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过关-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要不坦诚相待,就不当我是同学,我虽然不聪慧,但是请你不要敷衍愚弄我,‘同学’是一个很纯真的字眼,你我的友谊从大学起始,时光难以倒流,这一点是怎么也难以改变的。”

    难以改变?那我还欠你了不是?

    同学是一个很纯真的字眼?那纯真是很“同学”的字眼?“ri他ma的”是很狂热很奔放的字眼?

    什么逻辑!

    想来想去的,冯喆就发短信很认真的说:“我这五不干部被调整岗位了,离开水利站去了镇建设发展中心,所以兴奋的睡不着,喝了点酒,请勿怪。晚安。”

    冯喆再次说了晚安。

    信息发了出去,冯喆才觉得“兴奋”两个字不妥当,但是也不能挽回了。

    “前一段在内参上看到你的事情,说梅山县水利工作非常起色,你敬业埋头苦干的事迹值得每个基层工作者学习的,你是水利标兵,怎么会被调离水利系统?”

    冯喆不知道该柴可静再说什么了,就发短信:“参加工作不到两年,工作岗位已经换了四个,平均系数六个月一个新环境,我已经习惯了。命运多舛,需要付之于更大的热情才能对抗命运,所以谓之热爱命运。真的累了,晚安。”

    这下过了很久,柴可静才回复了“晚安”,但是冯喆已经睡着了。

    ……

    “冯喆,他们太欺负人了!”胡红伟脸色通红的说道:“之前水利站是什么样的,这大家都心里有数,你一来,搞的有声有色了,他们就摘桃子,将你赶跑,这是什么破事!”

    “我们都为你感到不平!”

    自从到了镇建设发展中心后,冯喆基本就不怎么上班了,每天在半间房镇东游西逛的,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总是找胡红伟喝酒,当然也不只是和胡红伟喝,好歹他也有几个熟人,比如像副镇长刘奋斗。

    刘奋斗喝酒喜欢叫上冯喆,无他,因为冯喆的酒量好,建设发展中心一天也闲球没事干,关键是冯喆能为自己挡酒,这真是各取所需。

    冯喆对刘奋斗是有叫必到,能够和刘奋斗一起出席酒场,这本身就是一种肯定和认可,只是冯喆行事风格和作风和从前有着逐渐的变化,这个却没人注意。

    半间房镇建设发展中心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三名。专业技术人员若干。冯喆就是那三名副主任中的其中一员。其实发展中心这些人从上至下几乎都没有按照钟点去上班的,甚至有些人十天半月的都没见过一次面,纪律极其松散,而且一直如此,这是具有良好传统的。上班干私活,找人聊天喝酒扯闲话,打毛衣玩电脑炒股票,见怪不怪。情况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谁也不干涉谁,谁也不理会谁,你要按时上下班,老老实实在办公室里坐着,别人还以为今天有什么检查呢。天天找人喝酒,和人喝酒,那是有酒喝,反倒是显示了喝酒人的人缘好,有酒可喝。面子大,哪个酒场都能挤上去灌二两。这其实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因此上,镇建设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觉得冯喆的小日子过得其实很惬意,几乎天天都酒气冲天,其他部门的人也觉得这个曾经的冯站长在经历了半年两次调动工作后,对仕途已经失去了热情和冲劲,放倒轱辘拉死车,回归了主流,干不干都行,只要有工资领就成,有些自暴自弃了。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就出手,来,咱两继续走圈。”

    冯喆对胡红伟的话未置可否,继续的划拳行酒令,两人又喝了一会,胡红伟说:“我不喝了,总是喝不过你,我说,要不你辞职,这个破副主任不干了……”

    “辞职?那我干什么?我什么都不会。”

    “你太小看自己了!你字写得好!这半间房都有目共睹,可以去开个书画装裱店,现在的人都爱附庸风雅,越是没文化的人越爱将自己搞的像是书香门第似的,现在暴发户那么多,这个真的有市场。再有,你的学历文凭在那放着,能力更是不用说,去哪家大公司应聘,绝对主管经理级别,而且薪水不菲,那还用受这怨气。”

    冯喆笑笑不答,胡红伟又说:“要不,咱们俩合伙做生意?”

    “别,我可没本钱,我就这个人,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怎么和你合伙?”

    胡红伟摇头:“你说的可怜的,我就冲你这人。你这人能行,只要有人,还怕什么事做不成?”

    “干嘛?”

    “咱俩一起开矿!我早就想再承包几个矿口了,可是管理不过来,你来帮我,不是,你来入伙,不说日进斗金,起码比你一年在现在的单位收入高的多。”

    冯喆看看胡红伟,心说只想要挣钱的话,我不会在半间房这个地方等候这么久,也不会一毕业就选择了公务员这个职业。

    胡红伟是不知道冯喆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的,不过冯喆很感谢胡红伟对自己的推心置腹。

    这样醉生梦死混吃混喝的生活持续了有一段时间,眼看着就是冯喆参加工作两年的纪念日了,又快十一,他决定给自己放个假,去转转,随便去哪,没有目标,或许就是去省城,到八里铺去看看,也许能够碰到杨凌,也不一定。

    ……

    刘奋斗一步一步的出了刘依然的办公室,心里将镇上和县里的某些人骂了个体无完肤,每次有事都是找自己,让自己去做工作,出了状况怎么老是找自己,凭什么?

    刘奋斗正在胡思乱想,不觉的就到了自己办公室的门口,一看赵曼正从走廊那边过来,刘奋斗嘴上就喊:“赵一曼,上班时间串什么门?”

    赵曼远远的答道:“不是啊刘镇长,我这几天有些上火,从妇联那边借了些菊花茶喝。”

    赵曼说着就过来了,刘奋斗嘴里嘀咕:“这天太热,是火气大,我这有些冰糖,你拿去吧。”

    “哎呀,那真是谢谢刘镇长了。”

    “空调开着,赶紧关门。”

    两人说着话进了刘奋斗的房间,刘奋斗将门一关,暗锁锁好,一把就将赵曼搂住,两人立即纠缠在一起,手在对方身上乱摸,嘴也咬在一起。

    由于在刘奋斗的办公室里,因为环境的原因两人都觉得很刺激,很快的都缴械投降,酣战事毕,赵曼一边匆匆忙忙的整理一边问:“你的冰糖呢?”

    刘奋斗却满不在意,笑笑:“一会出去买。”

    赵曼嗔怪了刘奋斗一眼:“你说你有的,满大楼的人都听到了,我在你这停了这么久,出去两手空空,怎么解释?还不让人误会?”

    “有多久?也没多长时间,都知道你在这,反而不会乱猜疑,再说咱两这又不是第一次,不过好像没在南山坡上那次时间长吧?”

    赵曼不理刘奋斗了,自己坐在刘奋斗办公桌的后面,刘奋斗斜靠在沙发上笑:“你说我没找到不知放哪了不就结了?你要觉得还是火气大,那,一会我到县里有事,你一起去?我一定拿出百倍热情为你鞠躬尽瘁精尽人亡。”

    “我不去!孤男寡女的,授人以柄。你刚才在楼道里那么大声,也不知收敛!”

    刘奋斗终于坐了起来,将裤子上衣整理了一下,拿了梳子梳头,说:“不是孤男寡女,是有第三者——我越是显得公事公办,拿捏镇长的威风,才不会让人怀疑咱们俩嘛。”

    赵曼皱眉:“第三者?你和谁去县里?”

    刘奋斗拿着毛巾擦了擦汗,伸手在赵曼的腿间摸了一把,将毛巾递给赵曼说:“擦擦。”

    “一股汗臭,我不要!”

    “汗臭?都是你的功劳。”

    “你说不说?到底谁呀?”

    刘奋斗转身将毛巾放好,听听外面没人,将暗锁轻轻的打开,回头看,赵曼已经坐到沙发上了,一副聆听领导讲话的模样,刘奋斗心里笑,嘴上就说:“还有谁?冯喆呗。”(未完待续。。)

第123章昨是今非旧时光(一)

    “冯喆?冯喆又怎么了?”

    刘奋斗笑着说:“什么是又怎么?冯喆没怎么,李副县长叫冯喆去一趟。”

    赵曼这会已经恢复了状态,站起来就走,刘奋斗说:“真的不去?”

    “我不去。李副县长叫冯喆,干嘛通过你?”

    刘奋斗就叹气:“钱拿得不多,事管的不少,我就这忙碌命。”

    赵曼伸手准备拉门,想了一下回头对刘奋斗说:“我说,你们这些领导做事也要注意分寸影响,我不是说别人,就是你。”

    “怎么了?”

    赵曼摇头:“没怎么,我只是觉得……算了,走了。”

    “别!”刘奋斗从后面抱住了赵曼,赵曼忙说:“轻点!”

    “我还没使劲呢……”

    “我是说我的发型,又要被你搞乱了。”

    “那不敢,我就是负责乱搞,不乱怎么浑水摸鱼,怎么来钱,怎么将财政收入搞上去?”

    “你胡扯什么!”赵曼压低了声音说:“我是说人家冯喆在哪都干的好好的,你们一会将他折腾过来,一会折腾过去,还有完没完?”

    刘奋斗辩解:“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我算哪根葱?”

    “你不是镇领导之一?那怎么每次冯喆有事总是你冲在前面?你没听下面的议论?”

    “什么议论?”刘奋斗这次真是重视起来了。

    “反正就是没说你的好话,说你紧跟着刘胖子,看谁不顺眼就拾掇谁。”

    “这真是冤枉。我是领导。刘依然更是书记、是领导。刘依然上面还有领导。领导叫你做事,你不去,你还想进步不想?”

    “那也不能他们叫你干啥你就干啥啊?凭什么总让你做恶人?哦,有胆做鬼,没脸见人?坏人得罪人的事情总让你去?他们没长嘴?是,下属不能比领导聪明,领导拍你肩膀叫平易近人,你拍领导肩膀是犯上作乱。领导问你家庭情况是嘘寒问暖,你问领导家庭情况是居心叵测,领导叫你做事是考验,你不去做事就是临阵脱逃,不过领导总是会换地方的,你只是副镇长,家在这里,还要在半间房生活,你要是给人的感觉就是领导的跟屁虫,今后还有没有威信?要是身上打上了哪个领导的烙印。有了派系之分,将来这个领导走了、退了、倒霉了。你怎么办?”

    原来就是为了寻求刺ji,刘奋斗这下倒是对赵曼真的另眼相待了,知道她说这些真是为了自己好,就忍不住又对着赵曼亲起来,赵曼急忙躲:“好好好,我跟你去县里好不好……”

    刘奋斗大喜,赵曼说:“反正你别将自己陷进去,做事要留几分分寸,你说冯喆年纪轻,是不是来日方长?再说他到底有没有能力?没能力能将水利站搞的风生水起?我看他也就是没有机会,一旦他得势了,谁在上谁在下,还不一定呢。”

    “反正你别得罪人,对吧?”

    刘奋斗听着就看赵曼,赵曼莫名其妙,伸手推了刘奋斗一下,刘奋斗说:“小曼,我真恨自己没早点认识你!”

    赵曼就笑:“早点被你祸害?”

    “不是,我是说……那好,今后谁在上谁在下,你说了算!”

    说着说着话有了别的意思,赵曼就在刘奋斗身上捏了一下:“还镇长呢!”

    “对呀,镇长不能总是在上面,有时候也要下去,体验一下生活,让妇女同志上来,也好转换主动性,这叫换位思考,才有利于深入浅出的全方位解决问题呀。”

    “不正经!说着说着就胡言乱语。”

    赵曼和刘奋斗说了几句,走了,刘奋斗想了想,觉得赵曼说的有理,本来就对刘依然总是让自己给冯喆说着说那的有想法,这下经过赵曼的提醒,刘奋斗觉得工作是要做,但是一定要讲究方法了。

    刘奋斗打电话找冯喆,冯喆正在和半间房镇南莫村支书高志邦以及村委几个人喝酒。

    南莫村离镇区比较近,之前高志邦因为亲戚办取水证的事找过冯喆,冯喆很够意思,在缴纳水费的事情上给予了照顾,于是一来二去,高志邦和冯喆由陌生到熟悉,几顿酒下来,已经成了可以打诨插科说话的熟人。

    听到是刘副镇长找冯喆,高志邦只得用车送冯喆回去,并言明了来日再战,酒桌上见输赢。

    “李副县长要见你,县里通知了镇里,镇里刘书记让我和你一起去,”刘奋斗给冯喆倒了一杯水,这让冯喆觉得很突兀,连忙接过,看着刘奋斗,刘奋斗说:“领导一句话,下边跑断腿,人人都以为我这镇长日子过得美,其实就是个忙碌命,传话跑腿的小头领。”

    冯喆不知道刘奋斗为何忽然的大发感慨,但是小头领也是头领,小头领大大小小也是个官,再说在半间房,谁不将刘奋斗当领导?

    刘奋斗又说:“喝点水,休息一下,咱们就走,一会到县里找地方吃点饭。”

    其实刘奋斗知道冯喆刚刚和高志邦在喝酒,肚子肯定不饿,但是让人是一礼,锅里没有他的米,说一句话又不掉身上一块肉,说了就说了,这就是赵曼提醒的结果。

    果然冯喆说自己不饿,刘奋斗一听就说:“喝酒吃不成饭,快中午了,一会再吃点,你去收拾一下,一会咱们在楼下见面。”

    冯喆没有什么可收拾的,他不知道李县长叫自己干什么,又不是去作报告需要准备素材,刘奋斗等冯喆出去,就给赵曼打了电话,然后就锁门下楼,果然冯喆已经在下面等,刘奋斗让冯喆开车,两人经过镇大街的时候,刘奋斗嘴里就“咦”了一声。说:“那不是赵一曼。看她去哪?”

    赵曼穿着一身裙装撑着遮阳伞站在路边。冯喆停车过去,刘奋斗开了车窗就问:“赵领导,去哪?”

    “我到县里有点事,刘镇长,哦,冯主任也在。”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走,上车。”

    “你们也是去县里?那感情好。”

    赵曼上了车。和刘奋斗说了几句,问:“刘镇长身经百战,今天和谁喝酒呢?”

    “百战没有,一两战到还行,不过冤枉,我今天可滴酒未沾。”

    车里有点酒味,冯喆回答说是自己刚刚和高志邦几个在一起坐,赵曼其实已经知道是冯喆喝酒了,也就是没话找话,但是冯喆一说。赵曼心里更加的觉得冯喆有意思,他回到半间房也没多久。就和这么多人熟悉了,可见是有心人。

    赵曼听刘奋斗刚刚说一两战的话明显的别有所指,嘴上就笑:“多吃菜,少喝酒,十二点前咱就走,冯主任是个有原则的人。”

    今天又不是休息日,有原则的人会在工作期间喝酒?可是闲话就是闲话,谁也不会当真。一会到了县里,赵曼下了车,说去办事,其实是去逛超市消磨时间,等刘奋斗一会和自己联系,刘奋斗和冯喆找地方吃了点饭,然后等到了时间,就去了县里找常务副县长李开来。

    李开来分管财政、税收、审计、水利等常务工作,和刘奋斗的工作有些异曲同工,整个人有些偏瘦,还有些黑,在刘奋斗的印象中,李副县长是不苟言笑的,但是今天见到自己和冯喆倒是比较谦和。

    李开来问候了几句,还让人给刘奋斗和冯喆俩倒了茶,说:“小冯同志扎根基层水利,做出了突出贡献,省里的许厅长对你印象很深呀。”

    其实刘奋斗真的不知道今天自己和冯喆来李开来李开来这里有什么事,听了话心说这李县长是怎么了,哪壶不开提哪壶,冯喆现在已经不是调动工作,不在水利站了吗?

    这是做什么?搞精神刺激?

    自从年头离开了文化市场办,弹指瞬间,已经有七八个月没进过县府大门了,刚刚从进到县大院开始,冯喆就总是觉得似乎哪个地方、哪个房间的哪一扇窗户后面有哪个人在看着自己,但其实也明白这只是一种心理作用,可是故地重游,心中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听李开来说着话,冯喆只是点头,李开来问:“工作顺利吧?有什么困难,可以向组织反映,也可以直接给我谈,对于基层工作者,我们总是要赋注以更大更多的关怀的。”

    “谢谢领导关心。”

    刘奋斗心里又想,冯喆被调到了建设发展中心,李开来凭什么知道,全县公务员多了去了,李开来这个常务副县长一天事情多了,怎么能知道冯喆的具体动向?非亲非故的,关心的过来吗?

    “小冯是岭南大学毕业的吧?”

    冯喆就点头说是,李开来笑:“我和你们的校长陈和福是同学,算起来,你和我,也算是师兄弟了。”

    原来李开来也是岭南大学毕业的,那算是校友,不过陈校长似乎已经调离了吧?李开来和颜悦色的降低身段和自己说这些,究竟有什么用意?

    “我是学中文的,小冯的专业是什么?法律?哦,那我算是儒家,你就是法家的。”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我很是喜欢。”

    李开来说的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话,不过冯喆倒是深以为然韩非子的另外一句话: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吃不饱、穿不暖,颠仆流离的,讲什么礼义廉耻,那是不切实际的胡扯,所以才有穷生奸计富生良心的话流传。

    李开来叫自己来,绕来绕去的,还不断的在提及自己和他都是一个学校的,算是校友,他究竟想说什么?

    “同学就要经常联系,就要经常走动,小冯有没有同学在咱们县里、市里工作?”

    冯喆没有迟疑的回答说:“有一个同学,叫赵枫林,在市里政策研究室。”

    “哦?赵枫林,是赵副市长的孩子吧?”

    刘奋斗一听,眼睛就看着冯喆,心说深藏不露啊!你小子有这关系怎么从不给我提起?

    看到冯喆点头,李开来又问:“那,有没有同学,在省里工作呢?”

    正在这时,县里水利局的局长刘玉顺到了。(未完待续。。)

第124章昨是今非旧时光(二)

    岭南大学是岭南省高等学府,生源来自于岭南的,自然不在少数,冯喆是岭南大学毕业的,即便人缘再差,也必然会有几个同学熟悉,那么这些同学在省里工作的,也肯定有,可是李开来到底在问什么?想从自己这里知道什么?

    李开来是常务副县长,刘奋斗是副科级干部,冯喆是政府工作者,按照李开来的话题演绎下去,他问话的意思就限于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对象,李开来那句冯喆有没有同学在省里工作,只能理解为冯喆有没有同学在省政府工作。

    刘玉顺这是第二次见到冯喆,他提着一个包,等和几个人打招呼坐下,冯喆就回答刚才李开来的问话:“……好像,是有一个同学,是在省发改委工作?……很久没联系了,不太确切。”

    李开来今天煞费其事的让刘奋斗将自己叫到了县府,这会水利局长也到了,虽然不明白他们找自己到底有什么事,冯喆本着谨慎的心态,将话说的委婉些,免得张口就说自己和柴可静认识,最近还经常三更半夜短信来往,那不是在没明白李开来想干嘛的情况下就将自己的底牌给掀开了,那样也就没有了迂回退缩的余地。

    有实有虚,虚虚实实,赵枫林是自己同学,这没什么可隐瞒的,因为梅山和武陵市离得太近,调查一下就清楚了,因此冯喆回答的很干脆,但是提及了柴可静,冯喆就要格外留意,所以就含含糊糊。再说。自己真的和柴可静不熟。如果发几个短信就可以说算是关系默契。那么和提供电讯服务的客服小姐都可以算是家人了,因为和柴可静发短信却没有过语言交流,和手机通讯客服代表直接用语言沟通,这比短信的文字交流直接得多。

    刘玉顺没有听到李开来和冯喆之前的谈话内容,但此刻听到冯喆说发改委的话,眼睛就看着李开来。

    可是李开来却不继续话题了,看着刘玉顺说:“刘局长不是有话给小冯说吗?”

    刘玉顺点头说:“是,李县长。”

    “小冯。是这样的,前一段许副厅长到咱们县视察工作,对咱们县的水利工作比较满意,于是呢,省厅给咱们县水利系统拨了一些款,其中对你个人也有五千块钱的奖励。”

    刘玉顺说着拉开包,从里面拿出一沓钱,又拿出了像是荣誉证书之类的红本本,他起身将钱和证书放在了李开来的办公桌上,然后坐回去。继续说:“小冯在基层做出的贡献,咱们水利局是心里有数。所以,水利局党委决定,给予你一千块钱的物质奖励,同时也有荣誉证书。”

    刘玉顺再次从包里掏出了一个红包,将红包里的钱抽出一截,让李开来、刘奋斗以及冯喆过目,然后将钱装好,再次走到李开来办公桌那儿将红包和荣誉证书放在那里,回身坐好说:“小冯是我们水利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局里本来是想开个表彰会的,因为有重要的事物急着要办,就耽搁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相信小冯无论到了哪个岗位上,都会做出成绩来的。”

    听刘玉顺这样讲,刘奋斗知道今天的这一幕都是李开来和刘玉顺商量好的,可是他们到底要做什么呢?

    冯喆却另有心思:是金子总会发光?自己像被野狗撵的兔子一样跑来跑去的,在一个单位根本干不长时间,浮光掠影,哪里能体现出是金子!自己已经不在水利站工作了,这会省厅和水利局的奖励和荣誉证书却来了,这和人死了却被追认为什么标兵什么楷模有何区别,意义何在?而且县水利局的荣誉证书显然比省厅给的还要大,还要制作精美些,倒像是在遮掩奖励上的份额不足,可是这难道不是有些迟了吗?

    这真是有些讽刺。

    省水利厅和县水利局这份迟来的荣誉,又能改变什么实际性的问题呢?说得好听的是荣誉代表过去,人总要往前看,说的难听的,他们这是马后炮。

    他们总不会让自己再次到水利站去上班吧?那有些不可能。

    “是这样的,小冯,咱们县在半间房那里不是有一座水库嘛,那个水库始建于上个世纪,可以说是年久失修,经过县里市里的不懈努力,省厅答应将水库扩建,省水利厅的许副厅长前些日子来,主要也就是为了实地考察水库的具体情况。”

    “原则上,水库扩建改造的事情,水利厅已经同意了,但是呢,工作途中总是有些小的细节难以被照顾周全的,在发改委那边,我们需要做一些后续工作。现在的事情就是这样,但凡做工作就要找门路,就要找关系,找关系,就要找熟人,熟人好说话嘛,效率也会高些,虽然都是为了公事,可是公事也需要人去做,是人都有情感,感情好,心里亲近,政策都会倾斜。再有,在发改委和水利厅看来是这样:一块蛋糕,给谁都是给。可是具体到基层的县,就是生死攸关的大命题了,因为位置在这摆着,出发点也就不同:咱们是抢蛋糕的人不是发蛋糕的,要是不尽快拿到批文,钱不等人,水利厅那边答应给咱们县兴修水库的资金可能就会被别的县别的项目挪走,这样的话,我们县的事情就黄了,所以,我们各种方法都要用到,各种关系,都要考虑进去,多一个人多一份力,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全县几百万的老百姓吃水问题,也为了我们县的经济发展,小冯同志作为梅山县的一员,总是和我们县委县政府是一条心的,要是事情在你我的手里办成了,全县人民都会感谢你、县里领导们,也都会心里有数的。”

    刘玉顺的话怎么听着这样别扭?

    说全县老百姓的吃水问题冯喆还可以理解,可梅山的经济发展和自己有个什么关系。自己是梅山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者吗?自己一个乡镇建设发展中心的副主任。对梅山的经济发展能负什么责任?全县人民都会感谢自己?冯喆并不认为自己是梅山县的政治明星。全县的老百姓哪个知道冯喆是谁啊!这话说的,难道梅山县的老百姓离开自己就不活了?难道自己的作用有那么大吗?

    还县里领导心里会有数的——能不能别恶心我,就算我和县委县政府是一条心?县委县政府和我是一条心吗?

    呵呵呵呵!

    心里有数?没数也罢!

    冯喆明白了,今天这个见面是一种蓄谋,水利厅的五千块钱奖励和县里的一千元奖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之前怎么自己一点都不清楚呢?想让自己去办事去出力了,就拿着好处来鼓励自己了,哄小孩呢?

    也许水利厅的奖励是早就有的。可是因为某些原因,被刘玉顺这些人给暂扣了,如今用到了自己,就一副是你的迟早都是你的模样,将钱拿出来激励自己。可是县里给自己一千块钱,冯喆觉得这个似乎是临时加上去的,就是刘玉顺和李开来或者其他人商量好了,仅仅就是为了表白一种心迹:给你钱,给你好处,你就要办事。别不识好歹。

    刘玉顺看着冯喆说:“按照属地管辖权,半间房那儿的水库已经归县里管理了。今天叫你来,就是看看小冯有什么主意的,就知无不言的说出来,大家齐心协力,将水库的事情早早上马了。”

    冯喆这才知道原来水库的管辖权归县水利局管理了,怪不得刘玉顺这个局长这么上心,可这么大的事情干嘛问自己?

    还有,到底水库的事情办到了那种程度呢?

    仿佛看出了冯喆的迷惑,李开来说:“本来发改委那里已经立项同意了,所以水利厅才有了批文,可是守阳县也在做工作,想将水库改建到他们县去,这里面就有了矛盾,所以,咱们这是各尽所能,八仙过海,谁争取到了,就是谁的。”

    是这样吗?冯喆有些怀疑李开来和刘玉顺的话,他现在怀疑所有梅山县政府成员的话语和说辞。

    “县里最近为这事可谓是东奔西走,小冯不是外人,坦而言之,之前,我们通过方方面面的关系找过方方面面的领导,当然也找过赵副市长,你的同学赵枫林,我们也见过,可是涉及两个县之间的竞争,市里的领导不便表态,赵枫林同志也表示自己作为市政策研究室人,不好对下面具体哪个县的工作表达意见,不过他倒是指明了小冯你和发改委的一个人熟悉,而这个人可能在水库这件事上是起到一定作用的,这一点,小冯同志也予以认可了。”

    李开来的话前半段是对冯喆说的,后半段是给刘玉顺和刘奋斗说的,冯喆一听心说果然,你们都将我摸得一清二楚了,还来问我干嘛?审贼呢!

    冯喆这会有些恼火,他有些生赵枫林的气,怪不得县里放着副市长的儿子不去用,却拐弯抹角的找到了自己这个已经不在水利系统工作的闲杂人等,原来都是赵枫林多的嘴——赵枫林不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