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士谋-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琦大怒,令兵士推出韩玄于郡衙外斩首示众。至于金旋,刘琦却特留其一命,收于帐下。黄忠又向刘琦,请求葬韩玄尸首于江夏之东。刘琦应诺,遂令人操办。潘凤见黄忠这般,心中亦暗叹黄忠果真是一义士。

之后一连数日,刘琦令黄忠与金旋在江夏各县,传报韩玄与蔡瑁联合叛逆之举。黄忠在江夏名望极高,加之刘琦乃刘表长子,各县军民皆以相投。于此,刘琦在诸葛亮的计谋下,成功取之江夏,得将黄忠、金旋、杨龄等将,兵马万余。

至此,诸葛亮早前一番布局皆已落定,襄阳、武陵、江夏皆落于刘备、刘琦之手,前后所得荆州兵马加之近有五、六万余兵力。与此同时,刘备与诸葛亮协同诸将,已赶往武陵安。刘备进入汉寿城内,得军民相望而迎,热情高呼之声,震荡汉寿。

之后,刘备来到城内郡治大殿,召见刘琮还有一众荆州文武。蒯氏兄弟,在殿前宣告刘表遗命。当荆州众臣得知,蔡瑁竟擅改遗命,皆大惊失色。刘琮哭泣跪地,磕头认罪,告之刘备,此全乃蔡瑁一手操纵,与他无关。他愿应从先父遗命,将荆州之主之位还予其兄刘琦。

刘备谅在刘琮乃刘表之子,免于其罪。一众荆州文武皆告言,愿受刘琦统领。刘备安定政局,遂又命人将武陵蔡氏一族之人,尽数抓拿,由诸葛亮亲自定罪,各做处罚。诸葛亮铁面无私,蔡氏族人将近被斩首大半,其余者皆入狱收监。

刘备于武陵安稳局势,遂派人进往江夏邀刘琦赶回汉寿登位。刘琦听报,遂与潘凤往江夏进发,留黄忠镇守江夏。

同时在南郡内,蔡瑁引残兵败将入驻。其间又急发号令,将荆州本族兵马调往南郡。调令落毕,蔡瑁刚欲传令江夏韩玄,令其协助时。忽然有一将校入殿禀报,告之蔡瑁,韩玄已被刘琦诛杀,黄忠、金旋等将皆投向刘琦,江夏之兵皆落于刘琦之手。蔡瑁一听,怒火攻心。就在此时,又有将校赶来禀报,言武陵果真遭先前回归的二万兵马偷袭,已落于刘备大将太史慈之手,近日刘备带领其麾下文武,入主武陵,将蔡氏族人大半斩杀,其余尽被下狱。蔡瑁听毕,脸色扭曲得狰狞,如同一头厉鬼,竭斯底里地疯狂厉叫,气得七孔流血,昏死过去。众人救住,急请大夫医治。

次日,蔡瑁醒来,当即聚集众臣,商议求救江东之事。商议落定,蔡瑁以邓义为使者,遂登船往江东吴会而去。

却说孙策自其父孙坚死后,据住江东、集扬州、交州之粮财,子承父业,广纳贤士,开宾馆于吴会,命顾雍、张昭延接四方宾客。连年以来,你我相荐。时有会稽阚泽,字德润,彭城严畯,字曼才,沛县薛综,字敬文,阳程秉,字德枢,吴郡朱桓,字休穆。陆绩,字公纪。吴人张温,字惠恕。乌伤骆统,字公绪。乌程吾粲,字孔休。

此文贤俊才皆至江东,孙策敬礼甚厚。又得良将数人,吴郡陆逊,宇伯言,琅琊徐盛,字文向,庐江丁奉,字承渊。文武诸人,共相辅佐,由此江东称得人之盛。

话说,曹操前番见孙坚已死,料想孙朗年少,难当大局。曾遣使往江东,命孙策遣子入朝随驾。江东文武多有惧曹者,闻之此事,皆有色变。孙策冷然而笑,于众文武道。

“曹操欲令我遣子入朝,是牵制诸侯之法也。他欺我畏其势大,不敢不从!若我随之,必被天下人笑我孙氏无用!!!”

孙策说毕,周瑜即出席而告。

“我主承父遗业,兼江东、扬、交二州之众,兵精粮足,将士用命,有何忌惮而欲送质于曹?质一入,我等不得不与曹氏连和,屈人之下。他日我等有何面目,见于先主九泉之下。不如勿遣,徐观其变,别以良策御之。”

“哼!那曹孟德当真犯我江东,我亲率精兵猛将,兼合公瑾之智,必教其落荒而逃!!!”

孙策喝毕,遂命人欲斩曹使,尽显霸王之色。张昭大惊,忙进谏而道。

“主公万万不可!曹操乃汉之丞相,若斩其使,必被其借故说我江东欲反朝廷。如此江东失之大义,实为不智。不如放其使归去,只言我江东之决意,亦可震撼曹操,让其不敢小觑我江东。”

张昭话音一落,顾雍、鲁肃皆附和相谏。孙策与周瑜暗投眼色,周瑜亦觉得应如张昭所言,孙策方才止怒,呵斥曹使,放其归去。后来曹操听闻孙策这般急躁,反而大喜,笑道孙朗这般性子,刚则易断,迟早死于非命!时值曹操那时又准备征伐西北、荆州之事,故而未有理会孙策跋扈。

时年,孙策之弟孙翊为丹阳太守,孙翊性刚好酒,醉后曾鞭挞士卒。丹阳督将妫览、郡丞戴员二人,多方谏告,反被孙翊怒斥重罚。因此二人常有杀翊之心,遂与孙翊从人边洪结为心腹,暗地里秘密谋杀孙翊。时丹阳诸将县令,皆集丹阳,孙翊设宴相待。翊妻徐氏美而慧,极善卜卦,算得其象大凶,劝孙翊勿出会客。

孙翊却不信这神鬼之事,遂赴宴而去。至晚席散,孙翊正回府中,被边洪带刀随后,抽刀朝其后脑一劈,即砍死孙翊。孙翊一死,妫览、戴员知孙策其性暴虐,怕受其连累,遂把罪推于边洪,斩之于市。二人乘势掳孙翊家资侍妾。妫览见徐氏美貌,欲要占之。徐氏表面依许,暗中却知其夫君乃死于二人之手,秘密派人急传回吴会。孙策得知,其弟孙翊惨死于他人之手,轰然大怒,遂欲起兵击杀二贼。周瑜劝住,教到如此如此。孙策依从,遂命人召妫览、戴员进吴会来见,明义上乃吩咐其上任丹阳之职。妫览、戴员得知,大喜过望,遂准备赶往吴会。路途中,戴员却忽然觉得事有跷蹊,想此番赶往吴会大有可能遭孙策所害,正欲赶回。就在此时,拦路杀出一支兵马,妫览、戴员两人看那带军之将,正是时下享有盛名的吕蒙,大惊失色,立马往前奔逃而去。逃之不久,又有一支兵马忽然杀出。妫览、戴员看得眼切,那为首之将,正是孙策。

第七百九十八章 刘琦进登大位(下)

“反逆奸贼!!!竟敢加害我弟!!!必将你等碎尸万段,以泄我恨!!!”

孙策虎目大瞪,浑身尽是迫人霸气,一声嘶吼,竟吓得妫览心脏破裂,倒马死去。戴员亦吓得魂魄惊飞,坠落马下。孙策纵马飞前,霸王枪猛地一扫,戴员头颅顿时爆开。妫览、戴员两人皆死,孙策命兵士将其尸体剁成肉酱,喂于路野犬狼。同时孙策又命人捉拿妫览、戴员两人家中一众老小,不论老幼妇孺尽数活埋于其弟孙翊坟前。妫览、戴员两人府中有数个食客早前得知,得以逃脱。这数个食客,听闻孙策暴行,皆愤恨无比。此时却有一人寻至,与那数个食客吩咐几句,那数个食客大喜,收了金帛,远遁而去。

若是孙策在此,必然认得此人。此人正是其麾下虎威校尉吕蒙。吕蒙默默地望着那数个逃去的食客,喃喃而道。

“加之这五、六人,所聚仇恨孙伯符之死士已有数十人矣。我主计划之事,将近可以施行也!”

吕蒙眼中散发着两道极其恐怖的阴光,他本是忠义之人,但自从他暗下追随孙权之后,便变得阴险狡诈,诡计多端。此时,孙策仍未知道,尚在装疯卖傻的孙权,私下正策谋一场莫大的阴谋。

且说,丹阳平定。孙策为准备不久将来的战事,奋发图强,于大江之中,有战船七千余只。又拜其义弟周瑜为大都督,总统江东水陆军马。诸将日夜操练,蓄势备战。

同年吴太夫人病危,忽召孙权来见。孙权披头散发,口中喃喃有词,胡言乱语。吴太夫人惨白的脸色中,忽露出几分悲色,喝退众从人,独留孙权于房中。

吴太夫人双眼忽暴精光,盯着孙权凝声而道。

“知子莫若母。仲谋你何必在我面前装傻!”

孙权一听,原本浑浊的眼色内闪过两道犀利的光芒,不过一转即逝。孙权随即傻呵呵地笑了起来。吴太夫人火气上涌,厉声大骂,那骂声越是响亮,孙权便越是笑得厉害。吴太夫人气得一口血当场喷出。孙权竟然拍起掌来,仍然在笑。

吴太夫人见状,心知孙权是要死装到底,叹气而道。

“我本吴人,幼亡父母,与弟吴景徒居越中。后嫁与孙氏,生四子。你兄孙策生时,我梦月入怀,后生你时,又梦日入怀。卜者告之,梦日月入怀者,其子大贵,必为帝王之相。我重谢之。后来,曾遇一高人,我再向其问之。那高人却说,那卜者有一话未曾说予。大概是因恐遭罪,有意隐瞒。我大惊再问。那高人说之,梦日月入怀者,生出之子确有帝王之相。但日月不可同之。明夜有所区分。两者难以共存。日后两子必会相争,以致内局大乱。

因此为母多年来,一直吩咐你兄,凡事定要容忍你几分,唯恐你会记恨你兄。随着你父将家业越扩越大,为母心中忧虑便越来越盛。眼见你等兄弟二人,皆成为世上人杰,你兄悍勇威猛,威震江东。你谦和知礼,博学多才,知人善用,深得江东文武拥护。你等兄弟二人,各有所长,无论谁人,皆可扩张你父基业。只是,你兄毕竟是长子,接领江东乃上古定礼。为母知你心有不甘、怨恨。但你等二人,毕竟是血肉手足,岂能如那战场敌人那般,自相残杀!!仲谋呐!你父不幸早丧,为母不久亦将离开人世。你父竟将江东基业交付你兄。望你能竭力助之,如此为母死不朽矣!!!”

吴太夫人说毕,又连吐斗血。孙权忽然大声哭泣,哭声之大,传遍整座府宅。一众从人听闻,赶忙入来看望,见吴太夫人已昏厥过去,连忙请大夫来救。孙权在旁一直哭声不止,众人多劝无用,只好送其回房。

数日后,孙策听闻其母病重,赶到吴太夫人床榻之前。吴太夫人早唤来周瑜、张昭,于孙策床前吩咐道。

“子布、公瑾乃江东依仗,不可怠慢。我妹与我共嫁你父,则亦你之母也。我死之后,事我妹如事我。你堂妹孙尚香亦当恩养,择佳婿以嫁之。”

孙策哭声不止,一一应诺,忽然吴太夫人又在孙策耳边低声而道。

“我儿伯符,仲谋乃你之亲弟。若其有所犯错,你乃兄长,能容则容。若其万一有大逆之举,无需顾虑,大义灭亲,以保你父一生基业!”

吴太夫人竭尽体内最后一分余力,言讫遂终。孙策哀哭痛嚎,具丧葬之礼,自不必说。之后,周瑜曾问孙策吴太夫人临终之言,孙策脸色剧变,却是用另一番言辞推搪过去。

孙策一生最为疼爱孙权,他绝不会相信孙权会加害于自己。况且,孙权之所以落得如今疯癫,全因孙策前番得罪于吉缘故。孙策对孙权只有愧疚,岂会提防。

孙策同年先丧一弟,再丧其母,甚是悲痛。幸好有其妻大乔还有周瑜相伴左右,得以安慰。

就在此时,忽然有荆州细作赶回来报。刘表已逝,荆州大乱,刘备正与蔡瑁激战于荆州。孙策闻之大喜,遂聚众于殿下商议。

“刘景升逝世。时下荆州大乱,正是我江东夺取荆州的大好时机,我欲出兵攻取,不知诸位可有异议!?”

顾雍听言,起身出席,踏步而出,拱手作揖,作礼毕,凝声而道。

“我军兵士蓄养已久,正是锋锐之时,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若能得之,便可直捣中原,缔造帝王霸业!此等大好时机,我主岂能让其白白流失!依我所见,即日便可于柴桑调配集合兵马,进攻江夏,先取根基!”

“哈哈!!!元叹之言甚合我意!!!如此我便依你言,即日准备荆州战事!!!”

孙策听言大喜,一拍奏案正欲敲定北征荆州之事。就在此时,张昭忽然起身而道。

“主公且慢!!!荆州虽乱,但蔡氏一族势大,手握十几万兵甲将士。只怕不日将剿灭刘备,平定荆州。我主贸然攻取,纵能得一郡一城,日后却将面对蔡氏十几万大军。久战日下,损兵耗粮,即使最后得之荆州之地。那时只怕曹操已平定西北,坐拥天下三分之二,若其到时若要起兵,必犯荆州!!即时主公又该如何应付!!?”

孙策深深地吸了一口大气,虎目渐起怒火,正欲发作。此时周瑜却笑声而道。

“子布言之过早,我看却是未必!”

张昭见是周瑜,恭敬地先施一礼,周瑜亦作揖回礼,随后张昭说道。

“大都督言下何意?”

“依我所见。蔡瑁虽是势大,但其麾下并无可用之才。反之刘玄德麾下潘、张、太史、华四将皆是绝世悍将,能于万军之内取敌将首级,如囊中探物。且近年听闻其麾下得之一旷世之才,此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昔日曹子孝领军五万,却被此人计谋击败退走,尚且失了樊城。可见这诸葛亮计策、韬略之高。刘玄德得其相辅,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加之刘玄德在荆州深得人心,若是与蔡瑁对敌,必有多方人马相投,势崛壮大。只怕那蔡瑁纵有十几万兵马在手,亦非是刘玄德之对手。”

周瑜淡然而笑,速言分析。张昭听得诸葛亮之名,脸色微微一沉,遂望向席下的诸葛瑾。

“子瑜我曾听闻你言,你有一弟,有惊天动地之智,出神入化之谋,乃当世奇才!这诸葛孔明这般了得,可否正是你弟耶?”

诸葛瑾听言,忙起身施礼,凝神而道。

“回禀张公。诸葛孔明,正是瑾之二弟。亦是瑾前番所言之人。”

“你弟才学若何?”

“我二弟号卧龙,学谋略、兵法于荆州名士水镜先生司马徽座下。学阵法、用兵于荆州大贤黄承彦座下。荆州曾有童谣,言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即可平天下也!”

诸葛瑾话音刚落,周瑜便朗声大笑。孙策与周瑜相视一眼,亦随之而笑。周瑜笑毕,眼中带着几分轻蔑之色而道。

“荒谬至极!单凭一己之力便可平定天下,这等荒谬之言,亦只能欺瞒三岁孩童。若真如此,那诸葛孔明岂不可堪比百万大军!?”

“大都督万万不可轻视孔明!孔明曾于黄承彦座下习得一阵,此阵名为八卦图。此阵若能发挥一成威力,可挡十万精兵,若能发挥十成,纵使有百万雄军亦难攻破此阵!”

诸葛瑾自然知道诸葛亮的厉害,连忙向周瑜相谏。周瑜那俊美如妖的面容,顿时涌起些许怒色,时下他可被天下人誉为天下第一智者。诸葛瑾将这诸葛亮说得这般厉害,岂不连周瑜这个天下第一智者,亦不如他!

周瑜冷然一笑,疾言厉色而道。

“八阵图此阵,我亦有所听闻。此阵乃由八门金锁阵所变奇阵。八门者。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如从生门、景门、开门而入则吉,从伤门、惊门、休门而入则伤,从杜门、死们而人则亡。要破此阵,只需看出阵内八门布置,便可破之,何惧之有!?”

周瑜当即说出破阵之法,诸葛瑾却是摇首而道。

“昔日我与我弟,曾用土沙为阵,泥石为兵,演练阵法。我亦曾用大都督破阵之法,但孔明八阵图,八门变换无穷,各门随时候而变,根本无法确认其门所在!”

周瑜听罢,顿时脸色变得凝重起来,眉头深锁,沉吟思索。此时在一旁的孙策却一掌重拍奏案,怒声喝道。

“够了!诸葛子瑜,你乃我江东之臣!竟然那诸葛孔明这般厉害,为何你早前不与我引荐之!?”

“主公息怒。我亦曾发信予孔明,但孔明那时未有入仕之意,只望耕地于南阳,因而拒绝于我。孔明此人非是可强迫之人,我故而暂且放弃,望日后再劝。哪知孔明忽然出山,去了刘玄德麾下。”

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东起兵荆州(上)

诸葛瑾话毕,孙策甚是不喜,冷声道。

“不过是山野村夫有何能耐!?我弟公瑾谋策百出,拈手便来,凡有计策,定能计定大局,决胜于千里之外。天下人皆知公瑾之智,赞其为天下第一!我江东有公瑾坐镇,何须忌惮那诸葛孔明!”

孙策喝退诸葛瑾,诸葛瑾欲言又止,却见孙策双目寒澈,遂不敢再有多言,回席坐落。周瑜却向诸葛瑾作揖施礼,柔声而道。

“子瑜素来非是夸夸其谈之辈。想必其弟诸葛孔明必有过人之处,若有机会,瑜必与其虚心请教一番!”

此时周瑜显示出他的从容、阔达,诸葛瑾忙作礼回道。

“大都督乃当世人杰,孔明焉有能耐教于大都督。先前瑾若有失言,还望大都督莫怪。”

周瑜淡然笑之,随即又转身向孙策进谏。

“主公若要出兵荆州,不可急在一时。依瑜之所料,蔡德珪必大败于刘玄德之手,待他走投无路,必会发信求援于江东。眼下蔡德珪扶立荆州二公子刘琮即为主,刘玄德则欲辅佐荆州大公子刘琦登位荆州。即时主公明里可打着辅佐刘琮的旗号,进军荆州,出师有名,为之义也。主公以义为先,暗取荆州之地,是为上策也!”

张昭听言,即又反驳道。

“若荆州战乱一定,曹操挥兵杀来,那又若何?”

周瑜早有思量,遂便回道。

“荆州之战,我等先以蔡氏兵马为前驱,抵挡刘备。至于我江东兵马,则暗中取南郡、桂阳、长沙、江夏四郡,此四郡依伴江东、交州,若有万一,我方随时可进军而援。至于荆州其余郡县,皆依靠中原、益州事非之地,先任那刘玄德夺取。若曹操平定西北,欲要南征,必先击刘备。到时待曹、刘二方开战,我军可从后偷袭,分割荆州土地。刘备腹背受敌,纵有诸葛亮所辅,亦无力回天,岂有不败之理?待曹操剿灭刘备,锋头已钝,加之年年大战,兵士疲惫,粮草耗竭,未有四、五年间,绝不敢轻易与我江东开战。依此,我主得之荆州半壁之地,势力大增,趁曹操休养之时,大力招兵买马,操练兵士,养精蓄锐,待与曹操之战,一战而夺天下!”

周瑜语出惊人,一席话落下,殿中惊呼不止。张昭双目亦发连连惊异之光,暗付周公瑾之谋略,不可料也。

“原来大都督早有深思熟虑,如依大都督之计,我主之帝王霸业可成矣!”

张昭恭敬拱手一拜,再无忧虑,退回席中。孙策虎目喜意无穷,朗然大笑。

“哈哈哈哈!!!我弟公瑾不愧为天下第一智者,得你辅佐,岂忧我孙氏不可一统天下也!!!”

周瑜计策落定,孙策依计行事,先耐心等候,同时在豫章聚集六万精兵,周泰、黄祖、程普、韩当、吕蒙、凌统、徐盛等诸将皆调配往豫章,整兵待战。再令鲁肃、陆绩负责粮草、辎重、军备等物资筹备、运输。

约有半月后,一切皆如周瑜所料,刘备大败蔡瑁,蔡瑁在半月之内,不但兵马损失惨重,且失了襄阳、武陵、江夏等郡。而孙策一直等待之人,亦终于来到了江东吴会。

却说邓义依蔡瑁之命,持书进往江东。孙策从荆州回来的细作口中,得知邓义前来,依照周瑜之言,先做一番安排。

邓义乘马引仆从渡河刚入江东渡口,忽见一队军马,约有五百余骑,看其兵甲服侍,正是江东之兵,为首一员大将,轻妆软扮,勒马前问道。

“来者莫非荆州蔡公麾下大将邓将军否?”

邓义甚是惊异,他来江东之行,尚未有通报孙策,为何会有一支江东兵马早就等候。邓义脸色一凝,拱手回答道。

“然也!不知将军名号?”

那将听言慌忙下马,声喏道。

“我乃孙氏部将丁奉也,我家大都督早知会有贵人前来。特令小将在此等候。”

邓义听得心神一阵激荡,暗叹那周公瑾未料先知,如若神人,不敢造次,忙下马答礼道。

“我闻江东大都督周公瑾乃天下第一智者,今日周公早有料定邓某前赴,先做安排,果真神人也。”

丁奉微微颔首,遂道。

“邓将军远涉路途,鞍马驱驰,大都督特命丁奉聊奉酒食。”

言罢,军士跪奉酒食,丁奉敬进之。邓义大喜,遂与丁奉饮了数杯,上马同行。来到吴会境界,是日天晚,前到馆驿,见驿门外百余人侍立,击鼓相接。一将于马前施礼道。

“奉大都督将令,为邓将军远涉风尘,令潘某洒扫驿庭,以待歇宿。”

说话之将,正是孙策麾下部将潘璋。邓义忙下马,回礼毕,与丁奉、潘璋同入馆舍。讲礼叙坐。须臾,排上酒筵,二人殷勤相劝。饮至更阑,方始罢席,宿了一宵。邓义睡前,暗思孙策这般礼待,是为明主也,眼下蔡瑁一连挫败于刘备之手,兵败将亡,大势已去。不如暗投孙策麾下罢了。

邓义思定,便入睡就寝。次日早膳毕,上马行不到三五里,只见一簇人马到。乃是孙策引着周瑜,亲自来接。遥见邓义前来,早先下马等候。邓义亦慌忙下马相见,双目暗暗大量孙策、周瑜,见孙策身躯魁梧,浑身霸气骤发,孔武有力,似能双手撕天,真乃霸王再世。再看周瑜,俊美至极,美得纵是倾国倾城之美人,亦黯然失色,双目聚光,似有无穷智睿,那抹淡笑,给人一种莫名的惊异,仿佛世间一切皆在其预料当中。

邓义见孙策、周瑜这般了得,相投之心更为确定。

“邓将军远途跋涉前来江东,孙某若有招待不足,还望邓将军多多见谅。”

孙策灿然一笑,声音洪亮,邓义在其面前,不觉有几分自愧之色,当下欠身作礼,尽说敬重之意。孙策大喜,遂邀邓义入城,邓义上马,与孙策、周瑜并辔入城。至府堂上各各叙礼,分宾主依次而坐,设宴款待。饮酒间,孙策只说闲话,并不提起荆州之事。邓义心中有事,暗里着急,以言挑之道。

“今吴侯据守江东、扬、交二州,地广势大,威震南方。但近年听闻,吴侯忽然休兵蓄养,只操练兵马,却无动静。时下正值乱世,朝廷昏庸,天子受奸贼把持,社稷崩落,国将不国。大丈夫当应趁势而起,立以不世功业。素闻吴侯乃世间豪杰,人称小霸王。吴侯何不效仿西楚霸王项籍,聚以精兵猛将,平定天下!?”

近年,曹操为安抚江东孙氏。封孙策为车骑大将军,兼吴侯爵位。孙策听言,虎目顿暴灿然之光,一直以来,在孙策心中,比起汉高祖刘邦,孙策更为欣赏西楚霸王项籍。毕竟项籍乃江东之人,再者孙策脾性与项籍极为相似。邓义见孙策双目迸发尽是欲望之色,心中正喜,此时在旁侧的周瑜却是笑道。

“我主乃武能定国,威震江东,赏罚有道,军将皆心诚而服,更者体恤下属,爱护百姓。依瑜所见,日后功业,必能超于项籍。眼下我江东休养,我主自有深意。何况此乃我江东之事,就不必劳烦邓将军操心。”

邓义一听,脸色一凝,即言而道。

“周公此言差矣。天下大乱,百姓皆望乱势早日结束,而迎太平盛世。若吴侯有心安定天下,何不早日筹划,以救天下百姓于水生火热之中!”

周瑜将邓义表情变化看在眼里,心中暗喜,微微一笑又道。

“呵呵。看来邓将军对于吴侯,多有敬重之心。只可惜邓将军身居他人麾下,未能与吴侯效命。若吴侯能得之邓将军这般心系天下百姓之义士,何愁大事不可成也?”

邓义皓齿一咬,当下出席跪地,从袖中拿出蔡瑁书信,具告蔡瑁欲将荆州相献之意。孙策、周瑜却无任何惊异之色。孙策接信而观,看后递予周瑜。周瑜观毕,笑言而道。

“蔡德珪欲献荆州予我江东。只怕其表里不一,即时荆州乱势一定,蔡德珪便要过河拆桥!”

邓义听之,心中一连翻起巨浪,蔡瑁确有此心,不过看来却瞒不过周瑜。邓义心中暗付,眼下蔡瑁势穷,孙策、周瑜皆赏识于他,投于其麾下,必有受之重用。更何况,孙策、周瑜君臣相辅相成,大有可能夺之天下!

邓义想毕,即告言道。

“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沃野千里,民殷国富,智能之士,久慕吴侯之威。若吴侯愿起江东之众,长驱北指,夺下荆州,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等大好时机,吴侯何须多加顾虑重重,当应速行之!吴侯乃明主也,恨不能早遇而仕!即时若那蔡德珪当真有歹心,邓某定将大义灭亲!!”

周瑜皓目刹然一凝,冷声喝道。

“食其禄而背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邓将军这般卖主求荣,若我主纳之,必留祸根!”

周瑜喝毕,正欲喝左右,驱赶邓义出门。邓义忿然大喝,厉声吼道。

“邓某非卖主求荣!今遇明公,不敢不披沥肝胆!蔡德珪擅改先君遗命,禀性残暴无仁,不能任贤用能,加之刘备势崛壮大,其又在荆州深得人心。当下蔡德珪麾下人心离散,迟早必亡。吴侯若能取得荆州,北上中原,匡正天朝,名垂青史,功莫大焉。明公果有取荆州之意,邓某愿施犬马之劳,即在军中以为内应。蔡德珪若生异心,我好歹取其首级,献于吴侯。未知吴侯意下若何?”

邓义又做承诺,周瑜听毕寒澈神色即去,与孙策暗投眼色。孙策遂朗然大笑,连喝而道。

“哈哈哈哈!!!好!好!!好!!!”

即时孙策收纳邓义,让其先于蔡瑁麾下,监视其一举一动。同时,周瑜又对邓义交付如此如此。邓义一心要投孙策麾下,当下心中谨记。

次日,孙策写落回书一封,交予邓义。邓义持书告辞,急望荆州南郡赶回。

与此同时在汉寿城内。刘琦回归,刘备麾下众将臣谋士,兼荆州原班文武相辅。刘琦为安抚刘备,将大多重要职位,都许予刘备麾下之人。时又感刘备恩德,遵从刘表遗命,令刘备与他同理政事。刘琦对刘备可谓是言听计从,极其依赖,加之蒯氏兄弟、伊籍皆有心仕于刘备,有意维持这诡异的局势。

刘琦亦无觉得其中不妥,待刘备如同父辈,尊爱有加。刘备亦待刘琦如同膝下之子,叔侄二人相处融洽,毫无空隙。

待襄阳、武陵、江夏皆稳。一日,诸葛亮忽然向刘备说道。

“蔡德珪败退南郡,将其心腹兵士皆聚集一处,要稳荆州,蔡氏绝不能容,不可不急除之。”

刘备微微颔首,即与诸葛亮道。

“军师所言甚是,依军师之见,我当若何?”

“主公当下因调配武陵、襄阳兵马,齐而进发,攻取南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剿灭蔡氏。同时再令江夏黄汉升,多加提备,严守城池!”

刘备听言,眉头一皱,急问道。

“军师这般布局,为何?”

诸葛亮那皓月般的眼眸微微一眯,爆出两道令天地亦要为之黯淡的光彩,凝声而道。

“蔡德珪大势已去,走路无论,必然奋势一搏。依亮之料,他大多会遣使往江东求援,引江东大军进入荆州,以挡我军攻势!”

第八百章 江东起兵荆州(中)

“蔡德珪竟敢引狼入室!!他简直是丧心病狂!!!”

刘备暴跳如雷,厉声大呼。诸葛亮凝神又道。

“江东孙氏蓄养已久,兵强马壮,谋臣猛将多如牛毛,其势之大,非同一般。若是江东真若出兵,必分兵四路,取长沙、南郡、江夏、桂阳四郡。此四郡皆依伴江东,江东若能得之,若有万一,随时可发援军救援。江东孙氏势大,带甲兵士足有二十多万余,眼下主公尚未成以大势,不可与其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