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重生记-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谭拓说道:“也许是我们想太多了,压根没有干旱,或者说只是小的旱灾。”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这种东西他们控制不住,所以担心也没有用。

    韩建明说道:“我们储存了那么多粮食,就算真有旱灾跟蝗灾也不怕的。”这些粮食,就是他们的底气。

    云擎听到这话,开口说道:“王妃让邬阔在江西跟安徽购置了一百万石粮食。这些粮食,已经在运往西北的路上了。”邬阔的动作,还是很快的。

    谭拓低声说道:“若真有旱灾跟蝗灾,那王妃可真就是再世的观音菩萨了。”他们从去年就开始做准备,储存了足够多的粮食。如韩建明所说就算真有天灾,也不怕。

    云擎说道:“我还是希望这一切是我们杞人忧天。”一旦出现旱灾,可就不仅仅是西北的事了。周边省份,必然也逃不过。

    谭拓跟韩建明异口同声地说道:“我们也希望所担心的不会发生。”一旦出现旱灾跟蝗灾,损失无法计算了。

    三天后,玉熙出了月子。前面三次出月子,玉熙要洗三次。这次比之前好些,只洗了两次。

    从头洗到脚,玉熙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洗完澡后,玉熙坐到梳妆台前。

    望着镜子里那圆圆的脸的人,玉熙忍不住捏了下自己的脸笑道:“都是肉,还得再减。”坐月子这段时间,玉熙已经减了不少,不过身上赘肉仍然很多。

    曲妈妈给玉熙梳了个高髻,这样会让脸显得小一些。曲妈妈一边梳头一边说道:“王妃现在这样正正好,不胖不瘦。”老一辈的人都觉得,丰满些是福气。

    玉熙轻笑出声,说道:“以前的衣服都穿不了了,还好呢!”瘦到跟生产之前的体重,那就正好了。

    这天中午,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了。吃完饭,柳儿跟玉熙说道:“娘,你让我照顾阿浩一个月,现在已经满了一个月了。”说是照顾,其实就是陪着阿浩玩。柳儿自己也才四岁半,哪里能照顾得了启浩。

    玉熙笑着问道:“怎么?是阿浩太调皮了,所以不喜欢陪他玩?”

    柳儿见状赶紧摇头说道:“娘,阿浩虽然调皮,但只要哄哄就会听话了。只是我这段时间没练琴都退步了,我得赶紧补回来。”

    玉熙笑着点头道:“从明天开始,阿浩就抱回主院,你不用再每天陪他玩了。”

    柳儿长吐了一口气。

    玉熙看着柳儿的样子,心里轻笑了下。让柳儿陪着阿浩玩,也确实为难她了。不过这一个月,柳儿也没有懈怠,而是尽所能地照顾好阿浩。对玉熙来说,这就足够了。

    午觉前,云擎跟玉熙说道:“你再歇一天,后日再料理政务吧!”他这段时间真是焦头烂额了,要不是有谭拓跟韩建明等几个能吏帮忙,他可能都撑不住了。

    玉熙笑了下说道:“不用再歇了,明日就开始吧!这段时间你也累坏了,早点接手政务你也能早点轻松些。”

    云擎痛快地答应下来:“好,那就明日。”再过几日,就不用每日从早忙到晚了。

    转眼又过去了十来天个月,这十来天仍然没有下雨。炎热的太阳烤得小水沟都干了,水沟里的鱼虾都翻了白肚皮。

    枣枣原本就怕热得厉害,这天又热又闷,她实在受不住就跑去跟柳儿一起住了。姐妹感情好,枣枣愿意住到她的院子里,柳儿高兴得很,还给枣枣挑了最凉爽的屋子。

    不仅枣枣受不得这样的炎热,启浩跟睿哥儿三个也受不住。晚上就是用了冰,四兄弟都睡不踏实。这睡眠不好,就容易生病。连平日不生病的启浩都生病了,睿哥儿几个更不用说了。

    鸡飞狗跳了几天,几个孩子才好利索了。玉熙望着几个孩子恹恹得模样很难受,忍不住跟云擎商议说道:“青竹院比较凉爽,我想带着孩子们搬到里面去住,你觉得如何?”青竹院顾名思义,就是种满了竹子的院子。纪玄一个幕僚很喜欢竹子,所以命人移栽了不少的竹子到院子里。十几年下来,大半个院子都是竹子了。当然,之前并不叫青竹院,而是叫玉竹居。

    云擎说道:“青竹院会不会太凉了?”青竹院太阴凉了一些,他倒没事,就怕四个孩子受不住。

    玉熙摇头道:“若不是实在热得不行,我也不想搬到里面去,等天气凉爽一些,就搬回主院来。”天气太热,几个孩子吃得都比以前少了很多。

    云擎点头道:“你觉得没妨碍,那就搬吧!”他也想住到青竹院去,这里比青竹院热多了。

    ps:今天有事,更新可能要推迟到晚上十点,抱歉了。

911。第911章 干旱(1)

    c_t;

    太阳一出来,地上就跟着了火似的,一些似云非云似物非物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让人憋闷的慌。

    许武看着玉熙额头有汗,说道:“王妃,我让人去冰窖里取些冰来。”王府了打得冰窖还是很大的,足够整个王府跟韩家的人用一个夏天了。

    玉熙摇头道;“也不知道这热什么时候散去,冰块得省着用。”就算搬到青竹院,白天的时候屋子也要放冰块,要不然孩子受不住这样的热,会一直哭闹。

    谭拓顶着一头的汗珠走了进来,说道:“王妃,这是林州城送来折子。”延州以及林州这两个地方,除非风调雨顺的年份,其他时候都会出现饮水困难。不过因为之前有准备,两个地方所修建的水窖都存满了的水,暂时还没出现渴死人的消息。

    许武从外面端了一碗冰镇的绿豆汤给谭拓。谭拓也不矫情,接过来几口就喝光了,喝完以后整个人清爽了很多。

    林州知府在折子里写着有几个人在野外寻着一水洼,打回去给家里的牲畜饮用,结果牲畜全部都死了。玉熙看完以后,脸色有些凝重,将折子递给谭拓。

    谭拓看了,也有些担心:“现在不少地方存了水,百姓暂时还不用喝这些水洼里的水。可若是再继续这样旱下去,到时候肯定会忍不住喝这些水的。”死了几头牲畜就算了,就怕到时候百姓喝这些水为此丢了性命了,这么大个隐患必须要谨慎对待。

    玉熙想了下叫了许武进来,说道:“去请贺大夫过来,我有事问他。”这种事,问大夫是最好不过了。

    贺大夫过来,听到玉熙的话说道:“山泉水很干净,能直接喝。像水洼里的水,含了太多不干净的东西,人喝了轻的会腹痛,重的会直接丢命。”

    玉熙问道:“那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干旱季节,就算是水洼里的水那也没人舍得放弃。人不喝,也可以给牲畜喝。若是过些日子再不下雨,怕是人都要直接喝水洼里的水了。

    贺大夫也知道现在情况特殊,没说不要喝这类蠢话,沉吟片刻后说道:“这些水打回去以后先放半天,再用布过两三遍,之后再烧开再喝,这样出事的概率就小了很多。'棉;花;糖;M;i;a;n;h;u;a;t;a;n;g;.;c;c;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玉熙说道:“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这样做太麻烦了。若是有人渴得要死时候看到水,哪里还等得了那么长时间,肯定是先喝了再说。

    贺大夫摇头道:“有,那就是在水里放矾石,这样等水干净后就能直接喝。不过这种法子,没有第一种保险。”矾石不便宜,而且要用到的量很多。普通百姓家里,肯定不可能存的。

    玉熙就知道,不会有更好的办法,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谭拓等贺大夫出去以后说道:“这事,还是得尽快让百姓知道。”否则,就会多死很多人。

    玉熙点头说道:“这事你去做吧!”

    当天晚上,云擎从潼关回来。看着云擎不大好看的脸色,玉熙就知道马场那边情况肯定不大好了。

    云擎说道:“马场那边,已经死了二十多匹马了。”天气太热,很多马受不住生病了。也幸亏发现得早,将病马都隔开了,要不然损失更大。

    潼县剩下了六百多匹马,都是留着配种的母马以及小马驹。成年的马匹大半送到榆城,剩下的都分配到各个军营。

    这些马是云擎的心头肉,现在马儿面临死绝的危机,他心疼得不行。

    没等玉熙开口,云擎又忧心忡忡地说道:“玉熙,剩下的马儿可能也很危险。草原上的草地全都枯黄了。我想着军营里储备丰富,准备将这些马匹分出一部分到各军中。”因为知道有旱灾,所以军营之中储存了大量的粮食跟豆类等食物。每个军营里多养二三十匹马,不成问题的。

    玉熙笑了下说道:“这个主意很好。”

    云擎之前怕下面的人为难有些犹豫,听到玉熙也赞成说道:“我之前还担心会给他们增加负担呢!”二三十匹马,每天所耗费的粮食也不少呢!

    玉熙听到这话,说道:“你为下属考虑是你体恤他们。不过,军中储存了那么多的粮食养二三十匹马又不是多大的事,没什么可为难的。”别说只是这么点小事,就算是很过分的要求下面的将领也只能听从。只是玉熙知道云擎的性子,喜欢以理服人,所以这些话她就没说。

    云擎想了下说道:“母马跟今年出生的小马驹留在马场,其他的种马还有比较大的马驹都送到军营中去。”这样一来,马场留下的只有三百多匹马了。马场还有一些草料,应该能抵得过整个干旱了。

    在云擎想象之中,干旱最多到九月初就会结束了。马场储存的粮食,若只供应三百多匹马,能吃到九月底。

    玉熙摇头说道:“现在说这个还为时尚早。”谁也不知道旱灾什么时候结束。

    云擎沉默了下说道:“玉熙,河南那边不少百姓已经开始吃树皮草根了。”旱灾时会死那么多人,九成九都是饿死的,并不是渴死的。不过西北百姓手中基本上都有粮食,加上他们都知道官府的粮库里堆满了粮食,所以并不恐慌。

    玉熙神色一凝,说道:“这才旱了一个多月,怎么老百姓就开始吃草皮树根了?”

    云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说道:“河南赋税太重,很多百姓存的粮能熬过冬天就不错了。到了开春大半都是吃野菜为生。如今干旱了一个多月,他们已经撑不住了。”

    玉熙皱着眉头说道:“现在正是收谷子跟小麦的时候,再如何也不至于这般艰难吧?”西北去年的田地种的是洋芋,并没有种冬小麦。

    云擎摇头道:“谷子跟小麦严重减产,估计也就往年的两成做哟,这点粮食连赋税都不够。更可恨的是那些衙差比盗匪还凶狠,粮食不够就抓了人家的妻女去抵。”

    玉熙沉默了下说道:“这事我们也无能为力了。”要出兵,肯定不能现在出兵。

    云擎只是没野心,并不是不通政事。河南的百姓可怜,可西北若是没有他们夫妻提前做的准备,百姓肯定也会过得很艰难。

    玉熙转了话题,说道:“之前我让邬阔购置的一百万石粮食,已经到了湖北的地界了。和瑞,我打算将这批粮食卖给贺知章。”

    云擎说道:“你担心这批粮食到不了西北?所以就想将他卖给贺知章吗?”

    玉熙点头说道:“湖北这次受灾也很严重。我相信若是我将这批粮食卖给贺知章,他会出一个好价钱的。”一百万石的粮食想平安穿过湖北无异于痴人所梦,就算不碰到土匪强盗,就是贺知章也不会放过了。与其被抢,还不如赚一笔。

    云擎问道:“你打算卖多少一石?”以前一两银子能买三石的稻谷,这次一两银子只能买两石稻谷,价格涨了五成。这还是邬阔从粮商手里拿到的最优惠的价格。

    玉熙说道:“二两银子一石。”

    云擎听得瞠目结舌,说道:“这也太高了吧?”一转手,价格就增加了三倍。

    玉熙笑着道:“不给钱,若是他敢打这批粮食的主意,我们就出兵。我想,贺知章会乖乖给钱的。”西北兵强马壮,贺知章肯定不敢赌的。

    云擎点头道:“反正他们的钱也用不到百姓身上,让他出点血也好。”贺知章也不是什么好人,宰就宰了吧!

    玉熙看着云擎心情还不是很好,说道:“你别愁眉苦脸了。虽然旱了一个多月了,但我们谷子的收成还是不错,只比去年减产三成多点。”玉熙说减产三成多点的,是靠近水源附近的那些谷地。

    因为担心干旱,在三月收了洋芋以后,玉熙要求靠近水源之地的那些土地全部都种谷子。谷子比较耐旱,加上有吸水龙在,一旦出现干旱还能有挽回的余地。

    河南等地只收了往年两三成的粮食,他们却收了六成多。这么一对比,云擎神色微松:“只减产三成多,倒比预想的还要好。”

    玉熙说道:“这都是表弟的功劳,多亏了他造出的吸水龙。若不然,肯定没那么高的收成。”

    云擎说道:“那将表弟调到镐城来任职吧!”这么久,历练也历练够了。当然,云擎心里是知道玉熙当初将江鸿福外调,是对他不信任。

    玉熙点头道:“等这次的事过了,就调他到镐城任职。”这样的人才,必须重用。

    说了半天的正事,云擎问了家里的情况:“阿浩他们四兄弟还好吧?”天气太热,他都受不住差点中暑,更何况孩子了。

    玉熙说道:“天气太热,吃的没以前多了,这段时间都没长个。”

    云擎说道:“那我去看看他们。”十来天没见几个孩子了,也怪想念的。

    玉熙说道:“我跟你一起去。”书房这边太热了,没有青竹院那边凉爽。玉熙已经摸清楚两孩子进食的时间,所以每天上午跟下午会回后院一趟。累是累了点,但只要对孩子好,她也无怨无悔。

912。第912章 干旱(2)

    c_t;

    碧蓝色的天空没有一丝的云彩,火热的太阳灸烤着大地。( 无告)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树木无精打采地立在原地。一直到太阳落山,才有人慢慢走了出来。

    王家大嫂拿着一只葫芦站在于惜语面前小声说道:“弟妹,家里没水了,你匀点水给我们喝吧!”已经快两个月没下雨了,很多地方饮水都成问题。王家村这边也一样,饮水都出现困难了。不过好在王家村有一眼老井,现在还能打出水来。不过因为水不多,只能供应村里人每日的饮用。至于家里的牲畜,那就只能自己去解决了。

    于惜语歉疚地说道:“大嫂,我今天领的水也喝完了,没有了。”其实家里的水还有一大壶,只是她不会给唐氏。

    唐氏见于惜语不给,气呼呼地说道:“弟妹,不就是让你给我匀点水吗?又不是要你的命,何必这样小气呢?”

    于惜语冷声说道:“大嫂,现在是什么时节你不知道吗?莫说我家没水了,就算有水我也得给墩子备着。”王家村挺团结的,而且里长行事也很公道。唯一头疼的就是这个唐氏,特别霸道,而且还很喜欢占便宜。而且还总想仗着大嫂的身份想压她一头。也幸亏于惜语不是个软弱的人,要不然不知道被欺负成什么样了。

    唐氏很恼怒,说道:“不过是让你匀点水给我家喝,又不是要你的命。还大户人家出身的,我看也就是个破落户。”知道王二石战死有抚恤金,唐氏就打上了主意。可惜,盘算了几个月连银子的影子都没看到。所以唐氏对于惜语怨言很大。

    于惜语开始的时候并擅长跟人打嘴仗,不过现在她已经适应了:“大嫂这话稀奇了,现在这水不就是命了。你想要我家的水,可不就是想要我跟墩子的命了?墩子可是二石唯一的子嗣,你一个当大伯娘的怎么能如此狠心,就想着逼侄子去死呢?”说这话的时候,还故意将放大了声音。

    墩子从屋子跑出来,望着唐氏大声叫道:“不许欺负我娘。”一边叫一边推了唐氏出门。

    对这个大伯娘,墩子是厌恶至极。每次来,家里都会少点东西。

    于惜语刚想去拦,就见唐氏将墩子用力推倒在地,墩子摔了个四脚朝天。

    于惜语见唐氏竟然敢对她儿子动手,再不客气了。冲上去将唐氏按倒在地上,专往嫩肉上掐,疼得唐氏死去活来的。

    很快,有人走进来将人拉开了。于惜语抱着墩子一边哭一边将原委说了:“以前欺负我们孤儿寡母的也就算了。可现在这情况,水就是命,她想要抢走我们家的水就是想要逼死我们孤儿寡母了。反正也活不了了,大不了一起死了。”在乡下,就用乡下的法子解决。

    于惜语如今不仅被晒得面色黝黑,就行为做派跟普通的农妇都无差别了。别说燕无双的人,就算是于家的人也认不出她来了。

    墩子看到母亲哭,也大声哭了起来。

    母子两人的哭声引来更多村民的围观,最后连里长都惊动了。

    里长知道原委后,不仅痛斥了唐氏,连唐氏的丈夫也被骂得狗头林雪。最后唐氏灰溜溜地跟着丈夫回了家。

    墩子抱着于惜语,一边擦眼泪一边说道:“娘,等我长大以后,我再不让别人欺负你了。”

    于惜语听到这话,眼泪越发的凶猛了:“好孩子,有你这话,娘就知足了。”她有的是法子整死唐氏,只是考虑刚到王家村还没站稳脚跟,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对唐氏的恶劣行为她只采取忍耐的方式。若是唐氏这次以后不来闹腾他们母子两人也就算了,若是还不罢休她再不会留情了。

    王家村的情况,只是整个西北的一个缩影。旱了快两个月,很多地方吃水都成问题了。有的地方,要跑到好几里外去打水。唯一庆幸的是现在治安很好,不会出现打劫偷盗的事了。

    乱世用重典,官府已经贴出告示,不管是打劫这样的重罪还是偷鸡摸狗这些的勾当,只要抓住,一经证实不用经过县衙审理,直接就地处决。告示贴出到现在,只王家村附近的两个村落就被处决了十五个人。人都是惜命的,见此情况也不敢有异动了。

    旱情最严重的是延州跟林州这两个地方,云擎已经亲自前往林州安抚民众了。只是,这缺水跟缺粮不一样,缺粮仓库有可以调用,可现在是各地都缺水,没水可调。

    看着玉熙阴沉的脸,韩建明说道:“玉熙,这事担心也无用。”

    玉熙摇头说道:“亏得之前做了那么多的准备,我以为能万全。没想到事到临头,才发现之前做得只是杯水车薪。”看着各地呈上来的折子,玉熙觉得自己想得太天真了。再多的准备,真的面临旱灾,也是束手无策。

    韩建明觉得玉熙这个想法要不得,说道:“河南、山西也都有旱灾。不过河南这一个多月已经死了八万多人,山西也死了六万多人。而我们整个西北到现在,也只死了三百多人。玉熙,这都是因为你提前做准备的结果。”西北死的这三百多人,都是老弱病残,熬不过酷暑死的。

    玉熙并没有因为韩建明的话就放宽了心:“大哥,现在的问题是不知道这场干旱要持续多长时间?现在已经是八月中旬了,再不下雨,死的人会越来越多。”若只是到现在,玉熙不至于这般忧心。

    韩建明说道:“我们是人,不是神,没有呼风唤雨的本事。我们能做的就是将损失减到最小。”其实要韩建明说,西北现在的状况,已经很难得了。要没有玉熙,西北现在的情况只怕比河南跟山西更糟糕。毕竟西北是贫瘠之地,原本就严重缺水。

    玉熙因为每日批阅折子,看到下面的惨状引起了负面情绪,刚才只是将负面情绪释放出来。很快,玉熙就平静下来了:“大哥,现在已经旱了两个月了,我担心会有蝗灾出现。”旱了快两个月,地里的粮食基本上是收不回来了。而蝗虫最让人恐怖的是它什么都吃,花草树木什么的它都不放过。真出现蝗灾,到时候西北就真成荒芜之地了。若真这样,西北想要再恢复受灾前的样,至少得两三年的时间。

    韩建明说道:“这段时间我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找着防治蝗灾的有效办法。”

    玉熙自己也找了很多资料,而且还问了全嬷嬷跟贺大夫,甚至让韩吉去问了那些经历过蝗灾的人。可惜并没找着有用的法子。

    正在这个时候,许武在外面说道:“王府,白大夫写了一封信让崔默送来给你。”白大夫一直呆在榆城,不愿意来镐城。

    玉熙问道:“白大夫在信里说的什么?”自从听到云擎说之前有人在信纸上沾毒害他,玉熙就再不愿意自己拆信了。从这里看出,玉熙有多惜命了。

    许武看完以后说道:“白大夫在信里说蝗虫喜欢生活在温暖干燥的地方,所以他猜测干旱的环境对他们它们的繁育跟生长应该很有益处。要不然,蝗灾也不可能只在旱情严重时出现。”

    玉熙听完以后,接了信又重新看了一遍。看完以后,玉熙说道:“若真是这样,想阻止也阻止不了的。”因为这根本不是人力所能做得到得。

    现在旱了快两个月了,田里、草地、还有干涸的湖泊等都是温暖干燥的地方。而这些地方,现在都成了蝗虫们生长的温床。

    韩建明说道:“既然知道这些地方是蝗虫产卵繁育的地方,那我们尽所能地将他们灭杀了。这么热的天,将地翻新过来,应该可以将他们都晒死。”人晒一整天都受不住,相信这些蝗虫也一样了。

    玉熙低声说道:“也只能这样了。”再好的法子也没有了。只能用这样最简陋,也最笨拙的办法了。

    韩建明宽慰了玉熙,说道:“玉熙,西北能有现在的状况已经算是奇迹了,你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了。”天灾是不可避免的事,韩建明觉得玉熙没必要自苦。

    在韩建明面前,玉熙也没隐藏自己的情绪,说道:“我不是要给自己压力,只是看着那些折子就想多做一些,让下面的百姓少受些苦。”

    韩建明笑着道:“都说你是菩萨心肠,还真没错。不过你也得保重好身体,就算不为你自己想,也的为几个孩子想。若是你有个什么,六个孩子可怎么办?”

    玉熙轻轻点了下头。

    用完晚膳,枣枣舔着脸跟玉熙说道:“娘,我也想搬到青竹院来。”青竹院可比妹妹的那院子凉爽许多了。

    因为天气太热,枣枣现在只早晨跟晚上练功,其他时候跟着先生读书认字。

    玉熙点了下头,问了柳儿:“柳儿要不要一起搬过来?”青竹院房间是足够的,枣枣跟柳儿搬过来,也能每人分到一间房。不过肯定没有柳儿住的那般宽敞。

    旱了两个月,其他地方的竹子大半都干死了。不过青竹院里的竹子,每天早晚都有浇水,所以到现在还是青翠欲滴的。

    柳儿摇头道:“不要。”虽然青竹院凉爽一些,但到底没自己的院子住着舒服。

    枣枣又趁机提意见了:“娘,我以后就不去跟先生认字了,就留在院子里照顾弟弟们。”照顾弟弟们了,就不用再读书认字了。

    玉熙面无表情地说道:“你弟弟他们有蓝妈妈他们照顾着,不需要你照顾。”枣枣虚岁有七了,玉熙这会可不愿姑息她了。

    枣枣看着玉熙脸色不好,识趣地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了。

    ps:今天有加更。

912。第912章 干旱(2)

    c_t;

    碧蓝色的天空没有一丝的云彩,火热的太阳灸烤着大地。( 无告)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树木无精打采地立在原地。一直到太阳落山,才有人慢慢走了出来。

    王家大嫂拿着一只葫芦站在于惜语面前小声说道:“弟妹,家里没水了,你匀点水给我们喝吧!”已经快两个月没下雨了,很多地方饮水都成问题。王家村这边也一样,饮水都出现困难了。不过好在王家村有一眼老井,现在还能打出水来。不过因为水不多,只能供应村里人每日的饮用。至于家里的牲畜,那就只能自己去解决了。

    于惜语歉疚地说道:“大嫂,我今天领的水也喝完了,没有了。”其实家里的水还有一大壶,只是她不会给唐氏。

    唐氏见于惜语不给,气呼呼地说道:“弟妹,不就是让你给我匀点水吗?又不是要你的命,何必这样小气呢?”

    于惜语冷声说道:“大嫂,现在是什么时节你不知道吗?莫说我家没水了,就算有水我也得给墩子备着。”王家村挺团结的,而且里长行事也很公道。唯一头疼的就是这个唐氏,特别霸道,而且还很喜欢占便宜。而且还总想仗着大嫂的身份想压她一头。也幸亏于惜语不是个软弱的人,要不然不知道被欺负成什么样了。

    唐氏很恼怒,说道:“不过是让你匀点水给我家喝,又不是要你的命。还大户人家出身的,我看也就是个破落户。”知道王二石战死有抚恤金,唐氏就打上了主意。可惜,盘算了几个月连银子的影子都没看到。所以唐氏对于惜语怨言很大。

    于惜语开始的时候并擅长跟人打嘴仗,不过现在她已经适应了:“大嫂这话稀奇了,现在这水不就是命了。你想要我家的水,可不就是想要我跟墩子的命了?墩子可是二石唯一的子嗣,你一个当大伯娘的怎么能如此狠心,就想着逼侄子去死呢?”说这话的时候,还故意将放大了声音。

    墩子从屋子跑出来,望着唐氏大声叫道:“不许欺负我娘。”一边叫一边推了唐氏出门。

    对这个大伯娘,墩子是厌恶至极。每次来,家里都会少点东西。

    于惜语刚想去拦,就见唐氏将墩子用力推倒在地,墩子摔了个四脚朝天。

    于惜语见唐氏竟然敢对她儿子动手,再不客气了。冲上去将唐氏按倒在地上,专往嫩肉上掐,疼得唐氏死去活来的。

    很快,有人走进来将人拉开了。于惜语抱着墩子一边哭一边将原委说了:“以前欺负我们孤儿寡母的也就算了。可现在这情况,水就是命,她想要抢走我们家的水就是想要逼死我们孤儿寡母了。反正也活不了了,大不了一起死了。”在乡下,就用乡下的法子解决。

    于惜语如今不仅被晒得面色黝黑,就行为做派跟普通的农妇都无差别了。别说燕无双的人,就算是于家的人也认不出她来了。

    墩子看到母亲哭,也大声哭了起来。

    母子两人的哭声引来更多村民的围观,最后连里长都惊动了。

    里长知道原委后,不仅痛斥了唐氏,连唐氏的丈夫也被骂得狗头林雪。最后唐氏灰溜溜地跟着丈夫回了家。

    墩子抱着于惜语,一边擦眼泪一边说道:“娘,等我长大以后,我再不让别人欺负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