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金钱帝国-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伟被大家的驾驶吓了一跳,连忙喊道:“静一下静一下。”
众人马上静了下来。
看到众人静了下来,张伟环顾了一下四周,笑眯眯道:“相信大家也看到稻秧确实没事了吧?”
“看到了!”
大家异口同声!
声音嘹亮的几乎响彻整个张家村!
张伟呃了一声,今天大家怎么回事?他哪里知道,众人已经被生石灰不会灼伤农作物给撩拨的好奇难耐,现在只盼着他解释原因啊!
“既然大家都看见了,那我便解释下原因。”张伟笑吟吟的看着众人,“生石灰遇水是会灼烧,也确实,稻秧上会有一点点小的灼孔,我通俗一点解释吧,不知道有没有人种植过盆景?”他这话是看向三位专家的,乡亲们不可能种盆景。
“我种过!”卞专家举手道。
张伟点点头,再次问道:“那你一定给植物修剪过枝条,修剪过后植物是不是生长的更好了?”
戴专家按耐不住道:“可是修剪植物,是为了有效抑制植物因顶梢继续抽长所造成养分的浪费啊,养分多了植物自然生长的好了。”
众人觉得有理,养分多了植物自然能长得快,可是这和生石灰灼烧稻秧有什么关系?
张伟看出了众人的疑惑,指着不远处的稻秧道:“因为植物的生长靠的是植物体内的生长素,而生长素一半都分布在植物枝桠的顶端,生长素有个坏毛病,它们只能促进顶端的生长,抑制了旁边枝桠的生长,稻秧也是如此,你们都是下过田的人,应该知道一般顶端的叶子显得比较绿。”
众人齐齐点了点头。
看到众人认同,张伟继续说道:“稻秧在被生石灰灼烧以后,顶端形成的小孔等于修剪了一下叶子,自然而然的养分就多了出来,这就是为什么经过生石灰灼烧后稻秧生长的更好的原因,当然,这个生石灰要适量,这个量在百分之零点五左右,也就是昨天我让你们拿筛盘筛石灰的原因,筛盘的孔比较小,生石灰能够均匀少量的撒到植物的叶子顶端,至于稻秧的根部被包裹在泥土之中,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会灼烧,而且泥土现在呈酸性,生石灰是碱性,掉落在泥土上的生石灰会被酸碱中和。”
又是一颗炸弹!
大清早便炸响了!
三位专家都没想到原因这么简单,生石灰原来并非简简单单改良土地,更等于修剪了植物?
“真的假的?”
“我滴个娘喂!”
乡亲们集体骚动了起来!
特别是三位专家,不论是戴专家还是卞专家,他们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色!张伟刚才说的话完全符合植物的生长,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站在人群外面的张爱国笑了,腰板挺得老直,自豪啊,这是他天才的近乎妖孽的儿子啊!
穆专家狠狠地吸了一口气,他彻底被张伟的异想天开震住了!
“神一样的想法!天才的脑袋啊!”穆专家深深的感慨了一句。
连穆专家都赞叹了!
所有人都在思考张伟刚才说的话!
站在人堆里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忍不住道:“刚才穆专家说什么?”
旁边一个大妈道:“你没听清楚?”
那中年汉子道:“我听清楚了,可是我难以置信啊,连穆专家都说小伟天才啊!”
大妈嗤笑道:“穆专家算什么?都和你说过小伟是文曲星转世了,文曲星转世懂不懂?”
一个六十多岁高大的老爷子道:“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三个专家还比不上小伟一个人,前面他们折腾好了好几天,稻秧情况一次比一次差,可现在小伟一出马,稻秧长势更加好了,以我几十年种田的经验来看,今天浇了粪后再打点农药,这些稻秧生长绝对更好。”他看着人群中一脸坦然的张伟,“你们发现没有,自从两年多前小伟治了那不良赤脚医生后,张老二家就一步步腾飞了?如果我没有猜错,很有可能都是小伟的功劳!”
大妈微微点头,“是啊,张老二家能这般发达肯定和小伟有关,我以前就有这想法,今天看见小伟说出来的观点三位专家都一脸惊叹,完全确定了!”
中年汉子嗯了一声,“我怎么没有这样的儿子?三个专家都解决不了问题,这一次真的被小伟解决了啊,而且他说的我们通俗易懂,完全知道是怎么回事,根本不像三位专家每次都一大堆专业术语,关键是,小伟的本事比他们更好啊!”
张家村的村老咳嗽了一声,“你不要诋毁三位专家,他们都是有大本事的人,只不过啊,小伟厉害,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我们张家村有幸出了这么个天才啊!”
三位专家已经在交头接耳。
卞专家:“他提出来的这个办法太新奇!”
戴专家:“是啊,我从事农业这么久都想不出来!”
穆专家一脸惭愧,“亏我们先前还以为他们父子俩不信任,原来小伟早就胸有成竹!”
先前张伟刚刚说出来有办法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质疑,三位专家都想不来办法就他想得出?在张伟说出泥土有问题的时候,三位专家心里都不舒服了,认为张伟和张爱国不信任他们,可是等到张伟两次测试土壤的ph值之后,事实证明是他们想多了!这些暂且不提,张伟提出了用生石灰撒田里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父子俩疯了,是钱多得慌了!
可是一夜过去了!
到了今天早上的时候!
所有人都看到稻秧长势良好的时候!
几乎大多数人都暗暗惭愧,不该拿张伟和三位专家相比啊,也对张伟提出的生石灰的办法感到了惊艳!这可是实打实的产生了作用啊!本来病怏怏的都要死掉的稻秧,今天居然长势良好!不得不承认,张伟的脑袋里包罗万象,不是普通人可以相比的,不,即使三位专家也不能比!
戴专家?
卞专家?
还是国家农科院出来的穆专家?
这有什么好比?三位专家对这块田束手无策的时候大家都看在眼里,张伟看似异想天开的生石灰办法却奏效了!
三位专家看向张伟的眼神更是充满了激动,这是一次足以让全国农业轰动的办法啊!他们都在想,如果按照张伟的办法写一篇论文出来会怎么样?
全国举动啊!
这是对农业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按照这个办法,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不用担心农作物存活不下去了啊!
看着张伟,乡亲们只是庆幸张家村出了这么一个天才,可是三位专家不同,他们感到了匪夷所思,为何?因为这个办法别说他们了,即使现在整个中华都没人想出过这个办法啊!就算是农科院那些教授,他们也只敢让人在没有农作物的田里撒生石灰,嘶,张伟一个人比整个中华农科院的专家教授都聪明了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章 银龙鱼第一次进入全国人民视线
(今天就两更,近九千字,抵得上平时三更了)
————————以上不计入正文字数。
这些日子里,张伟一直待在海通,好在办法奏效了,这一次不仅稻秧救活了,而且长势更加好。
明天就要插秧了。
农田里。
三个专家正在看田里灌水,里面沟壑已经挖好,只等稻秧插好便可以放鱼苗进去。
这时,张伟和张爱国两人有说有笑的走了过来。
戴专家一瞅,马上打招呼道:“小伟,张总,来了啊。”
张伟马上回敬了招呼,“戴专家好。”
张爱国走上前道:“这两天我和我儿子要回魔都了,到时可麻烦你们三位三个地方跑了。”
卞专家笑道:“有什么麻烦,和你家签了合同,我们就是你家的人喽。”和那天义愤填膺想辞职完全两样。
张伟爽朗的笑了一声,“你开玩笑了,你们三位都是有大学问的人,能请到你们是我家的荣幸。”
张爱国也在一旁称是。
“大学问?”穆专家笑呵呵的指着远处的稻秧田,“我们这点学问连一块田都弄不好啊。”他转移话题了,“生石灰直接撒田的方法,我和小戴、小卞三人一起写了篇论文,估摸着这几天会在报纸上登出来,当然,我们写了想出这个办法的人是你,你家米厂是叫银龙鱼吧?在论文里帮着打了一下广告。”
张伟呃了一声,这三个专家都是人精啊,还帮着自家米厂用论文打广告,他赶紧道谢:“谢谢。”
张爱国连忙从怀里掏出香烟散了起来,“抽烟抽烟。”
“张总,不会我们不说你就不散烟了吧?”戴专家假装不满,随即笑道:“其实我们更应该谢谢小伟,这篇论文能让我们名声大噪啊!”
人所求的无非名利两字,这些专家对钱财看的没那么重,自然而然对于名气看得特别重,这次张伟想出来生石灰0。5%撒入农田的办法,举国都是首例,现在让他们三位发表了出来,他们是由衷的感谢张伟啊。
正在这时,张爱国的手机响了。
大家止住了说话,看了过去。
“喂?”张爱国对着手机说道:“你找戴专家?好的,稍等。”说着他把手机朝着戴专家递过去,“戴专家,找你的,不知道谁。”
张伟疑惑的看了一下,打父亲电话找戴专家?最大的可能是袁教授啊!
戴专家接过电话说了起来,“我是戴成仁…是老师啊。”突然,他的表情变得惊喜起来,“老师您来了?在哪?我来接你!”说着他点点头。
挂了电话。
张伟在他打电话的时候就已经欣喜若狂了,袁教授啊,袁教授来了!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最新型的杂交水稻有可能到手啊!亩产一千二百斤的水稻种子啊!虽然这一次稻秧已齐用不上,可是第二季呢?能增产五成以上的杂交水稻啊!
戴专家手机还给了张爱国,兴奋道:“张总,陪我去接老师?”
张伟抢先道:“我一起去!”袁教授啊,全国水稻首屈一指的神人啊,想不到自家这次稻秧出问题,居然真的让袁教授大驾光临了!
“哦?袁教授来了?”穆专家一脸动容,“他可是水稻方面的真正专家,我也去,顺便向他请教请教。”
“袁教授我神往已久,我也去。”卞专家道。
“走!”张爱国道,只是他笑的都眯起来的眼睛出卖了内心。
……
接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张伟终于见到了袁教授,这是一个干瘦的老者,穿的也很朴素,可就这么一个人,他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全国的粮食产量,后世虽然他被人黑,可是丝毫不妨碍张伟对他的崇敬,袁教授,是一个伟大的人,为国家粮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车里。
张伟主动把副驾驶座的位置让给了袁教授,自己和三位教授挤在后面。
“老师,你怎么过来了?”戴专家问道。
袁教授转过头,“上次听说你们遇到了麻烦,我正好手头有个研究项目走不开,现在研究好了特地过来看看,你在我学生之中算得上出类拔萃,可你让我失望了啊!”
戴专家很尴尬,其他两个专家脸色也有些尴尬,虽然袁教授的是戴专家,但这件事他们三个专家都没想出办法来啊!
张伟替他们开脱,“三位专家已经替我家解决了麻烦,主要是酸性地不……”
“你不用替他们说好话。”袁教授笑眯眯道:“我可在好几篇报纸上看见他们的论文了,上面写的少年英才就是你吧?看照片还挺像的。”
“照片?”张爱国把着方向盘疑惑的问道。
张伟也有点晕,怎么把自己照片都放上去了?他左右看看三位专家,谁知三位专家头直接撇过去了,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
“可不是嘛!”袁教授把放在膝盖上老式的黑色公文包打开,从里面掏出了几份报纸,“你看拿去看看。”说着往后面递了过来。
大概四五份报纸。
张伟迫不及待的接了过来先看了起来,这一看便无语了,三位专家,你们想出名带上我干嘛?
报纸上是这样写的——
《天才少年的农业创新!》
《论生石灰改良有农作物的酸性土地!》
《一个颠覆传统农业的创意——来自少年的异想天开!》
《银龙鱼承包田的农业改革?》
张伟真的有些哭笑不得,报纸上的论文倒是三个专家手笔,可最后一句话夸自己夸的太厉害了,弄得这几份报纸的标题都哗众取宠了!
袁教授眨眨眼,半开玩笑道:“现在整个农业界都被你的创意惊呆了!”
张伟汗了一下没说话。
张爱国忍不住问道:“有这么夸张吗?”
“一点都不夸张。”袁教授笑了笑,“农业界本来就我们几把老骨头,他们啊,一看到这些论文一个个激动的不行,还做了许多实验,结果证明了确实可行,随后在一些学术报纸上证实了观点,没想到别的报纸看到少年天才四个字都刊登,上面写的银龙鱼米厂是你们家的吧?估摸着全国人民都有所耳闻了。”
张伟有些吃惊,业内的专家教授都跳出来推波助澜?报纸上虽然夸着自己,可是银龙鱼米厂老板儿子几个字抹不掉啊,银龙鱼这一次还真的在全国人民面前露了脸,农业界的专家教授平时可能不声不响,可他们一发力,那可是一股恐怖的能量!
虽然张伟猜到了这次影响很大,但他根本不知道影响大到了什么地步!
……
许多地方已经议论纷纷!
“这少年天才的照片好熟悉!”
“你仔细看,是不是和前段时间扬我国威的少年很像?”
“哎哟我去,还真是扬我国威的少年,原来他是银龙鱼米厂老板的儿子!”
“银龙鱼米厂?那就是加工大米的咯?他家祖坟冒青烟了?居然能生出这么妖孽的少年!”
报纸上的照片有些模糊,可是大家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这个人就是前段时间扬我国威的少年,一点都不差!
“我靠,他家米厂的米是什么样子的?”
“干什么?你想买银龙鱼米厂加工的大米吗?”
“废话啊,前段时间看见报纸上这少年为国人张脸我就决定支持他家了!”
这样类似的情况还在发生着,大家纷纷打听着银龙鱼米厂加工的米是什么样的,想支持一下这个为国人张脸的少年家里的企业啊!现在可不仅仅是农业界感到震惊,而是整个中华大地只要看报纸的人都感到了震惊,张伟这一次想出来的办法,被三位专家写成论文刊登,再经过农业界几位巨头的推波助澜,连带着银龙鱼在全国人民面前露了脸!
……
魔都也炸开了锅!
当这些报纸经过这段时间的发酵,今天已经到了顶点!
无数的人拿着报纸在讨论这件事。
比如张楚粮油里楚钟林、龚振东以及其他人,比如家乡味的小许、丁晓晓等等员工、比如湾区的张建国、卫水林等一众老乡们,甚至就是王栋梁、高总这些老总都知道这件事了,主要是前面一次的神秘少年扬我国威的事情太火热了,加上这次农业界集体推崇张伟的办法,所以造成了巨大的轰动。
一开始听到有人说这两个少年是一个人,大部分的人都不相信,一个是雅琥股东家的儿子,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米厂老板的儿子,怎么可能是一个人?可买了报纸一看,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珠子!
一大帮青年惊呆了!
无数的中老年也惊呆了!
“我靠啊,要不要这么妖孽?”
“这完全是在颠覆我的世界观啊!”
“我十来岁的时候在干嘛?爬树掏鸟窝,可这银龙鱼老板的儿子呢?人家在为国争光!在给全国农业指点迷经!”
“老公老公,你看报纸,又是上次那个神秘少年,这次我总算知道他的身份了,居然是银龙鱼米厂老板的儿子,我们魔东新区一大半买米的都是卖的银龙鱼米厂的米,以后坚定只买银龙鱼的米,支持这个少年!”
“我要支持扬我国威的少年!我要去买银龙鱼米!”
张楚粮油。
办公区域里。
楚钟林和龚振东、周小民震惊的看完了报纸,然后面面相觑了好久没说话,他妈小伟居然连农业都懂?
缪宇最先叫出了声,“我总算明白了,小老板真的是无所不能的人啊!”
吴斌道:“小老板太威武了!”
龚振东笑呵呵道:“这一次我们张楚粮油销量又要大增了啊!”
楚钟林不解道:“为什么这么说?上面又没提到我们张楚粮油,只说小伟和银龙鱼米厂…不对,我们现在卖出去的米包装袋上全是印着银龙鱼标志,这一次算是免费的广告啊,在报刊亭看见的报纸几乎都写了关于这次农业方面的论文,上面都提到了银龙鱼,发了发了,我们张楚粮油要跟着银龙鱼一起腾飞了,全国报纸都在说这件事啊!”
周小民手舞足蹈道:“是啊是啊,我们张楚粮油这次要发达了,借着这股势头我们马上进行第一轮融资,到年底的时候完成最后一轮融资,明年就可以在上证上市了啊!”
湾区。
海通粮食有限公司。
这是张建国和卫水林等人学着张楚粮油办的公司,地方不大。
卫海林手里拿着几份报纸冲进了公司里,他人还没有走进公司里,就已经大喊大叫了起来,“不得了了,小伟他又上报纸了啊!”
张建国和卫水林等七八个人正围在一起讨论,听到卫海林大喊大叫纷纷转过头去,卫水林笑着道:“你现在才知道啊?我们都在讨论别的了。”
卫海林好奇道:“你们在讨论什么?”
张建国精神奕奕道:“还能讨论什么?讨论我们生意要做大了啊,以后很有可能不局限于湾区了,刚才王浦区已经不少人打电话问我们是不是有银龙鱼的米,准备从我们这拿货,多亏了小伟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啊!”
或许,张伟也未曾想到,他只是用后世的办法解决了一下自家承包田里的事,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这么大的轰动,导致银龙鱼正式进入全国人民的视线范围之内,或许,现在除了魔都银龙鱼开始大卖特卖,别的地方只是对银龙鱼有所耳闻,可是假以时日银龙鱼扩大了生产再宣传一下,一定会掀起滔天巨浪!(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一章 静海将成为全国瞩目的地方
(最近要加快时间线了,有些不必要情节就砍掉了,关于米这一块基本上要收尾,等收尾以后接下来描写会少很多)
——————————以上不计入正文字数
今天水稻要插秧了。
整个民强乡都处于热火朝天之中,数百个乡亲们在农田里抛秧,一般说来,只有中早稻才可以使用抛秧法,如果是晚稻的话,只能老老实实插秧,好在张伟家有插秧机。
田埂间。
张伟、张爱国、袁教授和戴专家看着,其他两位专家连夜去了另外两块地方指导村民们抛秧,当初的时候张伟和张爱国选择直接插秧,但穆专家提出来,抛秧的秧苗入土较浅,分蘖节位低,容易早生快发,促进早熟丰产,为了不耽误第二季的种植,第一季才选择了抛秧。
袁教授蹲了下来,仔细的看了看秧苗,回过头道:“这稻秧长势很好啊,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很有可能达到亩产八百斤。”
戴专家挽了挽袖子也蹲了下去,摸了摸水温,又看了看水稻,“老师,这些水稻八月份应该就能收割了,再种植就要用你最新研制出来的杂交水稻了,到时亩产能能达到一千两百斤吗?”
张伟笑呵呵的插嘴道:“袁教授的杂交水稻亩产一千两百斤不是问题。”他可是知道这一次袁教授提供的是超级杂交稻,今年农业部立项的超级稻育种计划,根据后世的调研,亩产能达到700公斤,第二期的超级稻更是达到了亩产800公斤,现在600公斤还是袁教授谦虚的说法。
“那是,也不看看袁教授是谁?中华工程院院士啊!”张爱国捧着袁教授道。
袁教授站起了身,感叹道:“院士不院士无所谓,只是为国家农业出点力而已,超级稻还未在国内进行试点,我也算借着你家承包地进行试点吧。”
张伟心中一动,这一次可是搭上农科院和工程院的好机会,只要有袁教授引荐,一定能搭上关系,不过前提是拿出足够的诱惑资本,他想了想说道:“教授,下一季我家将在静海内大范围承包土地,预计会达到七十万亩,这么大一片承包地给你做超级稻的试点怎么样?”
张爱国诧异的看了张伟一眼,之前张伟一直压着不愿承包太多土地,怎么这一次反而准备大范围承包土地了?
袁教授面上一喜,转头看向张爱国问道:“张总,当真?”
张伟对着父亲点点头。
“嗯,预计等插秧结束就会开始大范围承包耕地。”张爱国道。
戴专家一脸动容,“老师,超级稻的试点原本是放在湘南,而且你资金受肘,如果张总家肯大力支持投资个一千万,很有可能你能攻克两系法杂交水稻的难关,到时超级稻再增产也很有可能,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啊!”
张伟趁热打铁道:“教授,一千万我家来出,只要你将超级稻的试点一直放在静海就行。”
袁教授明显动心了,咬咬牙道:“行,这件事我找总理汇报一下,相信他很乐于支持。”
张伟脑袋一晕,怎么又扯到总理了?随即一想,超级稻本来就是国家农业部重点关注项目,很有可能总理亲自负责,发了发了,只要总理注意到自家的米厂,以后银龙鱼在国内发展将是一马平川,只要自家不乱搞,国内绝对没有任何部门敢为难。
事实上,超级稻第二期的工程就是总理亲自批准,并且十分高兴的拨款了一千万。
袁教授哈哈大笑,“没问题,最近我便联系总理,到时批准了再打电话给你们家。”
张爱国和戴专家都一脸喜色,纷纷和袁教授商量起投资事宜。
张伟在一旁格外的兴奋,没想到一个稻秧问题让袁教授亲自赶来,更没想到的是,袁教授这样的大人物也会受资金掣肘,如果这一次能成功,静海大范围的试点超级稻,一定会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到时银龙鱼加工出来的大米再努力宣传宣传,一定能够畅销全国,这可是打造金钱帝国的第一步,也是造福社会的第一步!
……
一个多月过去了。
张伟坐着父亲的车从盐市匆匆赶往静海,原因一个月前申报的六十四万亩水稻田承包已经审批下来,这一次可不是省里审批,而是上报到了国家土地管理局,到时父子俩人还要去京城登记。
春意盎然,路两边的绿树和不知名的野花从视野中倒退而去。
车里。
张伟坐在副驾驶座上,“爸,这一次去静海登记完了,接下来应该要去京城登记,我家资金跟得上吗?”
开着车的张爱国虽然一脸疲惫,但眼中闪着兴奋的神色,“资金不是问题,刚才茅书记在电话里和我说了,省里亲自帮我们银龙鱼贷款一个亿,承包土地的钱基本上搞定。”
这一次银龙鱼搞出了这么大的动作,在江省还属首例,省里的领导们纷纷关注,大力发展静海的农业,利国利民的好事,领导们自然上心,如果不是银龙鱼的实力只有这点,别说贷款一个亿,即便是贷款十个亿也不是问题,毕竟银龙鱼在盐市,领导们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能知道银龙鱼有什么样的实力。
“米厂刚刚完工,到时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张伟感叹了一句,“米厂的机械设备都从国外进口,估计又要花出去好几千万了。”
张爱国把着方向盘转了一圈,“我联系好了国外的厂商,机械设备大概在三百五十万美刀,尹总那边接了我们流水生产线设备的大单子,给我们便宜了百分之二十,大概在一千万左右,也幸好湾区和张楚粮油最近销量大增,花旗银行里的存款只动用了两百万刀。”
张伟默算了一下,花旗银行里大概还有一千两百万刀,米厂现在完工了,肯定要大量招收人工,到时又是一大笔资金的投入,还有就是承包田,只要去京城登记完了,总共承包田会达到七十万亩,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把银龙鱼加工出来的大米打响名气,现在银龙鱼除了张楚粮油和湾区,在老苗销售团队的努力下,已经有额外五千吨每月的销量,还是不够壮大啊!
车在市政大楼停下了。
张伟和父亲两人经过通报以后,直接来到了市长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
张伟跟着父亲走进去,发现除了茅书记和田市长外,还有一个精气神摄人的老者,他往那一座就像一座大山,浑身散发着无穷的威严。
“哦?张先生和小伟来了!”茅书记最先看见,站了起来,亲热的拉着两人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张伟和张爱国两人赶紧打了招呼。
接下来商谈了土地承包后发展的问题,张爱国按着张伟事先写好的演讲词说了一遍,茅书记和田市长还有那老者听的连连点头。
但让张伟感到奇怪的是,茅书记和田市长根本没有介绍老者的意思。
“接下来,我们银龙鱼会为盐市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而静海在这边,我希望借着承包土地,在稻和鱼的共同生长下成为真正的鱼米之乡!”张爱国站着说道。
老者轻轻的拍起了手,站起身来拍了拍张爱国的肩膀,“小张,好样的!”说完他转头看了看茅书记和田市长,“小茅小田,省里还有点事我先走了,你们和小张商量下,这两天去京城登记一下。”
茅书记腰板挺直,“书记您放心,我们一定配合好张先生的工作。”
“决不辜负省里对静海的厚爱!”田市长信誓旦旦。
张伟在坐在沙发上一惊,连茅书记都叫书记的人…嘶,这难道是江省的书记?这可是位高权重的直达天庭的人物,比自家姨姥爷还要位高权重许多的超级大人物啊!
江省书记走了。
张伟忍不住了,问道:“伯伯,刚才那位……”
张爱国也一脸好奇的看了过去。
茅书记和田市长对视了一眼,转过头来笑吟吟道:“刚才那位是我们江省的书记,你们家搞出了好大的动静,要大范围试点超级稻种植?这件事怎么没和我们说?别说林书记了,就是总理都被你家惊动了!”
田市长也责怪道:“如果不是林书记和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