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红楼-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环在沙盘前微微沉思着,轻声问:“于乔,吐火罗之战,能否打赢?”明亮的烛光照在他消瘦的脸上。私下里的相处,他的情绪有些外露!非常的凌厉,带着杀气!
有些东西,在明面上是没法说的。比如,他的同学易俊杰在月氏国被人吊起来打,他能用这个理由出兵吗?不能的。但是,他派老易出使,给人吊打,他内心中会没有情绪?而且,还是为他背锅跋忽勒之事!
当他是泥菩萨吗?
他曾经给跋忽勒承诺,不杀月氏国人,但是跋忽勒的老爹这样行事,那就对不住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沈迁容貌英俊,身姿修长,一身白衣。这段时间节制疏勒军以来,气度更加的凝练,英姿勃勃。到京城里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姑娘。这时,他轻轻的一笑,道:“子玉,如果吐火罗诸国是易俊杰信中写的情况,问题不大。呵,你可算是找到出兵的理由!”
最后一句是打趣了。
他对易俊杰被月氏国吊打,感到不满。但是没有书院体系的人那么愤怒。他毕竟和易俊杰接触得不多。
贾环苦笑着摇摇头。
易俊杰的信中,同样提到,根据吐火罗的消息:石玉华现在就被困在康国的撒马尔罕。
公事、私事,谁说的清楚?
他之前一直困恼如何练兵,缺少时间。然而,吐火罗不肯臣服,要继续观望,保持独立的地位。那么,这不就是一个好机会?
当然,他依旧可能还是赶不上北庭之战。但是,他不会将没有训练的新兵送上战场。
“于乔,这次出征,一定要将燧发枪的排枪战术,试验出来。一定要将军队和粮食带回来。北方,还有一场艰苦的大战等着我们!”
沈迁神情郑重的点点头,道:“我会的。”
第八百四十五章 沙场秋点兵(上)
六月十七日,来自吐火罗易俊杰的书信,抵达疏勒。带来了吐火罗地区的最新消息。
疏勒的筹措粮食战略受挫。
十七日晚,与众下属会商后,疏勒节度使贾环令大军出葱岭,攻伐吐火罗诸国。兴大军以讨不臣!用周军的刀剑、火器,来为周军赢得粮食、尊严!
因为,道理只在大炮的射程内。
正处在狂飙突进时刻的疏勒,立即就动员起来。粮食、火药、棉服在点数,装运。骆驼、马匹、牛羊在准备。官府对外发布了雇佣民夫运送的命令,每日工钱1银元。兵营里的新兵们在严苛的训练后,得到出征的命令。
战争来临了!
三日后,六月二十日上午。晴。秋高气爽,蓝天白云。
疏勒城南的兵营中,鼓声隆隆。校场上,一队又一队的士兵们列阵,然后直接从点将台前,踩着整齐的步伐,在雄壮的军乐声走过,步出军营,开赴前线。
校场北面的点将台上,贾环正给即将出征的沈迁、杨纪、黄观等将校送行。
贾环穿着石青色的文士衫,腰悬玉佩,身姿挺拔,气度沉静。他举着酒碗敬诸将,道:“孙子兵法有言: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然而,有些仗,不得不打!本官在此祝诸位将军旗开得胜!在吐火罗,打出我大周的威风。”
沈迁时年二十一岁,一身白袍,星目俊脸,腰悬将军剑,身姿修长,英姿勃勃,朗声道:“定不负使君所望。”带着诸将饮酒,从点将台上下来,早有侍从牵着良马过来,沈迁翻身上马,沉声道:“出发!”
一众将军各自上马,融到队伍中,跟着三万大军出了军营、城池、山口。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贾环在校场上,目送着众将、大军远去,心中沉静。
他知道,营外的大道,城中的大街,城外的官道,两旁都是送行士卒们的爹娘、妻子、儿女。这些才脱下旧时衣,穿上战时袍的士兵们,有几人可以回来?
然而,他驻疏勒,要对北庭之战的粮食负责!
…
沈迁率三万大军从乌云山口走著名的瓦罕古道,抵达乌浒河畔的护密国。
在于阗镇的庞泽,则率领着新招募的两万士兵,出葱岭守捉,越连云堡,再沿瓦罕河岸,抵达护密国。
两支军队,将在护密国的都城塞伽审城汇合。
六月二十八日,庞泽带着前军抵达连云堡。看着这座坐落在山峰、谷地间险峻的城堡,绵延的兴都库什山脉阻隔着视线,放眼看去,全是山峰,白雪皑皑。
庞泽对着随从们感叹道:“真是险地啊!难怪唐和吐蕃之争,这里是战略要地。”
他早因沈迁在西域立功,而放弃了心中的执念,不想再回京城参加科举。而是想做一番事业。此次子玉派他募兵两万,跟着周军名将沈迁攻入吐火罗,这令他感到大展拳脚的机会即将来临。
以生员身份,在军中官授疏勒军判官。
几名随从们笑道:“庞大人学识渊博,纵古论今。”乌斯藏地区是周朝的都司,有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朝廷参与管理。连云堡地势险要,但其实并无大的军事价值。
原小勃律、大勃律都是大周的牧民所居住的地方。
庞泽笑一笑,打马前行,马蹄踏在谷道上,兴致勃勃的吟诵道:“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
贾环派出五万大军征讨吐火罗时,他派出的信使已经去往北庭。他虽然拿到疏勒,碎叶,河中的权限,但并不包括对吐火罗的开战权限。他需要向齐总督禀报。
战时情况特殊,先斩后奏齐总督并不会为此而对贾环心生间隙。北庭之战的胜利,是首要的。
纵观西域全图,贾环所在的疏勒,始终是处在侧面战场上。主战场一直都在北庭。
但是…,这只是对周朝而言。
实际上,在大周雍治十九年秋初,贾环所知道的两大帝国都处在战争的阴云中。
在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实际上正处在王朝的末年,他们在与马特拉人的作战中,连连败北。一度连首都德里,都处在马特拉人的兵锋威胁中。只剩下富庶的旁遮普、信德等地在支持着。
这一情况,正在被从阿缓城南下的易俊杰一行所打听到…
…
波斯帝国在河中的情况,略微复杂些…
疏勒城。
贾环再送走沈迁之后,再次令张四水招募、编练新军。同时加紧向龟兹索要燧发枪。工匠门格外完成的燧发枪,都会有奖励。这是他和齐总督的协议。
傍晚时分,一场秋雨落在城中,城中疏勒府衙外的一间酒楼中,贾环和前来行商的郭家商队首领郭维等人吃着酒。身边有两三名郭氏子弟陪同着。
细雨浸润着疏勒城中的屋舍,在酒楼的二楼看去,成片成片的黑瓦屋角。鳞次栉比。
酒楼的二楼早就被清空。贾环在临窗的酒桌边,看着雨色,微微沉吟,叮嘱道:“有劳郭老丈在撒马尔罕帮我打听一下石大家的消息。可以的话,尽早派人来疏勒给我回复。”
郭维身边的一名青年欲言又止。
郭维看了他一眼,制止了他,笑着道:“贾使君言重。小老儿一定竭尽全力,将石大家的消息带回来。”
他们此行的目标其实是丝路北线的恒罗斯,而非河中的第一大城撒马尔罕。因为,从敦煌、于阗的南线过来,沿途的商人都告诉他们河中正面临着乌兹别克人的战争。
他们的货物,只能往恒罗斯去卖。
但是,贾环有要求,他当然愿意去撒马尔罕一趟。郭家的生意不是最重要的,帮贾环做事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贾环一定会弥补郭家的损失。
据沿途的商人所言,河中这场战争的起因正是因为石大家。波斯帝国的皇帝阿巴斯大帝时年四十一岁,年富力强,喜好美人、丝绸、艺术。
而在河中声名鹊起的石大家,正入了波斯帝国河中总督卡利米的眼,准备将她献给皇帝。
然而,石大家似乎有所察觉,并没有去撒马尔罕表演,而是从石国的都城拓析城转道去了恒罗斯。丝路北线,这一段正处在乌兹别克人钦古可汗的控制之下。
波斯帝国的河中总督卡利米联合粟特军三万人,袭占了恒罗斯城,将石大家带回撒马尔罕。但,这引起了钦古可汗的愤怒,率五万大军顺着锡尔河而来,收复恒罗斯城后,兵压河中。
据闻,钦古可汗对石大家的美貌亦非常感兴趣。
贾环点点头,举起酒杯,和郭维喝了一杯酒,道:“有劳了。”商人的消息,他自是全部都知道。易俊杰送来的最新消息,乌兹别克人正和粟特人的军队在河中水陆交通要地俱战提对持。
要说石玉华是红颜祸水,有海伦、埃及艳后之姿,引发两国战事,这其实多半是牵扯在她身上的。
以贾环看来,多半还是丝路的原因。涉及到两国的经济利益,所以才爆发大战。
但是,现在两国已经兵戎相见,外面的流言这就由不得玉华了。全部落在她上。不知道多少年后,她是不是会被历史贴上“祸国殃民”的标签?
当天下午,郭维就率领着商队,在雨中,准备从天山南脉的山口出葱岭,前往宁远国,沿药杀水前往俱战提。
第八百四十六章 沙场秋点兵(下)
北庭,金满县。
初秋时节,北庭草原上的风景极其的美丽,绿油油的草原如同厚厚的地毯,在风中如浪!
一队骑兵从草原上奔驰而过,进入金满县。金满县郊,俱是良田,阡陌纵横。金色的稻穗在田野中起伏,快要到收割的季节了。沿途随处可见烽火堡,农民。快到收获季节了,胡骑骚扰日趋激烈。
金满县城中一处大宅院被征为临时的总督府行营。齐总督便是在停留在这里。
午后时分,他正在院落中的胡杨林徘徊,思考着北庭的局势。曾季高落后半步,和齐总督纵论。齐总督脸上带着笑容,北庭的局势非常不错。
杨渭、胡炽两人落后几步,跟着。仆人们离的更远。
少顷,一名长随按着信件进来,跪地道:“大帅,疏勒贾参议写来的信。”
齐驰接过信件,翻了翻,递给曾季高,笑道:“子玉向吐火罗出兵了。呵,他这脾气啊!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一个人!”贾环在京中,有睚眦必报的名声。
身后,胡炽心里轻轻的叹口气。根据新月卫的情报:因为北山下京观的事宜。沙陀人被拔野古孝德鼓动,参与抵抗周军的活动。当日,洗劫北庭汉人的有沙陀人。现在那里还有很多汉人奴隶。可见,有时候太强硬,不是好事。
曾季高没点评贾环为人如何,沉默的看着信。那日贾环从疏勒回龟兹,他便没有去迎接。大丈夫,何须对同僚卑躬屈膝?看完信,微微蹙眉,道:“
大帅,我当日建议,不给贾环攻打吐火罗的权限,没想到他还是去打吐火罗。若是胜了还好说。若是不胜。整个西域的战略都将受到影响。”
若北庭之战因军粮不够而失败,将贾环杀了都不够弥补的!
齐驰背着手,看着天空中的白云,很平静,微微一笑,道:“季高没看到他出兵的理由吗?一为筹粮,二为练兵,三为扬国威。”
曾季高晒笑道:“那什么燧发枪排枪击毙战术,只怕是借口而已。”他并不看重。
事实上,周军的战术,火器,只要用兵得当,不出现粮草被断,在特殊地形被围,友军叛变,内奸投敌等事,足以横扫草原诸部。试验新战术,他不是反对,他的思想还是很开明,但是,这几个月能出成果?
于北庭之战,西域之战,毫无用处。明显的借口。原因,只怕还是因为他同学、使者被吊打,他在吐火罗诸国中颜面尽失。
齐驰哈哈一笑,不再说这个话题,道:“诱敌之事,准备的如何?”
曾季高自信的道:“大帅,没有问题。”
水稻快要到收获季节,拔野古孝德和沙陀人的联军骚扰的越发频繁。显然,他们感受到周军增兵所带来的压力。要从周军的粮食上做文章。
周军要做一个陷阱。
…
金满县往北,是一片大漠,越过大漠,便是沙陀人放牧的草原。然而,随着周军增兵至十万人,只隔着骑兵四五天距离的沙漠显然不够安全。
拔野古孝德和沙陀人联军的大营而在准噶尔盆地的东断,乌伦古河旁。这里已经是葛逻禄人的地盘。其实,拔野古孝德的联军之中,就有数千“讨生活”的葛逻禄骑兵。
蜿蜒的河水,在初秋的上午,特别的清凉,干净。
一顶顶的帐篷在草原上散开,牛羊成群。
拔野古孝德,牵着他的妻子乌尼日的手,在河边散步,侍女和随从们远远的跟着。
拔野古孝德穿着蓝色的棉布长衫,左衽胡服,带着圆帽。时年十六岁。身躯高大,充满着阳刚、英武之气,五官如若岩石般冷峻。很英俊的美少年。
带着如同岩石般冰冷的气质。微微蓄着胡须,更添他几分男子的魅力和成熟。一表人才。不熟悉他的人,很难将他和残忍、嗜杀的屠城刽子手联系起来!
他往日冷漠的双眼中,此时带着柔情,握着乌尼日的手,道:“王妃,我委托你全权代表我出使碎叶。你可以作出你认为的任何可以的决定,我只要你带来突骑施奉德可汗的援军。”
乌尼日被成为王妃,并非因为拔野古孝德已经成为拔野古部的台吉。而是,他习惯于称呼这位漠北草原知名的美人,他从拔野古土门那里抢来的女人。
以拔野古孝德的心性,他是不可能对任何女人和颜悦色的!但是,乌尼日显然是一个另外。这并非因为她是拔野古孝德妻子,而是她的作用。
自打去年冬进入北庭之来,同罗两万骑兵随大将婆实返回漠北。拔野古孝德在剩余三万残军中的势力便摇摇欲坠。他手里只有五千人马。
但是,他倚重伏重,分化拉拢,将其余所有反对他的拔野古、回纥、薛延三族的部落首领十几人给杀光,兼并其部众,得兵一万八千人。成为三万残军名副其实的首领。
而安抚那些奴隶,部落里牧民的工作,全部是乌尼日做的。她将拔野古孝德的部落打理的井井有条!提供了大量的牛羊、马奶、乳酪等物资。还有兵源。
否则,紧靠他和沙陀人共计约6万人的联军,怎么可能在周军的打击下支撑得下来?
乌尼日穿着美丽的蓝红相间的长裙,头戴金饰,身姿高挑,苗条。有着微长的脸型,柔润的美眸,挺秀的琼鼻。肌肤雪白。二十三岁的少妇在权力的滋润下,越发的雍容。乳挺臀圆。
乌尼日清秀的容颜上露出妩媚的笑容,道:“将军,我会带来援军的!”
临近中午,乌尼日带着数百人和礼物,从乌伦古河旁出发,准备绕过准噶尔盆地,沿着草原,前往弓月城(今伊宁市),整个富饶的伊犁河谷都是突骑施人的地盘。再到碎叶。
骑在马上,乌尼日回头看着拔野古孝德温柔、充满希望的笑容,嘴角略过一抹释然的笑容。她自由了。
…
漠北。拔野古部的王庭。
秋天的草原上,雄鹰翱翔,牛羊吃草。一对璧人骑着骏马,在王庭南面的草原上尽情的奔驰。秋高气爽啊!
大批的侍卫,远远的跟着。
男子白皙玉面,剑眉星目。一头青色的长发,扎在红头巾,背着长剑。卓尔不凡。其俊朗的容貌、阳光的气质,在他温和的笑容下,展露出来,足以令任何草原上的少女心醉。
正是月氏国内的贵族,大将军苏檀的儿子,跋忽勒!时年二十五岁。
女子十八岁的年纪,骑在马上,一身白衣。没有女骑士的英姿飒爽,反倒有些娇媚可爱。她面莹如玉,双眸澄澈似水。娇美无匹,容色绝丽!
正是拔野古部伊林可汗的爱女,宛国公主。她现在还没有出嫁。
宛国公主在马上回眸一笑,如娇花初绽、婉丽非凡,令人不可逼视,清声道:“跋忽勒,你要回吐火罗的月氏国了吗?那和漠北隔着万里之遥啊!你我此生还有再见之时吗?”
跋忽勒温和、阳光的笑着,“殿下,当然有。当春天到来时,我会从阿缓城出发,翻过葱岭,顺着天山,抵达漠北草原来找你。那时应该在秋天。就像现在这样!”
甜言蜜语。
宛国公主用手背掩嘴轻笑,美眸落在跋忽勒身上。有一种异样的神采。
跋忽勒心中得意。
贾环派他到北庭来夺取宛国公主的芳心,令其忘掉拔野古孝德。他这应该是算成功了吧?
确实到了该分别的时候了。拔野古前往北庭的八万联军,只怕快要抵达金山以北了。
贾环如此辱他,将他投到银矿里挖矿,他岂会善罢甘休?贾环嘴里说欢迎漠北联军再入北庭,只怕还是怕吧?他和宛国公主,都是持相同的意见,出兵!
拔野古部需要北庭的草原,土地为拔野古部提供兵源,人口,牛羊!
这算是他给贾环的一个惊喜吧!嘿!
…
以天下为图:北庭军,疏勒军,吐火罗,粟特联军,乌兹别克人、突骑施人的奉德可汗,拔野古孝德,漠北,这么多方散落在西域的图册上。
同属一方,或者联盟,或者对持。在秋风吹过天山南北时,沙场秋点兵!
战争就要爆发了!
试看今日之域中,是谁家之天下。
第八百四十六章 马作的的卢飞快
雍治十九年六月二十日,初秋。沈迁率三万大军从疏勒出发,跋涉千里,于七月初二抵达护密国都城塞伽审城。
从于阗镇出发的庞泽在七月初六抵达。他是率前军三千人作为先锋先抵达。中军一万七千人还在葱岭守捉、连云堡、瓦罕河南岸沿线的路途上。
护密国王屈里将沈迁等人请入皇宫,好生招待。
七月初二的晚上,屈里陪着沈迁、庞泽、杨纪等人在宫殿里吃过酒宴,带着黑黑的宦官从略显寒酸的正殿里出来。秋风吹过走廊,庭院,萧瑟难言。
屈里叹口气,对走在自己身边的心腹宦官低声道:“马苏德国王麻烦大了。他何苦去鞭打周使呢?现在惹来周朝大军了!”说罢摇摇头。他很不看好月氏国。
护密国小,他在这场战争中,是看客。
黑黑的宦官“嗯”了一声,没做声,跟着屈里国王走过庭院。
…
庞泽长途跋涉到护密国,下午略休息了会,晚上在皇宫里参加晚宴。护密国贫瘠,人口十万,他和沈迁等人都没有喝多少酒。酒宴后,一起到沈迁在皇宫里的住处,商议军情。
沈迁一身白衫,身姿修长,腰佩着将军剑。随行的亲兵在木桌上铺开军用地图,沈迁让亲兵拿来蜡烛,道:“庞兄一路辛苦。你既然到了护密国,我也就该出发了。”
庞泽时年三十岁,大鼻子短须,容貌丑陋。但穿着浅蓝色的澜衫,颇显精神。头戴唐巾,听沈迁这话,微感诧异,道:“于乔这话的意思是?”
沈迁笑一笑,用木杆指着地图:阿缓城位于乌浒河河畔。但是,从塞伽审城过去,不过六七百里的距离。骑兵只要六七天即可抵达。“庞兄,我打算亲率五千新军直扑阿缓城。
由杨将军掩护我的后路。庞兄率大军徐徐推进。收复沿线诸国,保护粮道。”
沈迁第一次表露出个这个想法、战略,杨纪等七八名将校顿时兴奋的讨论起来。
庞泽本来还有些疑虑,但是看着沈迁一一回答着诸将的疑问,心里笑着摇头。没说话,安静的听着。
他本以为会是一路平推过去的战术。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打,一个小国一个小国的灭。没想到沈迁会用这样的战术。这仗打的会非常的活。此人果然是名将的料子啊!
如果战事顺利,那他们九月份就可以将粮食运回疏勒!
…
秋天的晨光,刺透黎明前的黑暗,投射在阿缓城头。
巨大的战鼓声敲响在这座富庶的城市城头。这是十几年来,未曾有过之事:兵临城下。
呜呜的号角声在天地间回荡着。此起彼伏。一队队的月氏国士兵从城门里开出来。由大将军苏檀指挥,准备攻击周军简易的营寨和松散的阵型。
月氏国下辖十四州,人口约两百万。拥有十万人的常备军队。驻守在阿缓城中有三万精锐!
而城下突然出现,列阵而战的周军,只有三千人。这样的数量,即便是对大周帝国的温和派都不好意思说直接投降。望风而降,对一个地区大国而言,太损国体!
月氏国是吐火罗第一大国。
精美的皇宫中,月氏国王马苏德…哈马德纳迪在御书房中,会同几名文臣,正焦虑的等待着城外的战斗结果。
月氏国三大贵族姓氏:哈马德纳迪、哈迪德、萨勒姆。大将军苏檀的姓氏是哈迪德。
一名文臣道:“陛下,不必过于忧虑。周军只有三千人而已。”
马苏德时年五十多岁,胖胖的,皮肤微黑,缠着头巾,叹口气道:“当日苏檀背着我作出决定,鞭打周使。我不可能因为这件事处罚自己的大将军。
可是,现在周军了!如果战胜周军,那和周朝可是大仇啊!如果战败,只怕我王位不保。唉…”
几名文臣低下头,沉默着。
要说苏檀大将鞭打周使,国王陛下不知情,这太假了。显然,国王陛下已经后悔。想将罪责推给苏檀。
…
月氏国的三万禁卫军中留一万人守城,两万人出城列阵,准备和兵临城下的周军野战。
整齐的阵列,缓缓的铺开在阿缓城东。不愧是月氏的精锐军队。
苏檀四十多岁,穿着一身金色的甲胄,在大旗下,眺望着周军松散的、奇怪的阵列。英俊的脸上掠过一抹冷笑。
他鞭打一个地方官派来的使者,为他的爱子出口气!没想到这个地方官居然能够调集军队杀来吐火罗!这与周朝的官制是不符合的!这简直是唐朝节度使的权限。
而唐朝时,安西节度使杀小国国王和杀一只鸡没有区别。宁可骂唐朝皇帝,不可辱安西节度使。
再者,周军突然出现在阿缓城外。这令阿缓城中许多人都吓破了胆,要把责任推给他。所以,这一战,他许胜不许败。否则,就是家族败亡之祸!
“大将军…”一名武将上前请示。
苏檀点点头,沉声下令:“攻击!”
…
周军的阵型,不是密集的方阵,而是以一个个三排火铳兵为单位展开。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间隔距离约几十米。同时,设有炮兵阵地。掩护步兵阵,避免被弓弩袭击。
中军之中,沈迁骑着一匹雄健的白马,拿着千里镜看着出杀过来的月氏**队,嘴角微微翘起来,“果然上钩了!”
他带了五千人前来奔袭。但留下2千骑兵在战场之外隐蔽,作为预备队使用。而只带了三千人在阿缓城外列阵。果不其然,月氏国的军队出城野战。
徐伯还是忠实的护卫在沈迁身边,逼近的月氏过步兵,担忧的道:“二爷…,这…”
对面的可是三万精锐大军啊!这可不像疏勒会战时,疏勒联军是一群乌合之众。
“怕什么?是时候让他们见识下新战术了。”沈迁仰头一笑,喝道:“传令下去,按照训练的守则,敌军逼近三十步才可开枪。”
沈迁身边的亲兵骑马飞奔着去传令。
稍后,两只军队猛烈的碰撞在一起。
“砰!”“砰!”“砰!”
周军的阵前,硝烟弥漫,散发着呛人的气息。燧发枪,提供的火力支持,比火绳枪要猛烈得多!在一个平面的空间内,无论是铅弹的密度,还是发射的速度,都远远超出。
月氏国用来做试探性攻击的一千精锐步兵,瞬间就被打崩溃!
月氏**队中,苏檀脸色微变,喝令道:“让骑兵从侧翼绕过去冲击他们。”
当月氏国的骑兵出动时,周军的阵中,号角声响起。新式战术的出现,要求士兵懂旗号、命令,要求将领懂得各种阵型。
…。
…。
时间流走。
御书房中,月氏国王马苏德…哈马德纳迪正焦虑的来回走动着,几名文臣沉默着。
城外的枪炮声,从剧烈逐渐的变得稀少。结果应该要出来了。马苏德烦躁的催促着身边的宦官,“再去城头看看情况。”
“是,陛下。”
然而,身边的宦官还没有来得及走出金碧辉煌的御书房。一名高个宦官踉跄的从门外跑进来,哭道:“陛下,周军赢了。苏檀大将军战死!”
“什么?”书房中的三名文臣惊讶的站起来。三万大军,打三千人都打不过?
呆立了半响之后,国王马苏德扶着龙椅,喟然一声长叹,道:“开城门投降吧!”
…
阿缓城外的战斗,从上午时打到午后,结果便已经出来。月氏国野战的军队,被周军击溃,四散逃跑。其主帅苏檀战死。
临近傍晚时分,阿缓城的城门徐徐打开,国王马苏德带着四十多名文武大臣出城,来到周军的营地中投降。
马苏德将一只放着月氏国泥土的金盘高高举起,用汉语道:“小王马苏德妄罪天使,抗拒天兵,擅动刀兵。特向将军请降。恳请将军治罪。望将军勿伤我国百姓。”
说完,深深的低下头。身后的文武官员全部都低下头颅。他们曾经高傲过!以为月氏国是大国,胜兵十万,想要保持自己的地位,而不承认大周宗主国的地位。
沈迁坐在一门火炮后的土袋子上,身边将官、亲兵环立。他英俊的脸上还带着血污。他在预备队投入战场后,亲率骑兵追杀溃兵。这会处理着军务,还没有来得及整理自己。
沈迁接受月氏国国王、大臣们的跪拜、谦卑的臣服。他并没有伸手扶起马苏德,而是有些不屑的看着他们。这些软弱的墙头草!还不如在战场上自刎的苏檀。
他在出征前,和贾环详谈过。对吐火罗地区,对敢于抵挡朝廷大军者,杀无赦!但是,对当地的官府,不必血洗。而是要选择性的处理。周军对吐火罗地区,首要目的,是大量的掠夺这里的钱粮,而不是建立统治!
疏勒这里,始终是一个偏战场。并没有足够人力、物力、精力来设立州县。来日方长!
“起来吧!”沈迁吩咐一声,让亲兵取走象征着臣服的泥土,淡淡的道:“我大周王者之师,不会滥杀无辜百姓。但是,对你等君臣,该有的处罚不会少。”
大周雍治十九年七月十七日,宣威将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