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红楼-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脑子里还清楚的记得他昨晚下达了什么样的命令。然而,他父皇竟然没有问题,没有死!
他完蛋了。
你为什么不死呢?难道青美人是假的不成?
楚王对青美人是怎么回事,心知肚明。这也是他昨晚判断的依据之一。但如今,事实摆在眼前。
…
相比于,晋王,楚王正在后悔恨不得时光倒流的情绪,支持杨皇子的礼部郎中(正五品)尹言正跟着礼部的同僚们一起前往西苑。
在门口验了牙牌。穿过风景优美的皇家园林,前往含元殿。沿途官员相互打着招呼。
尹言人缘不错,和相熟的刑部周侍郎打寒暄了几句,抬头看着前方雄伟的宫殿,心中是既松一口气,又充满着担忧!
他昨晚并没有任何动作,比如向宋府(宋溥)派人问信息。作为顶级的谋士,他知道如何应对危急的局面。现在天子无事,于他,于杨皇子来说,自然是极好的结果。
但是,天子临幸青美人,时常出事,这恐怕不是长寿的迹象。杨皇子现在不过三岁零二个月。
这如何不让他担忧?杨皇子要有众望所归的基础,年龄是一个门槛啊。至少,要年满十岁!不存在夭折的可能。年龄太小,朝臣们不会支持,同意。
尹郎中,忧心忡忡的跟着大臣们,走进含元殿中。
…
朝阳浸透着吴王府。屋舍、楼阁,高低起伏,铺陈在府中。各种建筑物给拉出长短不同的影子。
自吴王离府前往西苑后,吴王府中的气氛就显得很压抑!
若是天子出现变故,由他人掌控中西苑。那去西苑的吴王必将被杀!他不可能投降。
正房侧面的佛堂中,永清郡主宁潇和母亲一起,跪在佛前,祈祷吴王不要出事。世子宁澄在外面,等候着消息。
其实,宁潇并不信佛!她只是在陪着母亲,安抚她的情绪。她更信贾环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靠自己!
独孤王妃正轻声念着佛经:“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南无观世音菩萨…”
这时,宁潇的贴身侍女紫儿从外面进来,轻轻的在宁潇耳边道:“郡主,外头有消息来了。”
宁潇点头,起身到佛堂外面。等在门口的宁澄急不可耐的冲过来,“姐,西苑传来消息,天子令百官在含元殿中觐见。姐,是不是没事了?”
其实,消息传出来,京中的大臣们都知道天子这是向群臣示意自己无事。然而,宁澄不敢决定,还是要听到他姐姐的判断,才心安。这就是宁潇在府中的威望!
宁潇一听这个消息,美丽的俏脸上,立即绽放出笑容,十六岁的少女,亭亭玉立,嫣然如花,点头道:“嗯。”以潇郡主的水平,瞬间即可判定。
吴王府中,顿时一片欢腾!
宁潇和宁澄说一会儿话,叮嘱几句,到佛堂中告诉母亲这个好消息。心中想了一回。
毫无疑问,她父亲今天早晨的举动,必将再次赢得天子的好感。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的稳固!
而她现在关注的是另外一个方向,被昨晚的消息掩盖的方向:贾环如何应对的?
当日,贾环令御史朱鸿飞上书,建言立晋王,引得满朝关注。她亦在猜贾环的用意,还向父亲请教。但感觉并不透彻。
然而,天子令锦衣卫捉拿朱鸿飞,令事情的走向完全偏移。接着,山东民乱,再便是昨晚,天子昏迷,西苑枪声,一连串的事件,仿佛精彩的大剧!如同连涛,一波接着一波,迅猛的扑过来,令人应接不暇!
这样纷杂的局面,只怕是早就偏移了贾环的预料。那么,他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了吗?
…
雍治十七年五月二十八日,上午八点许,贾政的马车,平稳的行走在宣武门里街上,他正在赶往西苑。
街道上关于昨晚的议论声很多,但总体上很平静。报纸已经将消息传递开。
贾政正闭目养神着。这时,一名贾府的小厮骑马飞奔而来,遇到贾政的马车,滚鞍下马,跪着道:“老爷,衙门里有消息传到府上:天子令百官到西苑觐见。”
贾政愣了一会,随即脸上露出矜持笑容。他的庶子的判断,完全正确!
政老爹的长随们可就没那么矜持,以信儿为首的四名长随,齐刷刷跪在地上,笑着道:“恭喜老爷!”
报纸上的文章,他们当然都知道。贾府这回可露了一个大脸!
贾政微微一笑,道:“都起来吧。在大街上,给人看笑话。成何体统!走,去西苑。”语气有着难言的轻快!
…
贾政赶往西苑时,贾环还带着人在真理报社,加班加点的刊印真理报。京城日报是贾府的报纸,今天早上照常发行。真理报这边,印好的报纸都作废。贾政露面,自是镇服真理报社上下。贾环直接拿着京城日报的排版过来印刷。
但因为时间关系,只能是印多少,对外发售多少!
真理报报社这里的消息十分便捷。贾政离开没多久,便收到京中最新的消息。
当时,贾环在报社的大堂里喝着浓茶,提神。神情依旧沉静。只是,眉眼间带着疲倦!
正在蒸腾而上的夏日阳光,散发着炽烈的光芒,照映着真理报社的院落,屋舍!熟悉的一草一木。
这是他创办的报社!
真理报报社的编辑被洗了一茬又一茬,当年留下来的老人并不多。有几人陪着贾环在这里说话。
这时,张四水快步从外面进来,急匆匆的,带着一阵风,脸上带着笑容:“子玉,好消息,天子令百官到西苑觐见。”他们赢了!贾环赢了!
真理报社的数名编辑,立即纷纷的出声恭贺贾环,拱手道:“恭喜贾探花!”报纸上的文章,明显的表着忠心。而天子并未出事,这下,功劳可就大咯。
意料之中的消息!
然而,贾环依旧是愣神,仿佛耳边的恭喜声都变得遥远。心中,肩头,仿佛有巨大的压力,随之卸去,令他浑身一轻!终于,结束了。不容易啊!
楚王那边的消息,贾环还不知道。天子对他的最终裁决,贾环依旧不知道。但是,天子确定无事,令百官觐见。这一场变化莫测的大棋局,他终究是赢了!
第七百五十五章 含元殿上
历尽辛苦,一场大剧落幕!而他,还留在舞台上!
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是大概是贾环在此时的心情!心中巨大的压力,在身边此起彼伏的恭喜声中尽然的释放。但,贾环的情绪还收敛着。他还在外面!
当前的局势,于他而言,是喜;但是,放在雍治天子身上,可就未必!他太欣喜,被过度解读会很麻烦。多少人倒在胜利的前夕!他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相比于贾环的收敛,当消息传到贾府北园夕韵堂中,去张府报信后回来值守的庞泽,则要狂放的得多!
事实上,闻道书院的同学们,贾府相关的力量们,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已经沸腾!
“小的们,拿酒来!”庞泽仰头大笑,拍着桌子,吩咐屋外候着的贾府小厮,高声诵道:“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夏日八……九点钟的太阳,正在天空中,升腾而起。炙烈的阳光,照射在夕韵堂的屋檐,庭院中!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青年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这个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贾环摆脱雍治天子的杀机,破开夺嫡之局,整个新生的闻道书院政治体系,就解除最大的危机。新生的政治力量,就像是夏日中正在上升的太阳。
终有一天,他们会如日中天!执掌周帝国!
自雍治十七年开春以来,贾环步步设计,分三个阶段设计楚王,意图破除夺嫡之局。用死士倪二,驱小人周慎行。然而在最后的时刻,屡遭变故、设计;朱鸿飞因上书建言,被白璋早早的挖坑等着,引得锦衣卫坐拿,天子意欲杀贾环!
贾环甚至一度判断错局势!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困难、挫折,都结束了!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贾府中从来不缺乏美酒!小厮们上酒。庞泽提起银质的酒壶,仰头倒入口中,美酒如泉,酣畅淋漓!
“痛快!”庞泽用筷子敲着桌子打节拍,吟唱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三声净鞭响起,喧闹的含元殿中,迅速的安静下来!
雍治天子在太监们的簇拥下,从殿后转进来,走上御座。俯视群臣,如同俯视天下!帝王之威仪,不外乎如此!
华墨带着群臣,齐齐叩首,三呼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回荡在大殿中。
然而,雍治天子并没有开口,令群臣起来,而是冷冷的扫视着文武百官。
朝参的官员百多位,而今天清晨,在情况不明时,到西苑来表明忠心的不过十几人!
你知道现在下面跪着的这些大臣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雍治天子的目光从殿门口,百官队伍的末尾收回,在刑部尚书白璋的身上,停留了几秒,这才冷声开口,“众卿平身!”他无须掩盖他的怒气。
百官纷纷起身。殿中气氛压抑!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天子一怒,流血漂橹!现在,雍治天子很愤怒。而愤怒的原因,群臣都知道:很多人都觉得天子会死,日薄西山!
天子有一种被人们遗弃的感觉!
如果说,昨晚天子昏迷的消息,点燃了京城中的局势,如同火山爆发,天崩地裂!那么,现在,就是盘点“劫后”的结果的时刻!算总账时。
锦衣卫指挥使邢佑从班次中走出来。万众瞩目。邢佑弯腰奏道:“臣邢佑启奏陛下。昨晚西苑中传来陛下再次昏迷的消息,晋王宁湃派幕僚俞仁前往蜀王府,楚王宁瀚与刑部尚书白璋传递消息,白璋建议楚王殿下静待陛下生死的确切消息。楚王殿下随后派幕僚许观前往府军后卫,虎贲卫…”
锦衣卫指挥使指名道姓,极尽详细,听得殿中群臣不少人头皮发麻。除了晋王,楚王,贾环的消息,还有各大臣之间的联络。比如,白璋和御史戴琮的联系;兵部鲁侍郎派人前往宋府;纪兴生的侄儿纪时春,昨天晚上彻夜未归,传递消息…;
更揭开昨晚西苑枪声之谜:戾太子之子宁榕趁乱率山东民乱50人入西苑行刺,有殿前侍卫司虞侯卫为内应…
邢佑足足说了大半个时辰,涉及官员,上至大学士,亲王,下至郎中、科道言官。足有一百十多人。
含元殿中,一片寂静,只有邢佑的声音。等邢指挥使说完,殿中针落可闻!
雍治天子站起来,眼睛扫过群臣,讥讽的道:“诸位臣工,真是朕的好臣子!就这么盼着朕驾崩?但朕岂会如你们所愿?对于乱臣贼子,朕决不轻饶!
传旨:
流楚王宁瀚至岭南,非召不得回京,家资充公。罢刑部尚书白璋之职,追夺出身以来文字。着有司问罪!
令华墨出京平叛。罚晋王宁湃闭门思过。罚东阁大学士宋溥俸禄一年,降散官一级。罚工部侍郎纪兴生俸禄一年。降散官一级。
斩宁榕,弃市!以儆效尤!殿前侍卫司虞侯卫,夷三族!”
雍治天子站在丹陛上,俯视群臣。近乎是咬牙切齿,一个字一个字宣布他的旨意。宣泄着他心中滔天的怒火。震慑宵小!
随着雍治天子的命令,大臣们出列领旨。刑部尚书白璋跪在殿中,颤抖着将他的官帽子摘下来,喉咙紧的无法说话。他梦想着入主军机处,成为大学士。然而,等待他的命运,却是阶下囚。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
两名强壮,高大的锦衣卫校尉上前,将白尚书驾着出去。这副无声的画面,仿佛宣告着朝中,强盛一时的楚王党落幕!昭示着,夺嫡之局,就此尘埃落定!
楚王被贬,杨皇子年幼。只有晋王可以继承大位!这从天子对晋王的处罚可以看出来。
晋王这是走了狗屎运啊!
然而,当此之时,大部分朝臣心中,都没有想着夺嫡之局已经结束,而是汗出如浆,唯恐雍治天子说出的下一个名字就是他。弃市、夷三族,这是血流成河!天子杀意如潮!
雍治天子昨晚熬了一晚,只休息了一会儿。加之大病新愈,这会儿心中一口恶气出完,顿时微微气喘,累的坐到龙椅上。
含元殿中,是死一般的寂静。
半响,雍治天子扶着龙椅扶手,再吐声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朕赏罚分明。有罪必罚,有功必赏。
赏吴王之亲王爵,世袭罔替!荫锦衣卫指挥使邢佑一子。加左都御史张安博为太子少保。封通政使贾政为荣国公。升光禄寺少卿袁壕为光禄寺寺卿。”
雍治天子御极多年,熟谙帝王术,杀机迸发之后,开始奖赏“忠臣”。含元殿中的气氛,这时,才敢慢慢的缓和一些!
不少人都羡慕的看着吴王。世袭罔替的亲王啊!国朝封爵的规矩,都是袭爵降等。讲究的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当然,亦有世袭罔替的例子!比如,北静王。他府上的爵位一直都是郡王。但,吴王这是亲王啊!
左都御史张安博被官升一级,在重臣的份量上,再加一层份量。若要廷推大学士,他必然是首选。
贾政获封荣国公。这是将贾府的爵位又封回来。当日,一等将军(正一品)贾赦因平安州走私贸易,被夺爵问罪。但是,一等将军,隔着国公多少级?
中间差:辅国公。辅国公有三等。
这份封赏,绝对对得起贾氏父子今天“以舆论镇抚京师”的功劳!雍治天子当了多年的天子,拿捏的非常好。
贾政走出列。准备谢恩。
许多朝臣心中都摇头:贾存周政治水平不行,但他生了一个好儿子!这真是羡慕不来。
贾政弯腰启奏,道:“陛下,微臣惶恐,不敢领陛下天恩!惟愿陛下准许犬子贾环重新出仕,报效朝廷。为一方县令足矣。”
这…
含元殿中,充满了惊讶。谁都没有料到贾政会有这样的请求:用一个国公,换一个正七品的县令?这到底值不值?
国子监祭酒魏源质忍不住看着贾政。贾政这番话说下来,说的他心跳在加速。若非最后一句:为一方县令足矣。贾环简直是往天子的刀口上送:挟功自重。
而加了最后一句就大不一样。姿态就很低。类似于哀求。而且,表达出外放的想法。但以他的推测,贾环的真实诉求,其实请天子收敛对他的杀意。
试想,都同意外放,还会杀他吗?这比直白的请求,更加的隐晦,令人心里舒服。
接下来,就看天子如何选择!
嘿,赏罚分明!
第七百五十六章 朕不许。不杀。
雍治天子居高临下,俯视着贾政。
满朝文武大臣,则是关注着雍治天子的主动。贾氏父子有大功!这是满朝所公认。
其功劳不仅仅是在报纸上表忠心,关键在于用报纸舆论镇抚京中人心!在西苑中发生枪声,天子生死未卜的乱局时,迅速的令百姓、士绅人心安定。
这不是大功,什么是?若人心不定,满城百姓惊惧,那后果会是什么?
其实,这些事,本该是有大学士、宰辅来做的。君不见,曾有宰辅在遇军国大事时,反倒是慢慢的进入皇宫。目的,就是镇之以静,不令中外惊惧。
但当时,华墨,卫弘,宋溥,三位大学士都在西苑,内外消息隔绝。所以,贾环的反应速度是非常快的。抢下这份功劳。而且切入点极佳:贾政是通政使,能管报纸。
若是换做给左都御史山长出策,则必然是另外的切入点。
…
雍治天子心里轻轻的叹口气。
他的臣子,他还是了解的。通政使贾政这个请求,肯定和贾环商量过。
当日,他为什么极其的震怒,令锦衣卫将贾环的同党,御史朱鸿飞下狱,意欲杀贾环?
原因不就是因为白璋的密折吗?贾环太喜欢搞事!然而,对比一下,昨晚,白璋在干什么?白璋的话,坐观君父生死。目无君父。此不忠不孝之徒!
而贾环呢?
为朝廷效力?谁的朝廷?还不是他宁家天下?这大好河山,是朕的江山!
贾环还是想为他做事。这份心,是不错的。(这是不是贾环真实的想法,要两说。)
当然,他不会允许国朝出现权相。
雍治天子宣布他的决定,朗声道:“贾卿,朕不许。退朝。”说完,起身,往殿后走去。
白璋的密折,他信。贾环不是个省油的灯。但是,一个看似是朝堂重臣,私下里却是个不忠不孝的人,其对贾环的看法,挑唆,建议,他要听吗?
。。。
“退朝!”
太监总管许彦尖着嗓子高喊,然后带着小太监们跟着雍治天子离开。
一场狂暴的疾风骤雨,就此落幕!
有人欢喜,有人愁!天子金口玉言,只处罚了一小批人。但是,锦衣卫上报的名单,卷入一百多人,这些人,岂有不被处罚的道理?稍后,军机处估计会作出处罚。
跪在地上的贾政缓缓的起身。不少朝臣都看着他。其爵封荣国公。而看这架势、情况,天子并不准备杀他的儿子贾环!
政老爹其实还有点懵圈。贾环的意图他不懂;天子的决定他还是不懂。
北静王上前,扶着贾政起来,笑道:“恭喜老世翁重新得爵。贵府老祖宗得知,肯定会欢喜的不行。”
贾政忙道谢。
大臣们开始三三两两的往外走。和贾府交好的西平郡王,五军都督府同知石光珠亦过来说话。
吴王微微一笑。他不久前才知道贾环的应对。贾环昨晚表现的很精彩。贾府在这场巨大的政治风暴中,获利良多!天子既然没有同意贾政的请求,那么,贾政之功已酬,贾环的功劳,是不是也要赏呢?
他这位忘年交,果然是才智之士!京中顶尖的人物。
夺嫡之局,或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认为是三人在斗智:贾环、韩谨、尹言。然而,贾环笑到了最后!夺嫡之局已破。
卫弘卫大学士身份尊贵,退朝走得比较早。含元殿外,艳阳高照,酷暑正烈。
作为一名官场老油条,他的看法,比吴王更深一层。在朱御史还在锦衣卫大牢中关着的情况下,贾环顺利“脱身”!**牢笼,复得自由。
但是,这件事,又岂止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容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天子对贾环的杀意如此,解除杀意,同样如此!
…
第一,此次雍治天子浓烈的杀意,最直接的原因恐怕和白璋、楚王有些关系(来自于白璋的密折),然而,白璋,楚王昨天的表现,和贾环形成强烈的反差。
贾环反倒是“忠臣”。如此对比,天子的杀意岂会不消退?
第二,雍治天子对贾环的杀意,根本上来说,是长久以来对贾环的不满,恶意的集中爆发。
然而,想杀,和能不能杀,这不是一回事!
杀贾环这样的诗词大家、文官,需要一个理由。锦衣卫没有拿到朱鸿飞的口供。除非,雍治天子不想要名声了!青史昭昭,吏笔如刀!
而且,昨晚贾环的表现太精彩。在满朝文武,忠臣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对比之下,尤其的显眼。
上位者,需要赏罚分明。否则,人心散了,队伍就不用带了!在贾环立下这样的表现下,贾环不能杀!至少是现在,绝不能杀。
第三,天子的情绪。
天子心情好的时候,就算是办砸了差事,他亦不会给予很重的惩罚。
而贾政为贾环向天子提出起复的请求,时机非常好。雍治天子大发雷霆,惩处了一批大臣。他的负面情绪已经得到宣泄。
而后,是在奖赏的阶段,贾政提出来,雍治天子还能有情绪、力气,继续发飙?而且,他还是大病初愈。
说的直白点,就是楚王,白璋帮贾环挡了子弹!承担了雍治天子滔天的怒火。
于皇帝而言:我虐你千百遍,你依旧要待我如初恋。
贾环在京中,在天子印象中,有才智之士的印象,然而,贾环却是“低头”,请求为朝廷效力。天子如何想?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
针对贾环的杀意收敛,顺理成章!
…
含元殿上的消息,随着朝臣们回到各自的衙门,消息迅速的传开。这对京城的震荡可想而知!
可以想象,晋王在得知消息后在,在摘星楼中的狂喜,大笑,欣喜若狂。东宫,竟然以这样的方式落在他头上!
可以想象,楚王必定是心若死灰。悔恨的流泪。仿佛他并没有做错什么,就这样一步步的滑下深渊!
还有更多的官员,在这场棋局中,被清理出局。然而,这一切不应是重点。夺嫡之局已经破了!
重点在于贾环摆脱长久以来的政治困局,摆脱雍治天子的杀机!局势,一若黄河,直奔东海!有着这样的酣畅淋漓!而以贾环为首的政治力量,正如同新生的朝阳,升腾而起!
贾环在真理报社印刷完报纸,已经是临近中午时。消息再传到。贾环带着张四水回贾府,贾府之中,已经一片欢腾。包括,内眷们,亦已经知道消息!
第七百五十七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树叶在烈日下,纹丝不动。地上,热气蒸腾。
贾府上下的情绪,一如这正午的骄阳。纠风办和议事厅处的管家,管事们脸上都带着笑意。
宁荣两府之内,俱是如此。两府之外的街巷中,贾家族人,攀谈,说笑时,一脸的自豪。与有荣焉。
政老爷被封爵荣国公!
这是贾府祖宗当年的爵位。比被夺爵问罪的贾赦,爵位还高。贾家正在重新恢复祖宗的荣耀。
角门,耳房处,亦有消息灵通的世交送来礼物,恭贺贾政。
两府的内眷,早就被惊动。尤氏带着胡氏并佩凤、偕鸾,银蝶儿,万儿赶到西府中。内眷都聚齐在贾母处:王夫人,赵姨娘,邢夫人,王熙凤,李纨,宝钗,迎春,探春,惜春,黛玉,湘云,宝琴,宝玉。
贾环回到贾府后,贾政带着一起到贾母面前。女眷悉数都在。环佩铿锵。几道妙目落在贾环身上。贾环熬了一通宵加一上午,眼睛都是红的,身上衣服邹巴巴。看起来,很憔悴。
贾政跪在贾母的床前,泣不成声的道:“母亲,儿子今日在含元殿上,天子降恩,封爵荣国公。儿子不负父亲、母亲的教诲,光大门楣。特来告知母亲。望母亲早日养好身体,长命百岁!”
贾母还在病中,躺在床榻上。满头银发,嘴角干瘪,气色很差。鸳鸯充当传声筒。贾母听着贾政的消息,脸上露出笑容,道:“嗯。政儿…,好,好啊。祭祖…”
贾政点头,哽咽的道:“儿子记着的。下午就去。”
随即,贾母的目光又落在贾环的身上。贾环跪在政老爹身后一步。这个时候,不能不跪。贾母快要寿终正寝。鸳鸯传话,道:“老太太说:环哥儿,很好。”
贾环道:“谢老太太夸奖。”
贾政见贾母神情疲倦,带着贾环告辞出来。迈出门槛,站在廊中,感慨的长叹一口气。他一心想要试图光大门楣。而今,他终于做到!封爵荣国公。
贾政心中感怀,偏头见贾环还在一旁,一脸倦色。若非他这个儿子,他那有今日的风光,道:“环哥儿,你先去休息吧。午后在东府祭祖。”话说完,心中略有些后悔。他说话的语气是不是太生硬了呢?
“儿子去了。”贾环回北园。心中并无多大的波澜。他早知道政老爹的套路:他是标准的士大夫,讲究的是父子不同席,抱孙不抱子。
二十八日下午,贾府祭祖。场面盛大。
晚上,贾府置酒,庆祝得爵!彻夜狂欢。
…
夏夜的月光仿佛带着些许的阴凉。贾府里很多地方挂着灯笼,明亮无比。喧闹的沸腾声,还从前院传来。
贾政自是早早的休息。他明日还要上朝。但,贾琏,贾蓉,贾蔷等贾府子弟,都是夜猫子,个中好手。酒席如流水。
贾环微醉的走在北园幽静,清凉的道路中,返回后宅。他在贾府前面应酬了一圈,回来和来贺的众同学又吃了一回酒。计有:公孙亮,罗向阳,庞泽,乔如松,张承剑,纪鸣,许英朗,纪澄,刘国山,骆宏,张四水,石赋,卫阳、姚纬、都弘。
大师兄他们还在饮酒,而贾环则是尿遁,返回内宅中,此时已将近晚上八点。
刚才大师兄还有些担忧。毕竟含元殿中,天子没有明确表态。但他心里很清楚,天子不会令他复官的。雍治天子是个政治动物。当然,复起根本就不是他的目的。“大师兄,我过段时间,会离开京城,去江南走走。”
北园的正房中,灯火通明。
贾环走进去,入眼是一屋子美人:各着衣裳,气质、容貌各不相同。莺啼燕语,姹紫嫣红。
宝姐姐带着妾室,丫鬟们正等着他。
宝钗迎上来,“夫君…,你回来了?”
她还记得当日,她担忧着。贾环和她笑说,已经到了黎明前夕。然而,随后就是贾环的同年朱鸿飞被抓。天子意欲杀贾环!这样凶险的局面,终于解除!
苏诗诗,林千薇,林芝韵,香菱并晴雯,如意等丫鬟们,纷纷行礼,脆声喊道:“老爷…”脸上各自带着笑容。
贾环挽着娇妻的手,和众女一一说着话。微微带着酒气,笑道:“姐姐,不是说不让你们等吗?”中午,他和妻妾们已经见过面,告知当前的情况。
宝钗肌骨莹润,身姿偏丰盈,轻快的笑着,道:“外头归外头。府里归府里。我们姐妹总要给夫君庆贺!”
贾环笑一笑,和众女一起移步到餐厅中。家中的丫鬟,仆妇们,忙着上酒菜。江南系的美酒佳肴。
月华如水,美人如玉。更添着众美人的情意在酒中发酵,飘香。
贾环和妾室们一一说过话,然后和宝钗在纱窗下吃着酒,轻拥着她,笑看着大家。心中有温馨的情绪浮起来。在政治搏杀时,他没想着这些。但此刻,整个人都在放松,会感觉,这样的场面,是何等的难得啊!
宝姐姐吃了几杯酒,白腻的俏脸上浮起绯红,抬头,柔声道:“夫君,你在想什么呢?”
贾环低头,轻捋着明丽如神女般的宝姐姐的额前刘海,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