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士谋-第4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撇摺H羰钦裰拢伦缘北捶ǎ 

法正闻言,叩首而拜,泣声而道。

“此非政务,亦非军务之事。实乃私怨也。可我等却恐误了公事,不敢直言。”

刘备一听,神色一变,随即沉着面色,凝声喝道。

“如今国难当前,蜀汉正是危急存亡之秋!万事当以国事为先,岂可因私忘公耶!?纵然有不共戴天杀父之仇,亦当缓之,待国家安稳,方得徐图复仇!!诸公但说无妨!!”

刘备一身泯然正气,铮铮字音。群臣听言,皆叩首而拜,齐声喝道。

“蜀王公私分明,实乃是我蜀汉之幸也!!”

群臣齐言,回音浩荡,余音嘹喨。刘备神色一凝,忽然枭目内的瞳孔猛地收缩,心头涌起一阵不祥的预感,浑身血肉都似在抖颤,连忙疾声问道。

“是何人私怨!?”

就在此时,忽有兵士来报,陈到在殿外求见。刘备如遭雷击,又惊又愕,急招手召陈到入见。须臾,陈到满脸泪状,跪伏于地,叩首连连,泣声而道。

“罪人陈叔至见过蜀王!!”

陈到话音刚落,法正、马良亦齐齐叩首而拜,齐声口道有罪。两人话未毕,群臣亦纷纷叩首而拜,齐声道罪。刘备见群臣纷纷跪拜,各个哭泣,顿时吓得踉跄数步,惊慌失措,心中已有七分料得潘凤定是遇害,口齿打颤,疾声问道。

“孤之!二弟!无双!无双!可已遇害了!!!”

刘备一对枭目赤红无比,满脸惊恐无措,仿佛遇到了平生最为可怕的事情。陈到从怀中取出文书,双手而拱,不敢直视刘备的眼神,低头泣声而道。

“此乃军师传与蜀王之机密文书!”

“快!!快快取来!!”

刘备状若癫疯,扯声喝道。左右近侍急忙前往,接过文书,教与刘备。刘备急拆书而观之,内书云。

“亮闻王上昔年与潘、张于桃园结义,义薄云天,共立誓言,生死与共,匡扶汉室,致死唯已。义之高矣,实乃令天下群雄惶也。王上创业艰难,幸有潘、张相随,每每得以逢凶化吉。如今西唐、曹魏皆侵犯我蜀国境地,荆州已失。西川疲弊,蜀汉实有累卵之危。

所幸内政之臣不懈于内,忠志将士舍生忘死,抵御外敌。盖因念在王上之殊遇,欲生死相报也。倘若王上能与群臣齐心一致,共同抗敌,事事皆以国事为先,纵然国有山崩之危,亦尚有回天之术。

潘公一生光明磊落,忠义无双,天下英豪谁人不敬,谁人不晓?我蜀汉有此国之栋梁,得以震慑四方,使奸佞小辈不敢侵犯。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西唐、曹魏两国强强联手,欲鲸吞天下。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兵逼陈仓

潘公虽败走荆州,但全因时运不济,纵然如此,亦诛杀曹魏夏侯惇、李典等将,折魏兵近有十万余!实乃虽败犹荣!

怎料龙虎山下一役,潘公与关云长斗阵十数,惊天一战,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潘公旧患未愈,屡屡强战,终败于关云长刀下。亮引兵赶至,已得潘公噩耗,无力回天亦。诸军皆感潘公忠义,成哀兵之势,大破唐军。翼德勇冠三军,为报兄仇,舍生忘死,震慑唐贼。此番大胜,全赖潘公在天之灵。亮虽得胜,但恐王上得知潘公死讯,悲不绝也,欲起倾国之兵而复仇,以致被曹魏有机可乘,故而相瞒。亮自知罪孽深重,但时下实乃我蜀汉攻破西唐的大好时机。亮不得已,望王上暂稳后局,以备曹魏。亮当效以死力,引兵攻克长安,平稳局势,待以时清,定当负荆请罪,愿受王上处罚!”

诸葛亮独揽大罪,字字真切,掏心而立。刘备看罢,知得潘凤已死,浑身如遭电击,大叫一声,哭倒于地。众文武见状,无不大惊失色,纷纷前往看望。半晌刘备方醒,悲痛欲绝,浑身颤抖,一双赤红枭目,转望法正、马良、陈到等人,手抬起,又放下,连番如此,却又想到适才他有言在先,不可因私忘公,凡事以国事为先。如同当头一棒,刘备一时痛恨,瞬即消逝,又想到诸葛亮信上所言,摇摇欲坠,仰头痛哭道。

“孤与潘、张二弟桃园结义时,誓同生死。今无双已亡,孤纵得天下大业,又有何用,又有何用呐!!?”

刘备喝毕,眼泪红血,忽然哇的一声,吐血斗余。众文武见状,无不痛心疾首。法正连忙跪伏而道。

“王上节哀!自古道死生有命。潘公一生为主效命,忠义无双。如今虽死,但其志尚在。王上且宜保养尊体,徐图报仇。”

“法公所言极是。潘公在生乃人杰,死亦为鬼雄。潘公在天之灵,必然保佑我蜀汉。还望王上莫要痛哀,当赴其遗志,铲平天下群贼,一统江山,匡扶汉室,已完成昔日桃园誓约,以慰潘公在天之灵!”

马良急忙劝之。不过刘备神色萎靡,好似五魂六魄早已散去,哪里听得进去。此下刘备身上切骨揪心之痛,群臣又怎能得知?刘备脑海中,不断回想起昔日兄弟三人的光景,想到思念处,悲恨又起,大叫一声,又哭绝于地。众官救醒。刘备悲痛欲绝,思念亡弟,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群臣、妃子皆劝不住,泪湿衣襟,斑斑成血,实乃教人闻者伤心听者流泪。忽有一日,众臣退去,刘备独自于内事,哭至昏睡而去。

此下的刘备哪里像个叱咤风云的枭雄,他一生险难无数,受尽轻辱,不知多少次,几乎死于非命。但他却往往能以超人的意志渡过患劫。如今的他,却不过是个痛丧骨肉兄弟的老者,无尽的悲凉、不甘,几乎将他吞噬。

潘凤之死,对刘备打击实在太大,亦或者他将会就此一蹶不振。

陡然,一阵诡异的凉风拂来,灯复而明。浑然间,刘备似乎听得耳畔有人在呼唤兄长,那声音是如此的熟悉,刘备不知不觉中便已是泪流如泉,猛地睁开双眸,榻下所立之人,竟又是潘凤。

“二弟,二弟!!兄长在此!!此次相见,你我万万不可分离!!”

霎时间,刘备好似回光返照一般,猛地翻身下榻,冲向潘凤,欲要伸手去执潘凤的手臂。突兀,又是一阵凉风袭来。潘凤猝然消失,须臾又显现在丈余之处,声音缥缈空虚,在刘备耳里响道。

“人鬼悬殊,天隔一方。弟早已逝去,归于尘土。兄长何必又执念于此?”

“二弟何出此言,莫非怨我忘了昔日誓言耶!?”

刘备双眼赤红,满脸凄楚,竭斯底里地厉声喝道。潘凤长叹一声。猝然,刘备好似一头匍匐而动的猎豹般,猛地向一根红柱撞去,口中喝道。

“二弟休恐寂寞,兄长这就来陪你!!”

刘备竟忽起死志,撞向红柱,此下除了潘凤鬼灵,左右无人,倘若无人阻止,刘备定将撞个头破脑裂。就在此时,忽起狂风,那狂风之劲,竟把刘备整个人吹翻倒下。不过说也奇异,那阵狂风宛如拖着刘备的身体一般,刘备徐徐倒下,并无感到丝毫痛楚。这时,在刘备耳畔又是响道。

“兄长竟仍记得昔日誓言,如今天下群贼仍在,汉室社稷落于贼子之手。兄长尚未一统江山,铲除群贼,为天下黎民平定乱世。岂可轻生!?弟为国捐躯,战死沙场,虽死犹荣。兄长乃蜀国之主,汉室帝胄,肩有匡扶汉室之重任,身有兄弟之誓言。群贼未平,江山未复,天下黎民如于水深火热之中,深受战祸之苦。一日大业未成,兄长尚需努力创业,焉能为弟之死,因私忘公,这岂不寒了我蜀国臣子之心,天下忠于汉室烈士之心耶!!?”

潘凤一言,如同当头捧喝,猛地打在刘备的心头之上。刘备浑然醒悟,再欲发言时,迎面一阵飓风,潘凤身影消散,室内器具倒翻,灯倒火灭。

“二弟!!!”

刘备猝然惊醒,却发觉适才之事,不过黄柯一梦。不过那其中真实,就如身临其境。潘凤临走那一席铮铮喝言,仍在刘备耳中回荡。刘备惊醒,半卧于榻上,迟滞地望着适才潘凤所战的那处,口中喃喃而道。

“二弟好走,孤定然竭尽所能,诛除群贼,一统江山,为你复仇!”

比及平明时分,刘备忽召人造饭,进膳毕。刘备传旨川中大小将士,尽皆挂孝。不日潘凤灵柩到城,刘备遂设牲醴祭祀,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南门外,令大小官员送殡,刘备亲自拜祭,封为其弟潘凤为荆王。一众蜀汉文武,嚎哭动天,一连三日祭奠,潘凤灵柩下葬,刘备差官守墓。

旬日后,刘备召集一众文武于殿下,强打精神,消瘦的面色尽是威凛,一双枭目烁烁发亮,凝声与众臣谓道。

“孤与西唐,势不同日月。如今荆王虽亡,但天下大业未成,社稷大器尚于贼子把弄。孤乃汉室帝胄,兼之与荆王、张两位兄弟立有誓言,不敢有忘。当竭力创业,平定江山,匡扶汉室,以践前盟!!”

刘备此言一落,殿下众臣无不大喜,纷纷跪下,齐声喝道。

“臣等愿效以死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有诸位英豪人杰助孤,孤岂恐大业不成!?”

刘备重重颔首,一双枭目炯炯有神,那瘦肉的躯体,竟涌出一股庞大骇然的气势。至此,刘备日夜不休,处理军务大事,内政之事皆交由许靖,蒯越等臣子处理。刘备奋发图强,蜀臣无不尽心尽力,西川诸郡得以迅速平稳。法正、马良看在眼里,却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刘备能放下私怨,以国事为先,忧的是刘备毕竟已是六旬之人,已非壮年。刘备如此操劳,极耗元神,看着刘备日日消瘦。法正、马良再三相劝,却仍劝解不得。之后,法正、马良受诸葛亮所召。刘备二话不说,就遣二人前往,还吩咐法正、马良二人,传话于诸葛亮,前番隐瞒之事,他已明悟其中道理,教孔明不必介怀,可努力征战,早日攻破西唐,杀至长安。

却说诸葛亮一一听得前事,不知觉已泪流满下,叹声而道。

“孔明何德何能,竟得蜀王这般信任,自当效以死力!”

诸葛亮说罢,便修书一封,教人传回梓潼,交予刘备。书中前半大约都是诸葛亮愿为国赴死之决意,后半却是劝刘备保养尊体,莫要过于操劳。最后诸葛亮又告之刘备,他夜观天象,察觉马超已死,可一面教兀突骨遣心腹前往南蛮安稳局势,一面征集兵马,以防万一。然后又吩咐,教王平领兵三千前往南郑,保守后方。

书信毕,诸葛亮只觉肩上重担更为沉重,当夜与法正、马良商议直至黎明,方才歇息。直至晌午时分,张飞率领二万五千兵马,兼合法正、马良、潘平等一众文武进军陈仓。张飞受命,率兵出发,军中无论大小将校,此去皆有拼死搏命之志。只见蜀军大军,旌旗遍天,刀枪蔽日,声势浩荡,杀气腾腾,如同一条蜿蜒而动的游龙一般,望陈仓进发。诸葛亮暂且并无动兵,一面整顿兵马,准备军器、辎重。一面又沉思计策,料想将来战事,有何突发战况,一一做出对策。

且说黄忠败退南郑,徐庶进谏,言诸葛亮此下得了南郑,定然趁势长驱大进,杀往陈仓。黄忠亦觉有理,遂引兵望陈仓而来。陈仓守将此前已听闻南郑失守,正恐蜀军来攻,此下听闻斥候来报,得知黄忠等将前来,连忙传令各个关口兵士放行。黄忠一行人赶到陈仓,歇息休养数日。徐庶料想蜀兵不日将至,不敢怠慢,教军士挖以深沟高垒,遍排鹿角,以备蜀军。

七八日后,忽有斥候来报。蜀军五虎上将张飞,亲率二万五千余兵马,正往陈仓杀来。徐庶听闻脸色一变,速与黄忠、张辽等将商议。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神箭无双

“彼军盛势而来,锐气正盛。我军虽已布防,但准备仓促,恐难抵其锋芒。依庶之见。可遣一员上将前往迎敌,挫其锐气,教彼不敢贸然进军,我等却趁此时候,完备防事,再协同诸公之力,并力守之。如此一来,陈仓可无虑也。”

徐庶话音一落,张辽虎目一瞪,慨然而出,纵声而道。

“区区鼠贼,有何惧哉?某愿往之!!”

徐庶见是张辽,却摇首而道。

“文远伤势未愈,不可轻动。”

“某等愿往!!”

徐庶言未毕,文舜、关兴、邓艾三员小将齐齐而出,三人眼色炯炯,战意昂然。陈仓乃雍州关口,倘若一失,蜀军便可直捣黄龙,杀入长安。长安乃西唐都城,不容有失。三人深知其中利害,皆愿效以死力。徐庶眉头一皱,却是沉吟下来。前番关索之死,仍如阴霾一般在他心头挥之不散。张飞悍勇凶猛,世上罕有敌手。文舜乃西唐王世子,万万不可有丝毫错失,关兴亦是身份尊贵,邓艾智勇双全,乃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帅才,加以磨砺,将来必成大器。三人代表西唐未来,无论是谁,徐庶都不敢轻用。此时,黄忠似乎察觉到徐庶的心思,神色一凝,沉声而道。

“老夫乃三军统将,阵前克敌,自然是老夫之责。当由老夫亲去。”

徐庶一听,神色一喜,颔首应道。

“黄老将军神勇无敌,倘若愿往,自是马到功成。”

文舜、关兴、邓艾三人听言,脸色一急,正欲张口。此时黄忠却又争先接话道。

“可教世子殿下与安国与老夫同去,文远、士载则助徐公把守城池。如此若何?”

徐庶与黄忠眼神接触,心里一定,拱手而道。

“如此调拨,确是极好!不知黄老将军,需多少兵马?”

“二千足可。不过关口峡道狭窄,不利于骑兵作战,黑风骑的骑射更难以发挥。依老夫之见,此去当尽派步军。”

黄忠虎目烁烁发光,浑身杀气泯然,不怒而威。徐庶闻言,亦觉是理。调拨已定。于是黄忠与文舜、关兴二将一同率领二千步兵出城进发,转走峡道。不一时,前头一阵风尘卷起,眼里尽是旌旗飘扬。只见狭窄的峡道内,尽是蜀兵人马,杀气腾腾,惊天动地。蜀军为首之将,豹首环眼,手挺丈八蛇矛,正是张飞。黄忠一见,急教军士稳住阵脚,两军于峡道上对峙。

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若是在此峡道上厮杀,拼的并非兵力,而是何方兵马更为勇猛。张飞看见黄忠,他深知此战至关重要,气势骤发,二话不说,骤马挺矛,赫然出阵,口中喝道。

“燕人张翼德在此,老匹夫速速纳命来!!”

张飞一声喝起,声若轰雷,气势汹汹,策马风驰电掣般杀向黄忠。黄忠毫无惧色,一提手中赤红妖刀,双脚一夹马腹,迎住张飞。张飞巨瞪环目,丈八蛇矛如若疾电般倏然刺出,正向黄忠的咽喉。黄忠拧刀一劈,火花迸射,张飞奋力而发,丈八蛇矛赫然撞开赤刀,刺向黄忠。黄忠心里一惊,暗道这张翼德怎得比以往更要悍勇几分,不但怠慢,挪身一避。丈八蛇矛刺了个空,张飞立即抽回蛇矛,再接再厉,直捅、横扫、斜劈、快刺,招招迅猛凶煞,背后吞天兽相势不断显现,惊骇四方。黄忠落于下风,两人斗了五十六回合。张飞越战越勇,如同西楚霸王项籍再临,霸绝八方。两军军士皆看得惊心动魄,不过蜀兵却是喝彩连连,反之唐兵阵里,惊呼不断,各个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老匹夫取你狗命!!!”

张飞杀得兴起,一矛骤起,吞天兽相势遽然显现在蛇矛之上。黄忠连忙抖数精神,聚力凝神,抡刀暴劈而出,刀上如荡出雀鸣声响,一头浑身布火的朱雀沛然而现。相势相扑,吞天兽张嘴大吞,宛如能吞天吸海,朱雀一声惨鸣,相势遽然消散。‘嘭’的一声巨响,赤刀猝然荡开,黄忠满脸惊慌,看着张飞持矛刺来。黄忠毕竟是七旬老人,若是五、六年前,他岂会这般轻易被张飞破开他的招式。

就在此时,一阵狂风吹袭。文舜挺枪及时赶至,骤力迸发,施出浑身力劲,猛刺长枪。长枪如若惊鸿掣电,打在蛇矛之上,火花起时。张飞面容狰狞,双臂遽然膨胀,涨破战袍,竟又是逼开文舜的长枪。不过就在这一瞬间,黄忠早就稳住乱势,扯身一避。

丈八蛇矛倏然刺过,黄忠又是避过一劫。张飞环眼红赤,浑身尽是凶戾之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拧矛赫然杀起。八荒灭神矛法,招招犀利、猛烈,黄忠、文舜二人虽并力抵挡,却仍被张飞死压一头。关兴见状,丹凤目射出两道精光,提刀策马,飙飞杀来。潘平见关兴出阵,一瞪眼目,厉声喝道。

“贼子不知廉耻,焉敢以多欺少!?”

潘平驰丽纵马杀出,提刀迎住关兴。关兴见是潘平顿时怒恨爆发,刀刀迅疾挥砍,满脸狰狞,咬牙切齿,口中喝道。

“蜀狗!!还我小弟命来!!!”

关兴骤起攻势,潘平亦不损色,大刀如有破天开山之势,硬抗关兴。两人杀得甚是猛烈,招式越杀越疾。与此同时,却说张飞恶斗黄忠、文舜二人。张飞亦是狡诈,招中藏招,往往夺命杀招都是杀向文舜。文舜尚幼,又岂是张飞敌手,顿时被杀得险象环生,若非黄忠屡屡拼死保护,文舜早被张飞击杀。黄忠见势不妙,心起一计,奋力一刀挡开张飞的蛇矛,与文舜喝道。

“恶贼穷凶极恶,世子殿下你先撤去!!”

文舜心思敏捷,仿佛与黄忠心有灵犀一般,二话不说,勒马就走。张飞见文舜欲逃,哪里肯舍,正欲突破而去,去追文舜。就在此时,黄忠气势爆发,一连杀出六刀,施出雀舞九天刀式。电光火石之间,张飞大吼一声,亦杀出八荒灭神矛法,与黄忠奋力拼杀。两人如若化作吞天兽与朱雀,疯狂搏命拼杀。两军将士都看得目瞪口呆,不过最终仍是张飞更胜一筹,杀退黄忠。忽然之间,一声厉响喝起。只见文舜猝然勒马复回,刀目暴瞪,英眉直竖,蓄势而发,一枪刺向张飞,那枪上一头麒麟相势若隐若现。张飞恶从胆边生,竟拼死躲避,恰恰避过文舜雷霆一击。文舜一枪刺空,顿时面色一变,暗在不好。说时迟那时快,文舜念头刚起,张飞却早已出矛搠来,那速度之快,简直骇人听闻。文舜急挪身而避,蛇矛如同飓风般倏然袭过,文舜右臂上顿时暴起一道血花。那强劲的枪风,几乎将文舜生生掀翻落马。还好文舜虽慌未乱,忍住剧痛,稳住乱势。张飞见血兴起,正欲猛攻。此下,黄忠迅疾赶来,抵住张飞凶势。文舜受创,黄忠心里着急,锐气已挫。另一边,关兴不敌潘平,刀式愈加凌乱,眼见不久必败。

“撤!!”

虽是万分不甘,但黄忠却不敢用文舜、关兴的去搏。黄忠号令一响,关兴顿时泄气,勒马先退。文舜亦随后退走。黄忠硬抗张飞,待两人逃入阵内,卖了一个破绽,骗过张飞,亦勒马逃去。张飞见状,蛇矛一招,蜀兵大举压上。唐兵士气低迷,仓促迎击,却被悍勇如虎的蜀兵杀得兵败如山倒,坠落峡道者不计其数。黄忠护着文舜、关兴两将拼死搏杀,逃脱而去。唐兵折损大半,被擒六、七百人。唯有数百余人逃散而去。张飞一马当先,在乱军内驰丽冲杀,见着唐兵士卒,拧矛就刺,单单死在张飞矛下,就近有数百人。张飞杀开一条大道,一路追袭。黄忠见张飞来势汹汹,连忙一勒马匹,按刀取弓,拽弓拉弦。张飞见状,心头一惊,暗中提备。‘嘭’的一声弦响,箭矢猝然射出。张飞急睁眼看时,箭矢已将近杀到他的眉心。张飞急忙低头一避,箭矢射中其盔上红缨,一飞而过。那箭矢呼啸声,仍在张飞耳畔回荡。张飞还未回过神来,忽然如同数道雷霆劈出,弓弦连暴作响。张飞急抡蛇矛,或挡或避,险象环生,逼得张飞连连而退。

张飞暴瞪环目,满脸狰狞,纵声喝道。

“那老匹夫只有一张弓,我等如此势众,何须俱哉!?”

张飞一声令下,左右将士蜂拥杀出。黄忠临危不乱,立马张弓,手若电发,箭箭射出,必中一人。霎时间,冲出去的七、八将士,十余兵众尽被黄忠射死。黄忠百步穿杨,神箭无双之技,顿时震慑蜀兵一众。张飞咬牙切齿,欲要再起兵马搏杀。就在此时,法正从后赶来,疾言厉色与张飞谓道。

“黄汉升箭艺超群,古今罕有。我军已取大胜,不必与他纠缠。张将军且先收军,再做计议。”

张飞听言,虽是万分不甘,但却想起诸葛亮临行之言,教他须听法正、马良二人吩咐。张飞只好压下怒恨,咬牙切齿地喝道。

“老匹夫!!你若无手上张弓,我早杀你百回了!!!”

黄忠闻言,却无怒色,冷然而视,目光锐利骇人。好似只要有人敢靠近过来,他便会立即张弓射箭。张飞无奈,暂且收军。须臾,黄忠亦纵马离去。

比及黄昏时候,天色昏黄,甚是压抑。黄忠大败归来,兵马几乎折损殆尽。文舜更被张飞所伤。徐庶听闻前事,吓出了一身冷汗,急教大夫为文舜敷药。文舜遂到城内民房歇息,邓艾则把守城池。

当夜,在陈仓府衙内。黄忠、徐庶、张辽等人皆一脸深沉之色。黄忠虎目一眯,甚是忧虑而道。

“今日老夫见那蜀贼,各个勇猛如斯,皆有拼死搏命之志。那张翼德尤为如此,与老夫厮杀,出的尽是不要命的招式。彼军将士齐心,无所畏惧,若非老夫在紧要关头,以箭艺暂时将其震住,只恐今日一役,我军势必全军覆没,无一人归得!!!”

张辽闻言,脸色一凝,眉头深锁,恨恨而道。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陈仓激战(上)

“蜀贼见时下我国正乱,欲要拼死绝地反击,大有不成功便成仁之势。如若我等抵挡不住其锋,蜀贼势如破竹,杀至长安。即时我国必有累卵之危耳!!!”

两人说罢,不约而同皆把目光投向徐庶。徐庶却是沉吟不言。就在此时,忽有斥候来报,言蜀军已过峡道,就在陈仓城外十数里之外。黄忠、张辽闻言色变。黄忠见徐庶暂时无计,凝声而道。

“蜀军进军神速,紧逼而来,以其威势,陈仓恐难把守。竟若如此,文远何不速速赶往雍州,调来兵马,以抵蜀军?!”

黄忠此言一落,徐庶顿时色变,急言而道。

“万万不可!雍州本已空虚,岂能再调拨兵马?何况雍州与西凉临近,若是马孟起趁机袭击,如何是好!?”

徐庶言未毕,忽有流星马赶来,报说唐王并合一众文武之力,大破十万蛮军。半月前,马超已被神龙将、龙胆侯赵子龙所诛杀!此下唐王正在休养兵马,教黄忠等人务必要抵住蜀军攻势,不出半月,必有援军来救。此可谓是连日里,唯一得到的喜报。黄忠等人一听,顿时面露喜色,精神大震。张辽扶须而笑,叹声而道。

“主公果真神人也,此下蛮夷已除,蜀汉失去强援。马孟起又被龙胆侯所杀。蜀汉五虎已去其三,唯独张飞、华雄二人,如何抵挡我西唐群雄。只要此次危难得解,蜀汉举手可得矣!!”

黄忠听言亦是欣然大笑,却唯独徐庶忽然又变得深沉起来,脸色更为忧虑。黄忠心疑,连忙问道。

“徐公听此喜报,为何却显得更为忧虑重重?!”

徐庶一听,神色一震,叹声而道。

“黄老将军有所不知,先前庶听闻张飞引如此多兵马来袭,心中便是疑虑。诸葛孔明素来行事谨慎缜密,若无七成把握,绝不会轻举妄动。可他明知蜀汉兵力无多,还派如此多兵马来强攻陈仓,意图深入我国腹地。此举实在太过险着,倘若有些许不慎,其军我军所截,断其归路,彼必有灭顶之灾。庶见诸葛亮事出反常,故有所疑。如今听闻蛮夷已败,方才明悟。”

“徐公,此话怎讲?”

黄忠眉头一挑,甚是奇异。徐庶随而又道。

“诸葛亮才智惊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必是早在半月前,夜观星象,得知马超已毙。马超一死,南蛮定乱。蜀汉失此强援,危在旦夕。诸葛亮反却不撤兵,乃欲孤注一掷,出以奇兵,攻我都城长安,此乃置之死地而后生也!!”

黄忠听言,脸色大惊,不过很快又皱着眉头而道。

“可倘若我军援军一至,主公闻得长安失守,定然雷霆震怒,传令三军舍命反击。诸葛亮纵然取得长安,却实乃引火上身也!”

“非也。诸葛孔明智多如妖,岂无料得此点?长安一旦失守,我西唐必定大乱。曹魏虽与我西唐联盟,却一直将我国视为心腹大患,即时曹操必起倾国之兵来犯。如若这般,诸葛孔明便可趁乱得利,徐徐图谋雍、凉二州之地也!!”

黄忠一听,顿时双眼瞪得斗大,无尽的惊悚迅疾充斥全身,一拍奏案,猛地站起,失声呼道。

“倘若果真如此,我西唐势必有灭国之灾!!无论如何,这陈仓万万不可失守!!”

“可眼下蜀军孤注一掷,拼死而搏,定是来势汹汹。我军兵力无多,如何坚守?”

张辽虎目眯缩,全身绷紧,双拳捏得铁青,咬牙而道。黄忠闻言,急与徐庶问道。

“竟然西凉祸事已定,如此一来,我等便无后顾之忧,可速从雍州调来兵马,协守陈仓。蜀军虽是势强,但我军倘若竭力抵挡,把守半月,亦非不可能之事。到时待主公援军赶至,危即清也。”

徐庶听了,神色一沉,疑虑重重地说道。

“可时下我等却尚未见过诸葛孔明。此人有神鬼莫测之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此去只可调五千兵马,其余兵马不可轻动,以防万一。”

黄忠闻言,沉吟一阵,亦是认同。于是三人商议毕,黄忠遣张辽进往雍州,调拨援军。事不宜迟,张辽当夜收拾行装,立即出发。到了次日,旭日初升,一声炮响,打破平明的平静。只听得陈仓城外,喊杀声震天动地,旌旗蔽日。张飞引二万大军声势浩荡,杀至陈仓城下,摆开阵势。张飞立于门旗之下,纵声大喝,直教黄忠来战。徐庶与黄忠投去一个眼色,示意黄忠前去打探诸葛亮所在,黄忠会意遂与邓艾引三千黑风骑出迎。三千黑风骑摆开阵势,黄忠纵马出阵,厉声喝道。

“诸葛孔明何在!?老夫有要事与他商量,叫他出来答话!!”

黄忠一声喝起,声若洪钟。张飞闻言,环目一眯,摇着豹首,杀气腾腾地喝道。

“无义反贼,我家军师何等身份,岂是你说见便见!?”

黄忠闻言,虎目一瞪,浑身杀气如若怒涛迸发,立即按刀取弓,怒声喝道。

“老夫人见不得,手上此弓可见否!?”

黄忠话音刚落,拽弓一射,箭矢猝然射出,如同迅雷飞疾,倏地射向张飞。张飞张口正欲作骂,忽然听得破空声响,一阵飓风迎面拂来。张飞心头一惊,连忙挪身就避,箭矢凶狠掠过,险险避开。霎时间,四周变得鸦雀无声,仿佛一根细针落地,都能听得清晰。张飞面色狰狞,心中暗暗腹诽道。

“老匹夫箭艺厉害,我便依那法孝直所言,以计赚之。若能杀得这老匹夫,唐贼群龙无首,将来要破这陈仓城,还不是举手可得!?”

张飞想毕,故作大怒之色,竭斯底里地怒吼一声,纵马望黄忠飙飞杀去。黄忠见张飞状若疯虎一般杀来,不惧反喜,立马连抓箭矢,拽弓拉弦,以连珠箭射之。一阵阵惊雷一般的弓弦响声不断暴起,张飞拧矛或挡或避,那数十丈距离犹如穿过了龙潭虎穴那般惊险。忽然间,张飞连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