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诗诗久在欢场练,见过各种场面,这样的场面自然吓不到她。明眸流转,盈盈的给众女行礼。名妓虽然受士子追捧,但社会地位并不高。

    “诗诗见过诸位姑娘。”

    年纪最长的裴姨娘道:“苏姑娘客气了。请坐。”袭人上了茶。又介绍道:“这是三爷的表妹,林姑娘。”

    苏诗诗打量着居中而坐的黛玉,暗中吃惊,她昨天见到的小女生可没有如此美丽的容貌。吃惊归吃惊,微笑道:“贾先生说是让我来教授林姑娘曲艺,诗诗如何敢当?若是诸位不嫌弃诗诗聒噪,诗诗为诸位弹奏一曲。”

    裴姨娘、晴雯几人都看向黛玉。

    黛玉螓首轻点,得体的轻声道:“好。”苏诗诗打量她时,她也在打量苏诗诗,确实是很出色的人儿。她对这位名妓有些好奇以及内心里不可言状的一抹抗拒。

    苏诗诗坐船来的,带了古筝。让随行的丫鬟丹儿取过来。坐在晴雯搬来的案几边,静静神,弹了一曲《春江花月夜》。她最擅长的是舞蹈。不过,其他的技艺也精通。

    一曲弹完,满屋子的人都给镇住,确实是有相当高超的技艺水准。裴姨娘率先认可的点头。晴雯娇俏的吐吐舌头,在如意耳边道:“真厉害。三爷真会选人。”

    小丫鬟丹儿傲然的扬着头。姑娘弹一曲,在京城里没40两银子的茶钱,想都别想。

    紫鹃和袭人惊讶的张张嘴,看向黛玉。黛玉亦是惊讶、佩服又犹豫的看着苏诗诗。这水平当她的老师绰绰有余。

    只是,昨天回程时贾环和苏诗诗谈笑甚欢。她有一种来自贾环的关注被苏诗诗分散的感受。黛玉是一个很敏感的人儿,当即就觉察到这细微的变化。

    所以,她有些抗拒苏诗诗留下来。再者,她也不大愿意学习曲艺、乐器、舞蹈。

    黛玉脸色平静,细声的赞道:“苏姑娘弹的真是好。但我不大想学习乐器。还请见谅。”

    苏诗诗能成为名妓,不仅仅是美丽、才艺,在洞察人心上很有心得,见黛玉和贾环的说辞不一样,当即就有点明白过来,笑道:“我想单独和林姑娘说几句话可以吗?”(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三章 环三哥

    裴姨娘、晴雯几人主动的退出去。片刻后,精雅的花厅之中就剩下黛玉和苏诗诗。仲春之际上午的阳光柔和的落在客厅里洁净的地面上。

    苏诗诗斟酌了下话语,缓缓的道:“林姑娘,我因花魁比赛,想要向贾先生求一首好诗词,增加名声。贾先生拒绝了。但是,贾先生却邀请我来给姑娘教授曲艺、乐器、舞蹈,并愿意为此给我一首好诗词。在贾先生心中,林姑娘的份量比我要重百倍。贾先生邀请我来,本意是关心姑娘的身体。望林姑娘不要辜负他的一片苦心。”

    苏诗诗说完,认真的对黛玉行了一礼。

    她知道以贾环的为人,即便今天“面试”失败,多半还是会为她写一首精品美人词。但她还是想回馈这份礼物。所以,她希望能够教授黛玉。

    以她洞察人心的看法,贾环如此关心他的表妹。这位林姑娘小小年纪就是如此的美丽,两人心中应该互相有些情愫吧!而她的美丽、出现,恐怕会让这位林姑娘误解。因而,将贾环心中份量对比的看法说出来。

    苏诗诗又哪里知道:她的看法与事实的真相,南辕北辙。

    黛玉在贾环心中份量确实很重。他关心她的点点滴滴。这并非是因为爱慕,而是因为他是黛玉的监护人。他答应了林如海的托孤,会好好照顾黛玉。

    而黛玉此时对苏诗诗的抗拒心理,也并非是小情侣间因为第三者出现的别扭。贾环和宝姐姐订婚的事情,她又不是不知道?而是有父兄般的关注被分散的感觉。

    黛玉内心中很依赖贾环的。她父亲临死前将她托付给贾环。她的婚姻、未来都委托给他。这是为她撑起一片天空和点燃生活亮色的人。

    看着眼前美丽的女子,细品着她的话,“在贾先生心中,林姑娘的份量比我要重百倍。”黛玉心中颤了一下。她是极聪明的人。她在贾环心中的份量如何,从点滴的小事可以看的出来的。特别是昨天在大报恩寺,贾环很照顾她的心情。

    黛玉起身,给苏诗诗回了一礼,“谢苏姑娘的话。我愿意学习乐器。”

    苏诗诗心里松口气,笑了笑。

    …

    贾环下午两三点时分自秦淮河畔的轻烟楼回来,刚到后院里,就听到黛玉屋中传来几声琴声,禁不住奇怪,问着迎出来的如意,“这怎么回事?”

    如意穿着淡青色的镶边绣花掐牙背心,模样清秀柔美,偷笑着道:“三爷,苏姑娘很厉害啊。说服了林姑娘同意学习乐器。后天我们不就要去苏州吗?林姑娘正在学习。”

    贾环讶然的道:“真的假的?”他没想到苏诗诗竟然能说服黛玉。他其实只是抱着试试的想法。黛玉要是个没主见的人,在原书中怎么可能会违背封建社会的主流,与宝玉自由恋爱呢?

    说着话,贾环拥着如意往里屋走。正在屋里做针线活儿的晴雯听着贾环的疑问,抿嘴笑着插一句,“呵,哪里假的了?苏姑娘这会还没走呢。”

    她和如意俩是挺担心三爷会被苏诗诗迷住。但是上午听了一曲,中午又一起吃饭、闲聊,对苏诗诗的感官大为改善。确实是很出色、善解人意的女子。

    贾环笑着点点头,道:“如意,你帮去通知诗诗姑娘一声,到我书房里去一趟。”

    苏诗诗在黛玉屋里教授黛玉古筝。听了如意传的话,跟着到书房中见贾环。

    书房不大,布置的都是书。书架、书橱、书桌陈设在书房中。午后的阳光静静的从窗栏中落下来。

    贾环提笔在书桌后写着字,见苏诗诗进来,身姿修长曼妙,约1米65的样子,比例极佳。美丽如昔。笑着道:“稍等一会,马上就写好。”

    苏诗诗一听就知道贾环在写什么,娇柔的笑一笑,迈步走在贾环身边,看他创作诗词。看一眼,禁不住轻笑,“贾先生,你这可真是偷懒呢。”

    闻着身边传来的美人幽香,贾环笔走龙蛇,微笑道:“这首词赠给你最合适了。本来也算是为你写的。”

    雍治八年,在京城的醉仙楼中,他和闻道书院的诸位同学第一次产生交集。当时是前院首刘国山做东。他丢了三首诗出去打脸陈嘉运。其中就包括这一首《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

    陈嘉运当时想要写一首诗送给京城名妓苏诗诗。却苦于没有门道。而此时大美人苏诗诗就站在他的身边,看着他重写这首浣溪沙。真是令人有些感慨啊!

    贾环的话令苏诗诗极其的惊讶,掩嘴娇唿一声,“呀!”目光落在白纸上。上面有着贾环书写的飘逸的柳体。

    “雍治十二年春,余与诗诗姑娘相逢于金陵,重写旧作浣溪沙以赠之。

    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麝篝衾冷惜余熏。

    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枇杷花底校书人。”

    这首词作当时在京城中流传非常广。是贾环的第一首精品美人词。她没想到竟然是给她写的。清澈醉人的美眸再看贾环时异彩涟涟。

    不同于,她陪客时矜持的笑靥,而是多了几许真诚、娇媚。

    贾环笑一笑,享受美女的注目其实很惬意的,特别是苏诗诗本来就是眼睛很漂亮的女子。将手中的旧作墨迹吹干,递给苏诗诗,“花魁大赛好好加油。预祝你夺魁。”

    “谢贾先生吉言。”苏诗诗清声说道。她是第一个收到两首精品美人词的人。

    贾环微微一笑。

    …

    送苏诗诗离开后,贾环刚返回书房,就见紫鹃已经等着。紫鹃笑着迎上前几步,“三爷,姑娘让我来传话,问三爷最近有什么新的诗词没有?”

    贾环走回到书桌边,随意的笑说道:“哪有那么容易啊?喏,你自己倒茶。”指指书桌边茶几上的茶壶。

    紫鹃抿嘴一笑,道:“三爷,姑娘的原话是:问问环三哥近来有没有书稿。”

    环三哥?贾环微怔了一下,随即失笑起来。黛玉这是在向他表示亲近之意啊。他倒是越发的好奇苏诗诗和黛玉说了什么。

    “环三哥”这个称唿和“宝二哥”差不多。四妹妹惜春当初和他关系改善后就这么喊他。现在则是喊“三哥哥”,和现代的日常用语“三哥”是一个意思。只是,国朝的社会习俗,习惯于要用叠字。

    “哦,你等着。”黛玉有亲近之意,贾环自然乐意接受。翻翻书桌上的手稿,将年前给林芝韵写信时顺笔写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翻出来给紫鹃,“年前偶得了一句。感慨与一位朋友的缘分。”

    紫鹃笑嘻嘻的拿着手稿离开。

    …

    夕阳在天际边染着金红。

    和安街贾环的院子中,后院东厢房黛玉的房中,袭人悄然的点起蜡烛。黛玉在书桌前品味着紫鹃下午拿来的一句诗,心神沉静在那哀伤、凄美、感慨、回味、哲学的情绪中。

    袭人和紫鹃俩在房外碰着头。

    紫鹃好奇的问道:“三爷那里传晚饭了。姑娘还在看三爷那里拿来的诗词?”一行字能把玩、品味大半个下午啊?

    袭人点头,柔声道:“是啊。”

    紫鹃笑笑,和袭人一起进去喊黛玉准备吃完饭。

    …

    三月三十日上午,金陵城外,江边的码头,一艘中等规模的客船自京城而来。

    贾蔷从船舱里出来,感慨道:“我的娘,总算到了。这一路数千里。”他长这么大,还没坐过这个久的船。真难受。亏得琏二叔时常出来跑。真累。

    身旁带着的单大良的儿子单群,贾琏奶妈赵嬷嬷的两个儿子赵天梁、赵天栋都是一脸的欢畅。催促着跟着老仆、小厮赶紧准备下船。

    单群请示道:“蔷二爷,咱们这先去甄家府上投贴,还是先去王家府上?”他们一行肯定是住金陵的贾府中。行李一会雇人先运到府里。他们得赶紧抓紧时间办事。还要去苏州。

    贾蔷翻个白眼,没好气的道:“都不是。先去环叔那里。”

    什么脑子?环叔在金陵。他到金陵第一站不去拜访自家长辈反倒先去拜访亲戚?更别说他身上带着任务。

    …

    三十日上午,贾环从山长家中坐船返回。他告知山长和好友张承剑、庞泽、纪鸣,他清明节前后要前往苏州一趟。

    回到家中坐了没一会,一名仆妇进来道:“蔷二爷自京城来金陵,现在等在前院里。”

    贾环微怔,随即点点头,“我这就过去。”贾蔷要来金陵的消息,他自然知道。打前站的贾府仆人去甄家通了气,自然也去贾家说了。刘管家派人来和他说了。他只是有点奇怪,贾蔷来的够巧的,他明天就会出发去苏州。

    贾环往前院里走去。客厅之中,许久不见的贾蔷正坐在椅子上喝茶。钱槐、胡小四两人陪着说话。另有三名约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子。

    见贾环从后面转进来,贾蔷连忙放下茶杯起身行礼,“侄儿见过环叔。家里的老太太、大老爷、大太太、老爷、太太,蓉哥,大嫂让侄儿带话,家里念着环叔。”

    三名青年男子跪下,齐声道:“奴才见过三爷。”

    “都起来吧!”贾环随意的摆摆手,让三人起来,对贾蔷笑道:“大半年不见,你嘴皮子倒是利索了。”

    贾府里的内眷会挂念他,那才奇怪了。

    贾蔷嘿嘿一笑,见面的疏离消除了些,祝贺道:“侄儿恭喜环叔。侄儿离京之时,环叔和宝姑娘的婚事由皇妃做媒,已经定下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四章 挂念、拒绝、贪腐

    金陵,大平坊,甄家中。

    上午时,天气晴朗。

    甄礼正在敞间中喝着清茶,等待着贾蔷上门拜访。他父亲甄应嘉出门会客去了。

    守在贾府的甄家奴仆已经回报贾蔷等人抵达金陵贾府。他的神情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内心有些焦虑的等待。朝廷清查亏空、拖欠的力度越来越大了。朝堂中已经有派人来查江南织造亏空情况的风声传出。甄家看着繁盛,树大根深,但实则情况颇有点不妙。

    这时,一名仆人进来,恭敬的道:“大爷,贾家的哥儿去了和安街。”

    甄礼脸色顿时难看了几分,挥挥手让下人出去,最终露出无奈的苦笑。贾环就住在和安街。那不是个好说话的人。他有预感,他接下来很有可能要和贾环打交道。

    …

    仲春时节,庭院之中鸟语花香,隐隐的有琴声传来。苏诗诗今天上午过来了。

    贾环坐在椅子上,喝一口温茶,嘴角浮起笑容,将那一份甜蜜与思念在心头转了几回,心情愉悦的道:“我知道了。”

    和宝姐姐的婚事定下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然而听到确切的消息,他的心情还是微微有些激荡。只是不知道宝姐姐在京中如何?还有三姐姐,赵姨娘她们。

    金陵和京城隔着数千里,信件通过驿站传递并不通畅。他已经许久没有收到京城的来信了。

    贾蔷十九岁的年纪,容貌风流俊俏,穿着绸缎蓝衫,富家公子的装束。他外相俊美,内心聪明。在族学中读书后,对贾环变得服气,做事也尽心。此时,见贾环心情不错,又附和的说了一会儿喜庆的话,“环叔与宝姑娘是天作之合。又有皇妃做媒。侄儿已经可以想象婚礼的盛况…”

    贾环笑着摆摆手,制止贾蔷的拍马屁。让候着的钱槐、单群等人都下去,“钱槐,你去厨房说一声,中午留蔷哥儿他们在家里吃饭。”然后,仔细的问着贾蔷贾府中各人的境况。

    其实,贾环刚才想贾府的内眷没有人会挂念他,只是特指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等人。

    秦可卿肯定是会挂念他一回。他和秦可卿的私交很好。那个少…妇的性情很温柔。有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柔神韵、风情。

    王熙凤估计也会念叨他几句。因为,走之前,王熙凤和他做了个交易,说帮他在薛姨妈面前敲边鼓,缓和下薛姨妈敌视他的情绪。作为交换,要他帮忙把胭脂水粉生意整合一下,提高利润。他在江南忙着读书,根本还没想这件事。

    李纨或许会想一想他在金陵的行程,毕竟他帮着李纨带一封家信。再者,他承诺等贾兰读书有点眉目之后,推荐贾兰前往闻道书院学习。不知道兰哥儿的经义水平怎么样了?有骆先生在族学里坐馆,应该问题不大。

    至于东府里寡居的尤氏会不会关注他在江南情况,那他就不知道了。他和尤氏的交集仅限于他禁止贾蓉在宁国府内乱来。

    而他和贾府的姑娘们关系处的都还不错,还有黛玉在身边,想着宝姐姐、二姐姐、三姐姐、云妹妹、四妹妹她们聊天顽笑时肯定会说起他和黛玉在金陵的情况。

    贾宝玉肯定是不关注他的,而是只会想着林黛玉。

    贾蔷是宁国府的近支,对贾府内宅里的情况肯定知道不清楚。贾环也不问贾蔷关于宝钗、探春、赵姨娘等人的消息。相信探春应该有信件让贾蔷带过来。

    贾环问的是贾赦、贾政、贾琏、贾蓉等人、族学、管事、贾府对外往来的情况。

    “哈,我差点忘了。府里托我给环叔带的信。”贾蔷忙从包裹里拿出几封信给贾环。信的封皮上写着寄件人。探春、薛蟠、贾兰、贾琏,最上面的一封是贾政的信。

    贾环心里有数。探春是他的亲姐姐,写信给他是情理之中。其她人要给他写信就得借用家里人的名义。

    比如薛蟠,贾环打死都不信呆霸王有心思给他写信,是薛姨妈和宝姐姐写的吧!贾兰的信约莫是李纨的。贾琏那边怕是凤姐在催他。倒是贾政的信让他摸不着头脑。

    面对贾环疑惑的目光,贾蔷表情郑重的解释道:“环叔,二老爷让我带了口信咨询你的意见。甄家在江南织造任上亏空了大笔的银钱,朝廷正在清查。让人带了甄老爷的亲笔信给二老爷,想要皇妃在宫里帮甄家说句话。二老爷和大老爷商议了几次,还没定下来。”这是他南下来金陵的一个重要任务。

    贾环眼中精光一闪,毫不犹豫的拒绝道:“绝对不行!甄家真是搞笑,竟然想让大姐姐为这种鬼事去说情。亏他们想的出来。当我贾家都是傻子么?”

    贾元春撑着贾府。怎么可能将天子的恩宠用在这种地方,为甄家求情?以天子的性情,求情只怕就会在他心中种下一根刺,后果非常严重。

    贾蔷赔笑了下。

    他在贾家里不算当家的爷们。这些话是离京前二老爷当面交代的。当然,他知道的这么清楚,是找蓉哥问了详细情况。在环叔面前全部都说出来。

    “环叔,我一会还要去甄家兑银子。他们肯定会要问这事。我这一路随行的有甄家大姑娘派的仆人。”

    贾环态度坚决的道:“你就说是我的意思。我午饭后就给我父亲回信,你下午派人送信回去。这件事绝不能答应。”幸好贾政还没答应甄家。但他还是想把他的意见尽快传回京城。

    贾蔷嘿然一笑,点点头。有环叔担当着,他怕什么?

    喝口茶,贾蔷接着汇报道:“家里在甄家寄存了五万两白银。这次打算拿出三万两白银给我到苏州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

    贾环摆摆手,道:“你按原计划去甄家提银子。府里的银子,他们不敢扣。最好是找个由头把剩下的2万两也给提出来。”

    贾元春现在是贤德妃,明年正月之前就会晋位贵妃,地位显赫。甄家这种走皇家路线的世家,虽说是江南顶级的世家,但绝对不敢和贾家挺腰子。又不是贾家找他借钱,只是把自己的钱拿走而已。

    贾蔷俊脸上笑容满面,道:“得了。环叔这么说,我心里就有底了。请环叔放心,我会把银子都提出来。”

    贾环交代完甄家的事情,似笑非笑的看了乐呵呵的贾蔷一眼,“蔷哥儿,这次采办戏班子,你打算贪多少银子?”

    …

    贾蔷来江南采办,贾环自是早就知道。大观园里的12个女孩的戏班子:芳官、龄官等就是贾蔷一手经办买回来的。这是很重要的事件。看过红楼的人都会有印象。

    然而,贾环在周朝生活这几年,对比一下物价,就知道这里面被贪了多少银子。当红名妓赎身的价格也不过是3千两至5千两之间。名妓可是琴棋书画都要精通的。

    十二个唱戏的小姑娘,不要求容貌(从芳官、龄官等12人的容貌描述就知道,最出色的就这两个),能花多少钱?贾赦强娶鸳鸯不成,在京城里买个漂亮的小妾也只花了800两。

    江南人文荟萃,文化兴盛。听曲、唱曲的人不少。挑选12个能唱曲且唱的好的姑娘并不难。三万两银子组建一个全套的戏班子,至少是十倍的溢价。

    由此可见贾府修建大观园的工程贪……污、浪费有多么的严重!当然,这些钱并非给贾蔷一个人吞了。红楼原书中,贾蔷到苏州办事,带着赖升的两个儿子。而提议花费3万两银子采购的是赖大,里面的门道不言之明。

    赖家这个依附于贾家的吸血虫、硕鼠,现在已经给贾环清理掉,全家在金陵城外贾家的庄子里种地。

    其实,三万两银子采办戏班子,不是花不出去。在人员合格条件里面再加一条:长的漂亮。这就很难。再加一条,要一模一样的身高、胸围就更难。

    甄家的甄礼上回为郑家说情,请贾环泛舟秦淮河上,他家里养的那个戏班子,四个姑娘,就是按照最高的标准选出来的。个个体态修长婀娜,容貌秀美,一模一样的身高,胸围。估计没少花费银子收罗。

    贾环的话很突兀,很有点翻脸如翻书的范儿,把贾蔷给吓的讪讪的笑起来,很没底气的道:“环叔,用多少算多少,结余的我会带回京城去。”

    贾环“呵呵”的笑了笑,这种鬼话他怎么可能会信?“蔷哥儿,出来办事,没点好处谁干?也不近人情!但关键是拿多少合理。你回京城帮我带句话回去,谁伸手超过负责项目的一成,等我回京城,别怪我翻脸抄家。”

    一百万两银子的大观园,一成的人工成本就是10万两。

    这笔钱,就算给贾府约一千人平分,一人都要落下100两。在这个普通中等人家一年耗费只有20两银子的年代,要是这样还不满足,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贾蔷心里松口气。好歹有一成的辛苦费。单管家派儿子来的想法要落空了。别看环叔年纪不大,但阖府上下估计没有不怕他的。

    这话传回去,只怕府里上下都会噤若寒蝉,不敢在省亲别墅的工程上弄鬼。奴才全部身家都是府里的,打死官府都不会过问。而环叔在府里是能做主的。

    贾蔷赔笑道:“环叔,我明白了。一定把话带到。”

    这时,管家元伯过来,请示道:“三爷,可以摆午饭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五章 疏离、套路

    下午的阳光悠悠。

    贾蔷去了甄家,一方面是回复甄家的请求,一方面是提那五万两银子。贾环的意见,效力自然是高于荣国府的大总管单大良。

    贾环在午饭后,去黛玉房间里和来教黛玉古琴的苏诗诗聊了会,笑着看看黛玉的成果,然后回到书房中。思索着贾府的局势。

    贾府内外、上下都是富贵日子过惯了,贪图享乐、奢侈无度。奴仆贪起贾府公中的银子来也是。有一股腐朽至极的味道。史上每个王朝的末年,都是贪……腐横行。

    以大观小,贾府现在就是这种暮气沉沉的状态。就算没有外力,估计破落下去也就这几年的功夫。贾府一年的收入,大头在地租上,也不过两万两银子。经得起主子们、大观园里的奢华靡费?还有下人们连贪带拿?

    奇怪的就是,贾赦、贾政作为贾府的主人,根本就不管。贾赦自己还带头贪。根本原因,估计还是贾府的权力错位吧!贾母占着位置不管事。

    荣国府的家产,按照礼法、传统,都应该是嫡长子贾赦得大头。偏偏贾母喜欢小儿子贾政。天知道,她去世时家产怎么分?这不得不令贾赦疑虑。

    贾环对这种狗屁倒灶的事并不想多管。他自己生财有道,日后拥着娇妻美妾也不会为钱发愁。但是,他迟早要接管贾府的权力,这种糜烂的局面,实在让他心中有些烦躁。

    所以,给贾蔷说这个问题时,严词训斥,划下红线。他估计他回京城后要杀几只鸡给猴看。在金钱面前,即便是死亡,也不一定会让人畏惧。

    贾环在书房中轻轻的踱步。吃饭时,贾蔷还给他透漏了一些情况。比如:贾赦对他拿了林如海数十万两白银很不满。贾环实际上从林如海那里得了一百万两。

    再一个,王熙凤开始以贾府的名头在外面揽诉讼官司。长安府张家的女儿,守备的儿子都自杀死亡。在当地闹的沸沸扬扬。这个愚蠢的女人!

    凤姐看似精明,实则是鼠目寸光,胸大无脑!蠢到家!妥妥的猪队友!简直是让人想回京城抽她。

    贾环抿了抿嘴唇,提笔给京城中写回信。书桌上摊开着贾政、探春、薛蟠、贾兰、贾琏的书信。

    …

    贾雨村自两天前和贾环在大报恩寺里见过一面后,心里一直在琢磨着这件事情。

    宦海练这么多年,他自是能感觉到贾环对他不大感冒。

    三十日下午时分,贾雨村在府衙的后院小厅中和白师爷聊起这件事。

    白师爷禁不住微微皱眉,斟酌着道:“东翁,这可不是好消息。贾环名满天下,在贾府之内地位恐怕不低。若是对王统制有一定的影响力…”

    贾雨村点点头,拿起茶碗喝着香茶。他担心的就是这件事。就怕那少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啊!

    白师爷想了想,眉头一动,笑着道:“我倒是有个主意。东翁可以给王统制写一封信。”

    贾雨村就笑,“解释这件事吗?疏不间亲!”

    白师爷自信的笑一笑,“不。写信夸一夸贾环。”

    贾雨村捻着胡须,几秒后,笑道:“好主意。”

    …

    贾蔷和甄礼见过面后,提出因计划变动希望能将贾家寄存在甄家的5万两银子都拿提走。

    甄礼没有立即答应,而是说需要时间来筹集银子,送走贾蔷之后,到内院之中见躺在床……上休息的父亲。甄应嘉今天出门拜会友人,沉醉而归。醒酒之后在床榻上休息。

    午后幽静,精美的卧室之中,一名美丽的妾室照顾着甄应嘉,约双十年华,容貌标致。春衫轻薄,隆胸长腿。

    甄应嘉在小妾的服侍下倚在床头,挥挥手让小妾离开,关切的问道:“情况怎么样?贾家是怎么答复的?”

    甄礼沉默了一会,惆怅的道:“贾家不同意。蔷哥儿明言,这是贾环的决定。”

    这才叫令人难堪。他们判断贾家没有贾环授权,因而冷对。谁知道贾环的人脉关系网根本不和贾家重叠的。甄家本来是想要好好结交的。但贾环不乐意。

    而,现在更是出了一个令他们震惊的情况:贾环能够影响贾家的决策。这叫什么事?早知道如此,春节时贾环上门来拜年就不是那个待遇了。

    甄家一再失误啊!

    也怪那少年隐藏的深。

    甄应嘉惊讶的神情半天都没有消失,足足一盏茶的功夫,才长长的叹口气,轻声道:“竟然是这样!”沉吟了好一会,疲倦的道:“礼儿,你去和贾环谈一谈。不惜代价谈下来。”

    甄礼点点头。

    …

    贾蔷从甄府回来,先向贾环汇报了情况,而后带着家里的奴仆去几家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走动走动。比如王熙凤的父亲王大老爷。然后在德润坊的贾府里等待甄家的消息。

    贾环并不介意贾蔷是否跟着他一起去苏州。只要能把2万两银子从甄家提出来多等几日也行。甄家已经明显有摇摇欲坠的气象。特别是太子在不久的将来还会作死。

    2万两银子也不是个小数目,先提出来比较安全。免得到时候甄家拿不出来。

    贾环将分别写给贾政、贾琏的信交给贾蔷派人昼夜兼程送回去后,于下午四五点时分,在里屋里琢磨、推敲他的计划、想法。

    晴雯、如意两人在屋中说笑着整理着衣物,打包,准备明天启程去苏州。

    晴雯拿了一件衣衫,正准备问贾环要不要带去苏州时,见贾环抱着手臂在窗口沉思,话到嘴边又缩回去,对身边的如意小声道:“如意,蔷二爷来之后,三爷似乎心情不大好。”

    如意连连点头,“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