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电影世界畅游记-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阳为什么在狮驼国,不给如来面子,也要斩杀金翅大鹏的原因,因为从此之后,林阳就不想再插手了。

    如此,几个月后,已经是寒冬了,唐僧一行人冲寒冒冷,宿雨餐风,终于来到了比丘国。

    这比丘国,也叫小儿城。说起来,自然也是一段妖怪引发的故事。

    那国王宠幸皇后,不分昼夜,贪欢不已,身染重病。昏庸的国王听信妖言,要用一千多个男孩的心肝做药引。为此传下圣旨,命百姓选送小儿,装入鹅笼,听候使用。小儿城便是这么来的。

    为了搭救孩童,孙悟空深入王宫,识破“国丈”和国王宠爱的“美后”是白鹿和白面狐精变化,于是施展神威,降伏白鹿,打死狐精。那白鹿乃是南极仙翁的坐骑,有后台,所以没事,而狐狸精却没有后台,所以死了。

    二妖现了原形,国王羞惭难当,低头认错。一千多个小孩的性命得救了,全城百姓感恩戴德。这一劫难便算完美渡过。

    过了比丘国,则是陷空山。

    这陷空山有一个女妖精,本体是老鼠。这金鼻白毛老鼠精三百年前修炼成精,在灵山偷吃了如来的香花宝烛。如来派遣托塔天王李靖父子率领天兵捉住了这个妖怪。李靖父子本想把妖怪打死,但如来却让他们饶了妖怪的性命。妖怪因此拜托塔天王为父,拜哪咤为兄,在下界供设牌位,侍奉香火。

    唐僧路过陷空山的时候,由于眉清目秀,也算个小白脸,被这金鼻白毛老鼠精掳走了。老鼠精也不吃唐僧,只是想唐僧跟她成亲。

    唐僧被抓,孙悟空自然要救。这老鼠精打不过孙悟空,只好闪人。老鼠精的洞穴方圆有三百余里,大大小小的窠穴非常之多,孙悟空在洞穴没有找到,却找到了供奉李靖和哪吒的牌位,便拿着牌位,还煞有介事地写了一份状纸,上天找李靖理论了。

    托塔天王开始十分恼怒,并不记得自己的哪个孩子到了下界,一怒之下就要和孙悟空动武。经过哪吒提醒,李靖才记起来,还有一个义女还在下界。天王这才省悟。带着太子哪咤,率领天兵天将和孙悟空一齐来到陷空山,抓住了老鼠精,救出了唐僧。

    这一劫,也是十分简单,分分钟搞定的事情。

    过了陷空山,则到了灭法国。

    国王前生那世里结下冤仇,今世里无端造罪。二年前许下一个罗天大愿,要杀一万个和尚,这两年陆陆续续,杀彀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无名和尚,只要等四个有名的和尚,凑成一万,好做圆满哩。

    恰好唐僧师徒四人来了,这也是个万分凑巧的事情。

    林阳若在,也会吐槽。这灭法国杀如此多的和尚,如来也视而不见,当真是牛逼啊,根本不救自己的信徒。

    然而虽是国王无道杀僧,却倒是个真天子,城头上有祥光喜气。唐僧师徒路过时,扮作客商。孙悟空施法术,把国王后妃及文武大臣头发尽行剃去,使国王回心向善,孙悟空建议国王将灭法国改名为钦法国。国王谢了恩,摆整朝銮驾,送唐僧四众出城西去。君臣们乘善归真。

    如果这也算劫难,那么就是个过场。

    过了钦法国,则是隐雾山。

    这隐雾山有一个一只艾叶花皮豹子精,修行数百年成妖,在隐雾山折岳连环洞作怪,使一根铁杵,武力和法力都很低下,但是颇有智慧。这只豹子精自吹自擂,自称南山大王,得小妖献计,先是采用“分瓣梅花计”智擒了唐僧,又两次用假人头骗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孙悟空救师心切,一会儿变成水老鼠,一会儿变成会飞的蚂蚁,用瞌睡虫放倒看守唐僧的小妖怪,和猪八戒打入妖精洞府,打死妖怪,救出唐僧。

    南山大王是唯一一个被猪八戒杀死的妖王。妖王混到他这个份上,也是个悲剧。

    过了隐雾山,则是凤仙郡。

    凤仙郡民事荒凉、街衢冷落,孙悟空一行人很奇怪。打听之下才知道,原来是此地正值大旱,已经连续三年,以致民不聊生。

    坐视不管不是咱孙悟空的性格啊!于是孙悟空一口承诺,要帮大家求下雨来。

    孙悟空先找到东海龙王。龙王说:“我虽然能行雨,但我只是个当差的,哪能擅自下雨呢?你要真想下的话,还得烦你到天宫找玉帝请一道降雨的圣旨。另外,别忘了问明要下几个点儿啊!”,于是孙悟空一个跟头来到天庭。刚到西天门,早已被护国天王等人拦住。待说明原委,对方答道:“那地方就不该下雨,因为那儿的郡侯得罪了玉帝。”

    孙悟空自然不会因为这事情就打退堂鼓呢。于是又接着来到了通明殿,四大天师早已经恭候多时,同样拦住说:“那地方不该下雨。”

    孙悟空仍不肯善罢干休,径直找到玉帝问个究竟。玉帝道出了个中原委:“三年前,我出去视察,正好碰上凤仙郡郡侯两口子吵架,按理说这事不该我管,可这斯居然掀翻了供桌,然后又让狗吃了地上的供品,冒犯了上天,因此,我才降罪凤仙郡三年不下雨——当然了,也不是永远不下,只需做到三件事:一是天庭中那只拳大的鸡啄完米山;二是狗舔完面山;三是灯焰烧断一尺长的金锁。”

    无奈之下,孙悟空回到凤仙郡先是厉声呵斥那郡侯,随后又经多次从中周旋,最终凤仙郡请僧道、建道场,那郡侯率众拜天、谢罪,最终玉帝也承认自己小肚鸡肠,为了芝麻大的小事使百姓民不聊生,同意布雨。

    解决了这凤仙郡之事情,在全郡百姓的挽留之下,唐僧一行人多住了半个月,才继续西进。

    这几关,在林阳看来,简直跟满级的进新手村一般,没有丝毫难度。

第四百四十九章 玉兔精

    唐僧一行人自从剿灭了犀牛角,继续西进,又是半个多月,来到了布金禅寺。这布金禅寺不小不大,却也是琉璃碧瓦;半新半旧,却也是八字红墙,原来却是上古遗址。

    说起来,却也是一段典故。据说佛在舍卫城祗树给孤园。这园说是给孤独长者问太子买了,请佛讲经。太子说:‘我这园不卖。他若要买我的时,除非黄金满布园地。’给孤独长者听说,随以黄金为砖,布满园地,才买得太子祗园,才请得世尊说法。

    师徒四人入得寺内挂单,自是被寺内众僧殷勤招待。唐僧想看看孤园基址,寺内老僧便将唐僧带往后院。这后院有啼哭之声,唐僧便问其故。

    经过老僧解答,唐僧才知。原来这是一个美貌端正之女,此女自称乃是天竺国国王的公主。因为月下观花,被风刮来。老僧将此女锁在一间敝空房里,将那房砌作个监房模样,门上止留一小孔,仅递得碗过。当日与众僧传道,说是个妖邪,被他捆了,但老僧自诩慈悲之人,不肯伤她性命。每日与她两顿粗茶粗饭,吃着度命。那女子也聪明,即解老僧之意,恐为众僧点污,就装风作怪,尿里眠,屎里卧。白日家说胡话,呆呆邓邓的;到夜静处,却思量父母啼哭。老僧几番家进城乞化打探公主之事,全然无损。故此坚收紧锁,更不放出。

    说到后来,老僧便请唐僧广施法力,辨明辨明,一则救拔良善,二则昭显神通也。

    唐僧与孙悟空记在心里,决定去天竺国的时候,一探究竟。

    师徒四人,告别了老僧,离开了布金禅寺,不多时,便到得天竺国。

    却说那天竺国王,因爱山水花卉,前年带后妃、公主在御花园月夜赏玩,惹动一个妖邪,把真公主摄去,她却变做一个假公主。

    假公主知得唐僧今年今月今日今时到此,便假借国家之富,搭起彩楼,欲招唐僧为偶,采取元阳真气,以成太乙上仙。

    于是,在唐僧一行人经过的时候,假公主便看准时机出手了,用绣球砸中唐僧。

    唐僧无奈,只得暂时虚与委蛇。

    成亲当天,孙悟空变作一个蜜蜂儿,偷偷跟随着唐僧。待见得假公主面目的时候,孙悟空火眼金睛发现假公主乃是妖怪。

    两人一场大战,不分胜败。孙悟空扔起金箍棒,万千变化,打得妖怪化作清风,逃到南天门上,孙悟空紧追不舍,又打回地上,妖怪难敌悟空的如意金箍棒,遁入毛颖山。孙悟空追到山上,找到妖精,妖精无奈出洞迎战,正当招架不住时,太阴星君和嫦娥仙子赶到,救了妖怪的性命,带回天宫。

    经过太阴星君和嫦娥仙子的解释,孙悟空方知,这假公主原是广寒宫捣药的玉兔,在广寒宫时被素娥仙子打了一拳。因而怀恨。素娥下界投生天竺国皇室,玉兔为报私仇也私自下界,在毛颖山中兴妖作怪,手使一条名叫捣药杵的短棍,善于多端变化。

    孙悟空虽然答应不杀玉兔精,却恐那国王不信,便请太阴君同众仙妹将玉兔儿拿到那厢,对国王明证明证。一则显他之手段,二来说那素娥下降之因由,然后着那国王取素娥公主之身,以见显报之意也。

    太阴君欣然应从,着玉兔精显了原形。果是兔子模样,缺唇尖齿,长耳稀须。

    孙悟空见了不胜欣喜,踏云光向前引导,那太阴君领着众娥仙子,带着玉兔儿,径转天竺国界。此时正黄昏,看看月上,到城边,闻得谯楼上擂鼓。那国王与唐僧尚在殿内,八戒沙僧与多官都在阶前,方议退朝,只见正南上一片彩霞,光明如昼。

    孙悟空将此事的来龙去脉细细道来,那国王急召皇后嫔妃与宫娥彩女等众,朝天礼拜。满城中各家各户,也无一人不设香案,叩头念佛。

    所谓一事不烦二主,国王又恳求孙悟空帮他找真公主。

    孙悟空将天竺国国王带到布金禅寺,自是一番亲情相认的戏码。

    国王感念孙悟空相救之恩,大设佳宴,唐僧一行人便逗留了五六天,着实好了呆子,尽力放开肚量受用。到最后,唐僧实在是待不住了,便告辞离去。那国王殷勤相送,奉献大笔盘缠,皆被唐僧婉拒。国王教摆銮驾,请老师父登辇,差官远送,那后妃并臣民人等俱各叩谢不尽。及至前途,又见众僧叩送,俱不忍相别。孙悟空见送者不肯回去,无已,捻诀往巽地上吹口仙气,一阵暗风,把送的人都迷了眼目,方才得脱身而去。

    师徒四人西行,又过半月,到得一处城池。这城池之内,有一寇府。寇府的员外唤作寇洪,为人乐善好施,行善助人多年。人称寇善人。家门立有“万僧不阻”之牌。

    唐僧师徒四人西行路经寇府,前往借宿。

    寇洪大喜,因为他平生有斋僧一万人的心愿,唐僧师徒四人到来之前,已经斋僧九千九百九十六人。算上唐僧师徒四人正好完成了他斋僧万人的心愿。

    这也是很巧,之前有国王要杀一万个僧人,如今却有个寇员外要接待一万个僧人,端得是两个极端。

    经过寇员外多日的热情款待,唐僧师徒谢过寇员外继续西行。寇洪摆下好宴送别唐僧。不料,强盗看上寇洪送唐僧时的富贵,当天晚上乘着夜雨打劫寇府,同时打死寇洪。寇妻恼恨因送唐僧惹出这场灾祸,便陷害唐僧师徒,向铜台府刺史诬告他们是强盗。恰巧唐僧一行人半路撞上强盗,夺回寇府财物欲送回,反而真的被官府和其他寇家人误认为是强盗而收押。

    悟空施展法术,让寇府和官府以为新鬼显魂来申冤,为唐僧辩诬。随即唐僧师徒被释放。

    后经孙悟空多方努力,前往地府,找回了寇洪的魂魄,使寇洪得以重生。阎王又因悟空之故,延寇洪阳寿一纪,可谓善有善报。

    唐僧四众,告别寇员外,又行了六七日,终于到达了灵山。

第四百五十章 取经

    这灵山冲天百尺,耸汉凌空。若站在山上,低头可观落日,引手可摘飞星。唐僧师徒四人站在这灵山脚下,放眼看去,山上那灵宫宝阙美轮美奂,琳馆珠庭,真是个谈道传经的好地方。四人到得楼阁门首,玉真观金顶大仙已经等候多时。双方见礼完毕,金顶大仙便引唐僧师徒四人入得观内,又与观内众大仙一一相见。即命看茶摆斋,又叫小童儿烧香汤与圣僧沐浴了,好登佛地。

    由于天色已晚,就于玉真观安歇。次早,唐僧换了衣服,披上锦袈裟,戴了毗卢帽,手持锡杖,登堂拜辞大仙。金顶大仙引唐僧师徒四人自观宇中堂穿出后门,便望见了佛祖所在的灵鹫高峰。金顶大仙不再相送,孙悟空便引着唐僧等,徐徐缓步,登了灵山,不上五六里,见了一道活水,滚浪飞流,约有**里宽阔,四无人迹。

    这水宽阔汹涌,又不见舟楫,唯独那壁厢一座大桥。师徒四人走近,桥边有一扁,扁上有“凌云渡”三字,原来是一根独木桥。

    唐僧顿时心惊胆战,不敢过去。猪八戒也是惊慌。孙悟空天生胆大,蹦跳便过去了,在对面招呼猪八戒过桥,猪八戒却死活不肯。孙悟空无奈,只得又跳了回去,拉扯猪八戒。

    孙悟空和猪八戒两个在那桥边,滚滚爬爬,扯扯拉拉的耍斗。沙僧走去劝解,才撒脱了手。三藏回头,忽见那下溜中有一人撑一只船来,孙悟空三个跳起来站定,同眼观看,那船儿来得至近,原来是一只无底的船儿。孙悟空火眼金睛,早已认得是接引佛祖,又称为南无宝幢光王佛。孙悟空却不题破,只管让唐僧上船。

    唐僧见是无底船,哪敢上去,还自惊疑,孙悟空叉着膊子,往上一推。唐僧踏不住脚,毂辘的跌在水里,早被撑船人一把扯起,站在船上。唐僧还抖衣服,垛鞋脚,抱怨孙悟空。孙悟空却引沙僧八戒,牵马挑担,也上了船,都立在舟旱舟唐之上。那佛祖轻轻用力撑开,只见上溜头泱下一个死尸。

    唐僧见了大惊,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接引佛祖只说那是唐僧,搞得唐僧是莫名其妙。唐僧肉眼凡胎,自是不知,那蜕去的皮囊,正是他的凡俗躯体。

    四众上岸回头,连无底船儿却不知去向,孙悟空方说是接引佛祖。三藏方才省悟,急转身,反谢了三个徒弟。师徒四人一个个身轻体快,步上灵山,早见那雷音古刹霞光阵阵,尽都是蕊宫珠阙。

    师徒们逍逍遥遥,走上灵山之巅,又见青松林下列优婆,翠柏丛中排善士。长老就便施礼,慌得那优婆塞、优婆夷、比丘僧、比丘尼合掌道:“圣僧且休行礼,待见了牟尼,却来相叙。”

    那长老手舞足蹈,随着孙悟空,直至雷音寺山门之外。那厢有四大金刚迎住道:“圣僧来耶?”三藏躬身道:“是弟子玄奘到了。”答毕就欲进门,金刚道:“圣僧少待,容禀过再进。”那金刚着一个转山门报与二门上四大金刚,说唐僧到了;二门上又传入三门上,说唐僧到了;三山门内原是打供的神僧,闻得唐僧到时,急至大雄殿下,报与如来至尊释迦牟尼文佛说:“唐朝圣僧到于宝山取经来了。”佛爷爷大喜,即召聚八菩萨、四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蓝,两行排列,却传金旨,召唐僧进。那里边,一层一节,钦依佛旨,叫:“圣僧进来!”这唐僧循规蹈矩,同悟空、悟能、悟净,牵马挑担,径入山门。

    四众到大雄宝殿殿前,对如来倒身下拜。拜罢,又向左右再拜。各各三匝已遍,复向佛祖长跪,将通关文牒奉上,如来一一看了,还递与三藏。三藏作礼,启上道:“弟子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旨意,遥诣宝山,拜求真经,以济众生。望我佛祖垂恩,早赐回国。”

    如来方开怜悯之口,大发慈悲之心,对三藏言曰:“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受那许多碓捣磨舂之苦,变化畜类。有那许多披毛顶角之形,将身还债,将肉饲人。其永堕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愆。三藏: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度鬼。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汝等远来,待要全付与汝取去,但那方之人,愚蠢村强,毁谤真言,不识我沙门之奥旨。”叫:“阿傩、伽叶,你两个引他四众,到珍楼之下,先将斋食待他。斋罢,开了宝阁,将我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检几卷与他,教他传流东土,永注洪恩。”

    二尊者即奉佛旨,将他四众领至楼下,看不尽那奇珍异宝,摆列无穷。只见那设供的诸神,铺排斋宴,并皆是仙品、仙肴、仙茶、仙果,珍馐百味,与凡世不同。师徒们顶礼了佛恩,随心享用。

    这番造化了八戒,便宜了沙僧,佛祖处正寿长生,脱胎换骨之馔,尽着他受用。二尊者陪奉四众餐毕,却入宝阁,开门登看。那厢有霞光瑞气,笼罩千重;彩雾祥云,遮漫万道。经柜上,宝箧外,都贴了红签,楷书着经卷名目。

    阿傩、伽叶引唐僧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

    这种行径,若林阳在,就见怪不怪了。说好听点,叫人事;难听点,就是索贿。

    三藏闻言道:“弟子玄奘,来路迢遥,不曾备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孙悟空见他讲口扭捏,不肯传经,他忍不住叫噪道:“师父,我们去告如来,教他自家来把经与老孙也。”阿傩道:“莫嚷!此是什么去处,你还撒野放刁!到这边来接着经。”

    八戒沙僧耐住了性子,劝住了孙悟空,转身来接。

第四百五十一章 功德圆满

    一卷卷收在包里,驮在马上,又捆了两担,八戒与沙僧挑着,却来宝座前叩头,谢了如来,一直出门。逢一位佛祖,拜两拜;见一尊菩萨,拜两拜。又到大门,拜了比丘僧、尼,优婆夷、塞,一一相辞,下山奔路不题。

    唐僧师徒四人求经,被阿傩、伽叶索要人事,皆被阁楼上的燃灯古佛看得清楚。燃灯古佛见阿傩、伽叶传了一些无字之经,恐东土众僧愚迷,不识得,便派遣白雄尊者去把无字之经夺了,教唐僧再来求取有字真经。

    白雄尊者,即驾狂风,滚离了雷音寺山门之外,大作神威。那唐长老正行间,忽闻香风滚滚,只道是佛祖之祯祥,未曾堤防。又闻得响一声,半空中伸下一只手来,将马驮的经,轻轻抢去,唬得个三藏捶胸叫唤,八戒滚地来追,沙和尚护守着经担,孙行者急赶去如飞。那白雄尊者,见行者赶得将近,恐他棍头上没眼,一时间不分好歹,打伤身体,即将经包摔碎,抛落尘埃。行者见经包破落,又被香风吹得飘零,却就按下云头顾经,不去追赶。那白雄尊者收风敛雾,回报古佛不题。

    唐僧师徒一行人捡起来散落的经书,一看皆是些空白书卷,只以为没有给人事与阿傩、伽叶,是以被二人刁难,便返回了灵山。

    唐僧将此事告知如来,如来却是和稀泥,并不觉得阿傩、伽叶有过错,仍旧让阿傩、伽叶,将有字的真经,每部中各检几卷与唐僧。

    二尊者复领四众,到珍楼宝阁之下,仍问唐僧要些人事。三藏无物奉承,即命沙僧取出紫金钵盂,送给二人。有了人事,就好办事。二尊者才进阁检经,一一查与三藏,共传了五千零四十八卷,乃一藏之数。唐僧师徒四人将经书收拾齐整驮在马上,剩下的还装了一担,八戒挑着。自己行囊,沙僧挑着。行者牵了马,唐僧拿了锡杖,按一按毗卢帽,抖一抖锦袈裟,才喜喜欢欢,到我佛如来之前。

    如来高升莲座,指令降龙、伏虎二大罗汉敲响云磬,遍请三千诸佛、三千揭谛、八金刚、四菩萨、五百尊罗汉、八百比丘僧、大众优婆塞、比丘尼、优婆夷,各天各洞,福地灵山,大小尊者圣僧,该坐的请登宝座,该立的侍立两旁。一时间,天乐遥闻,仙音嘹亮,满空中祥光迭迭,瑞气重重,诸佛毕集,参见了如来。

    如来问清楚了经书总数,又嘱咐唐僧一番。唐僧师徒四人这才告谢而去。

    如来因打发唐僧去后,才散了传经之会。旁又闪上观世音菩萨合掌启佛祖道:“弟子当年领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今已成功,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望我世尊,早赐圣僧回东转西,须在八日之内,庶完藏数,准弟子缴还金旨。”如来大喜道:“所言甚当,准缴金旨。”即叫八大金刚吩咐道:“汝等快使神威,驾送圣僧回东,把真经传留,即引圣僧西回,须在八日之内,以完一藏之数,勿得迟违。”金刚随即赶上唐僧,叫道:“取经的,跟我来!”唐僧等俱身轻体健,荡荡飘飘,随着金刚,驾云而起。

    话表八金刚既送唐僧回国不题。那三层门下,有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走向观音菩萨前启道:“弟子等向蒙菩萨法旨,暗中保护圣僧,今日圣僧行满,菩萨缴了佛祖金旨,我等望菩萨准缴法旨。”菩萨亦甚喜道:“准缴,准缴。”又问道:“那唐僧四众,一路上心行何如?”诸神道:“委实心虔志诚,料不能逃菩萨洞察。但只是唐僧受过之苦,真不可言。他一路上历过的灾愆患难,弟子已谨记在此,这就是他灾难的簿子。”菩萨从头看了一遍,只有八十难,却少了一难,便教揭谛飞云一驾向东,令八金刚凑齐此数。八金刚得令,刷的把风按下,将唐僧四众,连马与经,坠落下地。

    三藏脚踏了凡地,自觉心惊,叫孙悟空查看,却原来到了通天河地界。

    这通天河,便算是最后一难了。

    原来唐僧师徒四人在往雷音寺去的途中,第一次经过通天河,被一只老龟将师徒四人驮过了河,老龟提出想让四人帮个忙,问问佛祖,自己还有多久可以化得人身,四人到达雷音寺取经后,兴奋之余忘了向佛祖询问了,回来时仍要过通天河,仍然是老龟驮着他们,当老龟向四人索要答案时,得知四人忘了问了,愤怒地将四人掀入河中,狼狈的师徒四人好容易爬上了岸,发现经书湿了,便在大石上晾晒,谁知经书干了之后,一些书页粘在了大石上,四人手忙脚乱收经书间将粘在大石上的书页撕破了,导致经书没能完整的被带回大唐。

    九九八十一难过完,八大金刚使第二阵香风,把他四众,不一日送至东土。

    唐僧师徒四人回到了大唐,受到了唐太宗和众官的热烈欢迎。

    当天,唐僧便交还旨意,取出来通关文牒,给太宗皇帝观阅。太宗皇帝大悦,大设宴席,招待唐僧师徒四人。文武多官俱侍列左右,太宗皇帝正坐当中,歌舞吹弹,整齐严肃,遂尽乐一日。

    次日,太宗升朝,作《圣教序》以谢唐僧取经之功,又纳萧禹之议,请唐僧去雁塔寺演涌经法。唐僧捧经登台,忽听八大金刚召唤,便腾空而去西天。慌得那太宗与多官望空下拜。太宗与多官拜毕,即选高僧,就于雁塔寺里,修建水陆大会,看诵《大藏真经》,超脱幽冥孽鬼,普施善庆,将誊录过经文,传布天下不题。

    却说八大金刚,驾香风,引着长老四众,连马五口,复转灵山,连去连来,适在八日之内。此时灵山诸神,都在佛前听讲。八金刚引他师徒进去,如来将唐僧的身世讲明,便论功行赏。

    如来授唐僧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为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白龙马为八部天龙马。

    长老四众,俱各叩头谢恩。马亦谢恩讫。

    揭谛引了马下灵山后崖化龙池边,将马推入池中。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诸佛赞扬如来的**。

    与此同时,孙悟空的金箍也被消掉了。

    至此,唐僧一行人算是功德圆满。

第四百五十二章 空间法则

    唐僧一行人功德圆满之后,如来封唐僧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为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白龙马为八部天龙马。唐僧留在了灵山;孙悟空则是先去天庭看望了林阳,之后便回了花果山;猪八戒去了净坛庙镇守;沙僧也留在了灵山,跟随唐僧修行;小白龙则是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仅仅当一个装饰品。

    林阳自狮驼国一战之后,便再没有出过天庭,即便天庭有事,也是让六耳猕猴孙阳去办理。其实,林阳一方面是躲避如来的算计,另外一方面是提升实力,好应对三百年之后的浩劫。其实,林阳也是小看如来了,金翅大鹏胡作非为,如来心里也不太爽,倒不会因为这一点小事,就专门算计林阳。因为不划算,林阳并不好算计,即便被算计了,佛门也落不到什么大好处,不如睁一眼闭一眼,你好我好大家好。

    闭关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天上三百天过去了。

    林阳在修为和空间一道上,终于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于法力修为上,林阳这三百天,问玉帝和王母要了很多金丹和蟠桃,一股脑儿的都炼化了,而且西游的功德,也被他给转换成法力了,他的法力节节攀升,已经到了金仙的巅峰。当然,同为金仙巅峰,林阳跟观音菩萨也还是有差距的,毕竟观音菩萨修炼了无数年,法力之精纯,浑厚,不是林阳可以比拟的。

    于空间一道之上,在如今的林阳看来,他看到的空间不再是空无一物,反而是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操控这些线,便可以操控空间。

    这是一种质变!

    只要林阳愿意,他随意一步踏出,沿着这些空间线,便可以抄近路。此刻他身在天庭的元帅府,无论是花果山,还是华山,亦或者是西方的灵山,在他看来,都没有分别,咫尺天涯,不外如是。

    若是对敌,林阳端坐在这里,一般人根本就打不到林阳。因为你的攻击跟林阳所在的位置,还隔了万千道空间屏障,所谓你看到的,都是我让你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林阳是无敌的,要是准圣来了,林阳一样干不过。

    首先,准圣自己是有小世界的,这小世界,也是空间之道的体现,即便准圣不专门修炼空间之道,那些空间线,准圣也是可以看到的,只是无法操控而已。准圣的攻击,完全能够顺着空间线,甚至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