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想为王-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等级的防守反击。
从球场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拿到球,就立刻展开的防守反击。
只是比那种龟缩防守,被打得欲死欲仙的好不容易拿到球,立刻两三个人碰运气般冲出来反击,显得气势恢宏多了!
不是内行都看不出来他其实打的是防反。
说到这里,提到龟缩防守,是不是想起来曾经的蓝风队,那支白浩南跟随沉浮了十来年的球队,一直都这个打法,白浩南已经看得无比熟悉,对其中利弊心中了然多了!
江州队的时候他曾经就想这样打,但不得不承认,部分位置不够支撑这样的打法,两三个位置不足,就打不起来,集训队一开始只打算在江州队基础上补强,谁知道来了国青队的一帮家伙,从均衡实力上来说,平均都要高出大学生球员的一帮希望之星,终于给了白浩南这样的可能性。
现在就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刻。
这场比赛出彩的竟然就是王昕彤和曼巴。
本来王昕彤是替补腿部受过伤的曼巴出阵的,白浩南索性雪藏了曼巴这个主力,就是等到别人想不到的时候出来。
现在两人一左一右在老黑两翼,曼巴瘦高灵活,王昕彤匀称敏捷,共同的特点恐怕都是高智商。
足坛里有技术无输出的球员比比皆是,各大顶级联赛的顶级俱乐部都多,譬如著名的曼联四大暗黑天王,其中的那张窗户纸正是球员的阅读能力。
学生时代无论学中文还是外语,都有阅读理解的题目,这种题练习的就是对一段文字阅读以后,找到其中的中心思想,简化出主要内容,再阐述表达核心。
球场上同样。
有人说中后场容易出阅读比赛的高手,就因为他们向前能看见大部分赛场,能看见大部分双方球员的行为,慢慢会养成阅读比赛的习惯。
白浩南就属于强迫在复盘之下必须上半场旁观阅读,下半场身处其中阅读,这给了他不停换角度的习惯。
而大学生球员,在这个单项上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曼巴和王昕彤相互照应着不停大声叫喊,内容竟然是:“嘿!崩沸了……凯子崩沸了!”
凯子一脸的生无可恋!
“动能定律加受外力的合力,左旋!”
回追的栗征一脸你特么的在说什么?
中间的老黑反正满脸习以为常的憨厚笑容,老子听得懂,但不参与的神情。
不知道是为了减压,还是让自己更容易专注,自打这俩搭档以后,就经常用这些极为拗口的术语相互喊!
物理专业学霸还会回答:“再加上引力吧……”
于是平京理工大专业的王昕彤高高跃起,用一个轻松自然的姿势在空中把球卸下来:“还真是……”
德国球员本来听不懂他们的内容,但觉得这俩中国人就是神叨叨的表情特别自如,曼巴补个刀:“我还会点德语……嗨,你好吗?”
这下德国球员都是一脸什么鬼操作的神奇反应。
也许这就是高智商的优势,辅修了心理学的王昕彤还会提醒:“别想着获胜,获胜就会自然到来……”
简直特么就是在念咒语,老董都啼笑皆非的远离这俩。
但显然有了不慌不忙的前压后卫线,当进攻发起点是在后卫线,他们前方就有很多的选择,特别是前方有三四个人都是以传接球为主要工作的进攻前卫,念念叨叨的高智商后卫在选点的时候,竟然还会简单排序:“最新老征排第一……凯子第二……”
“好咧!”
当其中一人在拿球的时候,另一个自动变身为临时程序员,拿出多个变量选择,还即时更换选项!
接着再不停分析对方球员,和白浩南的分析截然不同,他们是计算机式的:“这前锋变量选择不足,容易产生冗长惯性!”
“别靠近那个边锋,他的步频速率太快,容易改变节奏,加强容错……”
白浩南都只能一脸你们特么说人话好不好?
这一切都被场边的拾音器和摄像机位给录下来了。
把电视机前的中国观众笑得前仰后翻,又觉得新奇无比,这就是大学生足球?
边踢球边讨论代码?
但这么打就是有输出。
745、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命?
输出是个游戏圈传过来的用语。
有助攻,有人头,能够为团队提供直接对敌伤害的才算是输出,那些隐性辅助是不能计算的。
所以后卫线很少谈输出。
但是曼巴和王昕彤却把就地反击这事儿做成了输出。
根据介绍,这支德国队真是巴伐利亚州的一所大学校队,在德国学生联赛中脱颖而出,要说职业球员履历的,可能就他们的教练了。
出场就对白浩南热情伸手,说他到中国旅游过,也对白浩南的执教手段很喜欢,白浩南本能的想这孙子应该是客套话。
可真的比赛展开,就发现对方是真的球员平均实力还不错,但教练水准嘛,只能说这位退役后的职业球员又去考了教练资格证,一切都是按照教科书上的东西一本正经传授的,几乎没什么灵活应用的感觉。
他所有球员的打法也都是一板一眼的,上来四四二阵型,那就四平八稳的后场中场前锋调度。
肯定也按照小组赛对中国大学生队的观察,考虑了尽量限制栗征和华成,还有吉敏的战术。
可是开场就被完全变样的提前版三后卫打得措手不及。
两名年轻的前锋完全被老黑他们三人用人数优势钳制,中场更是被五人全面压住,吉敏驾轻就熟的在对方后卫线一个人就牵制住几个人到处移动。
习惯于正规军打法的德国大学生颇有种有力没处使的郁闷感。
而且由于曼巴和王昕彤压过了半场,他们距离对方禁区的距离并不远,十来分钟时候,耳听得曼巴又在给王昕彤远远高喊:“阈值临界点差不多了,给前锋!”
白浩南恐怕都不晓得阈值是个什么意思,更不知道这俩高学历的后卫到底凭什么认为有临界点差不多,但他们用的又偏偏是白浩南的战术。
王昕彤没曼巴那么长手长脚的有妖异对抗力,他是四个主打中后卫里面最矮的,一米七八的身高在现如今后卫模板里面确实不够高,但他有种自我思考下的灵活,也就是动作不按常规来,口中喊着好咧,又是个高高跃起,他特别喜欢跳起来做动作,这不但弥补了身高,还可以抢在对方球员预判前一点点,有点武术中踢腿的动作凌空把球弹出去!
看着就像后卫慌乱中匆忙的抡一脚,不管方向乱七八糟打出去就好。
却直接越过了中场一大堆人,往着禁区角去了。
就像吉敏无意撞伤那位意大利守门员的位置,白浩南无比钟爱禁区角,他的队伍里面,卡德拉、周波、努米迪亚都是利用禁区角的好手,因为根据那本都被白浩南翻烂了的《soccer iq》里面反复提到过,白浩南自己在战场上也多次验证过,大禁区的角上,就类似战斗中的攻击险地,只要占据了这个点,就是个让防守方极为不舒服的命门,时刻面临要么放弃要么犯规的艰难局面。
说起来简单,谁都能知道那个禁区角重要,但怎么用得好,那才需要功夫。
白浩南靠反复锤炼无数的细节来夯实。
曼巴的叫喊,肯定同伴们都听见了,哪怕有人听不懂阈值,起码也知道前锋是谁。
王昕彤的回应更是游刃有余的认可。
所以看见那个高高飞上天的皮球,吉敏已经启动了。
老实说,后卫长传给前锋,这抛物线很讲究,高了,像迫击炮似的,又慢又仰,很适合对方后卫组织等待,前锋常常得仰着脖子傻站,平了,又快又直,前锋不容易追,而对方守门员则能稳稳的迎面接住。
所以一般情况下,这么传不太靠谱,对方后卫也自信满满的等着拦截。
但是别忘了,吉敏是白浩南培养出来的前锋。
可以说跟随白浩南时间最长的在场球员就是他,这早已不是那个只会埋头冲刺的被淘汰大二学生,只仰头看了下空中抛物线,再看看对方后卫站住的身位,他就忽然做了个变动,原本已经朝着落点冲刺到只有**米的时候,忽然减速,还朝着旁边顿了下脚。
只要踢过球的,多半都经历过这名后卫的场面,空中有球飞过来,这时候往往就俩选择,没干扰的话心里有百分百把握停下,如果对方冲近了贴身拼抢,那就安全起见的头顶脚踢反正远离,跟刚才王昕彤的动作差不多。
这个叫解围。
偏偏吉敏这时候急停!
给了这名后卫一个能够把球留下的错觉。
只要不是那种天赋异禀喜欢耍花样的天才,标准的后卫这时候都会选择那就拿下来,控制住给别人。
还是得说跟着白浩南的人,都是好演员,吉敏急停这下甚至还侧脸看了下旁边,好像是明知道抢不到了在思考下一步咋办。
这才真的麻痹了防守球员,产生了盲目自信,他觉得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可以轻松的把球控制在脚下,那就停下来吧……
其实吉敏眼角一直瞄着对方呢!
这也是阅读防守球员身体语言的能力,在球落下来之前的那一刻,准备一脚抡出去,和要稳稳停下来,身体本能做出的准备动作是不一样的,他的身体已经透露出他的意图,意识到防守球员没有选择在第一时间解围的刹那。
吉敏又高速启动了!
当年他在白浩南面前展现过的最大强项就是启动。
两年多过去了,吉敏终于知道怎么把自己这一丁点最强的天赋发挥到极致。
能高速启动的球员很多,但如果懂得先诱骗对手,再高速启动,那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了。
所谓斗勇还要会斗智,就是白浩南灌输给自己球员的重点。
当初他教会医科大前锋,揣摩记住对方中后卫倒退几步必然冒顶,就是这种体现,只是那时候还用比较简单的死记硬背,现在已经教会前锋玩心理战了。
想想吧,那防守球员原本看见高速冲过来的前锋,第一选择就是解围打出去,瞄见刹车中止,才改了主意要自己停下来,谁知道马上又看见冲上来!
而且吉敏还用尽手段的面目狰狞,脚步凶狠!
瞎子都能感觉到他的志在必得!
身体是为停下球做出的髋关节、肩部运动,临时改变就很别扭,而且大脑里面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改动,已经有点乱了!
那么第一次触球出现问题的概率会非常大!
特别是面对大学生球员,年轻球员,他们因为经验不足,在这种人为制造出来的突发状态面前会慌。
啪的一下,可能就是脑海里准备不足,脚腕不够柔和,球就停得距离身体远了些!
这一切其实只发生在短短一两秒内!
在甲级联赛中已经无数次这样去诱骗试验过的吉敏,纯属日常操作。
白浩南叮嘱过他,不这么干,傻乎乎的冲上去抢,百分之百都会被对方后卫迎面解围,不上去抢,对方更可以停下来做更多事情,而这么干,不管怎么说,可能迫使他完成一次糟糕的传球,或者差强人意的解围,也可能拖慢对方节奏,让对方球队不舒服,总而言之,情况都不会比让他直接把球稳稳踢回去更糟糕。
逼抢逼抢。
逼一下,再抢,吓唬吓唬对方,再抢。
利用节奏的变化,破坏对方的节奏。
不是每次都能成功。
但只要成功一次,好比现在,吉敏就像个刮刮彩刮到台彩电的孩子,心里乐开花的扑上去,脚尖一捅,就把足球摆脱了后卫的控制范围,冲进禁区!
实在是因为这个长传冲吊太过寻常,德国大学生们都认定自己的后卫能轻易解围,谁知道两个人之间还发生了这么复杂的心理博弈呢?
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过来靠近支援的,唯一一名准备等着接传球的后卫都在七八米外。
这就是高位逼抢的核心。
自己的高位就是对方的后卫线,在后卫线抢下来的球,那就直接面对守门员了!
投入不大,收益回报很高啊!
真特么符合白浩南的鸡贼脾性。
结果可能吉敏也是嗨了,脑子里有瞬间的过于激动,忽然感觉到脚下一绊,还没反应过来,刚刚全力提速的身体,这次像个面粉袋似的直接砸在地上。
那名被过掉的后卫可能也是脑子彻底混乱,已经被过掉,还伸脚勾翻了吉敏!
实在是可能他内心觉得这就不是被过掉,纯粹是被阴掉的!
但吉敏是靠的脑子,这位就犯规了,还是在禁区里面的严重犯规。
当单刀球员面对守门员的时候,最后一位防守球员对他犯规,任何犯规动作导致单刀终止,该球员红牌罚下。
这是明文规定的严打。
既然在禁区里,那就是红点套餐。
可重点不在这里。
随着全场观众哇的一下惊呼,直播间跟电视前的中国观众可能轰然喜悦的跳起来刹那,然后就看见吉敏是真的倒在那里一动不动。
最近的泥鳅冲上去跪在他面前低语两句,抬头已经是无可奈何的对教练席做了个换人的手势。
对方动作太过恶劣,吉敏已经在他身后半米多的距离,完全脱离了他的控制区,完全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面对守门员上,全身肌肉用尽全力的在提速,等于给了自己一个很强的加速度重力,脚下这一勾完全意想不到的后果就是,让他摔下去得很重,重得他都来不及反应。
好死不死的肩头落地。
寻常这么摔一下,可能顺势一滚就没事儿,但这回,有根骨头直直的顶在地上,全身重量纵向的压在骨头上。
角度朝着任何方向偏点都不至于这么惨,吉敏却偏偏就那么正。
全身重量加猛提速,全压在那根指头粗的锁骨上。
队医上来小心翻过整张脸全是黄豆般大汗的吉敏,肉眼可见他的肩头已经隆起来的不正常鼓包,摸一下也无奈:“锁骨骨折,还是粉碎性的,手术装钢板固定吧……”
甲级联赛最佳射手,苦苦挣扎了好几年,几乎已经放弃了职业生涯的吉敏,在自己最志得意满的时候,被一棍子打入谷底。
橘红色的担架把他抬下去的时候,第一场比赛进球狂吼的年轻人,一看见白浩南迎上来,竟然哭出来!
委屈得像个两百斤的胖子。
746、不美颜就是犯罪
这就是运动员最大的悲哀。
伤痛。
多少天才决绝的球员,都在成长过程中,因为伤病被折断了翅膀。
知道为什么现在国家队球员打得那么烂么?甚至远不如他们在俱乐部的发挥。
怕受伤。
因为在国家队受伤以后他们什么都没有了。
曾经专业体校,专业队里面的中国足球运动员,伤不伤基本都都有国家兜底,在那个物质不丰裕的年代,哪怕断了腿安排个看门儿的生活也能过完余生,对很多从农苦家庭出来的专业运动员,这也是一辈子的生活,还不错。
因为没有更好的生活比较。
所以那时候专业队退役几乎都是一身的伤,国家队里面、专业队里面都一样拼命,相比之下国家队集训补贴还高点,起码高于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收入。
所以那时国家队卖力。
现在呢?
国家队津贴依旧是那点标准,哪怕翻几倍,集训一段得几千,已经是很高的社会收入了,可是跟在俱乐部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俱乐部交税都不止这点津贴费。
最关键是,现在所有球员的所有权在俱乐部,万一球员在国家队受伤废了,除了商业保险,国家是不赔偿不承担的,俱乐部会怎么办?
大部分俱乐部都是像扔破鞋一样扔掉!
又不是在俱乐部比赛里面受的伤,凭什么要俱乐部来兜底?
俱乐部投资巨大,结果在国家队废了,没要赔偿已经是很义气了,还要来承担未来?
这也太坑爹了吧?
哪怕是在俱乐部梯队、青少年队里面受伤退役,也能一次性拿到三十万赔偿补助,在国家队被废掉,这点钱都不一定有。
更何况对能进国家队的球员来说,这时候他们已经站在这个几千上万亿市场的顶端,一年三四百万乃至上千万收入,瞬间打断,后面还有好几年狂赚的时间,被废掉是什么感受?
哪怕不废,停赛一年养伤那都是多少钱?
任何保险也不会赔后面这几年的收入吧。
这可不是大家都赚几百块,残废以后乐呵呵去看大院门,闲了给人露一手显摆老子当年是国家队的年代了。
已经见证过几百万几千万年收入能过什么生活,再掉落谷底当个啥都没有的残疾人?
光是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都能把人逼疯!
所以还指望职业球员到国家队能卖力?
骗傻子吧?
就像国青队那些球员当初看白浩南队伍的反应。
功利至上的思维在这个国家最近三四十年大行其道,所以谈为国奉献已经是句空话,真不能怪球员。
白浩南看着满脸泪水的吉敏被紧缚在担架上,医科大研究生兼队医,用一个冰袋压在骨折的地方,他却没有嘘寒问暖,更没捶胸顿足的焦躁,轻描淡写的拍拍吉敏的腿:“不错啊,好好养伤,没死明天就又是一条好汉。”
对的,在白浩南眼里,就这么冷酷又无所谓,只要没死,什么都好说。
换个人说这种话可能真的会让人寒心,可吉敏抬眼看着那还笑得出来的白浩南,不知道为什么又是眼圈一热,然后就不好意思:“草!头儿,你现在泡男人都这么熟练了。”
白浩南哈哈哈:“去吧,顺便撩个韩国护士,晚上一起吃饭。”
吉敏顿时觉得,好像这个建议也不错,骨折的地方都不怎么疼了,至于未来,忘得一干二净。
苦脸变笑脸的医科大队医都说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激素分泌有镇痛效果。
但吉敏多了个心眼,居然要求在后台看了点球再走。
好多球员跟过来,看见白浩南笑骂送走伤员。
狐死兔泣,是个动物在面对同类伤亡的时候,都会有感同身受的心理影响,更何况人。
上场意大利队恐怕就是在鲜血淋漓的守门员惨状下,全线溃败的,这个锅说不定就应该背在他们那个不够专业的教练身上。
而白浩南很清楚,这时候吉敏的伤不能影响整支队伍的战斗力,或者说对于战场来说,伤亡的同伴应该激发更多战斗力,所以这几句调笑居然让球员们笑出声来。
有点阴霾忽然散去的感觉。
白浩南还笑骂:“卧槽,这个点球,还是不要老董去了,免得别人发现你心理素质好,曼巴、昕彤,你俩自己猜拳谁去罚点球。”
王昕彤打个寒颤:“头儿!别这么喊我,得慌,我有女朋友了……”
众人更是哄笑,曼巴伸手搂了他窃窃私语,几秒钟后两人决定还是王昕彤去。
物理学霸给出来的解释居然是:“我腿太长,力臂长这摆动时间就长,容易被人判断方向。”
好几个专业球员的反应都是你特么说什么意思?
点球就是个心理博弈。
11米距离上面对那么大的门,门将能够扑住的范围其实很小。
门将赌方向,球员尽量射得越快越偏,就这么简单。
可实际上无数顶尖球星栽倒在罚点球上。
平时演练无数遍的一个动作,在巨大心理压力和这种博弈中会崩溃。
脚下发软、动作变形,不是被门将轻易抱到,就是踢到门框外面去。
这也是足球最有观赏性的一个场面。
对方职业球员退役教练的优势在于给自己的门将也低语嘱咐了好一会儿。
那门将先故意到点球点,近距离眼睛对鼻子的看王昕彤,还很人高马大的双拳对撞几下,守门员手套特别膨大的造型跟拳击手套差不多,凯子在外面看了发飙:“卧槽尼玛!弄翻了吉哥,还想干嘛!吓唬人啊……”
原本的第一点球手老董倒笑笑:“他又听不懂,有本事英语啊,你不是号称你六级英语么……”
曼巴也噗嗤:“德语!是德语,我来教你……”他本来真准备下一步到德国深造学业的。
王昕彤闻声回头笑下,学过心理学的脸上确实看不到紧张。
这种压力其实就是自己吓自己,踢不进队友拼死拼活得来的点球,淘汰赛没法领先,球队要是因此被淘汰,越想越吓人……
天生心大的人不会吓自己,因为想不了这么多,但大多数人,而且是越聪慧的人越容易想多。
但学了心理调整的好处就知道为什么,提醒自己不要想,王昕彤甚至就这么扭着头和曼巴扯了几句静止物体加速度的测算方式,曼巴肯定:“还是加速度最靠谱,角度始终没有加速度变量可靠……”
王昕彤再笑笑点头,听见裁判吹哨提示可以踢,才把头转回去,看都不看对方守门员使劲虚张声势的蹦,二话不说猛冲两三步助跑,嘭的一脚猛抽!
曼巴那番话翻译成人话就是,再怎么精妙绝伦的打角度,都不如大力猛抽一脚!
大力出奇迹嘛。
对方门将真是只看见影子一闪,在王昕彤起脚瞬间,赌博式的朝着一边使劲展开身体遮挡。
结果那皮球正正的朝着他刚才的地方就打进去!
要是他不跳不动,反而说不定还挡着了!
王昕彤贱笑的样子也有白浩南几分风采,食指拱起做个“九”字顶在嘴边,狂奔到场边镜头前面强行要了个特写!
其他球员看见,连忙也都做了个九字,欢笑着冲到一起……
连评球大神和国家电视台的解说都感动了:“9号!9号你看见了吗?受伤下场的9号,是你的拼搏换来了这个点球,所有的同伴都要把这个球献给你……”
吉敏是看见了,忘记了冰镇的肩头,激动的想挥拳,却疼得差点昏死过去,这下只能加上氧气面罩赶紧送走。
不过细心的球迷却看见屏幕上王昕彤分明是在对着镜头嘟嘴亲吻啊!
难道……
无风不起浪,以前肯定没人多想这个,现在白浩南这教练都这样儿自带男朋友。
难道18号球员和9号前锋也是cp?
有其教练必有其弟子嘛!
网上真是轰然一下传开了。
当然球员们不知道。
欢庆点球以后,白浩南派上一名国青前锋顶替吉敏的位置,重新投入战斗,这才不到二十分钟呢。
德国队就要十打十一了。
国内直播平台上已经令人咂舌的冲破八百万人同时在线观看彤彤直播间的纪录!
这不是那些动不动上千万的进进出出都算一个人头的流量,而是整整超过八百万人都聚集在直播间里观看!
彤彤的小脸蛋都绯红了,沁出点小汗珠在鼻尖,依旧卖力的又唱又跳引导直播间气氛,只有轮到评球大神们唾沫四溅时候,才悄悄坐下来喝口水,阿威眼神复杂的注视着她。
彤彤泛起可爱的笑容面对:“怎么?”她的姐妹们可是经常在偷偷把威少收进镜头里的,这会儿更是明目张胆的转过来。
也许放在以前,阿威会无比反感被围观,但不知道是异国他乡还是中国人让他有些诧异的反应,现在无所谓一样笑笑:“羡慕你是个漂亮的女孩儿啊。”
彤彤也笑下,双手摁在有点累的双腿上尽量伸直,也自然看到了无名指上的小钻戒,她还做了个类似伸懒腰的动作:“嗯,以前没珍惜过,只觉得这是个工具,可以满足自己别人**的工具,现在才知道我可以做到以前不敢想的事情,都是他教我的,只恨稍微晚了几年。”
阿威眯了眯眼:“值得爱,愿意爱,那就够了,用心体会吧,你还远远不够,当你能被很多人知道,对很多人造成影响的以后,有人想怎么牟利,有人想的是要更加出名,但有人却想怎么去传播爱,去引导帮助更多人,懂了这个,你才能懂阿南是什么样。”
大学生的好处,就是能听懂这些语言,彤彤若有所思的想着,好一会儿轻声:“你……会一直陪着他么?”
阿威简单而坚定:“会的,他是我的信仰。”
彤彤有点惊呆了,清秀精致的脸蛋轻启朱唇,合不拢似的:“信……信仰?”
阿威傲然的笑笑:“你不是我,你不懂。”
彤彤十指交错,绞紧了更能感受到那枚戒指的存在,深呼吸小挺胸:“这是我最棒的一年,从遇见他的那天开始,我的人生就像打开了另一个世界,人生好像就有了更多更美好的意义,我知道,傻乎乎的想把自己一切都付出给他,他也不会放在心上,可我就是想这么做,哪怕我一直都在嘲讽旁观这种傻子,可……”
阿威摇摇头:“越过这道门槛,他对你好,你认为是为什么,贪图你能赚钱,希望能骗你上床,又或者别的什么?想清楚这点,你才会真正改变看待世界的角度。”
曾经代替白浩南在寺庙修行的阿威,像个不厌其烦的法师,轻言细语解释。
彤彤有点痴了:“他……我觉得他就是随手选中我,就像随手在路上捡了小狗小猫,可……小狗小猫不会赚这么多钱,他对我就是漫不经心,可有可无的,就是这种关系感觉让我觉得,嗯,很迷人,很久没有这种心动的感觉了。”
阿威瞄了她一眼,脸上洋溢着奇异光彩的少女真是好看,让他都忍不住举起手机咔嚓自拍下合影:“有空介绍阿依给你认识,她六岁开始就把阿南当成自己的信仰了。”
彤彤居然要求先看照片美颜了没,聊的什么都忘了。
747、学生见老师
少一人作战,在足球场上是个颇为头痛的事情,特别是还落后一个点球。
但少一人作战的队伍,往往又能迸发出极强的战斗力,这在足球场上更常见。
因为少个人,只要这支球队还有战斗力,所有人都像是从拖延症里面醒过来似的,全力以赴的有了紧迫感,加倍努力的想弥补那个同伴不在的缺口。
十个人弥补一个人,还真不算很难。
比赛并未如同想象的那样,立刻变成一边倒,更没有出现意大利队那样无法控制局面的崩盘。
德国大学生队反而有板有眼的和中国大学生队开始打对攻!
之前一度被压在德国队半场的局面,少了个人,反而好像拔河似的,一点点把战场挤到了中场,再靠到中国队这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