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流2002-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很少看省内的新闻,毕竟我又不在这边发展。我老丈人那边我跟他聊过,他对于我们的这个计划比较看好,不过真要搞好,就看你这父母官了。”

    张楚的老丈人说的这些话,其实还是在跟张楚聊过之后想到的。往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于一些东西也有自己的需求。

    对于一些传统的吃食,他们会有自己的爱好,而不是以前那种有的吃就好,没什么挑剔。这个时候这边搞一些特色作物啊,特色吃食啊,反而会更有市场一些。

    湘省这边一些原本就有的东西,好好经营下去一样有市场。比如这边的黄花菜,这边的油茶,这边的金银花等等,这些只要引导下都可以好好发展起来。

    这些东西本来就是这边有的东西,要发展并不需要花费多大的力气,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下就好,这要省很多事情。

    除了在这些种植方面想办法,还有这边的养殖业,一样能够发展起来。这些东西只要引导下,都能发展成一些规模出来。重要的是能销售出去,这块就需要张楚帮忙了。

    张楚加入进来自然不是为了学雷锋做好事,他得给自己挣钱。这边的产品出来,包装销售就由张楚来搞,双方共赢。

    除了这些,鉴于这边的耕地现在种的人越来越少起来,有很多的耕地慢慢的被荒芜下来,张楚他们还有一种变通计划。

    那就是按组或者按一个大队来,把组里或者大队里所有的耕地,林地这些按人口的数量组合到一起。然后以耕地亩数入股,试点搞批量生产种植。

    张楚家乡这边现在已经开始引进了收割机和插秧机,但是因为这里所有百姓的耕地有点散,这边并没发展起来那种规模化种植出来。

    而张楚给蒋靖的意见便是可以试着这样去做,这个其实在后世并不少见,但是这时候却很少,算是一种创新了。

    种植的东西不再是以前那种单家庭自己想种啥就种啥,而是统一规划,然后统一按照田亩数分配利益。中间的收割之类的事情,按人工给工资。

    这种规模化种植比散种好处要多不少,第一个耕种的人数不用那么多了,可以用机械化代替,解放了生产力。

    第二种植的东西也不同了,可以选择好的种子去种植,而且还能在种植的时候搭配别的副产。比如张楚他们这边就可以稻田养鱼,这也是一个增收的手段。

    第三就是耕种更方便合理起来,让种植变的更科学合理起来,也能更大的提高这边耕地的产值,还能提高农产品的价值。

    这些东西乡下的人感触没那么深,但是大城市的人就能感觉到。什么有机大米,绿色食品啊这些,都比普通的粮食要贵不少,而且还好卖。

    张楚跟蒋靖讨论的就是这些,但是又不局限于这些。这些是适合张楚他们家这边的情况,有些地方不一定适合这些,那便需要作出一些改变。

    种地能不能挣钱,这是肯定的,现在乡下还有农业补助,每亩地一百块钱,这也是收入。但是怎么种挣钱更多,人更轻松,这便需要方法,还需要引导。

    自己搞的网络商城,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帮助这边推广的特色农产品。这个张楚上马搞的时候,就惦记这块了。而掏宝往后也会搞这个,但是那得很多年后。

    张楚要成立的湘南农业公司,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来。由这边的公司去收集那些东西比较适合这边种,比较受欢迎,价值大,然后把这些资料交给下面合作的农户。

    下面的农户帮忙种植,收了之后按照收成交给农业公司,从农业公司这边领取报酬。而由农业公司拿到产品后后分选包装,然后去销售。

    这种方式跟后世的那些农业公司做法一样,张楚就是借用他们的手法,提前拿到这里来。这是一种比较成熟,而且又能双方共赢的合作方式,对于要提高政绩的蒋靖来说。

    这无疑是他晋升的最好的工具,只要他把这些在乡里搞顺,搞好。他往上升就无法避免。而对于张楚来说,他挣到了钱,还帮助了家乡的这些人发了财。

第四百四十七章 邀请

    “你要是在家里发展就好了,凭你的能力和眼光,我完全可以让你直接从大队书记干起。我们两配合起来,肯定能把这边搞的更好。”

    蒋靖的话听不出真假,不过张楚自己明白。不用想什么如果,也不用想什么怎样。如果自己呆在家里,肯定也没有现在的能力,这个如果就是个废话。

    如果自己在家里刨地,说不定蒋靖来这边做官,两人在路上碰上,蒋靖还会装作不认识张楚一般,何来的共同发展?想多了。

    做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对自己能有清醒的认识,对人心能够保持平常心。要不然被人家捧两下,就飘飘然了,这样的人多少会因为这个栽个跟头。

    张楚家乡这边很多的煤老板,暴发户。但是持久下去的并不多,搞个三五年,最多不过十年,基本上就衰落下去了。张楚觉得,这些人大部分就是因为这个心态了。

    两人商量了一番后,有些事情张楚这边需要先准备了,公司的框架人选啊,这些都要。另外自己那个种植养殖场张楚还想找些人手,这个找蒋靖的话会好点,这家伙似乎有这方面的关系。

    他的农业发展计划,就是找的相关的人咨询自己总结出来的,所以蒋靖肯定有这方面的资源。张小毛跟自己分道扬镳后,张楚的一些思路需要发展,必须要有专业的人士帮帮手才行。

    “你要找这方面的人?需要多少?待遇怎么样?”

    听了张楚的话后,蒋靖问道。张楚的计划他知道,所以需要这方面的人并不稀奇。不过待遇怎么样,这个蒋靖还是得关心下,要不然自己介绍人过来,到时待遇不好也麻烦。

    张楚见蒋靖这么问,便知道这家伙确实有这方面的人力资源,便把自己给的待遇说了出来。所有的专业人才,如果正式录用,三年后有企业分红,公司上司的话还有股份。

    这个待遇真的不差,不过这钱张楚还真的得出。要不然人家谁愿意跑这种偏僻的地方来搞这些?其他待遇也有,整体相比起来,比去南方那边的技术人才的待遇不会低。

    “这样的话我给你推荐一个团队吧,有个前辈在大学就是研究这块,手下还带着几个人。他们跟你的需求接近,而且还有更多的人手加入进来。”

    “你可以跟他们合作,他们给你提供技术指导,和新成果。你给他们提供研究资金和地方,双方互赢。然后你自己再找些人,其实就差不多了。”

    蒋靖说的这种方式张楚听过,自己可以考虑下这样操作。不过这个团队怎么样,张楚觉得自己还是要去看看,他们研究的内容张楚也有兴趣了解下。

    “这样吧,你春节早点从南方回来,我到时带你一起去省农大见见,那前辈是省农大的教授。到时你们能不能聊到一起,就看你们自己了,我只负责给你们引见。”

    “行!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看。这次我回南方,跟那边的同乡会的一些老板聊聊。看他们对咱们这个项目有没什么意向,到时我可以再拉些人过来合作,把这个搞的更大。”

    张楚听后回道,同乡会那边,之前就聊过这个问题。老雷他们对搞农产品这些东西确实有点兴趣,如果他们抱成团一起来搞这个项目,比张楚个人来推动要方便不少。

    而且都是一个市的人,他们在这边有着各自的关系。比如雷会长他们,在市里都有关系。对于公司的开始发展,也有不少的便利。

    “还有件事情,明年我们学校要搞周年庆典,你要过去么?”

    这个问题之前何芳跟张楚说过,不过张楚没有答应过去,没想到现在蒋靖又跟自己说起这事情起来,张楚依然没想过要答应过去。

    “我在那学校只读了一年多的书,两年未满,连毕业都没,学校搞周年庆典我过去干嘛?我在学校又算不了什么,懒的去了,你被邀请了?”

    在蒋靖面前,张楚不需要隐藏什么自己的心思。他对那所学校确实有点怨念,从未被化开过。这是两世的遭遇累积起来的怨念,特别是看了别人学校老师对学生如何如何好的时候。

    “嗯,我的联系方式老毛有,所以学校要搞这个他就邀请了我。这事情毕竟十年才一次,学校自然希望多邀请一些有点事业的学生过去助阵,让学校更有面子些。”

    对于张楚的遭遇来说,蒋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他并不清楚张楚为什么高中没读完就没读了。不过对于以前的事情,蒋靖觉得过去的就过去了。

    “我们班上的同学据说大部分都会过去,只有那么几个没有邀请到,所以不会过去。我这不是有你的联系方式么,所以问问你的意见。”

    “其实这也没什么,就是过去看看而已。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也没啥。学校的领导估计都早忘记了大部分的学生,有的老师和领导也早就不在这学校了。”

    “呵呵,这个不一样。我到时再说吧,现在没准备去学校参加什么周年庆。”

    张楚听后不置可否的笑道,到时再说吧,有的话他也不能说太死,要不然到时自己又过去了,那就真尴尬了。估计自己班上没邀请上的那几个,都是混的不怎么样的几个了。

    那学校的领导就那德性,丢过一次脸后依然没有多大的改变。对于这种学校,张楚很难说有什么感情。高中的同学,他关系近的也没几个,似乎什么怀念的东西都没。

    这跟张楚读过的初中和小学完全不一样,因为小学和初中有不少关系不错的同学,还要些值得怀念的时间好故事,所以他对这两学校的感情要深很多。

    “行吧,你自己考虑下。我觉得就是我们高中的同学碰到一起的不多,难得有这么一个机会,到时一起坐坐聊聊也不错。”

    蒋靖见张楚没有答应,便没继续跟张楚说这个话题了。他也不是学校负责联络同学的联络人,这事情还轮不到他来操心。

第四百四十八章 身价再涨

    “网上购物,我就爱上燕楚网络商城。”

    跟蒋靖这边商讨一番后,张楚便回到了东。这个时候燕楚网络商城这边的一些广告开始在各个网站,以及一些平面广告上面出现。

    代言人是黄雯,这妹子现在的人气很火,加上还年轻,正适合。张楚自己手上收购了几个站,加上其他的一些平台,现在都开始发力在宣传。

    效果怎么样,这个要过段时间才清楚。不过燕楚的名声,因为这些广告的作用,开始慢慢扩大起来,流量也比之前多了不少。

    商城这边具体的事情,张楚不怎么操心,他只看结果。所以知道那边在发力后,张楚便不再关注这块,陆华侨他们能搞好。

    这个时候何芳那边已经开始筹备在香江上市,张楚作为股东之一,他也要跟着过去。香江那边对于张楚来说,并不算陌生。这地方就那么大点,逛了几次后基本上就熟了。

    前世他去香江那边玩过几次,不过后来因为大环境,以及某些人的原因,让张楚对那边的好感一下降到冰点,然后就没怎么去了。

    老表终究是老表,不能见别人发展的比自己好。以前的穷亲戚发展的比自己好了,加上一些有其他心思的人,这些便心理不平衡了,便喜欢闹一下。

    重生后,打印耗材那边上市的时候,张楚作为股东过去过香江。现在再次作为股东过去,这边算是旧地重游了。这个时候的香江环境还不错,过去走走也没啥。

    “不用那么紧张,上市其实就是一个圈钱的手段。那些股民都是有眼光的人,服装那边的经营状态这么好,只要一上市,肯定得涨,你这马上身家就是亿万富婆了。”

    比起何芳一副紧张的样子,张楚的心态要轻松不少。虽然他不是服装这边的真正老板,但是他对这边上市一样很重视,但这并不会让他紧张。

    张楚是重生人士,又是经历过一次公司上市的人,比何芳对一些东西清楚的很,所以心态要好很多,能稳得住。

    因为前世何芳这边的服装公司上市的行情非常的好,还成就了何芳的神话,让她一夜过后,迅速成为一个年轻有为的女青年。

    现在服装公司经营状况比前世更好,名声大不小,而且效益也非常不错,张楚觉得这个价值应该跟高。

    事实也是如此,何芳这边的服装上市后的涨势势不可挡,比起去年过来这边上市的双q,效益好到不知道那里去了。那支股票,现在还没怎么涨,还在那里打着酱油。

    不过市面上的散股也不多了,张楚让人时刻盯着那支股票,不过收获并不多。看好老马的人,不止张楚一个,还有不少有眼光的人也盯着这块。

    不过张楚也没想过自己占有多少股份,他安排人去买的那些股票,这个时候行情都一般般,本着这钱不挣白不挣,所以先买下下来再说。这个不需要对股票有多懂,有钱就行。

    服装公司上市后,张楚的身家连翻两翻,近百亿的身家让很多人开始注意到这个年轻人来。他是两家在这边上市公司的股东,结果这两家公司在这边上市成绩都非常好。

    这说明这个年轻人的眼光非常的好,只是这些人不知道的是,这两家公司还不是张楚自己亲自上阵的公司,他只不过业余恰逢其会的投资了一笔钱而已。

    等张楚自己手上发展起来的公司出现后,这些人恐怕只有膜拜的份了。或许在他们眼里,张楚就会成为另一个成功的人士,到时到处都是吹捧的人。

    说不定那时张楚说自己要去某某地方搞个演讲,估计到时过来听课的人到处都是,邀请自己签名的人也会大把,自己也会成为别人嘴里的某某某。

    不过张楚自己还是清醒的很,他的心态也没怎么膨胀。每次他的心态要膨胀的时候,张楚就会到处转转,跟自己关系好的人吹吹聊聊,把自己的心态平复下来。

    这些人跟外面那些人不一样,他们不会去刻意吹捧什么,跟张楚以前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这样的人,张楚身边有不少,像老李他们。

    除此之外,张楚还会去自己前世上班的一些地方转转,会想想自己前世的情况。他现在能有这情况,只不过因为他比别人多了个重生的优势而已,除此之外,他的能力也就那样。

    有人跟张楚说过,挣了钱就要会享受生活,尤其还是年轻人。鲜衣怒马,佳人美酒豪车豪宅,都不能少。年轻人挣到钱了,不装一番逼似乎对不起自己。

    对于这些,张楚只是笑了笑。他的心理年龄并不年轻,而且看多了世间经历后就知道,生活的好,并不是因为享受了什么东西才叫活的好。装的逼再多,也不过眼下而已。

    真正的活的好是,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出来。无论别人各种装逼套路,自己都不会受到影响活的很好,活的幸福,这便是活的好。

    张楚这种人身上从来就不会自带逼气,做事他会高调,但是做人他从不高调。身边的那些人,并没因为自己的身份高了,然后慢慢疏远。当然,借钱的除外。

    自己初中的那个奇葩的同学,虽然张楚一直不借钱给他,但是这家伙并没气馁,在张楚面前依然是一副自我感觉良好的样子。背后做了什么事情,张楚虽然清楚,并没去揭穿。

    不过他们街上那帮混混倒下去后,让这家伙收敛了一些,不在同学旁边去说什么张楚的坏话了,只是张楚依然没有借钱给他。

    张楚对他有意见是一回事,但是这家伙的人品以及办事不靠谱才是最大的原因。就连以前关系好的同学,比如张小毛还会因为利益跟张楚慢慢疏远,闹别扭。

    换成这家伙,张楚更加不敢相信他。在利益和钱财面前,他的保证什么都不值一分钱,随时都能跟张楚翻脸,虽然他不一定能翻的过张楚。

第四百四十九章 湘南农业

    从香江回来后,张楚请了几个熟悉的人集体去海吃一顿**下,自己小圈子内庆祝下,好歹自己就要奔百亿富豪了,这个值得庆祝下。

    至于花猜花猜的干活,张楚没有去参入,由他们自己去安排了。随着东这边的酒店越来越多,现在这边的服务也越发有名气起来,不少外地的人跑到这边来见识一番。

    生活在这边的人,自然也会近水楼台先去下。对于这些,张楚不会去说什么,别人有别人的生活。自己又不是圣母,总不能见到什么不符合道德观念的东西,自己都去说教一番。

    这样很傻,也会活的没朋友。别人不一定会听,甚至有的听多了会反感,这些都有可能发生。而且他们不过是偶尔的去那么一两次,这感觉似乎也没什么。

    这本来就是这样一个时代,谁有心思去操那种闲心。

    张楚现在不过是身家那么多而已,并不是代表他拥有那么多资金,他手上的流动资金并不多,到处都要钱,也留不了多少。

    打印那块的股份张楚会全部卖出去,但不是现在。现在那边的行情还一直在涨,如果张楚卖掉了才是傻子。其他地方进账都不多,还不够开资。

    “张楚,你住那小区的房子现在多少钱一平?”

    问张楚话的是阳明,他跟刘伟一起,还有王小范。他们三这两年挣的也不少,看到张楚住那小区还有房子卖,三人都动了心思。

    王小范是要准备给自己小孩上幼儿园了,张楚住那小区的这块不错。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有,还都是不错的学校,所以他想到了张楚这里。

    而阳明和刘伟两人这是准备结婚了,他们在东这边工作,加上女友的原因,便也想买在这边。而且几个熟悉的人住一块,没事打打牌,喝个酒也方便。

    “这里的房价相对这个时候来说,比较贵,但是值。买在这里比其他地方划算多了,而且小孩子上学读书也方便不少,他们走路都能去读书,省了不少事情。”

    这可是后世所谓的学区房呢,价格肯定贵。但是这个时候的房价,再贵也就那样,见他们三想买房子,张楚还是很推荐他们买这里。

    买了不上当,买了不后悔,而且十年后,这里的房价会升的让他们怀疑人生。就这一套房子,能让他们迈入几百万富翁的序列中去,而眼下不过几十万而已。

    “嗯,这些便利条件确实不错,我就定在这里了。”

    被张楚这么一说,三人想了下后都心动起来。老王直接就付了全款拿了套房,他这些年搞了几个专柜,一年挣个几十万一点问题都没,身上有点小钱。

    他家里那边,父母身体健康,还盖了一套房子在那,乡村小别墅。虽然算不上多豪华,但是也不错了。对于王小范来说,他现在没什么经济压力,付全款一点问题都没。

    阳明和刘伟两人想了番后也各自选了一套,他们没跟王小范那样直接付全款。对于他们两来说,虽然挣不少,但是开支也不少,全款压力大。

    这样算算,张楚身边的人现在几乎都买了房。徐亮也在这个小区,徐丽在这边买了套,在滨海那边也买了套,这妹子有点投资眼光。

    张燕就住在张楚对面,马晓燕现在也在这个小区买了一套。老王也好,李培和刘萍都有房子。对于他们来说,也能算小小的成功了。按照这个时候对于年轻人成功的定义,就是有房有车有钱。

    这些张楚身边的人都占了,有房,有车,钱也有。虽然不错,一个人身上小几十万应该还是有。对于乡下人来说,这算是非常的成功了。

    “你准备在家里搞农产品这块?把我也算上去,我要参一部分股!”

    从香江回来活不久,张楚找了个机会跟自己同乡会的一些关系比较近的人说了下自己的湘南农业,刘总听后立刻就表示很有兴趣。

    这些年过年从张楚家里买那些东西的时候,让刘总看到了里面的机会。那些东西味道真的不错吗,肯定好卖。现在听张楚说准备在老家那边先慢慢搞,刘总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除了他之外,雷会长对这个也要兴趣,而且对于发展家乡那边的事情,他一向都比较热心。张楚对湘南农业公司这块的定位,发展方向都规划的很细致,雷会长一看就能懂。

    如果这个公司搞大起来,对于家乡那边的百姓来说,无疑一件好事情。所以不管能不能挣钱,他都会加入进来。

    在这方面,雷会长比张楚他们要强不少,人家的生活理念跟张楚完全就不在一个频道上面。这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有责任感的人。

    除了雷会长同刘总,还有几个手中有点资金和资源,对这块又比较有兴趣的老乡也跟着加入进来。这让张楚的队伍又涨大了不少,这些人跟普通的合作者不同。

    他们手上有资金,然后在家乡那边有人脉和资源。湘南农业公司要搞大,不单单是张楚自己依靠资金去搞,资金和资源以及人脉,他都需要。

    在同乡会这边拉了人后,张楚便开始准备回家跟进这块的事情。这个时候差不多快要过年了,张楚不仅要回去看看自己的老婆小孩,他还要同蒋靖去下省农大,跟那位专家接触一番。

    这个人到底行不行,关系着张楚的后续计划。现在资金和资源已经到位,就欠发展的机会了。张楚在大水库那边的养殖场算在了湘南农业的旗下,还有张小四和张咏搞的那个。

    张小毛那边张楚就没去过问了,他有他的路。两人在分道扬镳后,张楚就对他没什么想法了。原本想培养一个好帮手出来,结果人家不愿意。

    湘南农业这块,对于张楚来说,这是他很有兴趣的一件事情,也很上心。前世的南方那边的温氏集团的发展模式给他提供了蓝图,他的规划也是基于温氏的发展观念来制定。

    但是真正具体怎么搞,张楚并没什么经验。他以前在家跟着自己老妈从六七岁就开始下田种地养猪,但是那是农村用的土方法,对于现在的湘南农业根本就帮不上什么。

    所以张楚才需要找人。跟着蒋靖来到省农大后,刚好黄燕今天也有时间,便跟着他们一起过来。三个孩子吃了奶后在睡觉,张楚的丈母娘和保姆能看着。

第四百五十章 冬天里的一把火

    “你怎么想起了搞农业这块?现在投资这些,是为了让你老家那边的人全部都富裕起来么?”

    对于自己老公突然的决定搞个农业公司出来,黄燕不太理解。之前张楚同蒋靖筹划的时候并没跟黄燕讲,所以她不太清楚。

    不过这不妨碍黄燕把自己老公想的高尚一些,比如致富不忘本,年轻老板南方创业挣了钱后回家搞农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这种东西不时在报纸出现,自己老公说不定受影响了。

    “这是一个原因吧,另外蒋靖这家伙在那边做领导,不是想搞点政绩么?乡下那边想要发展起来,更多的就是靠农业。所以就搞了这个公司,顺便咱们自己也挣点钱,支持下老丈人的工作。”

    张楚没有跟自己老婆说实话,蒋靖是黄燕的表弟,加上老丈人的原因,他说的这些都是片面话而已。

    对于农业这块有没前途,张楚从不怀疑。说农业挣不到钱的人,基本都是农民,因为这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站在整个链接的最低端,除了干活他们说了算,其他轮不到他们做主。

    农业不挣钱,怎么以后可能会有那么多资金拥入进去。在农业这块,两头都不怎么挣钱,真正的利润在于渠道和那些企业手中。

    他们压低起点的收购价,抬高终端的卖出价,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张楚现在掌握着起点,掌握着渠道,掌握着终端,这些都在自己手里,想要挣钱并不难。

    但是这么搞才能让整个链端都挣钱,挣到钱这个才是重点。虽然政府有各种扶助,但是那点钱并不够张楚的胃口,他想要的也不止那一点点。

    民以食为天,以后随着那些领导们把好好的耕地变成了荒地,然后再把荒地变成了商品住房地。城市里面的高楼和水泥路越来越多,耕地的面积越来越少。

    而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农业这块的重要性就越来越强起来。

    是人总得要吃东西,粮食和作物少不了。耕地越来越少,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光靠进口能满足需求么?所以搞农业这块,挣钱不会比搞其他方面少挣。

    蔬菜粮食瓜果这块的价格年年都在涨,而自己控制资源源头这块,拥有自己的渠道,以后自然能在这方面拥有话事权,想要获取自己的利益,这并不难。

    至于什么为家乡老百姓创造致富条件啊,什么帮蒋靖搞政绩啊,这都是场面话,说给别人听听而已。张楚的根本目的,还是挣钱,不挣钱让他搞慈善,那得随他心情。

    “这是吴教授,他现在手上有几个研究项目,跟你那边的养殖种植业能贴合上去。这是张楚,我高中同学,他现在准备在老家这边搞种植养殖这块,需要些技术人才,所以我便带他过来跟您见见面。”

    吴教授比张楚想象的要年轻,大概六十岁左右。蒋靖在一边引荐后,吴教授看了眼张楚,脸上的神情有点疑惑。因为张楚的年纪太年轻了,也不知道这家伙怎么会对这些有兴趣。

    农业这块,这要出成绩,投资并不少。眼前的这个张楚不知道是哪家的富家子弟,还是就过来玩一把而已,这对吴教授来说,有点怀疑。

    “吴教授您好!”

    张楚倒是没有太多的反应,不管吴教授年轻还是老,只要他有真正的能力,这个合作张楚还是很愿意和他一起来。他需要的是人才,很年纪和学历无关。

    “我们先去看看我这边的一些成果吧,有成果在,好说话一些。不过这些东西需要的资金也不少,还需要花费时间,你们知道的,搞研究就是这样。”

    虽然心中有点怀疑,但是看着蒋靖介绍的面子上,吴教授也没有什么不满。而是直接就准备带着张楚去他的研究中心看看,他们自己有一处小的养殖种植基地。

    不过一些话他得说在前面,原因就是他不怎么相信张楚。这边的各种配套设施都准备的很好,除此之外,这边对一些传统的国内农业种子都有保留和研究。

    张楚看了一圈后,就立刻同意起来,然后把自己准备好的合同给吴教授看了眼。湘南农业聘请他的这个研究团队为技术指导,每年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