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电影世界大抽奖-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左小右跟这些人干了一仗,轻轻松松拿下了第一谋士的地位。
就是干的太用力,把这些人都干出了心理阴影。
这样也好,袁绍本就是个好谋无断的人,以后遇到决断不了的事,有他这个第一谋主在,战略战术上应该不会再犯蠢猪一样的错误了。
左小右确定自己的位置之后,没过多久,袁绍这边就接到了曹操发来的矫诏。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这个曹阿瞒。”袁绍看完矫诏,笑骂一声:“他这种身份哪里会有天子密诏,分明就是假的。”
左小右淡淡一笑:“真也好,假也罢,大人尽管前去,若是能得盟主之位……呵呵。”
袁绍顿时双目一亮,哈哈大笑:“知我者,小右也!”
袁绍立即点齐三万兵马,浩浩荡荡的杀奔酸枣而去。
诸侯讨董是一次绝好的刷声望的机会,左小右哪会错过?但考虑到讨伐的过程中主要是武将出彩,这次他就没有以文臣的身份去,而是以白马银枪,英姿飒爽的武将身份前往。
袁绍惊叹不已:“不想小右允文允武,看来此次小右要名扬天下了。”
左小右摇摇头:“大人成为盟主只是第一步,但总会有人不服,下官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不服的声音打压下去。”
袁绍看着他,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有劳小右了。”
“分内之事。”
……
待袁绍帅军抵达酸枣之时,此处已是红旗招展,人山人海。袁绍身为四世三公的袁家大公子,身份地位在众人当中虽然不是最高的,但声望绝对是最高的,这一点比虽是嫡子,却酒囊饭袋的袁术强的多,所以毫无意外的,袁绍成了联军总司令。
一系列人事任命下达之后,孙坚带着他的部队兴冲冲的做了盟军先锋。如果这个先锋没实力,肯定是最先完蛋的那个,但如果有实力,就是功劳最大的那个。
孙坚显然属于后者,刚上战场,就连立战功,杀的董军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
袁绍一看,孙坚这小子敢抢老子风头?这哪行啊!
于是他安排的总督粮草的猪队友袁术出手了。
袁术是个小心眼的人,看孙坚连立战功,心里很不舒服:你孙坚不是杀的势如破竹,无人可挡吗!那好,你这么厉害,就算不吃饭也肯定没问题。
于是袁术毫不犹豫的断了孙坚军粮草。
孙坚虽然厉害,也不是不吃饭就能上阵杀敌的神仙,袁术这一断了粮草供应,孙坚的部队就扛不住了,不但被杀的大败亏输,还折损了手中大将祖茂。
孙坚心痛啊!回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弄死袁术,但最后被挡了下来。他要是敢弄死袁术,他自己也别想活了。
袁术倒也光棍,找了个替死鬼就算安抚了孙坚受伤的心灵,但孙坚的部队被打残,无法再担任先锋。
别人也不是笨蛋,一看袁术这么狠毒,都不敢担任先锋。没办法,袁绍只好下令全军一起上,谁也不吃亏。
不过还没等全军一起上,华雄就带着部队过来了:“孙zei!快出来让爷爷艹死你们!”
袁绍大怒:“谁去杀了我爷爷!?”
“……”
袁术觉得理亏,就把自己麾下小将俞涉叫出来:“你去,把华雄的脑袋割下来,我要用他的脑袋做夜壶。”
“是!”俞涉信心满满的出帐应战,但不到三个回合就被华雄斩于马下。
消息传回来,袁术震惊万分,随即痛哭流涕:“涉啊!我的涉啊!”
众诸侯看到袁术这番作态,鸡皮疙瘩直跳,尤其嘴里哭喊着‘射啊!我的射啊!’,更是让众诸侯恶寒不已:“原来袁术喜欢这种调调。”
自此之后,袁术成了众诸侯的不可往来对象,也因此在几年后袁术称帝,却没有一个诸侯承认他,最终被南方联军剿灭。
俞涉死了,华雄又开始叫嚣,这时候就见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
袁绍摸摸后脑勺:“你是谁?我怎么没见过。”
“啊,那啥,俺叫关羽,是个马弓手……”
关羽还没说完,袁绍就一鞋底拍了过去:“滚!”
一个小小的马弓手还想去斩华雄?真当诸侯手底下没人了吗!
这时候韩馥站出来,道:“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袁绍很高兴:“好,赶紧去。斩了华雄,重重有赏。”
一个持斧壮汉顿时乐开了花,赶紧打马上前,可没过多久,噩耗传来:“完蛋,潘凤也被华雄斩了!”
众诸侯大惊,袁绍脸色难看:“可恨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小小华雄……”
“大人,我来。”一直隐身在袁绍身后的左小右闪出身来,冲出帅账,杀奔华雄而去。(未完待续。)
第七章 虎牢关下诛吕布
众诸侯都傻了。
怎么个意思?刚才是谁冲出去了?
“刚才莫非是……”曹操愣了下,总觉得那个武将眼熟。
关羽和张飞却如遭雷击,当时就收起了对诸侯的蔑视,夹着尾巴乖乖做人。
“不错。”看到自己幼年小伙伴惊诧、羡慕的眼神,袁绍得意洋洋:“当年你我拜访的隐龙庄主,如今已是我手下谋主——左咛,左小右。”
“左小右?”众诸侯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但是诸侯们手底下的一些文士却对这个名字很熟悉。
多亏了英雄酒,当今文士可是很喜欢饮酒的,过去数年来,英雄酒在北方风靡,导致很多学子纷纷前往南皮饮酒,自此便听到了很多有关左小右的传闻。
“原来是他。”众诸侯见自己手下文臣都面露恍然,纷纷询问。
文臣不敢隐瞒,把左小右的身份说了一遍。但众诸侯听完却很纳闷:“这左咛既有才名,怎会出阵战华雄?那岂不是送死?”
就在此时,众诸侯却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左小右手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随后退到袁绍身后,继续当他的隐形人。
众人:“……”
“呵……呵呵……”袁笑干笑两声:“小右为人谦逊,不喜出风头,诸位多多体谅。”
众人:“……”
随着华雄人头落地,盟军的士气重新恢复,然后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虎牢关开去。
这时董卓得知自己的大将华雄被斩,吓的一哆嗦:“这……如何是好?”
“义父不必担忧。”三国第一猛将吕布越众而出:“有布在,定不叫乱臣贼子前进一步!”
董卓大喜:“有奉先在,我无忧矣!”
……
这两天左小右成了盟军当中风头最劲的人,几乎每一路诸侯都在探讨这个名字。随着讨论的加深,左小右以前种种传闻也纷纷浮出水面。
这时候各路诸侯才知道左小右竟是来头不小,闻名天下的土豆、地瓜、玉米这些高产作物居然都是出自左小右之手。
过去几年,随着南皮县汇聚了天下商人,导致天下各地都弄到了高产的农作物种子,而这些种子经过种植之后,几乎解决了底层百姓没有饭吃的坚困局面。
有了粮食,百姓就不会闹事,新生儿存活几率也会大大增加,所以过去几年来,大汉朝的新生儿存活率比以前高了近倍,因为黄巾之乱造成的人口损失也非常有效的得到了补充。
按照目前的情况,二十年后,大汉朝的人口很有可能突破一亿。在这个历史时期,全世界的总人口也只有不到两亿,二十年后的大汉这是要疯。
正因为老百姓有了充足的食物,所以这几年的黄巾残党数量越来越少。老百姓就是这样,活不下去才造反,但凡有一口吃的,谁又会干造反这种掉脑袋的事?
多亏了左小右提供的粮食种子,以南皮为中心,辐射到了大汉朝每个地方,让每一个百姓都有了充足的食物。
这样一来,大汉的朝政虽然依旧腐朽,但至少百姓能活下去,能活下去就不会造反,所以黄巾之乱的后遗症基本被平息了下去,只要以后不出乱子,大汉朝完全可以再延续一百年。
但何进这个靠着妹妹是皇后才当上大将军的杀猪屠夫,却脑袋抽筋,非要弄什么外援进京勤王,进京勤王也就罢了,偏偏毫无防备的就进了皇宫,结果不但把自己搭进去了,还让董卓得了便宜,好不容易平稳下来的天下又出现了乱局。
以前左小右没有刻意宣传自己,才使得名声不显,但此时正值诸侯讨董期间,他轻松弄死了华雄,瞬间闪瞎了诸侯的氪金狗眼,从而以前的事迹被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让他的名望瞬间放大十倍、百倍、千倍。虽然还没有达到天下第一,却也相差不远了。
袁绍这两天很高兴,左小右声名大噪,他这个收服如此手下的盟主也跟着沾了光,这两天的声望是水涨船高,已经有不少诸侯都觉得袁绍有了左小右这种文武全才,前途不可限量。
为了自己以后的前途,有些小诸侯开始主动巴结袁绍。
袁绍这人就是爱被别人巴结,喜欢被人赞美,简单点说就是好大喜功。地位低的时候还能听进良言,地位高的时候就会忘乎所以。这种人多的是,也许就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这是人性弱点,普通人很难克服,能克服的肯定有过人之处。
袁绍肯定克服不了这个弱点,所以左小右只是以下官自称,对袁绍的称呼也只是大人,表明了两者之间只是上下级关系,而不是‘主公’这种‘我这辈子跟定你’的称呼。
这也在无形中给了袁绍压力,表明他做的还不够好,还不足以让左小右叫他主公。有了这个压力,袁绍就不会得意忘形,忘乎所以,这样左小右以后说的话,他才肯听。
其实袁绍为人还不错,就是有点大少爷的坏毛病,稍加引导就能让他变得更好。
左小右想试试。
……
虎牢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拱卫洛阳的桥头堡。盟军数次强攻未果,不得不止住了脚步。
反正绝大部分诸侯跑过来讨伐董卓,也不过是刷名望的举措,现在不是他们不想去洛阳,而是他们被挡在了虎牢关下。所以毛病没在我身上,在敌人身上。
诸侯们不用担心名望受损,干脆就在虎牢关前驻扎下来,每天喝喝酒,唱唱歌,玩玩手游,偶尔找几个帅哥约炮……小日子别提过得多滋润。
就在这时,吕布带着三万兵马来到了虎牢关,随后威风凛凛的出关叫阵。
“呔!吕布在此!乱臣贼子,出来受死!”
吕布实在是太嚣张了,诸侯忍不了,立即上前迎战。
到了阵前,袁绍和众诸侯抬眼一瞧,只见阵前一人,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袁绍见了,不禁赞叹一声:“好人,好马。只可惜错投****,可惜,可惜。”
众诸侯连声附和:“是极是极。”
吕布见诸侯们都来了,立即耀武扬威的叫阵:“吕布在此,谁敢前来送死?”
“吕布休得张狂,上党穆顺前来杀你!”一员战将出马挺枪迎战,然后……吕布手起一戟,将穆顺刺于马下。
“连一招都挡不住,丢人。”袁绍呸了一声:“别什么废物点心都上,上个靠谱点的。”
诸侯们心里不服,这时北海孔融麾下使铁锤的武安国拍马冲阵。这个的确还不错,硬生生跟吕布战了十余合,这才被一戟砍断手腕,痛的他弃锤而走。
虽然武安国败了,但是能和吕布战个十余合而不死,也算相当厉害了。
盟军连败两场,只能暂时回寨想办法。
其实袁绍很想让左小右出战,但他又想让其他盟友手底下多死几个猛将,等盟友实在没招了,再让左小右出战,那就最理想不过了。
不过诸侯也不傻,真心想讨伐董卓的孙坚刚立了功劳,就被袁术弄得损兵折将,这个头就没开好,所以诸侯肯定不会再吃亏上当。
刚回到营寨,所有人都盯着袁绍,把袁绍盯的坐立不安:“诸位看我作甚?”
“盟主,吕布勇猛,非是我等能敌,不若由……”所有人目光都朝他背后看去。
“这……”袁绍扭头看着左小右,左小右点点头:“好。”
天下猛将在他眼中都是土鸡瓦狗,多活几天无所谓。
待吃饱了饭,盟军再次上阵,此时吕布已经休息好,骑着赤兔马又跑过来耀武扬威:“还有个哪个不怕死的?尽管上来!”
“吕布真是可恶!”诸侯们都很不爽,袁绍也不爽,扭头道:“小右,劳烦你了。”
“分内之事。”左小右跨马提枪,冲上阵前:“南皮左咛左小右,特来取尔狗头!”
原本袁绍看到对方冲出一个英俊挺拔的年轻将军还挺有好感,但听到这番叫骂,却冷笑一声:“不自量力!吃我一戟!”
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但见左小右手中银枪化作一道流光,一闪而逝。
下一刻,二马相分,吕布咽喉飙血,坠马落地,死的不能再死了。
左小右调转马头,一枪挑起吕布尸首,冲着敌军大吼:“吕布已死!降者不杀!”
“哗——”
现场一片哗然,之后伴随着袁绍狂笑着下达冲杀令,吕布所率部队兵败如山倒,只可惜虎牢关里依旧有很多驻守部队,一通箭雨过后,总算将盟军挡在了虎牢关外,只是那些败逃的部队就没那么好的运气,死的死,降的降,三万多人全军覆没。
这一战,左小右虎牢关下一枪捅死吕布,全歼吕布三万骑步兵,一战奠定了天下第一武将的名头。只可惜依旧没有完成天下第一名望的任务,可见名望在这个时代很不好刷。(未完待续。)
第八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你想做一代名臣?还是开国之君?”
盟军已经被挡在虎牢关下三天了,吕布死亡的消息也早已被董卓所知,明白世界走向的左小右知道再过不久,董卓就会刨了皇陵,火烧洛阳跑路。
面对这种状况,左小右看着每天都在庆祝胜利的诸侯们完全没有进取的想法,便在这天晚上单独和袁绍见了一面,问出了上面的问题。
袁绍被这个问题干懵了,心绪起伏,看着左小右那双古井无波的双眼,沉默片刻,道:“有机会做开国之君,又有谁会做一代名臣呢!”
见袁绍很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野心,左小右点点头:“答应我一件事,我帮你在十年内登基称帝。”
袁绍呼吸急促起来:“小右请讲!”
“善待百姓。”左小右淡淡的道:“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袁绍面色一变,沉默片刻,躬身一礼:“还请小右助我。”
左小右淡淡一笑:“明日我会亲自攻下虎牢关,大人一定要尽速率军赶往洛阳,莫要让董卓火烧洛阳。”
“什么!?”袁绍一惊,进而大怒:“董卓匹夫!他敢!”
“正因是匹夫,他才敢。”左小右淡淡的道:“只怕董卓已经开始准备离开洛阳,逃往长安。大人要做的就是第一时间拦住他,夺下献帝……”
顿了顿,在袁绍疑问的目光中,沉声道:“挟天子以令诸侯。”
……
第二天,左小右亲冒矢石冲入虎牢关内,神枪如电,杀的虎牢关守军血流成河,就连虎牢关守将也被一枪捅死。最终虎牢关守军心理崩溃,开关投降。
袁绍率领着诸侯联军就在虎牢关下看着左小右大发神威,以一己之力攻下了这座天下雄关。这一幕让袁绍激动不已,其他诸侯却面色惨白。
袁绍有如此神将相助,天下谁人可挡?
如果别的诸侯是害怕,曹操就是嫉妒的发狂了。当年他和袁绍、许攸一起去拜访左小右,从道理上来说,他和左小右的交情与袁绍和左小右的交情差不多,如果自己早早的将左小右招募过来,左小右岂不就成了自己手下,又哪会便宜袁绍。
更让他差点犯了心脏病的是,袁绍也不是凭自己的本事招揽到左小右的,只是刚好左小右就在袁绍的地盘生活,这才让袁绍捡了个便宜。
不是靠本事,而是靠着近水楼台,曹操不服啊!
无论怎样,虎牢关已经被攻破,接下来洛阳已经没有了天险,而为了及时阻挡董卓,左小右要袁绍留下一万守军守住虎牢关,然后自己带了三千骑兵先一步直奔洛阳而去,袁绍和盟军们则略作修整,吸收了新降之军,这才浩浩荡荡直奔洛阳。
此时左小右已经凭借三千骑兵把董卓困在了洛阳城内。
董卓当然不是甘愿待在城内的,实在是他手底下的兵将打不过左小右啊!
三天前,左小右就已经赶到了洛阳城外,随后单枪匹马来到城头前叫阵。当时左小右一枪刺死吕布的消息已经传入洛阳,董卓这个胆小鬼根本不敢出城单挑,但他见左小右只带来三千骑兵,就派手下和五万骑兵出城迎战,结果五万骑兵却被左小右三千骑兵冲了个稀里哗啦,还差点被左小右冲进洛阳城,吓的董卓急忙紧闭城门,打死也不出城了。
而那五万骑兵被左小右往复冲杀,虽然大部分逃跑了,却也杀了五千多,俘虏八千多。
因为要看守这八千多俘虏,左小右没有足够的人手攻城,局面就这样僵持下来,直到袁绍率领盟军到来,这才把八千多俘虏融入了袁军部队。
此时盟军还有二十万人马,已经兵分四路,堵住了洛阳四门,让董卓没有了逃跑的机会。此时董卓真正感受到了绝望,脾气变得更加暴躁,每天都要杀掉十几个人发泄惊恐,他的女婿李儒就在这种情况下被董卓失手砍死了。
连李儒都难逃一死,董卓的属下更是惊恐万状,生怕哪天被董卓杀了。
此时洛阳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要逃出去已经不可能了,那些西凉武夫都是些强者为尊的狼性之人,眼见跟着董卓只有死路一条,于是在盟军围城的第六天,洛阳城门被打开了。董卓手下的两员大将——李傕、郭汜,提着董卓的人头出城献降。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悲伤的消息,汉献帝刘协在前两天没有逃过董卓毒手,被杀了。
简单来说,现在大汉朝已经没有了正统皇帝,左小右为袁绍定下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也受到极大影响。
不过还好,依靠着杀掉董卓的功劳,袁绍和盟军们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名望。但别的诸侯都是配菜,只有袁绍这道主菜拿到了巨大的声望,只要袁绍登高一呼,定会追随者云集。
虽然汉献帝被杀,让左小右的计划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没关系,汉室宗亲有的是,随便找一个可控制的立为新皇就可以了。比如汉灵帝,其实他就是一个被这样立起来的九五之尊。要不是上一任天子没有后代,也轮不到灵帝登基。
当年许攸为什么琢磨着废帝另立?就因为灵帝本身就来路不正,所以许攸想弄个从龙之功,让自己一步登天。只可惜他的计划失败了,跑路好几年,前不久才跑到袁绍这边投靠。不过袁绍没带他来讨伐董卓,暂时在渤海待着,以待时机。
“国不可一日无君,我等身为臣子,还要尽快另立新君才是。”解决了董卓,袁绍和诸侯们开始讨论立谁当皇帝的问题。要另立新帝,当然要找个年纪小的、听话的、好控制的,而这样的汉室宗亲有的是。
至于那些坐镇一方的汉室宗亲,他们是铁定没有机会的。诸侯们绝对不会拥护他们。
洛阳是他们打下来的,董卓是他们诛灭的,和那些坐镇一方的汉室宗亲没有一毛钱的关系。现在事情办完了想跑过来摘果子?门都没有。
而刘备这个连族谱都找不到的穷酸汉室宗亲就更不用说了,他这样身份的汉室宗亲,整个大汉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也只有关张这两个蠢货会被他忽悠,没谁会考虑他的。
最后商量来商量去,袁绍和诸侯们终于达成共识,找了个只有六岁的汉室宗亲,拥护他登上皇位,然后袁绍因为诛董有功,成为当朝大将军,而袁绍特别狠,硬生生给左小右讨了个南皮侯的爵位,并加封征北将军,冀州刺史。
简单来说,就是把韩馥撸下来了。不过韩馥也得到了在中央任职的机会,对他这个没啥本事、没啥野心的人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不过左小右一个征北将军的头衔,直接就把公孙瓒放在了左小右之下,这让公孙瓒十分不满。只是考虑到左小右吓死人的武艺,他只能忍了这口气。
之后,左小右推荐了很多自己的学生进入朝堂,辅佐袁绍。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袁绍作为目前袁家最有名望的人,自然得到了天下袁家门生故吏的支持,一时之间,袁绍声势达到了顶点,比董卓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袁绍得到左小右指点,知道现在不是与天下为敌的好机会,于是他开始在中央集权,就像左小右说的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
因为现在没有粮食危机,黄巾残党几乎不复存在,所以袁绍借着天子名义,决定废除州牧制,恢复刺史职务。简单来说就是不给诸侯在地方自立的机会。
然后袁绍重新派出自己人,打算接替那些地方州牧的位置。那些地方州牧好不容易当了几年土皇帝,怎么可能让出到手的权力。但他们又不敢公然叫板中央,于是使出了缓兵之计,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新到的刺史,然后找个机会一刀咔嚓了他,送悲报给中央,说新到刺史水土不服,久病不治,希望中央再派新的刺史过来。
“我派你妹!”袁绍接到情报,气的把名贵砚台都摔了:“这帮混账!就是不想交出权力。”
左小右放下毛笔,淡淡的道:“预料中的事罢了,大将军何必气恼。”
“虽是预料之中,却也让人气恼!”袁绍看着散落在地上的砚台,皱皱眉,吩咐下人收拾干净,然后看着左小右刚写的这幅字,赞叹道:“好字!论书法,天下当以小右为首。”
左小右淡淡一笑:“接下来可以实施下一步了,让那些州牧大人们进京述职。”
“就怕他们不来啊!”袁绍皱眉道:“只需‘抱病在身,不能远行’,就奈何不了他们。”
左小右摇摇头:“冀州军政已经握在大将军手中,接下来大将军便任命下官为荆州刺史,由下官前往荆州上任。”
袁绍沉默片刻:“小右虽然神武无双,我却怕暗箭难防。”
“大人不必忧虑。”左小右摇摇头:“下官有绝对把握。”
顿了顿:“兖州、青州、徐州也要尽快掌控在大将军手中,但不要任命曹操。”
“孟德?”袁绍愕然:“为何?”
“当年许劭月旦评有言,曹操乃‘治世能臣,乱世奸雄’。”左小右看着他,沉声道:“此时尚未进入治世,曹操绝不可信!”(未完待续。)
第九章 连环计,失败了
就在计划稳步进行的同时,左小右却遇到一件趣事。
左小右被任命为冀州刺史之后,本是要在地方为官的,但因为袁绍此时需要他这个谋主时时为他出主意,所以左小右暂时摇领冀州刺史,一直住在洛阳的侯府之中。
这南皮侯府本是董卓赏赐给吕布的府邸,吕布死后,家眷被贬为奴。原本吕布的妻女都要被送到娼馆为妓,但左小右被袁绍安排进吕布的府邸之后,吕布的妻女就暂时被左小右保了下来。
吕布的正妻姓严,其实还很年轻,只有二十岁出头,但已经有了一个五六岁的女儿。这个女儿就是游戏作品当中出现过的吕玲绮,当然在这个演义世界,这女孩只留下了一个吕氏的叫法。
这小女孩五六岁,生的浓眉大眼,活泼可爱,只是在得知左小右是她的杀父仇人之后,每天都会对他怒目而视,甚至还会想办法偷袭他。
小女孩的做法吓坏了严氏,但左小右并不在意,只是每次在小女孩偷袭失败之后,会在她屁股上重重拍一下,让她四五天下不了地,算是给她的教训。
严氏见左小右对女儿的偷袭并不放在心上,松口气之余,对小女孩的管教也更严厉了,但小女孩总是不知悔改,依旧在不断地偷袭。
只是偷袭失败十几次之后,她知道以目前的实力根本无法报仇,于是开始闻鸡起舞,修炼戟法,希望有朝一日能杀死左小右,为父报仇。
但左小右也没有让她太闲了,一声令下,吕玲绮就成了府中丫鬟,负责为他端茶倒水,铺床叠被。偶尔左小右也会教她识文断字,讲些有趣的故事。
小女孩终究只有五六岁,小小年纪,很难记仇记一辈子,而且左小右对她也不错,渐渐地,小女孩对他的杀意日益萎靡,尤其某一天,左小右问她:“你有名字吗?”
小女孩摇头,古代的女孩当然也有名字,只是大部分不被记录在正史当中,而且出嫁之后就会成为某某夫人,或是夫家姓氏放在前面,后面加上自己的姓,最后加个氏字。
比如嫁给吕布的严氏,就会被称为吕夫人,或吕严氏。
小女孩五六岁,大概吕布还来不及给孩子取名吧!
“那我给你取个名字。”左小右在宣纸上写下两个字——玲绮。
自此之后,小女孩有了吕玲绮这个名字,对左小右的杀意也渐渐消散。
严氏得知左小右为女儿取名后,心情非常复杂。古代女人和货物没什么区别,就算丈夫被杀了,也不会考虑为丈夫报仇,因为她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被某个男人抢了去,成为某个男人的生育工具。
难得左小右喜欢她和吕布的女儿,又对她们母女不错,严氏甚至做好了献身的打算。但左小右始终没有动她,原因倒是很简单,严氏不够漂亮。
活了这么多年,左小右反而越来越看脸了。这和他太容易接触到不同风情的美女有关,别的不说,他的乾坤界就养着十万女仙,这十万女仙任何一个单独摘出来都是倾国倾城的祸水,可这样的祸水却被左小右养了十万。
严氏这种普通女人,长的虽然漂亮,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