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完美人生-第4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李谦特意晚起身了一会儿,坐在座椅上跟傅学隆和秦晶晶讨论了一阵,尤其是跟傅学隆,俩人都是摄影系出身,对于章子芳的很多镜头,他们都特别感兴趣,拆解起来脑袋一打开、思路一发散,简直没完没了。
眼看着放映厅里人走个差不多了,李谦知道人家还要准备第二场放映的,就赶紧起身,出去,快到门口时,离了老远就冲章子芳伸出手去,握手,恭贺首映成功,并称赞她拍了一部难得的佳作。
内行夸内行,特别容易挠到痒处。
比如说,李谦和傅学隆特意提到了几个镜头的角度和光线问题,顿时就听得章子芳一脸心怀大畅的模样,简直引为知音。
话说,文艺片和文艺向的导演,似乎就没有不爱玩镜头的!
看章子芳一副红光满面的模样,李谦笑着打趣,“章姐,意气风发呀,看来刚才那些记者和评论家,给的评价都不错?”
章子芳再内秀,这个时候也有点压不住,点点头,谦虚地道:“大家都觉得有突破,就你们刚才说的那个镜头,刚才有两三位德国和法国的影评人朋友都称赞过了,听你们两位科班出身的职业摄影家也这么夸,我真的好高兴!”
李谦笑。
他知道的,刚才放映厅里的确是坐了少说几十个欧洲著名的影评人的!
说白了,那些人所代表的,就是舆论,就是电影批评界的风向,他们那么一致的对章子芳看好,某种程度上来说,至少意味着章子芳的这部《承诺》应该是的确挺合这帮欧洲艺术家的口味的。
虽然他们决定不了奖项的归属,但他们在哄抬一个导演的名气方面的能力,还是不容小觑的。而名气越来越大,在电影节评奖来说,自然就更有可能对评委们施加更大一些的舆情压力。
总之,好事儿!
对于章子芳,对于《承诺》,乃至对于中国电影的国际声誉,都是好事儿!
李谦由衷的恭喜她。
但很遗憾的是,已经没有时间再做一次深聊了。
放映厅的旁边,就有一位脖子里挂着相机的记者等着呢,接下来,章子芳肯定会接受一波采访和访谈,欧洲的,和国内的。
而明天上午,《红高粱》就要第一次真正的出现在所有人面前,接受欧洲人民和欧洲的艺术家、电影批评家们的检阅了。
至于能不能拿奖……随他们去球!
***
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还能说点什么。
再喊一句求月票,还能拉到几张票不?
第一六三章 观众反应似乎不错?
第二天一大早,章子芳就也赶过来捧场来了。
大家都来自中国,而且今年中国跑来柏林参加电影节的就这两个剧组,互相捧场,自然是很应该的一件事。
她一副春风满面的样子,看来是昨天诸事顺遂。
等到把她送进去了,几个国内跑来报道柏林电影节的记者也陆续到来,大家握手,合影,然后送进放映厅。
接下来,随着放映时间点的到来,陆续有一些重量级的影评人到来其实按道理来说,影评人嘛,就是靠写影视评论吃饭的,有资格被柏林电影节官方邀请来参展,而且还是主竞赛单元的电影,当然值得一看、也值得一评。
但实话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看这部往往就看不了那部,所以这个时候,人面熟不熟,人脉到没到,就比较关键了。
李谦在欧洲电影圈的人脉接近于零,但约翰戴斯这些年纵横欧美电影圈,虽然主力是在好莱坞,而且做得更多的也都是些商业制作,但在他过去十几年小二十年的制片生涯中,还是制作了不少的文艺电影,往欧洲这边跑的次数,也是绝对的不少,所以在欧洲的电影圈子里,他自有他的人脉在。
现在的他,是美国东方梦电影公司的小股东,担任总经理,某种程度上来说,暂时可以算是给李谦打工的当然,可以理解为大家共同创业。
李谦有电影要角逐柏林电影节,他虽然对一个年仅二十来岁,而且还是中国的电影导演在柏林拿奖,并不抱什么希望,所以也很难谈得上出死力气的帮忙,但举手之劳的事情,他还是很尽力的这也算是他在向李谦展示自己的一部分实力了,在欧洲电影圈子里的实力。
所以,重磅的影评人,还真是来了好几位。
不少柏林当地的,和法国、意大利、英国几家比较知名的报刊派到柏林电影节的记者,也在跟李谦握手、要了签名之后,进了场。
嗯,在当下的欧洲,当柏林电影节的官方公布了本届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入选电影名单之后,欧洲各地对《红高粱》这部电影的报道焦点,非常整齐划一地放在了“东方哥坛巨星的导演作品”上在他们眼里,李谦是以乐队主唱而进入欧洲人的视线并获得了欧洲人的喜爱,而现在,拍电影,似乎成了他的副业。
所以,他们来看电影,对李谦这位东方传奇巨星的兴趣,显然是明显的超过了对他的电影《红高粱》的兴趣。
“歌星玩票性质的拍了部电影,都能进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这大概就是当下这些来自欧洲各国的影评人和记者们,对李谦和《红高粱》的看法了。
等开始放映的时间点差不多快到了,李谦转身往里走,秦晶晶捏着手里还没有发完的宣传画册,也赶紧追上去,但忍不住小声地道:“好像坐不满吧?”
李谦扭头看她,笑笑,“你还想坐满?”
一个中国导演的中国作品,此前在欧洲的电影圈籍籍无名,进了主竞赛单元,来参展,但也基本上没做什么像样的公开宣传就这样,走进放映厅大概瞟一眼,上座率差不多有八成还多,已经是很不错了。
一方面是李谦作为导演,算是有点明星加成,另一方面,约翰戴斯的人脉还算比较给力了。再说了,好歹也是入围了主竞赛单元的,还是会有很多电影爱好者在完全不认识导演和绝对听不懂中文的情况下主动跑来刷片子的。
李谦他们几个主创过去到前排坐下,时间一到,放映厅里的大灯熄灭,座椅上的观众也都很自觉地停下了说话。
然后,大银幕亮了起来。
《红高粱》的全球首次公开放映,正式开始。
放映厅内,逐渐安静到没有了任何的杂音来之前大家就都知道这是一部中国电影,而且没有德语或英语配音,只有特意为全球其他国家的观众特意匹配的英语汉语对照字幕,但既然来看了,不管是因为什么,心里都还是多少对这部电影抱有一丝期待的。
尽管……这个期待值在他们的心里,可能并不高。
电影开始放映,看了大概才一两分钟,都还没进剧情呢,李谦低下头,想了想,扭头跟傅学隆交代了几句,然后猫着腰站起身来,独自一人溜了出去。
第一排嘛,很方便。
秦晶晶居然马上就追了出来,问:“你不看呀?”
李谦摆手,“不看了!剪片子的时候,我都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你回去看吧,记得留意一下观众们的观看反应。”
秦晶晶“哦”了一声,站住,但是看李谦大步流星地往外走,就忍不住又快步追上去,问:“你干嘛去?”
李谦扭头看她,“买包烟。”
秦晶晶问:“你不是不抽烟抽雪茄吗?”
“但是我现在特别想抽一口啊,雪茄在酒店里呢,烟斗也在酒店里呢!”
秦晶晶不放弃,一直跟着李谦到了影院门口。
李谦站住,看着她,“干嘛跟我出来,回去看电影啊!”
秦晶晶略有些扭捏,然后才抬头跟李谦对视着,突然问:“你是不是……也有点紧张啊?”
紧张么?
这个问题还真是把李谦给问住了。
按说这个时候,自己的电影第一次公开放映,身为导演,李谦是应该略带着一些紧张,还有一些期待、担忧地坐在放映厅的第一排,津津有味地和其他人一起再看一遍自己的作品看到得意之处,自己忍不住都要为之称赞,然后下意识地留意周围和后排观众们的反应。若反应符合预期,则心气大涨,若反应有些平淡,不符合预期,则不免加倍忐忑!
几乎所有的导演,都会面临这样的一步。
但听到秦晶晶的这个问题,李谦想了想,摇摇头,他还真没有觉得有什么紧张可能是因为他对于这个电影节,本来就并没有其他人那么重视吧。
于是他笑笑,“片子已经是那样了,定型了,改不了了,现在就只是等着别人的评判而已,你紧张什么呀?”
秦晶晶有些讶然。
尽管她比较早的就已经知道,虽然赶来参加电影节,但其实对于得不得奖,李谦心里并不在意,但此前她一直都以为李谦只是故作淡然而已,这个时候听见李谦这么说,是的的确确的有点愣了。
他居然真的是不在意的!
吭哧了几秒钟,她问:“难道你就真的不想得奖吗?”
李谦耸肩,“废话!我当然想啊!要是我片子拍得好,大家都觉得好,电影节要给我颁奖,我当然高兴啊!但想得奖,不意味着就非得奖不可!”
说到这里,他挥挥手,道:“回去吧!放心,啊,你的表演绝对是非常出色的!就算不得奖,以后也不缺片子拍!回去吧,看电影去!”
说话间,他扭头往外去了。
秦晶晶犹豫了一下,然后就放弃了陪李谦去街头转转的想法,看着他出了电影院,自己就又转身回了放映厅她心里真的是很在意的。
远比李谦更加的在意!
这是她加入明湖文化,获得了稳定的公司保护和稳定的片约邀请之后所接到的第一部明湖文化出品的电影,也是跟李谦的第一次合作。
而且,拍摄这部片子的那些日日夜夜,早已成为她内心深处最浓墨重彩的记忆在她自己看来,这部电影也是自己出道以来做做出的最精彩的一次演出!
再加上……这可是柏林电影节!
明晓敬是怎么红起来,到现在逐渐成为国内影坛基本上没有人能挑战的天字第一号大青衣的?
说白了,秦渭的一部《红灯区》,把她捧上去了!
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加身,使得她立刻成为年轻一辈女演员中演技派的代表人物不服?你也去拿一个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后来,再说话!
1994年,威尼斯,此前徘徊在二线与三线之间的明晓敬一战成名,自那之后,只要提到优秀的华人与演员,她明晓敬这个名字,就没人绕的过去!只要有公司开出大制作的计划,女主角的备选一栏里,她的名字肯定高居前三!
这就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威力!
当然了,秦晶晶也知道,想在欧洲这边拿奖,真的是无比的困难,所以对于《红高粱》,对于李谦,以及对于自己能不能拿奖,她虽有期待,却并无执念,当下她所期待的,仅仅只是希望这部电影的口碑能够好一些她只是希望自己第一次主演李谦作品的这部电影,自己当初付出的那些刻苦和努力,能够换来应得的掌声和认可!
跑出来也就两三分钟而已,秦晶晶猫着腰回到放映厅的时候,大银幕上正是一片血红一身大红嫁衣的新娘子九儿,坐在摇摇晃晃的大红花轿里,正在啜泣着,一脸的委屈与羞愤。
整个屏幕,真的是一片鲜血殷红的颜色!
她猫着腰回去的路上,不经意间往观众席看了一眼,就这一眼,让她的心似乎在突然间漏跳了一拍
大银幕上的红光,照在整个观众席上。
每一个观众的脸上都是红彤彤的,像是洗照片的暗房里的脸。
不少观众鼻梁上的镜片,都在反着红色的光。
就在这一片红光里,眼神儿不错的秦晶晶能够比较容易地看到很多观众脸上的惊讶表情,还有一些……惊喜?
或者叫惊叹?
反正匆匆一眼看过去,她觉得那些表情应该肯定不是不屑,或者鄙夷之类的负面情绪,而是一些好的、正面的的意思!
她坐下。
傅学隆往这边大侧身,小声道:“我觉得大家的反应好像不错!谦儿哥说对了,这种泼墨式的色彩运用,他们看了好像都是一副很惊奇的样子!”
秦晶晶心中一喜,抬头看向银幕。
大银幕上,花轿晃得厉害。
轿子里的人已经忍不住哭了起来。
一帮打着赤膊的粗壮汉子,正高声嘶吼地唱着放映厅里的欧洲观众们肯定听不懂的民俗俚调。
这一幕,太熟悉了。
当初拍的时候,她可是真的哭了的而且实话说,当时她被那帮抬轿子的赖汉故意踢起来的尘土给呛的可是不轻!
悄悄回头,拧巴着身子再瞧瞧,离得近、正好能看见的那后面两三排的观众,正满面红光的一边摇头,一边满脸的惊叹。
好兆头!
扭头看傅学隆,他正一边盯着大银幕,一边兴奋地好像喘气儿都没那么匀了。
身体这一侧,拳头已经不知在什么时候紧紧地握了起来。
可惜这个时候,李谦居然不在!
这个时候,看到放映厅里这些欧洲观众的表现,他会不会也激动坏了?
要知道,这可是电影才刚开始啊!他的这部电影,似乎是从刚一开始,从第一段故事,就已经把这帮欧洲观众惊掉了一地的下巴!
他要是没溜出去,这个时候看到大家的反应,肯定也会特别的高兴吧?
毕竟,这可是他的第一部文艺类电影呢!
不过再想想,秦晶晶忽然又有些泄气他要是在这里的话,可能会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更加的淡定吧!
因为……他好像是真的不太在乎这一次来柏林的收获如何的!
想到这里,秦晶晶不由得叹了口气。
就在这个时候,观众席突然传来一声齐齐“哦……”,秦晶晶下意识地收起思路,抬头望大银幕上看原来是劫匪出来了。
事后回想,包括李谦剪完了让她也去看片的时候,她觉得自己这一段的表演并不算太好。不过这个时候,坐在大大的放映厅里重新看,她忽然发现,其实自己的表演在这一段戏中所占的重要性,或者说吸引观众注意的程度,其实是很靠后、再靠后的首先是戏剧化的劫匪与这次危机的戏剧化的解决,然后么,就是色彩了!
无论是中镜、近镜、特写、俯拍,所有的镜头里,碧绿的高粱随风仰偃、一望无际,高粱地中间的小路上,黄的是土地,和打着赤膊的汉子,红的,是新娘的大红嫁衣!
那泼墨式的,无比夺目、无比震撼的大色彩!
***
老实说,每天顶着你们所给的巨大的压力码字,其实远比码字本身更累!
还是喊一句求票吧,别管你们给不给,至少我能宣泄掉一些压力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看看月票,哪怕只涨了百十票,也会觉得,还是有人支持我认可我的,就能多些欣慰,心里的压力也就能稍微小一点。
所以,求一下月票!
第一六四章 怼他一把!
李谦是掐着点儿回来的。
他猫着腰溜回座位坐下之后,也就是跟傅学隆和秦晶晶各说了几句话的功夫,电影就结束了。
大银幕上,满屏的血红颜色,一个童稚的声音在唱着那首民谣。
“娘,娘,上西南,宽宽的大路,长长的宝船……”
甚至,李谦还来得及看到了血红色的屏幕上自己一脸怔忪的模样。
现在回头看,会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因为刻意的锻炼加上化妆,在光着上半身的时候,真的是显得好雄壮啊!
鼓声起,一片日食的血红里,被红色给吞噬掉的高粱随风摇摆。
唢呐起。
屏幕上,高粱摇摆不定,唢呐声声声悲亢,字幕滚动出现。
《红高粱》的首映,结束了。
秦晶晶下意识地扭头往后排的观众席看了一眼。
观众们没给什么反应。
她缩回身子来,有些忐忑,有些担心。
但事实证明,她的担心,是完全多余的。
因为很快,当唢呐声住,大银幕彻底暗了下来,几乎只有那么一两秒钟的黑暗间隔,随后,掌声就响了起来。
而且,越来越响亮。
这个时候,李谦也半转身往后面瞄了一眼。
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
半分钟之后,掌声还在响,灯光已经亮了起来。
约翰戴斯从第二排过来,一把抓住李谦,眼镜后面的目光闪闪发亮,拉住他,小声道:“站起来,谦,你该站起来,接受掌声!”
李谦愣了一下,站起身来,下意识地双手合十,向观众席点头致意。
在他身边,秦晶晶和傅学隆这两位主创人员微微愣了一下,随后也都跟着站起来,学着李谦的模样,站在他两侧,向观众席微笑点头。
很多人都知道李谦是四大美人乐队的主场,但也有很多人事先不知道,只不过在这一刻,大家刚看电影,当然都知道,他就是那个电影里的粗壮汉子。
掌声忽然就又热烈了许多。
说起来似乎话长,但其实也就是一两分钟的事情而已。
放到国内,作为电影导演的李谦,毕竟有了《我的野蛮女友》和《黄飞鸿》两部大卖的片子,应该可以算是一个相当有分量的导演了,但是在欧洲地区,作为导演,他还屁都不是呢,所以,他不会有什么大牌导演的待遇。
片子似乎不错,观众们对于这样一部有些奇特、但充满了浓郁的东方风情和奇特而瑰丽的色彩运用的东方电影,也都相当的满意,但是,鼓掌,起身之后继续鼓掌,看到电影中的男女主角出现在前排,掌声就更热烈一些……也就仅此而已了。
大家很快退场。
章子芳满脸的诚恳与赞赏,道:“李谦,你拍了一部特别棒的电影!恭喜你!”
一些重要的影评人和记者,约翰戴斯跟人家谈笑风生地送行,走到门口时,他们跟李谦握手,大多都会一脸认真地说一句,“恭喜你,拍了一部很棒的电影!而且,你的表演很出色,还有这位美丽的小姐!”
然后,完事儿了。
等人走个差不多了,约翰戴斯道:“谦,你让我惊讶!我甚至都很难相信一部这样风格的电影,会是出自你之手!我还以为你是一位成熟的商业导演,没想到你还可以拍出这样的文艺电影来!不过,这部片子相当的惊人!相信我,你会让柏林电影节大吃一惊的!”
李谦耸耸肩。
等他走开,秦晶晶过来,问:“这样……算好吗?”
听她话里的意思是有些失落。
李谦扭头看看她,“算不错!基本上是全场起立鼓掌了。至于其它的,等等看吧,看接下来的几场,和明天的上座率怎么样,然后,看看这帮欧洲的电影人会怎么评价吧!……放轻松点,别多想!事先就说了,咱们就是过来混个脸熟,见识见识,本来就没准备拿奖的!”
秦晶晶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接下来是专访。
本来李谦是不想要的,但毕竟是入围柏林电影节了嘛,齐洁心里是有口怨气的,好不容易待着机会,她一再劝李谦接受一次采访,最终无奈,李谦只好答应让她帮忙挑选一家报纸,然后大家约好了,等电影在柏林电影节的首映过了,那边的人看过了电影,到时候可以找个地方,对他来一次专访。
当然,除此之外,秦晶晶的任务比他多。
虽然不是这部电影最具话题性的那一个,但作为影片的女主角,她自然是宣传的重点之一,所以虽然电影上映前没什么响动,但这边电影上映了,她的安排就开始了约翰戴斯帮她约好了好几家德国本地报纸和杂志,再加上还有国内派来报道柏林电影节的媒体也约了拍照和采访,基本上这边首映结束了,她就要开始马不停蹄个两三天了。
…………
专访就约在了午饭时间,地点是在李谦他们入住酒店附近不远的一家餐厅。
对方早已等在那里,看见李谦到了,就站起来打招呼,握手的时候自我介绍道:“谦少你好,我是《东方周报》的记者,林南笙。”
“久仰大名!我跟曹哥我们俩,对你的一些评论都特别推崇!”
“谢谢!”
大家寒暄毕,坐下。
林南笙看上去应该还不到四十岁,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一看就像是搞文化的人,只不过他面相平平无奇,不认识的话,估计不会把他跟当下国内最著名的自由评论家、撰稿人兼著名影评人联系到一起。
约好了是午饭后开始采访,但两人招来服务生点了餐,等着餐品来的工夫,林南笙一副闲聊的架势,却已经开始问:“其实在采访之外,在预备的那些所有的问题之外,有件事我一直都蛮好奇的,能给我解答一下吗?”
李谦笑笑,做了个“请”的姿势,道:“说说看。”
林南笙问:“你出道不少年头了,一直都很红,但你这些年来有一点特别奇怪,我不知道你自己有没有感觉,你似乎是特别的对媒体没有好感!所以,你基本上从不接受采访,也从来不上任何的电视或者电台节目,对吗?”
这个问题,有点狠。
李谦笑了笑,道:“林兄,咱们在采访之前谈这个话题,合适吗?”
林南笙愣了一下,然后呵呵地笑了起来。
这是在餐厅里,公众场合,若是私下场合,只怕他要哈哈大笑了。
然后,他道:“没事,你想说什么尽管说,我就算再生气,都会憋到把专访做完了!这可是你这些年来的第一个媒体专访啊!”
李谦闻言笑了笑,认真地想了片刻,然后才回答道:“没有好感,其实真的谈不上!主要是我觉得我特别的拙于言辞,再加上我身上的破绽又多,你们一个个又都是快口快刀的,所以,我一般情况下的确是不太愿意接受采访。”
这个话,算得坦诚。
林南笙闻言犹豫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他还是道:“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属于你认为的快口快刀的那一类记者,不过么,今天咱们的采访只针对电影,所以,你尽可以放心。”
李谦点头,“好!”
…………
“刚才看片子的时候,我在想,这个年轻人真的是才华横溢,他几乎每一部作品都会换一种风格,而且每一种风格都是那么的独特!”
“谢谢,过奖了。”
“来到柏林参加电影节,你对自己和自己这部《红高粱》,有什么期许吗?”
“期许的话……也谈不上吧?主竞赛单元嘛,那当然,该想的也肯定想过,但是,得不得奖这个事儿,我觉得倒是不必执着。”
“所以就是,也想过自己会不会得奖,但对得奖,基本不抱什么希望,对吧?”
李谦笑,点头,“差不多吧!大概是这个意思。”
林南笙笑起来,“国内电影的好作品,其实还是有的,但是的确,欧洲这边的三大电影节,无一例外的竞争压力很大。不过,我还是很看好《红高粱》可以在柏林电影节有所收获的。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因为你在电影中的造型和表演,无论对中国的歌迷、影迷,还是对欧洲的影迷们来说,都太具有突破性了!”
李谦笑,“我可以把这当成是在称赞我吗?”
“当然!这就是称赞!”
顿了顿,林南笙又加上一句,“这是我在《三国演义》里的孙策身上,所没有看到过的表演!所以我想说,或许大家都认为你是一个好的歌手、一个金牌制作人,是一个优秀的导演,但是在我看来,你同样也是一个优秀的演员!我相信,等这部电影在国内上映了,会好评如潮的!”
“呃,谢谢!……承你吉言啦!”
…………
吃饭吃了半小时,采访了一个多小时,等到这一场貌似没有什么深度话题挖掘,但其实彼此双方都很明白为什么要点到即止的采访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半了。
两人在餐馆门口握手作别,然后李谦转回电影院。
结果他才刚回到电影院,傅学隆忽的一下就窜出来,差点儿就要吓李谦一跳。
而且,他的表情也的确是挺吓人的!
“哥,爆满!爆满!”
李谦愣了一下。
傅学隆亢奋地挥舞着手臂,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去发泄自己的兴奋,只是一遍遍地说着,“爆满呀!哥!”
说到这里,他似乎回过神来,一把拉起李谦,走到旁边的售票处,指着那里排起的长队,道:“看到没有,那都是排队买咱们的票的!”
李谦扭头瞥他一眼,“都是买咱们票的?”
傅学隆点了点头。
李谦有些讶然刚才进门的时候,其实他也注意到那边排起的长队了,但当时他全然没有联想到自己身上来。
按说……首映上座率也好,反响也好,的确都还算是不错,但问题是,现在才刚下午三点,距离首映结束,才不过几个小时啊!
哪怕你是神一级的口碑,这么点时间,按说口碑也来不及扩散出去呀!
这个时候,约翰戴斯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冒出来了,看见李谦就在售票处门口不远站着,就跑过来,也是一脸的兴奋,道:“谦,我刚接到消息,有人把咱们的那张宣传画册扫描之后上传到了网络上!现在,那个帖子非常的火,才几个小时的时间而已,点击已经破万了!”
李谦讶然。
…………
在另外那个时空里,张国师是在1988年拿的奖。
那个年代,冷战尚未结束,柏林电影节高举政治话题不放松,中国正以一种改革开放的积极姿态,努力地尝试重回全球秩序,参与全球互动。
然后,《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大获全胜。
现在呢?
现在是另外的一个时空,而且时间已经是2003年了。
《红高粱》的确是一部好电影,尤其是它的艺术色彩,非常浓厚,但带着这部电影来到柏林的李谦,并不认为这部电影会在柏林“火”起来!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部电影虽然开局就不错,但接下来,却居然越来越好!
首映当天,这部电影的口碑因为歌迷们对李谦的关注,使得它的口碑很快就在网络上发酵起来,从而很快就引得那些看到了帖子的柏林地区的歌迷跑来买票。
而等到第二天,一方面这部电影的口碑仍在网络上持续地发酵中,另外一方面,很多看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