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贾环为首的团队,非常牢固!掌握兵权的,不是贾环的准姐夫,就是同学,或者旧武勋集团出身的武将。就怕贾环有保存实力之心。

    但是,兴斋还是不懂啊!

    像他和贾环这样的人,要的是什么?贾环为疏勒节度使,难得想的就是在疏勒割据?于他和贾环而言,追求的都是平定西域乱局,还边地一个朗朗乾坤!

    正所谓:上报君王,下安黎庶!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如果贾环只是一个庸庸碌碌之辈,毫无志向。只知道做官,捞权捞钱,写诗玩小娘子,他身边怎么可能聚集起那么多出色的人才?得到京城中一干科场前辈赏识?

    “我就担心子玉那里能否承担这个任务啊!”

    …

    齐驰正感叹着,小吏来报,齐驰令乐白进来,道:“于盘来了!坐。”招呼着爱将落座。

    “谢大帅。”

    齐驰看着神情郁郁的乐白,心中叹一口气。局势艰难啊。扫清胡虏,又要迁延时日。

    片刻后,曾季高、杨渭、荀阳、王参将、何参将几人抵达。都是齐驰所信重的参谋、武将。

    齐驰环视一圈,鼓舞道:“军中骑兵尽失,本督知道军中多有怨于盘者。但是,这仗迟早是要的打的!本来,大军至北庭,就要面临拔野古孝德和其漠北援军。

    是子玉用离间计,才有漠北援军晚来数月的局面。在金山北面草原上打一仗,虽然我们丢掉骑兵两万多人,但打掉其漠北援军,避免日后面对两路拔野古部大军,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划算的。

    现在,漠北再无干涉北庭战争的能力。我们只需要面对拔野古孝德一部即可。当然,拔野古孝德实力大涨。我们面临的局面很难。在今年结束北庭战役已经不可能。今日叫大家来议一议接下来的方略。”

    齐驰这番话虽然有为乐白开脱的嫌疑,但确实是事实!面对两路兵马,各个击破是一个最佳选择。

    乐白心中感激,抿抿嘴,低头喝茶,掩饰着自己的情绪。

    荀阳直言道:“大帅,编练骑兵,势在必行!”

    北庭基本都是草原地形,没有骑兵,根本无法作战。周军据有安西三镇,并不缺良马。只是骑兵训练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要几个月甚至数年,才能见功效。

    而在此期间,只能忍受拔野古孝德对金满三县的骚扰。当即,如何防守,如何调马,训练,整军,一条条的说清楚,小吏们进来换了两次茶。

    都是久经战场的将军,幕僚,众人商议了种种事宜,话题转到战略上。

    曾季高开口,将他的策略讲了一遍,沉声道:“大体上依旧是东攻西守。但贾子玉的疏勒军需要和突骑施人对持。他压力很大!”

    要贾环和突骑施人对持,不是要贾环去送死。若是疏勒局势崩溃,北庭这里必然崩溃。北庭大战的钱粮全赖疏勒、吐火罗供应。这是贾环的功劳!

    但,若贾环的对持,没有达到效果,北庭这里,压力很大的潜台词是:战败、崩盘!

    曾季高说完,书房中安静下来,气氛微微有些凝滞。

    于此之时,众人的思绪,目光,都落在沙盘上,那米粒一样的纳伦城上。

    这里已经成为北庭战役当前的关键节点。

    一身而系千万人的前途、命运。包括他们。贾环能不能行?

第八百五十五章 了却君王天下事(五)

    八月底,北庭金满县齐总督作出决定,信使从天山南麓绕行,历经高昌、焉耆、龟兹、姑墨,北越勃达岭,抵达纳伦。

    然而,在此之前…

    八月十八日,贾环率军拿下突骑施人南面的界城,纳伦城。

    而早在一个月前,在七月份,奉德可汗就在漠北王妃乌尼日的游说下,派出使者和拔野古孝德联络。

    十八日傍晚,已经和拔野古孝德达成同盟协议的奉德可汗在碎叶城中,接到消息:纳伦城丢失。

    正值天将向晚,一轮红日斜斜挂在远方。夕阳的霞光映照在碎叶城正中殿阁的屋檐上。

    “哈哈!”奉德可汗在廊檐下大笑,笑声中带着强烈的不满。他还没有去打周人,周人反倒打上门来。吩咐身边的近卫侍从,“去将唐古特叫来!哼!”说着,大步流星的往外走。

    碎叶是突骑施人的王庭。他准备明日就离开碎叶前往弓月城,布置北庭的战事。

    而在临离开之前,他想要“探望”一下大美人乌尼日。自那日后,奉德可汗便将她搬出驿馆,而改住在王宫两里处的一处府邸中。方便来往。

    但,这突入其来的消息,令他心情不佳。

    “是。”一名近侍领命,快步出了规模一般的宫殿,打马往城外的军营而去。

    碎叶城如同中原的大府城,周长几十里,街道纵横。繁华的街市地段,人流密集。热闹、繁华。

    奉德可汗带着二十多名侍从在傍晚浅淡的夜幕中打马至乌尼日的府邸中。

    “大汗…”

    府中拔野古部的护卫们、奴仆们纷纷跪地相迎。“嗯。”奉德可汗随意的挥了挥马鞭,穿过庭院,到正房中。

    乌尼日正在阅读报纸。八名年轻的侍女在一旁侍候着。俱是年轻的胡姬。

    “大汗过来,怎么不派人提前知会一声?”八月深秋,室外寒冷。屋中烧着铜盆,温暖如春。大美人乌尼日只穿一件春秋季的暗红色长裙,起身,轻笑着行礼。

    暗红色长裙勾勒出她窈窕的身姿。腰细臀圆。透着娇嫩、妩媚少妇的风姿。

    乌尼日脸型微长,容颜清秀,身姿修长。在人前,她气质庄重、睿智、得体。这份沉淀生活阅历、思考的气质,更增添她的美丽!

    奉德可汗时年四十三岁,身躯高大,鼻直口方,容貌只是中人之姿。走上前,粗鲁的将乌尼日抱在怀中,不理乌尼日的尖叫,肆意的揉捏、侵略。

    旁边的八名侍女都看呆,不知所措。

    乌尼日仰着头,眸光坚定,道:“可汗今日一定要了我么?你现在就算得我的身体,但得不到我的心。我同罗部乌尼日只会臣服在强者的身下。”

    奉德可汗停下来。他固然很粗鲁,但是能将突骑施人带到如此高度,岂会是普通人?克制着心中阴暗的情绪,他本来是想发泄一番的,出发前了却心愿。这时,双手放开乌尼日,让她坐在床榻上,晒笑道:“是吗?”

    乌尼日不答,而是整理着头发,问道:“可汗今日前来,似有心事?”展露出她聪明的一面。

    奉德可汗看着乌尼日的俏脸,忽而一笑,点头道:“不错。如王妃你所料,周人先下手了。他们攻占了纳伦城。”

    乌尼日抿着嘴想了想,道:“那可汗是要推迟去弓月城的时间吗?”

    奉德可汗仰头大笑,自信的道:“当然不会。一个文官,带着一群乌合之众,何足挂齿?”走上前,挑起乌尼日的下巴,“倒是王妃你,我很期待你臣服在我身下时的表现。等着我从北庭回来吧!”

    说着,凑上前在乌尼日的颈脖处闻一口,这才满意的离开。他是一个很骄傲的男人。当然,不会在此时占有她。而是要让她心服口服。

    “王妃…”

    等奉德可汗离开后,一名侍女战战兢兢的道。

    乌尼日神情镇定,抬起手制止侍女说话,低头沉思着。西域的这场战争,由拔野古部发起,此时周军反击,卷入了多少人?她亦身在其中。命运未定。

    她对比着她所遇到三个优秀的首领。伊林可汗温和、宽恕;拔野古孝德冷酷、残忍;而同样身为可汗,奉得可汗粗鲁、强壮,却又能控制情绪。有着很强的征服欲!

    草原,终究是这些男人的。

    …

    奉德可汗交代了留守碎叶的都统唐古特,派出使者质问攻占纳伦城的贾环,于十九日,就率着两千近卫,出发前往弓月城。

    这并非他在乌尼日面前逞能!而是,纳伦城距离碎叶有约四百里。碎叶还有贺猎城、叶支城为屏障。

    同时,碎叶城中军队有五万人,城池坚固。在大将唐古特的带领下,他非常放心。

    …

    贾环占领纳伦城后数日,深挖壕沟,布置防御,调运粮草、物资前来。随后,他等来了突骑施人质问他的使者:何故犯境?而后是突骑施人的一万军队!

    八月二十六日,清晨时分,呜咽的号角声回荡在天地间。

    贾环在纳伦城头的墙垛旁,看着城外的突骑施人徐徐逼来。北风吹面,如刀头割面。

    两日前,贾环将突骑施人的使者喷回去。突骑施人随后就派了军队前来征讨。

    今日开战前,对方的主帅唐古特还派人来,“只要贾使君退出纳伦城即可。我突骑施人无意和大周为敌。”

    贾环的答案不问可知。

    他领齐总督的令,率大军逼近碎叶,牵制突骑施人。怎么可能“议和”?

    城墙下,数千精骑,徐徐而来。刀枪如林、如海。人头攒动,衣甲鲜明。

    周军尚红,拔野古部尚蓝。突骑施人喜欢黄色。

    一水的土黄色的骑兵在视觉上,足可带来极大的压力。贾环在千里镜中看到,壕沟后的不少新兵都吓得面无人色。而突骑施人的骑兵后面,还跟洞车,鹅车,刀盾,云梯等攻城器械。由民夫、辅兵运送而来。

    就在这时,周军的阵地上,鼓声大作!一队队的身穿红胖袄的周军,以三十人为一排,三排为一个连队,手拿燧发枪,背着弹药,主动迎战。

    贾环并不干涉军事指挥。此战,还是全权由他的心腹张四水指挥。张四水在疏勒会战中,已经展露出他的能力。

    在突骑施人派出两千精骑压阵时,准备展露骑射功夫时,张四水派了五千人的火铳兵,列阵出战。五千人列阵在这广阔的平原上,如同一片火红色的海洋!

    如同奔涌而去的洪流,将要淹没,一切敢于阻挡的敌人!

    贾环站在城头。他不明白张四水为什么要舍弃阵地而攻击,但是这和胡骑针锋相对、敢于出击的壮烈,令人血脉膨胀、心旌神摇!

    贾环虽然没有直接指挥周军,但毫无疑问,这是他所率领的军队。他的意志,这支军队会执行。任何一个男儿,只要血性还未失,谁不想亲提大军,在沙场争雄,灭敌国?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西域四十州。

    “轰!”

    周军的火炮率先开火。

第八百五十六章 了却君王天下事(六)

    纳伦城外的战争,起于二十六日辰初,终于巳正时。

    周军和突骑施人的精骑,如同两股洪流对撞在一起!以决绝的勇气,厮杀,战局历经数次反复,至巳正一刻(10:15),渡过真珠河来攻城的一万精骑,如同潮水一般的溃败,逃走。

    贾环在纳伦城头,目睹了整个战场的局势,变化、结局。

    以贾环的身份,站在城头鼓舞士气的作用有限。除非他是皇帝!但是,此战不是沈迁指挥,他心中对胜负的担忧放大。就如同疏勒会战,沈迁军事才华没有展露时。而他信重的心腹张四水给了他一个满意的结果。

    “走吧!”贾环活动着酸麻、冰冷的手脚,呼着热气,带着杨大眼等家将下城墙。

    城外,无数胡骑拥堵在真珠河上的三座浮桥上,人仰马翻。挤不上桥的骑兵,只能沿着真珠河南岸狂奔。背后,周军的火铳兵毫无留情的追杀、抓捕俘虏。战斗至此,周军大胜!

    杨大眼是一个十五六岁的青年,身姿雄伟挺拔,就贾环估计,约有1米9。圆脸,眼睛很大。耿直的道:“三爷,那些突骑施人太弱。我一个人能杀百人。”

    几名和他交好的亲卫立即起哄,“大眼,不要吹牛皮!你没见突骑施人的箭雨吗?连空中的太阳都遮住。要不是张判官主动出击迎战,咱们站在城头都不安稳。”

    张四水任疏勒军中判官。打退突骑施人的来犯,周军上下,心情都放松。

    杨大眼正要反驳。贾环微微一笑,摆摆手制止他,踩着楼梯,语气轻松的道:“下次派你去冲阵。”

    下得城头,城门口处一片忙碌。伤员、粮食、药草、火药、信使等人员进出。

    几名抬着空担架的民夫看到贾环,在路边让路,躬身行礼道:“见过使君!”他们都是从疏勒征调而来。

    贾环伸手虚扶,道:“不必多礼,你们忙去吧!”

    城中各处忙碌,贾环没有去巡视,径直返回城中的将军府。柳逸尘带着一干文吏正在堂中办公。整理数据、调配各种物资,见贾环回来,纷纷出言恭喜道:“使君,大胜!经此一役,突骑施人短时间内定不会贸然来攻!”

    贾环微笑着点点头,“不错。”

    谈笑几句,贾环下令犒赏三军。城内城外阵阵“万胜”的高呼声。如同山呼海啸,振奋人心。

    贾环嘴角露出一丝轻松的笑容,步出大堂,到其后的小院:他的公房中。

    外头的欢呼声隐约传来。贾环喝着亲卫送来温酒,饮下一口,肚中暖洋洋的,浑身通泰。站在沙盘前,微微沉吟着。将他的情绪稍稍释放!

    兵逼碎叶,侧翼牵制突骑施人。他的任务已经达成。现在就等沈迁率军前来。

    在离开疏勒前,他的内心中还是很有一些担忧的。如履薄冰。其一,以新军临阵,和部众五十万人的突骑施人沙场争雄。其二,他手中没有统兵大将。

    而现在,他看到他麾下将士火器的犀利,看到游牧民族骑射战术的没落。他心中亦有一些别的、宏大的想法!

    这并非是得胜之后的骄傲情绪!而是,他率大军胜突骑施人,这个时候,他在整个周军西域的战略上,就不再是一个棋子,而是他为下棋者!

    如果,没有意识到这种角色的转化,拘泥于齐大帅的命令,则是庸庸碌碌之辈!是对周军将士、国家最大的不负责任。

    贾环的目光落在沙盘上北庭的地域上,又看到撒马尔罕、俱战提。轻轻的抿一抿嘴,将手中的酒,一口饮尽。

    正午的阳光洒进房间中,格外的温暖。

    …

    弓月城,位于伊犁河流域,总领伊犁九城,统领着这片号称塞外江南的富庶土地。

    金色的夕阳斜挂在城头,旌旗飘扬。城外蜿蜒的小河边,牛羊成群。农庄成片的蔓延在肥沃的土地上。在深秋的寒风中,大批的汉人奴隶在辛苦的劳作。

    由于周军与拔野古部在北庭争雄,丝路北路,已经完全断绝商旅。商旅都在贾环所打通的丝路南路。经敦煌、于阗、疏勒、阿缓城,进入波斯。

    弓月城中少了商旅来往,但是依旧繁华。街道上,酒肆、青楼、赌场、银号、首饰店、药材铺林立。这座北庭重镇生活着大量的人口。乃是突骑施人的第二大座城市。

    连日来,奉德可汗在城中的可汗府邸中不断的召见着突骑施的王公、都统(万户),商议、酝酿着北庭的战事。各种消息在纷至沓来的信使中汇聚在他的案头。

    傍晚六点半许,奉德可汗阴沉着在王帐似的宫室中看着书案上的快报:

    八月二十六日上午,纳伦城外,周军以五千火铳兵列阵出战,以炮火支援,击溃突骑施一万精骑。阵斩两千多人,俘获4千多。而周军伤亡约在一千人左右。

    “他么的!唐古特这个废物!”

    奉德可汗心中怒气难消,连快报上的详细经过都不再看,一脚将书案踢翻。案几上的图册、笔架、金器、信札稀里哗啦的散落在地上。几名随从早躲的远远的,战战兢兢的不敢上前。

    他临出发前,怎么给乌尼日说的?说:区区一个文臣!带领一群乌合之众!而现在呢,又是什么情况?

    他当了二十多年的可汗,还没有如此难堪过!

    这让他在战胜周军前,有什么脸面再见王妃乌尼日?

    “来人!”

    …

    绵绵的小雪覆盖着安西、北庭。这是今年的第二场雪。

    疏勒镇,天山南脉山口,沈迁会同杨纪,带着各自的亲兵,并精锐骑兵3千人穿过天山山脉。

    骑在马上,风寒尤刺骨。绵延的山脉阻隔着视线。沈迁拿起烈酒灌了一口,驱赶寒气,高声鼓励道:“大家加把劲,到了纳伦城我们再歇息。”

    一干将士们应和着。

    距离纳伦城还有200里。

    …

    就在沈迁赶路的同时,自北庭而来的信使抵达纳伦城。

    下午时分,风雪正急。小城之中,一个个的军营、粮仓俱是被白雪覆盖。

    贾环午睡才起,用温水揉了把脸,到公房中,命人将信使带进来。

    “贾使君,大帅有书信给你。”

    贾环点点头,“辛苦了。”命人将信使带下去休息,他看完书信之后,再给答复。

    墙角一支白梅含苞待放。贾环坐在书桌边,阅读着齐大帅的亲笔信,随后,微微沉思着:齐大帅令他和突骑施人对持。

    对持不是牵制。牵制的意思是令突骑施人顾忌他的存在。几日前,他已经做到。而对持的意思:是要突骑施人将重兵压在他这里!

    拥有五十万部众的突骑施人,有多少骑兵?按照人口,预估会有十五人军队。

    而他早前的设想,并非是面对突骑施人的全部军队。面对部分突骑施军队,他汇合沈迁的四万军队,手中计六万人,他是有把握打下碎叶城的。

    而全部呢?

第八百五十七章 沈迁论战

    雪融的天气特别冷。深秋正午的阳光照射在纳伦城的大街上,难以令人感到暖和。

    柳逸尘带着几名随从骑马过长街,到城中的兵营中找张四水协调。两人当年同在贾环府中做事。现在一个管着军中后勤,一个管着军队。

    一路到军营。军营中队伍进出不停,非常热闹,但大胜后的迹象已经很微弱。几千营兵刚出城操练回来。个个身上带着汗,额头上冒着热气。

    和带队的校尉们寒暄几句,柳逸尘将马丢在门外,刚踏进张四水的大院中,就听得里面的花厅中说道:“张大人,你要劝劝贾使君。咱们疏勒军是后娘养的?凭什么要去硬抗十五万突骑施人?这不是送死吗?”

    “就是啊!”花厅中一阵附和声。

    柳逸尘听着,走进到花厅中。花厅里陈设简单,张四水中等身材,一身蓝色直裰,文士装束,腰配长剑。沉默的听着几名指挥使在他面前陈说。

    他的性格如此:朴实,沉毅。话不多。

    贾环招募的疏勒军,大部分都是团练的名义。这些将官,都是挂的卫所的官职。俱是领兵数千的指挥使、指挥同知。

    “见过柳转运使!”几名指挥使见柳逸尘来了,纷纷唱个肥喏,如鸟兽般散了。

    柳逸尘随意的找把椅子坐下来,问道:“伯仁,这还是为齐大帅的命令?”齐大帅的命令,贾环明示诸将,要求大家先讨论、献策。

    一名亲兵送上热茶。

    张四水点头,轻叹道:“可不是。”愁容满面。作为负责指挥作战的将领,他深知以六万人,对抗突骑施人所有的兵力,就算获胜,必将惨胜。

    抛开功名利禄的话不说,疏勒军的4万新兵全部是他一手带出来的。这些人都战死沙场,他心里能好受?

    然而,齐大帅的命令难违啊!如果为大局要有牺牲,他只能承担。

    柳逸尘沉吟着,微微倾斜着身体,低声道:“伯仁,这确实是个两难的选择!

    要拖住突骑施人十几万兵力,咱们伤亡惨重不说,最终是为北庭大军做嫁衣!平定北庭的功劳是他们的!而不尽力,只怕齐大帅要猜忌子玉。

    子玉怎么想的,不得而知。但是,你确实要劝劝子玉。兵都打光了,咱们算什么?”

    张四水一愣,看着柳逸尘。刚才军中诸将四散,就是因为柳逸尘公开是持相反意见。但,没想到私下里,他说的这么透底。当即,轻轻的点头。

    …

    九月初八。上午时分,游击将军沈迁、杨纪率三千骑兵先行抵达纳伦。剩余的大军还在路上。

    沈迁和杨纪两人将军队安排在城外的军营中。带着亲卫一起往城中而来,面前贾环。

    此时纳伦城,已经是一座巨大的军营、粮仓。穿过长街,放眼看去,只见甲仗如山,可供数万大军使用的粮草、药材、烈酒等物资堆放如山。

    特别是粮仓,足有十五个。民夫来往运输,囤积的大量粮食,足可供应大军补给。

    沈迁看得心中欢喜。看样子,贾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他刚才在军营就听说了最近军中的大讨论:要不要攻打碎叶?这是贾环的领导风格,他喜欢集思广益!而有这些物资的支撑,他有信心打下碎叶!

    沈迁、杨纪从将军府正门进来,大堂里几十名文吏们正在忙碌的办事。十几张桌子摆开,文案如山。两人从堂下过去,一名小吏领着他们去后面见贾环。

    贾环并不在他的公房中,而是将军府的后花园中赏景。

    深秋时节,后花园中,残枝败叶,难言美景。只是青砖碧瓦,颇显得静谧。

    贾环一身石青色的长衫,身姿挺拔,消瘦而沉静,在柔和的阳光下,沉思着。

    三米开外的走廊中,杨大眼带着亲卫和八名来自敦煌州学的学生候着。有他的合作者郭、韩两家的子弟,汪学士推荐的得意门生,还有慕名前来的文士。

    贾环节镇一方,又是西域文坛领袖,有这样的场面,属于很正常的事情。

    小吏在花园外通报了一声,“贾使君,沈、杨两位将军求见。”

    “哦?请两位将军进来。”贾环从沉思中回过神,吩咐道。

    少顷,沈迁和杨纪两人进来。两人都是一身戎装,穿着周军将领的精甲,行礼道:“末将参见贾使君。”一个年轻,一个老成。两人中自是以沈迁为主。

    贾环微笑着做个手势,示意免礼,道:“我算着于乔和杨游击要晚些时候到。不想今日就到了。走,到我的书房中说话。”

    贾环的书房位于花园的东侧。穿过回廊就是。贾环问着两人一路来的情况,还有后续大军的行程,寒暄着,到书房中。

    书房布局极佳,通透、明亮。但陈设简单。摆的都是贾环自疏勒带来的书籍。摆着一套桌椅。

    亲兵们进来上茶,点炭盆、卸甲。

    坐下谈几句,杨纪识趣的先告辞。他知道贾环和沈迁私交极好,必定有话要谈。

    等杨纪走后,沈迁扭头冲门外喊道:“钱槐,给我换酒来。喝茶哪有喝酒驱寒。”然后,兴致勃勃的问道:“子玉,军中说要打碎叶,是真的假的?”

    贾环微微一笑,抿一口茶,平静的道:“齐大帅令我见机和突骑施人对峙。减轻北庭哪里的压力。而最直观的军事行动,就是攻打碎叶城。你的意见呢?”

    沈迁搓着手,就在炭盆前烤火,笑道:“嘿,子玉,你别诳我?以你的权谋能力,会甘心为北庭做嫁衣?换做谁,都不会愿意。况且,齐大帅没下死命令。”

    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功劳,谁会干这样的蠢事?

    要疏勒军打可以,要事先说好疏勒军是平定北庭的首功!而显然,他没听到贾环、军中有这样的说法。

    他很敏锐的注意到贾环的用词。在来的路上,他心中一直就在想这个问题。而他亦酝酿着一个大计划。

    钱槐抱着一坛美酒进来,笑嘻嘻的道:“沈二爷,这酒还没温,你担当一二。”沈二爷是国朝名将,又是三姑娘将来的夫婿,他们这些贾府的下人当然乐意亲近。

    沈迁和钱槐说笑几句。钱槐给贾环、沈迁斟了两盏酒。然后,识趣的退出去。

    “于乔把我说的和大反派一样。”贾环笑举起酒盏,和沈迁碰杯,饮一口,烈酒入喉,轻声道:“我想破碎叶城,继而往东席卷突骑施部,截杀拔野古孝德!平定北庭。了却君王天下事!”

    这是他心中的想法。

    贾环说完,再看着沈迁,询问道:“只是,这仗要怎么打?于乔有以教我?”

    他当然不可能固守齐大帅的命令,用疏勒军去和突骑施对峙。然后,等着北庭军来年将骑兵练好,再次出击!那平定北庭要到何时去?

    贾环并不知道齐驰在胡炽面前对他的称赞:子玉有安邦济世之才,定不会如此!还有齐总督内心里对他的看法。认为他胸怀大志。非庸庸碌碌之辈。

    其实,贾环内心里最真实的理想是:拥着娇妻美妾好好过日子罢!携钗黛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很真实,很庸俗的!

    只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啊!

    他来西域,走到疏勒节度使的这个位置,亲提大军数万,身负改变战局的希望,他要怎么做?向胡炽所设想的那样,保存实力,出工不出力?

    以贾环的性格,怎么可能?

    站在历史的潮头上,站在历史关键的节点,他要怎么选择?当缩头乌龟吗?他的意志,依旧坚强。他的勇气,未曾消磨!

    喊一句“为万世开太平!”,喊一句“报效天子皇恩!”,这都是很虚假的。甚至说:我明年想要回京,这个理由都很牵强!不,都不是!而应该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当机会出现时,应当奋勇争先,抓住它!而不是畏惧的缩回去!贾环当年当学霸时,便是如此。高考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如何能不努力?就像他这一世,埋头科举。科举改变命运!

    大佬咸鱼泽有挂逼,从此走上人生的巅峰。普通人呢?当咸鱼过一生?在底层沉沦、漂泊,城市满街灯火,无我归处?工作中,在上司面前当孙子?生活里,忍受着爱子生病而无可奈何?

    唯有奋斗。

    …

    沈迁一听贾环的想法,顿感欢欣鼓舞。他就怕贾环小胜即安!

    谈起军事,沈迁英俊的脸上,自然而然的散发着自信的光彩,道:“子玉,要打下碎叶,其实很简单。”说着,走到左墙挂着的地图前。一手拿着酒盏,一手拿着木杆。

    贾环抿着酒,坐在炭盆边,微笑着。炭火正旺。驱散着阵阵深秋寒意。

    沈迁道:“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我军火器之犀利,拥六万之众,若突骑施人的兵力在十万以下,攻克碎叶城,并非难事。

    但是,能攻下,不意味着平推过去。那样伤亡太大。所以,我们应该让突骑施人以为我们打不下碎叶。我们应该先打这里!”

    沈迁的木杆点在地图上的一点:河中地区的水陆交汇点,俱战提城。当前,乌兹别克人正在此和粟特联军僵持!

    贾环脸色微微有些古怪,道:“为什么?”

    沈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