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绝对掌控-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咳!”tina不自觉的嗓子有点痒,她大声咳出来,把陷入呆滞状态的俩人惊醒。
莫回回过神来,不由得老脸一红,“那个~~~那个~~~你叫苏青姬是吧?”
“是的。”女孩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疑惑,到是显得很平静。
“你是来应聘的?”
“是的,我看你们想要找人格分析方面的人,就投了一份简历。”
“我看你已经念到博士了,怎么没在学术上继续发展,感觉读书读到博士,似乎就应该在研究机构做研究的,怎么反而来应聘我们这份工作了?”几句话说出来,莫回慢慢恢复正常。
“来企业做就不能研究了嘛?并且我比较好奇,一个侦探公司要人格分析方面的人具体想要做什么,于是我就来了。”
“嗯~~~我们需要一个心理学方面的高手,帮我们完成客户项目,具体来说,就是帮助客户进行竞争对手分析,这个角色的任务就是进行人格分析,负责根据相关信息,分析目标公司员工的性格特性,给客户提供这方面的报告和咨询。”
“请具体点,既然进行性格分析,那么是通过面谈还是谈过量表,或者通过别的什么?”
“~~~你知道的,我们是侦探公司,所以我们的所有调查都是非公开的,你很难有机会直接接触目标人选。你能够获得的,是目标人选的视频录像,还有他们的各种通信记录,比如邮件、微信、qq之类的。”
“非接触评估?”
“是,你基本没可能获得评估测试机会,你必须根据有限的信息,做出专业的判断,并且一定要保证准确率,这个是客户能否满意的关键。”
“ok~~我大概理解了,对我来说应该问题不大。”
“好,那么我需要对你的学术水平做个简单的评估,你先介绍下自己的学术观点吧。”莫回慢慢进入了面试状态,前面的震惊都被暂时埋藏在心底。
“要说学术观点嘛~~~”苏青姬的声音带着点缥缈和回忆。
“~~~可以从我为什么选择心理学开始,在很小的时候~~~”很奇怪的,苏青姬在面试场合谈起很私人的话题,但是在场的人居然都没有感觉很突兀,似乎很顺其自然的,或者似乎很随意的~~~不知为什么就变成这种沟通氛围了~~~
“其实我很小的时候就一直被即视现象困惑着,爸妈听了都一笑而过,我只好自己寻找答案,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我最终选择了心理学。”
“所谓的即视现象,就是很偶然的,你突然发现,眼前这个场景你见过,带着非常确定的熟悉感,你甚至能够遇见场景里的所有细节,而仅仅着场景果然开始按照你熟悉的记忆开始演绎,丝毫不差。这个场景可能只有几秒钟,可能有十几秒钟,但是它突兀的到来,突兀的消失,就好像你突然窥见了未来的片段一样。”苏青姬穿插着进行了一下名词解释。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和知识的增长,我发现了越来越多类似于即视现象的特殊心理现象,在学术上,这些都归为超验心理学,就是说它们暂时不被视为真正的科学,而是徘徊在科学与伪科学的边缘地带。”
“其实这个分类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心理学以前就被视为先验科学,大概也是类似于伪科学的意思,现在它自己好容易挤进科学里面,转头就把别人摒弃在外,这有点不厚道。”
“我认为即视现象其实应该归类在超验心理学一个专门的分类里,与之类似的,还有预感现象。”
“预感现象分两种,一种是直觉性质的预感,一种是真正时间意义上的预感。通常人们会将这两种混淆起来,统一定义为预感,但实际上这两者的作用机理完全不同,质的不同!”
“直觉性质的预感,我们通常认为属于感知、分析、判断范畴,它实际上不属于超验心理学,它应该属于认知心理学。直觉性预感的成因在于,人的潜意识已经接收到了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了加工和分析,但是表层意识一直没能意识到。”
“在这种情况下,潜意识对事态发展的逻辑推断,影响到表层意识,就会在某些情况下形成预感现象。”
“举几个听着像是故事会,但实际发生过的案例。有人在回家的时候,人已经走到家门口,钥匙都掏出来了,突然转身就走,没走多远,家里就发生了爆炸。事后别人问他,他说感觉家里充满恐惧,充满死亡。这事最后被当成灵异现象给解读了,实际上,他家里煤气泄漏了,而煤气的味道处在人的嗅觉阀限之下,就是说人的表层意识是意识不到的。”
“但是他的潜意识接收到这些嗅觉阀限之下的信号,并且将之正确解读,然后将危险信号传递给表层意识。但表层意识对这种判断的来源无法理解,最后归因到完全不相干的理由上。”
“再举个案例,这是一个心理学实验。人类的视觉阀限大概在十三分之一秒,显示时间低于这个阀限的画面,能够被看到,但是不被表层意识认知。”
“这个实验是这么设计的,给两组小朋友展示两个老师的照片,其中一个老师在展示照片的时候,插进低于视觉阀限的画面,画面的内容就是这个老师在虐待动物。然后告诉小朋友们可以找两个老师玩,结果所有小朋友全部去找另外一个老师。”
“等换了两组小朋友,同样是这两个老师,只不过虐待动物的画面换成另外一个老师,结果所有小朋友都去找没插播画面的老师玩。”
“这就是明显的,潜意识影响表层意识判断的案例,而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直觉,其实直觉就是你察觉不到的信号被潜意识接收到了,然后帮你做出判断。”
“而直觉性预感,其实与之非常类似,只不过从结果上看,很像预感而已。”
第七十九章 倒塌的世界观
“而时间性预感,则与之完全不同,比如有人本来准备去旅游,结果在临着进入机场的时候,突然鬼使神差的离开,事后飞机在几千公里之外坠毁。像这个案例,就完全无法归类为直觉性预感,因为人的感官还没有强大到隔着机场大楼能够感知到飞机内部结构出现了问题。”
“像这种类似的案例,用直觉性预感已经完全无法解释了,因为它们通常已经超过人体感官的能力范围之外了,这种案例只能归类为时间性预感,是真正意义上的预感!”
“人本身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生物,它有时候会表现出很多现实很难解释得了的特性。比如有人大病一场之后,突然学会了多种外语,而他甚至都没有接触这些语言的机会,就是说潜意识学习都无法成立。”
“而语言能力,是后天习得能力,在所有动物中,语言都是无法遗传的,它不具备遗传的生物基础。那么dna变异导致的语言习得也不成立,并且语言本身是一个社会化能力,没有交流和应用,语言是很难学会的。但是偏偏有人可以跨过所有这些限制,突然获得语言能力。”
“再比如,有人能够说出完全不认识的另外一个人的生活细节,比如他的宠物叫什么名字,重要物品摆放在哪里,亲人的昵称是什么,甚至这个人的生平。而实际上,这俩人完全没有交集,对方也不是什么名人。这种情形被赋予了一个灵异化的名称,叫转世!”
“转世这个词完全被科学界排斥,视为标准的巫术,连伪科学的资格都排不上,但实际上,这种现象是确实存在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让你明白,其实我们俩之间的那种特殊感应,不过是人类超验感知中的一个不起眼的现象。”
“特殊感应?你们俩?”tina听了这话不由得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越发觉得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大麻烦~~~
“~~~预知真的存在?”莫回被这一顿宏篇大论镇住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真的存在,并且我可以告诉你,它可被验证。”
“被验证!”莫回当时就跳起来了,如果这事是真的,那意味着先知并不是传说!
苏青姬没有回答,只是静静的看着他。
莫回被惊呆了,指着苏青姬,手指头都有点颤抖,“~~~你说的都是真的?”
苏青姬仍然没有说话,只是安静的看着他。
莫回一时无法接受,愣愣的与苏青姬对视良久,最后颓然的跌进沙发里,这一刻似乎他的世界观轰然倒塌了~~~
这次的冲击够大,因为预知可以被验证这事,将会推导出非常严重的后果。
既然预知可以被验证,就是说未来是确定的,那么命运也是存在的,从这个角度讲,所有人的人生,就好像被描绘在时间长卷里的动画故事,随着时间的演进,按照写好的剧本一点点演化~~~
这事想想就让人觉得恐怖,自己原来一切都是确定的,自己不过是拍好的电影里的一个角色,走的每一步,做的每一件事,原来早已经被摄影机固定好,完全按照某个未知的导演的指挥棒在转,按照事先设定好的剧本排演~~~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所有的人生意义,所有的奋斗和希望,所有的渴望和美好,全都没有任何意义,人的意义就是木偶,命运的木偶!
不知过了多久,莫回才终于从失魂落魄中恢复过来。他不其然的想到:这是不是同样早已经被设定好?我注定要见到苏青姬,然后注定被打击一番,注定以后跟她发生点什么?
如果我现在改主意了,扭头就走,从此不接触苏青姬,那是不是同样被设定好的?
或者换句话说,无论我做什么,命运早已设定好,我现在的所思所想,所有的一切早已经在规划之中?甚至我现在的想法同样已经被设定好,我就该这么想,就该这么提出疑问?
我无论做什么,都将是被设定好的,像程序一样,被严格的执行着。
可问题是,人,尤其是人的思想,具备极大的随机性,具备极大的感性,可能环境稍微变化一点,人的决定就会产生彻底的变化。比如一个人面临重大决策的时候,突然看到一朵白云,有感而发就会做出相应的决定,或者他突然看到街上的某个人,引发感触,就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另外的一个决定。
在做这个决定之前,他是抬头看天,还是无意识的扫视周围街道,这完全是未知的,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具体选择抬头还是低头,这是彻底的随机函数。
而他在抬头的时候,天上是否有那朵云,那朵云的形状和颜色是否恰到好处,这同样是更大的随机函数,中间会受到气温、地形、大气环流的影响,还会受到湿度、风力、日照强度、灰尘密度和颗粒度等因素的影响。
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简直有无穷多的变化可能,这注定是一个无穷计算问题,而这只不过是决定某人做决定的影响因素,还是部分影响因素~~~
在这所有无穷多个可能中,未来怎么被确定?
现在一刻有无穷多可能,那么下一秒同样有无穷多可能,两个无穷多进行排列组合,将会衍生出无法想象的可能性。
如果时间拉得更长呢,60秒一分钟,60分钟一小时,24小时一天,一天就有86400秒,一年有32536000秒,每一秒有一个无穷多,这些个无穷多进行阶乘~~~
谁能够在这么多个无穷多之中确定唯一的一条路?
这不可能!
怎么被确定?
莫回脑子里像是粒子加速器一样,疯狂的旋转着,一连串疑问不断的冒出来,不停的找到各种逻辑漏洞,想法设法否定命运存在的可能性。
莫回想得一脑袋汗,脸色阴沉的可怕。
“其实你完全不必如此,人总是本能的捍卫自己的观点,你现在是在本能的捍卫自己的世界观,世界观被否决的心理压力过大,让你本能开启维护模式,来保护自己。你现在并不是在进行思考,你只是在纾解心理压力~~~”
第八十章 时间性预感
“~~~我~~~”莫回被说的哑口无言。
“放松,放松,只要放轻松就好,不要去想它。”
“~~~我~~~”莫回欲言又止,“~~~好吧,我试试。”
会议室进入了安静状态,俩人相对无语,静谧无言,一旁的tina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突然感觉自己是多余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氛反而变得更加温馨惬意,似乎相对无言也是一种独特的交流和享受。
过了良久,莫回终于打破了沉默。
“你是怎么确定预知可以验证的?”
“静心!”
“静心?”
“对!静心,禅修,放空,冥想,差不多类似的方式。”
“我不太明白,这和预知有什么关系?”
“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同样是一个漫长的故事,你确定要听?”
“当然!”
“好吧,那我给你讲下吧,能够理解多少看你自己的了。”
“我们都知道,人是有心理压力的,对吧?”
“嗯。”莫回点点头。
“心理压力是多种多样的,紧张、害羞、恐惧、烦恼,只要是情绪,都会引起人的生理变化,都会导致心理压力的出现,无论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
“人在遇到激烈的情绪时,都会在身体上表现出来,比如高兴的时候回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悲伤的时候回流泪,愤怒的时候回表现出攻击性,懊恼的时候回锤自己脑袋。”
“人的情绪是有遗留的,比如你遇到什么高兴事,这一天心情都很好,如果遇到什么倒霉事,你这一天都会情绪低落,如果遇到重大挫折,你可能连续几年心情都好不了。”
“人的性格有一部分是先天遗传的,父母和孩子的性格往往有某些相似性。”
“而人的性格同样有后天因素,有一部分是受到后天的影响后,逐步形成的。”
“那么性格是什么呢?简单来说,有人突然冲过来打了你一拳,你是会马上打回来,或者立刻委屈的大哭,或者你会喊朋友来帮忙,或者你会忍气吞声的低头走过,或者立刻转身逃跑。这些反应就是你的性格。”
“这里有个心理反应模型,你为什么做出某种选择,是有原因的,是由你的思考,你的情绪反应决定的。如果你当时怒火中烧,那你打回来的可能性就比较高,如果你恐惧害怕,那你逃跑的可能就最高,如果你怕继续挨打,那你忍气吞声的可能就最高;如果你仇恨在心,但是理智能够克制冲动,你找人来帮忙打架的可能就最高。”
“在你发生情绪反应的同时,你的大脑也没闲着,它也在不停的思考。比如你学过空手道,你经常跟人对练,你认为自己能打过他,那么你打回来的可能性就更高;而你观察打人者,发现他现在喝醉了酒,并且手里拎着一把刀,那么你逃走的可能性就比较高;如果你手边正好挽着个女孩,而打人者打完你立刻跟那女孩说着什么,那么你是不是立刻会想到遇到情敌了?”
“而你为什么这么思考,为什么能够观察到相应的细节,这是由你的经验和知识来决定的。”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人的性格是由他的情绪反应机制,由他的知识和经验体系,由他的思考模式决定的呢?”
“那好,那么我们暂时将知识、经验、思考放在一边,单独说这个情绪。你为什么发生这种情绪反应,是由你的情绪反应机制决定的。而你这个情绪反应机制,就是那个带有先天遗传的部分。我们知道经验、知识、思考都不能遗传,那就只剩下情绪反应机制能够部分遗传了。”
“那么情绪反应机制除了遗传的那一部分是怎么形成的呢,除了遗传的之外,剩余部分是后天习得的。如果一个孩子天天挨打,他必定会习得恐惧、畏惧、萎缩的情绪反应机制。”
“我们都知道,监狱、集中营,对人的性格改变非常巨大,这说明,情绪反应机制是随时在变化的,随时受到外界影响,成年人并不意味着他的情绪反应机制不再变化了。”
“就是说,你今天的情绪将会对你明天的情绪反应机制产生影响,你一年前的情绪,将会对现在的情绪反应机制产生影响。”
“ok,既然以上的判断你都认可,那么我现在可以给你讲一个模型了,心理学的模型。”
“人,人的心理,在刚出生的时候,只有遗传的那一部分,那时没有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这个是人最初的心理反应核心。”
“而随着人的成长,不断收到外界刺激,产生各种情绪反应,这些情绪反应最终包裹在最初的核心外层,形成情绪反应机制,随着年龄的增长,后天累加的外壳就越厚重。”
“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后天的核桃壳,包裹着先天的核桃仁的状态,这就是人类的情绪反应机制的核桃模型。”
“可是这和我的疑问有什么关系吗?”
“别着急,慢慢来。”
“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即视现象,各种超验现象,其发生的频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下降,所有超验的心理学现象,基本上都集中发生在人类的儿童至青年这个阶段,当人步入30岁之后,就会距离超验现象越来越远。”
“你将这个现象与核桃模型联系起来想想,是否觉得中间存在某种联系呢?”
“你是说后天习得压制了超验现象。”
“没错,后天习得的,那些组成核桃壳的情绪反应机制,其中充斥了大量的负面的东西。”
“所有情绪反应,只要它形成了,或轻或重的都会引起生理的变化,而这也意味着心理压力的行程,既然有压力,那么必然会有释放需求,如果这个压力长期得不到释放,就会对人的心理造成破坏性伤害。”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锅炉被加热,内部产生压力,如果这个压力一直得不到释放,那么最后肯定是压力冲破了锅炉,让锅炉爆炸了。”
“所以很多精神疾病患者,他们都是心理压力没有得到及时释放,最终导致了病理性改变。”
“而压力的释放,有的是良性释放,有的是恶性释放,还有释放不彻底,各种不妥当的心理反应,最终都会累积起来,形成那层厚厚的核桃壳。”
“而这些,极大影响了超验现象的发生。”
“我们在世界不同文化圈里都能发现一些有趣的共性,比如神话传说的相似性,比如各种观点的相似性。对于同一个问题,你在不同的文化里都能找到不同方式的解读,而这些解读,有的时候往往会揭示本质。”
“比如佛教提倡本心,提出修行的最终目标是得大自在;而道家修行的目标是逍遥,所以有了逍遥游;儒家讲究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基督教讲究的是聆听上帝的感召;你是不是觉得他们都很相似?”
“如果认真考察,你会在各种地区性宗教里,发现类似的描述,它们的目标里,基本上都有类似的诉求。”
“原因在哪?”
“因为大家都发现了同样的问题,都想要解决同样的问题,都在寻找同样问题的答案。”
“它是什么呢?”
“它就是超验现象!”
“如何接近超验现象,实际上几千年前的宗教就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敲碎那层核桃壳,将后天影响削弱到最小,获得最大化的,超验现象出现的概率。”
“所以我说,想要验证预知,最主要的办法就是静心、冥想、禅修!”
“~~~”听完这鸿篇巨制,莫回完全失去了语言能力,他突然明白,他遇到了真正的牛人~~~
莫回突然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他赶紧问道。
“你通过这种方式验证过预知?”
“差不多吧。”
“什么情况?”莫回的好奇心被彻底勾起来了,如果是真的,那么他面前坐着的就是活生生的先知啊!
“随着静心的深入,并且持续不断的将核桃壳磨碎打掉,超验现象会越来越频繁,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超验现象就是即视现象,它发生的频率会不断增加。我自己是学心理学的,所以我能很清楚分辨出,那些即视现象是心理错觉,哪些即视现象是真的。”
“而即视现象,其本质就是时间性预感!”
第八十一章 社会组织决策和行为模型
苏青姬给出的是很不一样的心理学观点,也正是这些观点让莫回直接决定——就是她了!
苏青姬的加盟让侦探公司在奥美项目上立刻开始显得高大上起来,越来越带有一股与众不同的专业味。
比如苏青姬加盟之前,莫回一向是一个标准的数据小偷和搬运工,把奥美公司内部的各种信息偷窃出来,然后交给恒美老总刘新宇。他一直不觉得这种方式有什么不对,并且刘新宇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刘新宇一直对莫回的这个侦探公司超满意,尤其在莫回的激光监听系统投入使用后,刘新宇对莫回的侦探公司简直满意得不要不要的,这基本上已经过是他能够想象的,作为一个侦探公司能够做到的最好结果了。
可是苏青姬的假如明显刷新了这种认识,她的到来不仅让莫回明白,原来研究一个公司还有这么深刻的角度和方法,同时也让刘新宇对莫回的侦探公司,由原先的赞不绝口,开始向敬服转变,很有点要转化成铁粉的架势。
苏青姬在加盟公司之后,开始给奥美公司的每一个员工建立档案,然后开始给他们建立心理模型。借助莫回团队的研发能力,这些心理模型被数据化,被设计成一个黑箱结构,专门用来测试和评估目标的可能反应。
利用这个心理模型,就一个进行行为和决策的预测和评估,比如11号目标,当他的心理模型数据化之后,就可以输入他遇到的各种事情,例如公交车晚点,被上司训斥之类的,然后心理模型会自动给出目标可能的应对行为,在与实际情况比较,不断进行微调,让心理模型无限与真实情况一致。
奥美公司的所有员工都被建起这个心理模型之后,他们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可以预测的了,可以被数据化计算的了。
以这些心理模型为基础,苏青姬的研究再次深入,她开始搭建奥美公司的组织反映模型。
按照苏青姬的话说,“每个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的决策和行为反映模式,我们需要做的是,仿照心理模型,搭建一个对应奥美公司的,社会组织决策和行为反馈测算模型~~~”
苏青姬根据莫回提供的各种数据,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逐步确定了奥美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责权利分配,最关键的是影响力关系图。
每个社会组织当中,既有着名义权利也有着实际权利,名义权利就是这个组织在实际运行中,组织赋予其中每个人的角色定位,赋予每个人对应的权利和职责;但是在组织实际运行中,团队成员在互相磨合和配合中,慢慢会形成约定俗成的配合方式,这就形成了实际权利;实际权利往往与名义权利并不重合。
就像很多公司中,某个部门经理在很多事情上往往并不能一言而决,经理也需要跟几个重要属下沟通之后,才能做出某个重要决定,这就是实际权利和名义权利的差异,实际权力往往代表着影响力,就是某人能够影响组织决策的能力。
奥美公司不太大,苏青姬很快理顺其内部关系,将整个公司内部的影响力网络给构建出来,然后再莫回的配合下,据此构建了奥美的决策和行为模型。
等刘新宇看到这个东西时,他已经彻底被折服了,他简直无法想象,研究一个公司居然能够研究的如此精深,这个模型出来之后,奥美就像是游戏里的大怪一样,很多行为都是可以预测的。
如果说个人的心理模型还有很强的不可预见性,因为各种细微的心理扰动会导致预测效果不佳。单是组织模型就不同了,它是由不同人组成的,并且不同人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几乎都是可见的,这让组织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了很多。
为了方便给刘新宇演示,莫回特意针对奥美遇到的几个事情进行了实际测算,结果证明组织模型的预测精度非常高,模型预测几乎与奥美的实际反应完全一致。
厉害了~~~
这个东西在刘新宇眼里,已经有点未来科技的色彩了,不明觉厉的样子~~~
当你显得足够专业的时候,你的客户往往非常容易被说服,现在刘新宇就处在这个状态,他看过组织模型之后,对莫回公司的信服已经爆棚了。
刘新宇现在是信心爆棚,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将奥美干趴下,这一刻他等了十几年了,现在终于切实看到胜利的曙光了。
刘新宇虽然有点急切,但是在苏青姬的劝说下他很容易打消了自己的观点,因为这家侦探公司非常专业,在研究人和研究组织行为上,就没见过比他们更专业的地方,既然人家不同意立刻开始,看看肯定有足够的理由,还是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为好。
莫回公司已经在刘新宇心里建立起足够强大的影响力,这种状态下的刘新宇是非常容易被说服的,只要给出一个符合逻辑的理由,刘新宇都会言听计从。
“刘总,你想要打垮奥美这没问题,不过我们需要进行一些预先布置,您先别着急,再等等,等我们布置完成,实际上果实就差不多成熟了,我们只要等着它自己落下来就行了。”苏青姬如是说。
把刘新宇送走之后,苏青姬要来奥美老总胡利安的全部资料,经过一番细致的研究,她开始给出行动计划。
为了实现苏青姬的计划,莫回再次招聘了一个退伍兵,这个叫徐浩的退伍兵,退伍之前隶属于野战部队,并且是师属侦察连的排长。按照通俗的话讲,徐浩属于标准的特种兵,技战术水平在整个师里面都是拔尖的,类似于这个师里的兵王。
本来可以用单涵的,只不过单涵被翟雨佳霸占着不放手,一时抽调不回来,莫回几个程序猿又属于四体不勤的,就只好把徐浩招聘进来。这些活就让徐浩这个专业人士出马了,不过按照徐浩的能力明显是大材小用了。
第八十二章 白挨打了~~~
胡利安悠悠醒来,头顶的水晶吊灯晶莹剔透,闪烁着奢华的光芒,手边是两具丰满滑腻的身体,年轻充满活力,皮肤光泽充满弹性。他喜欢年轻的**,越年轻越好,每当年轻细腻的**在身下婉转呻吟的时候,他就感觉自己汲取了对方的活力,让他感觉自己仿佛也年轻了几岁。
年纪大了,就不想年轻的时候那么贪睡了,胡利安虽然没有了睡意,但是他并不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