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踏破大千-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未曾影响到他们,可以说能够保证西周的安稳,他们这些人暗中的动作是功不可没的。
如今是不是该将他们摆上前台来了呢?这一点让姬昌极为游移,毕竟底牌这种东西只要没有出手便是绝杀,然而一旦明牌那么威胁便已经几乎等于无了。
哪怕知晓姬发等人的不凡,可是只要他们一日不展露,天下的人都会忌惮于他们的力量,而有所收敛。
当这些力量展露之后,无论多么强大,都会有无数的窥伺之人日夜不停,只看商皇当年的处境便可知道一二了。
就在姬昌犹豫的当下,一个年轻却散发着勃勃生机的青年人影来到了他的房门外敲响了他的房门。
。。。。
“这里便是朝歌?”
一身迥异于此都城的锦帛白衣,面料上的织孔几乎难以辨认,在阳光下倒映出一层亮光,让周围的百姓啧啧称奇,哪怕是殷商最新发明的那些织布机似乎面料也远不及这等衣物。
唯有少数练气士出手织出的无缝天衣才能比拟一二。
没有在意身边一幕幕打量的眼神,在来的路上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目光,偶尔她能够很明确的察觉到这些目光里面的恶念极少,几乎都只是好奇罢了。
这是在大隋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民智一开便是真正的绝圣弃智,不说社会文明进步了多少,可是却使得种种**明显加重了。
这一点也是大隋朝廷多加研究的课题,还好如今的儒法两家并行,详细的律法规定着人之道德的底线,儒家也有人性本恶一说,唯有不吝底线的揣测人性之恶才能归束出人性之好,这一点大隋上下倒是有着一致的认可。
越是经历过乱世,越是能够明白这一点。
不过在朝歌这里,这位异界来客还是见识到了不同的一面,上古先民的模样究竟如何,现如今看来已经彻底展露在了她的面前。
哪怕是有着不断的生产力的改革,还是免不了上古先民们心思上的单纯。
简单和直接的性格并没有因为各种经典学说的传播而变得复杂起来,反倒是越发的使得他们变得通透起来,这也是殷商子民尚武的传统决定的。
通常来说习惯拳头解决问题的人,都会更加简单一些,这一方面大隋研究社会人群的学派倒是一直有数据给朝堂的诸公。
不过作为来到异界游历的大隋使节,她还是看到了一些不同的东西,尤其是殷商最近在费仲手下进行的改革,更是让她看出了几分不同的端倪。
其中的某些策略和学说都不应该是此界应该出现的,就连她的那位李师也是有时露出了深思的情况。
第九十三章 朝歌异闻录二
“大异于洛阳,不该如此啊。。。”
李师下巴长须不断飘动,眼神之中闪烁出一股难以想象的精芒流转,他所修行的法门对于杀敌一途并不擅长,最多也就是牵制对手罢了,然而却是一种极好的修身养性,增长智慧的功法。
尤其是磨砺心性一道,对于精神更是卓有见益。
更是对于政策一途有着极罕见的见解,老人虽然从上代隋皇之后便不牵涉朝政,可是却一直是女帝幕后军师之一,位列国公之位与国同契,堪称位极巅峰。
就连如今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也要对他抱以半师之礼,风骨卓绝远迈古今。
而他此时都不禁心中震动,发出感叹,便让身旁的男装丽人更加疑惑。
她虽然看出了此地的一些异常,也察觉到了朝歌必然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影响着朝政,可是却还是看不出李师话语里的意味究竟是什么。
毕竟朝歌和洛阳有差别不是应该的么?两个世界无论再如何类似,有着历史的相交,可是文明的差距和人种成差别有着不同才是正常的情况啊,怎么会‘不该如此’?
“李师,您究竟看出了什么东西?为何会。。。”
女子在马上轻声的询问,用的是大隋官方语言,对于此界的人等来说几乎是难以辨认,安全性上更是高了许多。
“哈,倒是无妨,不过是看到了一些奇异的东西罢了!”
李师摆了摆手,并没有说出到底是什么东西,却让女子心中的疑惑越加浓厚,好奇心忍不住般的跳跃起来。
似乎是察觉到了女子心中的好奇,李师忽然遏住了马车,翻身走到了马车之下,伴着马车缓缓的行走在大道上,不在乎身边殷商子民越发好奇的神色,一脸坦然的模样,兼得一身气质风骨倒是显得越发卓尔不群。
“幼薇啊,你也下来陪老夫走走罢!”
只见他回身招了招手,对着马车内的男装丽人开口道。
“好!”
虽然有些疑惑,丽人却没有多少犹豫,很快就走下了马车,好奇的伴着李师开始打量这个迥异于洛阳,独属于大商世界的雄壮城市。
不同于洛阳千年建设,无数的风景和设计融入其中,朝歌看上去却没有什么高耸入云的城墙,反倒是城市内部有着无数的高大建筑,将一户户人家围拢在其中,如同一个个堡垒,拱卫着最中心的殷商皇宫。
不时出入的武士更是神气高昂,却并无骄横的神色,对于百姓有凌驾却无轻蔑,言谈多有笑意却并无冷漠,倒是极为不俗。
而那些商户简单的排列在大道两旁,售卖的东西也少有加工过,却又不时有着极为神异的东西出现,让这个见惯了奇珍异宝的女子也心动不已。
可是女子还是不明白究竟这里和洛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足够让李师也要亲自踏入其中才能分辨的。
“还是看不懂么?”
李师的声音在她的耳边响起,让女子有些羞愧的闪出了一朵红晕。
“幼薇愚钝,还是看不出端倪,希望李师可以解惑。。。”
倒是没有不懂装懂的样子,女子也很清楚这种东西不需要遮掩,尤其是在这位老大人的面前,诚实一些反而更好。
似乎是看透了女子的心思,她内心的那些小九九老人又如何看不透,这种明面上的诚恳,其实又饱含着一些小心思,老人也看得太多了。
尤其是在身居高位之后,更是什么手段都见识得多了,如果是以前他可能还觉得此人心不够诚,但是到了现在他早已经无所谓这些了。
轻轻一笑,然后他便点出了此中的关键。
“是精神啊!你看看他们的精神和我洛阳臣民的精神有什么区别?”
幼薇的眼神当中闪过一丝迷茫,随后越来越明亮,李师点了点头暗道:孺子可教。
“看出来了?”
狠狠的点了点头,这次她在看待周围情况的时候再无迷茫。
很快就分辨出了其中的不同之处,然后眼中的惊奇便越发的升起。
“怎么会这样?一个不过文明初起的王朝怎么会有这样旺盛的。。。”
看到了不同的地方,幼薇反而更加惊奇,因为在她看来洛阳已经的天底下最为不俗的城市了,可是其中的民众的眼中也没有这样澎湃旺盛的精神。
尤其这可是一个历史上的王朝末期,真是让她不解,哪怕是有着变数将一切打乱也不至于如此,毕竟一国之民的精气神可不是这么一会就可以改变的。
只能说在过去的时候殷商子民便是这般的模样,这就更加让她疑惑不解了。
如果朝歌有着这样的精气神,那么为何还会被西周灭亡?
尤其是在己身的帝皇还是此界最强者的情况下。
“所以说,我们是在近距离的接触历史啊,哪怕有着许多的不同,但是这个世界的衍化却可以解除我们许多对于上古先民之间的疑惑。”
李师的眼中没有剩下多少惊奇,反而是多了几分感慨和对于真相探究的意动,对于他这样的人物来说,对于历史的真相和知识的探究才可能引得他的心绪再起波澜。
毕竟他从小也是接受着儒家的教育,哪怕年纪越大看得越多,了解的也越发超脱于儒家,可是却不禁还是受了几分束缚,儒家有一个正源归朔的机会,李师受到的震动自然没有表面上展露的那么简单。
尤其是西周的姬昌成就圣位,还有姬旦的出世,加上殷商朝歌的奇特,李师感觉自己似乎可以揭开一个千古之谜。
“好好看吧,这里的见闻,也许将是你一生的财富,老夫也感觉此行将是终身难忘的!”
李师的眼神带着几分向往,又有着一丝的警惕,他更加清楚冷静才是他们能够安全出入此城邑的根本,尤其他们即将面对的是此界最强的存在,那是一位堪称无双无对的强者。
威能霸势比之大隋女帝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以他传闻当中的性情来说,也许还要比女帝更加霸道可怕!
也就在李师心思转动之际,一行身披甲胄的武士来到了他们面前,领头的男子眼中带有一丝审视,然后淡漠的话语传出:“。。。”
第九十四章 定海侯
“你们便是异界那个王朝来的使节么?”
高大的马匹上,一个神情冷漠的将领看向李师和幼薇两人露出了几分不屑,在他看来没有多少修为在身的他们,又没有什么礼物和仆从,看来这两人不是骗子便是小国之人。
两人的样貌虽然有些出挑却并没有值得他在意的地方,如果异界的国度真的只是这样的话,那么异日他们大商的军队打入异界也不过是等闲而已。
这种想法在殷商的军队内并不是一人,甚至形成了一个派别,可惜没有那位帝皇的首肯所有人都只能按捺,毕竟哪怕是号称军方第一人的恶来也不过商皇的侍卫罢了。
他们这些人哪怕再有想法又能如何?
虽说是改制,但是帝辛却很清楚他手中最大的力量是什么,哪怕动了许多的制度,但是军队的改革却并没有启动,反而军队是在不断的进步和壮大当中的,也显出了一个独立于如今的朝官集团,颇为畸形的军事贵族集团的出现。
尤其是以老旧的军士贵族为首,他们并不在意土地和奴隶,却对战场和军功极为热衷,使得殷商的军队一直如同一头怪兽一般吸收着来自朝歌进步的一切,然后。。。疯狂的壮大。
而这一情况也带来了连锁反应,就如同现在一般,军事集团的人马甚至都敢于拦截来自另一个同等国度的使节了!
要知道能够自称使节,而且受到接待李师他们一行人可不是这么随便就走到了这里,到底是一地国都怎么可能毫不检查?
而李师他们出示的东西也足够分量,否则也不至于来到了朝歌之后这么久还没有人出动拦截,那是因为知晓他们的目的地就是通译馆,然后等待商皇的接见。
作为另外世界的使臣本应该备受礼遇,然而对于殷商来说从未有这种对待同等级使节的经历,费仲等人哪怕是看了不少的未来经典也不在乎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所谓礼节不过是弱者归束自己的东西。
这一点殷商上下都是这么觉得的,所以几乎都是视而不见这些繁文缛节,反而对于经典之中蕴藏的智慧有更多的领悟,所以哪怕是同样的东西到不同人的手中还是会变成不一样的东西。
这种南橘北枳的道理,李师也是真正的深刻见识到了。
不过他没有想到,哪怕是知晓了他们的来使身份,居然殷商还有人敢来找麻烦。
这种事情便出乎了他的预料之外了,不过李师什么身份,大风大浪都经历过来了,更何况如今现在的小场面。
眼前的这个将领修为虽然还不差,却还不被他放在眼里。
在察觉到了来人的敌意后,他第一时间便肆无忌惮的释放了自己的修为,可怕的精神威压顿时弥漫,将来者的马匹直接压得瘫倒在地。
而一股如山的压力降临显然也超乎了年轻将领的预料,一个不查顿时落在了地面上,一声闷响便是踏出了两个深坑,落在了其中动弹不得!
“吾乃大隋使者,瑞国公李纲,前代太傅,天子帝师,位列三公之上,与国同契,岂是尔等可以诘问的?”
只见老人长须无风自动,可怕的威压弥漫,周围的殷商子民瞬间作鸟兽散,虽然如今不多,可是过去经常出现的修行高手的大战怎么应对还是深入了他们的血脉里面。
在察觉两方都不好惹后,那些行人顿时都躲到了两边的建筑物里面,虽然未必完全安全,却也比在外面好太多了。
强大的威严那种统领一国,执掌万民的气魄一出,莫说是这些只见识过一些血战的军士,就连在背后看着事态发展的那些真正大人物也感到了一阵阵惊愕。
毕竟他们可没有这等掌握亿万黎民统治江山的气魄,说到底殷商子民加起来也不过千万之数,不过是洛阳神都一地之民,能够统摄整个大隋当年分理阴阳的执宰,身上威严之重尤其是他们可以想象?
这是真正治理了天下才能得到的强盛气魄,就连如今的那位费仲也不过是略有雏形远远比不得这位瑞国公一丝半点。
不同于体术强者的霸势,也不同于练气士那种如天道般自然降临的威严,这种统摄黎民的气魄堪称是人道之中最为可怕的压制,那是一种如同见到了无上存在的天然位格压制,就连体术已经晋入了脱胎境界的年轻人也顿时额头染上了一圈虚汗。
“怎么?尔等殷商便是如此接待使节的么?!”
老人威风凛凛站在大道之中,既没有出手也没有放手的意思,如泰山北海般的压力不断累加,眼看那年轻的将领身上已经传出了骨骼崩裂的声音,却听得一阵马蹄声响起,又是一队人马开拔了进来。
身披无缝天衣,海蓝色的长袍上镌刻着类似真龙的异兽,头上带着一顶十八颗同样大小的明珠组成的冠冕。
平淡的眼神底下掩藏的却是如同大海一般浩瀚的伟力,几乎在他眼神望来的瞬间,空气中便传出了一声爆响!
‘噗!’
随后便是整个街道陷入了沉寂。
一阵烟尘荡起,再看去的时候,那拦阻李师等人的年轻将领已经彻底的昏死了过去,而那头瘫倒下去的骏马也直接化作了死物。
“有客远到,本侯倒是怠慢了,不过此乃大商国都,哪怕是一方使节也不能阻塞马道吧?”
来者三点长须无风随着嘴唇的颤动发出一丝丝的波动,然而来者眼中一抹深蓝却让李纲也忍不住生出一点源自心灵的寒意。
不过他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精神一道更是不弱于任何人。
“哦?老夫也不曾知道,在接待使节之前要派遣军队来耀武扬威,步步诘问的,这便是你殷商的待客之道?”
李纲双目一道精光飞射而出,好似大日降临一般的精神意念直接将来者带来的森森寒意彻底破除。
“是么?”
来者眼神一扫,似乎此时才看到那一队倒地的军士。
“那倒是本侯不查了!”
只见他抬手轻动,唤来了身后的人马。
“将这些丢人现眼的家伙拖下去,然后派一对人马送来使去通异馆歇息!”
很快就有一队人尊令走了出来,然后来到了李纲等人面前,抱拳行礼。
没有多说什么,李纲的气息一收,挥手让一直有些紧张的女子上了马车,然后也是极有风度的拱手一礼。
望着已经准备离去的来人,开口问道:“不知这位侯爷名讳?”
来人也不回头,然而一道几乎可以霜绝天下的声音传来。
“定海侯李靖!”
第九十五章 一人靖海波,半掌定安民
“居然是他?”
就连李纲也是险些惊愕出声,不过到底是执宰老人,很快就稳定了下来。
某些民间传闻他也不是没有听说过,尤其是沿海之中,李家三太子的名谓他当然也是知晓的,尤其是在这边已经确定是殷商世界的情况下。
许多有的没有的资料他自然都会查看一番,尤其是民间传说野史,很多时候真相就埋藏其中。
不过他见到的男子和传闻里面到底是相差太大了,大到了让他怎么猜测也想不到来人的身份,要不是他亲口所说,谁能想象到在野史传说当中的李家懦弱的父亲,是这么一个不可一世强悍绝伦的大能?
李纲可以肯定的说,就凭李靖展露出的威能也不是一般的强者可以对抗的,哪怕是所谓的真龙之威也未必不能对抗。
怎么可能出现李家三太子传说之中的那些事情?
‘要么就是。。。此界的龙族比想象之中,还要可怕!’
脑海里面闪过了这种揣测,李纲这才意识到了他忽视的一点,这方世界之中人族固然已经称霸天地,却远不像大隋时期一般,已经彻底将其余的种族几乎完全消灭掉了。
还是有着许多残余的异族势力觊觎着霸主的位置,并且不少是有着相当实力的,他们这般大咧咧的在殷商境内行走居然没有被袭击已经说明殷商的可怕之处了。
那是一种无论何等异族都不敢作乱的赫赫威名!
年轻的女子虽然也为李靖的名号震惊,却并没有想到这些,反而对于他定海侯的职位好奇,但是此时也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女子轻轻摇动李纲的手臂。
“李师,走吧!”
老怀大慰的点了点头,李纲并没有拒绝她的好意,反而踏步就走上了马车。
然后淡淡的对着驾马之人吩咐道:“走吧!”
便见得一行车队向着离皇宫东南的方向而去,哪里有一座不算矮小的庄园正等待着他们的入驻。
虽说的叫馆,实际却是一个偌大的庄子,分做很多小的区域,可以安排许多人居住,倒也是极为适合他们安置,这等设计也是为了日后与异界交流来使的情况。
按照帝辛的推测,一个大隋肯定不是世界融合的全部,起码还有两到三个世界将要融合进来,到时候的世界将会是广袤无边,又充满了各种强大国度的存在。
而强大的国度便代表着无穷的**,战争肯定不可避免,可是来往却也绝对少不了,所以按照帝辛那个性格才会修建这么一个地方安置使节。
因为强势如他也明白,接下来的世界里面将会一场不折不扣的可怕乱世,又有一场绝对精彩的浩大盛世。
在这样的大世之中一些被安置于外的人才也必须回归中央重新分配工作了,比如那位回归朝歌镇守皇朝东南,压得龙族不得踏入近海一步的强势决绝的人物!
拥有着定海之名的,李家李靖!
几乎是一来到通异馆李纲等人就派遣手下携带着重金去打探来自朝歌的消息,还有那位名唤定海的侯爷究竟有些什么事迹,得到的消息却是让他们十分的惊讶。
可以说除了偶尔传闻之外,竟然朝歌都没有多少居民知晓定海侯此人究竟有什么功绩,难怪后世之中对于此人也不过寥寥一笔。
‘不过情况很快就会发生变化了。。。’
李纲这等人物洞若观火有什么看不透的?如同定海侯这般的人物功绩不显肯定是有各方面的原因,然而当他进入朝歌后这些原因就不再是原因了,因为简在帝心了!
已经入了帝辛的眼中,还有什么阻碍可以使得他名声扩散?
果不其然没有两天,朝歌上下尽是传扬定海侯功绩之人,而此时世人也才知晓,在那皇朝的边疆有这么一位堪称绝世存在的人物镇守着海岸线的平静。
要知道殷商并不是先代的大夏,仅仅守着中原的几州之地,可以说有好几处地盘扩张至大海都是历代先王耗尽心力占领下来的。
这些地方往往开辟得不多,又危机四伏。
更是不时有着异族侵袭,算是殷商真正的边疆之地,就比如当年靠近九夷等地的诸侯国,那也是为了扩张殷商的实际控制区域才分封出去的。
在没有足够的人口和生产力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分封是一种对于中央政权极好的占领已有地盘的方式。
哪怕分了出去,名义上也是在殷商的掌握当中,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开垦之后,这些地方才能真正成为人族子民安居之所。
不过有一些地方却是真正的穷山恶水,尤其是要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就连分封出去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渤海滨便是这样的地方。
直到李靖的出现,他家族不算上卿却也是位列中等爵位了,不知为何却少时离家,中年才归来修得了一生迥异体术练气之法,不得家中老人喜爱,又为人颇古板。
既然家中不喜他便自己闯出一番天地,几番征战之后,修为不俗的他很快就担任了总兵之位,不过却也得罪了军士当中的一些上卿。
不过他的战力实在不俗,又不能随意安置,于是乎渤海滨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就被分封给了他。
还起了一个定海侯的爵位与他算是折算了军功,然后朝歌的那些大人物们很显然就将这个人忘到了脑后。
要知道渤海滨可不是什么好地方,说起来蔓延了整个殷商境内的海岸线,实际上却是一个什么都没有最多的就是风和浪的穷疙瘩。
当年的先王们打到了那里也是觉得太过贫瘠,就连城邑都没有建设就班师回朝,唯一留下的也就这么一个名号。
而定海侯的名字更是有着借刀杀人的意思,谁不知道海洋是龙族的私地?定海那不就是冲着龙族去的么?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这个看似有些古板的家伙却着实的做出了一场惊天的大事。
不但收留了海镜线沿岸的村落人民,建立了一座海滨城邑,更是亲自带着亲兵与渤海海族大战了十年之久,杀得海族大败,血染渤海岸边三年腥气不散。
尤其是他的神掌之能更是惊动天下,当年一战最后龙族的高手都出动了,却一点用处没有。
不过是半招掌法便将那些龙族全数打回了深海,至今近海之中依旧罕见海族踪迹,就可知定海侯此人的威名之盛了!
‘一人靖海波,半掌安定民’的评价绝对不夸张半个字!
第九十六章 黄金殿,白玉台
一人兴国,一人安邦!
定海侯是否是一人兴国的绝世之才还有待疑问,可是一人安邦却举天下都无人有疑问。
不过昔年帝辛霸绝天下,刚愎自用,又有些瞧不上天底下的各路豪杰,加上一些贵族不断的游说,所以大商一方安邦柱石便被默默的放在了渤海之崖,不闻不问,也无人提起。
然而到了如今的情况下,帝辛已经有了改变,自然不会放着这么一个人物在边疆吹海浪。
尤其是在海疆越见平静的情况下,一员堪称举世难寻的人物坐镇那里已经没有必要了。
至于深海龙宫的想法会否有变化,只看如今商皇镇压天下的气魄就知道,强如龙族也只能仰鼻息而活,否则它们可不是西周,有人族内部更替的意味在其中,一旦掀起人龙大战,结果必然不会太好看。
龙族哪怕再有底蕴可以抗衡人族,也不意味着可以在人族全面开动的战车下存活,如果有这样的把握,它们早就掀起无尽的风浪,何至于掩藏于人族难觅踪迹的深海之中?
所以哪怕人族所在的大地上遍布着龙族血脉掌握水脉,龙族也一直安分守己,偶尔有外出掠夺血食也是在不被人族的修行者发现的情况下,否则哪怕是被斩杀了也无人说去。
如今的大商的人族可谓是真的有几分定鼎天下的的霸道之气了,哪怕是还有残留的异族如今也只能令寻他法,这是天意垂青商皇之后必然的走势。
哪怕是妖魔两族的大能也只有徒叹奈何,哪怕是有着身为神兽之名的妖族大能如今也只能看着天地气运逐渐的完全倾斜,短短时间内走过了需要几万年才能达到的变化。
让人族要真正的独霸天地!
就在这种情况下,既算是定海侯远离了渤海城邑如今也不可能有半点的异动出现,更何况如今的讨海人大量的被大隋和大商诸侯的人手雇佣,已经远离了需要进入深海才能吃得上饭的生活。
尤其是来自大隋的很多商业开发的观念,使得这些淳朴却有着特有狡猾智慧的讨海人都赚得盆满钵满,一时间海岸线的村落也不需要定海侯太多注意,只要把控两方的交流就好了。
毕竟都是殷商的子民,这一点是底线,否则哪怕是逃到哪里也会受到定海侯意志之下的渤海卫追杀。
而常年和海族搏杀的这些精锐卫兵,对于背叛可是真正的深恶痛绝。
所以哪怕是最为狡猾的讨海人也都紧守着底线。
更何况定海侯的离去并不代表着镇守力量的完全消失,这位侯爷的几位公子哥可已经都已经达到了体术修行的极高境界,尤其是大公子和二公子更是被传闻中的昆仑山练气士收为弟子。
一身鬼神莫测的练气士神通几乎让周围的所有异族都觉得惊恐,要不定海侯立下了规矩,只要不伤人族便不能随意斩杀,这些靠着海洋获取修行资源的异族早就被屠戮一空了,也不会出现渤海城邑偶尔还能见到异族来买卖东西的情况。
不过人族到底占据着大势,也不至于不给这些异族一点汤喝,只要愿意融入人族他们倒也没有多少的排斥,当然做生意的时候赚还是赔就看自己的手段了。
当然如果灵智都没有,人族屠戮起来可是毫不手软的,这也是人族和很多异族最大的矛盾,不过人族从未有改变的兴趣罢了。
后路安稳,定海侯受到了王旨自然马不停蹄的回归了朝歌,显然他对于如今的情况也是有话在心中,不过却一直没有机会,作为殷商的绝对忠臣,定海侯在进入了朝歌就立马得到了帝辛的召见。
而有关这位定海侯的事迹也以最快的速度冲破了封锁传遍了整个殷商境内,很快一个腾升而起的军方战神的形象便已经出炉。
对于如今的军事集团来说很多旧贵族阶层感到了威胁,他们终于明白为何帝辛有意召唤这位武力强悍又独立于外的定海侯归来了。
这是对于军事集团的发展已经有了极大的不满了!
虽然恶来是坚定的王族一党,但是军事集团奢求的东西太多,已经开始涉及到帝辛的路线问题了,而且手底下的势力进行碰撞消耗自己的力量明显是帝辛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来自王宫至高无上的意志便召唤了来自边疆的这位侯爷,欲要在军队之中再立山头平衡内部的势力,这种手段过去的贵族未必能够了解,可是到现在得到了无数典籍的新时代贵族却都心中了然。
这便是所谓的平衡手段,帝王心术。
然而他们又能如何?反抗?再多的人手也不是帝辛的对手,更何况他们依仗的最大战力还是帝辛的人,更何况有多少人愿意反抗如日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