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牛古董商-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杨一眼接下来的一句话就像一杯凉水一般泼到了众人头上:“这个杯子虽然不是羊仿,但是应该也不是唐代的物件,器型不好说,毕竟唐代是否有这种三足把手的器型谁也说不好,但是这个杯子的制作手法像极了北宋末年官窑的特征,我怀疑这个杯子是官窑的官仿器。”

    “官窑的官仿器?”几老的目光都盯向了唐豆手中的那个杯子。

    杨一眼肯定的点了点头:“唐代制瓷还没有如此细腻的表现手法,估计这应该是北宋官窑匠人凭借着臆想创造出来的物件。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这物件现在的夜光效果应该已经极其微弱了。”

    这时秦杰正好找了黑布走过来,秦彦培直接从秦杰手中接过黑布,唐豆会意,忙把手中的夜光杯放到了桌子上。

    秦彦培把黑布蒙在了夜光杯上,掀开一角向内看去,良久之后,才轻轻叹了一口气放下了黑布。

    除了杨一眼以外,几老依次向掀起黑布一角向内窥去,不觉得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失去了夜光效果的夜光杯,已经失去了它真正的价值。

    不过如果真如杨一眼所说的一样,这是一件北宋官窑的官仿器,那么这个杯子的价值应该还是不菲的。

    但是,一件官窑的官仿器,放在面前这几位老爷子的眼中已经不足为道了。

    有了杨一眼这个引导,几位老爷子再看这个鸟兽纹三足把手白瓷杯的时候,越看越觉得漏洞挺多。

    本身就对这个杯子存有质疑的周老更是重复他刚才的观点,这个鸟兽纹三足把手白瓷杯的鸟兽纹风格与唐代鸟兽纹有着些许的区别,更是附和宋代绘画工艺的一些特征。

    唐豆偷偷拍了几张照片,找了个借口溜了出去,噔的一下穿越到了北宋末年苏东坡的府中。

    唐豆从苏东坡给自己预留的那个跨院中走出来,正见苏澔脚步匆匆的向府外走,苏澔见到唐豆,急忙停住脚步向唐豆施礼。

    唐豆扶起苏澔,询问道:“子风这是要到哪里去?”

    苏澔站起身恭恭敬敬的答道:“回禀上仙,圣上任命在下为殿前都指挥使,在下正要进宫轮值。”

    “殿前都指挥使?”唐豆楞了一下,冲着苏澔笑道:“那我要恭喜子风了。”

    按照史书来说,赵佶时代的殿前都指挥使这个职位应该是归高俅所有才对,如今也全都混乱了,殿前都指挥使这个职位竟然落到了苏澔的身上。

    苏澔笑道:“全赖上仙提携。”

    由于提前一年得知赵佶即将继位成为北宋皇帝的消息,苏东坡把握住机会成为赵佶王朝的第一重臣,如今已经被赵佶任命为当朝宰相,总揽朝纲,成为北宋朝廷中一言九鼎的角色。

    正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苏氏满门在这场政治博弈中取得了最大的胜利,如今苏氏家族已经成为北宋第一大家族,无人可以望其项背。

    唐豆呵呵一笑,开口问道:“你叔父可在府中?”

    苏澔急忙回道:“叔父午饭过后就被圣上召入宫中去了,上仙可是要我去将叔父召回?”

    虽说是赵佶召走了苏东坡,但是苏澔知道,如果是唐豆将苏东坡召回的话,赵佶必定不会有任何意见。

    唐豆一笑说道:“既然和仲兄是在宫中,那我就去宫中寻他就是,正好我有些事情也要找赵佶询问一下,咱们一起走吧。”

    普天之下,恐怕只有唐豆敢直呼皇上的名字了。

    苏澔毫不为杵,马上应诺,快走几步吩咐下人备马,与唐豆一起直奔皇宫而去。

    御书房中,正与苏东坡议事的赵佶听闻唐豆进宫来了,急忙和苏东坡一起迎了出来。

    赵佶这个皇帝不过是凡人的皇帝而已,在他心中,他这个皇帝跟唐豆这个上仙比较起来,简直连个屁都不是。

    唐豆也算是见怪不怪了,他在古代装神弄鬼已经成为了常态,如今面对赵佶这位皇帝出迎,他竟然连点受宠若惊的感觉都没有。

    不过唐豆也知道分寸,提前一把拉住了想要下跪的赵佶。

    做人要识得分寸,赵佶毕竟是一国之君,想自己下跪算怎么回事?

    进入御书房,唐豆也不拐弯抹角,直接掏出手机把手机中的照片亮了出来,望着赵佶开口问道:“你见过这个杯子么?”

    赵佶楞了一下,急忙看向唐豆的手机,等到看清之后忍不住啊了一声:“这是夜光杯,上仙是如何得到这个杯子影像的?”

    唐豆见赵佶果然知道这个杯子,忍不住一下放松了下来。

    看来这个杯子果然是出落在北宋年代,自己的岳父老子实在是太牛逼了,竟然可以断代断的这样准确。(未完待续。)

第493章 泄露天机

    赵佶马上就要吩咐人去将夜光杯取来,唐豆笑着摆了摆手:“不必,这东西我已经见过了,只是找你确定一下出处即可。”

    赵佶笑道:“这套夜光杯本就是我吩咐官窑为上仙烧制的,官窑匠人历时三个月才烧制完成,没想到昨日刚送进宫来,今天上仙就来了,莫非是上仙已经掐算好了的?”

    “一套夜光杯?”唐豆的眼睛亮了起来。

    成套的瓷器和单只的瓷器价值可是天壤之别,就拿徐乐乐拿来的那只已经失去夜光效果的夜光杯来说,如果说那个杯子能价值五千万的话,那么成套的有可能就是那个单只杯子的十倍以上。

    可是唐豆听说这套夜光杯就在赵佶手中,头也跟着疼了起来。

    唐豆不知道徐乐乐拿过来的那只夜光杯是否是这套夜光杯中的一只,如果不是的话那还好一些,如果要是的话,自己如果把这套杯子拿回现代,不知是自己这套杯子中会少了一只,还是徐乐乐那只杯子会莫名其妙的消失?

    唐豆脸色阴晴不定,赵佶却已经吩咐贴身太监将那套夜光杯捧了出来。

    这套夜光杯是由一只鸟首纹凤首抱月壶和四只鸟兽纹三足把手白瓷杯组成,唐豆没有率先拿起那只最为引人瞩目的鸟首纹凤首抱月壶,而是先拿起了一只鸟兽纹三足把手白瓷杯。

    杯子入手,唐豆忍不住惊咦了一声,这个杯子虽然跟跟徐乐乐拿来的那只鸟兽纹三足把手白瓷杯样式相同,但是却有着细微的区别。

    唐豆依次将四只杯子看过去,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四只杯子的鸟兽纹各具形态,却没有一只跟自己手机中拍摄的徐乐乐那只杯子一模一样的。

    呵呵,看来徐乐乐那只杯子虽然也跟这套杯子出自同一位匠人的手笔,但却并非这套杯子其中的一只,这样的话自己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拿回去了。

    在赵佶和苏东坡的注视下,唐豆最后才拿起那只鸟首纹凤首抱月壶把玩了一番,笑着放下那只鸟首纹凤首抱月壶,由衷的赞道:“果然是巧夺天工,我很喜欢。”

    听到唐豆喜欢,赵佶和苏东坡都笑了起来。

    唐豆望着赵佶问道:“皇上,不知道制作这套杯子的匠人在什么地方,我想见见他。”

    赵佶不知唐豆为何要见官窑的匠人,急忙应了一声,望向了苏东坡。

    苏东坡一笑说道:“上仙还真是问巧了,昨天监理官窑窑务的殿前承旨孙大人刚把这套夜光杯送来,还没得到圣上的召见,此时还在京中侯旨,我听他说为了方便圣上垂询,特意将烧制这套夜光杯的匠人也带着一同赴京来了。上仙如果要见这匠人的话,我可以马上传令把他们召唤来。”

    唐豆一笑说道:“你们在这儿处理朝政,我就不多打扰了。这样吧,我到你府中去等候,你让那匠人到你府中去找我吧。”

    苏东坡闻言喜形于色,唐豆刚才这番话听在别人耳中没有任何毛病,可是听到赵佶耳中却分明是表明了远近亲疏。

    唐豆这位上仙跟自己的关系越亲密,自己在赵佶面前的地位则越稳固。

    唐豆冲着赵佶拱手笑了笑,转身要走。

    赵佶急忙追在唐豆身后陪着笑问道:“上仙,我还为上仙搜集了不少宝贝,你看我是不是令人一并送到苏大人府上?”

    还有这好事儿?

    唐豆笑笑,拍了拍赵佶的肩膀笑道:“那我就谢谢皇上了。这样吧,我也无以为报,你宫中可有一个叫做童贯的太监?”

    赵佶楞了一下,冲着唐豆笑道:“上仙何以得知一个太监?童贯,还不过来拜见上仙。”

    刚才将夜光杯送来的那个太监听到唐豆提到他的名字,早就已经兴奋得浑身颤抖,此时听到赵佶召唤,急忙一溜小碎步跑过来噗通跪在唐豆面前:“奴才童贯叩见上仙。”

    “你就是童贯?”唐豆有些意外,这个太监他已经见过好几次了,几乎每次见到赵佶,这个太监必定跟随在赵佶身侧,很显然这个太监是赵佶的心腹。

    童贯仰着脸谄媚的冲着唐豆笑道:“奴才就是童贯,奴才有幸伺候过上仙几次……”

    唐豆一挥手,冲着赵佶说道:“杀了。”

    赵佶楞了一下,童贯傻了一般,突然反应过来,猛地向前一扑抱住了唐豆的双腿:“上仙饶命呀,奴才无罪呀。”

    赵佶此时也反应了过来,急忙冲着御书房外喝道:“来人。”

    几名御前侍卫一拥而入,赵佶伸手一指抱着唐豆双腿的童贯喝道:“把他拖下去砍了。”

    几名侍卫虎狼一般扑上来,拖死狗一般架起童贯奔出御书房。

    童贯鬼哭狼嚎,一名早就看童贯不顺眼的侍卫抡起铁拳照着童贯的嘴上就是两拳,登时打落童贯牙齿无数。

    童贯细皮嫩肉的,哪儿受过这个,又惊又吓,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一旁的苏东坡傻眼了,这说的好好的,唐豆咋一转眼就动了杀机,而且还是杀一个无足轻重的太监?

    童贯被拖走了,赵佶这才战战兢兢的望着唐豆露出了苦笑。

    童贯可是赵佶最为宠信的太监,却不知为何得罪了上仙,真是该死……

    唐豆望着赵佶苦笑道:“皇上是不是以为这童贯得罪了我?”

    赵佶急忙抱拳:“不敢。不过童贯此人处事圆润,我本来还打算任命他为内廷供奉官,派他到杭州设明金局,专门为上仙收集文玩字画。如此一来又要重新选择人选了。”

    原来历史记载中赵佶任命童贯为内廷供奉官还是因为自己?

    唐豆苦笑说道:“他如果是得罪了我,我又岂会跟他一般计较。童贯此人最会谄媚,而且还工于心计,善于收买人心。此人不除,将来还会以宦官的身份位列三公,进太尉,领枢密院,与蔡京两个人狼狈为奸。将来你的北宋王朝有一半是毁在了这两个人的手上。”

    “什么?”赵佶吓了一跳,竟然下意识的伸手抓住了唐豆的胳膊:“上仙的意思是说,大宋会亡?”

    唐豆呼了一口大气,望着赵佶说道:“我已经泄露了太多天机,今天帮你除去童贯,希望能够对你的将来有所帮助吧。”

    说罢,唐豆径直向御书房外走去。

    苏东坡急忙招呼殿前都指挥使苏澔护送唐豆回府,自己则转向了赵佶。

    赵佶望着苏东坡眼角抽搐着问道:“上仙说大宋会亡,丞相,咱们该怎么办?”

    苏东坡望着赵佶,冷声说道:“圣上,刚才上仙还提到了一个人。”

    “谁?”

    “蔡京。”

    赵佶楞了一下说道:“前几日谏官陈馞弹劾他与内侍交结,朕不是已经贬他出知江宁了么?”

    苏东坡呲笑道:“蔡京心怀不满,至今依旧滞留在京中,拖延着不去江宁履任。而且蔡京还在党羽中散布对圣上不满的言论。”

    赵佶眼中凶光一闪:“他既然不想去那就不要去了,丞相,代朕拟旨,蔡京忤逆犯上,抗旨不遵……”(未完待续。)

第494章 好男人

    唐豆本意只想帮赵佶除去童贯这个最大的祸害,并没想把蔡京也拉下水。

    要知道蔡京本来就是童贯在赵佶面前使用手段,赵佶才破格提拔了蔡京。

    如今童贯已经除去了,想必蔡京也没有了被赵佶重用的机会。

    可是因为自己一时口快把蔡京也说了出来,结果给蔡京带来的灭族之祸。

    这蔡京的人品确实是不咋滴,可是他的书法可是与苏东坡齐名的,位列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结果就这样被唐豆无心的一句话给除名了。

    如果唐豆知道会有这个结果的话,他一定会在说出这句话之前先疯狂的收集一些蔡京的墨宝,要知道蔡京的墨宝在后世存世的也是屈指可数。

    可惜唐豆浑然不知自己一句话引出了这么多事儿,此时他正在苏东坡的府中跟那位烧制出夜光杯的匠人交流。

    这时赵佶已经吩咐人将他为唐豆准备的奇珍异宝送到了苏东坡府上,那套夜光杯自然也在其中。

    那匠人不知道唐豆是什么身份,但他见当今皇上亲口吩咐烧制的夜光杯竟然在唐豆手中,心中已知唐豆在当今圣上面前必定是地位尊崇,自然对唐豆是有问必答,不敢有丝毫隐瞒。

    大家都是行家,几句话说过去,唐豆已经明白了这位匠人这套夜光杯的制造工艺,忍不住哑然失笑。

    这位匠人跟自己竟然不谋而合,也是采取的二次烧制之法,将荧光粉掺入釉彩之中烧制出的这些夜光杯。

    了解了这些,唐豆已经对夜光杯的制法了然于胸,他想起徐乐乐那只夜光杯,笑着向匠人询问了一句:“这位兄台,除了你烧制出的这一套夜光杯之外,你是否还曾经另行烧制了几只跟这杯子相同样式的夜光杯?”

    私藏贡品那可是杀头的死罪,唐豆的随口一问吓得那位匠人噗通跪在地上叩头不已。

    唐豆没想到会这样,急忙起身去搀扶那个匠人。

    那个匠人叩头不已,战战兢兢的回说还有两只烧废的残品在监理官窑窑务的殿前承旨孙大人手中。

    唐豆已经亲眼见识过徐乐乐拿来的那只夜光杯,哪里是什么残品,只是样式跟他现在手中这套有些许的不同罢了,唐豆如此问,只是想要求证一下徐乐乐拿来的那只夜光杯的出处,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其实唐豆也可以理解,那位孙大人身为殿前承旨,监管官窑窑务,利用职权捞点油水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当初苏东坡在投靠王安石做工部尚书的时候不也同样是如此么,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唐豆笑笑搀扶起那个匠人,安慰了一番,承诺不会将此事告诉给别人,那位匠人这才稍稍放下了一点心事。

    也没有什么好了解的了,唐豆拿出一些赏金打发走那个匠人,转身去摆弄赵佶吩咐人送过来的那些奇珍异宝。

    赵佶送给唐豆的奇珍异宝自然都不是什么凡品,随便拿哪一件回去都可列入精品古玩的行列,若是以现代衡量文物的标准来论,这些古玩最少也得是二级文物,其中有几件可以已经可以列入到一级文物的行列之内,这些古玩可比朱元璋那小子攻城略地搜刮来的那些物件明显高出了好几个档次。

    唐豆回空中别墅拿来一些盒子,把赵佶送来的这些古玩分别装好,用两个大包将这些古玩全都装了进去,跟一个打家劫舍的土匪一般,背着这两个大包噔的一下穿越回了空中别墅。

    现在的空中别墅中到处堆满了还没来得及整理的古玩,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朱元璋搜刮来的,而且朱元璋那儿还有数不清的古玩没来得及搬回来,如果仅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唐豆在朱元璋身上的投资已经获得了几万倍几十万倍的回报。

    当然,唐豆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却不能以简单的投资论来说了。

    唐豆也算是摸出来了,自己若是想无限制的搜集古玩的话,还是跟皇帝打交道最为靠谱。

    武则天、曹操、曹丕、赵佶、朱元璋,这些人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的大宝藏,而自己所要付出的,只是在他们面前装好神棍就好。

    得意洋洋的放下从赵佶那儿带回来的古玩,唐豆匆匆的回到家里,正好是晚餐的时间。

    唐豆咧了咧嘴,钱芊芊果然没有回来吃晚饭,那位徐乐乐自然也没有出现,看来这两个人还真的凑到一处浪漫去了。

    餐桌上,几位老爷子还在讨论徐乐乐带来的那只夜光杯,现在几位老爷子基本上已经达成了共识,认定这是一件北宋末年官窑的官仿器。

    既然几位老爷子已经得出了结论,唐豆自然不会再多说什么,反正他从赵佶和那位官窑匠人那儿求证来的结果也无法跟别人说,自己心中有数就算了。

    抽了几位老爷子谈话的空闲,唐豆隐晦的询问了钱慈航,钱芊芊跟那位弗朗西斯两人之间婚约的事情,钱慈航稍稍有些不快告诉唐豆,钱芊芊和弗朗西斯之间的婚约已经解除了,至于什么原因钱慈航并没有多说。

    听到钱芊芊和弗朗西斯之间的婚约已经解除了,唐豆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说实话,唐豆对徐乐乐的印象还是非常不错的,如果徐乐乐能够跟钱芊芊配成一对,这两个在一起还真的有些珠联璧合的意思。

    徐乐乐、钱芊芊,呵呵,这两个名字听上去就有那么点天生一对的意思,只是希望徐乐乐在得知了钱芊芊背后站着一个庞大的钱氏企业的时候,不要有太大的压力才好。

    毕竟钱氏企业实在是已经庞大到了令人窒息的地步,就算唐豆视钱财如无物,可是在面对钱慈航的时候,也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饭后,杨一眼又返回瓷窑,这一次唐豆也跟了过去,他向杨一眼说出了自己的对那个夜光杯‘感觉’。

    唐豆不知道真正唐代的夜光杯是如何烧制出来的,但是宋仿的夜光杯是如何烧制的他已经了如指掌,不过说给杨一眼的时候还只能是‘猜测’。

    杨一眼沉吟了一会儿,冲着唐豆挥了挥手说道:“你该干嘛干嘛去,别打扰我。”

    说罢,杨一眼直接把唐豆关在了瓷窑外面,看架势是要自己闭关了。

    说句心里话,唐豆佩服的不仅是杨一眼的博闻广记,他更佩服的是杨一眼的这种不服输的劲头,从认识以来,这老爷子似乎还从未在任何事前低下过头。

    从瓷窑返回,路上遇到正在角门等候的杨灯。

    唐豆扶住了杨灯的胳膊,杨灯别有深意的笑着冲着唐豆问道:“徐乐乐把钱芊芊约出去了,你是不是感觉心里特失落?”

    唐豆一头黑线:“关我什么事儿?”

    杨灯噗嗤一笑:“是不关你的事儿,可是我看出来了,那个钱芊芊对你却有意思。”

    不得不说女人对这种事情是非常敏感的,她可以从一个眼神一句话中感觉到威胁,也许唐豆没有什么察觉,可是杨灯却从跟钱芊芊不多的几次接触中,感觉到钱芊芊似乎对唐豆暗生情愫。

    如今钱芊芊‘移情别恋’,杨灯也感到了一阵轻松,这才有心情打趣唐豆,否则的话她是绝不会当面跟唐豆提起此事的。

    唐豆挠了挠头,望着杨灯问道:“钱小姐对我有意思?我怎么没看出来?”

    杨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傻瓜,你还以为自己是情圣呀。”

    唐豆笑道:“不想当情圣的男人不是好男人……”

    肋下一阵剧痛。

    唐豆急忙补充道:“如果真的当了情圣的男人肯定也不是好男人……”

    杨灯咯咯笑着望着唐豆问道:“那么真正的好男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唐豆一挺胸说道:“当然应该是我这个样子的。”

    “脸大不害臊。”杨灯冲着唐豆刮起了脸。

    唐豆哈哈的笑了起来。

    做男人难,做一个好男人更难。

    做人坦坦荡荡,问心无愧就好,何必要追求完美?(未完待续。)

第495章 兰亭之会

    次日一早,徐乐乐再次来到唐豆家,唐豆捧出了那个合金箱子,徐乐乐验证过箱子中的那个鸟兽纹三足把手白瓷杯之后,笑吟吟的冲着唐豆问道:“豆子,北杨南周两位前辈对这个杯子的鉴定结果如何?”

    唐豆指着徐乐乐笑道:“乐乐,原来你这家伙从开始就拿我当成一个幌子,恐怕羊仿之说也是一个幌子吧?。”

    徐乐乐哈哈的笑了起来:“兄弟千万不要怪我,说实话,我们苏富比的那几位鉴定师确实是看不好这物件,而委托拍卖这物件的那位也不是一位普通人,我怕有什么闪失,这才想要请你以及北杨南周两位前辈帮忙掌一下眼。至于这羊仿么,呵呵,这么精美的瓷器,如果真的是赝品的话,我想一定是出自羊仿之手。兄弟,我可是知道你的眼力,如果这真是一件羊仿瓷的话,除了找你掌眼之外,我实在想不出还能找谁帮我鉴定真伪。”

    徐乐乐一番话既承认了幌子之说,但是也着实的拍了唐豆一个马屁,就算唐豆明知被徐乐乐忽悠了,也根本无法动气。

    唐豆呵呵一笑拍了徐乐乐一下:“好了,你就别再忽悠我了。这个杯子我师父和我岳父他们已经得出了结论,他们认为这个杯子应该是一件北宋官窑的官仿器。”

    原本唐豆以为徐乐乐听到这个结果之后会有些失望,没想到徐乐乐听罢之后呵呵一笑,伸手盖上了箱盖,冲着唐豆说道:“既然北杨南周两位前辈这么说,我想一定也错不了。”

    唐豆莞尔一笑,徐乐乐做的是拍卖这一行,这个杯子是唐代的还是宋仿的对他们并没有任何影响,他们赚取的只是佣金。

    当然,如果这个夜光杯要真是唐代的那就更好了,拍卖成交价越高,他们提取的佣金也就越多。

    徐乐乐锁好箱子,微笑着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放到了唐豆面前。

    唐豆知道信封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他微微一笑冲着徐乐乐说道:“如果当我是朋友的话,就把这个信封收回去。”

    徐乐乐呵呵一笑,毫不犹豫的将信封又装回了自己口袋:“就知道你会这么说,得,我也不跟你客气了,改天我请你吃饭。”

    唐豆一笑问道:“说到吃饭,你昨天的晚餐一定很愉快吧?”

    听到唐豆问这件事,徐乐乐马上变得眉飞色舞了起来:“豆子,你相信一见钟情么?我想,我是爱上钱小姐了,她是我见过的最美丽、最时尚、最文静、最睿智、最体贴、最温柔的女孩子,昨天晚上……”

    徐乐乐口沫横飞的夸赞起了钱芊芊,唐豆听得目瞪口呆,忍不住捂着嘴轻轻的咳嗽了起来。

    这个人现在说的这个女孩真的是我认识的那个钱芊芊么?

    唐豆考虑了半天,还是没有将钱芊芊的真实身份告诉给徐乐乐,这是人家两个人的事情,自己参与进去显得太三八了。

    幸亏徐乐乐的助理提醒徐乐乐航班的时间,否则徐乐乐真有可能拉着唐豆滔滔不绝的讲下去。

    唐豆苦笑着将这个已经陷入狂热恋爱中的家伙送走,转头又来到了空中别墅,换好衣服噔的一下穿越走了。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绍兴西南兰渚山,唐豆童鞋大袖飘飘的出现在此处,径直向镜湖口兰溪畔的兰亭走去。

    魏晋时期,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都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

    临近兰亭,唐豆已经遥遥听到从兰亭传出的欢笑之声,唐豆微微一笑,径直走了过去。

    此时兰亭外已经停满了车马,亭中已经聚集了不少的达官显贵,他们都是接受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前来赴修褉之会的会稽和建康的军政要人。

    会稽就是现代的绍兴,在东晋时期,会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一线城市,就跟现在的黄浦在中国的地位一样。会稽内史就是会稽一地的最高行政长官,王羲之可以说是以为声名显赫的政府高官了。

    修褉是民间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的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祭祀活动,王羲之借着修褉的机会邀请会稽和建康的军政要人在兰亭相聚,饮酒、写诗、观山、赏水,可以说王羲之的面子还是非常大的,魏晋以来显赫的家族差不多都到齐了,应约而来的有王家、谢家、袁家、羊家、郗家、庾家、桓家等,可以说东晋时期有分量的权贵全都到齐了。

    不过东晋旷达清雅飘逸的社会氛围使得这次聚会完全没有任何政治色彩,哪怕组织者王羲之是会稽內史,参与者也大多是当朝权贵,人们也只是饮酒作乐谈诗论文,氛围显得非常轻松。

    此时兰亭内外已经聚集了不少的达官显贵,人们正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高声谈笑,甚是洒脱。

    唐豆毫不怯阵,他面含微笑直接向亭内走去。

    有啥好怯阵的,不就是一些名门世家的达官显贵么,你们东晋皇帝的老祖先司马懿都因为我多说了几句话被许褚一剑给砍了,惹急了我重新穿越回去,这一回决不让司马昭从许褚的手指缝中漏出去,断了你们东晋的根。

    唐豆正在yy,一个正在招呼宾客的管家模样的人面含微笑拦住了唐豆:“这位公子请留步。”

    唐豆一笑站住脚步,望向了那个管家。

    管家陪着笑走到唐豆面前,今天前来赴会之人无一不是各大世家中的杰出之辈,管家见唐豆锦衣华服的样子,虽然看着唐豆面生,但是猜测唐豆也必定是出自于哪个名门世家,自然是陪着小心,不敢唐突得罪。

    管家冲着唐豆拱手笑道:“这位公子请了,请问公子可有请柬?”

    “请柬?没有。”唐豆摇头笑道。

    “呃~”,正在陪笑的管家脸上僵硬了一下,但是也只是一瞬间而已,他马上又陪着笑问道:“公子,今日兰亭已经被我家大人包了下来举行修褉之会,我家大人乃是会稽内史王羲之王大人,公子若是来游兰亭的话,请公子改日再来可好?”

    唐豆哈哈一笑,冲着管家笑道:“今天我就是慕王大人修褉之会而来,难道王大人的修褉之会不是以文会友,而是要看官职出身的么?”

    管家楞了一下,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唐豆了。

    要知道王羲之为官尤其注重官声,今天如果拦住唐豆不让唐豆赴会,恐怕会传出不利于王羲之的言论,可是今日赴会之人全都是会稽和建康的军政要人以及各世家的子弟,如果要是让唐豆这样一个身份不明的人闯进去,自己必定会受到王羲之的责怪。

    管家正在为难,亭中一个三十几岁头戴漆纱笼冠的男子笑呵呵的走了出来,冲着唐豆拱了拱手笑道:“这位公子说的不错,今天的修褉之会正是以文会友之会,凡天下有才学之人皆可参加,不过赴会之人要即兴赋诗词一首方可。”

    唐豆哈哈一笑负手而立:“这有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