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茅山传说-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志远心中一寒,难道月影抚仙已经被珥蛇咬中了?
他正要开口询问,铁链再次晃动了起来,吴志远能清楚的感觉到铁链晃动的力量来自下方,他生怕月影抚仙掉落下去,连忙高声喊道:“月影,抓紧!”
月影抚仙没有回应,但铁链晃动得却越加厉害了,并不时的向石壁上撞击,吴志远早有准备,每当铁链要撞向石壁时,他便用脚向石壁上一撑,否则两人的身体撞到石壁上,定会撞得头昏眼花,七荤八素。
因为铁链晃动得过于猛烈,铁链上方的一条珥蛇竖直掉落下来,从吴志远的眼前划过,落进了下面的无尽深渊,但上方还有珥蛇在缓缓向吴志远爬动,形势十分危急。
吴志远心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月影抚仙此时情况不明,如果他被珥蛇咬上一口,那两人恐怕就凶多吉少了,如今唯一的生路就是继续顺着铁链向下滑。
心念至此,吴志远一手抓紧铁链,一手抓住月影抚仙的手腕,同时脚蹬石壁,缓缓的向下挪动。
就在此时,那铁链突然停止了晃动,吴志远心中一喜,连忙加快了下滑速度。
若不是有《归元真经》四层的元气修为,吴志远早就吃不消了,但丹田气海中的元气总有耗尽之时,他加快下滑速度只是为了在元气耗尽前脱离险境。
就这样顺着铁链向下滑动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吴志远蹬住石壁的双脚突然踩空,上半身猛地撞到了石壁上,他急忙紧紧抓住铁链,同时低头向下一看,原来下面有一个洞口,方才自己的双脚要蹬在石壁上,却恰好踩进了洞口里。
见此情形,吴志远心中大喜,接着向下滑动了几寸,便到了洞口处。
这个洞口位于竖直的石壁上,洞口宽度不大,但高度却可容一人站立通过,铁链恰好在洞口经过,继续垂向深不见底的悬崖下方。
吴志远双脚在洞内踩实,将月影抚仙拉入洞中,这才发现月影抚仙不知何时已经昏迷过去。吴志远连忙查看她的双手,果然在她的右手虎口位置发现了两道极细的伤口,伤口上并无鲜血渗出,是以并不明显。
这应该就是珥蛇咬下的伤口,月影抚仙正是因为被珥蛇咬伤才会失手坠落。
吴志远并不懂得医术,只知道蛇毒会顺着伤口进入体内,流入五脏六腑,届时被咬之人便会毙命。他想了想,抓起月影抚仙的手,便要低头去吸那伤口里的蛇毒。
“志远不要”月影抚仙恰在此时悠悠醒来,似乎想要抽回自己的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吴志远抬头看向月影抚仙,急切道:“你被那珥蛇咬伤,如果不把蛇毒吸出来,你会没命的!”
月影抚仙嘴唇发白,仍淡淡一笑道:“我腹中还有蛊虫,蛇毒虽猛,但但应该能被蛊虫消化,我我没事的可是如果你为我吸毒,你就会中毒而死”
吴志远将信将疑的看着月影抚仙,黑降门弟子腹内的蛊虫的确有防止中毒的作用,但防的却是蛊毒,是否能将蛇毒消化,吴志远也不甚明了。
“你放心好了,珥蛇之毒奇毒无比,眨眼间便能要人性命,如果如果我腹中的蛊虫消化不了珥蛇之毒,我我早就没命了”月影抚仙看出了吴志远心中的困惑,有气无力的笑着解释道,“我需要的是时间,只要再给我几天时间,我体内的珥蛇之毒自然就会被蛊虫清除”
吴志远闻言紧紧的握住月影抚仙的手,将她抱在了怀里。见到月影抚仙如此虚弱的模样,吴志远心中十分难受,这一刻,他突然有了一种想法,或许不应该为了让月影抚仙为自己生孩子,而驱除她体内的蛊虫,那蛊虫虽然吸食的是月影抚仙的精血,但也在保护着月影抚仙在炼蛊时不被反噬,甚至不受外来的各种奇毒侵害。
“我们不找九天仙女墓了,不找鬼头笔了,我们回去吧!”吴志远抱着月影抚仙,在她的耳畔轻声说道,声音虽轻柔,但意志很坚决。
月影抚仙依旧没有做出回应,吴志远扶起她的双肩一看,原来她早已闭上了双眼,再次昏迷过去。
看到月影抚仙脸色苍白的模样,吴志远心中再生自责,温柔但娇弱的盛晚香跟着自己吃了无数的苦头,如今内心和外表同样刚强的月影抚仙也为了自己受这种痛苦,难道自己就是个感情世界的煞星不成?
正暗自自责时,吴志远的心底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感觉,感觉某个地方好像有一双眼睛,正在暗暗的窥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吴志远怀里紧抱着月影抚仙,猛地抬起头来向洞内一看,不由得吃了一惊,只见这条山洞很深,里面一片深邃,距离自己不到五米远的地方,隐约站着一个轮廓像人一样的影子,那影子双眼发着蓝色的光,在幽黑的山洞中显得格外扎眼
第七百一十章 石镜魅影
“你到底是谁?”吴志远扶着月影抚仙,看着洞中那双眼发光的黑影,他已经认出这黑影正是先前在石屋内逃走的那个,如今这神秘的黑影又出现在这里,显然方才在下方摇动铁链的人也是他。
吴志远话音落毕,那黑影并未作出回答,仍然站在几米开外的位置,直直的盯着吴志远,一动不动。
吴志远不知道这黑影究竟是何来历,又是否具有攻击性,所以暗暗做好了防备。
两人就这样默然的对视了片刻,那黑影突然慢吞吞的转过身去,抬起脚慢慢的向洞内深处走去,转眼便消失在了深处的黑暗中。
吴志远有些不明所以,但见那黑影已经离去,便放松了警惕,开始思考出这条石洞的方法。这条洞的一头是无底深渊,尽管石壁上荡着一条铁链,但顺着铁链继续向下爬,前路未卜,并不可行,这样看来,只有石洞的深处才是唯一可行之路,况且那黑影已经进了洞内深处,说明里面应该另有出口。
这样想着,吴志远将月影抚仙慢慢搀扶起来。月影抚仙昏迷未醒,吴志远打算背着她前行。
就在这时,洞内深处的黑暗中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那脚步声极轻,如果不是侧耳细听,根本无法察觉,但吴志远此时已经有归元道法四层的元气修为,况且又在这死寂一般的山洞中,耳力自然异于往常。他猛一转头,看到一个黑色的人影如利箭一般向他和月影抚仙冲了过来。
那速度,真的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只一眨眼,那黑影便冲到了吴志远的面前。
吴志远反应极快,立时便认出这黑影正是刚才站在石洞里的那个,没想到他居然去而复返。就在吴志远认出黑影身份的一刹那间,那黑影猛地大力一推,将吴志远向山洞口的深渊里推去。
吴志远双手搀扶着月影抚仙,根本来不及腾出手来应付,他只感觉到一股奇大无比的推力推到了自己的胸口,身体便如断线的风筝一般向山洞口飘去,危急之中,吴志远反手将月影抚仙向山洞里用力推了一把。
月影抚仙身体绵软的倒在了地上,而吴志远却和那黑影一起从山洞口径直竖直掉落下去。
向下坠落的一刹那,吴志远探手抓住了荡在石壁上的铁链,身体猛地撞在了石壁上,就此止住了坠落之势,而那黑影却一直下坠,很快便消失在了下方迷蒙的雾气中。
吴志远长吁了一口气,想起月影抚仙还在上面的山洞里,连忙双手抓着铁链,脚蹬石壁,运转元气,快速向上方爬去。
爬上山洞之后,吴志远急忙朝方才月影抚仙倒地的位置走了过去,可令他吃惊的是,那里根本没有月影抚仙的身影,月影抚仙居然不见了!
吴志远十分确定,为了不让月影抚仙一起掉进深渊,几分钟前他就是将月影抚仙推倒在了脚下站立的位置,可此时这里只剩下冰冷的石面,甚至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只不过是几分钟的时间,如此短暂,难道月影抚仙醒了过来,没有看到吴志远,便进了山洞深处?还是这山洞里藏着什么怪物,把月影抚仙拖走了?
吴志远不敢再想下去,他向山洞深处的黑暗中高声喊道:“月影!月影!”
声音在山洞里不停地回荡,但始终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
顿时,吴志远急了,月影抚仙中了珥蛇之毒,就算是刚才自己醒转过来,她的身体依然虚弱,自己一人走进这山洞,凶险异常。想到这里,吴志远连忙解下肩头的包袱,从里面取出几根火折子,幸好当初早有准备,料到古墓之中必定不见光明,所以多预备了一些火折子。
将火折子吹燃,吴志远快步向山洞内走去,火折子的亮度不算强,但仍能看清几米开外的情况。吴志远心中挂念着月影抚仙的安危,所以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向山洞内搜寻。
一口气跑了半天,吴志远也不知道走了多远的距离,但手中的火折子已经燃烧了一半了,这时他停了下来,心中狐疑,月影抚仙身体虚弱,照她的速度,不应该能走出这么远的距离才是,难道这山洞另有岔路,自己错过了?
山洞中有岔路或者机关,在吴志远看来已是常事,自己先前经历过的并不少,但刚才他心中记挂着月影抚仙的安危,只顾着一路追赶,并未留意到山洞中有没有玄机。
吴志远回头看向身后已经走过的路,心中犹豫要不要回头再寻找一遍,就在此时,他突然感到身后有一道亮光闪了一下。
吴志远猛地一回头,果然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闪亮的光点,那光点并不耀眼,但因为周围漆黑一片,所以光点显得十分明亮。他心中大喜,有光亮说明有火,那火极有可能是月影抚仙点燃的火折子,想到这里,他急忙向那光点快速奔了过去。
随着脚步的逼近,吴志远果然看清楚了前面的光点,那光点时上时下,时左时右,不停地摆动,同时,似乎还有人影在晃动。
吴志远见状连忙冲了过去,走近那光点一看,不由得大失所望。
原来这光点只是一面石镜,那石镜乃是一块与人等高的大石,石面被打磨得如同镜子一般平滑,而上面发出的光点,只不过是吴志远手中火折子的火光反射出来的,先前看到的人影,也只不过是吴志远自己的影子。
这面硕大的石镜就是这条山洞的尽头,这是一条死胡同。
“怎么可能?”吴志远喃喃自语道,如果这山洞到此为止,那月影抚仙去了哪里?难道她也掉进了悬崖深渊不成?
吴志远手中握着火折子,怔怔的看着面前的石镜,脑海中蓦然想起了石钟山下的村子里石屋中的那面铜镜,那面铜镜里可以走出一个与现实中完全一样的人来,而人也可以走进铜镜中。莫非这面石镜也是这般作用?
想到这里,吴志远举着火折子慢慢的走向石镜的一旁,紧贴着石壁站立,不让自己的影子映在石镜中,然而就在此时,他看到了石镜中诡异的一幕
第七百一十一章 画中女子
吴志远看到石镜中隐隐约约有什么东西在晃动,那晃动的东西离石镜的距离很远,所以看上去模糊不清,但很显然,那东西正在朝着镜子的方向缓慢的移动。
吴志远全身一震,连忙转头向自己刚才走过的石镜对面的山内看去,石镜中之所以会映出影像,是因为那东西在镜前活动,这个道理浅显易懂。
然而,山内一片漆黑,只有吴志远手中残存的火折子发出一点微弱的光,照亮的范围有限。
为防暴露自己,吴志远想把火折子熄灭,但一旦熄灭,山里就会漆黑一片,他也就看不清石镜中映出的影像了。
吴志远犹豫片刻,继续看向石镜,只见石镜中那远远移动的东西已经离石镜更近了几分,吴志远定睛一看,那东西居然是紧贴着地面移动的,其移动速度缓慢,因为距离石镜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吴志远无法从镜中看清那东西的样子。
就这样凝视片刻,那东西紧贴着地面,离石镜越来越近,吴志远眯着双眼仔细去看,不由得吃了一惊,看那东西的样子,似乎是一个人。
而且,那个人是紧贴着地面朝石镜而来的,也就是说,那个人正在从地上爬过来!
吴志远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转头看向石镜前的山,看到的依然只是一片黑暗,奇怪的是,石镜中却将那人的一举一动映照得越来越清晰。无奈之下,吴志远只好再次将目光投向石镜,仔细去看那个从地上慢慢爬过来的人,手心里已经沁出了细密的汗珠,这个人到底是谁?难道是那个掉进深渊的人?还是……
正胡乱猜测着,吴志远突然看到,随着那人的缓慢近,她的一头长发散乱在地面上,而她身上所穿的衣服也渐渐清晰起来。
“是月影!”吴志远心中大叫一声,连忙向石镜前迎了过去,他一口气跑出十几步,却根本没有看到月影抚仙的影子。
“月影!月影!你在哪里?”吴志远高声喊道,声音在山中回荡,却没有得到回应。
明明从石镜中看到月影抚仙爬了过来,迎上去却没有发现月影抚仙的影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吴志远疑惑不解,他站在原地思忖片刻,认为那石镜应该是关键所在,于是连忙折回,到那石镜旁仔细再看。
石镜中依然映出月影抚仙的身影,那人果然就是月影抚仙,不过此时她已经到了石镜前不足三米的位置,并且,还有一点吴志远看错了。
月影抚仙根本不是向着石镜爬过来的,诡异的是,她双眼紧闭,两手放在腹间,身体一直没有动。
她的身体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着,向着石镜慢慢的移动。
吴志远见过太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但却从没有见到人能在昏迷不醒的情况下,身体能紧贴着地面缓慢移动。
月影抚仙的身体很快便移动到了石镜前,这时吴志远才明白,原来自己在石镜中看到的都是影像,而石镜前根本没有月影抚仙本人的身影。
也就是说,石镜中显现出来的影像可能是一段时间之前发生过的事,根本不是此时此刻的即时反应。
明白了这一点,吴志远继续屏息凝神去看,因为石镜中接下来显现出的影像,将会为吴志远指示出月影抚仙到底去了哪里。
月影抚仙的身体移动到了石镜正下方,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但她居然没有丝毫的停顿,被一股莫名的无形力量拉扯着,径直向石镜下继续移动,很快,她的身体便消失在了石镜下。
吴志远见状连忙蹲下身来查看那石镜的底部,一看之下,顿时大喜过望,难怪月影抚仙会从石镜下紧贴着地面进入石镜里,原来这石镜下有一个长方形的空。
方才吴志远发现这石镜时,被石镜上的影像吸引,加上光线不甚明朗,是以并未发现石镜下还有这样一个。
吴志远连忙俯下身子,紧贴着地面从那中钻了过去。
从石镜中钻过来后,手中的火折子恰好燃到了尽头,吴志远又从怀中掏出一支吹燃,借着火折子的光亮,打量着四周的情况。
这是一间石室,石室内空荡荡的,没有摆放任何东西,但石室内的装饰却极尽奢华。地上铺着地毯,那地毯颜色灰黄,像是动物的毛皮,也不知经历了多少年,地毯上的毛脱落得十分厉害,吴志远蹲下身子轻轻一拽,便拽起大簇儿的毛发,看那毛发的样子,这地毯像是狼皮缝制而成的。
石室整体为圆形,穹顶,看结构有点像北方游牧民族所住的蒙古包,吴志远手举着火折子走到一旁的石壁前,惊奇的发现石壁上画着大片的壁画,再向旁处看去,发现这石室内的石壁上居然全是壁画,画功细腻,精美绝伦,实为吴志远生平所未见。
吴志远在一副壁画前驻足,举着火折子仔细观摩,只见这是一幅叙事壁画,上面画的是大臣朝拜天子的情形,只是那大臣的衣着奇怪,不像是汉族服饰,倒像是胡人的风格。大臣身后站着十几名随从,每个随从手里都端着一个木盒,盒子开着,里面装满了各种金银珠宝。
吴志远未从这幅壁画中看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便沿着石壁走了几步,继续再看,发现这也是一幅叙事壁画,壁画上描绘了一队人马,声势浩荡的在大漠中行进,马队的中间有一辆马车,车篷窗帘掩映间,里面似乎坐着一位女子,壁画上只画出了那女子的下巴和嘴唇,嘴唇以上的部位被窗帘掩住了。
这整幅壁画中,那马车内的女子显然是重点,马队中的其余人在马车内那只露出嘴巴的女子对比下,全都黯然失色。这不仅是花匠画功高超的缘故,也是那女子光环太过耀眼所致。
吴志远盯着马车车篷内那女子的下巴看了半晌,突然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个女子他好像在哪里见过……
第七百一十二章 青冢无门
只是看到了那女子的嘴巴部位,吴志远觉得面熟,但实在难以回忆起这壁画中的女子到底像谁。那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就像脑海中明明记得某个字该怎么写,但提笔之后就是想不起来,无从下笔。
吴志远盯着那女子伫立片刻,继续沿着石壁看向下一幅壁画。壁画中描绘了一幅男耕女织的景象,只见十几个身着胡人服饰的男子和女子正在田间劳作,这其中有一位身着汉服的女子十分扎眼,她似乎在教那些胡人如何耕种。壁画是静止的,但看着这幅壁画,俨然便看到了当时动态的情形,那些人物犁地播种的一举一动都十分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吴志远盯着那身着汉服的女子仔细去看,觉得有些奇怪,画面上所有的人都画出了或正面或侧面的容貌,唯有这个女子,画的居然是她的背影。饶是如此,其颀长苗条的背影依然在人群中极为耀眼。
此时,吴志远断定这只有背影的女子与上一幅壁画中的那个马车车篷里只露出嘴巴的女子是同一个人。
吴志远又回头看了看方才的那两幅壁画,当看到第一幅胡人朝见天子的壁画时,他突然灵光一闪,心中暗道:“莫非这几幅壁画描绘的是匈奴入朝,昭君出塞的故事?”
如果真是这样,第一幅壁画中身着龙袍的天子就应该是西汉末年的汉元帝了,那行进在大漠之中的马队中,车篷里的女子岂不就是历史上闻名遐迩的王昭君?
“是了!”吴志远蓦地想起一件事来。
昭君出塞的故事流传千古,她对当时大汉和匈奴之间的和平共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深受当时及后世人的尊敬。传说她去世之后就埋在这阴山脚下,而据民间流传,王昭君当年被迫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呼韩邪死后,又被迫嫁给呼韩邪的儿子,十几年后呼韩邪的儿子也离开人世,按照胡人习俗,又不得不嫁给呼韩邪的孙子,王昭君无法接受这一事实,服毒自尽。她虽香消玉殒,但一缕香魂升上天庭,被封为九天仙女。在民间传说中,王昭君便是九天仙女下凡,这一说法在漠北一代流传甚广。
吴志远知道这些,大多是之前从书上看到的,另外还有昭君出塞的戏曲,加上村里的老人口头述说的故事,将其一一串联,似乎与眼前壁画上描绘的情形可以相互佐证。
“如此说来,这里就是传说中的九天仙女墓,也就是王昭君墓。”吴志远喃喃自语道。
事实上,王昭君的墓葬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被称为“青冢”,但在民间传说中多被称为“九天仙女墓”。
为了证明自己的推断,吴志远顺着石壁,继续观看上面的壁画,接下来的壁画中描绘的大都是王昭君入塞之后,在塞上边境生活中的点滴故事,壁画中,王昭君或亲手指点胡民耕种,或亲身弯腰播种,或指导胡民豢养家禽之法,情景不一,事件绝无雷同。但每一幅壁画中画的都是王昭君的背影,没有一幅有她的正面模样。
“难道真实的王昭君是个丑女,并不是传言中所说的美人?”吴志远心中暗道,如果王昭君真是传说中的平沙落雁的人间至美,为何壁画中没有画出她的真容?
胡乱揣测着,吴志远绕着石壁继续观看,接下来的几幅壁画画风不变,但描述的故事却不再是王昭君向胡人传授中原文化的情形,而是她再次婚嫁的细节,画面中描绘的是她嫁给呼韩邪的儿子复株累的情形,婚嫁的习俗基本是按照胡人的风格进行的,唯一不同的是王昭君的头上蒙着红色的盖头,所以这幅壁画中,依然看不到王昭君的模样。但看到这里,有一点已经可以确定,就是这里的壁画描绘的的的确确是昭君入塞的情形。
吴志远耐着性子继续看下去。
后面的几幅壁画较为简略,只画出了王昭君生了几个孩子云云,到了倒数第二张壁画前,情形大变,画中呼韩邪的儿子复株累离世,王昭君将要嫁给呼韩邪的孙子,但王昭君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于大婚前夜服毒自尽,魂断大漠。
看到这里,吴志远也觉得惋惜,依照中国伦常,王昭君先后嫁给爷子孙三代,这是有违人伦的事情,她无法忍受这种习俗,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值得同情和理解,但一代佳人就此化作一缕香魂,实在可惜。
在这幅壁画前流连片刻,吴志远走向最后这石室中的最后一幅壁画,这最后一幅壁画中描绘的是王昭君下葬时的情形,从画面上来看,葬礼十分隆重,规模与单于等同,并且依照汉族丧葬习俗,使用土葬。
吴志远看到壁画中一众人抬着一副巨大的白色棺椁,应是纯银打制,下葬之时,棺盖突然松动滑落,众人看向棺内,发现棺材内居然是空的,但众人还是将银棺向棺材坑中放去……
壁画上描述的情形到此为止,留给吴志远的只剩下下葬队伍中众人一脸的惊恐神色。
“棺材里是空的……”吴志远喃喃道,“棺材里是空的,那王昭君的尸体哪里去了?难道真的如传言中所说,变成九天仙女飞升了不成?”
吴志远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有些怀疑这石室中壁画的真实性。他徘徊片刻,又点燃一支火折子,借着稍强的火光将整间石室再次打量了一遍。
石室内依旧空空荡荡,先前看到月影抚仙从石镜下进入了这间石室,为何不见她的踪影?
只有一个可能,这间石室还有出口。
吴志远再次围绕着石室转了一圈,却根本没有发现出口,他甚至将地上铺着的狼皮地毯也掀了起来,地毯下是一整块巨石铺就的石板,连一道缝隙都没有。
进过多个墓室,经历过无数的机关暗道,吴志远已经不是当年初出茅庐的小子,他已经颇具经验,并学会了冷静,静思片刻,他想到只有一个地方没有检查过,于是抬头向石室的穹顶一看,结果大失所望,这穹顶虽是圆的,但依然是依托山石铸成,整座穹顶就是一整块巨石凿空修圆的。
“奇怪……”吴志远心中暗忖道,月影抚仙的确是进了这间壁画石室,如果没有出口,她为什么不在这石室里?
正想着,吴志远的目光不经意间瞥向石室中的最后一幅壁画,他看到了众人抬着巨型银棺下葬的那一幕场景,那画面静止在银棺即将入土的那一瞬间,银棺下已经挖好的棺材坑引起了他的注意。
作者的话:今天家里发生了一点事,搞得心情非常糟,这一天基本没心情工作,但还是坚持写完了这一章,剧情没有受到影响,但文笔不知道有没有体现出消极的一面来。希望大家见谅,并多多支持。
第七百一十三章 头上长蛇
壁画上的棺材坑好像挖得特别深,因为那棺材坑甚至看不到坑底,展现出来的只是漆黑的坑d。。
吴志远走近那最后一幅壁画,蹲下身来仔细查看壁画上的棺材坑。如此近距离的观察,直觉得这壁画的画工实在精妙,简直像活的一般。吴志远伸手去触摸那壁画,当他的手伸到棺材坑的位置时,五指居然摸了个空。
吴志远心中“咯噔”一声,手不由自主的向后一缩,心中暗道:“这棺材坑是空的!”
棺材坑的位置上居然真的是个d!
壁画上所画的人和物件都有笔墨染料痕迹,唯有棺材坑看不到任何染料,原来这棺材坑居然是个真实的坑d。也就是说,这棺材坑极有可能就是这间石室的出口。
将需要掩藏的东西衬在壁画中,以壁画的形式来掩人耳目,这种手段的确高明,但其实并非吴志远第一次遇到。之前在燕国皇陵时,他曾在一间陪葬室里看到大陶罐上画着一条龙样的图案,孰料那是一条活生生的五步倒毒蛇。尽管那只是巧合,但却与眼前这壁画中掩藏的棺材坑如出一辙。
吴志远再次伸手向壁画上棺材坑里伸去,果然可以将手伸进坑d内。
“这出口掩藏得实在巧妙!”吴志远暗赞一声,抬脚便要进入这棺材坑内。
就在此时,吴志远犹豫起来,棺材本是安葬死人的地方,这出口以壁画中的棺材坑来做隐喻,是不是在暗示着这出口其实是死人汇集的场所,进了这棺材坑内便是进了y间地狱?
将腿收回来,吴志远思忖片刻,将手中的一支火折子扔进了棺材坑内。
火折子的光打着旋转在棺材坑内的黑暗中不断下落,下落速度太快,吴志远无法看到下落过程中所照见的事物,但火折子落地后,他确定了一点:这棺材坑很深,起码有三四米深。
火折子火光亮度有限,落地后只能照见其周围地面上冰冷的石板,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吴志远在上面静候片刻,见没有危险,便直接进了棺材坑内。凭他此时的元气修为,跳下三四米的高度不是问题。
双脚在周围石壁上借了两次力,吴志远轻稳的落到坑d底部,他捡起地上的火折子,开始观察周围的环境。
原以为这也会是一间墓室,但令吴志远不解的是,他双脚所站立的位置并非什么墓室,也不是墓道,而更像是一条盗d。盗d从头顶上方的棺材坑中直通下来,而后向吴志远的前方延伸。
d壁怪石粗糙,层次不齐,这正是盗d的特点之一,一般盗墓贼要进入一处墓x,开凿出盗d后,只要盗d不影响通行,盗墓贼绝不会对盗d进行精雕细琢,所以这九天仙女墓内突现这种与墓室风格迥然相异的d,极有可能就是盗墓贼留下的盗d。
没想到地处偏远的塞北地区,九天仙女墓也难逃盗墓贼的魔爪。
吴志远发出一声长叹,便顺着盗d继续向前走。既然上面的壁画石室只有这一条出口,那月影抚仙只能是从这里离开的,吴志远已经没有更好的路可选。
这条盗d不长,并且有一点吴志远始终不明白,盗d为了省时省力,往往都会挖掘得d口狭小,只能容一人俯身钻过,但这条盗d却极为宽敞,其高度也与成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