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流2002-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位于科技产业园区内的松山湖生态景区,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里有几平方公里的人工水库储备自然水源,也有长长的亲水湖岸线。

    青葱峰峦环抱四周,树影婆娑郁郁葱葱,风光旖旎。这个时候这边大部分地方还在建设之中,而这个时候的湖水相对以后又要更好一些。

    张楚在10年后就离开了东,去了滨海那边工作。这边往后怎么样,他不怎么清楚,不过常常听到有钓友说不好。

    水质越来越差,鱼越来越少。表面风景搞的很漂亮,钓鱼还要收费。但是水质却没人怎么关注过,经常有死鱼的现象。

    加上一些没什么公德心或者有意破坏这边的生态的人,会经常往湖里放生什么清道夫和雀鳝,严重影响了里面的生态。

    据说去那钓鱼的人经常空钓回去,还经常钓上一些清道夫,甚至还有人钓过一条二十来斤的雀鳝。

    这种鱼有淡水鱼杀手之称,而且在这边还没有天敌。一条这么大的玩意在这湖里,这湖里的其他鱼可想而知,能不越来越少么?

    水质的问题很奇怪,只是让张楚不太理解的是,这边不是高新科技园区么?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大的污染注入湖中?

    这种事情说实在话,跟张楚没有多大的关系,这个由领导们去操心。自己不过是小p民而已,操这闲心干嘛。

    “这个水库是人工修的?我来这边有段时间了,竟然不知道这水库还是人工水库!”

    一边的阳明听了后好奇的问道,其他几个人也是一脸好奇的样子,他们都不知道这水库竟然还是人工修筑的。

    “这水库原名不叫松山湖,而是松木山水库,五几年修的。那时候全国为了农业开垦增收,修了不少水库,这个是其中之一而已。”

    前世的张楚来这边钓过不少次鱼,自然会好奇的了解下这里的情况。这种东西只有这边的老一辈的人才清楚,年轻的人知道的很少,都是叫松山湖。

    开着车并没直奔钓鱼的地方,张楚先带着一车人先兜了一圈。在习习微风的沐浴下,舒适享受绿水青山的滋润。

    因为是周末,这边过来玩的人还不少。或者沿湖边通幽曲径,在落英缤纷,青草如茵的景致伴随下。

    或健康徒步,或悠悠骑行,享受闲情野趣,体验一番松湖景色的温润如玉。远处也有人登高望远,一览偌大松湖的气魄雄伟。

    张楚他们先去的是这边的核心景点之一松湖烟雨,据说这里被评选为东八景之首。

    四周峰峦环抱,湖水清澈,湖鸟轻鸣。每当晨霭雨烟,松山湖宛如薄纱遮面的少女,含羞玉立,静穆凝神。

    而等到雨霁虹出时分,湖面烟波浩渺,云蒸霞蔚;晓月晚风中,松山湖舟舸横掠,渔舟唱晚。

    “这就是淞湖烟雨,最漂亮的时候应该是下点蒙蒙细雨的时候,现在看不到什么。”

    南方有个好处,那就是这边一年四季看上去都是绿的,没有像别的地方一样,一年四季的颜色很分明。

    过了松湖烟雨之后,路旁是就绿意嫣然的荔枝林和果园。这里树影婆姿,青草如茵。如果过了年后,这里还能看到桃红柳绿,落英缤纷。

    峰峦绿树倒影湖底,波光烟雨青翠流荡,湖光山色相映生辉。加上阳光正好,正是垂钓好时刻!

    “你们用什么钓竿?”

    张楚现在不差钱,买了好几副钓竿,全部人一人一杆也没问题。阳明带了两副,几个人人手一杆绰绰有余。

    到了地方后,张楚把钓具拿了下来问道。他们以前在老家都是自己砍了竹子,买鱼线鱼钩做,用干的高粱杆做浮标,这边没有这些。

    “我们两不钓了,不会钓,看着他们两钓就好。”

    刘伟的女友和阳明的女友听后摆了摆手,都没拿钓竿,她们两也不会钓鱼,拿着钓竿也浪费。

    刘伟和王小范各自拿了一副手竿,张燕也拿了副手竿。不过他们都不知道怎么挂钓,还得张楚和阳明帮忙。

    帮他们挂好钓后,张楚才开始整弄自己的一份。他先把海钓下了出去,直接甩到了湖中央,然后才着手手钓。

    松山湖是五几年修的一个水库,几十年过后,这个时候松山湖的鱼还真不少。白鲢,白条,鲤鱼,鲮鱼都有,还有罗非鱼。

    运气好的话,能碰上大鱼,几十斤的鱼这里一样也有。不过那种鱼张楚买的这些手竿拉不上来,只有看那副海钓能不能顶住。

    “开竿了!开竿了!”

    张楚的手竿还没丢下去,一边的王小范已经眉开眼笑的拖着两条白条上来。让旁边的人全部看了过去,除了张楚他们,这里还有别的钓友。

    这家伙用的是拖钩,不用鱼饵,鱼线上有白块。那些白条一条条胆子生猛的很,见到什么都敢咬过去,也容易被钓上来。

    白条这种鱼不大,一般都是一根手指大小,或者几根手指大小,长不了多大。这种鱼都是去了内脏后用油炸着吃。

    钓鱼的人其实都不怎么喜欢这种鱼,尤其是大杆。因为这种鱼经常把鱼饵吃掉,还钓不上来。

    不过王小范显然很喜欢这种易收获的钓鱼方式,甩下去,然后往岸边拖过来,基本上都有收获。

    旁边就听到这家伙一脸欢喜的叫着,也不嫌烦。一条两条的拖,很快就钓到十来条白条,刘伟和阳明的女友则在旁边帮着抓鱼。

    几个钓大鱼的看着他们三个在那忙着,都有点好笑。那白条有啥好高兴的,等下一条大鱼上来,就顶几十条白条了。

第六十八章 收获

    正想着这个时候,张楚丢下的海钓铃铛响了,鱼竿被拉的绷直起来。看起来鱼应该不小,那条竿就是用来钓大鱼的。

    听到动静后,张楚把自己的手竿放了下来,迅速的往海钓那边跑去。旁边钓鱼的人听到动静全部看往他那,关注着到底会是一条多大的鱼。

    这里大部分都是手钓,除了两副和张楚一样的海钓上面挂了个铃铛,其他都拿在手上,没有用支竿。

    那两副海钓一副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拥有,另一幅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在用,他们钓鱼的地方离张楚很近。

    这时全部看着张楚的钓竿,要知道他们比张楚先来不少时间,但是两副海钓丢出去后到现在还没动静。

    张楚试探了下水里的鱼的反应后,开始收竿,水中的那条鱼反抗力度不大。要么是鱼不够大,要么就有可能是白鲢,或者大头鱼,这样的鱼容易拉上来。

    事实证明张楚的预估并没错,钓上来的是一条两斤多的白鲢。这种鱼在南方这边很少人吃,但是在张楚家乡吃的人不少。

    他们平时过年过节买鱼的话,一般人家里都是买白鲢,家境好的人家才会买草鱼来吃。至于鲤鱼和鲫鱼,那都是抓了自家吃,卖的不多,也比较便宜。

    “卧槽!这一条鱼比我忙活了半天钓的鱼还重!不钓白条了,没啥意思。”

    王小范看了看张楚用抄网捞上来的白鲢,再看了看自己钓的那十来条白条,没兴趣了,立刻换了另外一副手竿。

    他用的那副鱼竿给了刘伟女友和阳明女友两人玩去,反正这个也不需要什么技巧。相比来说,钓大鱼才更有吸引力啊。

    张楚这边开了竿后,很快阳明他们两那边也开张了。他钓上来的是一条一斤左右的鲮鱼,这种鱼肉多。

    刘伟的运气不怎么样,上来的是一条巴掌大的罗非。这种鱼张楚很嫌弃,虽然市场也有卖,但是张楚从来不吃。

    出人意料的是张燕,这妹子小时候没少跟着张楚去钓鱼,对这块熟悉的很。她用的也不是鱼饵,而是张楚特意去挖的蚯蚓。

    竟然一杆双鱼,钓了一条一斤左右的鲫鱼,还有一条小一点的鲤鱼。王小范一看蚯蚓的市场不错,也把自己的鱼饵换成了蚯蚓。

    “还是土方法好,以前在家钓鱼的时候用的都是蚯蚓,这个钓着顺手点。”

    对于钓鱼,这里除了张楚和阳明稍稍专业点,其他人差不多都是瞎钓,最多就是在家用土法钓过鱼。

    不过钓鱼这东西除了技术,运气也很重要,不是会钓就一定能钓到鱼,比如旁边的两个大叔就是这样。

    那一身装备比张楚他们专业的多,而且聊天的时候也了解了一些情况,人家可是有几十年的钓龄,但是收获就是没张楚他们多。

    这个时候来松山湖钓鱼的人并不多,湖里的鱼不少。空竿倒不至于,就是收获多少的问题。

    “这东西说实在话,现在的这环境,很多时候技术并不管用,因为野外水里的情况越来越复杂。”

    坐一起聊了会后,几个人也能聊开起来,中年大叔不时会跟张楚他们讲下垂钓经验,不过这口音总感觉不太像国内的人,另一个一看就知道是本地人。

    “很多时候你觉得某个地方的水域不错,里面应该有鱼,但是实际情况就是没鱼。因为水质有问题,大鱼都死了。”

    这个观点张楚也比较认可,而且有些地方的水域就算是能钓上鱼来,张楚也不敢吃,那水太脏了。

    正聊着,张楚的海钓的铃铛又在响了。张楚起身跑了过去,然后试探了下。这一试探,水里的鱼猛然拽着他就往远处窜去。

    “卧槽!”

    尽管张楚已经有了准备,水里的鱼被他一试探,还是拉着张楚打了一个趔趄,里面是个大家伙!

    周围的人看着张楚的反应后,心中大致都有了底,水里的那家伙不小,小鱼肯定不会有这么大的劲。

    一边跟水里的家伙较着劲,一边收线放线。对付大鱼,张楚也是有经验,不至于一个劲的和水里的鱼死较劲,他这钓竿经不起。

    只是那家伙始终不愿被张楚牵着跑,扯了几次后突然凶猛起来,生生的断了线跑了,在水面留下一个漩涡。

    “跑了?”

    旁边的两个中年大叔看着张楚突然松下来的钓竿问道,这种状况只有鱼跑了才会出现。

    “跑了!这鱼有点大,我这钓竿的质量不怎么样,拉不上来。”

    张楚苦笑着摇了摇头,昨天选钓竿的时候他就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只是他手中的这幅钓竿已经是那店里最好的一副,只能将就用。

    “这水库里面有几十斤的大鱼,你那深水钓不换质量好的钓竿,恐怕会经常被断线。”

    中年大叔听了张楚的话后笑道,他在这边钓了一段时间了,里面有什么鱼,大致也有个底。

    “没办法,跑了好几个地方,钓竿和鱼线的质量都不怎么样。只能到时去鹏城或者羊城看看,这小地方的东西也就这样了。”

    把钓竿收了起来,张楚重新把备用的鱼钩上了上去,然后挂上饵再次往水中央处甩了过去。

    这钓竿最大的承受能力应该在十几斤鱼的范围以下,过了就钓不上来。水中的那条鱼张楚估摸着应该过了,跑了也不奇怪。

    “确实,我现在找些备用的东西都是去鹏城那边买。这边卖渔具的地方少,也不怎么专业。”

    中年大叔姓郑,让张楚叫他郑生就好,在大朗上班。不过张楚总感觉他不太像个上班打工的人,这种气质打工的人不具备。

    另一个因为距离稍稍有点远,聊的并不多,只是稍稍会聊两句。那个大叔要热情很多,跟谁都聊得来。

    这边的中年大叔不说自己的事情,张楚也不会问的那么详细。倒是中年大叔问过来的时候,张楚把自己说的很清楚。

    他就一小作坊,平时还要花力气宣传自己呢,没啥好隐瞒。说了就说了,说不定还能弄到一个小单来做做呢。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手中的钓竿倒是没有放松,各自都有一些收获。郑生也有一副海钓,比张楚那副质量好不少。

    这副鱼竿钓上了一条七八斤的大头鱼,破了他们这些蹲在一条湖岸钓鱼人的记录。郑生拉鱼竿,张楚用抄网帮他捞上来。

    其他人跑了过来看了一会热闹,嘻嘻哈哈的讨论着郑生的收获。这里的鱼这个时候受污染的程度很低,还不错。

第六十九章 大鱼

    “这收获够了!今天还能来个炖鱼头,这大头鱼的鱼头好吃!”

    张楚看着网兜里的大头鱼笑道。

    “我不怎么吃淡水鱼,一般都是送给别人了。”

    郑生听后笑着回道,他钓鱼只是一个爱好。爱钓鱼不爱吃鱼,这样的人不少,郑生也不是唯一的一个。

    两人正聊着那条被钓上来的大头鱼,张楚的海钓再次响起了铃铛,又有鱼上钩了!

    张楚这个时候也顾不上和郑生聊天了,小跑着朝自己的海钓走去,他的海钓没有跟手竿放一起。

    还是先试探,一试探张楚就能感觉到水里的家伙不小,随即打起精神来应对水里的大家伙,这次不能再被跑掉了。

    “鱼很大?”

    旁边的人还没感觉什么,倒是郑生和另外一个中年大叔从张楚的行为中感觉出来,水里的家伙不小!

    “很大!估计跟刚才跑掉的那条差不多。”

    张楚一边小心的收线放线,一边回着他们两的话。

    “你尽量把它往边上引,我用抄网帮你捞上来!”

    郑生还没反应过来,另外一个中年大叔则捞起自己的抄网配合着张楚,准备把鱼捞了上来。

    这次张楚的运气不错,水里面的鱼反抗不是很大。来回放线松线几次后,似乎没劲了一般,被张楚拉着靠了岸。

    旁边的中年大叔手法很好,张楚把鱼稍稍拉出水面一点,他的抄网就准确的把鱼装了进去,然后捞了上来。

    “大头鱼!还是大头鱼!”

    周围一些好事的家伙也顾不上钓鱼了,全都跑了过来看。这条鱼比郑生的那条鱼大不少,估计有十几斤吧。

    这条大头鱼上来后,张楚就收了海钓。已经有两条大鱼了,再钓上来也吃不完,还得花心思去收拾。

    把钓竿收拾好,张楚给帮他捞鱼的大叔发了支烟,郑生那也发了一支。然后拿着手钓一边钓着,一边聊着天。

    “大叔怎么称呼,你这用抄网捞鱼的手法真准!”

    “我姓李,李中南。”

    这个大叔比郑生爽朗一些,不仅把自己的名字说了出来,连自己搞什么也说了出来。

    “我就瑟本地人啦,搞了家搅拌站。”

    南方的人说国语,发言很特别。年纪越大的人越明显,往后的年轻人大部分倒没这种情况。这位李老板属于年纪偏大的人,自然口音很重。

    再钓了一会,看看时间差不多了,郑生先离开。不过走之前和张楚交换了联系方式,商量以后有好钓处一起去。

    李老板也一样,都是爱好钓鱼的人,加上也能聊得来,一起去钓更有感觉一点。张楚这里面的人中,张楚钓鱼明显要在行点。

    另外阳明和刘伟他们钓鱼就钓鱼,对于和陌生人聊天不怎么热衷。只有张楚不论,反正钓鱼也是闲着,聊聊天多认识点人也好。

    只是三人中,郑生走的时候开的是一辆奔驰,李中南开的是辆路虎,就张楚开的是一辆面包车。

    这差距有点大,不过张楚年轻。

    李老板也好,郑生也好,他们似乎都没因为车的好坏来确定要不要跟一个人交往,也没因为张楚年轻而轻视,这让张楚感觉自己这次钓鱼收获真不少。

    这个时候出来钓鱼的人,还背着专业钓具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点硬实力。要不然全民向钱的年代,都拼命挣钱去了,谁还有闲心来玩这个?

    张楚也不是因为李老板同郑生两人开着豪车就觉得收获大,而是他们这种人不因为条件的好坏来确定是否相处的态度,感觉很有收获。

    “走了!走了!我们也要收钓了。等下回去还要做一顿鱼吃,回去的晚就怕时间不够!”

    看着能聊天的两人走了,张楚看了看时间,他们也应该走了。今天钓了这么多的鱼,等下还要收拾。

    一条十来斤的大头鱼,这个做个剁椒鱼头也好,做个鱼头汤也不错。那些白条就全部炸了,撒点盐就能吃,椒盐白条。

    白鲢可以用来香煎红烧,鲮鱼张楚他们老家那边没有。不过来南方后,这边经常会有一种鱼罐头卖,豆豉鲮鱼,比较受欢迎。

    这个有罐头的做法,也有直接切段油炸,然后拌上豆豉,放点辣椒的做法。不过做鲮鱼不能放姜,要不然会有霉味。

    剩下的罗非,张楚一条都没要,全部放生。几条大鲫鱼可以清蒸,也可以煲汤。不过他们几个人也只能吃那么多,吃不了的还要的腌制或者冷冻。

    阳明的鱼不会带走,跟张楚的放在一起。他不是爱钓不爱吃,而是因为他住在公司,没有自己租房做饭吃。

    鱼分开两处放着,王小范特意提着那条十多斤的大头鱼,神态得意洋洋的享受着路人羡慕的眼神,似乎那条大鱼是他钓的一般。

    鲮鱼有十来条,加一起有十多斤。算上鲫鱼鲤鱼和白鲢,他们今天大半天的收获满满,几个人的心情也特别的兴奋。

    回店铺的时候,张楚看看何水水她们下班了,刚好顺路把何水水同徐丽接上。今天周日,她们白天上班就算加班了,晚上不用。

    不过多了他们两个人后,车子位置就有点不够,几个人只能稍稍挤了下开着回去。这时候对超载查的不是很严,而且他们跑的路也不远。

    “哇!你们今天钓了这么多的鱼?去哪里钓的?”

    看到车上的鱼,徐丽同何水水都有点吃惊。这收获可真不少,特别是那条十多斤的大头鱼。

    “去松山湖钓的,那边还不错,选到好地方了,加上运气就钓了这么多的鱼。”

    张楚听后笑着回道,钓上十来斤的鱼对于他来说也不是第一次了。以前在老家的时候,他还钓过更重的草鱼。

    那个收获比大头鱼也高不少,二十来斤的草鱼差不多有张楚半个身子高了,那提着回去,倍有面子。

    “松山湖啊,听说那里不错,好玩。来东这么久了,松山湖也不远,我们还没去过那边呢。”

    听张楚说了地方后,徐丽感慨了下。她们平时都在上班,节假日休息的时间也只是在镇区走走,没有出过这个镇。

第七十章 公司的展望

    “想去松山湖看看啊,这个好说。元旦就快要到了,到时你们要放假一天,我带你们过去转转。”

    张楚听后笑着回道,元旦到了,他店铺这边到时准备也放假一天。现在店铺不再盯着上门的这点生意后,他也轻松了不少。

    原本自己做二手电脑这块还能趁着假期挣点钱,但是现在这边做二手电脑的多了不少,就连张楚这条街,现在还多了一家做电脑配件的商铺出来。

    这条街的人气现在已经被有心人注意上了,二手电脑这块张楚现在也没多少挣了,张楚休息一天对他的店铺影响不大。

    硬件这块张楚暂时不会放手,这东西还有段时间可以做,毕竟自己还有那么多送货的客户。不过重心张楚会放在软件这块,这个比硬件要多不少潜力。

    “你们元旦放假?你那店铺不是我们放假的时候生意最好么?怎么还在元旦放假?”

    徐丽有段时间没来张楚这了,不太清楚张楚这边的变化。她的印象还停留在张楚五一和国庆时候的大挣,忙的不得了。

    “做的多了,我那条街现在也多开了一家跟我一样性质的店铺,现在上面的生意受到了不少影响。所以元旦放不放假,影响不大。”

    张楚听后笑着解释了下,以后自己店铺这边的硬件,除了工厂硬件和耗材送货的那些,大致就是走专业化的路,专业做商场这块。

    加上收银软件的效益,张楚觉得自己还可以往行业软件这块走的更深入一些。这块虽然做不了多大,但是收入稳定。

    这两步迈开出去后,张楚感觉自己的店铺可以更名变成真正的公司了,那样出去谈业务的话更有底气一些。

    随身带的名片那都是印着xx公司,来这边一看,自己的营业执照挂着注册资本xx万,这样看起来有气势多了,回到老家说话也不一样。

    对于张楚他们老家那边的人,这个体户跟公司还是不一样滴。公司那可是大老板有钱人玩的东西,个体户小老百姓也可以搞。

    张楚现在的营业执照就是个体户,注册公司需要注册资本,以前张楚自然玩不起!现在张楚不差注册资本。

    注册公司了,以后的假期时间也能确定下来。不忙的时候,周末就能算为休息时间,有软件或者工程实施的单那就得按客户那边的需求走。

    “做生意就是这样,看到有人挣钱,跟风的人就多。这样的话,你这边不是每月的收入要少不少?”

    “我现在受到的影响不大,因为提前做了些准备,换了一种模式。所以现在节假日我才说可以放假,因为我现在的时间差不多要跟着你们工厂走。”

    说话间,车子已经到了张楚的铺面门口。一群人从车上下来,然后搬东西的搬东西,提鱼的提鱼。

    张楚则自己跑去市场那边买了一些食材,这边的处理工作有三个妹子在处理。等他买了材料回来后,这边也差不多整好,可以下厨了。

    做鱼还得张楚来,他喜欢吃鱼,做鱼也在手。之前盘算的几道菜早就在心中有底稿了,现在正好做出来。

    香煎白鲢,整条鱼配上辣椒和配料盖上去,香喷喷的惹人胃口。椒盐白条,一条条炸的很脆,连骨头都可以一起吃掉。

    那大大的鱼头做了剁椒鱼头,红红的剁椒盖在鱼头上,看起来很诱人。为此张楚特意买了个大盘子来盛。

    鱼肉部分做了水煮鱼,部分炸了腌制起来。十多斤的大鱼,他们几个人一顿也吃不完,多了就浪费。

    一个豆豉鲮鱼,然后加上一道鲫鱼汤,再炒了个青菜和一个小炒。一共八道菜有六道菜是鱼,这算的上是一桌鱼宴了。

    “徐亮那家伙跑哪去了?我记得那家伙很喜欢吃鱼。”

    吃饭的时候,王小范才想起,他们之间还漏掉了一个徐亮。之前他还以为徐亮留在店里,现在没看到。

    “徐亮在横沥做商场实施,这两天在忙着呢。我后来又招了个员工,现在也安排在那边实施。”

    张楚听后笑着回道,不过看着王小范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又补充了句,开了个无关大雅的玩笑。

    “你小子得抓紧了,徐亮从横沥回来,恐怕就要带个女友回来,到时就剩你一条光杆司令了。”

    “徐亮找女友了?是马晓燕么?”

    一边的何水水听后好奇的问道,马晓燕招过来的时候她知道,所以才这么问一下,刚好这个时间点也有点巧合。

    “马晓燕是谁?”

    徐丽一直在竖着耳朵听着,她弟弟找女友了,能不上心么?现在见何水水还认识那女孩子,人忍不住问了起来。

    “不是马晓燕,马晓燕是我这边招的一个女孩子,跟着徐亮在那边实施。不过徐亮找的不是她,而是那边的一个收银员,发展的不错。”

    到现在为止,几个同年纪的男孩子,就剩王小范没女友了。前世这家伙的老婆在哪找的,张楚不太了解,不过这家伙也结婚的早。

    张楚还在光着的时候,他和徐亮的孩子都特么的读初中了,所以这家伙的感情方面肯定也很早。

    “你这里多了个女员工?漂亮不?要不介绍给我?”

    王小范的脸皮比徐亮扎实多了,这家伙听到张楚这边多了个女员工,立刻就动了心思起来,厚着脸问了过来。

    “这个不用介绍吧,以后你多往我这边跑跑,你就能见到那女孩子。不过说出来可能是打击你,那女孩子可能看不上你。”

    因为相互的关系在那,所以张楚直接开口说了些东西,他不想王小范和马晓燕之间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出来。

    “说实在话,我觉得我这里不过是那女孩子临时落脚的地方,她应该会有更大的世界,我这里有点小。”

    “这么厉害的女孩子?当初你怎么招上了?”

    听张楚这么说,其他人都有点好奇。他们很少看到张楚这么夸一个人,那个人还是他的员工。

    张楚看到这些人一脸好奇的样子,大致说了下马小燕的遭遇。具体什么情况,实际上张楚也不清楚,他没详细的问这种事情。

    “那女孩子太厉害了!我跟你们说,睡公园的日子可没那么好过!我当初在羊城因为找不到人,就公园睡了一个晚上。那滋味,啧啧啧,简直难以言喻。”

    听了张楚的话后,王小范立马就附和起来,然后把自己在羊城睡公园的事情拿了出来,他这个故事,前世的时候张楚可没少听!

    “我一个男人都受不了,半夜的时候就在公园哭了,别说女孩子了。这女孩子睡了公园还有那么清晰的头脑,难得还有那么高的文凭,这可真是条大鱼啊。”

    一边感叹这说完,王小范从那盘水煮鱼里面捞出一片鱼肉放到自己碗里,这也是一条大鱼呢。

第七十一章 机会

    “张楚这厨艺水平,我特么的以后找女友了决不往这里带,要不然以后估计没好日子过。”

    一边吃的时候,王小范还不忘拿人瞄了下阳明和刘伟,似乎这两人身上发生过什么事情一样,这两人上次也带着女友过来吃过一顿饭。

    “你吃你的吧,这么丰富的大餐还塞不住你的嘴。”

    一边的阳明和刘伟听后似乎有点恼羞成怒的样子,一人夹了一块鱼肉塞到他碗里,这更证实了某些猜测。

    几个人一起吃喝着,然后说些各自身边的事情。嬉笑打闹着,气氛温馨,战斗力也非常惊人,很快一大桌菜就被吃了个空。

    这时候天也已经黑了,外面也没车。徐丽和何水水张燕三人收拾下残局,张楚得开着车子送王小范他们几个人回去。

    “张楚,明天记得过来我公司啊。”

    三人不在一个镇,但是在同一个方向,张楚从店铺这边出发,走东坑,寮步再到市区,刚好把人全部捎过去。

    刘伟和他女友下车的后,不忘叮嘱了下张楚,让张楚明天过来他公司看看,把那个接口的事情搞定。

    “嗯,记着呢,我明天上午九点准时过来你们公司。”

    张楚听后笑着回道,这个事情他记着呢,就算他不记得,到时还有张燕提醒他。他约了的事情自己会做个记录,张燕那边也会记录下,就怕忙忘。

    “我过几天要去横沥上班,一个朋友介绍了那边的一个开服装商场的老板,让我去那边做电脑主管,一千二一个月包吃住。”

    往市区走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