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牛古董商-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孝成王则是松了一口气,下诏鼓励农垦,号召女子生育,凡年满十三岁女子尚未婚嫁者,由地方三老强行派发婚配,不服从者充为官妓。

    一时之间赵国境内四处张灯结彩大办婚事,不少刚刚挽起发髻的少年郎拖着稚气未消的新娘进入了洞房。

    燕王喜调兵遣将,趁着赵国兵力集中在秦赵边境抗秦而谋取赵国代郡,却没想到秦国突然宣布休兵罢战,廉颇从秦赵边境调集大军支援代郡李牧,燕王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楚考烈王听闻未来五年内秦国的国策之后,则大喜过望,战国七雄中,唯一让他忌惮的就是秦国,如今秦国休兵,考烈王感觉这是一个天赐良机,趁机大举兴兵,一举平灭越国、鲁国,将越国、鲁国国土纳入自己版图。

    不过这只是刚刚开始,考烈王认为秦始皇年少,几年之内还成不了气候,他虽然暂时还不敢犯秦,但是弱小的韩国却已经成了他眼中的一块肥肉。

    攻城略地,抢夺的就是资源,韩国弱小,却占据着中原肥沃的土地,也难怪乎会引起楚国的垂涎。

    考烈王兵锋一指,二十万大军向韩国滚滚压来。

    韩楚之间原本有结盟之约,可是在秦军伐韩的时候,韩厘王曾派使节向考烈王求助,结果韩厘王的使节在楚国国都寿春盘桓了半个月未获得考烈王接见,如今秦国主动停战了,考烈王却趁机攻来。

    韩厘王大骂考烈王无耻,终于接受了韩非的劝说,发诏举国归顺秦国,韩国纳入秦国版图。

    战国七雄只剩下了六雄,韩国已经不复存在。

    秦始皇闻报大喜,在跟唐豆商议之后,册封韩厘王为阳瞿君,封扈依旧是韩国故土。

    秦始皇命令韩非即刻返回咸阳,韩非从韩国筹集到的粮草暂时不必押解回咸阳,但是却一定要将韩国的国鼎带回咸阳。

    秦始皇知道唐豆喜欢收集鼎器,这尊韩国国鼎他就是准备要拿来讨好唐豆的,这也是他得到的第一尊其他国家的国鼎。

    考烈王率领大兵赶到楚韩边关,可是他却万万没有想到一夜之间韩国的军营中竟然树立起了秦国的旗号,探听之下,方知道韩厘王竟然已经归顺秦国。

    眼见煮熟的鸭子竟然突然飞走了,考烈王气得连斩二将,责怪他们贻误战机,可是劳师动众,大军已经集结,考烈王怎肯无功而返。

    考烈王决定继续攻伐已经不复存在的韩国,借机试探一下秦国的反应,不过他这个想法却被春申君黄歇及时制止,黄歇言:秦王政虽年少可欺,但秦国兵甲不减,蒙骜更是高居右相不容忽视,此时与秦开战胜少负多,不如趁齐国大举兴兵攻打聊城之机,趁机攻打齐国方为上策。

    考烈王接受了黄歇的建议,马上挥兵转而攻打齐国。

    燕王喜攻伐代郡受挫,本就积了一肚子怒气,恰逢齐王建挥兵攻打聊城,燕王喜盛怒之下,亲自带领从代郡撤回的败兵驰援聊城,要在齐人身上讨还一些代郡受挫的补偿,借而振奋军心。

    齐燕两国在聊城投入大量兵力打了个你死我活,谁也没想到此时楚国考烈王竟然突袭齐国。

    齐国腹背受敌,一败再败,大片国土尽失燕楚。

    齐国告急,齐王建退守国都临淄,派人杀出重围向秦国求援,使节在通过赵境的时候,被赵人抓获,十几日后方才放归,齐国使节赶到咸阳时,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的事情了。

    秦始皇接见了齐国使节,闻报之后急忙奔赴咸阳别宫给唐豆黄绫留书询问对策。

    秦国外面的世界打了一个热闹,而唐豆却是悠闲的接受李斯邀请巡视正在施工中的地宫,按照李斯汇报所说,他所需要的地宫最多再需要一年的光景就可以建成了,唐豆现在满脑子装的都是该往地宫中安置什么宝贝的事情。

    九鼎是一定要放进地宫的,还有魏无忌送给自己的那十大车竹简木简,还有……

    东西太多了,以自己的身份地位,如果令秦始皇等人为自己搜集宝物的话,那恐怕十座地宫都无法容纳得下,别的地方不说,就是这咸阳别宫中的珍奇古玩恐怕都得以万作为计量单位来计算。

    东周西周春秋战国,流传到秦代的宝贝浩如烟海,这些宝贝随便拿一件回去都可以说是价值不菲,不是唐豆矫情,如果真的让唐豆从这些宝贝中挑选出值得放进地宫的宝贝,实在是个大难题。(未完待续。)

第832章 齐国对咱们很重要么?

    【祝大家圣诞快乐,感谢大家一路陪伴,老三给大家鞠躬了】

    小秦始皇带着右相蒙骜以及王翦匆匆赶到咸阳别宫,他知道但凡有重大事情发生,只要自己给师父黄绫留书,师父马上就会出现,甚至还会在自己黄绫留书之前出现。

    此次留书事关军情,因此小秦始皇干脆将蒙骜、王翦二人也一同带了过来。

    王翦被任命为蒙骜的副手,此时已经常驻咸阳临朝议政,至于北疆防御匈奴的重任则是交给了王翦的副将恒奇,这也是得到唐豆首肯的。

    唐豆知道恒奇也是史书记载秦始皇手下一名著名的大将,虽然他没有见过恒奇,但是一听王翦提到恒奇的名字就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不过王翦这支部队戍守北疆防御匈奴现在只变成了对外宣称的一个借口,铁甲重骑一出,匈奴望风而逃,已经不敢再触犯秦国边疆,不仅如此,王翦还带领手下儿郎冲出长城,向匈奴境内推进了三百余里,制造出一大片疆域的缓冲地带。

    现在北疆的驻军名义上是在戍边防御匈奴,实际上却是在长城之外秘密发展铁甲重骑,这是小秦始皇手中的一张秘密王牌,迄今为止,铁甲重骑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五千之众,按照小秦始皇的计划,这支铁甲骑兵最少要发展到万骑才可。

    等到秦始皇征战六国的时候,万骑一出,试问天下谁与争锋?

    小秦始皇带领蒙骜、王翦二人匆匆走进禁地,正见到皓月公主从禁地大殿中走出来,小秦始皇笑嘻嘻的喊道:“小师娘姑姑,师父在不在?”

    皓月公主对于小秦始皇对她的这个奇怪称呼早就已经免疫了,她冲着小秦始皇说道:“公子正和李少府巡视地宫,估计也该回来了,要不要我叫小翠去请公子回来?”

    皓月公主看到蒙骜和王翦跟在小秦始皇身后,就已经猜出小秦始皇此来必定是有军情,而且可能还是紧急军情。

    小秦始皇嗯了一声点了点头:“我在殿中等候师父。”

    小秦始皇带领蒙骜王翦进入殿中等候,皓月公主安排小翠前往寻找唐豆,正在地宫工地上头疼该往地宫中安置什么宝物的唐豆闻报之后,急忙带着李斯返回禁地。

    进入大殿,蒙骜、王翦起身拜见唐豆,李斯拜见秦始皇,唐豆随意地挥了挥手说道:“大家都坐吧,先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秦始皇望着唐豆说道:“师父,我刚刚见到齐国使节,燕楚二国南北两路攻打齐国,早在月前已经兵临临淄城下,齐王建亲笔修书求救。”

    说罢,小秦始皇从袖中掏出齐王建写来的书信递给唐豆,他唯恐唐豆不太清楚秦齐之间的关系,低声补充道:“师父,齐国向来是咱们秦国最重要的盟友,如果齐国亡了,咱们秦国将会孤立无援。”

    唐豆笑笑:“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结交齐国,可以使赵魏二国腹背受敌,楚国两面受攻,确实是一条良策。说说吧,你们对齐王建求援是怎么计划的?”

    小秦始皇回头看了蒙骜和王翦一眼,转向唐豆说道:“直接救援齐国需要借道通过赵魏二国,虽然此次赵魏二国并没有参与攻伐齐国,但是我们与赵魏向来是敌我关系,现在虽然稍有缓和,但是他们也绝不敢同意我们借道而过。我与右相以及王翦商议过,我们准备集结二十万兵马攻打楚国,如此攻打齐国的楚军必退。仅是一个燕国攻打齐国,想必齐王建应该也能应付。”

    唐豆手抚着下巴微微蹙眉说道:“你这是围魏救赵之计,如此施为,应该可以迫使楚军从齐国退兵,但是我们等于是直接参与了战争。我们时逢大旱,粮草不足,此时直接与实力丝毫不弱于我们的楚国交锋实属不智,不可取。”

    听到唐豆直接否了他的想法,小秦始皇不由得失落的哦了一声。

    小秦始皇初登大宝,但是依旧是小孩子心性,他迫切需要一场辉煌的胜利来树立起自己的威望。

    当然,神龙出世,小秦始皇的威望已经达到了顶点,诛杀吕不韦也奠定了国内稳定的基础,不费一刀一兵将韩国领土纳入版图更是被人奉为神话,但是小秦始皇同样渴望能有一场指挥千军万马的大胜。

    唐豆一笑望向蒙骜和王翦:“蒙将军、王将军,你们还有什么其他的好计策没有?”

    蒙骜主战,刚才小秦始皇所说的计策正是他制定出来的,此时哪还有什么计策可说。

    王翦微微皱着眉冲着唐豆说道:“赵国和燕国乃是宿敌,是否可以设计促使赵国攻打燕国?但是即使燕国退兵,齐国还是无法抗衡楚国的进攻。”

    唐豆一笑说道:“你这是驱虎逐狼之计,且不说能否说动赵国攻伐燕国,长平一战之后,赵国大伤元气,国力未复,现在也就是勉强自保,恐怕也无力攻伐燕国,不然燕国攻打代郡受挫,廉颇李牧就会趁机挥兵攻进燕国境内,可是赵军仅仅是把燕王喜赶出赵国境内即止,这已经说明赵国后力不济,这条计策应该行不通。”

    王翦的眉头也皱了起来,唐豆说的这些他也想到了,可是如今想要解了齐国之围,他也想不出还有其他的良策可行。

    “师父,那咱们该怎么办?”小秦始皇焦虑的望着唐豆问道。

    唐豆一笑反问道:“齐国对咱们真的很重要么?”

    “当然重要……”小秦始皇脱口而出,可是随即,小秦始皇却咯噔一下闭上了嘴,皱着眉头认真的思索了起来。

    不仅是小秦始皇,就连蒙骜和王翦、李斯三人也思索了起来。

    是呀,秦国有唐豆这位上仙坐镇,齐国的兴亡对秦国真的那么重要么?

    唐豆一笑说道:“我去取幅地图来,咱们好好研究一下。”

    说罢,唐豆转身走进内殿,伸手摸上穿越戒指,噔的一下飞走了。

    不过唐豆并没有穿越回现代去找什么地图,而是直接穿越到了朱元璋的皇宫之中。

    一声招呼下去,朱元璋、刘伯温、常遇春、汤和等人齐聚唐豆的别宫,唐豆在桌上摊开一张战国时期的地图,将秦国当前遇到的情况详细说给朱元璋等人,询问对策。

    对于这些打打杀杀的事情唐豆并不擅长,可是架不住他身后有一个庞大的智囊团,从三国到唐宋明,有这么多皇上和谋臣武将在,唐豆相信他们一定会帮自己想出应对良策来的。

    朱元璋等人虽然惊诧唐仙怎么管起了秦朝的事情,可是唐仙有吩咐,他们又如何敢不尽心尽力?

    有刘伯温这个智比诸葛亮的智多星在,很快他们就为唐豆制定出好几个策略出来。

    唐豆也不怕错误,拿到秦朝去一个个的验证就好了,错了大不了就重新来过。

    谢过朱元璋刘伯温等人,唐豆抓起地图噔的一下穿越回咸阳别宫,笑呵呵的走出来走到秦始皇等人面前,将手中的地图摊在了面前的几案上,笑着说道:“你们过来看……”(未完待续。)

第833章 韩鼎

    “这行不行?”听到唐豆说出的策略,蒙骜等人目瞪口呆,蒙骜更是痛苦的咧起了嘴。

    唐豆一笑:“不试试哪知道?放心去做,就算不行也没关系,有我呢。”

    蒙骜咧着嘴冲着唐豆小心说道:“公子,老夫一生行军光明磊落,还从未使用过这种计谋,这,这似乎也太……”

    蒙骜说不下去了。

    唐豆哈哈的笑了起来:“正因为蒙将军一生用兵光明磊落,所以我才认为此计才是我们最节省人力物力,又能解了齐国之围的良策。只要楚人退兵,我想只剩一个燕国,齐国应该也能够对付,如果齐国连燕国都对付不了,那么这样的盟友咱们不要也罢。”

    王翦在一旁笑道:“兵者诡道也,末将也认为公子此计可行。此计若成,右相不仅威名不减,反而更会被世人称之为智将,而且对楚人来说也是一个奇耻大辱。”

    小秦始皇已经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此计有趣,不如右相将大纛借给朕,朕亲自到函谷关施为,等到将来楚人得知原委,我想熊完脸上的表情一定会非常精彩。”

    唐豆笑着骂道:“胡闹,你离开咸阳动静就大了,你还是老老实实给我在咸阳呆着吧。蒙将军,按计行事吧,政儿,陪我出去走走,咱们去看看玉米的发芽情况。”

    听到能出去走走,小秦始皇兴奋的跳了起来:“好,我这就令人前去备马。”

    唐豆一笑,蒙骜王翦起身告辞,这时殿门打开,皓月公主从门外进来,望着唐豆说道:“公子,韩非从韩国回来了,他按照政儿的吩咐把韩鼎送到了这里,你看该如何安置?”

    “韩鼎到了?”唐豆兴奋的站起来,呵呵笑着向门口走去:“走,咱们去看看。”

    走出禁地宫门,只见韩非一脸愁容的束手站立在门前,在他身后不远处一辆特制的八**车上,安置着一尊硕大的青铜鼎,鼎身被密密麻麻的麻绳束缚固定在车上。

    韩非见唐豆和秦始皇等人走出宫门,急忙匍匐拜倒:“臣韩非拜见公子、皇上。”

    唐豆呵呵一笑双手搀扶起韩非,在韩非胳膊上拍了两巴掌,笑着说道:“韩非,能够和平解放韩国,你居功至伟。”

    韩非虽然听不懂什么叫和平解放,但是也能猜出唐豆的意思,急忙谦虚。

    唐豆呵呵一笑,伸手指着八**车上的韩鼎问道:“想必这尊鼎就是韩国的国鼎了吧?”

    韩非急忙答道:“正是。”

    唐豆笑笑:“你们先聊,我先看一下这尊鼎。”

    看着唐豆兴奋的攀上八**车,伸手如同抚摸一位绝世美人一般的抚摸着韩鼎,口水差点没流出来。

    韩非苦笑着拦住秦始皇,躬身问道:“皇上,我这一路回来,看到受灾各地农夫都在播种一种叫做玉米的粮食。皇上,此种作物从所未见,臣认为逢此大灾之年,不应该马上如此大面积推广此种作物,如果此物收成还不如谷粟,等到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恐怕……”

    秦始皇笑着打断了韩非的话:“左相多虑了,玉米乃是师父从上界带来的仙家粮食,一亩地可以产出一千斤到一千五百斤,比谷粟产量要多出好几倍。而且师父还说,玉米秸秆产量更大,可以用来饲养牲畜,有此仙物,从此咱们再也不用为粮草担忧了。”

    韩非艰难的咽了一口口水,结结巴巴的望着秦始皇问道:“玉米亩产竟然可以达到一千斤到一千五百斤?这、这、这……”

    秦始皇哈哈笑着拍了拍韩非:“师父既然这样说了,那就肯定不会有错,所以我才令你将借到的粮食也不必带回来了,四个月后,咱们将会玉米满仓,根本无需为粮草担忧。”

    韩非自然不会怀疑唐豆曾经说过的话,他崇拜的望着流着口水在八**车上抚摸着韩鼎的唐豆,感慨道:“上界仙家实在是超乎了臣的想象,是臣多虑了。”

    秦始皇呵呵一笑,凑近韩非低声说道:“其实我更羡慕师父的长生不老,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师父还是夏禹大帝的师父呢。”

    “什么?”韩非的眼珠子差点没有瞪出来,他不可思议的望着八**车上的唐豆,唐豆的年龄看上去不过与自己相当,可是他竟然是三皇五帝中禹帝的师父,那岂不是说眼前的唐豆实际上最少已经有了1800岁的高龄?

    韩非感到脊背一阵阵的发寒,他不由得想起初见唐豆的时候,秦始皇曾跟他说过,百年之后他再见到唐豆,会惊得眼珠子从眼眶中瞪出来。

    秦始皇拍了拍韩非,低声说道:“左相,咱们一切按照我师父的吩咐去做,保准不会错,也许将来有一日,我师父能赐给咱们一些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那咱们也能像我师父一样与天地同寿,与日月争辉了。”

    由于受到唐豆的影响,小小秦始皇的心中早就已经坚定了求仙的信念,穷其一生,他都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着。

    在这里的都是自己人,唐豆也不避讳,他伸手从衣服里掏出手机,又是拍照又是录像的,对着韩鼎好一通折腾。

    这些资料带回去,自然是要拿给三位老爷子献宝的,只不过有了九鼎摆在前面,这韩鼎可就逊色不少了,但是怎么说这也是一国之鼎,也足以让三位老爷子兴奋一番了。

    唐豆恋恋不舍的从八**车上跳下来,哈哈笑着走向秦始皇等人。

    秦始皇笑着挽住了唐豆的胳膊,讨好地说道:“师父既然这么喜欢这些笨重的东西,等回头我平定六国之后,就把各国的鼎器都收集来献给师父。”

    唐豆呵呵一笑,伸手揉了揉秦始皇的脑袋,毫不避讳地说道:“我确实是对这些国之重器情有独钟,上下五千年,咱们华夏民族失去的瑰宝实在是太多了,作为龙的传人,咱们有义务要将这些瑰宝保存下来,作为历史留给咱们的后世子孙。”

    秦始皇咧着嘴说道:“那师父的上下五千年岂不是要从女蜗娘娘造人算起了?”

    秦始皇等人听到唐豆口中的上下五千年,自然是以这个时代为基准向前再推了五千年,跟唐豆口中的上下五千年相去甚远。

    唐豆哈哈笑着拍了拍小秦始皇,也不解释,也解释不清,他笑着冲着韩非吩咐道:“韩非,你令他们将韩鼎抬进去安置在九鼎旁边,然后咱们到田间去看看玉米的发芽情况。蒙将军、王翦,你们按照咱们刚才定下的计策去实施吧,为了齐国的事情,咱们没必要大动干戈,楚兵能退则退,就算不能退,咱们也由着他们去打。韩国已经归顺秦国,剩下他们五国爱怎么打怎么打,咱们现在养精蓄锐,坐山观虎斗即可。等到将来,我保证你们会有打得痛快的那一天。”

    蒙骜、王翦抱拳领命而去,韩非原本也在为了齐国的战事担忧,现在他听到唐豆对此已经有了安排,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小秦始皇抱着唐豆的胳膊,望着韩非笑道:“左相,你也跟我们一起来吧。”

    韩非急忙躬身抱拳:“臣遵旨。”(未完待续。)

第834章 最丰厚的礼物

    【举国同庆毛爷爷诞辰123周年、皓儿盟主诞辰xx周年,老三别无所能,赋酸诗一首,以示恭贺。】

    【注:正文2046字,全文2332字,老三酸诗145字,不在计费范围之内】

    【咏月:皓月当空,洁净无瑕,银光普照。临礐石山顶,山风拂面,江水东泄,滚滚波涛。人间繁华,万家灯火,欲与明月领风骚。却犹如,盈火之辉,哪胜却折桂仙子,长袖飘飘?情定结连理,花前月下。中秋寄团圆,共此天涯。引嫦娥奔月而去,憾董永鹊桥七夕。无数骚人墨客,曾留下千古绝句,却怎比妖娆皓月,万中及一?】

    还是那个地头,还是那位老农,只是这位老农再次见到唐豆一行时,早就已经泪流满面匍匐在地。

    秦始皇推行黔首自食田,使得老农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对一位穷其一生都在摆弄田地的老农来说,这无疑是最丰厚的礼物。

    这种时刻唐豆自然不会喧宾夺主,他微微一笑将秦始皇推到了老农面前,自己则拿起老农弃在一旁的锄头,走进田中蹲下身小心的在田里扒弄了起来。

    唐豆并非农民,也从未有过耕种经验,经他手传授给这些秦人的玉米种植技术也是他临阵磨枪学来的。

    唐豆做事还是比较仔细,他先是在咸阳别宫中开辟了一块试验田,播下种子,浇水施肥,然后以几天为单位瞬间穿越,观察这些种子的发芽生长情况,直至四个多月后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之后,他这才完全放下心里。

    不过他试验玉米从播种到收获的四个多月,只是转瞬之间完成的罢了,等到他再次穿越回来的时候,连那块试验田都又重新变成了栽满花花草草的苗圃。

    试验终归是试验,还需要实地查看一番才能真正令他安心。

    唐豆蹲在地上,用锄头小心的扒开土壤,寻找到了两粒金黄的玉米粒。

    不用捧到手中,唐豆已经看到了玉米粒生出的根系已经稳稳的扎在了土壤之中,顶尖上也已经冒出了一点点嫩黄的小芽,只是现在还没钻出土壤,颜色还没有变成翠绿。

    唐豆忍不住笑着重新把土壤填埋好,冲着蹲在身旁同样一脸兴奋的韩非和皓月公主笑道:“种子已经发芽了,如果风调雨顺的话,大概四个月左右就能收获果实了。这次我带过来的主要是抗旱品种,等下回给你们带些早熟品种的种子过来,等这些玉米收获了之后,马上整理土地将早熟品种种子播种下去,赶在冬季之前,应该还能收获到第二季粮食。如此只需一两年的时间,秦国的粮食恐怕就会堆积如山,到时候你们就该发愁该如何消耗掉这么多的粮食了。”

    韩非笑道:“公子,在下绝不会为粮食多而发愁。如果天公作美,让其他几个国家都发生点洪涝旱灾虫灾什么的,咱们秦国恐怕无需一兵一卒,只靠粮食就能够平定六国统一天下。”

    “你想的美”,唐豆忍不住给了韩非一拳,哈哈笑着站起身。

    皓月公主望着唐豆笑道:“如果真的能够兵不血刃统一六国,那就太理想了。贱妾在打扫公子存放玉米种子的仓房时,在仓房中捡出来一两斤玉米种子。等回到宫中,贱妾也要开辟一块地把这些种子种下去,等到公子再来时,就可以吃到贱妾自己种的煮玉米了。”

    唐豆呵呵一笑说道:“玉米的吃法可不仅仅只是煮着吃,它还可以烤着吃,也可以做成菜肴,如果碾成粉还可以煮粥、做饼子窝头发糕薄饼,还可以做成爆米花,等回头我给你们带点样品过来,你们慢慢研究吧。”

    没有了饥荒之忧,人们的心情都变得舒畅了起来,说说笑笑间,竟然在田间地头流连了一两个时辰才返回咸阳别宫。

    唐豆穿越回家,拿着手机献宝一般的凑到三位老爷子跟前,笑呵呵的把手机递给三位老爷子,笑着说道:“外公、爸、师父,韩国的国鼎现在也在我手中了,等回头我把它跟九鼎一起安置到地宫里去。”

    “韩鼎?!”秦彦培兴奋的接过唐豆手中的手机,跟周老头凑头翻看起了手机相册,话题直接跳跃到技术层面,讨论起了照片中韩鼎的纹饰形制,不时发出一两声感慨。

    杨一眼黑着脸举起拐棍,唐豆眼睁睁看着拐棍落在自己肩膀上而不敢躲避,呲牙咧嘴的冲着杨一眼小声嘀咕道:“我就知道又得挨打,我还不如不拍回来让你们先睹为快了。”

    “你敢!”秦彦培和周老同声喝了一句,随后两个老头哈哈大笑了起来,摆明了就是故意在气杨一眼。

    杨一眼哼了一声,黑着脸收回拐棍:“我打你是因为我看不见么?你自己算算,从上回我跟你说一个月把九鼎给我搞回来,到现在已经过去多长时间了?”

    唐豆瞬间疲软,没底气的垂着头说道:“爸,这不是赶上秦国遭逢大旱,我要给他们送玉米种子耗费了时间么。您总不能让我一口气把那么多玉米种子都给搬过去吧……”

    “强词夺理,上下五千年,中国那么大的疆域,经历了多少天灾?如果每一次你都要耗费个把月的时间去帮古人度过灾年,就算你小子能活一千年你也忙不过来,那你哪儿还有时间去做正事?”

    唐豆撇着嘴小声嘀咕道:“那这一回不也是您自己同意的么,您还帮我挑选抗旱种子来着。”

    “臭小子”,杨一眼眉梢一挑,拐棍又举了起来。

    唐豆嗖的窜到秦彦培身后,咳嗽两声俯下身手指着手机屏幕说道:“外公,您仔细看这一张照片,这张照的是韩鼎的右耳,您看韩鼎右耳上的纹饰,我觉得有点奇怪,一般的鼎包括九鼎在内,鼎耳上的纹饰大多是采用虎咬人头纹,又或者是盘龙纹或者饕餮纹,而韩鼎的鼎耳纹饰却不是这几种纹饰,而是鸟型纹饰,这是何意?”

    听到唐豆说起鼎耳,杨一眼将拐棍放下,开口骂了一句:“不学无术。”

    周老一笑说道:“唐代刘禹锡曾言,宝气浮鼎耳,神光生剑脊。就是说鼎耳跟剑脊一样,都是器物最重要的地方。鼎耳真正的功能是方便穿过横杠抬起铜鼎,不过那只是对一般的鼎而言,像韩鼎这种国鼎,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烹煮食物的功效,仅作为一种国之重器的象征性意义,鼎身已经被铸造的沉重无比,如果还是用杠杆穿越鼎耳去抬起鼎身,且不说是否有这么结识的杠杆供人搬抬,就算抬得起来,恐怕鼎耳也已经无法承受住鼎自身的重量而会碎裂掉。至于这鼎耳上的鸟型纹饰,呵呵,还是让你岳父老子给你解说吧。”

    杨一眼呵呵一笑,卖弄的夸夸其谈起来。

    唐豆咧着嘴嘿嘿的偷笑,终于成功转移了岳父老子的视线。(未完待续。)

第835章 贺斌被绑架

    吃过午饭,唐豆准备穿越回秦代,去看看朱元璋刘伯温等人帮自己量身定制的应对齐国之危的计策实施效果如何,他刚跟三位老爷子打过招呼,正准备把手中的小豆子交给杨灯,这时他的电话响了起来。

    唐豆将小豆子交给杨灯伸手摸出电话,看到来电显示上闪烁着贺斌的名字,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伸手将电话接了起来:“斌哥,你可是有段时间没冒泡了,是不是另有新欢忘了兄弟了,小心我到曲爷面前告你的状。”

    “小子,哥遇到麻烦了,这回你得帮我。”贺斌声音低沉的打断了唐豆的话。

    听到贺斌沙哑的声音,唐豆下意识的把手机从耳边拿开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确定电话确实是贺斌打过来的。

    唐豆神色变得庄重了起来,他看了杨灯一眼,冲着三位老爷子点了点头,直接向瓷窑走去。

    走开几步,唐豆才对着电话低声说道:“斌哥,你说。”

    贺斌背景深厚,人脉更是广泛,此时连他都说自己遇到麻烦了,唐豆也不得不慎重。

    贺斌嗓音低沉的说道:“豆子,我现在在缅甸,被人扣押了。”

    “什么?”唐豆脚步顿了一下,快步走进瓷窑,伸手关上了瓷窑门,冲着电话问道:“扣押你的人是什么人,他们提了什么条件?”

    唐豆不想问贺斌为什么会在缅甸,那已经没有意义了,现在重要的是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