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过关-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选择的结果……”

    李雪琴坐直了身子,将自己白花花的身体完全的展示在冯喆眼前:“我想了很久了,和你分开,我是不想的,可是越是这样下去,我会越发的无法自拔,而你今后要面对的还会很多,我不应该耽搁你,不应该霸占你,你的迷惘,你的理想,我都帮不到你,我的人生轨迹就是在梅山,我其实是很自私的,我越是自私,越是希望你能出类拔萃,我每次都像是因为李金昊才来找的你,其实我那时给自己找的一个说辞,那样就能减轻你在我心里的诱惑度,你要是走的高了走的远了,我会很高兴,因为,你曾经是我的男人,我们曾经彼此心灵坦诚的拥有过,仅此一点,就足够了。”

    冯喆看着李雪琴怔怔的说不出话来,李雪琴脸上带着泪,粲然一笑,在冯喆嘴上脸上胡乱的吻着,泪水和口水就涂满了冯喆的脸,她跨坐在冯喆身上说:“来吧,快来爱我!什么都别说了,要我,我要你来爱我,我这一会就是为你死了,我也是快乐的……”

    ……

    曹金凤来找冯喆果然是为了工作上的事情,之前冯喆从文化市场办公室离开后,市场办就来了正副两个主任,这两个人都是刘奇才的人,一直对主任副主任位置有想法的曹金凤没有了机会,这会,刘奇才已经被审查,毋庸置疑的,文化系统就要进行一次大换牌了,所以,曹金凤就来了。

    冯喆这个人的做事风格曹金凤还是了解的,两人见面。曹金凤就直奔主题,说明了她想在岗位上更进一步,接着就给冯喆一个信封,说里面都是现任正副主任的一些工作情况记录。

    冯喆问询了文化市场办公室的一些事情,回去后打开信封,里面是一个u盘。还有一张银行卡,信封里的小纸条上写明了这卡里的钱是冯喆那会在文化市场办公室小金库的,因为冯喆那会走的匆忙,曹金凤没机会将这些钱给冯喆,而且这些钱也没人知道,这会,看冯喆怎么处理。

    曹金凤这种送钱的方式很有特点,说这卡里的钱是市场办小金库里的,小金库的钱本来只有冯喆和曹金凤知道。但是曹金凤却一直掌握着,冯喆离开了市场办,这些钱其实和曹金凤的钱没有区别,她做事很隐蔽,连刘奇才新任命的两位正副主任都不知情,但是她这会将钱交给了冯喆,意思就是这些钱还是冯喆主管的,随冯喆怎么处理。曹金凤还有一层意思,如果冯喆让她做了市场办主任。那么,她今后自然是以冯喆马首是瞻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梅山的一些部门人事进行了调整,曹金凤如愿以偿的做了文化市场办公室的主任,副主任则是张发奎,而李金昊从梅山刑警队调离。去了梅山交警队,这让很多人都觉得李金昊这样已经是他最好的去处了,再有就是县委办主任谢小苗去省党校学习了两个月,学习完后到五陵市党校任职;原来政府办的钱一夫则到县委这边做了县委办主任,但是并没有进入常委。

    博望集团董事会主席彭新宇被逮捕了。关于博望集团的相关事宜,还在进一步的处理之中。

    陈飞青出事后,梅山县县长的职位一直空缺着,许多人一直以为乔本昌会出任县长一职的,可是最后来的新任代xian长的人选让冯喆都感到意外,这个新县长不是梅山本土产生的,而是从守阳县调过来的,这个来的新dai县长叫严守一,而严守一,则是严然的父亲。

    命运无常,生活中到处充满着辩证法,冯喆当初拒绝了严然的爱,严然为了李玉被谢小苗刁难的事情前不久还找冯喆帮忙,可是没几天她的父亲却到梅山代理了县长,如果早知道有今天,严然是不是还会来找冯喆,这个谁也说不清,生活在继续,没人知道前面需要面对的,将会是什么。

    梅山这次的人事变动幅度并不是很大,等新任的各个机关人员陆续的到岗,大小会议开下来,季节就进入了盛夏时光,这天裘樟清回京城了,冯喆陪着柴可静在省城逛商场,就在柴可静去试衣服的时候,冯喆电梯上正上来一个男的,这男的被一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人攀着胳膊,冯喆本想躲一下,又觉得没必要,就站在没动,这一男一女果然就朝着这边来了,冯喆转过身对着那男的叫了一声:“七哥,你也来省里玩啊。”

    这个被冯喆称为七哥的男人不到三十岁,看到冯喆先愣了一下,然后张口说:“老十三,你在省里做什么?不是听说你毕业了,这会在哪里工作?”

    冯喆点头说:“是,毕业了,我……”

    “老十三?冯浩,这是你弟?长的不怎么一样啊,怎么没见过?”冯浩身边的女人看了一眼冯喆,又说:“你们说话,我去看衣服了。”

    这女子没等冯浩介绍冯喆就走了,冯浩说:“你这一走就是几年,事情总是要解决的,你说你什么时候回去一趟?五大五妈去世的时候你还小,我们前前后后出了多少力,这个总是真的吧?我们……”

    “冯浩,你快过来看看这件衣服!”

    冯浩答应了一声,看着冯喆说:“你这会在哪?手机号给我说一下,村里和镇上都说了,你一回去事情就能办,我们……”

    “冯浩!你到底来不来!”

    那个女人尖叫了一声,惹得四周的人都在看,冯浩只有走过去,这时柴可静试衣服出来,她看了离去的冯浩一眼,冯喆没吭声,转身就朝外面走,柴可静紧跟后面,那个冯浩支应了女友两句,回过头就看不到冯喆了,嘴里就骂了一句,撵了出来,可是哪里还有冯喆的影子。(未完待续。)

第187章红薯杆(一)

    柴可静从商场追出来,冯喆已经站在街道中间淋了一会雨,明明有躲雨的地方冯喆却置之不顾,柴可静心里就很诧异,过去看着冯喆的一脸雨水,掏出纸巾就给他擦拭,嘴里就问:“怎么了?那人是谁?”

    冯喆没吭声,伸手拦了出租车和柴可静上去,因为这里是单行道,司机在快驶出街道的时候问去哪里,柴可静就说了大牛庄,冯喆想要说不去,可是看着柴可静关切的眼神,嘴巴就抿紧了。

    柴可静的母亲葛淑珍这会正在客厅看电视,冯喆听声音就知道电视上演的肯定是拳击比赛,葛淑珍有些爱好很奇怪,或者说她这个人的整体形象和内在的喜好不统一,葛淑珍是岭南教育厅党建处的,年轻时候当过教师,张口闭口总有教书育人的风格,但是她看电视节目总喜欢一些血性暴力的东西,比如拳击,比如各种极限挑战,冯喆还发现葛淑珍间断的从外面搞来一些故事内容恐怖的碟片,一个人常常在家看的津津有味。

    葛淑珍见到女儿和冯喆来了,将电视机声音调小,换了频道,等冯喆问候自己后,一看时间,脸上笑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开饭,你们俩倒是能掐会算的。”

    柴可静本来想今天和冯喆在外面吃的,可是冯喆忽然的情绪失控,这会肚子也饿了,就答应了一声带着冯喆去洗手,可是她没注意到冯喆的脸色瞬间有些苍白。

    一会开饭,葛淑珍一边吃着饭一边为女儿和冯喆夹着菜。其中有一道菜是爆炒的红薯杆。柴可静不认识。吃的津津有味,问母亲这长长杆状的植物是什么,葛淑珍瞧了一下柴可静,又看着冯喆说:“红薯秧子!前天不是喝了红薯叶子粥,怎么转过脸就不认识了?”

    “来,小冯也多吃点,要说这会不是吃红薯杆最好的时候,再等一个多月味道才好。这红薯杆里含有大量的钾,抗氧化,帮助排毒,能预防感冒,还能防止高血压,更能抗癌,坐月子的人吃了,还能催乳呢。”

    柴可静一听葛淑珍说催乳的话,就说:“妈……”

    葛淑珍没理会柴可静又对冯喆说:“小冯多吃点!”

    冯喆说:“谢谢阿姨,我小时候吃这吃多了……”

    “那是不是有一种亲切感?你们小青年没吃过苦。我们当年,能吃上红薯饭都算是高级生活了……”

    葛淑珍打断了冯喆的话。又为冯喆夹了一些红薯杆菜,冯喆咬牙闭嘴低着头,葛淑珍将他的表情看在眼里,嘴上笑说:“我们那时候有一句话,说‘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那时候大饥荒,真是家家户户没得吃,什么都减产,大集体上缴粮食,连红薯叶子都算斤两呢,我那时候就去地里刨过红薯……”

    柴可静睁大眼看着母亲:“刨?妈,你还偷过红薯?我怎么从来没听你说过?”

    冯喆瞧着自己眼前小碟里的红薯杆面无表情,葛淑珍说:“哪能什么都给你知道,红薯的作用真的很大的,就说明朝李自成的起义吧,哪会呀,全国闹饥荒,要是红薯普及了,哪还有明末的动乱……”

    “红薯是万历年间进到国内的吧?李自成起义那时候还没大面积种植?”

    柴可静没有注意到冯喆的异样,对红薯的来源产生了兴趣,说话间,一顿饭吃完了,柴可静这才发觉冯喆脸色不好,就问他是不是下午淋了雨感冒了,冯喆说没有,说领导刚刚发短信交待了些事情,要急着回去,柴可静本来想让冯喆再待会的,听了就要送冯喆,但是冯喆说外面雨大,让柴可静就不要出去了,柴可静将冯喆送出门,趁着门洞里没人,搂着冯喆的脖子亲了一口,看着冯喆下楼去了,才进到屋里。

    “你和冯喆在一起也有大半年了吧?”葛淑珍手指里捏着一颗红红的樱桃问柴可静,柴可静坐在葛淑珍的对面,听了话娇嗔说:“妈,什么是‘在一起?’他对我很尊敬的。”

    “好好好,尊敬,相敬如宾,你们有多长时间了?”

    柴可静想想,自己也就是在去年元旦那会,冯喆在南方的沙滩边上吻了自己,有了亲密的接触,这样算起来,也就是**个月,所以,母亲说的也对。

    “你说他是孤儿,那他有没有给你提及他小时候的事情?”

    “小时候有什么好说的?总不能说穿着开裆裤去抓蛐蛐吧?”

    葛淑珍皱了眉:“你这丫头,任何人都是有过往的,没有过去哪来的如今?一个人不承认往昔就意味着背叛,他要是真的喜欢你,就会给你说许多小时候碰到的事情,起码是有代表性的事物,哪怕是受苦让人欺负的事情也行,要是越对你吐露心声,那你们的关系才越是牢固。”

    柴可静眨眨眼说:“哦,我知道了,我爸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你爸——你别打岔,现在我是说你……”

    “那我要不要给他说我小时候学骑车摔跤,爬树蹭破裤子?”

    “你故意起我不是?我们是说他还是说你?妈这是为你好,你和他的家庭不同,他自己的工作和你也差一截,就说你已经是正科了,他呢,还是副的……”

    “他是县委书记的秘书,全县百十万人也就他一个,副科怎么了,关键看出在哪个位置上,他身上的含金量高,哪是像我们单位那些副科的人能比的?要是在中yang首zhang身边做一个副科,放出来后是什么待遇?”

    葛淑珍一听就生气了:“你不说这我倒是还想不起来,他怎么就做了女领导的跟班?那个女书记也不到三十,我都知道了。她的丈夫在美国。两口子长期分居……”

    “哎呀妈!”柴可静皱了眉:“你这都是什么呀。要你这样说,男女出门都要戴防毒面具,省得你呼出的气被别的男人吸进肚子,再说,女的给男领导服务的,就更有问题了?”

    葛淑珍本来想训斥女儿几句的,这会猛地想到了丈夫的话,于是口气就软了:“妈就你一个女儿。还不是为你着想?你最近和别人有没有联系?”

    柴可静听了就看着母亲,葛淑珍又皱眉:“就是李德双啊谁的,不是妈多心,你呀,多长些脑子,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你们这八字还没一撇,和别的男孩接触,也不算是对不起对方吧?”

    柴可静笑笑不说话了,葛淑珍将那颗在手里捏了好大一会的樱桃又放了回去:“有个问题妈一直想说。你给妈说实话,如果。我是说假设,你真的和这个冯喆结了婚,你们住哪?他在省城有房子?还是他在那个梅山有住处?你们两地分居的,这是事吗?”

    柴可静将葛淑珍放下的那颗樱桃拿在手里说:“嗯,省城吗,我们单位最近好像就要给够级别的人分房子,虽然不大,但是两个人住还够用,他呀,在梅山住的是宾馆,至于今后,今后的事情今后再说……要不,我们到时候和你们住一起?”

    葛淑珍很想发火,但是面对女儿却怎么也火不起来,心里越发的对冯喆有了意见。

    冯喆一出柴可静小区的大门就到绿化带边上呕了起来,将胃里所有能捣腾出来的东西全都吐了出来。

    前天,在柴可静家里葛淑珍就热情的留冯喆吃饭,冯喆当时就说过不喝红薯叶子粥的,那么今晚这一切葛淑珍就是有意为之了。

    冯喆没有打伞,微雨一会就湿透了他的衬衫,直到觉得已经吐无可吐,他才直起腰,趁着朦胧的夜色打了的回到了至真酒店,晚上柴可静临睡前给冯喆发短信问候平安,冯喆没有给柴可静吐露这一点。

    本来裘樟清是这天中午就应该到岭南的,但是由于天气原因,下午三点多飞机才得以降落,这时候天空乌云密布,看到了裘樟清的时候,冯喆发现她的脸色和天空的云朵一样都是阴霾。

    近来裘樟清回首都的次数减少了,但是每次回去后起码有半天都阴沉着脸,虽然工作和生活是需要分开的,但是能够彻底将生活里的境遇和工作完全分开的人,冯喆还没见过。

    再说,裘樟清这种纷杂的心情面对的也只是给冯喆看,一旦回到梅山后,她是不苟言笑的书记,而且这时的梅山干部见到裘樟清的态度和之前是截然不同的,敬畏的多,而敢于冒犯的,彻底绝迹了,所以板着脸的裘樟清似乎才是正常的。

    裘樟清回到宾馆就先洗了澡,然后一个人在屋里不出来,冯喆看看时间,本想将晚饭安排到房间里的,没想到裘樟清却走了出来,穿戴的很是齐整,说要出去吃。

    裘樟清明显的化了妆,腮红淡淡的涂了一些,她的眼睛周围有些发暗,像是没休息好,冯喆看了一眼就低下头,问书记去哪里吃饭,裘樟清说先出去,到了外面再说。

    外面这会电闪雷鸣的,路上的车很少,冯喆开着车在狂风呼啸的大街上行驶着,颇有末日来临的感觉,这样漫无目的的开了一会,到了一个大排档所在,裘樟清看看这里的人还不少,就说就在这里了。

    停好车,冯喆为裘樟清撑着伞,因为风大,他就很费劲的挡在裘樟清的头顶,不料风回旋着从身后扑过来,刺啦一下竟然将伞刮的翻了个,扇骨顿时就坏了,冯喆手里拿着光秃秃的一根铁棍子,大棚下有人就笑,嚷着说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不要怕有风阻挡,就怕自己投降,还有人对着裘樟清和冯喆打唿哨的,说妹妹你牵着哥哥的手,大胆的往前走,冯喆干脆的将伞柄一扔,护着头发被风吹得东摇西摆的裘樟清快步跑到了棚子下面。

    因为有人调侃,冯喆心里还想裘樟清会不会生气,但是裘樟清对于刚刚有人的玩笑没有什么表示,淡然的对冯喆说自己想吃烤鱼,冯喆就找了一个人多的摊位,心想人多的必然味道也好,坐下后倒是没人注意他们了,在等烤鱼的时候,裘樟清看着远处又说想喝那边的醪糟汤圆,冯喆就过去买,等端着醪糟汤圆回来后,发现裘樟清拿着一次性筷子者正在夹眼前的一叠小菜吃,裘樟清等冯喆将汤圆碗放在自己面前,说:“这小菜味道不错,你也尝尝。”

    冯喆一看,裘樟清吃的是腌制好的红薯杆。(未完待续。)

第188章红薯杆(二)

    看到这碟红薯杆子菜冯喆的脸一下就刷白,登时就有作呕的反应,但是他强行压制着坐下,因为风大雨大,两人的头发刚才被吹的乱乱的,这会也没有怎么理顺,裘樟清本来就有心事,这下也没有注意到冯喆的异常,将一小碟菜吃的所剩无几,才见冯喆根本没有动筷子,就问:“你怎么不吃?”

    此时接连不断的几声电闪雷鸣,将人的耳膜震得嗡嗡作响,左右传来喝酒划拳的吆喝声丝毫没有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叫喊的声音此起彼伏,裘樟清环视了一下左右,点头说:“这才是生活。”

    裘樟清是有资格说这种话的,要是这句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会招致非议,会让人觉得矫情。冯喆无言以对,就一直默不吭声,听裘樟清说道:“小时候家里长辈在院子的菜畦里种过这个,到了这个季节的时候,也让人做了尝鲜,不知不觉一晃这么多年,不过今天吃了,似乎不是往日的那种味道,也找不到往日的那种感觉了,你吃过这个吗?”

    这已经是裘樟清第二次问冯喆问题了,这时烤鱼还没来,冯喆就回答:“是,吃过。”

    裘樟清这时看到冯喆一直的就盯着小碟里剩下的两三根菜杆,嘴上就说:“哟,我这一不留神差点就扫荡一空了,再给你来一盘?”

    裘樟清说着脸上带着笑,表情就似这大排档吃饭的每一个适龄女子一般模样,冯喆到底也没有从心理上对抗并且战胜那如影随形着十几年顽固的感觉,就回答说:“不用,我吃不下。”

    裘樟清这会注意到了冯喆直愣愣的眼神,问:“小冯,有什么问题?”

    裘樟清这下的语气就有些书记的意味。冯喆终于将视线从菜上转移到了裘樟清的脸盘,说:“裘姐,这东西,我吃不下……我曾经将红薯的叶、茎、杆、果实用你能想象到的各种食用方法当主要粮食整整吃了四年零两个月,每天三到四顿,一年倒头吃的几乎都是这个东西。我和它差一点形影不离……那段岁月是从我养父母有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开始的,那时候我考上我们县里的初中,每到星期天下午就背着一个星期的干粮,也就是各类的红薯食品从家里爬二十多里地的山路赶到县城学校,到了星期六下午再回到家,周而复始。”

    “背干粮的褡裢不知道裘姐见过没有,布缝制的,是长方形,放在肩膀上。这样就形成了一段在身前一段在后,这前后都缝着大小不一的布兜,基本对称,重力平衡,可以放很多东西,一开始,我的褡裢里还是有小麦面馒头或者别的食物的,本来我们那里粮食就短缺。后来妹妹慢慢长大,这些物品彻底的与我无缘。红薯面红薯馒头红薯干红薯杆红薯叶子蒸的红薯烤的红薯充斥了我的褡裢,夏季还好,因为还有别的果实可以充饥,冬季这几个月是最难熬的,而且想要保存好这些红薯杆茎就需要用盐腌制,当时的盐是那种粗盐。不是加碘盐,颗粒有些大,盐放少了红薯杆就会坏掉,盐放多了,我养父母会骂我浪费不知道节俭。而红薯本身又是甜的,因此我在冬天的时候往往就是吃着甜的红薯干就着咸的红薯杆,甜咸适宜。”

    “一开始,装红薯杆的是陶瓷的那种小罐,因为爬山路,这个小罐要是遭到碰撞就会破碎,碎了之后,里面的红薯杆和盐水就会流出来,所以我在初一那一年冬季,经常是到了学校同学们还没看到我的人老远的就闻到我身上的红薯杆味,大家就叫我红薯罐子,后来有了塑料的饮料瓶,饮料瓶代替了陶瓷的瓦罐就不会碎了,关于运输这些红薯制品后来我已经很老练了,唯一不能解决的是红薯吃多了容易腹胀,腹胀了就要放屁,我那时候很瘦,身材可能就像电线杆子,还得过贫血症,不过同学们喜欢叫我红薯杆子,这样我就有了两个绰号,而因为放屁多,大家又叫我屁精,他们还喜欢将我的姓和绰号连起来叫,所以,我又叫冯屁精,这样我就有了三个绰号,这个冯屁精的称号伴随我的时间是最久的,我是实至名归,我也不想放屁,可是吃少了肚子饿,这是自然法则。”

    冯喆曾经给裘樟清说过他的养父母不待见他,但是裘樟清没想到冯喆曾经竟然遭受到那么多的苦难:“你的养父母怎么可以这样?哪有总让人吃红薯的道理?况且你那会还在长身体!”

    “至少我活着,要是没有他们收养我,我生父母可能就将我弃置荒野,我兴许能被野狼叼去当个狼孩——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他们至少将我养育大了,比我亲生父母好的多,到后来,养父母要不是顾忌名声,我应该早就无家可归了,还有,要不是我学习好能给他们挣得所谓的荣誉和面子,我辍学回家放羊养猪的几率是百分之一千……我养父母弟兄好几个,那些叔叔伯伯的儿子女儿有二十多个,养父母在生我气的时候骂我让我滚回自己生身父母那里,我的这些堂兄妹就记住了,有事没事的拿我开玩笑,于此传开了,村里的小孩都骂我是捡来的、多余的、赖皮的,我那时候也气不过和他们大闹,但是没有丝毫的好下场,好拳不敌四手,我后来打听到了我生父母的地址,满心欢喜的跑了一天一夜到了那里一看,热情高涨变成了冷酷似冰,家里人冷漠的根本无视了我,本来他们就不认识我这个陌生人,弟兄几个仇视我,好像我回去就是为了和他们抢粮食吃,我灰心丧气像是流浪儿,不是,我就是流浪儿,没皮没脸的又回到了养父母那里,他们本以为我再也不会回到这个家了,可是我却又回去了,他们足足有一个半月没有和我说话,从此后别人再骂我,再侮辱我。我也不反驳了。”

    “既然说了没用,干脆就不说,留点力气干别的事情。在你不够强大的时候,语言和辩解是苍白无力的,因为根本没人会听,那只会带给自己更多的难堪。沉默是我的长项,言多必失,我习惯了逆来顺受,黑夜给了我黑的眼睛让我来寻找光明,沉默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观察这个世界。因为我实在没地方可去,只有认命。”

    “这种情况直到我高一下半年才结束,之所以结束的原因我说过,我妹妹丢失了,养父母去找。结果都出了车祸,从此我就是一家之主,没人管了,因此我的生活可以好转些了,”说到这里冯喆的语气有些低沉:“但是我宁愿我的生活没有好转……”

    因为生意好,裘樟清叫的烤鱼过了这么久终于上来了,可是因为冯喆的一番说辞,裘樟清却没有了胃口。这时又是一声惊雷,裘樟清似乎从冯喆的眼里看到某种晶莹的水渍。她拿起纸巾递给冯喆,皱着眉看着冯喆问:“那后来呢?”

    冯喆接过了纸巾,低了一下头说:“肇事的车没有找到,我养父母被叔伯帮忙安葬,家里那会有一个也不知是几手拖拉机,拖拉机就被卖了顶了丧葬费。帮忙是可以的,可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钱上面是不能含糊的,关于钱,我是知道村里有些人欠我家里钱。我后来在家里也找到了父亲记录的被人欠账的账本,可是人家说早就还了钱只是我父母忘记销账罢了,也没人替我做主,说不清的,这些都成了死账,后来我们那通了公路,幸好我家房子是在公路边,有人要做生意,我就将房子租了出去,这就是我生活费的来源,可是再后来,连房子都有些朝不保夕了。”

    “可以吃的东西其它也有,但是只有红薯最不值钱,所以,我只能也只好选择它充饥。以前,我们村里很多人的红薯杆和叶子都是我帮忙收割的,收割的也不是全都能用,还有枯萎干瘪的,但是也不能在红薯成熟前就拽红薯秧子,那会影响红薯的成长,因为红薯杆太多,他们自己吃、喂猪喂家禽的也用不了那么多,因为我替他们收了帮了忙他们就将多余的给了我,我好当做过冬的口粮,但自从我养父母出事后,我就不去了,也不用去了,人家就将那些东西喂了猪和家禽,只是家禽吃多了也不好好吃,扔的哪里都是,这时候大家就想起我来了,说那个红薯杆子的老子老娘怎么就死了,搞的好好的红薯杆红薯叶子都糟践了。”

    这句话似乎有些好笑,可是怎么听怎么别扭,裘樟清心里有一种胆寒,她从来没想到冯喆的人生竟然会这样艰难,她诧异于冯喆竟然还有这样的经历,这世上竟然还有几个年头一直吃红薯杆红薯制品的人存在,这对于自己和某些人而言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沉默了一下,裘樟清说了句宽心的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到底也考上大学,也算是为你养父母争了一口气。”

    因为身边的人很多,冯喆这一会没叫裘樟清书记而是称呼她裘姐,冯喆听了裘樟清的话摇头说:“裘姐,其实在我们那像我这种情况肯定还有,我亲生父母所在的村落生活就不如养父母所在的地方,而我起初之所以好好学习,原因就是学习好了可以赖在学校里不回家,免得让家人骂我多余,因此可以偷懒少干些农活,因为自从我妹妹出生后我确实觉得自己在家里像是旧社会的长工,后来养父母出事后好好学习的原因是想离开家乡那个地方,远离那个环境,就这么简单,并不是出于什么伟大的理想。至于大学生活就不说了,再后来,要不是遇到你,我这会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裘樟清认真的看着冯喆,她从眼前的这个青年的眼睛中看到了对自己的坦诚和感激,心里懵然的就想到他一贯的性格就是隐忍和宽厚的,要不是今天这个红薯杆,他估计不会给自己吐露这么多往事,那他到底身上还隐藏着多少不为自己所知的事物呢?那年他在梅山南麓山顶之所以对自己讲他的身世,恐怕就是以为此后再也见不到自己了,而他那会说过,那一别之后将自己当成朋友,自己那会已经败走麦城,遭遇到人生的滑铁卢,连家人都不看好自己,他却当自己是朋友!可是自己一年之后重回梅山,他对自己始终还是对待上司、对待领导一样,行动和言辞中除了尊敬,哪有因为熟知所产生的轻浮和因为靠近所具有的怠慢?

    还有一件事,记得当时老炮台上的滑坡事故,自己曾斥责他草菅人命渎职的,他也本可以当面驳斥自己,可是为何却没有?

    这并不是懦弱和畏惧于什么权势不敢辩解,而是具有强大的内心世界和沉稳的人格品行所衍射的外在表现,他没错,瑕不掩瑜,迟早事情的真相是会被揭露出来的,他当时又何须辩解,就是当时辩解了,自己那会怒火填膺的,能听的进去吗?

    这就是他人品,这就是这个男人的内涵。

    雨愈加的密集了,打在棚子顶上唰唰的响,酷暑燥热的气温被漫天大雨冲刷着郁闷而压抑,让人觉得全身都不舒服,有些喝酒的人脱了上衣坦胸露乳的乘凉,裘樟清看着依旧衣冠整齐的冯喆这会的心里莫名其妙的升起了一股说不清楚的情愫,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