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逆流2002-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楚哥,这包里有我从东北一个朋友拿的正宗野山参,你拿去给三姨他们用。这种东西听说对老年体弱的人效果非常好,这次我还给我妈带了些。”
何明跟张楚他们同一趟飞机,下飞机的时候这家伙给了张楚一个包,说里面的东西是正宗的野山参。
“野山参?你那朋友的关系怎么样?”
野山参这种事情张楚知道一点,这种东西比较珍贵,年份越大越值钱。这跟炒作没有多大的关系,毕竟经历了那么多岁月的考证,如果真没效果,早就被人丢垃圾堆里去了。
张楚自己没有试验过,这东西贵的很,而且也比较难找到。前世的张楚自然没办法去试验这些,所以他也没办法确定效果如何。
现在见何明拿出这些东西出来,张楚自然先要问两人的关系了。这种东西,不是一般的关系很难拿到真品。
“这个你放心了,是正品。”
何明听后笑着回道,这东西他自然会确认过。这是吃的东西,而且还是给老人吃的东西,他可不会随便。
“嗯,那我收下了。”
张楚的湘南农业那边现在在搞林下参,那个跟野山参有点差别,档次低了。不过比一般人工种植的又要强不少,只是那个也需要年份。
那种先要人工种植一段时间,然后再移到树林子里面去好多年。成长后,这个就算是林下参了。这种效果也不错,湘南农业那边正在研究这块。
何明在机场这边跟张楚分开走了,他要去省电视台那边有点事情,然后再回老家那边。张楚他们直接有车开到机场这边来接,然后带着一家子回乡下。
每年的春节张楚都要回家乡,平时有时也会回来。对于他来说就算天天回家其实也没什么。现在通了高铁,从羊城南到湘南,两个小时都不用,方便的很。
而正因为有了高铁,整个市里的旅游经济也高速的发展起来。利用影视城和张楚他们镇那边的优势,市里马上把最早的湘南八景全部修葺了一番,然后开发新的旅游业出来。
什么竹海啊,鸟洲这些地方,都跟着花了一笔钱开发其阿里。而新修成的环城高速线,正好把这些地方全部串联到一起,去这些地方变的方便起来。
这些举动之后,整个市里的经济马上迎来大幅度的提升。除此之外,因为提前规划好了,从外环城线到市中心这一片区域,现在有序的开发起来,同样带动了市内的经济。
市里的一些行政部门往几个方向迁了下,现在老区这边基本上没什么活力,而且大部分人都开始往新区那边迁移。
市里现在正在讨论着对老区的新规划,这边终究是市中心,不会轻易的就会丢弃。这个工作蒋靖只是关注下,并不会参入进去,他现在也不需要负责这种事情。
市中心这边按照市里的规划,这边不会设任何行政中心,这边以后就以休闲美食这些为主,打造成一个购物休闲美食中心。
围绕着市中心,沿着河边将会修建内环线。中心区的交通干线也会重新规划设计。这是一个算比较庞大的工程了,花费也不少。
湘南明珠公司有参入进来,这里会搞一个明珠音乐喷泉广场,休闲购物,以及美食,这些到时都会集中过来。
“这是我们镇上的大学城,这些年已经引进了几所大学过来开分校。我们手上的几个产业将同市里省里合作,在这边兴办一个新的大学湘南大学。”
往张楚家走的时候,他们要经过大学城那边。张楚跟自己老婆介绍这边大学的时候,满是自豪感,这是曾经完全不能想象的事情,但是现在实现了!
这边现在有几所大学的分校,规模都不小。这是张楚的意思,目的很简单,给湘省的学生多一个选择,也给自己这边的产业多些人才。
而湘南大学将是一个全新的大学,由张楚手中集团的几家公司同市里省里合作,兴办的一个大学。这个大学的一切手续都已经办好,预计这两年就要开学。
张楚的想法是在这所大学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研发一些高新科技产业。利用自己手上掌握的一些技术优势,然后依靠大学的资源来带动更多的发展。
张楚的集团在芯片研究,操作系统以及新能源这块有着非常大的优势。湘南大学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到时就是下一个鹏城大学。
所以这所大学的目的就是冲刺进国内名牌大学的行列去,然后让湘南或者湘省这边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以后,这边一样也有资格玩大学地域优势。
湘省的大学资源并不少,不过人口也多。张楚他们这边的大学城多了七八所大学后,而且都是不错的大学。对于缓解这边的上学率又提高了不少,不用去别的地方读什么野鸡大学。
同时大学的集中,又能提高镇上的消费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多赢的主意。当初推动这个的时候,张楚,蒋靖,已经老黄他们都花了不少心思。现在终于开花,就等着以后收获果实了。
第六百三十九章 回家
“爸爸,我以后要来咱们家的大学读书!这样回来看爷爷奶奶也好方便。”
一边的张瑜听了张楚的话后,大声回道。小家伙似乎对老家更感兴趣些。两个哥哥对这边反倒没有她兴趣大,那两家伙对在那里读书都一样。
不过老家这边好玩,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他们不像妹妹一样,总会说到张楚欢喜的地方,所以她也最得张楚欢心。
“好啊,以后小瑜就来这里读大学。这样就能住在爷爷奶奶家里,天天可以看到爷爷奶奶。”
等自己女儿上大学的时候,这边的一切恐怕早已走向正轨,到时她要过来这边读书,也没什么。
穷人的孩子要改变命运只能靠读书或者从军,因为他们没得选择。但是有钱人不一样有钱后就能发现,他们的后代不需要靠什么命运就非常的好,不需要选择。
只要有钱,子女的前途大致可以用钱安排的很好,想上大学也容易很多。除非后代自己作死,那样也没办法继续玩。
张楚现在就是这种状态,只要他自己不作死,把自己的钱全部挥霍出去。他的子女根本就不需要选择什么,他们完全可以过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一样能做到极致。
一家五口人到村里后,张楚爸正和孙子在门口玩着,然后抬头往远处看来,就看到张楚一家过来。
张咏的儿子立刻跑了过来迎接叔叔和婶婶,张楚虽然和张咏的关系不是很亲,但是对张咏的儿子可没二话说。
每次回家,只要自己孩子有的东西,他都会给张咏的孩子捎一份。而张咏的孩子因为年纪大,他玩的东西张楚的三个孩子还不一定有。
“你们回来的正是时候,下午水库那边要网鱼,你小姨夫过生意要请人在村里大办,正好需要这些。咱们自家养的那些现在很少卖出去了,全部给他们办酒宴用。”
回到家后,这边的午饭已经吃过了。张妈给他们一家子每人做了一大碗米粉先吃着,到时晚上一起吃晚饭。
张爸看着张楚一家子吃东西的时候,便说到了他们家自己的水库的事情。现在这水库基本上不怎么对外卖什么东西了,都是附近的人过来买些用。
因为大水库那边的原因,也因为镇上的经济发展的原因,现在这边各种物质都不怎么缺。而且大多都是天然无污染的本地种植养殖的东西,方便的很。
张楚家现在也不差这些钱,便随便打理了下,然后自己家里用就好。多余的就会出一些给镇上的几个酒店,那边每天的消耗也不少。
这些东西现在都不用张家的人怎么打理了,他们也没时间。最多就是张楚爸妈没事会过去转悠下,其他人都没时间。
张咏在镇上上班,现在连张咏的老婆也去镇上上班,在小学那边做老师。他家不差这点工资,主要是找份事情做。
张爸张妈年纪越来越大了,现在很多东西也忙不动了。他们更多的是看看,然后每年还要到处转转,也没什么时间全部盯着水库那边。
“网鱼!网鱼!我们下午也要去网鱼!”
听了爷爷的话后,三个小家伙坐不住了,一个个嚷着要过去网鱼。对于他么三个来说,这乡下就是比城市里面好玩多了,那边连抓鱼的地方都没,而这边到处都是。
“先吃东西,吃饱后才去网鱼,要不然不给去。”
张楚对三个孩子管的不严,倒是一边的黄燕一吭声,三个小家伙都老老实实起来。相对来说,他们更怕自己妈妈一些,因为黄燕管的比较严。
“张楚哥好!”
下午张楚带着一家人去自家水库的时候,碰到一个女孩子。那个女孩子看到张楚后,亲热的叫了一声。只是张楚看了她半天也认不出来。
“这是邻村王主任的女儿,当初他父母开玩笑说要把这女孩子嫁给你。”
张楚不认识,张楚爸认识。那女孩子是村里的妇联主任的女儿,比张楚小好几岁。因为经常在这边走动,所以张楚爸认识。
被自己老爸一提醒,张楚才把刚打招呼的女孩子同记忆里面那个黄毛丫头联系起来,果然还是女大十八变。
不过这个女孩子跟张楚之间还真有点搞笑。前世她父母也是希往女儿嫁给张楚,只是张楚去找这女孩子的时候发现她已经有男友了,所以张楚就没回应。
后来那男孩子还是被女孩子的父母拆了,因为女孩子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太远。只是这女孩子后来的结果并不怎么好,嫁了本地的一个小混混。
这世她父母也说了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张楚,不过张楚提前结婚了。女孩子还在读大学,张楚已经结婚了。
不同的是,现在她不用嫁给那什么小混混了,而是在茶油厂跟一个技术员认识谈到一起去了。那技术员在镇上买了房子,所以也不用担心被拆散。
对于这种变化,张楚还是比较高兴。他对那女孩子并没什么特别的感情,只是希望她能过的好些。
张楚爸说完后才想起自己儿媳在旁边,心中有点尴尬。还好黄燕什么都没表现,刚才那小姑娘在她面前完全没有优势。
“我们镇上茶油厂出的茶油,现在可有名气了。听说国宴用的就是这个茶油,而且很多外国佬都喜欢这种茶油。”
镇上的茶油厂属于湘南农业下属的一个食品加工厂,这里现在生产的茶油都是从附近的野生油茶林的果子压榨而来。
天然无污染,对于老外也好,某些时髦的人也好,这种噱头最受青睐了。现在镇上也好,市里也好,看到这块的潜力,都在大量开发野生的油茶林。
原本的茶林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而油茶树也不再用之前的高产油茶,全部采用本地的野生油茶树来种植。
一个好品牌,一个好口碑,对于市里的领导们来说,他们还是分的清楚。人家需要什么,才是他们追求的方向。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注意,也能让这边名声更响亮一些。
第六百四十章 飞速发展的湘南
旅游休闲城市,特色农业种植加高新技术研发,这便是市里给自己这边的定位。所有的一切,都围着这三点出发。
这三点还得到省里以及上面的肯定,后来的领导过来这边后,也非常认可这些。在没有好的设想和规划之前,只能以这三点为主,然后再去谋求别的方向。
油茶林不过是其中特色农业种植中的一种产品而已,而这边水稻,还有其他作物种植和养殖都有。麻鸭,稻花鱼,黄花菜,这些都是实力的品牌特产,远销欧美。
每年给市里创造的利润不少,带来非常可观的收入。除此之外,还有国内不少人风闻而来。也想尝尝这边的特色产品,看看这边的风景,带动着市里的休闲农庄这块跟着发展起来。
除了特色农业,还有休闲旅游。张楚他们镇上的影视城,现在已经成为国内第二大影视基地。如果不是因为建造时间的原因,或许成为第一也不一定。
在院线这块,以及在ip版权这块,湘南影视在国内走到了最前沿。提前就对网络小说下手,让湘南影视现在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资源。
而现在国内最大最好的站现在也是张楚的产业,他们有什么好的版权,自然也会优先自己,有这些资源在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不用愁没资源可以用。
影视基地的影响扩展后,也给市里和镇上带来更多的好处。这个影视基地不仅能吸引大量的游客过来,还吸引了不少湘漂过来这边。
他们期望着自己能跑龙套出身,然后成为瞩目的明星。这样的例子,在这边已经出了好几个人了。
而且最近几年,国内火热的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都是来自湘南影视,而且都是来自这边的影视基地,这更奠定了影视基地的地位。
现在不仅张楚他们镇上,挨着影视基地的另一个镇也划了一部分地皮给影视基地这边。加上另外一个镇的竹林,让影视基地的规模比以前大了一倍多不止。
现代化的街道,古代的街道宫殿,以及大水库,竹海,甚至人工沙漠。这里几乎能满足大部分影视的需求,无需另外找地方。
这边虽然现在人口越来越多,但是整个绿化却没有被破坏。反而因为规划的好,现在的绿化比之前更好了。而古寺庙和古村落这些,因为市里的条件好了,也有资金来修葺完善下。
包括那边的温泉中心,现在这些就是湘南这边旅游的名片,自然需要好好的保护起来,吸引更多的游客过来参观。
而高科技这块原本市里和镇上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资本,但是张楚把自己的研发中心搬到这边来后,这里便具有这方面的能力。
新能源,医药,特色农业,以及芯片研发技术,在高新区这边发展的非常好。除此之外,每年张楚还会引进一些新的技术过来,照样放这边研发。
这边的大学城引进过来的学校,就是以农业,医药以及新能源和芯片技术为主。这边培养的学生以后大部分将要被市里消耗掉,这些都是当初的想法。
市里的领导们除了发展原本的产业,他们现在也在引进新的高科技公司落户这边。他们不傻,这市里现在的局面,完全是依靠张楚手上的产业来发展。
他们这边不引进一些新的产业加入进来,万一张楚跑了呢?都是他们这边就会迎来毁灭性的打击,这种责任他们可不敢承担。
现在整个湘南的经济在省内排第一,超过了省会那边。对于这样的城市,想要不被人注意,显然不太可能。
“爸爸!爸爸!快看,那里有一条大金鱼呢!”
到了自己的水库后,这边已经有安排人开始拉网了。张楚他们只是过来看看,然后确认下这些鱼怎么处置。他们家要留些准备过年吃,到时直接放小水池里养着就好。
张楚小姨没有过来,在家忙点事情,还要帮何明带孩子,现在也比较忙,过来的是张楚的表妹和小姨夫。
张楚的表妹现在已经是大学生了,一本的学生,这是他们两个小的家里出的第一个一本大学生。考上去的时候,张楚小姨夫兴奋的把所有人都请了一次,一起吃了顿庆宴。
“小楚你们回来了?”
见张楚带着一家过来,正忙着的张楚小姨夫跟张楚打了个招呼,然后继续招呼人去抓那些鱼去了。这些鱼他们到时候直接拉回家,用来明天办酒宴。
鸡鸭猪那些早就准备好,都是从张楚这边的水库这边抓过去。到时一起花了多少钱,让何明给张楚家送过来就好。两家人现在都不差这么点钱,但是这些东西张楚的父母终究花了些心思。
他们从这里拿了这么多东西过去,总不能还不给钱吧。另外这里的鸡鸭鱼也好,比起市场去买,终究能放心不少。
张楚的三个孩子看到的那条鱼并不是什么金鱼,而是一种变异鲤鱼。在张楚他们这里叫金丝鲤鱼,跟普通的鲤鱼有些分别,跟金鱼也有分别。
“那不是金鱼,那是锦鲤,这鱼比金鱼大多了。”
看着自己小姨夫手中的那条红色的鲤鱼,张楚笑着跟三个小家伙解释了下。张楚的小姨夫见三个孩子喜欢,就把手中的那条锦鲤放到桶里给三个小家伙玩。
这种鱼他们这边的人一般都不会养,因为都不吃,也就放在鱼塘里面好看。一般都是自己变异后,自然生长出来的鱼。
“你们家这水库再等上几年不干,到时候里面估计又得有不少几十斤一条的鱼了。”
看着网中的鱼,张楚的小姨夫笑着跟张楚说了下。现在这边水库张楚家都没怎么打理,也没放过鱼苗。
这里所有的鱼都是以前剩下的,以及从灌渠那边流入的水里面带来的鱼。加上这边每年都没怎么网过鱼,所以里面的鱼越积越多起来。
对于附近的人来说,这水库的水没污染,里面的水非常的清澈,加上张楚家根本就没放过饲料之类的鱼食,这养的鱼大家都能看到,自然也放心。
第六百四十一章 筹备
张楚小姨夫的六十大寿对于附近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明星走秀。这两年国内有点名气的明星,男女都来了不少。
对于镇上的老年人来说,这其实没啥,但是对于镇上的年轻人来说,这就是一场看明星的生日宴会。
何明不在体制内,所以他给自己父亲办生日宴不用收敛什么。只是比起张楚来,体制内的人他也邀请不到几个。他也就靠公司里的明星给他撑场面了,当然还有张楚。
张楚一家都过来,对于这场婚宴来说,比那些明星受欢迎多了。他现在就是镇上或者市里的一个传奇,这边的年轻人都知道他们市里出了个大人物,都想见识下。
酒宴没有去大酒店摆,而是直接请的大厨在自己家里搞。所有的菜式都是这边乡下办喜宴的菜式,十大碗,但是每道菜做出来,色香味俱全。
“小楚哥,现在上面对电影这块慢慢放松起来。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国外的院线那块整合到一起来,然后一起发展两边的业务?”
宴会后,何明跟张楚谈起了这个想法起来,张楚没有同意。两边可以合作,资源共享,但是要整合到一起来,现在不是理想时刻。
再过上两年,某个神经质的家伙上台后,全世界点炮乱搞。对于自己的产业,张楚必须想一个好的安置方法才行。
要不然一不小心,就要被某个人在脖子上面勒一下,这不是张楚想要的结果。他必须得想好对策后,然后再考虑怎么安置自己的产业。
国外张楚手上有不少产业,除了慢慢抛售的一些产业,他手中还有那边的一些院线产业,以及一些其他价值不会跌落的太厉害的产业在手。
更多的张楚是在暗中布置一些比较隐秘的产业,从那些比较发达的国家中弄一些好的技术产业过去。这个有很大的风险,但是对于张楚来说,他愿意花些钱去搞这些。
不过这块的收获注定不会太大,毕竟国外的人也不是傻子,他们对这些控制的很严格。但是只要弄到一项技术,张楚拿回国去就能大挣一笔,这个风险还是可以冒。
除此之外,张楚还花了不少钱在国外买进一些技术。这块的花费不少,也引进了他自己这边比较需要的一些技术。
“你担心上面的政策会变?我问过同行的人,他们说未来一段时间这块不会再变,只会越来越宽松起来。对于我们来说,这不正是最好的机会么?”
对于张楚的决定,何明有点不太理解。眼下正是好挣钱的时候,也是他们走向国际化的最好时刻了,为什么张楚会不愿意。
“不急,我也不是担心国内,而是担心国外。过几年再看看吧。现在我们这样,其实跟整合没有多大的关系。”
“国外那边更多的是帮我们推动一部分我们这边自己拍的影片,而我们这边也可以帮那边推动,只不过分了公司而已。”
张楚没法跟何明说那边的变化,只能找些别的理由来解释。事实上他们现在用的模式其实还真不错,何明只是想迈的更大一步,把自己公司整合成一个国际公司而已。
两表兄弟商量一番后,还是达成了一些意见。只是原本何明是想说服张楚,结果现在反被张楚说服了。
这些年在国内影视市场,何明虽然已经习惯了自己说一不二的强势,但是在张楚面前,他还一直都强势不起来。
“可惜国内现在还不给拍一些现代军旅的电影,要不然我们手上积累的那些资源,完全可以搞几部大火的电影出来。”
军旅题材的电视剧,湘南影视这边拍了不少。每部拿出来叫好又叫座,可惜不能转换成电影,要不然他们就能挣得更多了。
“这个很快就能拍了,只要拍的够好,到时就是票房大爆的时候了。”
张楚听后笑着回道,军旅这块的材料还是张楚要求何明收集的呢。先不管现在能不能拍,自己手上拽着资源,后面一旦放宽政策,就是大挣的时候了。
前世那几部非常火爆的军旅电影就是这样,那时可是到处都能看到他们的宣传资料,而现在这两部电影的剧本都在湘南影视手里。
后面会不会有谁想出相同的题材出来,这个张楚不清楚,但是同样名字,差不多题材,这个张楚还是能肯定。因为这两剧本就是张楚说的,然后让人写的,前世那两部电影给他的影响太深了。
在何明家坐到晚上,吃了晚饭后,张楚一家子开车回自己家里。他们两家相隔的并不远,开车也就几分钟的事情。
“小楚,我跟你爸现在都过了六十了,也差不多到年纪了。最近我们两琢磨着想趁自己还健在,想把两人的千年屋做了。张咏对这个没有什么意见,你这边呢?”
回到家后,等三个小孩子睡了后,张楚爸妈跟张楚夫妻两聊天的时候,谈到了一些比较严肃的事情,生老病死,这东西谁也逃不过。
全国人民都在整火葬,不知道为什么,在张楚他们这边就没听有官员说过整这块。反而是这些年土葬越来越昂贵,花费也越来越高起来,动不动就是几万十多万的搞。
对于这块,张楚觉得太浪费了。活着的时候不能对老人好些,等死了之后各种折腾,其实啥意思都没,纯粹就是浪费。
虽然不满,但是在自己父母面前,张楚却不敢说什么。这种事情,他不敢自己做出头鸟,怕被人戳脊梁背。所以听了父母的话后,他很爽快的应承下来。
生老病死这东西,到了该要去的点,谁也没什么说的。这是自然规律,张楚跟自己父母谈这些的时候,也没觉得没啥不自然。
千年屋这东西其实花费不了多少钱,自己去选一些好木材,放家里晾一两年。然后找木匠来做千年屋,花费一两千块钱就可以。
其实外面有现成的卖,但是跟自己做的比起来,那个要差不少。所以镇上的老人,一般都是自己请人做这些。扎实,看着也满意。
第六百四十二章 越长大越孤单
“过了六十大寿,阎王不来请,自己也得准备后事了。”
这是乡下老人的想法,一般过了六十大寿后,都会开始准备这些东西了。都是老人自己牵头,后辈出钱出力就好。
张楚很想告诉自己的父母,他们还有好些年活呢,现在就准备,还是太早了。前世家里条件并不怎么好,二老还活了那么长。
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不少,两人不用太卖力的去忙碌,也不用操心太多。每天就是自己活动下身子,张楚觉得他们应该能活的更长一些。
随着过年的时间越来越近,张楚的三个孩子跟着张咏的孩子玩疯了,天天口袋里面揣着不少烟花爆竹去玩。
张楚不给他们钱,张爸就会给他们钱,然后陪着几个小家伙一起玩耍,大有老顽童的趋势,让张楚夫妻两挺无奈。
相比小孩子们的无忧无虑,玩的那么开心。张楚觉得自己年纪越大,过年就越没什么味道了,现在连找人打牌都难。
之前的同学聚会不知道在哪一年中断后,就没再继续过了。这个时候都是有家庭孩子的人,都在忙着带孩子陪老婆,哪还有心思参加这些。
越长大越孤单,老王今年过年没回老家,带着老婆孩子趁着过年的时间到处旅游去了,他父母也跟着过去了。
陆华侨一家子在京都,他刚好在那边有事,顺便把老婆孩子接了过去那边玩。虽然那边现在有点冷,但是一家人在一起也就不觉得了。
王小范在家,不过他也两个孩子,现在陪着孩子玩都来不及,哪有时间过来打牌。有时间的是徐亮,不过就他和张楚两人又打不起来。
徐亮不和张楚玩,还能去村里找人打牌。张楚没人跟他玩,因为他太有钱了。别人跟他玩感觉压力太大,都是附近的熟人,对张楚都知根知底。
这些年村里的人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起来,每家的收入也越来越多起来,让附近的人心平淡了不少,也和谐了不少。
在这个年代里面,一切的不和谐原因基本上都是跟钱挂了勾,患寡不患均。只要满足了这部分需求,好多事情都能省了下来。
除了张楚家特别有钱之外,大部分的人的身家基本上差不多。张咏做村支书这几年,对大队的收入进行了一些严格的统计和公布。
他自己对大队的收入没什么兴趣,大队的人自然清楚,人家那身家也不需要贪污这些钱。加上一切数据都公布的很详细,大队的人对张咏还是很认可。
尤其是这些年,大队在张咏的带领下,收入越来越高,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整个大队的百姓还是很感激张楚一家,没有这一家人,他们的生活水平就变化的没怎么快。
年二十六,张文虎带着张小毛和徐亮一起过来张楚家坐坐,几个人可以坐一起打打字牌了。现在家里的人也讲究了,嫌冬天打麻将太冷,全部换成了打字牌。
如果不是张文虎硬拉着一起过来,张小毛还真有点不好意思过来张楚家。前几年他就没来过,感觉很没面子啊。
如果当初他跟着张楚一起搞大水库那边的种植养殖场,现在也是湘南农业的一个大股东了,身家早就过亿了。
可惜娶了个鼠目寸光的老婆,生生的在他面前吹着耳边风,把大好的亿万身家给吹没了。张楚并没为难张小毛,他现在跟湘南农业合作,自己搞了个大养殖场。
一年也能挣个百多万吧,加上大队的收入,相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收入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