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包小包的行李,堆在茶座的桌子上。四周嘈杂。薛蝌身材瘦瘦高高,年纪约十七八岁,他喝着茶,有些心不在焉。

    贾府里关于他妹妹的流言,他是听过的。但,仔细分析起来,实在不靠谱。她妹妹给贾府的太太认了干女儿,怎么可能给环三爷做妾室?

    只是,他为什么得到环三爷的看重,有意栽培。这确实令人费解。要知道,他帮着大娘(薛姨妈)打理薛家的生意,哪有给贾府做事有前途?天差地别。

    临出发前,这个“谜底”揭开。在梨香院道别时,环三爷拍了下他的肩膀,当众问道:“我二姐姐如何?”

    这句话让他时隔一天还没有彻底的回过神来。贾府的千金小姐,他能娶回家?但是,环三爷都说了要他大娘去向大太太提亲。

    迎春,他自是见过。她性格并不强势,温柔可亲,貌美如花。

    这样的女孩做妻子如何?薛蝌愁肠千转百回,在心里反复的思考,自问。忽而有些期待着他从江南回来时。

    …

    在薛蝌思考他的人生大事时,贾环正提着书袋,悠然的走进京城西城咸宜坊中的吴王府。

    他要是知道薛蝌的想法,估计会笑一笑。想多了,薛同学。先订亲。结婚得等三年。因为迎春要为她父亲守孝三年。

    吴王府占地广阔,比贾府规模还大。吴王在太子叛乱中,表现忠心。现在是天子面前的红人,比顺亲王还得天子信任。所以,吴王府的侧门处,人声鼎沸。

    吴王是内务府总管,想要和他搭上关系的京中人士,不知道有多少?

    贾环去年就来过吴王府上,走的东边的角门,环境幽静。吴王的门房看过贾环的翰林腰牌后,连忙带着贾环入内,一路畅通无阻。直到仪门处。

    等候在这里的吴王心腹幕僚师谊从堂中迎出来,灰袍澜衫,拱手一礼,笑道:“贾翰林,得知你今日过来讲课,王爷和世子都等着的。这边请!”

    带着贾环去世子宁澄的书房。

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一堂课

    吴王世子书房中,明媚的春光自窗机而来,落在墙角梨花木的书架上,拉出长长的影子。蓝色封皮的各类书籍堆满在书格。经史子集,应有尽有。

    另有书架三排,置于左侧,右侧则是一张金丝木书桌,一把木椅。正前往放置着精美的折叠曲式屏风,上面是书圣王羲之的名作《兰亭集序》拓本。

    屏风前陈设着红木大书案,上面放着本朝所产的名贵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另有缅玉镇纸,明宣德年制作的青花鸳鸯形砚滴,紫檀棱口镶座湘竹制作的笔筒,精美的童子奉茶造型的小口笔洗。乌木制作的镶有玉带图纹的墨匣。

    另有笔架、笔屏、印色池、压尺、秘阁等文玩。富贵奢华之处,不足细述。书房中再有字画、琴棋置于一侧,透着文雅、闲适。令人身处其中,怡然自得。

    “贾先生,你来了。快请。”吴王神情温和的笑着,上前两步,迎着走进来的贾环,邀请贾环落座。

    望子成龙。可怜天下父母心。以贾环此时在周朝的地位(翰林),成就(诗词名家),相当于是国内排名前三的大学中的博士生导师。他去教授一个初中生。试问,哪个家长会不以礼相待?

    陪同等待的有秋长史,内管家,太监,书童等七八人。

    吴王的这份礼遇让人心中很舒服。贾环微笑着点头,拱手一礼,道:“让吴王殿下久等了。”贾环办事,自然是滴水不漏,游刃有余。他并没有迟到,相反比日常上课时间还提前了五分钟。他昨日就派了人送帖子到吴王世子书房,说他今日上门授课。

    吴王年近四十岁,得益于皇家的基因,容貌儒雅,气度内敛、温和。穿着件红色的亲王蟒袍常服。让童子上了茶,再令世子宁澄上前拜见贾环,感慨、期待的道:“犬子顽劣,全赖先生悉心教导。本王感激不尽。”

    贾环年前来了一趟吴王府。拜师礼,在那时便已经行过。但是,那时,贾环只是轻飘飘的布置了“家庭作业”给宁澄,就回贾府忙他的事情。

    贾环是给天子逼的答应的当吴王世子师,敷衍了事。这和今天上门授课是不同的。这次是说明贾环愿意教授宁澄学问。吴王自是再次期待、感谢。

    变化原因么,吴王心里清楚。第一,是他的诚意。他之前对贾环是否教授他儿子无所谓。不过,太子政变中,他看到了贾环所展露出过人的谋略、才干。

    退一步讲,即便贾环不是一个好老师,这样的大才亦值得交往、笼络。所以,过年时,他和贾府走动了一番。给贾环送了厚礼,礼遇有加。

    第二,贾环最近清闲下来了。贾府的财政危机因为信丰拍卖行大获成功而解除。满京城的人都知道。吴王自然也知道。贾府无事,贾环现在很清闲。

    贾环身为正六品的翰林侍讲,被打发(流放)到吴王府,不用去翰林院坐衙,也不用去早朝。

    贾环笑一笑,道:“吴王殿下客气了。我职责分内的事。”

    …

    吴王陪着贾环坐了一回后,便带着师谊、秋长史等人离开。剩下贾环和宁澄在书房中。

    书童们等候在书房外。

    贾环走到屏风下,隔着宽大的书案,打量着面前的小正太。吴王世子宁澄时年十二岁。穿着青色的文士长衫。脸有点狭长、消瘦。

    刚才在吴王面前彬彬有礼的少年,此刻已经换了一副面孔。挑衅的目光上下打量着贾环,一副桀骜不驯的野马状。

    贾环平静的一笑,从书袋中拿出一本厚厚的记录册,放在书桌上。这是他找师谊要的,关于去年他布置“作业”后,吴王世子宁澄的日常动态。

    宁澄不爽的皱下鼻子,哼了一声,道:“趋炎附势之徒!”他讨厌所有来给他上课的老师。他不想学习经史子集。子曰,子曰个鬼啊!他念着就头大。

    贾环不紧不慢的喝口茶,开口道:“吴王殿下的长子,生于雍治二年春。7岁读书,五年的时间,连四书都没有念完。先生倒是气走了十几个。

    生性聪明,却顽劣不堪。雍治十二年秋与众王侯子弟在城外游猎,纵马伤猎户、村民二人。御史弹劾。雍治十三年夏,在教坊司,与汉王、魏王子争花魁,大打出手。这事传到天子耳中。”

    宁澄惊讶的眨眨眼睛,旋即又恢复那副好斗的大公鸡的神情,“呵,你知道的还挺多的!不过,我还是看不起你。我三哥说,你在朝堂上混不下去了,没地方去。你碰壁了很多次,总算记得是我的老师,来给我上课。是想要我父王在天子面前为你说情吗?你想都别想!从哪里来,就滚到哪里去。”

    宁澄挑衅,讥讽的看着贾环。对于一个有求于自家府上的先生,他怕什么?

    “滚”这个字,很刺耳。熊孩子就是熊孩子。贾环眼睛眯了一下,嘴角浮起一抹冷笑,“宁澄,不要自视过高。你父王没有对天子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宁澄不屑的看着贾环,喉咙里冒出两个音节:“呵呵”。眼睛里分明写着两个字:傻逼!你说我就信吗?

    贾环淡淡的道:“你读过明史吧?万历皇帝小时候,李太后时常拿帝师张居正吓唬小皇帝。至小皇帝长大后,张先生发怒,小皇帝惶恐不安。但最后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抄了他的家。”

    宁澄眼睛动了下,滑溜的笑道:“这个故事好。贾环,你是不是很想拿出先生的谱来,拿戒尺打我?哈哈,你要是敢打我,我日后一定也抄了你的家。”

    他气走十几个老师。很有经验。第一堂课,就把先生气的跳脚,心灰意冷。但是,那个先生敢打他?

    贾环脸上的笑容慢慢的扩大,从书案后走出来,讥笑道:“你想多了!我给你讲这个故事,是要告诉你,我就算把你打出心理阴影来,你也拿我无可奈何。你以为你是皇子吗?”

    宁澄顿时有点傻眼。他这位新先生有点不安套路出牌啊!现在这位贾先生说要揍他!下一刻,书房里响起吴王世子宁澄的惨叫声,“啊…,不要打啦…。”

    贾环马上就要满十四岁,大宁澄两岁。而且,他日常锻炼不辍,力气哪里是熊孩子能比的?

    半个小时候,贾环给鼻青脸肿的宁澄留下课程表、课后作业,并且“恐吓”道:如果明天作业没完成,他接着揍。然后,心情不错的离开。吴王府的花园中,鸟语花香,春光明媚。

    对于吴王的礼遇,贾环还是感谢的。所以,愿意教一教他儿子。但,以他的性情,这个教只是蒙师的程度。而不是经师,人师。他不会随意的就给吴王“卖命”,绑定。

    能学多少,是宁澄自己的事。

    至于,说他有求于吴王重返朝堂,这完全是小屁孩在扯淡。天子定下来的事,吴王能改变?想太多!

    教授吴王世子,能得到吴王的友谊,这固然不错。关系处的一般,也没什么。他的仕途如何,不是一个亲王能决定的。他有他自己的规划。

    所以,贾环在揍宁澄的时候,毫不留情,无所顾忌。

    对于熊孩子来说,要维护师道尊严,靠的不是社会规则,而是更直观的东西:拳头。

    …

    约上午十点半左右,吴王府的后宅中,偏厅中清幽、明亮。陈设精美。

    世子宁澄捂着乌青的眼睛,在吴王妃的面前撒娇、哭泣,“呜呜…。,娘,贾环他打我。我不要去上课了,我再也不要去上他的课。你给父王说。”

    吴王妃与吴王年龄相当,中年的美妇人。穿着碧绿的长裙。气度华贵。慈爱的搂着儿子,“好了,不哭,不哭。我去给你父王说。换一个好先生。”

    两名貌美的侍女在一旁捂着嘴笑。世子又来这一招。

    坐在吴王妃左手边的乌檀木案几处的吴王嫡女宁潇,凤目圆睁,不满的道:“母亲,他一个翰林,如何敢殴打皇室宗亲?皇室脸面还要不要?可奏请宗人府,治他的罪。”

    吴王妃笑着拍拍女儿的手背,“好了,潇儿。”她再怎么宠溺儿子,也知道这不可行。贾环毕竟是天子钦点的老师。供起来可以。辞退,肯定不行。

    宁潇再不满的训斥呜呜哭泣的宁澄,“弟弟,你也太顽劣。第一天,就惹怒先生。挨打,你也是活该。”

    宁澄缩了下身子。他深得母亲宠爱,却很怕他这个长他两岁的姐姐。小时候,他还敢喊“笨蛋姐姐”。这会大了,他再不敢喊。

    宁潇恨铁不成钢的瞪弟弟一眼。她若是男儿,必定不让家中再受上次太子牵连的惊吓。但是…

    …

    午后的阳光,落在花园中。各种颜色的花朵铺陈在花园中,走几步,即可见。春风沉醉,令人心旷神怡。

    宁潇穿着杏色的绣花长裙,陪着一名英俊的男子在花园中散步。十四岁的少女身姿挺拔。身段比例极佳。她有着一双美丽的长腿。只是风情无人能见。

    白腻的鹅蛋脸,大而明亮的凤眼,挺直的鼻梁,标准的美人脸。她的容颜,大气而明丽。明眸皓齿,靓丽可人。瞬间,会给人一种惊艳感。可以预见,等她长大后,会是何等的倾城之色。

    英俊的男子约十七八岁,头戴唐巾,身穿白袍。英俊潇洒,声音似乎带着某种磁性,很能给人好感。笑起来,很倜傥,温和。“潇妹,这位贾探花的资料,我都打听过。只是,真没想到他会动手。唉…,他一个诗人,探花,风流才子,怎么能这样?想象和现实差距真大。”

    宁潇噗嗤一笑,嫣然如花,“三哥,你这是什么话?宁澄被打成乌鸡眼了都。”

    说着,微微沉吟,抬头道:“三哥,贾环名气虽然大,我看,他恐怕当不好老师。我们要不要想办法把他弄走。”

    叫“三哥”的男子愣一愣,道:“好,我想想看。”

第五百六十六章 因材施教和不服气

    二月十六日,京城两县的县试全部考完,团案放榜。贾府报考者有22人,过县试者有16人。教学成绩单,相当的漂亮。当然,这其中有多少是陈县令给贾府面子,就不得而知。毕竟,贾环在县试前拜访过陈县令。

    相比于科举起点小小的县试。京城中,大部分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即将举行的礼部会试。时间是:二月二十一日。还剩下的这几天时间中,京城关于士子们的喧闹略微沉寂。但文会依旧,高谈阔论的士子在街头随处可见。

    儿需成名酒需醉。京城风华,千年如许。礼部会试,这是十年寒窗苦读的终极一战。

    士子们,有的不是“泻水置平地,一任东西南北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的沉郁,不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迷茫。而是勇猛精进,务求一早成名天下知。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正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如贾环当年。有名气的士子,在考试前已经崭露头角,为各方所关注,计有:江西铅山费敏政,南直隶苏州府吴县彭鏊,广东顺德陆储,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黎宽,湖广黄州府萧梦祯。

    浅淡的夜色在皎洁的明月中朦胧。望月居的书房中,贾环回着给书院同学的信。

    许英朗因父亲许澄为会试副主考官,他仍旧参加会试,京城中有些物议。贾环的情报部门,顺畅的运作着。刘国山能力不错。包括,吴王世子宁澄的信息都是他打听的。

    宝钗穿着月白色的中衣,身姿丰盈。脸蛋,脖子处的肌肤莹润如雪。美丽无端。娴雅的站在贾环身边,浴后,幽香阵阵,帮丈夫磨墨。明丽的容颜上带着恬然的笑容。在明烛下,有着绝美的风姿。

    宝钗手磨着墨,道:“夫君,你今日第一次上课就打了吴王世子?这样没事吧?”

    贾环悬腕写字,眼睛看着信面,笑着道:“姐姐,你是不知道。那个熊孩子欠揍。三观极其不正。我只是按照他的规矩,教训他一顿。估计这两天,他还有的闹。”

    那熊孩子自视太高。明朝至今,理学兴盛。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皇室旁支篡位,想都不要想。熊孩子还以为他是万历皇帝。呵呵!

    宝钗放下墨锭,侧身在莺儿端来的铜水盆中洗手,轻轻的一笑,道:“总觉得夫君这样的文士突然暴打学生,感觉画风怪怪的。”她听得这事总感觉很梦幻。

    “姐姐,不同的人,要用不动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嘛!”贾环搁下笔,目视美娇妻,洒然一笑。

    …

    贾环向宝钗说着他的“歪理”:因材施教时,夜晚里,从宫中回来的吴王正和妻子谈着儿子被打的事情。

    布置的奢华的房间中,吴王坐在铺着软褥的椅中吃着茶,听着妻子说着今天的事情。沉默不语。

    吴王妃,这位美妇人,心疼的道:“王爷,澄儿才多大年纪?你我都没有这样打过他。这贾环,看着性情沉稳,天才神童,文名炽盛,怎么做出打人的事来?”

    吴王看了妻子一眼,“那夫人的意思?”

    吴王妃口吻有些不满,道:“他是天子钦点的。我们辞退不得。将他供起来,再给澄儿找个好点的老师罢!”

    吴王喝口茶,语重心长的劝道:“夫人,我们的宝贝儿子不知道赶走了多少老师?再请一个来,就一定行?贾先生还有教授澄儿的想法,先让他试试吧。”

    如果贾环不想再教宁澄,只要在他面前说一声,以宁澄不尊重老师的言行,他得打宁澄一顿,还得向贾环赔罪。师道尊严,不容轻辱。然后,贾环势必会请辞。

    而打一顿,恰恰相反,是说明,贾环还在尝试教育他儿子。即便儿子被打的很惨。他还是愿意试一试。他只有这一个嫡子,为这个儿子算是操碎了心。

    吴王妃还要再说,“可…”

    吴王摆摆手,道:“好了,夫人,这事就这么说定了。”

    …

    第二天上午九点,贾环准时抵达吴王府书房内。两名十几岁白净的书童在门外候着,给贾环行礼,问候道:“贾先生好!”

    贾环点头致意,提着书袋,进入精美、华贵、舒适的书房中。

    被贾环昨天打的鼻青脸肿的宁澄已经规规矩矩的坐在书桌边,昂首挺胸,坐姿端正。

    贾环没管他,径直穿过书橱,走到屏风下的红木大书案边。他心中还警惕着。学生整蛊老师的桥段,不说电影里有多少,小说里一样很多。贾环哪里会不防着?阴沟里翻船,出糗的可是他。

    不过贾环算是白警惕了。一天下来,宁澄很听话的读书,没整幺蛾子。这让贾环很惊奇。不会吧,这么怂?那他怎么纵马伤人,小小年纪在教坊司中争夺花魁?莫非另有隐情?

    下午四时,贾环宣布下课。他的课业其实很轻松: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讲授四书。有印制的《书院讲义》在,只要稍微用点心学习,就能跟的上进度。

    书房外是一个花园,贾环出花园往东穿过一个长回廊,从山石、树林中走过,便可以抵达吴王府的北角门,然后出府。贾环走在花园中,步履轻快,没法看到背后,宁澄怨恨的目光。

    谁被打的鼻青脸肿,都会怨恨。何况是一个当红王爷的世子?

    …

    时间,在贾环的教书生涯中,缓慢又飞快的流走。贾环亦接到来京中参加会试的同学:罗君子,许英朗,纪鸣。同学相见,少不得叙话一番。

    会试在三月初结束。会试前颇有名气的几名士子全部上榜。包括贾环的熟人湖广黄州府萧梦祯。罗君子,许英朗,纪鸣全部取中。苦读一年后的罗君子更是高中会试第八名。距离他的三鼎甲宏愿,只差一点。

    半个月,即是殿试。

    就在中式的士子们参加鹿鸣宴、拜座师,准备狂欢时,三月初五寅正二刻太上皇死于紫禁城宁寿宫中。庙号仁宗。谥号:法天立道纯诚至德文圣武睿圣达孝昭皇帝。

    稍后几日,又是宫中一位老太妃薨。雍治皇帝依礼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

    士子们的狂欢自是节制起来。

    贾府自此而忙碌起来。贾母、王夫人、尤、胡婆媳等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下午两点)以后方回。而贾赦下狱问罪,已经判定夺爵、流放。人已经启程离京。邢夫人、贾琏都不用参与。贾府两个爵位,只余贾蓉一个四品爵明威将军。这令贾母等人很痛心。

    因为,贾赦被夺爵,贾府反倒没有原书中那么忙。不过内府之中,却是没人主持。凤姐还在养病。王夫人无法,令李纨、宝钗、探春三人治贾府内事。

    贾环身为文臣,自是不用守制。不过吴王府中受此影响很大。教授时间改在了下午四点到六点。

    这天下午,春雨阵阵。谷雨才过,已经是暮春之时。宁寿宫中,放眼看去全是一片白色。吴王世子宁澄和姐姐宁潇(郡主)、蜀王宁恪一起退出宁寿宫中。

    三人走在宫中的长廊上。太监、宫女跟着身后。宁恪穿着白色的孝服,更显得英俊潇洒,浊世佳公子的派头,笑着怂恿道:“澄哥儿,你就打算这么算了?”

    宁澄不爽的呼出一口气,发狠的道:“三哥,我要这么算了,我成什么了?三哥,我正好要你帮我。我都装了快一个多月,总算麻痹了那个混蛋。”

    宁潇微微皱眉,但没说什么。她和三哥本来是策划着。没想到宫中太上皇去世。这时候闹事,不是好时机。

    宁恪笑道:“哈哈。咱们兄弟,好说。给那个小翰林一个厉害悄悄。”

第五百六十七章 “恶作剧”?

    三月二十日。雨过天晴。白云。微风。

    贾环拎着书袋,步履悠然的从吴王府的北角门进入轩丽、幽静的吴王府中。

    迎面的甬道上,吴王的心腹幕僚师谊,行色匆匆的走过来。他约三十多岁,穿着灰色的直裰,读书人装束,颌下的长须飘飘。很有标志性。

    师谊和闻道书院的院长叶先生是当年国子监的同窗好友。贾环于他还是保持着尊重,站在路边稍等,微笑着拱手一礼,道:“师师爷好。”

    师谊看到贾环,忙停下脚步,笑着回礼,略一沉吟,赞道:“贾翰林,近日世子功课大有长进,可见你教导有方。昨日吴王考校世子功课后还夸了你。”

    贾环笑了笑。这种场面话,他向来是听听就算了。和师谊寒暄几句,踏上长廊,穿山而过,前往上课的书房。

    说起来,宁澄这近一个月的表现让他感到诧异。仿佛被他一顿揍,给打怕,变得乖巧、听话。这与刘国山收集来的情报明显不符。昨晚,刘国山将最近搜罗的情报给他。这让他略微解惑。

    国朝定鼎一百五十多年,宗室繁衍。如唐周(宋)旧例。而不是像明朝一样,将藩王当猪养。

    宗室之中,除却雍治天子的儿子外,还封亲王的也就那么几位:宗人府宗人令汉王,远支,太上皇的叔叔魏王,内务府总管吴王,顺亲王。宁澄的朋友圈,就在这些权贵子弟中。

    其中,最为交好的,便是当今天子的第九子,蜀王宁恪。生母为前朝太子侍妾,已亡故。

    根据刘国山收罗来的情报,宁澄纵马伤人以及争夺花魁,都与蜀王有关。按照贾环的分析,宁澄有可能是基于义气出来顶缸的。因为吴王在雍治六年时,就得到了天子的重用。吴王世子的地位远超一个出身低微的皇子。

    …

    贾环授课的书房,其实与吴王府的垂花门不远。从庭院里的小花园往东走,便是吴王府的内府。

    当时间快要到下午四点时,从皇宫回来的郡主宁潇与蜀王宁恪两人正在花园不远处的一处小厅中,喝茶说话。

    宁潇穿着白色牡丹烟罗长裙,如若娇艳欲滴的花朵,一双明艳的丹凤眼低垂,微微沉吟着。

    宁恪笑道:“潇妹,你不用太在意。我虽然帮着澄哥儿瞎闹,不过是拿火药吓唬下那位小翰林。不会出事。读书人最爱脸面,等他闹的灰头灰脸时,我刚好过去,正好让他无地自容,自己请辞。”

    他还是很有分寸的。

    宁潇回过神,对着宁恪微微一笑,笑颜动人,声音清脆的道:“九哥,我知道呢。”她并非一般的女孩,刚才在推敲行动的过程、结果。

    以她的看法,这位贾翰林暴怒之下,恐怕还是要揍她弟弟一顿。当然,请辞的概率很大。

    两人正说话间,一名小丫鬟进来道:“郡主,九王爷,那位贾先生来了。”

    宁恪抚掌一笑,道:“好。”

    …

    贾环一如既往的走进书房中,将书袋放在写满《兰亭集序》文字的屏风下的书案上,拿出教案,开始讲课。

    十二岁的少年宁澄端坐在书椅上,眼睛深处,隐藏着难言的兴奋的光芒。

    贾环先和宁澄一起复习了一遍《论语》的内容,满意的点点头。这熊孩子确实很聪明,资质很好。便鼓励道:“宁澄,你最近学习表现的还不错。我们接下来讲《孟子》。争取在今年秋完成《四书》和《诗经》的学习。然后,我会教你绘画、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地理几门课程。”

    他的初中、高中理科知识基本都还给老师,但是基本的东西还记得。比如:牛顿三大定律,万有引力;日心说;地球是圆的;燃烧需要氧气。

    这些入门的知识,教授宁澄绰绰有余。宁澄作为吴王世子,并不用参加科举。贾环给他列的教学大纲中,并没有要求他对经义有多么深的理解。

    使之能够独立的思考,认识自然,事物的简单规律,他这个蒙师便算是尽到责任。对的起,吴王的礼遇!

    宁澄微怔。贾环是第一次表扬他。感觉蛮不错的。又对贾环说的几门课程很惊奇,他听都没听过。不过,他今天心里有事。一箭之仇,岂能不报?

    十二岁的少年脸上浮起灿烂的笑容,似乎很高兴,仰头看着贾环,说道:“谢先生夸奖。呃…,先生,你讲了这么久,渴不渴?要不要先喝口茶?”

    贾环眼睛微微一眯,目光落在书案上的飘着清香白瓷汝窑茶壶上,再看向宁澄,表情平静的问道:“宁澄,里面加了什么?”

    贾环是什么人?宁澄再怎么聪明,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少年。演技不过关。如果宁澄不可以提这么一句,他或许等会就按照习惯喝茶。但,宁澄提这么一句,他立即就意识到有问题。

    宁澄脸上灿烂的笑容顿时消失,心情有点沮丧,同时又有些慌张,结结巴巴的道:“没…没什么。”他说是要报上次挨打的仇,但给贾环看穿,他还是有点怕。

    这一点,所有的学生都一样。恨老师恨的牙痒,恶作剧时,无所畏惧。但,被发现的那一刻,脑子里基本都是惆怅的两个字:完了。因为,老师要惩罚学生,天然就占着优势。

    贾环深深的看了宁澄一眼,哂笑道:“下不为例!”他并非是一个暴力狂。揍熊孩子只是为了教育他而已。既然恶作剧没有生效,贾环便不为己甚。

    “呼…”宁澄明知道不应该,但心里还是松口气。实在是上次给贾环打的有点恨。他突然间还是有点怕被揍。但是,宁澄的一口气没松完,就见贾环将书椅拎起来,似乎要挪到一边放下,忍不住叫道:“不要…”

    “嘭!”

    下一刻,书房里响起一声巨响。白色的烟雾蒸腾而起。贾环就处在烟雾的正中。大量的火药味随即充斥在书房中。机关扣在椅子上。贾环将椅子放在地面上的一刻,机关承压发动,将椅子中的火药点燃。份量,大约是烟花爆竹般。

    宁澄此刻,完全没有感受到恶作剧得逞后的快……感,脑袋里就剩下两个字:完了。

    “澄哥儿,你的课可上完了?为兄找你出去吃酒。”蜀王宁恪一身白衫,潇洒的走进来。他身姿修长,手拿精美的象牙折扇,轻轻摇着,气质风流倜傥。

    与之对应的,是站在屏风下,狼狈不堪、灰头灰脸的贾环。任谁站在爆炸的炮仗的正中间,都不会好过。

    蜀王宁恪手指着贾环,爆发出夸张的大笑:“哈哈,哈哈!这位一定就是天下闻名的贾探花。久仰大名。哈哈!”

    贾环要是还不知道怎么回事,那是智商有问题。而最令他不爽、恼怒的是:他刚决定放熊孩子一马,却转头被熊孩子设计。配合的,八成就是眼前这位。

    心软不得!他想着他是宁澄的老师。没有学生犯错,老师就将之打死的道理。但是这小屁孩,并不觉得,他是学生!

    “你笑够了吗?”贾环手抹了一下脸上的灰,眼神冰冷的问道。肃然的气势从他身上散发出来。上过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