开始想眼前的事。

韩佐信沉吟片刻,说道:“我以为,他们会选择襄阳。”

“何也?”

“襄阳和桐柏皆为重镇,张献忠在此两地都有重兵。如孙可望攻桐柏,面对的贼军自然要少一些,只是……他们怕大人趁机独取襄阳,将战利品独吞。”

赵谦笑道:“佐信与我想到一块去了,湖广军定会取襄阳。襄阳一破,张献忠土崩瓦解,西南指日可定。”

赵谦的笑里有些许阴霾,他不知道近日何以变得多愁善感,仔细一想,原来是“预知未来”给他造成的心理阴影。

现在已经是崇祯十六年理,按理崇祯十七年,大明朝就该玩完了。赵谦作为大明朝的武英殿大学士,深受明朝的好处,有钱有势,如果明朝覆亡,就将面对洗牌。但是他赵谦能做什么呢?

一个凡人,在面对整个社会的大动荡之时,就算你被人恭维成英雄,多少显得有些无助和心虚。

当天下午,果不出赵谦和韩佐信所料,孙可望代表湖广诸部,表示愿意攻取襄阳。

襄阳以东的白水河面宽广,在张献忠的守卫下,大军不易渡河,赵谦吃了上次被淹的亏,吃一堑长一智,放弃老路,从南边的浅水之处绕过去。

八月中,官军连陷宜城、南潭诸城,逼近襄阳。

时秋气天高,襄阳之外,大军云集,官军余部十万多人,在襄阳之外连营几十里,锦旗如云。

襄阳是张献忠的老巢,称为国都,所以张献忠誓死保卫襄阳,聚集大军十几万。

双方拉开架势,大战一触即发。

段二五 进城抢三天

秋风起,天气该越来越凉了。

风吹起干燥地面上的尘土沙石,众人都眯着眼睛,手上却紧紧握着武器,紧张地目视着前方一列列无头无尽的军队。

赵谦用望远镜看着远处的襄阳古城,它又将见证一次血流成河的故事,它的沧桑就是无数次这样的故事累积起来的。

襄阳在明洪武初年,属湖广行中书省襄阳府。洪武九年,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一直到张献忠攻陷之。

时襄阳东面成列的是孙可望何腾蛟等湖广官军,孙可望居中,左翼何腾蛟,右翼黄得功张煌言,即有兵马八万。

赵谦计有兵马两万余,官军共计十万。张献忠调集大军十四万,在襄阳东门外的空地上摆开,准备正面击退官军的攻势。

湖广官军本来是不愿意站前面的,但是赵谦一拖再拖,再拖下去,湖广军就没饭吃了,前有襄阳,后有桐柏等沦落敌手的重镇,一旦断粮极可能被击溃。何腾蛟等的资本就是手里的军队,自然是不愿意丢掉本钱的,故只得作为大军前部,准备拿下襄阳。

何腾蛟等人四处劫掠百姓,但是遭受了地方私兵的强烈反抗,死伤不少,他们总算明白,靠抢劫农民是不能过日子的。

这一天是崇祯十六年八月二十一,中秋佳节刚刚过去。辰时,(上午7点到9点)湖广军前部开始向张献忠猛攻,双方乱砍一通,战线没有多大的变化的,只在中间留下了无数尸体。

又有赵谦炮营发炮支援,张献忠伤亡明显大于官军。

就这样一直耗到了酉时(下午六七点的样子),因秋日日长变短,天色暗下来,双方休战,各自后撤几里远,扎营修整。

次日清晨,双方再次摆开阵势对拼,互有死伤后再次休战。

湖广军阀虽有些杂牌,但是军士都是职业军人,靠卖命混饭吃的主,也不真是软茄子,双方硬拼了几天,张献忠虽然在人数上大于湖广军,但是意识到对方也不是好咬的,便退到城中固守。

张献忠知道官军粮道阻断,军中缺粮,准备固守坚城,把官军饿死。

九月初,湖广军粮草告急,开始不间断围攻襄阳。赵谦的炮营和火枪步兵也上去提供火力支援,襄阳守军死伤惨重,但是因城池坚固,兵力充足,一时也无法攻破。

“湖广军这次作战勇猛,毕竟是友军,我们也不能做得太过分。明日给他们送些粮食过去。”赵谦在大帐中对旁边的将领说道。

张岱想起白天看到的成堆尸体,叹了一气,说道:“照这种打法,不知何时才能攻下襄阳。”

赵谦神色轻松道:“不出五天,襄阳必破。我们火枪射程三百步,远在弓箭之外,不间断攻击城上的守军,张献忠无法承受如此严重的伤亡。”

张岱低声道:“军中弹药消耗过快,恐难以坚持五天,这种打法,最多不过两天,弹丸和火药便会告罄。”

“啊?”赵谦惊了一声,“我觉得咱们带了不少弹药,怎么没打几仗就用完了?”

黑火药的兵器因为射速慢,其实消耗弹药的速度并不快,不像现代的冲锋枪,机关枪,一打起来,弹壳成堆。

张岱说道:“粮道断了之后,咱们在枣阳打了几仗,又在襄阳耗了近一个月,弹药日渐减少,所剩无多。大哥,要是没有咱们的火力压制,恐怕湖广军攻城不太容易。”

“唔……”赵谦点点头道,“孙可望等人说到底,还是军阀,要是真叫他们拼光了打,他们肯定不会干……”

张岱皱眉道:“看来我们只有回师取桐柏,打通后勤路线才行。”

赵谦点点头:“眼下没有其他好办法,只能这样了。”

正在这时,帐外一个军士喊道:“报!”

赵谦转头对侍卫说道:“放进来。”

少顷,一个军士走进大帐,按剑单膝跪道:“东面斥候报,桐柏鹿头店守军趁夜集结,意图不明。”

“知道了。”

赵谦对张岱说道:“不仅是我们坐不住,他张献忠何曾坐得住?这不,开始调援军了。”

张岱喜道:“桐柏等地只有贼军两万余,如离开城池,与我精锐之师野战,必败无疑。张献忠等于拱手将补给线送给咱们,咱们想不笑纳都不行了。”

赵谦呵呵一笑,说道:“这次是咱们以静制动,不必与之野战,沿途各处设伏,减少伤亡。”

张岱拱手道:“愚弟即刻整军备发。”

张献忠可不知道官军耐以杀伤的火器弹药告罄,他只知道这样打下去没几天襄阳就得城破,才迫不得已调桐柏最后的兵力援救襄阳。

是夜,桐柏贼军离开要塞城池,浩浩荡荡向西进发,却在途中屡遭伏击,死伤惨重,于是急忙调头回去,发现后路已被断,成了瓮中之鳖。

次日清晨,天色放亮,宽阔的汉江、唐、白、滚、清河冲积平原上,一支重甲骑兵风卷而至,踩得大地都在呻吟。

东边血红的朝阳垂在天际,映衬得黑甲骑士的身影更加高大。铁盔的造型仿汉制,插着长长的羽毛,整个骑兵营看起来就像铁树林。

“嘎吱嘎吱……”铁甲衔接的地方,随着奔跑摩擦不停,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

“杀!”一声暴吼,萝卜提大刀一顿乱扫,卷进敌群,身后的装甲骑士转眼也杀至。浑身裹着重甲,军士们仿佛已经不再害怕死亡。

战役过程就不再细述,如此战斗,毫无悬念,贼军大败。

至此,贼军东线主力被歼灭,官军补给线重新回到了赵谦的手里。襄阳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九月初五,襄阳城破,张献忠不知去向。

襄阳是大城,不比一些小城,襄阳里面有数十万的百姓,湖广乱军冲入襄阳,烧杀抢劫强奸,整个襄阳都在呻吟。

何腾蛟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对将士喊道:“兄弟们,老规矩,进城抢三天!”

众军一片欢呼。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赵谦军的军纪严明。其实赵谦并没有禁止他们抢劫犯罪,大战过后,放纵军队有助于提高战斗力。所以赵谦在西虎营的军法里面,有意无意地明文规定,战后七天军法放宽。

赵谦军不烧杀抢劫的原因,主要是军队的成员原因,底层军官几乎都是读圣贤书的青年,这样的人,信奉儒教中的仁爱,又连续几年长期被赵谦洗脑,自觉得精神高大得不行,自然不愿意干这等丑恶之事。

再说赵谦军军饷丰厚,他们犯不着抢那些百姓穷困的家什。强奸之类的事倒是想干,不过只是想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