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完美人生-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给她们,反而是摆出了一副要谈心的架势,笑着道:“当初说好了的嘛。你们签过来之后要先接受半年的培训。怎么样,这半年,感觉有进步吗?”

    说到正事儿,孙若璇倒是一脸正经地点了点头,首先道:“老师给我指出了不少此前的错误,还有很多以前连我自己都没注意到过的小细节,嗯,感觉收获还蛮大的。”

    李谦笑着点点头,道:“那就好。这就是让你们先培训、先学习的用处了。”然后又扭头看向谢冰和王靖雪——然而没用,谢冰只是点了点头。说:“我也收获很大。”,而坐在最靠边的王靖雪就更厉害。只是点了点头,说了声,“嗯。”

    也不知道她是在赞同谢冰的话,还是在回答李谦刚才的问题。

    不过李谦倒是没有在意,只是点了点头,然后才问:“那……关于新专辑,你们自己有什么想法吗?比如说,你们三个平常在一起聊天,有没有对新专辑风格的一些思路?”

    三个姑娘闻言面面相觑,然后不约而同地看向茶几上的歌本。

    那明显就是准备了给她们的好咩?

    大家打交道又不是一年两年、一次两次了,大家都很熟悉李谦的做事风格的。基本上,他只要答应接手了,那就肯定是已经有了通盘考虑了。而所谓的通盘考虑,不但包括信手拿来的全部十首歌,甚至连编曲、演唱的风格,在他心里都已经做好了考虑了。

    基本上来说,跟着他做专辑,你需要做的,就是老老实实练歌,然后按照他的指导,找到他想要让你给出的感觉、做出他想要的效果,那就可以了。

    放出去,指定是有一首红一首!

    所以,他这么问,就连平时最是嘴快的孙若璇,都迟疑了一下,没有作声。

    这时候,反倒是谢冰,甜甜地笑着,小声道:“我们都听你的。你怎么安排,我们怎么来就行了。”

    孙若璇点头,王靖雪一如既往地低着头,似乎压根儿没有参与进来的意思。

    李谦看了谢冰一眼,笑了笑,然后自己也低头看看歌本,明知这时候她们心里肯定是痒痒的厉害,肯定是特别想看看自己都给了什么歌,但却就是不着急拿给她们看,只是道:“那你们也太会省事儿了吧?多多少少,总该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才好。”

    孙若璇撇撇嘴,“老板,您就别难为我们了呗?您这歌都预备好了!我们都是跟了您好几年的老人儿了好不好?还能不知道您?”

    不过顿了顿,她还是想了想,道:“要说风格,我们三个也讨论过。朵朵去了索尼,根据我们对她的了解,她肯定是要走文艺范儿了,她平常就爱那个。我们三个离开之后,五行吾素肯定跟当时没法比了,所以,青春快歌的市场,目前已经没有什么过硬的招牌。再加上我们三个是从五行吾素过来的,很多歌迷都知道,所以,您如果非得要问,我只能说,我们三个都猜,您为我们制定的风格,肯定还是青春快歌!”

    李谦闻言笑了。

    其实要说吧,孙若璇这个人嘴快,但并不是大家常说的那种“心直口快”,其实她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她的嘴快,主要是因为脑子反应快。

    而且不只是反应快,还相当有见地。

    所以,尽管她在原来的五行吾素里,唱功不是最好的,身段不是最好的,长得不是最漂亮的,就连跳舞也不是最好的,却仍然不妨碍她成为五个女孩子之中事实上的主心骨。

    再所以,当初跟华夏电视台综艺部的赵一谷主任一起吃饭、说到综艺节目的时候,李谦起意想要策划一个综艺节目,而盘点手里能用的人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孙若璇。

    简单来说,她天然的就具备了成为一个主持人的基本要素。

    能掌握的住话题,能切得出深度,还能有精辟的见解,再加上一定的颜值——其实这就差不多了,缺的,只是实际工作中的磨练和经验的积累而已。

    而刚才的这番话,她基本上也算是说对了一大半。

    于是,李谦闻言笑道:“大体上……没错。你们三个签过来之后,我就一个想法,那就是延续当时的思路,把你们打造成华语第一天团,到现在也没变。不过曲风和思路么,还是要略有一点点小变化的。具体来说,就是要收缩你们的曲风范围,让你们的针对性更强。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需要更多、更复杂多变的曲风。因为现在,时代已经变了,人们的观念也变了,你们已经不需要一些相对厚重的作品来为自己的快歌遮遮掩掩了。”

    说话间,李谦平静地把手边茶几上的三份歌单推了过去。

    “喏,你们的新歌,看看吧!”

    ***

    又是五千字。(未完待续。)

第七十二章 音乐节

    白色封面。

    三个女孩子先后各自拿起一份,翻开看,第一页上写着——《super…star》。

    专辑名?

    孙若璇挑了挑眉头,想问,但是没问。

    再翻一页,果然,第一首歌就是那首《super…star》。

    说是歌本,就是歌本。她们三个拿到手上的,只是最简单的曲谱加歌词。

    但是,歌名旁边缀着四个小字:摇滚情歌。

    “摇滚?”谢冰惊讶出声。

    在五行吾素出道的这几年里,她们先后一共出了四张专辑,除了最初的第一张定位极其模糊之外,从第二张专辑《姐姐妹妹站起来》开始,就是在走青春快歌了,后来的那一张专辑,虽然不是李谦操刀,但华歌那边毕竟还是延续了《姐姐妹妹站起来》的思路的,等到李谦再次为她们操刀,《对面的男孩看过来》,就更是纯正的青春风。

    当然,尤其是李谦为她们制作的那两张专辑,除了青春快歌之后,还有包括民谣在内的不少曲风,但是,摇滚……她们却从来都没有唱过。

    这时,见三个女孩都抬头看过来,李谦笑笑,道:“只是摇滚的曲风,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快歌,是情歌。简单说,披了一层摇滚皮的流行风。”顿了顿,他又笑道:“放心,既然给你们选了这首歌,当然就是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掌握的住。”

    听李谦这么说,三个女孩几乎是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然后低下头看歌本。

    认识这几年来。她们和廖辽差不多。心里对于李谦的认同和……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们对李谦的音乐,已经的确是一种很盲目的信任了,而且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所以,既然李谦说没问题,那就肯定是没问题了。

    一边看,一边比划着曲谱,在心里慢慢地哼着。三个女孩子的眼睛先后亮了起来。

    是的,的确只是披了一点摇滚的外衣而已,归根到底,就是流行情歌,而且……很好听。

    青春,快节奏,加入一点摇滚的劲爆,但归根到底还是流行风。

    而且关键的是,很适合她们三个一直以来的曲风,也很符合她们自五行吾素以来就一直在塑造的青春、健康、大胆追爱的整体形象。

    只是比起五行吾素时期来说。略多了一点成熟的感觉,略略的有一些……激进。

    当然。关键是歌好。

    歌手的所谓形象,乃至一个组合的形象,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作品来塑造的。

    没有好的歌,就没有所谓形象。

    她们三个,虽说不是什么音乐上的大能,甚至都不是科班出身,前后加一起,也就是先后接受过两次相对专业一些的培训而已,但是毕竟从艺四年多了,连专辑都出过四张了,对于流行音乐的鉴赏、辨析能力,当然也一定程度上已经培养了起来。

    或许她们还无法达到像业内那些顶级的制作人那么敏感、敏锐,但是像《super…star》这种级别的作品,对于流行歌坛来说,绝对是出水芙蓉的级别,是属于是个人就能发现它的美的。她们三个一看之下,自然是很快就兴奋了起来。

    王靖雪和谢冰都看得极其认真,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看过去,但孙若璇性子就相对比较急,看到副歌部分,哼着哼着,感觉相当好,顿时就忍不住了,直接往后翻页——第二首歌,叫《半糖主义》。

    她当时便又是眼前一亮,忍不住赞道:“这个名字好!”

    …………

    在很多媒体、专业乐评人、整个流行歌坛内部,乃至于很多普通歌迷那里,大多数人都认为,在原五行吾素组合各自单飞之后,真正继承了五行吾素衣钵的,绝对不是现在还叫五行吾素的那个新组合,而更应该是由三名原五行吾素成员组成的新组合玫瑰力量。

    甚至在很多人心里认为,玫瑰力量,就是换了个名字的五行吾素。

    某种程度上来说,说不定连王靖雪、谢冰和孙若璇她们三个心里,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在李谦看来,五行吾素就是五行吾素,玫瑰力量,就是玫瑰力量。

    曲风不可能完全不重合,毕竟人还是那几个人,而市场的需要,也没有大的变化,但李谦手里握着海量的资源,对于接下来流行歌坛的发展趋势,有心中有数,要说他在打造玫瑰力量的时候,会全然模仿着过去的路子来走,把她们塑造成另一个五行吾素,那就有点太过于小瞧李谦了。

    别的不说,现成的他脑子里就有一个亚洲第一天团s。h。e。的范例在。

    可爱少女风,再加入一点快歌,一点点的摇滚范儿。

    谢冰的颜值干掉s问题不大,王靖雪秒杀h,孙若璇也比e漂亮了一个级别。再加上拥有着那三位所没有的舞蹈基础。

    甚至于李谦觉得,她们三个里头,谢冰和王靖雪的唱功,也已经达到相当高度了,再加上一个能言善辩很机灵的孙若璇……这个搭配做出来,哪怕还是那些歌,效果都不会比s。h。e。差!更何况,除了从s。h。e。的作品里选出某些大红的经典之外,他还会另外选一些好歌补进去,这个优势,可就更大了!

    …………

    在接到李谦电话的时候,她们三个就知道,该轮到自己这边拿到歌了。这个时候真的拿到歌,尤其还是让自己眼前一亮的歌,兴奋之余,孙若璇忍不住就多想了一步。

    当她已经翻到第三首的时候,王靖雪和谢冰还在看《super…star》看得兴奋不已呢,她就已经忍不住问:“老板。你也接到昌平音乐节的邀请了吧?”

    一个“也”字。当然就证明她们也接到邀请了。

    事实上。昌平音乐节的主办方一般都是不给请柬的,只是对一些著名歌手、著名音乐人,才会给发邀请函,比如明湖文化这边,就是一下子寄来了好几份。

    李谦、廖辽和何润卿,当然有份。

    其中李谦和廖辽都决定要去。

    对于李谦来说,昌平音乐节本来就是国内摇滚乐的一次盛会,四大美人乐队当然要过去凑个热闹。而对于廖辽来说,她不但是四大美人乐队的鼓手,且作为独立歌手,她的新专辑正好马上要发,这时候过去露个脸,也算是一种宣传了。

    反倒是何润卿,她过去唱甜歌,偶尔涉及民谣,虽然也接到过邀请,却一直都感觉那里不是她的阵地。所以一直以来都去的少,即便是转型之后。她现在也算是跟民谣和摇滚都有了不小的关系了,却仍然对这个音乐节无感,所以,她是决定不去了的。

    而除了她们三个之外,谢冰、王靖雪和孙若璇她们,毕竟也是出身五行吾素组合的,作为前成员,尽管她们的新组合还没有发专辑,但她们依然是国内流行歌坛最顶级的红人之一,音乐节的主办方哪怕只是为了宣传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当然也不会吝啬几张请柬。

    而看孙若璇的意思,她似乎是挺感兴趣?

    李谦忍不住笑着问她:“怎么着?你们想去?”

    孙若璇也笑笑,道:“我们三个已经好久都没在公众面前露面了,所以我就寻思着,虽然没有新歌,但是哪怕过去露一下脸也是好的,免得时间长了会被歌迷给忘掉啊!”

    李谦闻言一笑,身体后仰,二郎腿翘起来,直接干脆地道:“用不着!”

    孙若璇愣了一下,王靖雪和谢冰也下意识地抬起头来看着他。

    顿了顿,李谦底气十足地道:“你们就好好练歌就行了,暂时的什么事儿都不用掺和!别说你们哪怕一两年不露面,老底子也不会丢光,肯定还是会有歌迷记着你们,就算全丢光了也没什么。”说到这里,他指着孙若璇手里敞开的歌本,平静地道:“有了它们,就足够了!”

    …………

    自出道以来,每一年的昌平音乐节,廖辽都是必来。

    甚至据她自己说,早在没有出道之前,她就已经作为观众,跑来音乐节听过两次歌了。

    原因只有一点,昌平音乐节主打民谣和摇滚,而偏偏,这两点都是廖辽的最爱。

    而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之中,事业一直稳步上升的廖辽,也一直都是昌平音乐节上最受观众欢迎的歌手。没有之一。

    但李谦,却肯定是第一次参加。

    人这种生物,“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好,“屁股决定脑袋”也罢,总之,每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都会有一种新的思考。

    究其根本,还是视野变了,所以思考问题、看待事物的角度,就不同了。

    刚刚来到这个时空的时候,李谦想的是怎么唱歌、怎么走红、怎么才能把音乐做好,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借着卖给廖辽的那几首歌,她作为词曲作者,突然就在圈内火了,他的思路也就跟着变了:他很喜欢自己当时的生活,上上课,谈谈恋爱,吹吹唢呐,所以,他就觉得,其实做幕后也不错,既有钱赚,还省了很多站到前台做明星之后的烦恼。

    但随后,李谦工作室成立,何润卿、廖辽,两大天后接连来投,而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但廖辽继续大卖、歌坛第一的位子越来越稳,就连何润卿也顺利地完成了转型,天后之位,无可撼动,而李谦,则是在不知不觉间就成了明湖文化这个歌坛新势力的掌舵人。

    但直到那个时候,其实他的心思还是很简单的:既然不缺钱了,而且还能很愉快的做音乐,那么有廖辽和何润卿顶在前头不就行了?何苦还要自己站出去劳心劳力的刷脸?

    只是,天不遂人愿,不管是因为网络上对他这位幕后大牛的热炒也好。还是他跟周嫫、廖辽之间的三人恋情被突然曝光也罢。总之。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被迫走上前台了。

    于是,到了那个时候,他的心理又是一变:既然已经藏不住了,那就站出来吧。

    心理思路变化的结果就是,他登上了何润卿的演唱会,并随后以四大美人乐队的名头,发行了首张专辑。

    甚至现在。他还有在最近一年内以独立歌手的身份为自己制作一张专辑的想法。

    可以说,到了现在,无论是作为词曲作者、音乐人、制作人、老板还是歌手,他都已经站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所以,当那种“不想出名、不想曝光”的想法逐渐消失之后,他的心理,又是一变——到了他现在这个层次,所能看到,和所能想到的东西。就已经不再是某张专辑能不能大卖,某个人能不能捧红这种事情了。

    他关注的东西。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跳出了这个层面。

    自西方社会借由资本主义的发展、不管是武力入侵也好,还是经济渗透也罢,总之,他们已经逐渐把西方文化体系输送到了全世界。而自那以后,以汉语文化为主框架的东方文化体系,就逐渐式微。

    反映到具体的事情上就是,一部英语电影,可以不止在北美卖,它还可以卖到欧洲、卖到南美、卖到亚洲,甚至卖去非洲。一首英语歌,也是可以漂洋过海,卖遍全世界。

    但是华语的文艺作品呢?

    华语音乐的市场,基本上就是国内加东南亚。连欧美的很多华人华侨,一般都是不听华语音乐的。

    华语的影视作品,市场貌似略大一些,但近些年来,事实上就算没有像印尼国内要制定限制进入之类的政策,随着一波又一波的好莱坞大片频繁入侵,别说欧美那些地方了,就连华语电影的后花园东南亚,都正在面临被彻底攻陷的危险。

    甚至于,哪怕是在国内,一说起看电影,很多年轻人都会首先想到好莱坞大片。

    对于一个热爱汉语文化的文艺从业者,尤其还是已经站到了李谦当下这种高度的文艺工作者而言,这简直是不能接受之痛。

    他热爱音乐。

    所以,他想要让华语音乐越来越强大,就算不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音乐,但至少,在国内这片自留地上,在东南亚这个后花园里,华语音乐的霸主地位,必须不容撼动!

    他热爱电影。

    所以,他想要让华语电影也变得强大起来,至少,以国内电影当下的基础,绝对不该让国内的电影市场成为好莱坞大片可以肆意收割票房的地方!

    关上门不让人家进来,当然不行。

    所以,只能让自己变强!

    只有自己变强了,才能在稳固住原有市场的基础上,一点一点的对外传播汉语文化。

    所以,他时刻都在准备着想要插足影视制作行业。

    而同时,他不但亲自操刀为别人做专辑,甚至开始考虑自己也要出专辑。

    昌平音乐节只是一个民间交流性质的音乐节,会去参加的,除了一定的歌星之外,更多的还是处在地下状态的音乐爱好者,和为数更加众多的歌迷。

    但是李谦却觉得,要想把国内的音乐做好,绝对不能只靠国内当下的这批音乐人们,更不依靠自己从另外那个时空带过来的东西。国内的音乐,真正可以依靠的,其实正是那些目前还没有出名的地下音乐人,以及那些无比热爱音乐的普通歌迷们。

    楼高百丈,他们才是地基。

    所以,在接到了昌平音乐节的邀请之后,他第一时间就给出了回复:我会去!

    不但如此,他甚至还亲自给郁伯俊打电话:别管那边电影筹备的事情有多忙,哪怕耽误上两天,也过去走一趟吧!

    于是,早在几天之前,所有媒体在发布有关昌平音乐节的消息时,都会打出一句相当吸引人眼球的广告词:四大美人乐队将作为开场嘉宾,为音乐节第一个献唱!

    ***

    近期情节低谷,反应到书评区,一是很安静,波澜不兴,二是批评的声音渐大。

    但卡文了就是卡文了,我也不想,我也不愿意。

    而且即便卡文了,我还是在很努力的码字,最近头发都快薅光了,却坚持从不断更!

    单说人品,应该还算过得去吧?

    而且……怎么说呢,感觉自己马上要捋顺了似的!

    希望不是错觉。

    求理解,求支持,求鼓励!(未完待续。)

第七十三章 生平之大敌

    顺天府,昌平县。

    县城西郊,有一大片空地,据说百余年前,曾是顺朝的兵营,驻扎着负责拱卫京城的一支部队,但后来,这里逐渐废弛,再后来,连老兵营里一些有用的砖木瓦石,都被附近的居民给拆走、盖成了自己的房子,等到政府意识到其实这兵营可以算是一处古迹的时候,这里已经只剩下一点点的断壁残垣,后来,无人搭理。

    一直到新时代的到来,几个做音乐的年轻人一商量,说:我们每年都约个时间,大家一起玩音乐吧,我相信,这个圈子里肯定有很多人,也希望有这么一个每年一次的聚会!

    于是,有了昌平音乐节。

    一个纯地下性质的,最初以摇滚创下招牌,几年后开始兼容民谣,并最终两者并重,在国内乐坛逐渐有了不小知名度的民间音乐节。

    这个音乐节,就选在了昌平县城西边,那一块无人问津、亦几乎没人搭理的空地上。

    每年五月份的第二周,自周五开始,到周日,一共三天。

    最初就是一大群玩音乐的人都跑过来,在这里聚会个一天或两天,你唱你最近的作品,我唱我最近的作品,大家说说笑笑,谈论着音乐,彼此探讨、磋磨、进步。

    单纯,但是快乐。

    后来,开始有了听众。

    当然会有!

    一大帮年轻人,在这里弹吉他、唱歌、表演,最初的第一年。就已经吸引了不少的当地人过来看热闹。再后来。短短几年的工夫,来参加这个聚会的人,越来越多,而随着它的名声逐渐传开,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歌迷和音乐爱好者,也跑过来听歌、喝酒、闲聊。

    于是,它开始从一个私下里的聚会。变成了一个公开的音乐节。

    再后来,这个音乐节的最初发起人,有些人不再做音乐了,去做了教师、司机、厨师,又或者别的什么职业,赖以糊口,但还有一些人,尽管一辈子都没有出头,却始终在做音乐,而后来。终于,在谢金顺谢老爷子的支持和帮助下。他们组成了音乐节正式组织方。

    发展到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当下的这个昌平音乐节,逐渐成型。

    至于到了今天,它已经开始对慕名前来听歌的观众收门票了。

    普通观众,二十块钱一张票,三天内可以重复不限次数的随意进出,你可以听歌、喝酒、和朋友闲聊,或者……泡妞。

    而如果你想要登台表演,向那么多的歌迷、前来的唱片公司制作人们推广你自己的作品,而你又没有资格收到主办方的出席邀请,那么ok,三百块钱报名费,提前至少一个月报名,然后,你可以得到十五分钟的表演时间,大约也就是三首歌。

    时至今日,昌平音乐节每年都有上百支地下乐队报名,三天时间,已经很紧张了。

    当然,自93年开始,昌平音乐节已经有了晚场,所以,勉强够用。

    而观众……最近几年来,会特意在这三天里跑过来听歌的歌迷和音乐爱好者,总是时多时少,最少时,据说三天时间也就卖出去两万张多一点的门票,最多时,曾经卖出去五万多张门票,当时简直是盛况空前,据说当时那么大的一片空地,人头攒动,近乎摩肩擦踵。

    那是1997年,没错,去年的五月。

    在经历了《廖辽》和《涛声依旧》两张专辑的持续大红之后,在当时,尽管《感恩的心》还没上市,但廖辽在歌坛、在歌迷和音乐爱好者们心中的号召力,却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于是,当主办方公开宣传她将会作为开场表演嘉宾出席的时候,在那个周五,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歌迷们,差一点就挤爆了这片只有一圈围墙的空场。

    而今年,廖辽会来,李谦回来,四大美人会来!

    群情涌动!

    提前一天,就已经有不少人从远路赶了过来,小小县城里所有的旅馆和酒店都已经爆满,于是大家就都在会场的围墙外和衣而卧。

    五月的天,白天已经很热,晚上的夜风却已经有些冷。有人开了车来,看很多人抱着吉他睡在墙下,就招呼几个哥们进车,一辆车里挤五六个人,大家说着、笑着、谈论着自己的家乡、自己对音乐的热爱,然后在迷迷糊糊中睡去。

    而更多的人,则是在5月12日周五的这一天,一大早,四五点钟就已经起床,收拾好自己之后,就直奔昌平而来。

    到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大门打开,八个售票点同时开始卖票。

    不过八点钟,偌大而空旷的会场里,已经开始摩肩擦踵。

    票根还没有来得及仔细统计,但第一箱门票在昨天晚上收工之前的提前售票期,就已经早早卖光。

    一箱,是一万六千张。

    也就是说,现在涌入了会场的观众和音乐人,少说也有三万人了!

    他们之中,下至十几岁的年轻人,上到五六十岁的大叔大婶。他们之中,或许有警察、公务员、总经理、律师、百万富翁,但肯定也有数之不清的厨师、清洁工、白领阶层、学生、教师、司机、卖羊肉串的、开烩面馆的……等等等等。

    他们有的就住在本地,还有的,可能是在数日之前就已经启程动身。

    今天聚集在这里,他们目标不一。

    有人是为了看到廖辽,听到她的歌唱,有人是为了看到李谦,想听《无地自容》,还有人是想要看到也同样答应了会出席和出场的赵信夫,想再听一声他唱的“你是我的翅膀,你是我所有梦想过的飞翔”。当然。也有很多的地下音乐人、地下歌手和地下乐队。他们是怀揣着梦想而来,想要向更多的人推广自己的作品,甚至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打动哪怕一位来到现场的制作人或唱片公司高管……

    但还有更多的人,只是单纯的因为音乐。

    因为,这是一场音乐的主题狂欢。

    朝阳温柔,人声噪杂。

    …………

    七点半,廖辽出了门。

    波浪长发随意地披散着,上身穿着一件小西装。里面是白衬衫,下身则是一条随性的做旧牛仔裤,脚下穿着一双家常的休闲皮鞋。

    意态懒散,且情绪似乎不大好。

    小助理卫兰赶紧跳下车去,为她拉开奔驰商务车的车门。

    扭头在看,似乎没有别的人出来了。新助理不了情况,问:“廖姐,李总呢?”

    哪壶不开提哪壶。

    如果是黄文娟,压根儿就不会问这种问题。

    李大老板什么日子会住在哪边,她那里门儿清。

    廖辽脸色一沉。但看了一眼提心吊胆的小助理,随后就又叹了口气——人家才刚上岗。总要慢慢的带出来不是?

    于是她勉强笑了笑,上车,坐好,等卫兰也上了车,直接道:“走吧,就我自己。”

    卫兰这姑娘其实不错。

    同样是来自东北,沈阳府人,大学是在顺天府这边念的对外汉语,大学毕业之后,到一家外企干了小半年,做些收发文件之类的工作,索然无味,于是她毅然辞职,跑到明湖文化这边应聘经纪人,且一眼就被负责主持面试的孙美美和刘梅给相中了。进公司还不到半年,她就又被廖辽给相中了。

    心里有了要把黄文娟推出去的想法之后,廖辽在公司里划拉了一遍,觉得她是最合适的。

    这姑娘有着典型的东北女孩子的大气,同时为人处世又不是细腻圆滑,总之,很让廖辽满意,最近这几天,她开始担任廖辽的助理之后,廖辽对她也是颇多点拨。

    车是廖辽自己买的,作为她的外出活动用车,但司机却是公司的。当然,别管是她自己的还是公司的,其实都没什么差别。

    司机负责开车,助理卫兰坐在副驾上,跟几天前一样,还是有些拘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