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牛古董商-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才见势不妙拔脚就跑。
王彩妮抬起手枪对着王才啪啪就是两枪,王才噗通一声滚倒在地上。
“把这个叛徒抓起来,撤退。”王彩妮大声的命令道。
几名队员一拥而上按住了正在鬼哭狼嚎的王才,更有人一脚直接踹在了王才脸上。
小鬼子可恨,可是汉奸和叛徒比小鬼子更可恨,对革命队伍的危害也更大。
王彩妮带领的队伍迅速撤离,王彩妮望着唐豆消失的树林深深的呼了一口气,转身匆匆的追上了队伍。
看着王彩妮带着队伍安全撤离,树林中的唐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以他个人之力,让他逆转这个时代恐怕很难,不过既然已经遇见王彩妮他们这支队伍了,帮助他们避过这场埋伏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样应该也算是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一点贡献吧。
唐豆不知道原本应该死在这场埋伏之中的王彩妮不仅活了下来,后来还在苏江省政府部门担任了重要的领导工作,而且就在金陵工作,一直到离休。
不过在唐豆出生之前,王彩妮同志就已经因病去世了,不然的话,王彩妮要是在几十年后见到电视和报纸上唐豆童鞋的光辉形象,还不知道又会引起一场什么样的轩然大波。(未完待续。)
第608章 大明款康熙瓷
唐豆穿越回来,看看天色已晚,干脆也就不再设法进入板桥镇。
次日,唐豆再次来到板桥镇,不过却已经是在1937年7月7日以前,唐豆自然也不需要再将自己打扮成兰博的样子了。
悠哉游哉走进板桥镇,唐豆拦住一个老者询问了一下,板桥镇中果然有老佐藤所说的那户人家,看来当时老佐藤急于打发他走,在这件事儿上并没有骗他。
对老佐藤来说,那户人家早就已经死绝了,而且也过去了好多年,就算实话告诉唐豆也是无所谓的事情。
老佐藤所说的这户人家是板桥镇上有名的大地主,大地主的儿子考上了黄埔军校,成为蒋先生的门徒,大地主的女儿却在北平参加了进步组织,兄妹两人壁垒分明的成了阶级敌人,这令大地主头疼无比。
唐豆衣着光鲜,直接叩门而入拜访大地主。
大地主听说唐豆是从金陵来的古玩商人,分外热情。
国民政府就在金陵,这从金陵来的古玩商人也许就认识什么高官显贵,多个朋友多条路,也许将来儿子从黄埔军校毕业之后还可以用得着呢。
唐豆来此的借口是到乡下收集古玩,他这话也算是说的半真半假,只不过他这个古玩商人是从几十年以后的太平盛世穿越而来的。
大地主也爱好收藏古玩,不过他并不缺钱花,手中的玩意卖与不卖也是两可的事情,当然,如果唐豆给开出的价格合适的话,他也乐得小赚上一笔。
大地主拿出来的几件古玩只是普通的物件,算不上多珍贵的东西,只有一个底款写着‘大明宣德年制’的青花瓷梅瓶才勉强能入唐豆的法眼。
唐豆指着那个青花梅瓶笑着对老地主说道:“老东家,您别看这个梅瓶的底款上写着大明宣德年制,如果您要是真拿它当大明宣德的物件卖了,那您可就亏大了。”
老地主不明所以的望着唐豆问道:“先生此言何解?”
明明底款印着大明宣德年制,为什么要说当成大明宣德的物件卖反倒是亏了,难道说这个梅瓶还不是大明宣德的不成?不过自己可就是按照大明宣德青花梅瓶价格买回来的呀。
唐豆呵呵一笑,抚摸着梅瓶冲着大地主笑着说道:“老东家,这个梅瓶落的是大明宣德的款,可是实际上这个梅瓶却是清三代康熙时期的官窑出的瓷器。”
“这是清三代的物件?”大地主心中一动,他虽然对古玩只是一知半解,可是也知道清三代的瓷器可要比大明宣德的瓷器价格还要高上一筹。
大地主抚摸着那个青花梅瓶,小心翼翼的翻过来又看了半天底款,冲着唐豆疑惑的问道:“唐先生,既然这个青花梅瓶是康熙年间制造的,为何要落上大明宣德年制的底款?”
其实大地主这样询问的时候,心中对唐豆所说的也有些质疑。
明明是大明宣德的底款,为何偏偏要说成是康熙年间出的?世人皆知清朝统治时期反清复明一直不断,为此清朝统治者还大兴文字狱,只要汉人流露出一丝对满人的不满,马上就会被开刀问斩。什么人这么大胆,竟然敢在清三代的瓷器上落款大明的年号?这不是要找着杀头么?
唐豆呵呵一笑,冲着老地主说道:“这个底款叫做寄托款。在康熙时期出品的瓷器上是很少有落款的,主要是康熙皇帝认为在瓷器上落下年号,如果要是被打碎了太不吉利,所以就兴起了寄托款这个做法,康熙早期的瓷器大多落的是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和大明嘉靖年制的底款,这在古玩行里并不是一个秘密,老东家随便找个行里人询问一下就知道了。”
老地主双手抱拳冲着唐豆笑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小老儿长学问了。这个梅瓶我买过来好几年,还一直以为是大明宣德年间留下来的物件呢。看得出来,唐先生是个厚道人,要是换做其他收古玩的,他们不说老头子手里这个梅瓶是赝品就是好事了。”
唐豆笑呵呵的摆了摆手:“君子爱财取之以道,有的钱当赚,有的钱不当赚。”
老地主笑着冲着唐豆拱了拱手:“唐先生看上去年龄不大,却是悟道颇深。”
唐豆谦虚了两句,给老地主拿出来的这几个物件开出了一个很高的高价。
老地主原本拿出来这几样东西就是可卖可不卖,他没想到唐豆竟然给他开了这么一个高价,这几个物件一转手就可以赚好几倍的利润。
老地主忙不迭的点头答应把这几个物件过手给唐豆,唐豆呵呵一笑,从褡裢里掏出来一大把在他看来跟废纸没有任何区别的金圆券,跟老地主完成了交易。
皆大欢喜,老地主小心的把金圆券在裤腰上收好,冲着唐豆笑呵呵地说道:“唐先生一看就是做大生意的。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唐先生的生意还做得这么顺畅,可见唐先生必定认识不少的达官显贵。”
生意做完了,老地主开始跟唐豆拉关系了,看看能否将来通过唐豆给儿子谋条出路。
唐豆呵呵一笑,冲着老地主说道:“老东家说得没错,乱世黄金盛世古董,我收上来这些玩意就是准备留到盛世才卖的。”
听到唐豆这话,老地主忍不住哈哈的笑了起来。
这兵荒马乱的,谁知道哪一天才是盛世?
唐豆哈哈一笑,冲着老地主说道:“这年头确实是手里多拿着点钱心里踏实,呵呵,不说这些,不知道老东家还有什么物件要出手的么,比如说珠宝首饰,戒指什么的,我全都要。”
听到唐豆特意提到戒指,老地主下意识的看了唐豆特意伸出来的那只手一眼,当他看到唐豆手指上带着的那个黑曜石戒指时,忍不住惊咦了一声。
成功把老地主的视线吸引到自己戒指上面,唐豆强忍住心脏的狂跳,若无其事的望着老地主问道:“老东家,怎么了?”(未完待续。)
第609章 线索断了
老地主盯着唐豆手上的黑曜石戒指看了看,笑着说道:“唐先生手上戴着的这枚戒指我也有一个,小女看着好玩就要走了。”
黑曜石戒指并不是什么珍贵的珠宝,按照现在的行情来看也就是值一两个大洋的事,对老地主来说就算是丢了,最多也就是心疼一下,无关痛痒。
唐豆并不是要追寻这个戒指,而是要打探这个戒指的出处,他呵呵一笑望着老地主问道:“老东家,不知道你那个戒指是从什么地方买到的?”
老地主笑了笑说道:“这我倒还真记得。我那个戒指是前几年一个佃户交不起租子抵给我的,我本来不打算收的,不过小女却看上了那个破戒指,我就给那个佃户抵了一个大洋的租子。”
看来这个老地主也不是戒指的根,唐豆微微一笑,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说道:“没想到那个佃户祖上还给他留下点东西。”
老地主笑道:“一个破戒指,也值不了多少钱,那个佃户祖孙三辈租我家的田种,穷得叮当响,谁知道那个破戒指他是从哪儿捡来的。”
唐豆笑了笑问道:“那个佃户现在还在租老东家的田种么?”
老地主叹了口气说道:“不种啦,这些年兵荒马乱的,种田养不活人,大前年的时候那个佃户跟着当兵的走了,走了就没回来,可惜了一个老实巴交的人。”
“哦?那个佃户叫什么名字?”唐豆装作好奇的样子问道。
老地主倒是没察觉出什么来,他笑了笑说道:“乡里人都跟他叫王老实,是个老实人。对了,唐先生你说要珠宝首饰,你稍等一下,我屋里的倒是收着几个镯子,我去给先生拿来看看合不合眼。”
唐豆一笑说道:“那就有劳了。”
老地主呵呵一笑,拱了拱手走进后宅。
唐豆一笑摸上传送戒指,噔的一下飞了回去。至于老地主出来以后找不到自己,那就让老地主自己纳闷去吧,他已经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消息。
趁热打铁,唐豆又向前穿越了几年,找到了那个王老实,打的依旧是金陵下来收古玩的幌子。
王老实还真老实,被唐豆一番套问,很快就说出了那个戒指是怎么得来的了。
不过这一回唐豆童鞋可就懵逼了。
“你是说王老实是从土里刨出来的这个戒指?”杨灯望着唐豆吃惊的瞪大了眼睛。
从土里挖出来的,那岂不是说线索断了?
唐豆愁眉苦脸的使劲揉了揉自己的脸,王老实说挖出戒指的那个小土坡他去看了,据王老实说,那个地方原先是一片乱葬岗,存在了恐怕有几百年了。王老实穷,租不起好地,就从老地主手里把这里的几亩薄田租了下来。
唐豆没告诉杨灯她手上戴着的戒指有可能是从乱葬岗那个坟冢里被挖出来的,他怕杨灯知道以后心里会产生什么抵触。
戒指已经滴血认主了,杨灯如果心里产生抵触的话,万一要是跟爸妈一样采用那种极端方式怎么办?
唉,这可怎么办?总不能一直盯着那个乱葬岗看谁下葬吧?而且每下葬一个人,自己还要把人家的棺材掀开查找一番,也许是几十年,也许是几百年,蹲守在那个乱葬岗恐怕还不如蹲守破四旧仓库靠谱一点。
可是,如果出现在破四旧仓库里的那三个戒指,追查下去也是出自于这种地方怎么办?
杨灯双手捧住唐豆的脸,俏皮的使劲揉了揉,笑着说道:“别愁了,反正现在戒指已经戴在咱们手上了,就算找不到出处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咱们一家人能在一起比什么都强。”
唐豆望着杨灯苦笑了一下:“看来也只能先这样了,虽然说这个戒指现在不会给咱们带来什么危害,可是毕竟不了解清楚了总是一个心病,我担心万一哪天它要是失控了怎么办,如果真的失控了,它必定会给咱们带来不可弥补的伤痛。”
对于这种不可预知的后果,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发生,就如同这个戒指神秘的力量一样,谁能想到?
杨灯知道唐豆设想的这种最坏的结果有可能会发生,她笑着宽慰唐豆说道:“别胡思乱想了,也许将来什么事也不会发生呢。”
唐豆笑笑,现在也只能是想象了,还能怎么着?
这时,躺在婴儿床上的小豆子呀呀叫着冲着唐豆伸出了莲藕般的小手,抓呀抓的。
唐豆瞬间将戒指的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他呵呵笑着把小豆子从婴儿床里抱出来,撅起自己的猪嘴狠狠的在小豆子脸上亲了一口:“儿子小笨蛋,就会呀呀呀,来,喊个爸爸来听听。”
小豆子像是非常不爽的样子把小手抵在了唐豆的脸上,小嘴嘟嘟囔囔的呀呀呀的叫着。
唐豆哈哈的笑了起来:“灯,你快来看看,小豆子像是不高兴了,他还冲着我噘嘴呢。”
杨灯咯咯笑着从唐豆手里抱过小豆子,笑着说道:“小豆子应该是饿了,医生说,小宝宝只要睡醒了就会找奶吃。”
看到杨灯坐下撩起衣服给小豆子喂奶,唐豆嘿嘿贱笑着凑上去,冲着叼着一只****使劲吸允的小豆子说道:“儿子,咱爷俩商量一下,一人一个怎么样?”
杨灯笑着翻了唐豆一个大白眼:“没正经,要跟小豆子抢吃的。”
唐豆嘿嘿笑着,看着杨灯露出白花花的那个啥,干脆假戏真做,贱笑着把头凑了过去。
‘啪’,小豆子伸出小手一巴掌打在唐豆脸上,竟然清脆有声。
看着被打愣的唐豆,杨灯咯咯咯的笑了起来:“活该,谁让你跟小豆子抢奶吃。”
“臭小子,连老爸都敢打,要翻天了你。”唐豆凶巴巴的抓住小豆子的那只小手,张开大嘴把整只小手都咬到了嘴里。
小豆子松开****,手舞足蹈的冲着唐豆嘎嘎嘎的笑了起来。
看着嬉闹的父子俩,杨灯心满意足的笑了起来。
人生,其实就是一次从起点到终点的旅行,最珍贵的就是你在旅行过程中看到的那些风景,现在,杨灯觉得自己已经拥有了全部,她满足了。(未完待续。)
第610章 赵都邯郸
瓦蓝瓦蓝的天空下,一座巍峨的巨大城池屹立在蓝天白云之下,庄严而肃穆。
唐豆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巨大的城池,就算是他出生长大的金陵,也从来没有令他生起过这种想要膜拜的冲动。
他所见过的城市,比如黄浦、比如京城、比如金陵,这些城市也许比眼前的这座城池更加巨大,但是那些现代城市绝没有眼前这座城池更加直观的告诉人们,这是一座城市。
站立在巍峨的城门楼下,令人从内心深处感叹着自己的渺小,高耸的城墙延绵数十里,一眼望去根本就看不到边际。
这里,就是赵国的都城……邯郸,确切的说,是公元前250年的邯郸。
早在八千多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经过考证,磁山文化比仰韶文化更早了一千年,更把我国种植农作物的记录提前到了公元前5400年~公元前5100年。
在商代早期建都于邢台的数百年间,邯郸一直作为为畿辅之地存在。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在商代末期就已经在邯郸建造离宫别馆,这证明邯郸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
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于邯郸,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若非长平之战秦国名将白起一举斩杀赵军四十五万人,使得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赵国其实是最有希望一统六国,完成天下一统大业的国家。
望着眼前这座巍峨的大城,唐豆感叹之中轻轻叹了一口气。
可惜,赵国没有像杀人魔王白起那样的名将。
根据梁启超的考证,在整个战国时期一共战死了二百余万人,其中死在白起手中的就有半数,这也难怪乎后人会给白起起了一个杀人魔王的恶名,但是白起却是人们所公认的战国时期第一名将,像廉颇、李牧、王翦这些名将也只能屈居其后。
热血的年代,必定能够诞生出超凡脱俗的人物独领风骚。
唐豆心中发着感慨,驱马进入邯郸。
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城廓宏大,气势恢宏,城池建设如同战国时期所有的城市一样,占地面积极为广阔,达几十里之遥,城中大兴农田水利,就算被敌国围城,只要城池不破,城中的人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完全不用为衣食担忧。
除了城门处稍显热闹一些以外,进入城中,感觉就跟进入农庄没有太大的区别,放眼望去,入目之处皆是农田池塘,颇有一些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只是行走在路上的行人明显比城外多出了许多,偶尔还可以看到鲜衣驽马的名门贵胄驱马奔驰于野。
唐豆颇为悠闲的驱马缓行在大道上,呼吸着在现代绝对无法想象的清新空气,浏览着这难得一见的战国都城风光,只是见到这路上行走的贩夫走卒,在农田中劳作的人多为女子时,心中不由感叹长平之战给赵国带来的伤害恐怕不是几年的光景就能恢复过来的。
唐豆驱马行走在大道上,一副翩翩贵公子的打扮,引来无数正在劳作的女子目光,更有胆大的直接向唐豆招手大抛媚眼,看的唐豆头皮阵阵发麻。
赵国女子竟然如此开放,诗书礼乐,三从四德哪儿去了?
看到唐豆面红耳赤的不敢直视那些大胆的女子,跟在唐豆身后不远处的一位公子哈哈笑着驱马追赶上唐豆,冲着唐豆拱手笑道:“兄台想必不是赵国人吧?”
唐豆急忙拱手回礼:“在下唐豆,喜欢游历各国,在下出生在金陵,应该算是楚国人吧。”
那年轻公子哈哈笑着跟唐豆拱了拱手:“原来是楚国的唐兄,在下李天,在军中供职。”
唐豆拱手作答:“见过李兄。”
楚赵两国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关系比较和睦。唐豆自称是楚国人倒是也没错,唐豆出生于金陵,也就是在如今的楚国境内。
李天冲着农田里正张望过来的两名年轻美妇打了一个响亮的呼哨,呵呵笑着冲着唐豆说道:“唐兄有所不知,长平之战之后,大王下令鼓励女子生产,每生一子可免除三年赋税,如今赵国男子可以说是七国之中最幸福的男子,如果有相中的姑娘,你只需要勾勾手指头,那姑娘就会自己跑到你的榻上来,像你们楚国人和齐国人就有不少跑来赵国猎艳美色。”
唐豆忍不住咳嗽了起来,根据史书记载,赵国一共才有三百多万人口,在长平之战中被白起屠杀了四十五万青壮男子,致使赵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这也就难怪走在路上看到的女子会向路过的男人大抛媚眼呢。
李天神秘兮兮的冲着唐豆问道:“唐兄,你不会也是因为姑娘而来的吧?”
唐豆大囧,急忙辩解道:“李兄误会了,在下前来邯郸是访友而来。敢问李兄,可知道姬昊先生的住所在何处么?”
听到唐豆说出姬昊的名字,李天肃然起敬,坐在马背上冲着唐豆再次拱手:“原来唐兄是姬昊先生的贵友,失敬失敬。”
看来姬昊在赵国的名气还挺大,唐豆笑笑谦虚两句,顺势问道:“李兄可知姬昊先生住在何处?”
李天一笑说道:“姬昊先生的住所距离此处还有十余里,正好我也有段时间没有去拜访姬昊先生了,唐兄如果不介意的话,你我同行可好?”
唐豆拱手一笑说道:“如此有劳李兄了。”
两个人有说有笑并辔而行,李天也一改刚才的轻浮,谈论起了一些各国之间的趣事。
唐豆应和着,心中暗暗揣测这李天是什么人。
这李天在军中履职,却并非是一个粗鄙之人,看样子对各国之间的事情也非常了解,他不仅认识姬昊,而且好像还经常拜访姬昊,看样子,这个李天恐怕也是经常出入上层社会的人。
姬昊是当世名仕,但是史书中对姬昊的记载却是寥寥无几,偶有记载,也只是因为姬昊是秦始皇启蒙老师的缘故。
唐豆在穿越来邯郸之前,就特意穿越到十年前跟游历在齐国的姬昊交成了朋友,两个人在一起谈天说地,议论各国时政,一番论道,唐豆折服了姬昊,姬昊将唐豆引为了自己生平知己。
姬昊的学问倒是不错,不过为人却有些孤芳自赏,而且士族出身的他等级观念非常强烈,目光高傲,能跟唐豆谈到一起,纯粹是被唐豆给忽悠懵了。
以这个年代人们的见识,唐豆忽悠他还是很轻松的一件事情。
姬昊能到邯郸来,还是唐豆极力劝说的结果,因为唐豆知道姬昊到了邯郸能成为秦始皇的启蒙老师,而自己也就有了通过他接触到秦始皇的机会。
唐豆和李天二人说说笑笑一路而行,十几里路很快就过去了。
李天伸手一指前方树林中若隐若现的一处屋舍,笑着对唐豆说道:“唐兄,那里就是姬昊先生的居处了。”
唐豆眉梢一挑,很快就可以见到秦始皇了,这位千古一帝会是什么样子的?(未完待续。)
第611章 嬴政
为了表示对主人的尊敬,临近姬昊先生居所的时候,唐豆和李天二人下马牵马而行。
远远看去,姬昊先生的居所坐落在一片疏林之中,错落有致的七八栋屋舍团团相围,不远处的就是一片片的农田水塘,远远还可看到有人在农田中劳作,房舍门前还有七八个孩童在玩耍,这个画面带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感受,令人无法相信这样的画面竟然是出现在赵国的都城邯郸之内,这种场景绝对是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唐豆冲着李天笑笑说道:“邯郸真是一个宜居的城市。”
这句话唐豆是发自于肺腑,对于从现代而来的他,实在无法想象在都市之中还能有这样田园般宁静祥和的居所。
李天笑着说道:“唐兄既然喜欢邯郸,何不居留下来,我们赵国欢迎来自楚国的朋友,尤其是我们赵国的女人,唐兄若是肯留下来,我保证唐兄不出一月就会拥有无数的美艳娇娃。”
唐豆一阵郁闷,这货这话听着怎么这么像是唐伯虎那个老货说的话,三句话不离裤腰带以下的那点事。
唐豆呵呵一笑,冲着李天说道:“这一次我可能真的要在邯郸停留一段时间。”
是呀,在秦始皇回到秦国之前,唐豆必定会无数次的穿越邯郸来跟秦始皇沟通感情,要一直等到秦始皇回到秦国之后,唐豆才会把主战场也跟着转移到咸阳去。
说话之间,唐豆和李天二人已经来到了姬昊居所的门口,这时两个人才注意到在姬昊居所门口玩耍的那七八个孩子并不是在玩耍,而是在壁垒分明的对峙,而更令人意外的是,是七个**岁到十二三岁的孩子在跟一个孩子对峙,摆明了那七个孩子就是在欺负那一个**岁的孩子。
看到这些孩子每一个都是锦衣华服,有两个年纪大点的孩子腰间甚至还佩带着佩剑,不用问,这些孩子都是出身富贵的高门大户人家。
“这帮小子,又跑到这儿来闹事了。”李天笑着骂了一句,把牵着的战马拴在了拴马桩上。
唐豆也不知道他是在骂谁,但是却也知道李天应该是认识这些孩子。
唐豆也把马拴好,望着那帮孩子们笑了一下,直接向姬昊门口走去,他可没兴趣看小孩子吵架。
这时,正在对峙的那帮孩子中衣着最为华贵的那个大孩子突然拔出了佩剑,用剑尖指着那个**岁的孩子大声喝道:“狗杂种,我给你两个选择,要么,你把这一坨苟屎吃下去,吃下去本公子今天就放过你,要么,本公子就割下你一只耳朵,你自己选吧。”
唐豆皱了皱眉站住了脚步,这帮孩子这么欺负人也有点太过份了吧?逼着人吃苟屎,这不是摆明了侮辱人么。
看到唐豆站住脚步,李天也跟着站住了脚步,他看了那帮孩子一眼,冲着唐豆笑着低声说道:“唐兄,拿剑的那个小子是平原君赵胜之子赵德,平原君死后,赵德被大王册封为少原君。平原君贵为国相,且礼贤下士,门下食客数千,邯郸之围时,是平原君携食客毛遂前往楚国求援,说服了楚王,请来春申君率兵救赵,彼时邯郸城中已经是兵困粮绝,几乎已经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是平原君散尽家财,发动兵卒死守城池,终于等到了春申君的援兵到达,迫使秦军退兵。可以说,平原君是所有赵国人的恩人,可是,他这个儿子,呵呵。”
说着话,李天笑着摇了摇头,很显然他并不待见少原君赵德。
唐豆眉梢挑了一下,看了一眼被赵德用剑指着的那个孩子,冷冷的开口问道:“看得出来,老子英雄儿混蛋,七个人欺负一个人算什么本事。”
唐豆说话的声音不小,马上引起了那些孩子们的注意,不过他们看到唐豆已经是成年人,大多人都马上收回了目光,只有那个被欺负的孩子和赵德依旧紧紧盯着唐豆,不过两个人的目光中所流露出的却是不同的含义。
李天急忙拉了唐豆一把,低声说道:“唐兄不要多事,在邯郸城里是没有人愿意招惹少原君的。”
这时,赵德已经把剑尖指向了唐豆,一脸冰霜的怒喝道:“你是什么东西,竟然敢在本君面前乱放厥词。”
唐豆呲笑一声,大步走向那几个孩子,眼睛紧盯着赵德问道:“如果我是东西的话,那你又是什么东西?以多欺少,以大欺小,你难道就不知道羞耻?如果你真的很牛逼的话,你去找一个比你大的人去单挑,这么多人欺负一个人算什么本事?”
李天看到唐豆出头,忍不住偷偷跺了一下脚,急忙快步跟上唐豆,打着哈哈的冲赵德说道:“见过少原君,这位是从楚国来的唐兄,他是姬昊先生的朋友。”
赵德刷的把剑尖指向了李天,大声喝道:“李天,这里没你什么事,你给本君闭嘴。”
李天的火气也腾地一下烧了起来,可是尊卑有序,他却也不敢当面顶撞赵德。
唐豆大步走到那几个孩子跟前,盯着赵德哼了一声,伸手一把拉住那个被欺负的孩子胳膊,头也不回的向姬昊居所门口走去。
“你给本君站住。”赵德见到自己竟然被一个楚国人轻视,登时怒火中烧,冲着唐豆的背影喊了起来。
唐豆根本就没有要理会他的意思,可是他没想到被他拉着的那个孩子却站住脚步使劲的挣脱着唐豆的手。
唐豆意外的站住脚步,盯着手中的孩子说道:“我带你离开,你不愿意?”
那孩子抬起头冲着唐豆丝毫不惧的说道:“躲过今天,明天他们依旧还是会要来,他们不把我欺负够了是不会罢休的。”
赵德哈哈的笑了起来:“嬴政,你倒是有一些自知之明,看在你这么乖的份上,今天你跟我喊一声爹,我也能放过你。”
嬴政?
唐豆的眼睛瞬间瞪大。
他知道公元前250年的秦始皇确实只是一个九岁大的孩子,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竟然是这样跟秦始皇相识。(未完待续。)
第612章 信陵君
嬴政看上去跟普通**岁的孩子没有太大的区别,身材显得稍稍比同龄孩子大了一些,面色稍黑,只是他的脸上似乎已经少了这个年龄孩子该有的一些稚嫩。
嬴政此时的样子跟唐豆在来之前自己脑补的样子也相差不多,他之所以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