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电影世界畅游记-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殷郊,殷洪不忍见到姜皇后受苦,强行想将姜皇后救出去,被晁田、晁雷所阻止。殷郊此时没什么武艺,自然不是晁田、晁雷对手,救不了人,便径直往寿仙宫寻找纣王。晁田、晁雷见太子介入了,也急忙跟着回去了,跟纣王禀报。
殷郊,殷洪恼怒姜皇后无辜受冤,一进寿仙宫,便先跟纣王质问,然后喝骂苏妲己。
纣王大怒,这分明是不把他跟苏妲己放在眼里,令晁田、晁雷将殷郊,殷洪拿下。殷郊,殷洪又向纣王汇报两位皇子殴打姜环,强行营救姜皇后之事。九尾狐和胡喜媚趁机进言,说是两位皇子蔑视纣王,应该严加看管。纣王从其言,令两位皇子幽禁东宫,不得擅自外出。
殷郊,殷洪被拖出寿仙宫,兀自咒骂苏妲己不止。
苏妲己只道是两位皇子年幼,不懂事,并不在意,纣王自觉苏妲己宽容大量,心里对姜皇后更不满了。毕竟殷郊,殷洪不懂礼数,这分明是姜皇后骄纵所至。
只此一件事,姜皇后被打入冷宫,殷郊,殷洪被幽禁,而苏妲己却被纣王认为是识大体,宽厚。可以说,此事,苏妲己乃是最大的赢家。
此时群臣都在九间殿等待,纣王便令晁田前去,说明此事的来龙去脉,让群臣散去。
丞相商容听得此变故,大为自责,只以为是自己连累了姜皇后,又来寿仙宫面见纣王,帮姜皇后求情。纣王正在气头上,哪听得进去,将商容轰出。
到得第二天,商容复又来了。纣王知道商容是为了什么事情,拒绝见商容。商容赖在寿仙宫外不走,纣王不胜其烦,令晁田架着商容,送他回府。
第三天,商容仍然不死心,再次来求见。
商容这么一搞,纣王连欢乐的心情都没有了,问苏妲己应该怎么办。苏妲己建议纣王送商容荣归故意,毕竟商容年纪大了,老这么搞,万一死在寿仙宫,可就对纣王不利了。
商容没有等到纣王的召见,反而等到纣王让他归乡的旨意,彻底心灰意冷。告老之事,向来只有大臣自己先提,纣王如此迫不及待,看来是烦他了。
商容心里哀叹一声,谢恩出朝。
不一时,百官俱知首相商荣致政荣归,各来远送。当有黄飞虎、比干、微子、箕子、微子启、微子衍各官,俱在十里长亭饯别。
商容见百官在长亭等候,只得下马。只见七位亲王,把手一举:“老丞相如何狠心,就把成汤社稷抛弃一旁,扬鞭而去,于心安乎!”
商容泣而言曰:“列位殿下,众位先生,商容纵粉骨碎身,难报国恩,非是商容抛弃成汤社稷,而是大王厌烦了我商容。商容进不足以辅君,死适足以彰过,不得已让位待罪,候贤才俊彦,大展经纶,以救祸乱,此容本心,非敢远君而先身谋也。列位殿下所赐,商容立饮一杯。此别料还有会期。”
乃持杯作诗一首,以志后会之期:诗曰:
“蒙君十里送归程,把酒长亭泪已倾。回首天颜成隔世,归来畎亩神京。丹心难化龙逄血;赤日空消夏桀名。几度话来多悒怏,何年重诉别离情?”
商容作诗已毕,百官无不洒泪而别。商容上马前去,各官俱回朝歌。
第四百八十一章 添一把火
费仲依据九尾狐之命令,构陷姜皇后,使得姜皇后被打入冷宫,两位皇子也被幽禁在东宫,自此彻底被绑在了九尾狐苏妲己的船上。丞相商容因为屡次想为姜皇后求情,也被纣王不待见,强令告老还乡。再加上前一段时间被流放的杜元铣和,梅伯,九尾狐可谓是大有进展,暂时全面占据上风。
有了这些功劳,九尾狐自然使用传音符告知林阳,以博取林阳的好感。在这个过程之中,她可是一个人都没有杀,而事情也办好了,显示出她非凡的能力来。
林阳对九尾狐勉励一番,让她再接再厉,又暗示一番,费仲和尤浑两人是最好的替死鬼。九尾狐得了林阳的夸奖和提点,心花怒放,又表达了她的幽怨之情,让林阳有空去看她,好当面汇报和聆听指示。林阳岂会不知九尾狐的心思,说起来,收了九尾狐也不错,大禹曾经也娶了一个九尾狐。这九尾狐论容貌,的确无可挑剔,只是修为太低,若跟现在的九尾狐双修,对林阳没有什么益处,所以还不是时候。林阳暗中表达了此种意思,九尾狐绝顶聪明,自此修炼也越发勤奋。
纣王被九尾狐和九头雉鸡精所迷惑,日日在寿仙宫享乐,荒废朝政。过了一段时间,纣王又册封九尾狐为皇后,册封九头雉鸡精胡喜媚为贵妃,此举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纣王不听,强行废除了姜皇后,让九尾狐上位。上大夫赵启仗义谏言,又被纣王给流放到南蛮去了。纣王更是放出话来,谁再多嘴,统统流放。满朝文武,从此没有人敢发话。
姜皇后被废,殷郊和殷洪就失去了嫡子的身份,不过纣王并无其他皇子,所以满朝文武也还在坚持。一方面,毕竟殷郊和殷洪还算有希望。二来,满朝文武都在等太师闻仲归来,只有闻仲才能够扭转这种局面。
九尾狐出手,形成了如今的局面,林阳知道,该自己添一把火了。
于是,林阳分别在四大诸侯境内,令一些无业游民散布朝歌的消息,这些消息都是真的,一查便知。没多久,四大诸侯都知道了纣王的荒淫无道。其中以东伯侯姜桓楚最为气愤,因为姜皇后是他的女儿,竟然无端被废后,这是赤果果的打脸行为。但姜桓楚果真是忠臣,居然只是上书给纣王,而没有起兵反叛。当然,这上书的言辞肯定不怎么好。
林阳出手自然不会如此简单,等消息被全天下得知之后,又令朝歌的无业游民散布谣言,说是四大诸侯因为不满纣王的行为,起了反心,以东伯侯姜桓楚为首,私底下已经密谋了。
此谣言弄的朝歌满城皆知,自然也传入到了纣王的耳中。纣王心知,自己如此对待姜皇后,姜桓楚心有不满是肯定的,加上姜桓楚的上书言辞实在不太友善,所以纣王就更怀疑了。
纣王虽然昏聩,但谣言都到了满城风雨的程度,他自然要召集满朝文武商议,如何处置。
纣王这边担心四大诸侯造反,四大诸侯更担心,不知这谣言是从何而起,他们可没有密谋,更没有造反之心。毕竟这个时候造反,那是自寻死路,商朝还没有到不可挽救的地步。于是,四大诸侯又纷纷上书,言辞恳切,说自己绝没有造反之心。
人心一旦起疑了,信任就不容易建立了。
古往今来,为何谣言威力如此大,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纣王与满朝文武一商议,均觉得此事重大,费仲提议,让四大诸侯进朝歌来解释。这个意见得到了满朝文武的赞同。此招,朝廷一方可谓是占据绝大优势。
若四大诸侯不来,那摆明是有造反之心,要不然,为何你不敢来!
若四大诸侯来,虽然无法确定他们是否有造反之心,但局面可以掌控住,是放还是扣留,皆由朝廷决定。
纣王乃是阳谋,对于四大诸侯来说,那可就难受了,不去朝歌,摆明是造反。去朝歌,生死不由自己了,这谣言,要解释清楚,何其困难。以纣王的德行,入了朝歌,还不知道是什么下场。
最担心的是东伯侯姜桓楚,因为他的确对纣王很不满,但他没有造反之心,所以,他第一个进朝歌了。西伯侯姬昌,第二个进朝歌了。紧接着,南伯侯和北伯侯也跟去了朝歌。
四大诸侯先后到达朝歌,一到朝歌,果然便被纣王控制起来了。待四人到齐之后,纣王召集满朝文武,让四人辩解。四人自然捡忠心的话来说,只道他们也不知道谣言何起,但的确是没有造反之心,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来。
纣王无法判断四人所说,究竟是真是假,毕竟人心隔肚皮。所以,在费仲的建议之下,先扣押四人,遣官员分别去四大诸侯境内调查,以证明四人清白。此举四大诸侯虽然不爽,但也知道大局,所以不曾反对,安心的住在了朝歌。
费仲又私底下给纣王进言,说是要双管齐下。这明里自然是要派官员去调查,暗地里,也不能够放松。纣王问其计,费仲说所谓酒后吐真言,让纣王多赏赐一些美酒给四大诸侯,以安其心,纣王欣然应从。
于是,费仲和尤浑两人,便带着大批美酒,依次看望东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和北伯侯崇侯虎。四大诸侯见费仲和尤浑前来,传达纣王安慰之意,心情很是复杂。毕竟纣王若是真信任他们,就不会扣押他们了。即便知道,但四大诸侯还是得假装受宠若惊,万一得罪了费仲和尤浑,这两人跟纣王说什么坏话,那就可糟糕了。
费仲和尤浑两人先是找上了东伯侯姜桓楚,姜桓楚此人正直刚强,自恃身正不怕影子斜。本来姜桓楚是不屑于跟费仲尤浑同席的,只不过费仲和尤浑代表纣王,姜桓楚才作罢。费仲和尤浑于席间旁敲侧击,姜桓楚果然流露出不满之意。
第四百八十二章 姬昌逃命
费仲和尤浑暗中将东伯侯姜桓楚的话记在心里,面上却不动声色,饮酒毕,两人告辞姜桓楚。这费仲和尤浑乃是纣王的宠臣,平素酒量就很不错,此番为了套四大诸侯的话,更是事先吃了醒酒汤,是以跟东伯侯饮酒完,尚无感觉。两人更不停留,又带着美酒,去慰问西伯侯姬昌。
姬昌乃仁德君子,待人心实,那有虚意。一见费仲和尤浑二人殷勤,便自喜悦。这费仲和尤浑不愧是玩乐的好手,先是对西伯侯姬昌一顿猛夸,又是询问西岐各种风土人情,一杯又一杯给姬昌敬酒。姬昌酒量大,有百杯之饮,但也抵不过费仲和尤浑两个人设计。
酒过数巡,费仲和尤浑二人道:“取大杯来。”
二人满斟一杯,奉与姬昌。
姬昌接酒,欠身谢曰:“多承大王大德,感激不尽!”
一饮而尽。姬昌量大,不觉连饮数杯,已经略有醉意。
费仲问道:“请问贤侯,仲常闻贤侯能演先天数,其是否准确?”
这先天易数乃姬昌得意之作,姬昌答道:“阴阳之理,自有定数,岂得无准。但人能反此以作,善趋避之,亦能逃越。”
费仲问道:“那依贤侯之见,按当今大王如此作为,不知将来会怎样?”
此时姬昌已经是半醉了,警惕心不复,长叹道:“国家气数黯然,只此一传而绝,不能善其终。今天子所为如此,是速其败也。臣子安忍言之哉!”姬伯叹毕,不觉凄然。
费仲又问道:“其数应在何年?”
姬昌答道:“不过四到七年间,戊午岁中甲子而已。”
费、尤二人俱长吁短叹,又向姬昌敬酒。
少顷,二人又问曰:“不才二人,亦求贤侯一数,看我等命运如何?”
姬昌原是贤人君子,那知虚伪,即袖演一数,便沉吟良久,曰:“此数甚奇甚怪!”
费、尤二人笑问曰:“如何?不才二人数内有甚奇怪?”
姬昌道:“人之死生,虽有定数,或瘫痨鼓膈,百般杂症,或五刑水火,绳缢跌扑,非命而已。不似二位大夫,死得蹊蹊跷跷,古古怪怪。”
费、尤二人笑问道:“毕竟如何?死于何地?”
姬昌道:“将来不知何故,被雪水身,冻在冰内而死。”
费仲尤浑二人听罢,含笑曰:“‘生有时辰死有地’,也自由他。”
三人复又畅饮。费、尤二人乃乘机诱之道:“不知贤侯平日可曾演得自己究竟如何?”
姬昌道:“这平昔我也曾演过。”
费仲曰:“贤侯祸福何如?”
昌曰:“不才还讨得个善终正寝。”
费、尤二人复虚言庆慰曰:“贤侯自是福寿双全。”
西伯谦谢。三人又饮数杯。
费、尤二人曰:“不才朝中有事,不敢久羁。贤侯保重!”
各人分别。费、尤二人在马上骂曰:“这老畜生!自己死在目前,反言善终正寝。我等反寒冰冻死。分明骂我等。这样可恶!”
费仲和尤浑两人怒不可遏,已经顾不得询问南伯侯和北伯侯,两人上马,径至年门,下马,便殿朝见天子。
纣王问道:“你们探听的怎么样?”
二臣奏曰:“姜桓楚对大王多有不满。姬昌更甚,怨忿,乱言辱君,罪在大不敬。鄂崇禹亦愤愤不平。只有崇侯虎素怀忠直。”
纣王大怒,即令晁田,晁错抓捕姜桓楚,姬昌,鄂崇禹三人,枭首回旨!
晁田,晁错带领众武士,很快就抓了姜桓楚和鄂崇禹,将两人当场斩首。唯独走了姬昌。
姬昌本来是有醉意的,但费仲和尤浑一走,姬昌脑海之中突然被人猛喝一下。
这自然就是林阳的手笔了。
林阳救姬昌,自然是想看看姬昌创造的周易。
姬昌被林阳这么一吓,顿时就酒醒了,想起来刚才酒后失言,顿时冷汗直冒。忙令家将:“速离此间,恐后有变。”众皆催动,迤逦而行。
姬昌如此龟速,如何跑得远,还未走出朝歌,便被晁田,晁错率领骑兵给追上了。
晁田,晁错得到的命令是枭首还旨,也不多言,对着姬昌一行人,就是一阵砍杀。
姬昌的家将自然护主,一番争斗下来,家将尽皆被乱刀砍死。
姬昌哪知道是怎么回事,他的占卜,居然失灵了。本来占卜的乃是七年灾劫,哪知道此番会丧命。
眼看着晁田即将一刀把姬昌枭首,姬昌正闭目待死的时候,突然,一阵狂风卷过。
飞沙走石之间,众人被吹得东倒西歪。
等狂风散去,晁田,晁错以及众武士反应过来的时候,姬昌已经不见了踪迹。
晁田,晁错无奈,只好一人出城往西岐方向追赶,一人回去复命。
姬昌被狂风卷到城外,睁开眼一看,四周荒野无人,他不是傻子,能在朝歌城内施法卷起来狂风,把他卷走,而又不伤害到他,肯定是有高人搭救。
姬昌自然找不到林阳的位置,只好对着上天,拱手道:“不知何方高人搭救,姬昌感激不尽!”
林阳立身于虚空,淡淡道:“你在找我吗?”
姬昌循着声音望过去,只见一个俊美男子悬浮在空中,第一眼便不由自主的心生好感,姬昌当即就再次鞠躬道:“多谢恩公搭救!不知恩公名讳?姬昌若脱得此难,定然后报!”
林阳道:“好说,我叫林阳,跟你儿子姬发有缘,传了他一点本事。偶来朝歌,见你有难,这才顺手救一救。先不提报答,你还是想一想,以后该怎么办吧?”
姬昌恭敬道:“原来如此!小儿得恩公指点,那是他的造化。姬昌再次感谢恩公大德。如今大王对我起了杀心,怕是我见不到大王,便会被乱刀砍死。为今之计,只有先回西岐,再想办法解释了。”
林阳嗤笑道:“你回了西岐,还解释得清楚吗?”
姬昌道:“这。。。这。。。”
姬昌此时根本没有造反的想法,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办才好。
姬昌想起来林阳嗤笑的表情,道:“不知恩公之意是?”
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方造反
既然姬昌发问,林阳索性把话跟他挑明了,姬昌虽然仁义,但涉及到这种性命悠关的事情,林阳可不相信姬昌甘愿受死。三国时期的刘备,够仁义吧,一旦性命受到威胁,果断跑路。至于姬昌,他家大业大,跑路是没有可能的,那么只剩下造反一条路了。
林阳淡淡道:“成汤的江山也是打下来的,如今纣王荒淫无道,气数将尽,江山易主乃是必然之事,你又何必为纣王陪葬。依我看,你儿子姬发就很不错,合该为天下共主。”
姬昌听得林阳这话,心里一震,敢情这位大佬已经认定了姬发是新的圣主,所以才提前点拨。莫非他儿子姬发真的是天命所属?
姬昌道:“我儿姬发得恩公看重,原本是幸事。只是这造反事关重大,恩公且容我思量一番。”
林阳嗤笑道:“事到如今,你还有得选择吗?你既然精通卦算,何不自己占卜一番,看看天下共主归属何方?”
姬昌闻言,当即便推演了一番,果然应在了西方。
姬昌顿时大惊失色,西方不就是他西岐么。
林阳看得姬昌的表情,道:“顺便再告诉你一句,我救你的时候,姜桓楚和鄂崇禹已经被杀了,要不了多久,东南两方诸侯,必然造反,这正是你的好机会。”
姬昌叹道:“想不到大王如此狠辣,这么迫不及待。姬昌无奈,也只得反了。只是这造反事关重大,若是不成,还请恩公救我儿子姬发一命,勿使我姬氏香火断绝!”
姬昌说完,跪地叩首,对林阳拜了一拜。
姬昌是聪明人,林阳说了这么多,言外之意就是叫他造反,虽然他不知道林阳的目的是什么。但他不答应,马上就是死路一条。他一死,伯邑考和姬发肯定会为他报仇,一样也是造反。既然如此,他不如直接造反,扛起来这个责任,帮他儿子先顶一顶。再顺便跟林阳求个人情,保证有退路。不得不说,这伟大的父爱,很是感人。
林阳道:“姬发也算我的记名弟子,放心,不管什么情况,我自会保他一命。”
姬昌这才放心下来,道:“如此多谢恩公!”
林阳道:“既然你心意已定,我再帮你一把,你回西岐,速速整军备战,响应东南方向,趁着闻仲还没有回来,大有可为。”
林阳说完,手一招,姬昌便不由自主得飞了起来,往西岐方向急速而驰。
姬昌飞在空中,底下景观一一略过,正是他从西岐出发,赶往朝歌的路程。
不到半柱香功夫,姬昌就被林阳给送回了西岐。
姬昌站在西岐的大地上,回望朝歌方向,心里一声惊叹,
恩公真乃神人也!
想他姬昌去往朝歌的时候,进五关,过渑池县,渡黄河,过孟津,合计三百公里,耗费了他几天时间。如今飞回来,半柱香时间都不到,这差距也太大了。神人不愧是神人,有此神通,保他儿子姬发一命,看来是绰绰有余。
姬昌回了西岐,伯邑考和姬发皆是大喜,毕竟谣言四起,纣王招姬昌入朝歌,能平安回来,算是不错了。待姬昌说起来发生在朝歌的事情,伯邑考和姬发皆是心有余悸。东伯侯和南伯侯竟然都死了,而姬昌若非林阳搭救,也定然丧命。由此,姬发对林阳的感激更甚。
姬昌与两个儿子一商议,伯邑考和姬发皆赞同造反,毕竟纣王先不仁义,要杀姬昌,这一点,身为人子,自然不能忍。姬昌当即就召集西岐众文武,言及纣王无道,残杀忠良,已经逼反了东伯侯和南伯侯,他决定起兵响应,免得被纣王秋后算账。西岐早已经是铁板一块,文以上大夫散宜生为首,武以南宫适为首,皆是赞同。
姬昌一边积极备战,一边遣使者勾连如今的东伯侯姜文焕和南伯侯鄂顺,互相呼应。
纣王派遣晁田,晁错击杀姜桓楚,鄂崇禹两人的时候,两人的家将有逃得性命的,早回去通报了。姜文焕和鄂顺得知父亲被杀,当即就决定起兵造反报仇。
此番姬昌勾连两人,两人大喜,欣然应从。
东南西三个方向,已经反了六百镇诸侯。
东伯侯姜文焕,领四十万人马,兵取游魂关;南伯侯鄂顺,领人马二十万取三山关;西伯侯姬昌,领人马十万,取汜水关。
一时之间,天下震动。
黄飞虎作为商朝的兵马大元帅,最早得到消息。黄飞虎不敢怠慢,急忙入宫禀告纣王。纣王听了,大为惊慌,急令黄飞虎发令箭,命各守将紧守关隘。
发生了此等大事,纣王就是再昏聩,也知道要谨慎。许久不上朝的纣王,召集满朝文武,商讨对策。此时由于太师闻仲远征北海尚未归来,便由武成王黄飞虎坐镇。群臣商议之后,认为这三路诸侯,西伯侯一路尚可以劝服,因为西伯侯并没有任何损失。而东伯侯和南伯侯已死,姜文焕和鄂顺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事关江山安危,纣王终于英明了一回。纣王采取黄飞虎的建议。其一,令王叔比干,前往汜水关,劝说姬昌,只言姬昌若肯退兵,可赦免其反叛之罪。若姬昌执迷不悟,就让比干督战,不可放任姬昌破关。其二,这东伯侯姜文焕兵马四十万,人多势众,来势汹汹,不好防备,黄飞虎自恃除了自己,无人能够抵挡,自请出战。其三,南伯侯鄂顺兵马二十万,便交由北伯侯崇侯虎来对付。
黄飞虎这一番安排下来,纣王大喜,欣然应从,勉励一番。急令黄飞虎,比干,崇侯虎立马出发。
三人离开之后,纣王自觉危难化解于无形,又在寿仙宫,跟九尾狐苏妲己,九头雉鸡精胡喜媚昼夜欢乐。只可惜,纣王不知道的是,战场好防,后方不好防。有九尾狐这个一心破坏成汤江山的阴谋份子在,前方征战之人,如何能够安稳。九尾狐先是给林阳通报一声,随即便开始了她的计谋。
第四百八十四章 姜子牙下山
林阳散布谣言,推动东伯侯,南伯侯反商,又救了西伯侯姬昌,免除他的七年牢狱之灾,使得姬昌也加入了反商阵营。此举足足提前了七年,好在大势未改,并无大碍。
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掐指一算,暗道,女蜗师妹这个门人不错。元始天尊自然是赞赏林阳,论修为,林阳乃是善尸,说明本体是准圣,这比他门下十二金仙强多了。论能力,林阳办事的确速度,居然提前七年,引发商朝灭亡的序幕。有林阳插手,只怕商朝灭亡会更快。原本天定封神之人是姜子牙,但若是不派姜子牙下山,等林阳出手完了,没姜子牙什么事情了,怎么显露他元始天尊的面皮,岂不是被女蜗给比下去了么。
元始天尊端坐在八宝云光座上,命白鹤童子:“请你师叔姜尚来。”
白鹤童子往桃园中来请子牙,口称:“师叔,老爷有请。”
子牙忙至宝殿座前行礼曰:“弟子姜尚拜见。”
天尊曰:“你上昆仑几载了?”
子牙曰:“弟子三十二岁上山,如今已过三十三年了。”
天尊曰:“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成汤数尽,周室将兴。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三十三年之功。此处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
子牙哀告曰:“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岁月,今亦有年。修行虽是滚芥投针,望老爷大发慈悲,指迷归觉,弟子情愿在山苦行,必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尊师收录。”
天尊曰:“你命缘如此,必听于天,岂得违拗?”
子牙恋恋难舍。有南极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机会难逢,时不可失;况天数已定,自难逃躲。你虽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
子牙只得下山。子牙收拾琴剑衣囊,起身拜别师尊,跪而泣曰:“弟子领师法旨下山,将来归着如何?”
天尊曰:“功成圆满之时,还有上山之机。”
子牙拜辞天尊,又辞众位道友,随带行囊,出玉虚宫。有南极仙翁送子牙,在麒麟崖吩咐曰:“子牙前途保重!”
子牙别了南极仙翁,自己暗思:“我上无叔伯、兄嫂,下无弟妹、子侄,叫我往那里去?我似失林飞鸟,无一枝可栖。……”忽然想起:“朝歌有一结义仁兄宋异人,不若去投他罢。”子牙借土遁前来,早至朝歌。
姜子牙才至朝歌城外,便被一白衣男子给拦住了,这自然就是林阳了。
林阳开口道:“姜师弟可是刚下昆仑山?”
姜子牙并不认识林阳,而林阳却喊他师弟,回道:“正是!请恕师弟眼拙,不知师兄如何称呼?”
林阳笑道:“好说!我叫林阳,乃是女蜗娘娘门下。我与你师兄云中子亦是好友。”
姜子牙拱手道:“原来是林师兄,师弟这厢有礼了!不知林师兄挡住我,有何见教?”
这女蜗娘娘和元始天尊都是道祖鸿钧门下,林阳喊他一声师弟,并无不妥。
林阳笑道:“自是有事,只不过此处不是议事之地,你且随我去终南山,先拜见你云中子师兄如何?”
姜子牙想了想,道:“也好!我也好久不曾见过云中子师兄了。”
这终南山离朝歌虽然很近,但林阳嫌姜子牙速度慢,撕裂空间,带着姜子牙,一步踏出,瞬间便来到了云中子洞府外。
就这一下,把姜子牙给震得晕乎了,林阳这一手神通,怕是他大师兄南极仙翁都没有这个本事。
在姜子牙震惊的神色之中,林阳拉着姜子牙,径自往云中子洞府内走去,门童也不阻拦,急忙给林阳行礼。姜子牙一看这情形,简直跟当自己家一样。
林阳看得姜子牙神色,笑道:“我去接你之前,便暂住在此处,经常跟你云中子师兄论道,是以熟络。”
走在入洞府的通道中,林阳已经出声道:“云中子,且看看我接谁来了?”
云中子听得林阳声音,急忙外出迎接,待看见姜子牙的时候,两人激动不已。同为元始天尊门下,两人也是多年未见了。想当初,姜子牙初上昆仑山的时候,尚是一个年轻人,如今三十三年过去了,姜子牙两鬓都有白发了。而云中子却仍然一头青丝。这便是修为上的差距了。
云中子将林阳和姜子牙引入大厅,令童子拿来清茶,糕点,招待姜子牙。
云中子先是询问元始天尊近况,又问了姜子牙因何事下山,姜子牙皆一一答了,引得云中子唏嘘不已。这师兄弟两人又叙旧了一番。叙旧完毕,林阳这才插得上话。
林阳笑道:“姜师弟,既然元始师伯有命,说是成汤数尽,周室将兴。让你与师伯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这纣王很明显不是明主,你来朝歌做甚?”
姜子牙道:“师弟并不知明主何人!下山之时,一时之间没有头绪,想起来结义仁兄宋异人在朝歌,这才前往投奔。”
云中子道:“子牙你这让师兄如何说你好!你就想起来你结义仁兄,咋没有想起来我这个亲师兄。”
姜子牙告罪道:“师兄原谅则个,小弟并不知师兄就在这终南山,若是知道,定然先来拜见师兄。”
云中子道:“师弟你就在为兄这里住下来,待找到明主,再离开不迟。功成之后,为兄再去帮你恳求恩师一番,让你回归,修得仙道。”
姜子牙道:“师兄厚意,子牙感激不尽!”
云中子摆摆手,道:“你我师兄弟,何必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