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逆流2002-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一些资助,张楚不一样,张楚只能靠自己。
“小楚,之前说的那个监控的项目还搞么?”
安排了何明这边后,肖工给张楚打了个电话,说起了监控的那个项目。年头他们曾经商量过,所以肖工现在来问问张楚的意思。
“我这边没问题,你们那边什么想法?”
监控这块的投资,对于张楚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虽然他现在并没什么钱,还欠了一屁股债,但是这边的几百万他手上还是有。
“有个朋友有点事情,搞不了。只有我们几人,资金可能还要差点。”
肖工听了张楚的话后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这个他也没办法,不过他对张楚说的那个项目又很有兴趣,犹豫了一番后,便给张楚打了电话,想看看张楚什么态度。
“没事,缺的资金我这边全部补上,不过股份要重新商量下。”
张楚听后很随意的说道,似乎几百万一点压力都没,让另一边的肖工听了有点很不是滋味。这才多久啊,一年时间不到呢。
第三百一十章 外派
“后生可畏啊。”
之前的张楚的资本并不会比他们丰厚多少,这个肖工很清楚,所以他才会在心中觉得张楚后生可畏。现在听张楚的口气,那资本恐怕他们几个加一起也没张楚多了。
哪收银系统那么挣钱?或者说张楚挣钱的能力太强?张楚这边的客户,肖工还是知道一些,之前张楚就说过自己手上的单不少。
这段时间从自己手上走的监控器材也能看出来,张楚的业务不少,说明张楚这人对于自己选的项目眼光很不错。
现在张楚对监控这个项目如此看好,对于往里面价钱一点都不犹豫,显然他自己是很看好这块。
这么一想,肖工对他们现在要搞的这个项目越发有信心起来,甚至犹豫着自己要不要再借点钱,扩大下自己的股份。
“那行!我这边把想继续搞这个项目的人叫上,我们一起过去你那边看看,顺便把这个项目的合作方式谈了下来。还有你说要在滨海那边建厂,我们搞在那边合适么?”
肖工的意思是他们在鹏城,张楚在东,怎么新的项目就要放到滨海去。这个怎么想也觉得逻辑不是很合,他想弄清楚张楚是什么意思。
“其实在那搞都是一样,不过在鹏城的话,可能成本就要高不少。滨海那边现在在搞高新科技园,我们这个产业跟高新产业能挂上钩,所以放那边好些,那边还有一些补助。”
张楚听后笑道,滨海的高新区那边确实有一些补助。企业扶助,出口退税等等。对于张楚来说,蚊子少也是肉,这种好处不要白不要。
“另外滨海那边一样有出口的优势,加上滨海离东和鹏城都不远,我觉得放那边还是不错。”
肖工对于这个不置可否,不过张楚出大头,有些事情他们便依张楚说的去做便好了。如果不是因为自己这边跟张楚熟,还有技术的原因,张楚不一定会选自己这边做。
这个肖工可以肯定,现在做监控这块的技术,在华强北那边已经不是什么难点了。懂的也不止自己这一家,只要有钱投资,张楚完全还能找别人一起干。
“张楚,有你的邮件包裹。”
肖工还没过来,张楚先收到了一份邮件包裹。东西是黄雯寄过了来的,现在都过了快半个月了,东西才到张楚手上。
黄雯给张楚的是一张cd碟,这个音质比磁带的要好不少,而且这个时候的磁带也慢慢开始退出市场。
张楚并不知道黄雯改编了自己哼的多少小曲,她也没编曲目名,就是用数字来标注,一共十首歌。除了光碟,还有一张黄雯自己打的歌词单。
然而张楚只听了第一首,便把自己吓了一跳。这首歌赫然就是《再度重相逢》,还是女声版的,跟张楚自己记忆中的那个符合度非常的高。
就算是因为自己哼过的原因,但是黄雯能把这歌还原成这样子,那已经是非常的了不起了。艺术这东西,需要天赋。
张楚真不懂,就算有点差别他也听不出来。不过十首歌全部听完后,张楚才找到一点自己的存在感。
不知道是不是黄雯的语文功底差了些还是什么,一些歌词跟张楚的记忆有点出入,还有一些问题。
曲谱张楚不会改,他听了后也觉得差不多,感觉跟自己的记忆没什么分别。歌词的话,他倒是可以改改。
这样的话不用暴露自己,自己也算是尽了点力。至于黄雯会不会满意,这个张楚就不保证了。
把歌词修改了一遍,张楚把修改过的歌词给了张燕。让她帮自己把歌词通过聊天软件发给黄雯,剩下的就没自己的事情了。
他不是什么作曲作词家,这种东西离他太远。至于自己改的这些,会不会带来什么影响,这个张楚也管不了。
肖工他们来的很快,跟张楚通了电话后的第二天就过来了。一起三个人,一个负责监控技术,一个负责这块管理。
肖工负责销售,他自己本身对技术也懂不少。加上他是引荐人,所以他也有一份。他们过来看了眼张楚这边公司的情况后,没考虑多久便和张楚商量起合同的事情来。
张楚这边现在的规模大了不少,一个程序开发的公司,比他们之前搞的小工厂还大不少。他们都是懂这块的人,自然清楚这其中的实力。
实力有了,加上张楚跟肖工合作了那么长时间,信誉也在,张楚又是出大头,他们几个人什么异议都没,直接就是谈合约的事情。
签约的时候,张楚投入的资金最多,自己独占了六成的股份。其他三个人按照技术,资金折合一起,占了四成的股份。工厂选址在滨海,其他人都没意见。
签了合约后,张楚把徐丽从这边调了出去,让她去滨海那边负责监控的财务这块。张楚自己不会常去那边,徐丽在这边干了段时间后,也是时候派出去了。
虽然徐丽的能力不错,也很有上进心,但是在某些方面她还是差了些,还需要继续学习。张楚把她派过去那边,更多的是帮自己监管下而已。
那边他不会常去,而身边能信任的人中,徐丽和徐亮姐弟两还是值得张楚相信。也希望他们能一直这样下去,张楚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去滨海的时候,这妹子还有点不舍。她在东这边呆了好几年,上了几年的班,就对这里熟悉,有感情了。
“我们有时间了也会过去那边看看你,你要过来这边也容易。而且李培不是先过去那边了么?还有王家湾的王增林,那个你也认识。”
看着徐丽的样子,张楚在一边笑着回道。过去滨海那边后,李培在那边,加上王增林,她过去也不是没有熟人。
张楚让她独掌一家公司的财务,这是对她的看中和信任,而且她在深蓝这边的股份一样还有。
监控那边张楚从自己手上又分了一些股份给她,对于徐丽来说,这就是信任。如果不是张楚,她现在恐怕还在工厂做着普工呢,所以对于张楚把她派出去,一点异议都没。
不过她过去那边的时候,张楚陪着她一起过去,肖工他们也过去。去那边找合适的厂房,以及各种设备的调试安装,这里年后就要准备开工。
第三百一十一章 手机
“现在华强北那边有不少人看中了手机这块,纷纷转入手机这块。这块的技术在那边现在也不是什么秘密,估计再过些年,就会有各种杂牌手机出现。”
五个人一起开了一辆车过去,车是肖工的车,他和那个负责生产管理的,加上徐丽会在那边呆一段时间,一直到这边能投入生产。
张楚和研发的那个看了地方后就会回去,他们到时自己坐车回去便好。五个人坐在车上,肖工他们随意的聊着,随即便聊到了手机这块。
现在国内的手机市场行情见长,一些心思灵活的人也开始关注这些。对于华强北的人来说,技术从来就不是问题。
虽然他们不能研发出来先进的东西出来,但是所有新技术到了他们这里后,想要破解山寨出来,这从来就不是问题,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
“呵呵,电子产品这方面的东西,在华强北就没有秘密可言。出现山寨手机很正常,不过到最后能真正存活做大的能有多少个,这个就很难说了。”
搞研发的是邓工,他对技术这块最有发言权,听了肖工的话后回道。只是这些东西山寨终究是山寨,如果能做大做强下去,那才是值得说道的事情。
“这个应该有,那边还是有些有眼光的人,比如你们。以后你们就会发现,你们就是大浪淘沙剩下来的那批人。”
张楚听后笑道,他说这话时用玩笑的语气说的。肖工他们听后只是笑了笑,并没接话。他们也希望自己是剩下来的那批人,那就意味着财富。
华强北那边的技术更新换代很快,但是每一次都会有那么几家脱颖而出,然后成为一方大佬,这个从历来的发展就能看出来。
监控技术这些现在在华强北算不了什么高新技术,他们只是赶上这个时候挣上一笔而已,象张楚这种想着另起炉灶,做大做强的肯定也不止他一个。
“希望我们会是吧,以后还是需要多多关注下华强北那边的技术。这边的人虽然不会完全创新,但是微调方面的创新,他们还是有这方面的才华。”
几个人聊了下后,话题还是转向了华强北那边。他们就是从那边出来的人,对于那边的东西怎么会不清楚呢?
其实不止微创新,在某一方面创新华强北的人也能做到。只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山寨多了,他们自己对于创新这些东西也不怎么在意,很容易就被人模仿出来。
比如手机,这个时候很多的牌子手机上面的功能还没人家华强北生产的手机功能多。不过在性能上面,这边的手机就要差不少,信号和通话质量也很差。
这跟材料和成本有关系,这边的人就想着挣一票。对于质量啊,那些材料用好的东西啊,想让他们花点心思很难。
没办法,这边的手机卖到几百块钱,或者百来块钱一个的手机,想要他们在质量和材料上花心思,他们还怎么挣钱?
但是他们能用一些劣质的东西做出那么多功能的手机出来,这就是他们的技术能力的体现,而做的质量不好,那是眼光和思路的问题。
肖工他们的对话给张楚又开启了一个新的思路,魅影那边可以经常去华强北那边转转,在手机研发这方面,可以看看那边的一些创意,参考一番。
对于某些人说的国内的技术如何差如何差,国外如何如何的牛,这些东西张楚也只是当个笑话看看而已。
无可否认,在某方面国外的技术确实比国内强。但是国内的技术并没想象的那么差,就算山寨,那也是有技术才能山寨的出来,没这个技术怎么山寨?
只是这边缺乏经费,缺乏思路去搞研发而已。如果舍得在这块花钱,有着明确的思路去发展,国内未必比不过国外。而且拥有自己的技术,这才是持续发展的根本。
看看联想同华为,这个就是国内自主研发和非自主研发的典型案例。张楚重生的时候,他们各自的处境很好的证实了技术才是根本,研发创新才是长久之道。
差不多同时期起步,同样是在高新科技这块。前期联想有着自己的技术,牛气哄哄,收购这个收购那个。而华为最初却是代理别人的产品,在技术这块一点优势都没。
然而联想却放弃了自己的技术研发,而是选择了商业动作。华为恰好相反,因为技术受限,转向自己研发。
多年过后,联想越混越回去,而华为却是纵横全球,把自己的业务越做越大,大的让联想只能望背兴叹。连国外的企业在某些方面也不如华为,这便是最好的证明。
张楚曾经听过一句话,说xx革命割掉了国内人民头上的辫子,但是却没割掉他们心中的辫子。无论我们国家如何的进步,如何慢慢强大,总还有那么一些奴性的人。
也有那么一些脊梁骨直不起来的人,总认为国外的东西就是强,国外的技术就是好。人家弄了什么出来,那就是怎么样怎么样。
国内搞就是搞不起来,什么技术不行啊,或者说环境不行啊,理由很多。张楚之前作出搞智能手机的时候确实有些冲动,但是并不代表他没想过这些。
最多不过是多花点时间,多花点钱而已。对于张楚来说,他有的是时间,钱他也可以再挣,为何就不能先试探一番?
不说别的,特么的后世平果用外形一些设计就坑过不少人,张楚没有实力研发芯片和系统那些,难道就不能在外形方面制造障碍?要知道平果这个时候还没进入这块呢。
他的那些外形更不可能去申请专利什么,张楚随便弄款手机出来,不管功能怎么样。先把各种外形专利拿了下来,以后就拿这些也能恶心到他们。
到时如果平果还拿着他们前世的那些造型出来,张楚的魅影手机连广告费都省了,直接把他们告了,就全球名气打响了。
第三百一十二章 选址
“横琴那边偏了些,到市区还得绕,我们还是选择高新科技园这边吧。这边有现成的厂房招租,直接租一个小厂房便好了,这样还能省些资金。”
到了滨海后,张楚的第一想法是把自己那边的那片地想着处理下。只是肖工他们看了后,觉得太远了,就算租金便宜也不方便。
这让张楚想把这边这片厂区租出去还有点难度,不过最近说横琴要开发的风声越来越大,让张楚这块地的价值竟然翻了一倍。
这速度有点快,然而张楚知道这不过是一场虚势而已,过了明年就会被戳穿。真要腾飞,要等到09年后,那时这边的地就不是翻倍了。而是几倍几倍的翻,速度让人看了咋舌。
连着带了两次人过来看地都没成功,让张楚也淡了把这边租出去的想法了。肖工他们不清楚的是,过上十来年,这里会有跨海大桥直通香江和赌城,那时就方便了。
不过张楚没法说这个,因为现在那座跨海大桥还没立项,更无从谈起通车。从横琴回来后,几人去了高新区那边看了一圈。
肖工他们几个对于高新区这边的条件和地方非常满意,这边靠近京珠高速,往东和鹏城都很方便。
这边的公司,他们看了几家,都是高新技术这块。园区还搞的很漂亮,几人很快便确定了租用一部分厂房,然后开始布置这边。
监控公司的名字几人想了好几个,各自都有理由,最后才确定了安联这个名字。张楚看了这个名字后,眼皮跳了下。
公司起名字的事他没掺和,不过现在这名字却太眼熟了。前世高新区这边有家上市的监控器材公司,跟他们现在用的这个名字差不多,现在这名字提前被他们用了,那家公司还有出现的机会么?
注册公司完成后,厂房也租了,剩下的事情就是他们的事情了,张楚没呆在这边。这个签合约的时候张楚也大致说了,他不怎么管事。
他基本上就是分红,或者大动作大方向会提下意见,平时这边的运营管理什么,都是肖工他们几个人联合商量处理,张楚不会干涉。
这个他们几个都同意了,自然也不会把张楚拉到这边来管事。对于他们来说,大股东不干涉他们,他们会更舒服自在些。
徐丽这个时候也没多少事情,便跟着张楚一起去看了李培。那妹子比她先过来滨海这边。现在一边带着小孩,一边在弄她的特色饮食。
特色饮食的位置选在拱北地面这块,就在万家旁边。这个地方是吴总的场,张楚找地方的时候只是随意问了下,吴总这边就说自己这边刚好有个卡位要退租,便租给了李培。
这地方地理位置很好,不过铺租也不便宜。对于自己那个特色餐饮连锁,张楚觉得放在这里肯定生意不错,便让李培自己掏钱把这地方租了下来。
和徐丽过来的时候,这边的特色店还在装修,正式营业还需要段时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小孩了,还是因为有了自己的店,李培现在的状态比之前好了不少。
脸上不时还会有笑意出来,再也没有以前那种阴郁的样子。这改变真的很大,也让徐丽和张楚他们放心了不少,不用担心李培想不开。
“中午一起吃饭吧,我刚好有几个朋友在这边。”
跟李培聊了会后,张楚便叫上她带着孩子跟着一起去吃饭,他约了刘丽梅和王增林两人一起,顺便介绍相互认识下。
往后这边有什么事情,他们相互还可以照顾下。张楚毕竟在东,离的太远了,有些事情也不方便。
“张总真爽,这不时的到处跑着,就跟旅游一样。这次又找到什么发财机会了?”
吃饭的地方选的是这边的火工殿,因为这里的味道不错,除了李培,其他几个人都是湘省人。
刘丽梅是跟王增林一起过来的,这边现在添了几辆面包车。平时用来送货,有时候也能作为老王出去办事的座驾,这样老王出去也不用打的或者坐公交车。
见到张楚后,老王忍不住又感叹了翻。感觉张楚来滨海的次数太频繁了,不时又会往这边跑一趟。他这就天天呆在滨海,看来看去都是一个样。
“我还宁愿呆在一个地方呢,这到处跑着比呆在一个地方还累。”
张楚听后翻了个白眼,没到处跑的人羡慕能到处跑的,到处跑的又羡慕在一个地方呆的。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不好。
这到处跑又不是旅游,个中辛酸不是亲自经历的人,谁有清楚?反正张楚对于到处跑,没有一个固定地方呆的生活真的不怎么喜欢。
“这是李培,东的一个朋友,现在在这边开店。这里做的东西可是地道的我们家那边的吃食,有时间了可以过来关照关照下。”
见了面后,张楚把李培给老王和刘丽梅介绍了下。徐丽老王认识,不过刘丽梅就不认识。
老王和刘丽梅两人是张楚相信的人,李培在这边一个女人,还带着小孩,让他们关照下应该没问题。
“我们家里的特色吃食?那有时间了一定要来光顾光顾,这边很难找到我们那边的吃食,这火工殿的东西也不过是辣了点,跟我们家里地道的吃食还是有点分别。”
老王听后笑着回道,这家伙在人情世故这方面做的比张楚好多了。他现在也有点钱,以后没事过来这边吃点东西,这个少不了。
“嗯,确实是我们家里那边的吃食,这边的厨师经过专门培训出来的,到时你过来吃就知道了。我哥在东那边搞了几家店,我不时还会过去吃下。”
这个是事实,特色饮食这边还有张楚的一份。他确实不时会去吃下,尝下那些东西的味道。有些地方需要改进的,他也会提意见出来,只是为了让这个更让客人满意。
“我们家那边的几种米粉,在这里都能吃到。除了这些,还有不少我们吃过的特色吃食。绿豆糕,糍粑,青罗汤,这里都有。”
第三百一十三章 对象
“这些都有?那我到时真的来吃吃了。很想念小时候去赶集的时候,大人带着我们吃的那五毛钱一碗的绿豆糕,那东西真的好吃。”
听了张楚的话后,老王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就连一边的刘丽梅也一样。绿豆糕是张楚他们那边的一种叫法,事实上这东西是米粉做出来的四方成品。
但是味道跟米粉完全不同,这个用点肉末,姜葱煮了出来味道跟米粉完全不一样。小时候张楚他们那的集市经常会有卖,很好吃。
读初中的时候,因为镇中学就在集市那边,他们有时候也会去吃上一碗。不贵,但是味道却是非常的好。
不过这种带着浓厚家乡味的东西,在滨海这边卖的怎么样,这个张楚不好说。在东那边开始卖的不怎么样,现在这个比其他的东西都要好卖一些。
“到时开业你过来试尝下就知道了,味道好可以推荐些朋友过来,你在滨海那么长时间,应该有这方面的资源。”
吃完饭后,几个人一起去看了眼李培的店,徐丽跟李培在这边继续呆着。张楚则跟老王他们回了香洲,去看看喷绘公司那边。
“现在led灯这块看起来不错,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可以代理下这些产品?”
只有三个人的时候,老王跟张楚商量起来。现在led灯这块已经有了不少进展,对于广告这块来说,用到led灯的也慢慢多了起来。
“可以啊,不过需要找到好的供应商,有时间的话,你去古镇那边看看。看那边有没人开始搞这些,如果有的话,我们可以跟他们合作。”
张楚想都没想,听到led三个字后就答应了下来。他们只是代理产品,不是自己生产,所以不用管技术什么,只管卖东西便好。
这些东西现在还不怎么起眼,而且价钱还比较贵,往后这些东西的应用就会变的非常广乏起来。老王这边只是做广告方面的led灯,这个并没多少压力。
民用的led灯的话,现在进入市场有点早,因为这东西价格有点贵,一般的小老百姓家里还真的用不上。这个时候大部分还是白炽灯,或者节能灯。
led灯虽然省电,耐用,但是造价太贵。几块钱一个的节能灯和几十百多块钱一个的led灯,一般百姓想都不用想,肯定是选几块钱的灯去了。
老王选择了代理广告led灯,说明这家伙还是有点眼光,前世混的不怎么样,不过是没钱限制了他的能力,前世的张楚也一样。
“你那边春节准备什么时候放假?”
聊过led灯后,老王猛然想起,现在快年底了,这春节放假怎么安排?想了想,他扭头问向张楚。
“我们年二十四开始放假,系统那边,到了那个时候基本上的业务已经开始停了下来,所以放假比别人要早些。”
这个问题马晓燕跟张楚说过,他们现在就在做年底放假的计划,不出意外的话,就是张楚说的这个时候放假。
“我这边年二十四放不了假,恐怕得年二十**去。这边的广告行业很多都是赶在年前忙着,年后开工的时间稍稍晚点,不过喷绘这边也晚不了多少。”
听了张楚的话后,老王想了下回道。原本还想跟张楚那边同步,现在看来跟不上了,张楚那边放假太早了。
“这边你们看着安排就好了,什么时候合适放假,你们自己确定。不过你过年回家,不买辆车回家?徐亮都准备买车了。”
这种事情张楚不会管,就是深蓝那边放假也不是他安排。魅影,餐饮这些地方,春节放假时间他都没过问。
买辆车回去,对于老王来说,他身上的钱足够,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这个时候买辆车回去,那可是相当有面子的事情。
“徐亮准备买车?我到时给他电话,看能不能两人一起去买,说不定会有优惠。”
老王本来没准备买车,虽然他已经拿了证。不过听说徐亮要买了,想了下,也心动起来。富贵还乡不显下,如同锦衣夜行。
他出来比张楚出来的时间要早好几年,张楚还在读高中的时候他就出来打工了,也就是今年跟着张楚后,才开始发达起来。
老王终究还是年轻人,徐亮都买车了,他现在有钱,自然不能落入徐亮后面。带多少钱回家过年,别人看不到,但是开了辆车回去就不一样了。
他们那附近,现在就张楚兄弟两有车,如果他和徐亮年底都各自开车回去,他们就是第三第四,这一样值得显摆下。再往后,附近的车子多了,他就算买了辆车,也证明不了什么。
“你打他电话问问吧,上次他回家前跟我说过。他现在儿子都生了,这个你也要抓紧时间了。王小范女友也有小孩了,那家伙今年过年回家就会办酒。”
张楚调侃了下老王,这家伙现在连女友都没。前世老王比张楚差不了多少,近三十了才结婚生孩子。
“王小范女友也怀孕了?这家伙速度还真快啊。我记得上半年他给我电话的时候,那时还没女友。”
听了张楚的话后,王增林忍不住感叹了下。他这边也不是没有资源,只是一直都没看到满意的对象。
刘丽梅不错,可是刘丽梅对他一直保持着老乡和同事的关系,并没其他的感觉。加上老王这人有点点内向,见刘丽梅没那意思就直接放弃了。
其他的女孩子,王增林有点不怎么看不上眼。这些女孩子多少有点看着他现在的身份来的,这种没那么可靠。
与其找这种女孩子,那还不如自己过年开着车子回去,从家里相一个还好点,至少家里附近的女孩子还知根知底。
对于王增林来说,老婆漂不漂亮,他倒是看的没那么重。人踏实,性格好,会持家这才是他追求的对象。
“你呢?你和你女友准备什么时候结婚?这段时间都没见你带着你女友过来转转了,她是不是也准备生孩子了?”
第三百一十四章 潜力
“没了,她回去后就没上来了。”
到了这个时候,张楚也没打算瞒人了。这都是最熟的几个人,自己分手的事情,他们迟早也会知道,张楚相信他们也不会去乱说。
“呃……。。怎么回事?”
老王听后愣了下,后面的刘丽梅也一脸的好奇。张楚只说了下水水家里不同意,其他的没有多说,说了也没什么意义,他不需要别人的安慰。
这个话题让车里一下就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老王和刘丽梅还没谈过恋爱呢,都不知道该怎么接张楚的话。
“晚上你在这边过夜么?要不晚上我们两去酒吧街喝两杯。”
这时车已经到了公司,老王想了下问向张楚。在他印象中,失恋的男人只要有酒就能解决。一瓶酒不够,那就两瓶。
滨海这边有个酒吧街,在拱北那边。作为一个滨海通,老王虽然自己没去过,但是他知道哪里有,听说那边还有漂亮妹子表演。
“不了,晚上还要赶回东,那边还有点事情要忙。”
张楚摇了摇头,他没那个习惯,心情不好就要喝两杯。魅影那边mp3发行有一段时间了,现在到了统计结果的时候了。
具体销售张楚没管,所以不清楚情况。郑爽那边一副很保密的样子,不过张楚从她的心情就能看出来,想来是不错。要不然她早就找自己说道说道了,这个张楚能肯定。
市场不错,但是到底有多好张楚并不清楚。不过想要火爆市场的话,这个还是有点难度,毕竟市场这样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