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位面之时空之匙-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季安起身,来回踱步,回忆起书中情节,突然眼神一亮,他明白啦。
这先天功最早是被全真教王重阳传给一灯大师,在晚年一灯大师死后,应该是朱子柳继承他的衣钵,难怪连环庄里会有这门绝学。
真是造化啊,得到财宝还不算,兰花拂穴手也先不说。
(未完待续。)
ps:感谢胡微、追梦着着、小雨飞雅投得推荐票,谢谢你们的支持。
第016章:汉水(求收藏、推荐)
最紧要的还是一阳指和先天功,这两部武学秘籍,任意一部要是流落江湖的话,都会掀起莫大的腥风血雨。
季安还真得感谢这三个笨贼,也不知道他们逃出来没有。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刀枪剑戟,季安查看一番,都是上等精钢所造。
随便拆开一把刀的油布,只见如镜般的刀身上冷气森森,刃口上凝结着一点仿佛流转不停的寒光,这无疑是把好刀。
趁着草儿还没睡醒,季安翻看三本武学秘籍。
一阳指是门采气功法,主要采集天地间日、月、星精气,所采之精气可开发人体潜能。治病疗疾,增长人体内力及耐力。
但使用一阳指极耗精神,是以连续使用小则功力全失,大则性命不保。
神雕中“南帝”一灯大师,不肯用一阳指给瑛姑孩子疗伤,一是怕错过华山论剑,二就是怕内力全失。
因此一阳指易学难精。
此指法总共分九品,最高乃一品境界。四品境界的一阳指乃是学习“六脉神剑”的基础功夫,一阳指也是大理段氏一脉中最高武学“六脉神剑”的入门功夫。据传练至最高的一品境界,具有降龙、伏虎之能,与六脉神剑也不相上下。
这一阳指先放着吧,等有时间在习练。
放下这本秘籍,又拿出先天功翻看起来。
可以说这三本秘籍里,就数先天功最值得季安参详。
相传这本武学是由神话中的赤松子所创,后被全真教的创教祖师王重阳因缘际会而得到。练至最高深处可返后天至先天。
这先天功也是道家性命双修之法,是最为正统的道门武学,“先天”两字就是直问‘先天’问‘性命’之意。
其中主要的练气之法,乃是直接修炼体先天三宝――“元精、元气、元神”。
现今武林中人修炼,绝大部分都以积累真气为主,只是死板的依照某些或深奥或粗浅的行气路线,把本质上的修炼核心‘精、气、神’弃如倒履,只以内力高低,称雄天下。
内力练到季安这个境界,即将问道先天之际,能得到这本绝学先天功,就不得不开始深究其中的“精、气、神”运转原理,为更深层的修炼做准备。
倚天中,能达到精气神同修的就只有武道宗师-张三丰。现今得到先天功,季安期待和张真人共同参研,以补足季安的各方面短板。
另一本兰花拂穴手也是部不错的武学,出招手指如兰花般伸出,姿势美妙之极,讲究‘快、准、奇、清’,可掌可指,用来点穴有独到之处。
又翻看数遍,确定没有记错后,季安意识回归身体,叫醒草儿,洗漱一番,下楼用罢早饭后,怕再路痴跑偏了,因此顾了一辆大车,南下而去。
……
汉水之上一艘渡船顺流而下,渡船上只有三人,一个年老的艄公摇着船,一个白发白须,道骨仙风的老道士和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郎。
老道士正在和少年低声说着话,忽然听得江上一个洪亮的声音远远传来:“快些停船,把孩子乖乖交出来,佛爷便饶了你的性命,否则莫怪佛爷刀下无情。”
这声音从波浪中传来,入耳清晰,显然呼喊之人内力不弱。
老道士抬起头来,只见两艘江船,如飞的划来,凝目瞧时,见前面一艘小船的船梢上坐着一个虬髯大汉,双手操桨急划,舱中坐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后面一艘船身较大,舟中站着四名番僧,另有七八名蒙古武官。
众武官拿起船板,帮忙一起划水。那虬髯大汉膂力奇大,双桨一扳,小船便急冲丈余,但后面船上毕竟人多,两船相距越来越近。
过不多时,众武官和番僧便弯弓搭箭,向那大汉射去。但听得羽箭破空,呜呜声响。
只见那大汉左手划船,右手举起木桨,将来箭一一挡开击落,手法甚是迅捷。
老道士生平最恨蒙古官兵残杀汉人,当下便想出手相救。
便向摇船的艄公喝道:“船家,快快迎上去。”
艄公见前方即将大战,此时羽箭乱飞,早已吓得手脚酸软,拚命将船划开尚嫌不及,怎敢反而迎将过去?颤声道:“老…老道爷…你。。。你说笑话了。”
老道士见情势紧急,夺过艄公的橹来,在水中扳了两下,渡船便横过船头,向着来船迎去。
猛听得“啊”的一声惨呼,小船中男孩背心上中了一箭。那虬髯大汉一个失惊,俯身去看时,肩头和背上接连中箭,手中木桨拿捏不定,掉入江心,坐船登时不动。
后面大船瞬即追上,七八名蒙古武官和番僧跳上小船,那虬髯大汉兀自不屈,拳打足踢,奋力抵御。
老道士看情况甚急,大叫道:“鞑子快快住手,休得行凶伤人。”
手上摇橹动作不停,正要急靠运去。
忽然瞥见岸边急速奔来一道身影,那人在岸边一点,便跃出五六丈到江面上。
正当老道士以为这人就要落水时,那人左脚脚尖朝水面一点,腾空又起,宛若游龙,待快要落下去时,复又一点,几息间此人就向对面小船落去。
老道士眼神一缩:“这人好厉害的轻功。”
这人在离船还两丈时,忽然单指一点,一股无形指劲,迸射而去,惶惶如大日,当即隔空点飞一人。
随后双掌一合一分,“昂”龙吟声大作,张三丰看的真切,这人的动作好似天龙飞舞,双掌一拍,掌劲隔空又轰飞几人。
来人落下时已站在船中,在鞑子愣神之间,双掌连拍,刚猛霸道,迅捷无比,几息间,那些鞑子武士和番僧便纷纷被拍落水中,瞬间就解决的战斗。
又看这人身着青衫披黑袍,面容刚毅俊朗,大约有二十岁年纪,可就这么年轻,功夫身手却如此了得,让老道士吃惊不小。
两船距离渐近,老道士把橹扔给艄公,轻轻一跃,便到小船上,“小友,好厉害的身手。”
这青年便是季安,他和草儿从昆仑山南下,一路上走走停停,不知不觉便到汉水,记得原著中,张三丰会和张无忌在这里经过,赶了这么长的路,索性便在附近镇上停下来歇息几日,不想今日和草儿出来游玩,真的遇到张三丰。
今番偶遇,便知倚天剧情才刚刚开始,季安欣喜难耐。
知道眼前便是武当开派祖师张三丰,季安也不敢无礼,忙拱身问道:“敢问这位道长是?”
老道士轻捻白须,当即一笑:“贫道张三丰。”
(未完待续。)
ps:昨天已经收到站内签约信息,对于一个新人来说,久猫兴奋的昨晚都没睡着,久猫知道这都是编辑大的支持,当然也和大家的支持分不开的,不说其它了,继续码字,久猫会更加努力!
这里要感谢“胡微”大大的打赏,真的谢谢了!
第017章:张三丰
“原来是武当开派祖师张真人当面,失敬,失敬。”季安忙躬身行礼。
张三丰也一礼:“小友客气了。”
又见他年纪轻轻,武功高强,也想结交一番,“不知小友……”
季安当即一笑:“晚辈季安。适才晚辈正和家妹在岸边,欣赏风景,不想看到鞑子又在杀人,才莽撞出手。”
“没想到,张真人就在旁边,真是班门弄斧,让张真人见笑了。”
季安对张三丰钦佩已久,不想今日得见真颜,心中甚喜。
张三丰听到青年名字,心中微惊:“哦,原来是圣手黑袍季安,小友所做之事,真大快人心啊。”
季安一听张三丰说到这个,不禁心中吐槽:什么烂称号,圣手黑袍多难听啊,再不济也叫个玉面小郎君或英俊潇洒少年郎啊,这才好听呀。
说起这个称号,季安也是最近才知,为磨练武学,季安和草儿所过路径,什么盗匪、元兵、马贼不知杀了多少,也算是为民除害,只因一些江湖中人,每每见季安出手,都凭一双铁掌杀人,等闲之人也接不了季安两、三掌,因此才有这个称号之说。
两人正说着话,忽听一声惊呼,扭头一看,小船上那小女孩扑在船舱的一具男尸之上,哭着叫道:“爹爹!爹爹!”
季安瞧见那尸身上的装束,应是船夫打扮,又见那小女孩相貌清秀可人,便知道这是年幼时期的周芷若,不禁摇了摇头:“可惜,来晚一步。”
张三丰也不禁感慨。
此时那虬髯大汉也缓过气来,不顾身上伤势,抱拳拱手便道:“明教下属常遇春,谢过恩公,见过张真人。”
“常兄弟客气人,季安身为汉人,总不能见同胞被杀,而见死不救吧。”季安袍袖轻挥,扶起他说道。
张三丰一听他是明教中人,心中不喜,不过这汉子之前所作所为,是个铁铮铮的好汉子,又听季安一番说辞也觉得有道理,也不禁点了点头。
常遇春又俯身,抱起男孩,虎目含泪:“小主公,小主公……”
季安看着常遇春伤心流泪,心中也对这个铁铮铮汉子感到惋惜,又上前安慰几句。
又把小女孩的爹爹抱起,这才对常遇春说道:“常兄弟,还是让亡者入土为安的好。”
常遇春擦了擦眼泪,点头应是。
季安便对张三丰道:“可否借真人渡船将这两人的尸身送上岸去。”
张三丰点头正色道:“正当如此。”
他见季安抱着船夫的尸体,便想将那小女孩带到自己身边,也好一起飞纵过去。
却没想到季安先对小女孩开口道:“小妹妹,哥哥带你去那边船上可好。”
这小女孩年纪虽小却异常懂事,知道这位大哥哥是要安葬自己的爹爹,便含泪答应。
季安一手抱着船夫,一手揽着小女孩,脚尖在船边轻轻一点,身体腾空而起,便带着两人轻飘飘落到那边渡船上。
张三丰见季安抱着两人施展轻功,举重若轻,毫不费力,潇洒飘逸,心中暗赞,好一个年轻俊杰。
回过头来,见那常遇春,脸色苍白,身上鲜血淋淋,便取出丹药,喂入口中,将小舟划到渡船之旁,待要扶他过船,岂知那常遇春甚是硬朗,双手抱着男孩尸身,轻轻一纵,便上了渡船。
张三丰当下便回到渡船,替常遇春取下毒箭,敷上拔毒生肌之药。
吩咐开船到岸边,季安几人将船夫和小男孩草草安葬,又叫来岸边等候已处的草儿,众人这才返回船上。
季安介绍草儿给几人认识,众人见草儿,痴痴傻傻,但又天真可爱,逐向季安问明原由,季安这才给众人解释清楚。
张三丰等人知道经过之后,不由一阵唏嘘,都为草儿的经历感到惋惜,也对当今乱世愤而不平。
又见小女孩还在哭泣,常遇春对着众人说道:“狗官兵真是歹毒,上来便一箭射死船夫,幸亏恩公极时赶到,不然这小女孩多半也性命不保。”
季安看着她哭得心疼,不禁看向旁边的草儿,两人身世相仿,都是可怜人。
季安又看着众人心想:“眼下张无忌行走不便,若到前方老河口投店,这常遇春身受重伤,又是钦犯,自己和张真人,要照顾三个小孩还有一个钦犯,万一遇事,只怕难以周全。”
便向艄公打听路线,艄公撑着橹,想了想道:“少侠,可顺水东下,过了仙人渡,老汉可送大家到太平店。”
季安知道这是最安全的路线,逐拿出一两金子交给艄公,那他快快行船。
那艄公见几个都是武功高手,心中早已万分敬畏,只担心他们夺船杀人,但又听他们言语客气,不似歹人,何况又给了一两贵重的金子,当下连声答应,摇着船沿江东去。
众人在船上稍加安顿,常遇春在舱板上跪下磕头,感激道:“恩公和张真人救的小人性命,常遇春给您两位磕头了。”
季安忙伸手将他扶起,说道:“常兄不须行此大礼。”
那知一碰他手臂,但觉触手冰冷,微微一惊,便问道:“常兄可还受了内伤么?”
常遇春起身便道:“小人从信阳护送小主公南下,途中与鞑子派来追捕的鹰爪接战多次,胸口和背心被一个番僧打了两掌。”
季安看其脸色苍白,不似做假,他又不会医治,便对张三丰道:“还请张真人给常兄看看。”
张三丰走了过来,搭他脉搏,但觉跳动微弱,再解开他衣服一看伤处,更是骇然,只见他中掌处肿起寸许,受伤着实不轻,换作旁人,早便支持不住,此人千里奔波,力拒强敌,当真英雄了得。
当下拿出丹药,让他服下,又命他不可说话,在舱中安卧静养。
季安见常遇春事了,便走向小女孩身边,季安知她是周芷若,她此时约莫十岁左右,衣衫敝旧,赤着双足,虽是船家贫女,但容颜秀丽,十足是个绝色的美人胎子。
她见季安走来,抹了抹含泪的双眼,两小手赶紧抓着季安的衣袖,深怕他离去。
(未完待续。)
ps:感谢“胡微、累天、叫我震哥”三个好汉的推荐票,谢谢啦!
另外还感谢“胡微、我爱2次元”的打赏,真是让你们破费了。至于加更等久猫,这两天弄好合约,现在先欠你们一更。
第018章:乔峰的优点
这时张三丰也从船舱走了出来,对季安点了点头,见这小女孩楚楚可怜,开口问道:“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松开季安的衣袖便道:“我生周,名叫芷若。”
张三丰赞道:“好名字。你家住在那里?家中还有谁?咱们会叫船老大送你回家去。”
周芷若闻言泪水又留了下来,季安不忍心,轻轻拍了拍她。
她才道:“我就跟爹爹两个人住在船上,再没…再没别的人了。”
张三丰点了点头,心想:“她这可是家破人亡了,小小女孩,这该如何安置她才好?”
季安在旁插言道:“晚辈瞧着周芷若筋骨绝佳,应是个练武的好苗子,不如张真人将她收入武当,也好叫她有个栖身之所。”
张三丰一听打量会周芷若,捻须点头,确实是骨骼清奇,良才美玉。
但又摇了摇头,为难道:“老道的武当派俱都是男弟子,她去了却也是不放便。”
“不如老道将她引荐到峨眉灭绝师太门下,峨嵋派女弟子居多,她去了之后也好有个照应。”张三丰又建议道。
这时周芷若突然拉着季安的衣袖说道:“大哥哥,我那也不去,我跟着你行不行,我烧水煮饭,什么都会做。”
季安本意也是想带着周芷若在身边,也不想让她像原著一样,拜在灭绝师太那个老尼姑门下,在峨嵋派受尽欺辱,最后虽然苦尽甘来,学会了九阴真经,但也从此性情大变。
可是自家清楚自家事,他自己武功都学的不甚明白,摸着石头过河,又如何教周芷若呢!也怕耽误人家前程,因此他才这样对张三丰说道。
但又看到周芷若楚楚可怜,眼中期待的眼神,心想:算啦,怕什么呀,反正都有一个草儿了,也不差一个周芷若,两人年龄也相仿,正好做伴。
想到这里,当下心中一软,点头答应。
这厮心中想得美好,也不怕周芷若这样的良才美玉,会被他耽误。
周芷若见大哥哥同意,当即破泣而笑,紧紧抱着季安的手臂。
委安摸了摸她的头发,让她去陪草儿,两人年纪相仿,草儿傻傻地跑来和这个刚刚相认识姐姐玩耍。
张三丰看周芷若对季安甚是依赖,也点微笑,虽然同情周芷若的遭遇,但看季安对她如同亲人般的对待,也心中欣慰。
船顺汉水东去,水中波光粼粼,季安和张三丰坐船头相互交谈。
“小友,刚才所使掌法和指法,老道似曾相识,不知…”
张三丰年轻时和郭襄相识,对季安所用武功,心中有些猜测,故而疑问。
“张真人,晚辈刚刚所用为降龙十八掌和一阳指,都是晚辈机缘所得。”
季安早知道张三丰会发问,也没什么可隐瞒的。
张三丰见季安张口就说,也不隐瞒,才知他是个实诚人。
轻捻白须,点了点头道:“哦,那小友可知这两门武学来历?”
“来历?”季安心中疑惑,这两门武学来历他太清楚不过了。
但他不明张三丰为何会有此疑问。
“对,就他们的来厉。”张三丰点了点。
“张真人,难道晚辈这两武学有什么挂碍?请真人指点。”季安不明所以,但还是拱手问道。
张三丰看着前方水面,回忆道:“指点谈不上,降龙十八掌乃是丐帮绝学,南宋末年,北丐洪七公前辈善使这门武学,凭此在华山论剑上夺得北丐之名,后又传给抗蒙名将郭靖,使之名扬天下,后来郭大侠在襄阳城下,力战蒙古大军耗尽元气所亡,使之此绝技渐渐失传,现今丐帮只余下十二掌,威力也大大不如从前。”
“至于一阳指乃是南帝一灯大师的绝技,传说此绝技乃是大理国嫡传,后来大理国被蒙元所灭,此技也失传了,没想这两门绝技被小友所得,真是机缘深厚啊。”
“老道只是担心,以后小友遇到丐帮和一阳指的传人,会有些麻烦,因此把这些关隘和小友说清楚。”
张三丰不愧为武道宗师,心胸宽广、古道热肠,几句关心他的话,让季安越发对他敬佩,季安也拱手谢过他的提醒。
不过这些事情,季安当然全都知晓,只是故作不知罢了,何况他这两门武学,是传承北宋末年虚竹之手,和这毫无关系。
组织了下言语,季安说道:“张真人,晚辈这两门武学,可以说和真人所说之事毫无关系。”
张三丰一愣,心想:难道老道活了百年,还有老道不知道的事情。
只听季安说道:“晚辈这两门武学,传承北宋末年虚竹之手,降龙十八掌原名降龙廿八掌,由当时的丐帮帮主萧峰和义弟虚竹两人去繁就简,把二十八掌删减十掌,成为降龙十八掌,使其威力更胜,更号称天下第一刚猛掌法。”
“一阳指也是他俩的义弟,由当时的大理国主段誉所传,因此晚辈这两门武学和现今的丐帮和大理可以说关系不大。”
张三丰所说的挂碍,无非就是怕这两门武学的传人会追究,这个季安一点也不当回事,就他现在的武功境界,如果他们敢来找事,季安三拳两脚就可以解决。
张真人虽活百年,但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他也闻所未闻,因此好奇心大作,让季安给他详说。
“先说三兄弟的大哥萧峰,原本他是胡人,在中原武林与当时的慕容世家有‘北乔峰,南慕容’之称,……”
当听到季安说到萧峰的所做所为,张三丰直叹此人为大英雄、大豪杰。
季安亦有同感,他当时几次三番观看原著,对乔峰有几点总结:
“一。其武功盖压当世,慕容世家只是他的陪衬,他的降龙十八掌连少林神僧都自叹不如,龙爪手更是用出神入化,少林寺大战中他用降龙掌和龙爪手,打得慕容复、丁春秋和庄聚贤毫无还手之力;
二。其心存天下百姓,明辩大是大非,非大英雄不能为也,他和萧远山面对慕容父子和鸠摩智联手时,一句‘杀母之仇岂能当做买卖交易,这仇能报就报,报不了,大不了一死。’;
三。其性情豪迈,义薄云天,心胸宽广,能做到诚信二字;
四。其含冤负重,积极向上,不自暴自弃;
五。更是感情专一,为天下好男儿之楷模。”
……
(未完待续。)
ps:感谢zxcasd123兄弟的推荐票支持。
第019章:请张真人指点
随后又说道段誉和虚竹事迹,连他这个武当开派祖师都对两人气运深厚,感到不可思议,自叹不如。
其实季安的一阳指是摘桃子得来,他为了维护自身正义面孔,故说是得段誉传承,其实也想给张真人留个好印象。这样做只是想学他的太极拳剑,嘻嘻。
接着季安和张三丰又交谈了许久,不觉话语聊天武学方面。
“张真人,晚辈自得奇遇后习练至今,仍有许多晦涩不明之处,今日得见真人,还请真人解惑。”
季安站起朝张三丰一拱手。
原以为自己还要亲上武当拜访,没想到今日便能相见。这位可以武道宗师啊,自己武学上感悟和问题,或许可以得到解决。
张真人点了点头,道:“小友不必客气,今日得遇小友也让老道大涨见识,至于武学方面,左右无事,也学学古人,相互论道一番。”
季安连说不敢,自己半路出家的水平,那有什么见识。
当即季安就把心中的疑惑不明之处说出。
“听小友之言,习武虽是机缘所至,但能短短数年练到如今这般境界,可见小友天资不凡……”,张三丰听后,细想了会,开始解说。
随着张三丰的解答,季安渐渐明白,自身习武至今确是错了,大大错了,连习武的本质都没摸到,只知积蓄内力,冲关冲脉,以为多打通些经脉,内力多了,武功就会越厉害,全然错了。
幸好今日得遇张真人,他是以道家术语讲解,季安也渐渐明白习武本质和道家练气的奥妙,最后还为季安补充一些武功、练气的知识和练气的由来。
武林中内功练气一道,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上古的诸子百家时代。传至秦汉之时,道家、阴阳家、兵家、医家、方士、鬼谷子等等传承,均有涉及一些养气、服气、练气、呼吸吐纳之术,只不过有深有浅,有粗有细罢了,其时各家各派所练之气虽然有所不同,但到底未能彻底定型,也很少有完善的功法。
最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子百家的练气士大多汇入道家,少数归入医家、兵家,剩下的蛰伏山野,难脱湮灭。道家练气之法因而大盛,又痴迷于追寻长生修仙,其间无数功法被总结、完善出来,流传于世。
直到三国时期,大量运用练气之法提升气血力量、增强武力的方式才开始在习武之人中大肆扩散开来,但是,那时的修炼之法基本都是由外而内,先练外功,强壮筋骨气血,同时配合简单的呼吸吐纳,渐渐练出内劲,再根据内功心法引导精元真气,培植内劲,而出招之时,也是用得沙场招数,类似外家功法,拳拳到肉,或尽量选择长兵器马上作战,极少有使用什么剑气、掌风、指风之类的轻巧招数。
之后又经数百上千年发展,沙场武功与江湖武学渐渐分道扬镳,各成体系,但仍旧藕断丝连,相互影响。
时至至今,演化的各种武功,可谓花样繁多、各有千秋,但现今习武都是照本宣科之人,也就是只会照着武功秘籍亦步亦趋的死学苦练,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武学的传承才会一代不如一代,顶尖高手会越来越少,最后只能靠着招式迎敌。
季安闲暇时也总结过,学武无非两个作用,强身健体和打人杀人。但是错了,他以后若没有滔天运气或特殊机缘,终其一生也就只会自己练武学武,不会剖析武学的本质原理,只知积蓄内力,冲关冲脉,最终只能达到后天巅峰,一辈子也别想进入先天之境。
听到张三丰的解说,再结合先天功的奥妙,他明白了,后天修练在于‘练精化气’,其实《先天功》都有叙述,只是他知识浅显不明道家术语,因此不能理解。
随后,季安拿出八荒**唯我独尊功、先天功给张三丰观看,希望得到他的指点。
先天功张三丰亦有耳闻,知道出自全真教,但一直无缘一见,今日季安拿出,他仔细观看后,结合自身百年来的武学经验,直呼此功为修仙练气筑基法门,单单一个‘精气神’同修,就让他拜服,他这些年想要完善自身所创的‘太极功’,但是在‘精气神’方面一直无活突破,不想今日能有此收获。
季安更是不明白张三丰,此时激动的心情,但他观张三丰面色欣喜、神色激动,就知他大有所获。
季安也不打扰他,一柱香后,张三丰复又拿起独尊功观看。
“这本就是小友所说灵鹫宫天山童姥的武学?”张三丰看罢,向季安问道。
“嗯,也不全对,应是逍遥派的三门神功之一。”季安回答道。
张三丰问道:“哦?三门神功之一?那两门神功呢?”
季安摇了摇头,叹气道:“晚辈也无缘相见,只知道,其名叫‘北冥神功’和‘小无相功’。”
“哎,可惜啊,这逍遥派掌门,同为道家一脉,可谓是学究天人啊,只恨生不逢时,不能同代相遇啊。”张三丰神情相往的说道。
季安不明所以,只看一门神功,张三丰就心生相往,如果把北冥神功和小无相功都给看了,还不立即拜服。
他那能理解张三丰的心情,单这一门神功虽有缺陷,但其有返老还童、永葆青春之效,就惊为天人,恨不能同代相竞。
“小友啊,这门功法的缺陷,老道我也无能为力,不过听小友说道此派有三门神功,老道再听那两功法名称,老道猜测这三种武学或有联系,应当能解决这门功法的缺陷。”
季安心中也有做过臆测,北冥神功是吸内力为己用,是练气之法,但小无相功,就不同了,它能不着形相,模仿天下武功招式,怎样模仿?
季安以前不明所以,现在张三丰给他补齐了短板,他知道,不管天下各门武功和招式都有独特的运行路线,要怎么样模仿才能不着形迹,还能更胜原版?
只有以神驭气,才能有此效果,所谓的‘神’指精神、意识,以精神意识引导真气在自身筋脉运转,使之达到如臂使指,这样模仿天下武学才能不着形相,季安怀疑此功是修练精神方面的。
纵观金古黄,能涉及到精神意识方面,只有九阴真经中的移魂**、道心种魔**等寥寥几门功法有提到。
再加上独尊功,三门功法各自都有特点,因此季安以为,想要化解独尊功的缺陷,集齐这三本武功或能解决。
(未完待续。)
ps:今天要感谢“血煞帝国、hhgjnn2”两两位好汉的推荐票,还有今早“zxca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