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黑铁之堡-第5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铁龙宗收集的血人,则全部关押在战堡铁牢之内,数量已经不少,张铁今天就想弄100个血人来血祭一次,看看对血祭熔炉对自己的伤势到底有没有帮助,同时,张铁也琢磨着,是时候把血祭熔炉的一些隐秘功能对铁龙宗的弟子放开了。

    如果不是这几日忙于俗事,张铁早就想试试血祭熔炉对寂灭之雷伤势的效果,也不用等到现在。

    此刻,天还未亮,只是东方渐渐有了一丝白意,天上的星辰皓月正在与日交替的前夕,整个铁龙宗的玄天十八峰影影绰绰的在那黑白交替的光影之中,安然矗立,玄天主峰郁郁葱葱,草木坠玉含露,十八峰的山腰上,云雾蒸腾,流云飞转,而山谷之中,也有一层薄薄的雾气在溪水与池沼的表面上浮动,犹如秘境,山林之中隐有虫鸟猿鸣之声,让这里更显幽静……

    哪怕闭着眼睛,张铁都能感觉到玄天主峰上那似有似无的天地灵气,还有那一尘不染的空气之中所带着的清新甘美的滋味。

    这山里早晨的空气,新鲜得几乎要让张铁恨不得自己再有几个肺一样,这里的空气之中蕴藏着蕴藏着山林间那饱含山川滋润的水分,而水分之中,却有山林之中百花之香气芬芳,草木的精华生发之气,那空气吸入口鼻之中,入喉进肺之时,都能让人感觉到一丝甜意,洗涤身心。

    大口的呼吸着这样的空气,一个人步伐轻快的走在那蜿蜒曲折的山道之上,小声的哼着歌,只是片刻,张铁就觉得自己的精神陡然放松下来,整个人重新焕然一新,彻底把这几日的疲累与从西部战区带来一身的战火硝烟涤荡了干干净净……

    张铁来到铁龙宗的机库之中,直接跳上一辆加满油的空骑兵1型的飞机,就在驻守机库和跑道的一干人的目瞪口呆之中个,直接驾驶着那架空骑兵飞机,冲出了跑道,朝着远处飞去……

    天亮之时,这架飞机平稳的降落在了距离铁龙宗800多公里之外烛龙领东阳城外的一座民用机场之上,舱门打开,张铁从飞机上跳下来的时候,身上穿着的衣服没变,但已经换了一个面孔……

    (未完待续。)

第四十七卷 第三十章 机场

    作为太夏空骑兵和飞机的诞生之地,烛龙领也是第一个拥有民用机场的地方,短短两年时间内,烛龙领除了新建的将近几十个军用机场之外,整个烛龙领大大小小的民用机场的数量,更是达到上百烛龙领更是太夏第一个制定《民航飞行手册》和《商用机场服务规范》标准的地方,如此多的机场,还有完善的法规制度的建立,既象征着飞机这种交通工具在烛龙领的蓬勃发展,更代表烛龙领空骑兵培训体系的独领风骚。

    张铁现在降落在东阳城外的机场,正是东阳城外最大的民用机场。

    几乎在张铁的飞机刚刚在一个标准的空骑兵1型的停机位上停好,地面上的地勤服务人员已经将登机梯退到了张铁的座舱旁边,同时一辆涂装成蓝色的烛油敞篷越野车也就从远处驶来,停在了张铁驾驶的飞机的旁边,从车上下来的,正是穿着蓝色制服的机场的飞机服务人员。

    张铁掀开座舱盖,麻利的跳下飞机,就直接站在了机场的飞机服务人员面前。

    机场的飞机服务人员只是一个六十多岁,留着短发,看起来很精神的老头。

    “先生,您这飞机要在这个机位停多久?”

    “按一天算吧!”

    “需要加油吗?”

    “好,加满!”

    “检修服务呢?”机场的飞机服务人员一边问着张铁,一边拿着一个本子,做着记录。

    “也来一个!”张铁笑了笑。

    “要什么等级的检修呢,我们这里的飞机检修有三个等级,最高级的是飞机的全面系统的检查维护,中级的检修包括飞机的发动机和主要机构部件,低级的检修服务只检查飞机的机身,起落架等常规项目!”

    “低级的就可以!”

    老头子手脚麻利的顺着梯子爬了上去,看了看张铁飞机上的油表刻度,在本子上做了一个记录,然后又下来,“好的,你看一下,这是契单,如果您没有问题的话在这里签一个名,这一份契单给您,这一份我们留存,飞机一天的停机费用,再加上油费和初级检修费用,总共是26个银币,您需要现在就付清,您留存的契单等您回来的时候出示就好,我们认单不认人,如果您的飞机在我们这里出现任何的意外损坏,这份契单也是您的索赔依据!”

    服务非常的规范,张铁拿过契单来看了看,点了点头,直接拿出一个金币递了了过去,“好了,不用找了……”,说着话,随后就跳上了那辆敞篷越野车的后座。

    老头接过金币,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他自己上了越野车驾驶员的位置,直接就开着车往机场外面驶去。

    或许是因为那个金币的缘故,老头对张铁也更加热情了许多,开始唠叨起来,“现在还是你们这些会驾驶飞机的吃得香啊,只要会开飞机,外面多少人都抢着要,待遇一年动辄几百金币,我要是再年轻三十岁,我都要来学开飞机了……”

    “哈哈,您老现在学也不晚啊!”张铁笑着说道。

    “哈哈,老了,吃不了这碗饭,学出来估计也没有人要,不过我现在做的也不错了,以前自己都没想到自己到这个年纪还能再找这么一份工作呢!”老头一边开着车一边打量着张铁,嘴巴也麻利起来,“不过你要是想挣钱的话,我给你介绍几个去处,都是东北督护府外的几个豪门大族常年在这里招募优秀的飞行员,你去的话,如果能带人当教练,一年的待遇最少400金币,如果你是烛龙军团出来的,待遇还可以再加200金币,如果还能驾驶空骑兵2型的那种大飞机,待遇还要更高,其他好处还有很多……”

    “怎么,东阳城这里有很多人在烛龙领招募着飞行员吗?”

    “何止东阳城,你要是去那几个飞行学院外面看看,你就知道什么叫抢人,只要是从飞行学院之中走出来的年轻人,马上就有一堆人冲上去,哪怕还没有学出来的,都有人抢着要,太夏这么大,就只有咱们烛龙领的空骑兵傲视天下,整个太夏的那些大家族,大商团,各州各郡的官府,都一窝蜂的冲来烛龙领招募飞行员和教练,烛龙领的那些飞行学院之中培训出来的学员,再多都不够分的,不抢不行啊……”

    张铁听得微微点头,露出沉思之色,这样的局面,说起来,短时间内还真解决不了,这就像商品供需失衡一样,现在是卖方市场,飞行员和空骑兵非常抢手,大家都抢着要,太夏的需求又大,这个需求,还真不是烛龙领的几个飞行学院可以满足得了的,哪怕现在烛龙领的飞行学院都已经超负荷运转,而且铁心堂还有意在今年内再扩建两个飞行学院,但是这依旧是杯水车薪。

    这样的局面,除非要再等两年,等太夏的飞行学院遍地开花,各州各郡都能自己培养大把的飞行员,太夏的空骑兵正式组建独立军种之后,估计才可以初步缓解。

    “也不瞒您,那些家族给的条件很好,我这边要是介绍一个人去的话,可以有10个金币的介绍费……”开车的老头向张铁交了底,一边说着,还拿出一张名牌递给张铁,“这上面有几个豪门大族在东阳城招募空骑兵的办事处的地址,你若果想去的,把这张名片拿去,就算是我介绍的……”

    “好的,我要去的话就把这张名片拿出来……”张铁从善如流的笑着接过名片。

    “谢谢,谢谢,还是你们年轻人好说话,等我攒够了钱,将来也送我的孙子去当飞行员……”才说完这话,那个老头似乎也一下子发现这句话中有语病,又连忙向张铁道歉,“不好意思,这个,我不是那个意思,您别误会……”

    “哈哈,没关系,没关系……”

    老头直接开着车,把张铁送出了机场。

    机场的外面就是车站,周围还有一些酒店和商业设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未完待续。)

第四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微服私访

    就算现在刚刚天亮,但张铁走出机场的时候,就发现,机场外面早已经热闹了起来。

    这个机场建在城外二十多公里的地方,离东阳城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原本这里是一片荒芜下来的盐碱地,而现在,围绕着这个机场,已经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集镇。

    机场外面有两条热闹的商业街道,街道上饭馆酒家还有各种店铺林立,随着太阳出来,这些酒家饭馆之中,已经开始卖起了早点。

    有一些出租车已经等在机场外面的停车场中,等着生意上门,那些出租车中,张铁看了看,其中有三分之二还是传统的燃煤蒸汽汽车,而有三分之一,已经是使用烛油的出租车,不过比起军用的越野车来说,这些出租车使用的也是双驱发动机,只是发动机的排量更小,基本上都在1。0升以下,这两年,随着烛龙领推出的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排量的双驱发动机的越来越多,这些小排量的双驱发动机,现在正在改变着烛龙领百姓的生活。

    除了这些普通的汽车之外,不少的发动机,甚至已经安在了田里的农业机械上,比如田里的联合收割机还有多功能拖拉机,在使用了双驱发动机之后,工作效率都大幅增加,大幅度的提高了田里的人工效率。

    “嗡……”随着一声轰鸣,一辆两个轮子的摩托车从张铁身后的机场的地下车库的出口处冲了出来,车上的骑手戴着类似飞行员的头盔,身上穿着皮质的夹克。

    摩托车发动机的轰鸣引得街上不少人侧目,骑手非常享受这种侧目感,轰着油门,一骑绝尘,消失在街道上。

    双驱发动机的问世,也让摩托车这种张铁只在大灾变之前的资料之中看到过的交通工具再次出现,而且变得多了起来,深受一些人的喜爱,这种交通工具,在没有烛油之前,它的发动机的体积和动力和操控之间那难以协调的矛盾,让这个时代的摩托车出现在街头上的概率简直低到可以忽略,偶尔有工厂或者机械师制造出几辆两个轮子的摩托车,那摩托车的样子,简直就像怪物一样,丑到让人不忍目睹,其驾驶的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都大打折扣。

    张铁看着风驰电掣而去的摩托车和那些已经可以用来当出租车的烛油汽车,他的心中,涌起一种连他自己都难以分清的怪异感觉。

    最后,张铁笑了笑,摇了摇头,上了一辆普通的蒸汽出租车……

    ……

    “啊,前面在修路,我这车过不去了,只能送您到这里了……”出租车带着张铁,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来到了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的前面的路正在修着,路边堆着许多的建筑材料和石头,出租车很难过得去,天一亮,已经有许多人在路边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在一片扬起的灰尘之中,几台锅驼机正在发出震天的响声,将那些石头粉碎……

    “好的,就送我到这里好了,剩下的我自己走就行了……”

    “您要去天恩镇的话,这里还有两三公里呢,这一路上,可都不好走,也没有车,这段路上次我来的时候还是土路,基本能过,现在估计要重新把土路修成公路,估计还要一段时间才能修好……”司机好心的提醒。

    “师傅,给你商量个事,我给你一个金币,你在这里等我一下,等我回来,你再送我会机场!!”

    “啊,你不是再和我开玩笑想诓我吧!”出租车司机用狐疑的眼光看着张铁,“就算你让我在这里等一天,也不用十个银币,你说给我一个金币,让我在这里傻等,然后你要是跑了,我一个金币没有,还倒贴你这趟路的路钱,今天的生意也耽搁了,我找谁说理去?你当我傻啊……”

    张铁微微一愣,然后就笑了起来,直接拿出一个金币递给出租车司机,“我先付你金币,你在这里等我就好,如果到了傍晚我还没有回来,你就可以自己先走!”

    在用手掂了掂那个金币的分量之后,出租车司机脸上的狐疑变成了灿烂的笑容,“行,那我就在这里等你,不要说等一天,等一个星期都没有问题……”

    张给了司机一个金币,随后就下了车,司机也把车调了一个头,就停在路边的一片树荫下。

    ……

    张铁下车的地方,是东阳城外60多公里处的一片新建的农庄和集镇。

    车过不去的地方,人过去却很容易,张铁也不觉得这路上脏乱,就顺着路边用石头和水泥建好的排水沟,一路往远处走去。

    路边是一片片的农田,时值四月,农田里一片喜人的绿色,一片豆角长势喜人,此刻天彻底亮起,田里也陆陆续续有了来劳作的人。

    和田里一样,路上到处都是修路的工人,这些修路的工人一个个就住在路边的帐篷里,除了小孩之外,男女老少都有,虽然住宿的条件不好,但是在干活的时候,所有人的士气都非常的高,一个个的眼中满是希望的光彩,脸上有着喜悦的笑容,还有人唱起了劳动时的号子,号子之声此起彼伏,引得周围的一干人应和。

    “大家来出力呦……”

    “嘿呦……嘿呦……”

    “来把路来修呦……”

    “嘿呦……嘿呦……”

    “修好这条路呦……”

    “嘿呦……嘿呦……”

    “家家有奔头呦……”

    “嘿呦……嘿呦……”

    那号子的腔调,热情崩腾,带着特有的华族地方方言节奏,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其腔调,也不是幽州和东北督护府的,而是带着太夏西部州郡的口音。

    张铁一路走来,就没有看到一个偷懒的人,所有人都在笑声与歌声之中快乐的劳动着,或许这种时候,只有这些劳动者才能真正感觉到一个人可以劳动,可以用手创造自己的家园,是多么幸福和多么来之不易的一件事情。

    这样的场面,看在别人的眼中或许只是觉得有趣,而看在张铁的眼中,却让张铁心中升起无比的满足感,那粗犷直白的劳动号子,听在张铁耳中,犹如天籁……

    (未完待续。)

第四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宁静圣地

    穿过那正在修建的公路,张铁来到镇上。

    镇上的房屋基本上都是刚刚新建的平房,许多房屋甚至是用铁皮搭建的简易房,整个镇子到处都可以嗅得到石灰和水泥的味道,什么看起来都很新,许多地方甚至正在新建着房屋。

    不过即使这样,镇上的人气却却很足。

    “喂,老乡,这镇上离这里最近的学校在哪里?”

    张铁来到镇上,看到街边一个大爷一大早就从自己家里搬了一条凳子出来,正坐在街边的树荫下,用干稻草在认真的搓着草绳,张铁就走上前去问道。

    张铁现在的面目普通而憨厚,而且一开口就是地道的武州口音,那个正搓着草绳的大爷抬起眼睛来看了张铁一眼,几乎毫不犹豫的就给张铁指了一个方向,用同样的武州口音说道,“这镇上有六所小学一所中学,最近的学校就在前面街道左拐,走个五六十米就到了!”

    “好的,谢谢!”

    张铁告别了这个老大爷,随后顺着老大爷所指的方向走去,一会的功夫,就看到了一所小学。

    比起这个镇上其他的建筑,这所小学几乎是张铁看到的最好,也是最整齐的建筑。

    这个小学占地差不多有上百亩,从外面看,就能看到小学的铁艺围墙,还有围墙里面的一片茂密的绿化带和树荫,而在树荫后面,则是一栋栋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学校里还有一个运动场,整个学校的设施非常的完备。

    张铁来到这里的时候,正是镇上孩子们早上上学的时候,一个个的孩子背着书包和书袋,眉飞色舞打打闹闹的在路上跑着,所有的孩子,都穿着干净的华式校服。

    学校的校门时一道华族的传统拱楼,校门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太和正气”四个字,一个面带微笑的老先生,正站在学校门口,看着那些孩子们一个个的在早上阳光的照耀下走进学校的大门,时不时的伸出手摸摸孩子们的脑袋。

    “先生好……”每个孩子在走进学校大门的时候,都认真的向那个老先生鞠躬问好。

    学校的对面路上,就是一条巷子,巷子里有几个简陋的小吃店,在一个小吃店的下面,店老板的灶台烧得正旺,灶台一锅油烧得油香四溢,老板正在案台上揉着面,随着一条条用铁片切好的的面条放到油锅之中,在兹兹的油炸声中,洁白的面条慢慢膨胀,变成金黄色,那炸油条的香味瞬间就在巷子里弥漫开来。

    这小店外面炸油条,里面做豆浆,还卖豆腐,是夫妻档,两口子忙里忙外的,已经有不少人在关顾。

    “老板,来四根油条一碗豆浆……”张铁就在那个小店外面用防水油布搭建的街边的小棚子的下面,找了一条板凳一张空桌子坐下。

    “好勒,六号桌四根油条一碗豆浆……”老板吆喝了一声,提醒里面的婆娘给张铁端东西。

    半分钟都不到,头上系着一块蓝色包头的小店的老板娘就手脚麻利的把张铁点的东西端了上来,“糖不够自己放啊……”

    “好勒……”张铁对着老帮娘说道。

    “老爸老妈我去上学啦……”小店里风一样的跑出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子,在跑过那个男人身边的时候,手脚麻利的抓起了两根油条。

    “臭小子,毛手毛脚的,给恩主的长生牌位上过香了吗……”正在炸油条的男人骂了一句,作势预屁股上踢他那个小孩一脚。

    “上过了……”小孩早已哈哈大笑着跑远。

    “吃慢点,小心噎着……”刚刚给张铁端来油条和豆浆的老帮娘在后面追着叮嘱了一句。

    张铁就坐在街边,一边喝着豆浆,吃着油条,一边看着那一个个的孩子走进被阳光照耀着的学校。

    看着那些孩子们脸上快乐的笑容,听着那些欢乐的笑声,感觉着这小店一家人简单的温馨,张铁的心,慢慢宁静了下来,犹如虔诚的朝圣者看到了自己心目之中的圣殿一样,身心合一,一片祥和。

    油条刚刚吃了两个,这件小店又来了两个人,两个穿着公服,膀大腰圆,看起来孔武有力,腰上挎着腰刀的镇上的弓手。

    弓手这个职位,是太夏最低阶的公务人员,这个公务人员是太夏编制之中最低的流外六等,职位虽低,但却能文能武,从缉捕盗贼到张贴告示,从维护治安到管理户籍人口,探听消息,再到辅佐长官处理地方事务,这些弓手,就是太夏庞大的国家机器身上的最细微的触手。

    看到这两个弓手到来,在小店之中的食客,有大半都向两个弓手点了点头,打了一个招呼。

    两个弓手刚刚在一张空桌上坐下,两把腰刀往桌子上一放,四只眼睛就有意无意的往张铁身上扫过,像张铁这样外来的新鲜面孔,对这些弓手来说,是最要注意的目标。

    “老板,再来碗豆花……”张铁用武州的口音喊了一声,“这豆腐,还真有几分象山成中古井豆腐的味道……

    听到张铁的这句话的口音还有内容,两个弓手的目光才一下子放松了,从张铁的身上挪开。

    老板娘给张铁端来了豆花,也给两个弓手各自端来了两碗豆浆和六根油条,还有两碗放了辣酱的豆花。

    这两个弓手,看样子已经是这家小店的老客,不用点菜,老虎就知道两个人要吃什么了。

    “老王,昨天我听亭长说,咱们的恩主,前两天已经从轩辕之丘回来了,恩主身体已经康复,没有大碍,这两天恩主都在玄天峰上会客……”两个弓手之中的一个刚刚吃了两口油条,喝了小半碗豆浆,就说了一个消息。

    说话这个弓手的声音不算大,但也不算小,刚好可以让小店之中的所有人都听见。

    果然,一听到这个消息,小店之中的人,基本上都一下子停下了自己手上的动作。

    正在炸油条的男人刚要拎着拉长的面团放到锅里,微微一愣,这手就忘记了动作,差点就伸到了油锅之中,还好他反应快,在感觉到油面滚烫的温度的时候,几乎条件反射的一下子就把手抬了起来,然后一下子喜形于色,“那真是太好了,也不枉我天天让我家小子给恩主的长生牌位上香,恩主这样的人,就该活个千百岁,万万岁……”

    “咳……咳……老王,那万万岁可不是随便能说什么人都能用的,记得以后要注意……”另外一个喝着豆浆的弓手先看了店里的食客们一眼,才轻轻说道。

    “是是是,你看我这嘴,一高兴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了……”炸油条的男人一下子反应过来,用手在自己的脸上轻轻怕了两下,“那恩主回来了,咱们要不要表示一下……”

    “这表示哪里轮得到我们,我们离恩主还有十万八千里呢,飞起来都够不着,我们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对恩主最大的表示!”那个刚刚开口的弓手说道,“老王你这里看的人多,你要多紧盯一点,看到有什么扎眼的人物,都要尽早向我们两兄弟报告,特别是那些随身带着包裹,包裹里像是装着种子的生面孔,你多注意点……”

    “啊,这样的人有什么好值得注意的?”炸油条的男人诧异的问道。

    “老王你不知道,这就是魔族和通天教那些杂种的歹毒之处啊,他们把被魔化的种子藏在身上,在你播种的时候悄悄随着你撒到田里,那些种子将来同样也要发芽开花,那些种子的花粉一传播,就会把好的种子都弄得带上魔化种子的基因,整片田里的粮食都会不知不觉被污染,而且这样的污染会越来越大,在其他州廷尉已经抓到了一些这样的杂种,所以现在烛龙领和各州的田间都不准陌生人随意进入,粮种的看管都有几个人同时负责,一个镇上的粮种要出了问题,好多人都要被砍脑袋,我们也接到通知,要注意魔族和通天教的这些肮脏手,盯紧那些带着种子伪装成粮商和行脚商人出现在各地的新鲜面孔……”

    “好的,我知道了……”炸油条的男人说着,自然而然的往张铁那里瞅了一眼,发现张铁坐着的桌子已经空了下来,“咦,人呢……”

    这个时候的张铁,在桌子上留下一个金币之后,随着那学校早课铃声和校园之中各个教室之中的读书声响起,张铁已经悄然离开了这家小店。

    张铁一个人在天恩镇上到处走走逛逛,看学校,看镇上新开的工厂和作坊,看田里劳作的人群,看那些正在修建的房屋田舍,犹如看世间最美的风景一样。

    紧挨着天恩镇的,是念恩镇和武恩镇,整整一个早上的世间,张铁就在这三个镇子中逛着,看这些镇子里普通人的生活。

    对别人来说,这些普通人生活的场面毫无看点,无聊得紧,但张铁,却是乐此不疲,看着这些人的生活的场面,对张铁来说,简直是一种享受一样……

    因为这些镇上的民众,都是张铁用赌约从魔族大营之中救出来的。

    (未完待续。)

第四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丁户过亿

    去年渭水之战,张铁用赌约从魔族大营之中救出了两亿多原本要被魔族用来趟雷的太夏百姓,这些百姓被张铁救出之后,现在将近有一半多,也就是一亿多的百姓来到了烛龙领,选择在烛龙领定居,成为张铁烛龙领的领民。

    原本要把这一亿多人从太夏的渭水边上在短时间内运送到烛龙领,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烛龙领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好在烛龙领现在盟友众多,成百上千,与烛龙领合作生产烛油的那些各州的大家族和大宗门,每个家族和宗门派出一只飞艇队伍或几艘飞舟,各自负责十几万,几十万或者几百万的运输,在众人合力之下,终于将这些人运到了烛龙领。

    像天机门和广南王府,就各自派出飞舟和飞艇队伍,协调各方力量,各自负责了将近一千万难民的转运。

    现在的烛龙领,像天恩镇这样将近有十万人左右的镇子,将近有一千多个,分布在烛龙领各地,所有的这些镇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镇子的名字之中,一定有一个字,是从这十二个字中的一个——千机真君,神威如岳,恩同再造。

    这些镇子都是最近这一两个月才刚刚在烛龙领冒出来的,这些镇子里的居民,就都是被张铁救出来的那些无辜百姓,那“千机真君,神威如岳,恩同再造”八个字,也象征着被张铁在被他救出来的那些百姓心目之中的地位。

    张铁从魔族手上救出他们,是他们的恩人。

    而他们来到烛龙领,身无分文,在张铁的帮助下和张铁的领地上定居下来,住着烛龙领给他们盖的房子,耕种着烛龙领拿给他们的土地,在烛龙领投资的工厂和作坊里上着班,孩子也在烛龙领开设的学校之中就读……

    在这样的关系之下,他们一个个其实就从难民变成依附于张铁的直属领民,张铁就成了他们的直属领主和家主。

    恩主这个词,就是这些人对张铁共同的称谓。

    这些人和以前在烛龙郡几个城市之中就有的那些人是不一样,以前的那些人,拥有独立的财产,虽然生活在烛龙领,是张铁的领地内的居民,但和张铁没有人身依附关系,他们可以想走就走,想留就留,而来到烛龙领的这一亿多人,他们和张铁的关系要比那些人深刻得多,他们享受着张铁给他们带来的一切,也心甘情愿的依附于张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已经成为张铁和张家的人,他们在外享有太夏普通民众的一切权利,在内却要完全听命于张铁,但却不是奴隶,基本上相当于张铁和张家的丁户一样。

    烛龙领原本就地广人稀,土地肥沃,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各方的鼎力配合于支持之下,再加上烛龙领财大气粗,安置这一亿多人,完全没有一点问题。

    这还是过去几个月内来到烛龙领的人口,在未来三个月内,还会有一亿多人会陆续到来,最终,张铁在渭水边上救下的那两亿多的百姓,最终都会来到烛龙领,成为张铁和张家的丁户。

    丁户和土地是太夏豪门的根基,这些丁户,土地,都是世代相传而且绑定在一起的,一个家族和一个豪门最坚实的群众和物质基础,在太夏的豪门大族之中,那些家中的下人仆役管事掌柜家将,和家族的私军护卫扈从死士等,基本上都是从丁户之中选拔而来,可以说,没有丁户就没有太夏的豪门,这些豪门的利益兴衰都和丁户的利益兴衰绑定在了一起,双方鱼水交融,休戚与共,难以分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