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牛古董商-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书房门推开,南康公主司马兴男拿着一张手抄的黄绫从书房外走了进来。

    看到司马兴男手中的黄绫,桓温头疼的望着司马兴男问道:“你也看到唐王的《杀胡令》了?”

    司马兴男将手中的黄绫递向桓温,开口说道:“《杀胡令》我已经看过了,这是唐王写的一首诗,驸马,你看一下。”

    “诗?”桓温头疼的接过司马兴男手中的黄绫,心中暗骂唐豆又在搞什么鬼。

    黄绫打开,一股金戈铁马的凌然杀气扑面而来。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灭族耻,犹未雪。华夏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好诗”,一旁探头张望的谢奕忍不住开口大赞了起来。

    桓温不满的瞪了谢奕一眼,一道《杀胡令》檄文已经将整个襄阳搅得没有宁日了,如今再加上这一首《满江红》,这不亚于是往热油中泼了一瓢冷水,恐怕整个襄阳都要炸了。

    司马兴男望着脸色阴晴不定的桓温说道:“驸马,战吧。”

    桓温嘴角轻轻抽搐了几下。

    谢奕嘴角也轻轻抽搐了几下,望着司马兴男说道:“公主,我们现在势单力薄,军备粮草尚有不足……”

    司马兴男冷冷打断了谢奕的话:“敢问谢司马,江北的唐王兵力如何?粮草军备是否充足?”

    咯噔,谢奕被司马兴男一句话给噎了回去。(未完待续。。)

第939章 王的唐朝

    唐豆带领着谢安司马瑶等人以江北大营为中心四处出击,短短数日,江北大营百里之内胡夷尽绝。

    又过数日,桓温、谢奕再次渡江而来,一同前来的还有战船二十艘,满载军需粮草。

    唐豆、谢安、司马瑶、佟冰婉率众出营迎接。

    桓温笑呵呵的冲着唐豆拱手笑道:“下官恭喜唐王,唐王请接旨。”

    “接旨?”唐豆楞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桓大人,请问是谁给我下的圣旨?”

    “当然是当今圣上。”桓温楞了一下,不悦的说道。

    唐豆此问已经就是大不敬之罪,按罪当诛。

    唐豆冲着桓温呵呵的笑了起来:“桓大人,如果是司马聃给我下的圣旨,大人不宣也罢,我既不食司马聃俸禄,也无需听他的调度。”

    咯噔,桓温傻在了当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现在唐豆竟然拒接圣旨,这可是大逆不道欲图谋反诛九族之罪呀。

    唐豆冲着桓温拱手笑道:“桓大人渡江而来就是在下的客人,如果桓大人不嫌弃的话,请入大营烹茶叙话。”

    谢安跨前一步,望着桓温拱手说道:“桓大人,我们唐王现在已经被众民推举为唐皇,国号唐,纪元平胡元年。在下不才,忝居左丞相、护国大将军之职。”

    桓温目瞪口呆,手中的圣旨吧嗒掉到地上。

    桓温身后的谢奕勐地将手中捧着的官服印绶抛在地上,一把揪住了谢安的脖领:“安石,这个玩笑可开不得,你们这可是谋反大罪,快跟我回家。”

    一旁的司马瑶呲笑道:“谢大人此言差矣,你说我们谋反,我问你,我们是谋谁的反?是谋的司马聃的江山?还是谋的胡狗占领我们的江山?”

    桓温伸手指着司马瑶颤声说道:“司马瑶,你可是大晋的郡主,怎么也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司马瑶望着桓温微微一笑说道:“我现在是大唐右丞相、卫国大将军。”

    “女人?参政?”桓温又懵了,他的陈规旧念再一次被颠覆。

    “女人怎么了?女人现在在江北跟胡狗作战,你们男人龟缩在江南在干什么?是吟诗作画?还是在饮酒狎妓?”司马瑶脸色不善的盯着桓温问道。

    桓温哑口无言,一旁的谢安还在跟谢奕撕扯,唐豆微微一笑,伸手冲着桓温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桓大人如果不忌讳的话,请到大营奉茶。”

    忌讳,我太忌讳了。

    我跟你进大营奉茶,那就是私通叛党,同样也是要杀头的罪名,就算我是当今驸马恐怕当今圣上也容不下我。

    看到桓温踌躇不前,唐豆了然的不再邀请,他呵呵一笑,冲着桓温说道:“桓大人既然不愿入营,在下也就有话直说了。在下有一事相求,还请桓大人答应。”

    桓温头皮发麻的望着唐豆说道:“唐王有话请讲。”

    桓温依旧跟唐豆称唿唐王,暗示他并不承认唐豆这位新晋的唐皇。

    唐豆微微一笑也不计较,望着桓温平和的说道:“桓大人,大唐与大晋同宗同祖,大家都是三皇五帝的后裔,我希望你我两国之间同仇敌忾,共同抗击胡狗。”

    这算是唐豆对桓温、对江南汉人发起的邀请了。

    桓温尴尬的笑了笑:“下官同样对胡狗恨之入骨,可是君命难违,如果圣上下令对胡人宣战,桓某必定身先士卒,率领儿郎们与胡狗浴血沙场。”

    唐豆一笑对着桓温点了点头:“我相信桓大人的爱国之情,我们大唐在江北作战,三面临敌,背托汉水。我不希望背后受到敌人的攻击,尤其是来自汉人兄弟的攻击,还请桓大人以及司马聃以大局为重。”

    桓温老脸一红,刚才他听闻唐豆自立朝廷,心中确实是电念一闪,冒出趁着唐豆羽翼未丰之际铲除后患的想法,却没想到被唐豆直言挑明了。

    桓温尴尬的咳嗽一声:“唐王请放心,你我同宗同祖,同室操戈岂非让胡狗笑话,我桓温绝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

    唐豆一笑把住桓温的手臂:“那样就好,我也相信桓大人不是不识大体的人。桓大人,你真的不要进大营喝杯水酒么?”

    桓温苦笑着推辞道:“唐王莫要害我背负上一个私通乱党的罪名。”

    面对桓温的直率,唐豆忍不住哈哈大笑着说道:“酒来,我要敬桓大人一杯。”

    佟冰婉托着早就备好的酒水飞快上前,唐豆亲自把盏为自己和桓温倒满酒杯。

    酒香四溢,桓温却是满嘴苦水。

    司马兴男上书给司马聃,极力劝说之下,司马聃竟然真的下旨册封唐豆为唐王,拜平虏将军,赐假节,领江北诸军。

    唐王是虚的,平虏将军是虚的,领江北诸军更是虚的,但是却等于承认了唐王的存在,而今唐豆不仅拒绝了司马聃的册封,更是自立朝廷,视朝廷于不顾。

    桓温感觉自己被架到了一个大火盆上,万一司马聃下令征讨唐王,那么他刚才给唐豆的一切承诺全都变成了笑话。

    饮罢杯中酒,放下酒杯,桓温冲着唐豆拱手道:“下官公务繁忙,就不多打扰唐王了。”

    渡江而来,刚刚上岸没说两句话就托辞离开,唐豆对桓温的心态心知肚明,他微微一笑冲着桓温拱手:“送桓大人。”

    桓温转身,看到背后的二十艘战船,犹豫了一下,勐地转过身来望着唐豆说道:“唐王,甭管将来结果如何,你率兵在江北与胡人作战均令在下钦佩。在下此来带来二十船军需粮草,其中半数为当今圣上赏赐,半数为襄阳百姓攘助,委托下官带来赠予唐王。如今这二十船军需在下就留给唐王,助唐王一臂之力。”

    唐豆抱拳肃然道:“多谢桓大人和襄阳百姓,这份重礼我收下了,请大人返回襄阳之后代我向襄阳百姓致谢。”

    桓温摇头叹了口气,冲着唐豆抱了抱拳,转身大步走上来时战船。

    一旁的谢奕谢安兄弟已经停止了争执,谢安向佟冰婉讨过酒水,满斟一杯双手递给谢奕。

    谢奕注视着谢安,轻轻叹了口气,没有伸手接谢安手捧的酒杯,沉声说道:“你好自为之吧。”

    谢安冲着谢奕拜伏在地,双手高举酒杯,泪光朦胧的说道:“请兄长满饮此杯,代我在父母膝前尽孝。”

    谢奕盯着谢安,终于从谢安手中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掷杯于地,至于他是否用此举告知谢安一些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眼见谢奕转身跟随在桓温身后踏上跳板,谢安突然一把拉住身旁的佟冰婉,也把她拽得跪在了自己身旁,冲着跳板上的谢奕喊道:“请兄长告知父母,小弟已经为父母讨了一房儿媳,她是大唐的破虏大将军,她的名字叫佟冰婉。”

    佟冰婉没想到谢安突然发疯,她的一张小脸腾地一下涨红了起来,不过,她只是动了一下身子,却没有从谢安身边站起来。

    谢奕回头望了一眼谢安身边的佟冰婉,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好,好。”

    谢奕大步走上战船,桓温挥手命令开船返回襄阳,来时浩浩荡荡,回时却是孤帆独影,那二十船军需均留在了江北,桓温知道,这恐怕是自己唯一能为江北抗胡作出的一点贡献了,当今皇上司马聃只想苟安江南,根本没有进取江北之心,满朝文武也没有几个愿意跟胡人开战的。(未完待续。。)

第940章 第二道《杀胡令》

    唐王成立大唐的事情爆炸性的传播了出去,司马聃听闻桓温的汇报之后,只是笑着摇了摇头。

    在司马聃心中,这个所谓的唐王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一道《杀胡令》,一首《满江红》,为唐豆赢取了好大的名声。

    可是那又能怎么样?就凭你手底下那么几个女人还想自立朝廷?

    太儿戏了。

    桓温匍匐在地向司马聃请命:“臣愿领兵剿灭叛逆。”

    并非是桓温出尔反尔,在司马聃面前,他主动说出愿领兵剿灭唐豆,轻松一句话就洗脱了他与唐豆勾结的嫌疑。

    唐豆因为一道《杀胡令》已经成了千万汉人心中的民族英雄,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唐豆用兵?

    桓温不过就是这么一说罢了,他是司马聃的女婿,如何揣摩不透司马聃的心思。

    果然,司马聃挥挥手说道:“这个唐王甚懂如何蛊惑民心,一道《杀胡令》甚至连朕都坐立不安。如今这个唐王民望甚高,如果咱们对他出兵讨伐必定会触犯众怒。只要他不渡江南下,且由着他折腾好了,我估计用不了两个月胡狗就把他灭了,如果他渡江南来,咱们也就有了说辞,到时再动手也不晚。”

    桓温匍匐在地恭维道:“父皇圣明。”

    司马聃笑笑抬手道:“你起来吧。那二十船军需送给他,也表明了咱们的抗胡决心,这件事儿做得不错,朕不会怪责你。不过朕怎么听到坊间有人传说这个唐王是天上的仙人下凡,你见过唐王,他是否真的是天上仙人下凡?”

    唐豆带领着数千女子一路南行,最后追随者达到了万人之众,途中遇到大小战斗无数,唐豆鬼魅般的身影自然被不少人见到,而且谢安那些兵卒以及那些女兵们装束古怪,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犹如神助一般。虽然她们并没有刻意宣扬唐王乃是上界仙人,可是她们也并没有故意遮掩,总之在朦朦胧胧间,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唐王的来,随着这些百姓渡江南下,这个消息也就被传扬开了。

    听到司马聃询问这件事情,桓温笑着说道:“父皇真相信这世上有仙人存在么?依臣所见,唐王这个仙人下凡恐怕就跟秦始皇帝神龙出世得水德而兴、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是一个道理。臣见过唐王两次,不过就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后生罢了。”

    听到桓温这么说,司马聃呵呵笑了起来:“莫说这个唐王倒是深蕴蛊惑民心之道,若是真被他发展起来,恐怕还真的会成为朕的心腹大患。”

    桓温笑着说道:“胡人可不是面泥捏的,就凭他那几百个女子,呵呵……他能否活过明天都令人堪忧。”

    司马聃忍不住哈哈的笑了起来。

    司马聃和桓温预料唐豆的大唐存活不了多长时间,可是桓温刚刚从健康返回襄阳,马上就接到一个令他膛目结舌的消息。

    短短二十几日的时间,江北唐王竟然率军收复了穰州、新野两地,如今大唐已经迁都穰州,国土面积比立国之初已经扩大了数倍,唐豆称之为解放区,而百姓们却称之为江北大唐。

    “这怎么可能?就凭唐王手中那点人,竟然可以攻取穰州和新野?”桓温目瞪口呆的望着谢奕问道。

    谢奕苦笑着望着桓温说道:“大人,你不知道唐皇这一道《杀胡令》的号召力有多大,如今襄阳城中最少已经有上千人渡江北上响应唐皇号召,就连军中也有不少人偷偷熘过江,投到了唐皇麾下。”

    桓温敏锐的注意到,谢奕现在已经以唐皇来称唿唐豆了,看来唐王的号召力已经影响到了他身边的人。

    谢奕望着桓温接着说道:“咱们汉人向来就不缺乏英雄好汉,只是缺少一个引子。如今,唐皇这道《杀胡令》就是一道引子,把这些忍辱偷生的英雄好汉全都唤醒了。据报,野王太守张进、左卫将军王鸾、洛阳杜艾、叛臣王国、崔宣均被汉人所杀,这只是有名有姓的人物,名声不显被杀的胡人以及叛臣不计其数。”

    “王国、崔宣也被杀了?”桓温吃了一惊,这二人都是东晋旧臣,一个曾经是南阳太守、一个曾经是李炬长史,叛节投降了胡人的赵国。

    谢奕点了点头说道:“江北汉人虽被胡人屠戮几近灭绝,可是隐匿各处的汉人加起来恐怕也有上百万人,如今整个江北四处都有战事,唐河女子方氏在胡人府中为奴,她用一把柴刀一夜之间宰杀了那家胡人三十二口,将首级悬挂在府门之外。就连方城也曾一度被汉人攻陷,城中胡人被斩杀数千,余者越城而逃……”

    谢奕滔滔不绝的数说着,桓温倒吸了一口冷气,望着谢奕问道:“胡人有何反应?”

    听到桓温询问,谢奕叹了口气说道:“据说咱们汉人也战死了不少,有些地方胡人对汉人进行了清洗,但凡黄肤黑发者一概杀之。”

    桓温和谢奕正在谈论间,这是一名小将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冲着桓温抱拳说道:“大哥,江北传来消息。”

    襄阳与江北一水之隔,江北有何消息总是襄阳第一个得到。

    看清进来那员小将是桓温的二弟桓云,桓温急忙说道:“快讲。”

    桓云冲着谢奕叉手一礼,望着桓温说道:“大哥,江北刚传来消息,石遵效仿唐皇发布了《杀汉檄》……”

    “杀汉檄?”桓温谢奕二人脸色同时一变。

    桓云疾声说道:“石遵杀汉檄,胡人庶民杀汉人一人可得百钱或羊十只,有官爵在身者,杀一人进位一等,文可至太守,武可至牙门。”

    “糟了,江北汉人危矣。”桓温失声喊道,已经来不及咒骂胡人竟然拿汉人跟羊比较。

    谢奕皱着眉头说道:“就算石遵没有发布杀汉檄,江北汉人也如猪狗一般任胡人宰割。如今石遵发了这道杀汉檄,也许物极必反,反而令那些忍辱偷生的汉人不在隐忍。”

    桓温皱眉想了一下,轻轻点了点头,也许事情发展真的会如谢奕所料,江北汉人本来就已经没有了生路,如今就算为了保命,他们也得迫不得已拿起刀枪了。

    桓云接着说道:“大哥,唐皇同样又发布了一道《杀胡令》。”

    “唐皇又发布了《杀胡令》?”桓温吃了一惊,下意识的也跟随着桓云谢奕称唿起了唐皇。

    桓云傲首挺胸大声说道:“唐皇《杀胡令》:内外六夷,踏足中原者,斩!”

    听到如此威武霸气的《杀胡令》,桓温和谢奕二人忍不住同时吸了一口冷气。

    内外六夷,踏足中原者,斩!

    这道《杀胡令》,比之汉朝陈汤说的那句‘凡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毫不逊色,甚至更加霸气。

    桓温谢奕还在愣怔,桓云却向桓温抱拳正色说道:“大哥,我要渡江追随唐皇。”

    “什么?连你也要渡江?”桓温被桓云的话吓了一跳。

    桓云冲着桓温说道:“不仅是我,我们已经商议过了,三弟四弟五弟也要跟我一起渡江去寻唐皇,如今正是报国之时,风头不能都让谢安那小子一个人抢了。”

    “混账,你以为渡江是儿戏,那是要跟胡人拼命的。”桓温忍不住骂了起来。

    桓云冲着桓温咧嘴一笑:“你同意我们也去,你不同意我们也去,三弟四弟五弟已经备好船在江边等我了,我来就是告诉你一声,你就自己缩在襄阳做你的安南将军吧。”

    说罢,桓云转身大步流星而去,头也没回一下。

    桓温指着桓云的背影,气得手臂颤抖的连声骂道:“反了,反了,都反了……”

    桓温虽然是桓云的长兄,可是向来他也约束不了自己这个桀骜不驯的二弟。

    望着桓云大步离开,谢奕嘴角抽搐了两下,望着桓温说道:“大人,咱们是不是也该做点什么?”

    桓温楞了一下,急忙点头快步向书案走去:“对对对,我要马上拟奏折,将江北之事禀报皇上。”

    谢奕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鼻子,无奈的摇了摇头。

    我说的做点什么,可并非是给皇上写奏折……(未完待续。。)

第941章 杀奔长安

    江北穰城,空气中充满了血腥的味道。

    穰城,原本是东周时期的穰国,物产丰饶,国富民丰,后被纳入楚国,自五胡乱华始,穰城就沦为了羯族人的乐土,城中两万户汉人近十万人,唐豆收复这里时,城中仅余汉人不足五千。

    羯族人怕汉人造反,城中的青壮男子被羯狗屠戮殆尽,老弱幼小也被杀绝,仅留下了青壮女子服侍他们,供他们淫乐、食用,到唐豆带领谢安司马瑶等人解放这里时,城中幸存下来的汉人女子已经不足五千人。

    十万人被杀的仅剩下了不足五千人,其中血泪罄竹难书,幸存下来的这不足五千女子,每一个身上都背负着血海深仇。

    可是,就是这五千女子,在唐豆攻克穰城之后,竟然在一夜之间斩胡首三万,如今城外胡首堆积如山,就算如此,依旧难消女子们被灭家受辱的仇恨。

    大仇得报,女子们匍匐在破损的城门楼前,向着伫立在城门楼上的唐豆等人痛哭膜拜。

    司马瑶望着唐豆咬牙切齿的问道:“王,咱们下一步往哪儿杀?”

    现在司马瑶心中只剩下了一个字,那就是……杀、杀、杀,杀尽胡狗,还我河山,救我姐妹。

    唐豆眼睛红红的望着城门楼下衣不遮体的女人们,毫不犹豫的说道:“长安,兵贵神速,你们休息一下马上出发前往长安,平定长安之后咱们东进洛阳,直扑邺城,不能再让江北的汉人多受一天的苦了。”

    “好,我这就去通知姐妹们马上出发。”司马瑶飞快的奔下城楼。

    唐豆转向谢安,开口商量道:“安石,你处事稳重,不如你跟在后方缓慢而行,安顿好我们一路解放的地区。”

    谢安听到唐豆要把自己留下马上急眼了:“唐皇,你走过之处胡狗尽绝,你可怜可怜我,就把战后安顿的事儿交给婉儿处理吧,她处事可要比我细腻,我愿带领儿郎们先行一步奔赴长安。”

    谢安话音刚落,一旁的佟冰婉已经不依不饶起来:“我是唐皇任命的破虏大将军,既曰破虏,怎能留在后方。”

    “我还是左丞相、护国大将军呢。”

    唐豆头疼的看着争吵起来的小两口,急忙挥手干净利落的说道:“冰婉善后,安石与司马瑶一起奔赴长安,你们要快一点,我先行一步。”

    唐豆并不想将逆转五胡乱华这段史拖太长时间,在这个年代的每一分钟,他的心都在滴血,如今他就是想以雷霆万钧的手段迅速结束这一段史,正如他所发布的第二道《杀胡令》所说:内外六夷,踏足中原者,斩!

    这句话并非唐豆原创,而是出自那位被他一刀咔嚓了的石闵之口。

    石闵与羯族人反目之后,发布的第一道杀胡令即是:内外六夷,敢称兵仗者斩之。

    唐豆对这道杀胡令做出了修改,什么敢称兵仗者斩之,还要等胡人拿起兵刃来你才杀么?只要他敢踏足中原,管他为何而来,一概杀之,最少在这个时期,中原境内的所有胡人都该杀。

    唐豆对石闵(冉闵)杀胡令的更改更加霸气,更加符合现在中原的现状,胡人都是食人的狼狗,对这样的畜生就不能有一点心慈手软。

    听到唐豆马上就要飞走,谢安急忙一把拉住唐豆,一脸哀求地说道:“唐皇,你给我留几个,长安那么大,你一个人怎么杀得过来,要不你跟我们同行吧……”

    唐豆拿开谢安的手,黑着脸说道:“咱们每多耽搁一分钟,就会有无数汉人兄弟姐妹遭到胡狗的屠戮,你们一路行来,遇到小股羯狗尽可歼之。注意安全,莫要给我添麻烦。”

    谢安苦着脸松开了唐豆的胳膊,他知道唐豆说的是事实,随着《杀胡令》和《杀汉檄》的出现,汉胡已经是水火不容,就算是平民百姓只要见到异族,为了自保也会拼死杀死对方。

    每时每刻,都会有无数汉人和胡狗倒在对方的刀枪之下。

    谢安咧着嘴冲着唐豆说道:“唐皇保重,我们会注意安全,尽量减少伤亡。”

    如今谢安他们几个核心成员已经知道唐豆逆转时空的本事,知道唐豆为了他们的战死已经无数次逆转过时空了,而唐豆的每一次逆转时空,都意味着唐豆刚刚做完的事情变成了无用功,也需要重新做过。

    唐豆望着谢安点了点头,避过耳目伸手摸上穿越戒指噔的一下飞走了。

    谢安勐地抱了一下嘟着小嘴正在不满的佟冰婉,使劲在她额头亲了一下:“婉儿我走了,你慢慢跟过来,安顿好后方,莫要让唐皇为此费心。”

    说罢,谢安拎着fn2000撒腿就往城墙下跑,边跑边喊道:“儿郎们,快把我的战马牵来,咱们进发长安。”

    一声唿啸,谢安的八十七名士卒已经纷纷跳上战马,性急的已经抢先冲了出去。

    从江北大营一路杀到穰城,士卒们早就已经熟稔了唐豆的作战方式,得知了下一个攻占目标是哪儿之后,你就纵马狂奔就是,如果跑晚了,到了地方恐怕连口汤都喝不到,就剩了打扫战场了,穰城不就是如此么,他们赶到的时候驻守穰城的羯族主力已经被唐皇一个人荡平了,此去长安快马加鞭也有一日的路程,估计等他们赶到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看着从城门中唿啸奔涌而出的谢安以及司马瑶带领的男女兵卒们,佟冰婉狠狠的跺了一下小脚,这善后的苦差事怎么就落在自己头上了。

    善后本是一件美差,可是如今在佟冰婉等人眼中反而变成了一桩苦差,打下的城池需要重整,解放的百姓需要安顿,还有选举地方官吏……所有这一切远不如跟在唐皇屁股后面打仗痛快,哪怕是打扫战场也行。

    佟冰婉刚刚送走追赶唐豆出征的将士们,正在安顿那些被解救出来的姐妹,处理满城胡狗尸体,这时桓云兄弟四人带领三五百悍卒狂奔而来。

    佟冰婉急忙拦住桓云兄弟四人,喝问:“来者何人,通名报姓,擅闯城池格杀勿论。”

    若非来人皆是汉人,扼守城门的姐妹们恐怕早就把来势汹汹的桓云等人打落马下了。

    桓云见佟冰婉颇具威严,急忙马打盘旋冲着佟冰婉抱拳说道:“在下桓云,这是我三弟桓豁、四弟桓秘、五弟桓冲,我们渡江而来前来攘助唐皇共杀胡人。”

    攘助唐皇共杀胡人?

    佟冰婉苦笑一声,连她们这些追随在唐皇身边的人都少有杀敌的机会,更遑论他人,不过既然是响应《杀胡令》号召渡江而来的义士,佟冰婉自然也是以礼相待。

    佟冰婉冲着桓云敬礼说道:“桓义士,在下是大唐破虏大将军佟冰婉。你来晚一步,唐皇已经带人杀往长安去了。你们可以在城中暂时休整,再决定何去何从。”

    桓云吃了一惊,望着佟冰婉问道:“不是听说你们攻取穰城,已经在这里定都了么,唐皇这么快就又要去打长安?”

    佟冰婉望着桓云奇怪道:“谁说我们定都穰城了?我们唐皇走到哪儿,哪儿就是我们的都城……”

    桓云匆匆冲着佟冰婉拱了一下手问道:“请问唐皇他们走了多久了?”

    佟冰婉望着桓云开口说道:“唐皇恐怕已经到了长安,左右丞相刚刚率兵离开大约三个时辰。”

    桓云急忙拨转马头,冲着身后的桓豁等人喊道:“兄弟们,咱们快去赶上谢安那小子,不能让这小子把风头都抢走了。”

    桓豁等人纷纷拨转马头,桓冲突然嘿嘿一笑冲着佟冰婉说道:“佟将军,你可是谢安那小子在江北讨的媳妇?”

    佟冰婉小脸一红,嗔道:“你们再不追赶,恐怕等你们赶到长安时战事已经结束了。”

    桓冲哈哈大笑:“哪有那么快,诺大一座长安,没有十万兵甲三五个月根本不可能打下来,小嫂子,给我们备好庆功酒,我们助阵去也。”(未完待续。。)

第942章 你很有名么?

    桓云率领跟随而来的三五百悍卒一路马不停蹄直奔长安方向追赶谢安等人,几个时辰过去了,他们却连谢安等人的影子都没看到,只在路上遇到了几个被血洗了的胡人小部落,还有几群赤身果体向穰州方向奔逃的女人们。

    经过询问,他们得知这几群女人都是前路上的谢安等人随手从羯族人手中解救出来的,谢安急于赶往长安,无暇护送她们前往穰州,只把自己的名字报给这些女人们,让她们自行赶往穰州,到了穰州自然会有人安排。

    桓云大为吃惊,谢安他们不过比他们提前出发三个时辰而已,他们一路追赶未曾停顿,而谢安他们竟然还经过几场战斗,听这些女人们讲,她们被谢安等人从胡人手中救出来已经是几个时辰前的事情了。

    桓云几兄弟都与谢安相熟,大家闲暇时也时常在一起狎酒比试武艺,对对方手底下的功夫都是心知肚明。

    桓云知道谢安跟自己的武艺在半斤八两之间,而今谢安在经过几场战斗之后竟然还跟自己这些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他的战斗力何时变得这么强悍了?

    桓云四兄弟哪知道,谢安之追赶唐皇比之他们追赶谢安更是心焦,他们一路追来偶尔还有放缓马蹄歇息一会儿的时候,而谢安他们则是快马还要加鞭,若非在路上遇到几伙处于游牧状态的羯族人,他们甚至连停都不会停一下,唯恐错过长安一场大战。

    至于遇到的这几伙羯族人,也就成了他们发泄郁闷的出气筒,一阵乱枪打过去,基本上是瞬间结束战斗,根本阻挡不了他们多长时间,若非战士们不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