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电影世界大抽奖-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曹操一把薅住了称重的下人,虎目圆睁:“你再说一次!亩产多少斤!?”

    下人被吓坏了,磕磕巴巴的道:“五……五……五百……零……零……九斤……”

    得到确定的回复,并亲自进行了称重后,曹操激动地难以自已,扭头看着自己的宝贝女婿,用力拍打着他的肩膀,哈哈大笑:“嫁女当嫁左小右!嫁女当嫁左小右啊!”

    “……”左小右心说:不是生子当如孙仲谋吗?

    亩产增加150%,这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历史性的巨大帮助。这意味着以前人们要耕种5亩才有的产量,现在只需要耕种2亩就可以得到了。这意味着什么?曹操比谁都清楚。

    “贤婿。”曹操感叹道:“若非你太过年轻,以你的功劳,即便是封公也不在话下。”

    左小右淡淡一笑:“公爵就算了,多赏赐点朱玉银钱也就是了。”

    “哈哈,朱玉银钱自是有,但贤婿就不需要些美人吗?”曹操笑的有些****。

    “……”左小右干咳一声:“岳父大人,小婿才刚刚和宪儿成亲,更何况宪儿也带去了数名通房丫头。”

    “通房丫头又如何比得了歌姬美人。”曹操哈哈笑道:“老夫不久前刚在西域买来一些西域歌姬,个个能歌善舞,且风情不同中原女子,便送贤婿十名西域歌姬,让贤婿换换口味。”

    “……”

    因为给了左小右赏赐,所以改良耕种技术,使粮食的亩产量提升一倍多的功劳就被曹操得了去。当曹操在朝堂上宣布这件事的时候,群臣真可谓是马屁连天,恨不能就要对曹操五体投地,山呼万岁了。

    曹操春风得意,汉献帝却更苦逼了。

    对了,这个世界的汉献帝是参加了欢乐喜剧人第二季的开心麻花成员——王宁。只可惜帅气的王宁哥哥在这个世界只露了一回脸,就领盒饭离开了剧组,完全就是个大龙套。

    不过这个世界的曹操得到了左小右的帮助,声望日隆,取代汉室的可能性越来越高,汉献帝就算再着急也没有办法,只能继续当他的傀儡皇帝。

    其实曹操对汉献帝还是不错的,至少好吃好喝的供着,皇帝表面上的荣光还戴在头上,后来还把三个女儿嫁给了他,哪怕到曹****了,汉献帝依旧是皇帝,曹操并没有谋朝篡位,谋朝篡位的是他儿子曹丕。所以曹操其实算得上一个对汉室比较忠心的臣子。

    更何况比起被董卓,被李傕、郭汜控制的时候,被曹操控制的汉献帝要好的不知多少。

    只可惜汉献帝终归是汉朝的皇帝,而且还是个颇有能力和思想的皇帝,哪怕局势险恶,他也有为汉室斗争,得到皇帝权力的责任。

    这样一来,曹操和汉献帝的矛盾就变得不可避免,最终的结局也可以想象。(未完待续。)

第十一章 懵逼的诸葛亮(第二更,求月票)

    隆中,诸葛亮的隐居之地。自从赤壁之战失败后,得知刘备已经远渡重洋,跑到了海外,诸葛亮就返回了此地,安心做一个山野村夫。

    诸葛亮辅佐刘备的时间很短,而且自从辅佐刘备之后,是屡战屡败,最后更是败无可败之下,只能返回隆中种地,所以曹操并不是很瞧得上诸葛亮,也就没派人请他出山辅佐。

    诸葛亮?请他作甚?比得上老夫的贤婿吗?

    千古智者,在左小右的蝴蝶翅膀扇动下,就这样变成了一个‘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布衣。

    虽然做了布衣,但诸葛亮依旧不改关注天下的习惯,他的朋友很多,不时参加些聚会,便能得知天下事。

    赤壁之战结束已经三年了,这三年间,抛开曹操掌控江东那一年,之后的两年里,诸葛亮听闻了不少有关曹操新的政策。

    比如曹操开始提升擅长‘奇淫技巧’的工匠地位,又鼓励商业发展,百姓教育。同时开始大力发展‘基建’,很多告示栏甚至是墙壁上到处都有很多看起来十分粗鄙的标语。

    比如:要想富,先修路。

    比如:人多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

    比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比如:备战备荒为百姓。

    比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一大堆‘粗鄙不堪’的标语对诸葛亮这种文士来说是有点不堪入目、不堪入耳的,但站在一个政治家的立场,诸葛亮却对曹操的政策产生了非常激烈的思考。

    当然也有些成果让诸葛亮震惊万分,比如曹操改善了耕种技术,让亩产200斤的麦谷达到了500斤的产量,而且其他的粮食也都有了相当高的产量,只这一点,曹操就功德无量。

    其次,曹操在他控制的地盘内修建学校,开展对平民儿童的教育事业。这一点虽然遭到了无数世家的激烈反对,但在曹操派兵浇灭了一些不听话的世家之后,所有世家虽然愤恨,却也只能隐忍下来。只是这些世家根本就不会让自己家族的人去教导那些平民百姓的孩子,现在所有孩子的教学课本,都是曹操另外找人编纂的。

    而学校里的老师,都是寒门出身的士子。这些士子得到曹操的支持,可以担任学校的老师甚至是校长,传授学生们知识。当然不是白传授的,每个老师都有颇为不菲的工资和奖金。

    工资足以让他们吃喝无忧,奖金则和他们的教育业绩挂钩。谁培养的高材生多,谁的奖金就高。不过现在学校新版,高材生是没有的,所以考试成绩就成了对老师业务水平的验证标准。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书生最大的优点就是爱面子,为了面子,连命都可以不要。教学水平就关乎他们的面子,所以这些书生为了压其他书生一头,都使出全身解数教导学生。

    “你们听着!这次期中考试,只要成绩超过二班,为师就杀一只鸡,炖鸡汤给你们吃!”

    “同学们,考试成绩关乎你们的未来,如果你们不想以后变成只能种地的农夫,就好好学习,好好考试,待日后成了官员,也好造福百姓,光宗耀祖。”

    “这次谁要是考不好!啪!戒尺伺候!”

    ……

    这个时代,老师教学生用心,学生也尊敬老师,基本不会出现忤逆老师的熊孩子,如果真的出现,就会被开除学籍,永不收录。

    当然,因为时代局限性,女孩没有上学读书的权利,没有女孩,就不会出现禽兽老师。之所以会有禽兽老师的出现,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两性的问题吗!男女本身就是相互吸引,相互结合,相互那啥的,这一点不会因为师生的关系而改变,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难以避免的。但师生恋可以,别太过分了。对那些只有几岁,十多岁的小女孩下手,你还是人吗?

    但这个时代就不同了,没有女学生出现,禽兽老师没有发挥的空间,师生之间自是相安无事,教育的推广非常顺利。但是要见成效,还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诸葛亮也曾经从当地学童手中得到他们所学的教材,当看过之后,不禁愕然。

    abcdmfg……这是火星文吗?

    诸葛亮被小学一年级的教材打败了,然后虚心的去找学校老师,求他们教自己这些字母的念法和用法。

    当得知这些字母竟然可以拼写出所有文字的读音,诸葛亮震惊万分:天下竟有如此大才?是谁!?是谁编写的这些教材?

    当然除此之外,小学生还要学习数学,从最简单的认阿拉伯数字开始,然后学习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越往后,学的越精深,而这些东西,都是诸葛亮没学过的。

    诸葛亮懵逼了,这真是我认识的那个世界吗?

    不只是诸葛亮,天下的文人士子都懵逼了。

    这……这些东西都是谁编写的?

    ……

    “阿嚏!”左小右揉揉鼻子:“唔,谁又念叨我了?”

    “夫君,屋外寒冷,还是进屋暖暖身子吧!”曹宪站在门前,对屋外的左小右说道。

    “好。”左小右拍拍刚刚堆好的雪人,呼出一口白气,走进了屋中。

    屋中正烧着煤炉,烟囱把有毒的烟火气排出屋外,让屋内既温暖又安全。

    煤炉上架着一口锅,锅里炖着肉块,肉块已经炖了六个时辰了,不断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左小右用筷子捅了捅肉块,已经很烂了。

    “可以了。”左小右微微一笑:“肉块捞出来放在盖帘上,放在厨房冷藏,无论是炒菜还是切片都是一道美味。肉汤则可在烧菜时添加,能让菜更好吃。”

    曹宪微笑道:“夫君总是能想出各种美味,宪儿这几年都胖了。”

    “胖点好。”左小右捏了捏曹宪圆溜溜的脸蛋,微笑道:“女人还是有点肉好,更舒服。”

    很显然,‘更舒服’是有特殊含义的,曹宪脸蛋一红,娇嗔道:“夫君~~~~”

    “哈哈哈……”

    正大笑间,一个威严的声音传了进来:“贤婿在笑什么?”

    门开了,围着长袍的曹操买不进来,满脸笑容。

    “父亲。”

    “岳父大人怎么来了?”左小右问道:“年关将近,当有很多政务需要处理吧!”

    “哈哈,自从使用了贤婿的三省六部之法,老夫可是轻松多了,哪还用整天处理政务。”曹操脱掉长袍,曹宪立即接过去,笑道:“父亲,夫君立了那么多功劳,是不是该多点赏赐?”

    曹操哭笑不得:“女生外向,就知道给自家夫君要好处,却不为为父考虑。”

    曹宪吃吃一笑:“谁让父亲这些年赚了许多银钱呢!不说别的,光是海盐、甘蔗这两项,那一项不是夫君上交的?若是夫君自己做这些,女儿早已是天下首富夫人了,又哪会连买件首饰都要考虑数日?”

    “好好,你夫君有功,为夫自有赏赐。”曹操心说是这么回事,自从去年左小右把海盐的提炼之法和甘蔗提炼成白糖、红糖、冰糖的方法交给他之后,过去一年,朝廷的收入可谓成倍增长。在这个时期,普通老百姓想吃盐不是那么容易的,能吃的起盐的基本是世家大族,哪怕寒门士子也不是顿顿能吃盐,由此可见盐的珍贵。

    但左小右弄出了海盐的炼制之法后,全国上下缺盐的问题瞬间得到解决。因为海盐的提炼太容易了,每天的产量都高的吓人,所以过去一年,天下百姓几乎人人都吃得起盐,而人吃了盐,就有了力气,有了力气,干活就多,兵员的素质也更高。

    而且这些海盐在官办商团的运作下,高价卖到了曹魏之外的地盘上,一年时间,给曹操带来的收益是难以想象的。尤其是北方的游牧民族,盐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或缺的好东西,你能想象吃肉不放盐的味道吗?

    但是有了盐,他们就能吃到无上的美味。所以草原民族对盐的需求是十分强烈的,另外中原地区的茶叶也是草原民族所需的好东西,喝茶可以去油,和盐一样不可缺少。

    所以依靠一斤盐换一只羊,五斤盐换一头牛,十斤盐换一匹马的价格,曹操过去一年从草原可是掠来了不少的马牛羊,尤其是马,六十万匹马,直接给曹操增加了三十万骑兵,现如今,曹操光是骑兵就有五十万,一统天下似乎只是一场战争的问题了。

    “多谢父亲。”见曹操对自家夫君有赏,曹宪很是高兴,于是去隔壁房间去拿了一身奇怪的衣服:“父亲,这是女儿织的毛衣和毛裤,你且试试。”

    “毛衣毛裤?”曹操愕然,看着一身白色偏黄的毛衣裤,伸手摸了摸,问道:“这是用什么做的?”

    “既然是毛线,当然是用羊毛做的。”曹宪笑道:“这是夫君用新纺机纺出的毛线,之后女儿用织针一阵一阵针织而成。父亲快穿上试试,很暖和的。”

    曹操看了左小右一眼,知道自己今天又有收获了。呵呵一笑:“好,为父便试试看。”(未完待续。)

第十二章 杀胡令(第一更,求月票)

    在丫鬟的服侍下套上毛衣毛裤,套上外面的衣服,虽然略显臃肿,却让曹操倍感温暖。

    “好!好啊!”曹操欣喜道:“没想到毛衣这般温暖。”看着左小右:“贤婿,看来你又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左小右笑着摆摆手:“岳父大人谬赞,小婿愧不敢当。”

    “哈哈,敢当,敢当。”曹操摸了摸额头上的汗,道:“在屋内反倒有些热了。”

    “屋内炉火太旺,在屋外会好些。”左小右道。

    “不错。”曹操点点头:“此等贴身的款式也很方便。”曹操突然想到一种可能性:“这毛线既然能编织衣服,是否也能编织护头、护手、护脚之物?”

    “自无问题。”左小右道:“只是毛衣终究不如棉衣和绒衣温暖,但棉花和绒毛的收集需要时间,短期内倒是可以大力推广毛线制品。”

    “棉花和绒毛?”曹操眼睛又亮了:“贤婿快和老夫说说。”

    “不急。”左小右微笑道:“岳父大人这个时间过来,一定是饿了,且先安坐,待小婿炒几个菜,边吃边说。”

    “哈哈,贤婿知我。快去快去。”

    ……

    四个炒菜,还有一个火锅,涮着羊肉和白菜,蘸着调味酱,曹操自是大快朵颐,吃的全身冒汗。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曹操抹抹嘴,叹道:“还是贤婿这里的饭食妙啊!府中厨师虽然也不差,却比贤婿的手艺差远了。”

    左小右微微一笑:“岳父大人喜欢就好。”

    “喜欢,当然喜欢。”曹操喝口茶,赞叹道:“如今我已加紧练兵,开春之后便会进攻西凉和益州,贤婿到时便和我一起去吧!”

    左小右问道:“岳父大人要先打西凉还是益州?”

    “先打西凉。”曹操道:“韩遂和马超小儿如同胡患,必须予以剿灭。益州刘璋却是冢中枯骨,大军一至,此等小儿必出城请降。”

    左小右点了点头,曹操的判断和他的判断差不多,刘璋的确不足为虑,只有马超和韩遂的西凉联军有点麻烦,历史上的曹操还是用了反间计,挑拨马超和韩遂反目成仇,这才收复了西凉,真正兵对兵将对将的时候,曹操可是被马超打的割须弃袍,十分狼狈。

    所以对付西凉,还是要以智取胜。对付马超这种粗人,贾诩出的反间计就很好用。

    说起贾诩,这几年一直在称病休养。也是,都六十多的人了,身体不好常有的事,曹操也乐意让他好好歇着,因为现在遇到事,他已经有了更好地咨询人选。

    “贤婿可有破西凉之策?”曹操问道。

    左小右略作思索,问道:“岳父大人和韩遂是故交?”

    “嗯?”曹操呵呵一笑:“你怎么知道?”

    “前几日冲弟来访,闲谈间得知。”左小右道。

    “原来是冲儿。”想到自己愈发出色的小儿子,曹操难掩笑意:“不错,当年老夫在京中为官时与韩遂相识,此人机智风趣,与老夫颇为相投,只可惜韩遂在京中只停留数月便返回了西凉,不想后来反叛朝廷,又数度反复,可谓奸诈小人。”

    以曹操的机智狡诈,居然说韩遂是奸诈小人,可见韩遂的狡诈不在曹操之下。

    左小右淡淡一笑:“西凉之人,乱世求生,无所不用其极罢了。”

    “贤婿说的是。”曹操轻笑一声,端起酒杯:“来,干一杯。”

    一杯低度酒下肚,曹操问道:“贤婿问这些,可有良策?”

    “无有良策,只有小计罢了。”左小右淡笑道。

    “说来听听。”曹操夹了一些肉片。

    “韩遂机智狡诈,马超和这样的人联合,必不敢轻信于他。”左小右淡淡一笑:“两军交战,岳父大人与韩遂是旧识,可让韩遂上前答话,谈些风花雪月之事。择日再给韩遂写封信,应该就差不多了。”

    “唔?”曹操摸着胡子细细思索,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哈哈笑道:“好!好一招反间计。如此一来,收服西凉指日可待。”

    左小右摇摇头:“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岳父大人还是要谨慎为好。”

    曹操欣慰的点点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看来贤婿已经将兵法完全吃透了。”

    左小右淡淡一笑:“多杀死一个敌人,就能少死很多同胞百姓。草原异族不事生产,生性野蛮,却不服王化,如同蝗虫过境,四处抢掠破坏,当灭族以谢天下!”

    “嘶~~~~~~~~~”曹操倒吸一口凉气,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左小右流露出如此杀意。都说老实人发火很可怕,从左小右这个温文君子脸上看到杀意,即便是曹操都觉得心底发毛。

    “贤婿憎恨异族?”曹操问道。

    左小右喝口酒,低声道:“小婿祖籍河北。”

    曹操知道左小右是河北人,当年逃难才会跑到荆州去,但此时左小右说他是河北人,让曹操明白了一件事。

    河北,紧邻北方异族,每年秋天的‘打草谷’,河北受到的伤害很严重。不过也正因此,导致河北能征善战的精兵强将众多。

    这个时期最出名的,张飞、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还有大名鼎鼎的赵子龙,全都出自河北。若论三国顶尖武将之最,河北若说自己是第二,无人敢说第一。

    袁绍为什么能一统北方,成就最大的诸侯?就因为河北这地方的精兵猛将太多了,要不是曹操命硬,再加上袁绍各种神助攻,只怕曹操早就在官渡之战的时候交代了。

    当时打赢了官渡之战,连曹操自己都不敢相信,而且在打扫战场的时候,从袁绍营帐搜出了一大堆的投降信,曹操都不敢看,直接一把火烧了。

    理由很简单:“我自己都想投降了,更何况别人?”

    干脆烧了,眼不见心不烦。而且还能让暗中投降袁绍的文武感激涕零,为曹操卖命。

    一个优秀的统帅,真是太重要了。

    “好!”曹操端起酒杯:“待一统天下,老夫便下杀胡令,以解贤婿心头之恨!”

    左小右看着他,片刻,端起酒杯。

    叮——(未完待续。)

第十三章 马云禄(第二更,求月票)

    公元213年,春,曹操统帅十万骑兵,二十万步兵,直奔西凉,另由夏侯渊统帅三十万步兵,陆逊统帅十万水兵,夹击益州!展开最后的统一之战。

    消息传出,西凉震动,益州震动。

    在前往西凉的半路上,左小右看着正在春播的百姓,每一个百姓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眼神中带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

    “这都是贤婿带给他们的。”曹操呵呵笑道:“若不是贤婿改善了农耕之法,让百姓耕种所得翻倍,百姓又怎会像现在一样吃的饱。”

    左小右摇摇头:“纵有千般好处,也要有一个有大决心、大魄力的领导者下令推广。岳父大人承受着最大的压力,遭受天下士族的抵抗,岳父大人才是功劳最大的人。”

    “哈哈,老夫并非好大喜功之辈,贤婿就不用拍马屁了。”嘴上这么说,脸上却笑开了花。君王本就喜欢被臣子拍马屁,曹操也不例外。

    行军一个月,曹操已经率领大军抵达了渭河边,与西凉骑兵隔河相望。

    “看来要想办法渡河了。”面对着宽广的渭河,曹操抚摸着长须,扭头问道:“贤婿可有良策?”

    左小右摇摇头:“天时、人和尽皆在我,只是这地利在未探查清楚以前却不好说。”顿了顿:“岳父大人可以召集了解此地地形之人,待掌控了地势之后再行定策。”

    “嗯。”曹操点了点头,吩咐全军就地扎营,然后找当地官员问话。

    现在的曹操比历史上西征韩遂、马超的时候要强了不知多少,单单十万骑兵就不是历史上可比的,再加上文武雄厚,渡河这种事对曹操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用了一些计谋,花了七天时间,曹操成功率军渡过渭河,导致韩遂、马超无险可守。剩下的就要真的靠实力了。

    见曹操已经渡过渭河,韩遂和马超异常紧张,立即召集所有能战之士,整军备战。

    曹操在渡河后的第二天,给韩遂送去一封信,邀请韩遂第二天在两军阵前答话。因为曹操语气很客气,倒是让信使安全的离开了西凉军营。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是这个时期已经没多少人信那一套了,如果好说好道还好,要是言语傲慢,是很可能被干掉的。比如在打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给孙权送去招降书,接过孙权派信使送来一张白纸。意思是说:要战便战,少废话。

    然后这个倒霉的信使就被曹操干掉了。死得冤啊!

    既然曹操好说好道,第二天两军分列两侧,曹操和韩遂纷纷上前,隔着十米距离笑哈哈的说着当年在洛阳的往事。那已经是几十年前的旧事了,韩遂也是上了年纪的人,难得遇到旧识,说起旧事,也不禁感慨万千,和曹操多聊了一会儿。

    聊了差不多一个时辰,聊的马超那边惊疑不定,而曹操见火候差不多了,便对韩遂抱拳道:“文约兄,你我多年好友,我不欲与文约兄交战,只是操一统天下在即,这一仗却是不得不打,希望文约兄能看清局势,顺天而为,则凉州幸甚,天下幸甚。”

    韩遂沉默不语。

    “操知文约兄难处,也罢!”曹操道:“操便给文约兄留出十日时间,十日后,望文约兄给操一个答案。若文约兄顺天而为,到时操绝不会亏待文约兄,万望文约兄以天下苍生为重,更要为韩家后人为重。”

    曹操最后一句话给了韩遂极大的震动,深深地看了曹操一眼,抱拳拱手:“孟德好意,遂定会认真考虑。无论成与不成,十日之内,必有答复。”

    曹操抱拳拱手,和韩遂各自归阵。

    当韩遂回归本阵后,马超立即上前询问:“伯父和曹操说了什么?”

    “没什么。”韩遂摇摇头,不愿多说,他是真的要认真思考曹操的建议了。

    如今曹操距离一统天下只剩下凉州和益州二地,益州虽有山川天险,但也将自己死死的困在里面不得而出,早晚被曹操所迫,而凉州这边又被曹操度过了渭河,没了天仙阻拦,只能依靠硬实力分个高下。但很显然,曹操的十万骑兵和二十万步兵都是装备精良的百战之兵,十分强大!整个西凉满打满算也才十多万骑兵而已,而且装备很烂,真打起来,后果不用想。

    而且曹操最后那句话的威力太大了,他韩遂已经老了,没几年好活,但是他的后人呢?如果他决策失误,累及后代子孙,九泉之下,让他如何面对子孙后人?

    韩遂心事重重的离开后,马超的脸色却是阴晴不定。马超计策不怎么样,政治头脑也不怎么样,但是对韩遂的怀疑和警惕之心却很重。联军就这点不好,心不齐。遇到点事情就容易各自为战。历史上,曹操用较为拙劣的离间计就分裂了韩马联军,就是看准了这一点。

    因为曹操和韩遂的‘约定’,两边一连三天都没有开战,但是曹操却在第三天给韩遂送去了一封信,和历史上不同,这封信并非涂涂改改的信,而是一封战报。

    当韩遂看到这份战报后,顿时全身无力的长叹一声,主动去找马超。

    马超那边刚刚得知韩遂收到了曹操的一封信,正惊疑不定,却见韩遂主动找上门来,不禁愕然:“伯父所来何事?”

    韩遂叹了口气,把手里的战报递给了马超,当马超看完战报之后,和韩遂一样沉默了。

    战报上只有八个字:刘璋献城,益州平定。

    原本曹操是要按照左小右的计策,写一封涂涂改改的信件给韩遂的,但是就在不久之前,夏侯渊遣信使快马加鞭赶赴长安,第一时间送到了曹操所在的军营。

    曹操接到战报,顿时仰天长笑:“天助我也!”

    左小右看了一下战报,上面详细讲述了攻克益州的情况,其实很简单,夏侯渊率军进入汉中的时候,跟汉中的张鲁打了一架,然后稀里糊涂就打赢了。

    之所以是稀里糊涂,是因为张鲁原本仗着地利,居高临下的面对曹军,原本可以坚守一段时间的,但也许真的是天佑曹操,张鲁军的营地竟然窜出来一群野鹿,导致张鲁军哗变,然后夏侯渊试探着攻关,结果一点抵抗也没有,就把营地打下来了。

    赢的可谓稀里糊涂。

    在这之后就简单了,张鲁的关卡都没有了,只能县城投降,而夏侯渊打赢了这场仗,一切就十分顺利了。

    面对着水陆两面夹击,刘璋这个草包扛不住了,在张松等投降派的劝说下,选择了不抵抗的方式,恭迎曹军进入成都,开城现象。

    从夏侯渊进入汉中开始,到刘璋投降,前后只用了二十五天。然后夏侯渊就写信报告了这次的战果,送到曹操手中,又花了七天。

    三十二天时间,益州平定,现如今除了西凉,曹操已经克定天下,只等收复西凉,天下便将一统。

    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曹操也没想到夏侯渊如此轻松快速的就平定了益州,所以那封原本应该涂涂改改的信件,变成了曹操送过去的战报。

    看到这份战报,不但韩遂沉默了,马超也沉默了。

    连天不怕地不怕的锦马超都知道事情不好办了,更不用说韩遂和满营文武了。

    韩遂叹了口气,道:“投降虽然不是勇士所为,但我们也要为自己和后代想一想。我与曹操有旧,若你我率军投降,他必会善待我等。孟启好好想想。”

    说完,韩遂离开了马超大营,返回了自己的营帐。

    韩遂老奸巨猾,知道怎么做才符合自己的利益,在现如今这种局面下,他知道投降是最好的选择,而且他都快七十的人了,也没几年好活,该为自己颐养天年做打算了。

    而马超现在三十多,不到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要他仗还没打就投降,老实说,对他这个武夫来说有点困难。

    但韩遂说得对,他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马家想想。总不能为了他一己之私,就害的马家跟着他被杀,甚至被灭族吧?

    马超陷入了长时间的犹豫中,一连两天都没有走出营帐,让族弟马岱、妹妹马云禄非常担心。

    “哥哥。”第三天,马云禄闯入帅帐,面对马超,道:“哥哥在担心什么?”

    看到自己年轻貌美的妹妹,马超叹了口气:“降,还是不降?这是个问题。”

    马云禄:“……”

    马云禄了解了目前面临的情况后,也有些抓狂。

    投降?憋屈!

    不投降?估计要死。

    在憋屈和送死之间,饶是马云禄这将门虎女也摇摆不定,更不用说掌握了万军生死,一军统帅的马超了,所以这真的很难。

    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