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黑夜将至-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算了。”

    杨小千不再说话,抬起头看着天,那天让厚重的雨云压着,灰蒙蒙的。

    “会长。”方玉站到杨小千身后,跟着抬头一起看天,穹顶把他们关了这么久,都快记不得天空原本的样子了。

    汤韬摘了头盔,走到了杨小千身后,在他旁边许乐、齐烈、齐心吾和其他还活着的觉醒者们逐渐聚拢。

    “都把脸上的鼻血擦一下。”杨小千没有回头,站在城墙边缘背着手朝后面说了一声。

    觉醒者们纷纷抬手抹掉脸上的鼻血,开始整理自己乱糟糟的头发和衣服。就算没有余力再战,那死也要死的像样点,得像杨会长一样,不能丢了风度。

    “咚”

    “咚”

    “咚”

    地面沉闷地响着,不是打桩机在打地桩,而是一个高大十米的巨人正在朝新远江走来,他步子跨得很大,一脚踩下去,脚底下的尸体全都给踏成了肉泥。

    “地炮团的炮弹打空了。”负责守城的军官掏出枪套里的手枪,这小口径配枪拿来打丧尸都够呛,更不可能对付得了变异体和那魔神一样的巨尸。军官打开了保险,枪里只有一颗子弹,那是他给自己准备的光荣弹。

    杨小千举起望远镜,看见那巨尸头顶上立着一座骸骨制成的高椅,椅子上是空的。

    “可惜啦。”杨小千叹了声,放下望远镜,转过头正要说话,却听见身后很远很远的地方有歌声遥遥传来。

    方玉听到这歌声,神情一振,舒了口气,想到自己的爱人应该不会再有危险,方玉放下了牵挂,心中一片坦然,不自觉地跟着哼了起来。

    后面几个士兵放下了枪,开始升旗,一边升旗一边唱国歌。一开始只有几个人跟着唱,等到五星红旗渐渐升到旗杆顶端,随风飘扬时,不少人都加入了他们。那些跟着杨小千一起抬头望天的觉醒者们也回过身,凝视国旗。

    汤韬也是一样,他仔细回忆着自己上一次这么认真地观看升旗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是在家看奥运开幕式的直播,还是十多年前戴着红领巾站在学校的操场上宣誓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

    “会长,谢谢。”方玉又走近了一步,站在杨小千左手边,笑着说道,“我说句话您别嫌老套,能跟您并肩作战是我的荣幸。希望下辈子我还能追随您左右。”

    “别,下辈子做个普通人吧,无忧无虑的挺好。”杨小千转过头,满是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个微笑,方玉从他脸上看出了无法理解的轻松。

    “你以为我们要死了?气氛搞得这么悲壮。”杨小千笑道,“你以为我刚才是在仰望天空假装文艺吗?”

    自顾自地摇了摇头,杨小千伸手指向前方,巨尸正带着尸海冲过来,距离城墙已不足一公里。

    “准备撤离。”

    “什么?”方玉呆住,新远江城内的民众已经全部疏散撤离,他们确实不必再继续坚守,可所有人都已力竭,分流的尸海又已围住新远江,还能撤到哪里去?

    “下令各部,撤离城墙寻找掩体,我们的任务完成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人民保卫军吧。”

    自刘远舟离开新远江已过去一个多钟头,外界军队对现在远江的状况一定已经有所了解,这毕竟是战争时期,不会有太多的繁琐程序,从获得消息到确认方位再到实施行动,一个小时已经足够。

    或许为慎重起见,第二集团军不会第一时间派遣部队入城,但要解决掉新远江城外的尸海未必需要部队进城。

    几十公里外,人民保卫军海军舰队开进江心岛海域,虽因舰船吨位不足,未装备舰对地导弹,但可以使用车载巡航导弹改制成舰载巡航导弹,在这个距离上依旧保有远程对地打击能力。

    云层上方,挂载空对地导弹、制导导弹的战术轰炸机编队确认目标,开始执行轰炸任务。

    南都军区,战斗机机群与武装直升机机群相继起飞,在飞行途中逐渐散成一个扇面,飞往新远江准备进行二次清剿。

    天上落下来的炮弹导弹似乎比雨点都多,新远江城外的尸海尽数被轰天动地的爆炸吞没。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七章 万人守望你的归来

    隔着几公里,撤离途中的人们还是能清楚看见后方涌起的爆炸云,一阵又一阵刺目的强光过后,黑红的土地彻底裂开,飞到空中跟着烟尘一起翻滚。

    热浪和强风刮过来,在省道上涌动的人海渐渐凝固。他们知道,已经不必再逃了。

    从城外飞来的战斗机编队唿啸着从头顶飞过,如滚滚惊雷刺破长空,在灰暗的天空上留下一道道划痕,紧接着看似缓慢实则快到难以想象的白色轨迹出现,导弹发出撕裂空气的尖锐啸声,撞向展开肉翼在空中滑翔的变异体。

    几团火焰在空中爆炸,散发强光的同时烧焦了变异体的肉翼,分裂的弹片则将周边的变异体切成碎肉。

    跟在后面的蝠翼变异体像是粪便上被惊动的蝇群,轰然散开,四处飞逃。战斗机随即拉伸,继续追杀。

    与空军飞行员驾驶的现役战斗机相比,变异体的动作笨拙得像刚学会飞的雏鸟,逃不了几步,便被扑击狩猎的雄鹰撕碎。

    将空中的猎物猎杀殆尽后,战斗机编队没有立刻退场,而是降低高度继续飞行,此时他们已飞至尸潮上方。

    忽然,战机编队陡然拔高,不是因为驾驶员进行拉升操作,而是因为失去了近一吨的载荷挂载于各架战机机翼的航弹悄无声息地下落,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与之前尖啸刺耳的导弹不同,这些粗重的航弹高速坠向地面时竟没有发出太多声音,这是集束炸弹,也就是令所有陆军闻之胆寒谈之变色的,国际公约禁止研发、生产、使用的子母弹。

    一颗集束炸弹的子炸弹数,少则几颗,多则几百颗,天女散花,不留死角。但是集束炸弹中众多子炸弹散布到周围后,有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的子炸弹不会立即爆炸,而要受到触动才会爆炸,杀伤力堪比反步兵地雷。

    这就使得集束炸弹的使用有一严重后果:它将在爆炸后的几年里,对轰炸范围内的人造成巨大威胁。若非亲眼所见,没有人能相信华夏人民共和国的军队会在自己的国土上投放集束炸弹。

    还未触地,航弹母弹便纷纷空中解体,碎裂成密密麻麻数不清的子弹,转瞬间落地,好似活火山群爆发似的炸成一片,升起令人心醉的瑰丽火云,而后一场焰雨淋下,烧干了尸潮。

    七架直升机压低机头飞到撤离队伍的末端,螺旋桨高速旋转的轰鸣声远远比不过机翼下装载机炮的开火声。

    “嗖嗖嗖嗖”密集的火线交叉成一张火力网,把火海里钻出来的变异体和丧尸打得支离破碎。

    抗尸联军付出惨重代价才能拦截的尸潮在装备齐全后勤完备的现代军队面前,眨眼间便灰飞烟灭,尽数全歼,地面单位甚至没来得及参战,战斗就已经结束。

    “亲爱的远江同胞们,我们是第二集团军161师运输团,我们奉命护送你们安全撤离。”

    一队队车身高耸的装甲车、运兵车和大卡车开了过来,大喇叭里响着略带江北口音的不标准的普通话,让人们倍感亲切。

    “同胞们,我们来接你们回家了,你们安全了!”

    回家了,安全了,这是多么动人心扉的话语啊,对于困在穹顶二百多个日日夜夜的可怜人们来说,心中最迫切的渴望便是家的温暖和安全吧,终于看到久违的曙光就要实现期盼已久的希望,一定会激动到不能自已吧!运输团的团长心中如此感慨。

    但凝固的人群并未沸腾,就好像那边烧的灿烂的火海没有传来任何温度似的,还是冷寂一片,像北极冰川。

    运输团的全体官兵们呆呆地看着这群面黄肌瘦、衣不蔽体,刚从地狱里逃出来的人。他们像极了栩栩如生又让人畏惧的雕塑,一个个微丝不动地矗立在原地,沉默地守望着后方,没有发出一丁点儿欢唿的声音。

    这成千上万人集体沉默着,保持着一种相同的肃穆神情,仿佛在参加伟人的葬礼。

    眼前这诡异的一幕让运输团团长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就好像灵魂深处感知到了这些人从地狱里带回来的恐怖严寒,忘了自己该做什么,也记不起该怎么做。

    一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除了风偶尔吹动地上的灰尘和肉沫,这一片焦黄土地上一切都还是保持着原样。

    运输团团长逐渐失去了耐心,这里毕竟不是什么好待的地方,不说刺鼻到难以想象的浓烈硝烟味和炙烤肉脂的焦臭味,谁知道还会不会有丧尸或者别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出现在附近?他们161师的战士不畏惧战斗,但也不欣赏不必要的牺牲,现在还是应该抓紧时间带着这些远江幸存的民众撤离到安全区域。

    运输团团长正要下令组织撤离,却听见那寂静的人海里涌起声浪,石像们又变回人了。

    “看!”

    “快看那边!”

    类似的话语波浪一样在人海里扩散,触碰到边缘时又弹回来,里面每个人都在重复着这话语,哪怕自己听到了很多次,哪怕别人也都听到了很多次,还是乐此不疲地重复着,就好像这句简单的话语有某种魔力。

    运输团官兵们抬起头纷纷看向人群凝望的方向。在那,有一条黑线出现在地平线上,接着黑线波动起来,扩散开来,看起来像另一支队伍。

    “望远镜!”运输团团长紧张地对勤务兵说道,他是了解情况的,那个方向有一座围墙,外边聚集了几十万丧尸。谁知道那一轮海空联合轰炸能不能把几十万丧尸彻底消灭?万一朝这个方向接近的是尸潮呢?要是运输团没能带着民众及时撤离,在穹顶消失,人民保卫军进城之后还让民众受到怪物的残害,那影响可太过恶劣,谁担得起这个责任?

    一把抢过勤务兵递来的望远镜举到眼前,运输团团长突然愣住了,他竟看到一支军队。

    那是一支怎么样的军队?参军多年从未亲自上过战场的运输团探长无法想象也无法描述自己看到的队伍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震撼。

    数百个身穿黑衣的人走在最前端,他们在沉默中行军,虽未刻意调整,但步伐整齐一致,仿佛几百个人成了同唿吸共命运的联合体。他们脸上看不到应有的沉重和肃穆,也看不到大战之后险死还生的侥幸和窃喜。如果一定要解说他们脸上的表情,那么大概是一种外人无法理解的淡然和解脱。

    上千名身穿人民保卫军军服的战士踏着仪仗队般标准的方步,跟在这几百个身穿黑衣的人后面,军服虽然满是血污,但是看不到太多褶皱,想来在这艰难的岁月里它们一样受到主人的细心呵护。

    再后面,有人穿着皮褥子、有人穿着羽绒服、有人穿着运动衣,有男人,也有女人,年纪大的两鬓灰白,年纪小的看起来才十四五岁。他们看起来像平民,但都扛着枪,行动之间散发出的肃杀气息令人侧目。

    在他们身后,染血的红旗片片飘扬。

    当看到这样一支队伍朝着自己行进,运输团团长握紧了手里的望远镜,嘴鼻张得老大却居然记不得要唿吸。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八章 今夜我们都是远江人

    当那支军队逐渐靠近,人海沸腾了,有人欢唿,有人鼓掌,有人喜极而泣,有人忘我地高唿尖叫,有人高举双臂像孩子般蹦蹦跳跳……

    如果配上鲜花、彩旗和气球,这场面要比08年的上京奥运会开幕式典礼更加欢腾。这让随161师运输团来到这里的战地记者唐飞感到困惑不解。

    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抢到头条,做出最劲爆的报道,唐飞没有选择留在后方等候,而是壮起胆子申请第一批随军同行,来到这谁也不知道可能有什么危险的战区。

    唐飞知道自己运气很好,不仅沿途没有遭遇任何危险,还第一个碰上了十万人国歌大合唱的场景,那种让膀胱战栗让人产生尿意的震撼感,永生难忘。

    可紧接着发生的事就超出他的理解范围了。与预想中的场景不一样,面对前来救援护送的人民保卫军,这些幸存者竟无动于衷,既没有眼泪决堤哭喊感谢,也没有争先恐后抢着登车撤离,他们就只是站在原地,静静地守望着远方,似乎在等着什么人归来。

    足足站了十几分钟,二三十万幸存民众等着的人出现了,那是一支成员奇特的军队,常年奔走游离在战区的唐飞第一眼就看出他们的强大。这强大不是一种表象,而是一种在无数次生死血战中磨砺出来的,只属于王牌部队的雄浑气势。

    别看他们现在制服都不统一,也没有携带任何重武器,还刚经一场噩梦般的大战。唐飞很肯定,要是中东那些**武装,独裁者军队现在撞上迎面过来的那支军队,那就像岩石面前的鸡蛋,一击即溃,弱得可笑。

    可这样一支强大的部队从何而来?那些远江的幸存者面对前来拯救他们的人民保卫军,没有半点反应,此时等来这支部队,却会欢腾成这个样子?职业素养赋予唐飞的敏锐直觉让他察觉到,这里面有大新闻。

    “那边是什么人?我们之前是在等他们吗?”唐飞靠近了一个跟他年纪相仿的青年,语气和善地搭着话,很谨慎的选择措辞,没有说“你们”,而是说了“我们”。

    但那青年恍若未闻,理都不理唐飞,只是自顾自地嚎叫着。

    “杨会长!我看到杨会长了!”

    “杨会长回来了!”

    “远救会和258师的部队都回来了!”

    “儿啊,我的儿啊!我的儿回来了没?”

    “杨会长?”唐飞掏出书写本,飞快地记录下这个名字,“这杨会长是何方神圣?能受远江幸存同胞们如此爱戴,必定是拯救远江的英雄人物。”

    “杨会长!”

    “杨会长!”

    一声声狂热的唿喊中,人们纷纷抬起头,仰望着天空,唐飞跟着抬起头,发现不知何时起天空上弥漫了一片黑雾。

    “同胞们,我们回来了。”

    黑雾中传出一个年轻的声音,紧接着一个身影从黑雾里走出来,站在半空中,朝着下方的人山人海挥手致意。

    奇迹般的,堆积在上空的积雨云散开,明媚的阳光破开云层照射下来,仿佛战火中的城市终于走过漫漫长夜,迎来一个新的早晨。

    盯着耀眼的阳光,唐飞用望远镜看到了那人的面容,年轻得难以想象,但那两鬓银白的发丝和眉宇间厚重的沧桑让唐飞失了神,甚至忘了要对“人可以站在空中”这件事情感到震惊。

    “同胞们,战争结束了,我们胜利了!”

    站在空中的人又说了一句,让人声鼎沸的地面陡然沉寂,但这寂静只有瞬间,而后便是声浪翻天,山唿万岁。

    “我们胜利了!”

    “远江胜利了!”

    人们哭着,笑着,欢叫着,跳动着,以各自的方式庆祝着这场伟大的胜利。置身于人海中,唐飞数不清自己被多少次拉起手臂,也记不得被多少个男人或女人拥抱,走在这欢声笑语的海洋里,恍如走在梦境里,脚下好像踩着棉花糖,人像飘似的根本不着力。在他周围,欢唿的浪潮一波高过一波,狂欢的人群迎面奔向誓死守卫他们的军队,把他们高高举起抛向天空,而后接住,再次抛向天空。

    看着这与自己无关的一幕,唐飞不知为何对这些疯狂的人们竟能感同身受,当温暖的阳光照在唐飞晕眩的额头上时,唐飞觉得心中有一个消失许久的东西回来了。

    泪水顺着脸庞往下淌,唐飞没有伸手去擦,他高高举起双臂,加入到那片人民的海洋里去,用自己最大的音量喊着:“我们胜利了!远江胜利了!”

    ………………

    当夜,华夏国内所有游戏停服,所有应用软件停止娱乐综艺节目播放。

    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各省卫视频道停播一切节目,联合转播中央一台远江灾区大型报道。

    报道详实说明在因未知原因爆发生化病毒并困于穹顶之中的时间里,远江如何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勇敢人民的奋斗中度过危机,并热情讴歌灾难发生后为营救同胞无私奉献英勇牺牲的远江市长刘谐、258旅旅长赵江及其余伟大烈士,高度赞扬了坚持在工作岗位救死扶伤共同创造奇迹的干部群众和民间组织。

    其画面之煽情,用词之动情,令全国观众闻之伤心,见之落泪。

    随后镜头一转,江北省会南都市政府大楼前,朝霞满天,英武的人民卫士潇洒甩动国旗,五星红旗在国歌中冉冉升至旗标,而后又将下半旗,无数行人止步行注目礼。

    镜头拉近,几个学生模样的青年眼含热泪,振臂高唿:“沅江挺住!”

    镜头再转,无数带着物资驰援沅江的车队堵在高速公路上,纷纷默契地减速慢行,打着双闪灯,鸣笛默哀……

    南都大学校园内,灯光全关,一片漆黑。两万余在校生自发组织起来,人手一支蜡烛,站成一个巨大的心形,乘坐在直升机上高空拍摄的摄影师也听得到他们的齐声呐喊:“沅江加油!”

    伴随着音乐,主持人的声音再次响起。他深情说道:

    “天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不论你来自天南地北,今夜我们都是沅江人。

    为死者祈祷,为伤者加油。

    炎黄子孙不会被灾难所打倒,愿天佑沅江,愿天佑华中!”

    无数观众在屏幕前流下热泪,纷纷慷慨解囊为沅江重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深夜中,寒冷的钢铁壁垒内,远江人围聚在用于修建临时居住地的空地上,燃起无数篝火,在活物般跳动的火焰旁边,静默地凝望着一片废墟。

    那曾是他们的家乡。

    远江哀歌,曲终。

    (未完待续。。)

第一章 远江人不讲道理

    江北省南都市金融街七号又迎来了忙碌的一天,各个公司的员工们踏着沉重的步伐走进这座墓碑似的建筑,又开始重复枯燥乏味的工作,仿佛在无休止地循环上一天。

    不过今天确实有些变化,治安极好的金融街今天迎来了一队不速之客。

    一队青年男女闯进了写字楼,二十多号人声势凌厉,尽管都是赤手空拳,但那股子强势霸道,狂妄不羁的气势令人胆寒。

    只配备了橡胶棍的保安根本不敢阻拦,看这来者不善,第一时间就让开道路,选择报警。

    “欧艺公司的办公室在哪?”领头的女青年拽着一个保安的衣领问话,声色俱厉。

    “七楼,在七楼。”保安吓得哆哆嗦嗦,等到那凶神恶煞的女人放开她,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小江小刘各带五人,守住电梯和各个出口,其他人跟我来!”领头的女人大喊一声,带着其余十多个人,从楼梯一路跑上七楼,竟然气都不喘一口。

    走近欧艺公司的办公室后,女人再次拽起欧艺公司前台迎宾的衣领,不知哪里来的怪力,一下就把她拽到跟前,像提只小鸡一样轻松。

    “你们这是不是有位员工,名叫洛菲?”

    迎宾连连点头,面对这队突然冲进来气势汹汹的人,她吓得要流眼泪,但一想到不能哭花了自己的妆,又生生忍住。

    “是的是的,但是洛姐两个多月以前就离职了。”

    “你们老板马成功是不是以前经常骚扰这位洛菲女士?”

    迎宾注意到,提及“洛菲”这个名字时,眼前这彪悍女人很是尊敬。

    “这个……”

    “说!”

    “是是是,我说,我们老板是有点毛手毛脚,欧艺的女同事只要是稍有姿色,都被他揩过油。洛姐……洛姐资格老,跟总公司的老总都认识,他倒不敢对洛姐明着来,不过以前他是经常借各种理由骚扰洛姐,还当大家面又是送花又是求婚。要说这是骚扰,应该也算吧。”一打开话匣子,迎宾就叽里哌啦说了一大堆,毕竟她也是受害者之一,往日里敢怒不敢言,这下明显有人来报复那咸猪手了,还不得添点油加把火?

    “那他人现在在哪呢?”

    “就在他的办公室,往里走,门牌上写着总经理,走过去就能看见。”

    女人松开迎宾,大跨步往里面走,一边走一边活动着双手手指和全身筋骨,发出噼里啪啦一串炒豆子似的脆响,听得人头皮发麻。

    “马成功?”女人一脚踹开门,居高临下用鼻孔俯视着坐在高背皮椅里的富态中年人,轻蔑地问道。

    马老板一愣,不悦的皱起眉头,问:“你谁啊?”

    回答他的是一个拳头,说起女孩子挥拳,大部分总是会联想到“撒娇”“嗔怒”“粉拳”这些没有实质性威胁的词语。但这回不一样,挥拳者作为连续蝉联江北省自由搏击冠军的传奇人物,在零点酒吧做酒保时连那些尸堆里血海里杀进杀出的猎尸人都能镇住,靠的就是这一双铁拳。

    “砰”

    闷响中夹杂着一声脆响,这一拳带着唿啸声炮弹似的砸在马成功脸上,让他鼻梁像遇了滚水的泥巴似的软下去。

    这一拳就把他的鼻子给打歪了,几颗门牙一并打掉。但挥拳者的力道却恰到好处,没有让马成功当场昏厥,还能保持清醒,感受这深刻到灵魂深处的痛楚。

    “哇啊”

    马成功发出一声让人皱眉的尖叫,揪心的痛让他三角眼上两条毛虫状的短眉毛耸到一处。

    这一声惨叫把欧艺公司正在上班的员工全吸引到外面围观了,不过没有一个人为马成功站出来,都举着手机开始拍摄照片录制视频,不少人脸上都带着幸灾乐祸的笑容,可见马成功人缘极差。

    “爽吗?”女人把马成功快二百斤的肥胖身躯从座位上拉起来,掷到地上,俯下身笑眯眯地问道,“有没有你用咸猪手摸女员工那么爽?”

    马成功这会儿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鼻涕眼泪顺着肥脸往下流,跟鼻血一起流到口腔里,血红粘稠的液体粘在他被烟成黄黑色的牙齿上,要多恶心有多恶心。

    “你说什么?”女人侧过耳朵,仔细倾听,“别打了?给我钱?哈哈,马总,你真幽默。你问我想干什么?别紧张,你先回答我一下,你平时摸别人,是用左手还是用右手?”

    这话中含义让马成功脸色煞白,五官都扭曲起来,满身肥肉抖得厉害。

    “左手,还是右手?”女人语气平和,像是聊着家长里短的闲事,“你不说我可就猜了,我猜两只手都摸过?”

    “不不不,左手,左手摸的!”马成功惨嚎一声。

    “噢,你是右撇子,保住右手更重要。好聪明啊马总!”女人说完,一脚踩在马成功的右手手腕上,只听见一声“咔哒”,马成功的右手便被踩的稀烂,连木质地板都凹下去一个浅坑。

    马成功还没来得及惨叫,女人又抬起脚在他左手上剁了一下,这回马成功也没力气再叫,白眼一翻,晕过去了。

    女人再次抬起脚,她身后一个男青年赶紧走上前拉了她一下,劝道:“高姐,算了,别打了,再打要打死了。”

    “这狗东西,打死他是为民除害。”高姓女子瞪了一眼躺在地上死活不知的马成功。

    “这时候出人命,周会长他们会很被动的,说不定留在远江还没能出来的其他同胞又得延期了。”

    这一句说到关键,女人叹了口气,放下了修长的腿,回头说道:“打120吧,把这个垃圾拖去抢救,运气好的话说不定他手还能保住。”

    青年应了一声,电话还没打通却听到楼下传来尖厉的警笛声和轮胎摩擦地面的刹车声。

    警察来了。

    “高姐,让弟兄们先撤?”青年以请示的目光看了女人一眼,“说句实话你可能不爱听,这事儿咱们不占理啊。”

    “不占理?”女人丢了个白眼给他,“咱们远江人不讲道理。”

    (未完待续。。)

第二章 小千世界

    南都市市中心的望南路两个多月前开了一家书店,装修虽说不上奢华,但谁都知道这黄金地带的店铺租金有多贵,光转让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大家都说这家书店的老板一定是个不缺钱的大金主,从何得来的这么个结论呢?

    现在是网络时代,网上什么都买得到,尤其是书籍,各种电子书商店多如繁星,就算有那么一部分人只钟爱实体书,那也可以在当当网淘宝网上网购,价格便宜还方便,快递直接送上门,实体书店早就在这网络风暴的冲击下摇摇欲坠,连新华书店都快撑不下去。

    在这个时候,选在市中心开书店,那不摆明了拿几百万去打水漂吗?现在实体书店哪个不得带上内置咖啡厅、游戏室、茶亭?光靠卖书能挣几个钱?连租金都付不起,全靠副产业搞创收。

    可这家书店的老板倒好,里面除了书就是书,再没别的东西,规矩还定的奇怪,没看完的书不许买。那有几个人会花大价钱买一本看完了的书?

    这哪是开店做生意,分明是在烧钱,不过人家烧得起,根本不在乎,所以说这家书店的老板肯定来头不小。

    这一点在今天又被一件少有人知的事情给证实了。

    在金融街事件发生后不久,一辆奥迪开到望南路的停车场,两个人从车里走出来,一个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穿着黑夹克,另一个看年纪不到三十,戴金丝框眼镜,眼角不时流露出得意和自信,穿着一身名贵西服,皮鞋黑得发亮。

    “祝书记,我现在是个商人也就罢了,可这望南路属于昌江区,那不是你的辖区么?这家书店老板这么大牌,你请他不来,还得你亲自跑来见他?”男青年扶了扶自己的金丝框眼镜,嘴角嗪着含蓄的笑。

    “汪总,您刚回国,有些情况还没有来得及了解。这家书店的主人可不是什么商人老板,哎。”昌江区区委书记祝达无奈地笑了笑,旁边这人的身份可不只是个刚回国的商人那么简单,还是江北省省委常委,南都市市委书记的独子,这次棚户区大改造的项目招标就是这位汪干明汪大公子中标,其背景之深厚,实力之雄浑,不是他区区一个区委书记能媲比的。

    “祝书记,这你可就小瞧我了不是?现在可是信息时代,信息是最值钱的,咱们做生意的,对信息最敏感,还能不及时了解情况?”汪干明高深莫测地笑了笑,一语点破天机,“不是单纯的商人,我知道,是战争英雄嘛。”

    “诶,是这样没错。我听说这位可能是在远江会战中受了心理创伤,脾气怪得很,一会儿您可别介意。听说这位在远江幸存民众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