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娱乐点金手-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一些改编的作品能卖的上高价以外,很多编剧,收入比那些导演,主演来,简直是少的可怜。

    目前华国除了一些顶级的编剧以外,很少有编剧的收入能够和那些明星相提并论的。

    就目前而言,比如电视剧,一部电视剧,一个编剧一集能够卖出10万的价码就已经算是一线水准了。

    可是这个价格对于演员而言,他们一整部电视剧剧本,甚至可能拿到的钱还不如一个演员一集的片酬。

    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小鲜肉等等偶像明星的片酬飙升,甚至有的小鲜肉偶像明星,一部电视剧的片酬能高达上亿。

    而这基本上是编剧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

    虽然很多人都强调剧本对于一部影视作品的重要性,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但是事实上,编剧的待遇,一直以来都是最低的。

    编剧大会的宗旨是为了培养更好的编剧,为了让编剧之间能够进行沟通,发展壮大编剧团队,但是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却是为了提高编剧的身价。

    今年的编剧大会,是由深蓝影视集团,芒果影视集团等和华国编剧协会联合主办的,所以,这一次不但是编剧协会这边的会长亲自致电邀请叶秋,叶秋的老熟人,深蓝电视台的台长,深蓝影视集团的董事长,以及芒果电视台的台长,集团董事长,都亲自打来电话邀请叶秋参加这次的编剧大会。

    所以叶秋哪怕是看在他们的面子上,怎么的也得去露露脸。

    只是让叶秋为难的是,这一次编剧大会设立了一个名编剧演讲环节,而大会主要演讲嘉宾,按照那边的说法是,非叶秋莫属,按照他们说的,在华国,编剧圈,没有谁能比的上叶秋了,如果叶秋不上台,还有谁有那个资格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剧们演讲?

第927章

    “我不否认有很多影视作品,剧本成就作品,但是更多的却是金钱,明星,营销推广成就作品。”

    “当然这纯粹是我个人的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我知道很多人对于我公司出品的那些作品很不喜欢,觉得,那些小鲜肉明星没有演技,纯粹是靠脸吃饭,可是这就是市场,我认为,想要获得成功,首先要尊重市场的选择。”

    “他们能够有那么大的流量,那么多的粉丝,说明了这是市场的选择,说明了目前的市场是真的需要他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演员可以卖演技,那么为什么不能卖漂亮?这是一个整体的市场反应,和选择。”

    “随着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创新的余地其实也越来越窄,我不是否认创新的好处,其实换一个思路,以前卖点是剧情,是演技,现在卖点是帅气,是漂亮,是酷,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创新不是吗?”

    “投资有风险,趋利避害,如何控制风险,抵御风险,才是关键,影视是一门生意,不能纯粹的以艺术的角度去考虑,买有群众基础的ip是降低风险,邀请当红明星出演,同样的是抵御风险,别觉得自己的作品卖不出好价钱就是别人没眼光,而是出于风险考虑,显然原创剧本不如热门ip。”

    “。。。。。。”

    袁志在台上巴拉巴拉地说了一大堆,台下的编剧们听了有的若有所思,但是更多的却是恼怒不已。

    其实袁志的一些观点还是不错的,只不过,触动到了太多编剧的神经了。

    特别是近年来,有一种观点,那就是好莱坞电影完全是靠砸钱,堆特效,完全不讲剧本。

    成王败寇,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的道理放在影视圈也同样适用。

    袁志比起大多数编剧来都更成功,所以他说的话,哪怕是你不认同,但是却也很难提出反驳。

    因为他成功了,所以他的观点,就有了令人信服的基础,而你的观点再好,但是你失败了,那么是不是也意味着你的观点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所以,编剧协会才会邀请叶秋来,因为比起袁志来,叶秋显然更成功。

    当袁志下场的时候,现场的掌声寥寥,但是袁志却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因为比起台下的大多数编剧他显然更为成功。

    当叶秋上台的时候,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刚刚袁志先生的那个观点,剧本和编剧没有那么重要,我只想说,完全是扯淡!”

    叶秋一上来就毫不客气地否决了袁志的话。

    台下的编剧们一个个都笑了,而袁志的脸色却是刷的一下变得难看无比,如果是其他人说这话,他根本不会在意,可是叶秋是谁?他的话,却是根本让人无法反驳。

    因为你袁志是足够成功了,可是那也要看跟谁比,如果和现场的大多数编剧比,那么的确如此,可是如果和叶秋比,那还是算了吧,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在袁志心里,此刻叶秋就是大魔王,就是大反派。

    叶秋却不以为意,笑着说道:“我记得网络上流传着一个观点‘好莱坞电影就知道靠堆钱,就知道高科技与视觉效果,完全没剧本!’”

    “此话最早谁先提出的,无从考证,但后来继续去这么说的人,却绝不在少数,也这句话更不是只说过一天两天。而使令人惊奇的是随着一些学院派电影人对此的盲目推崇与北美电影人对此的长期沉默,外加好莱坞烂片的逐渐增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日积月累,此观点反却如真理般根深缔固,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事实上,包括在场的诸位,怕是也有一些人抱有这种想法,凭心而谈,这句话中是不是存在着一种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酸的不良心理,亦包含着对好莱坞电影的彻底的鄙视与否定。可如此一来,也可引发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看不起好莱坞电影?或者这么说吧,我们有什么资格去看不起好莱坞电影?”

    “其实不仅仅好莱坞电影,一些国内的商业大片,比如我点金影视出品的《变形金刚》《钢铁侠》等等,也有不少人说剧情空洞,俗套。”

    “我不是唯成功论者,但是不客气地说一句,我们华国的很多编剧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总是抱着一种排斥成功者的心理,这样的想法,只会让人故步自封,无法进步。”

    “早在百年前的人都知道,师夷长技以制夷,好莱坞电影或许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优点更多,或者说他们更懂市场,更重视市场。”

    “当然,不是所有的好莱坞电影模式都适用于我们华国,比如袁先生推崇的好莱坞的剧本流水线作业。”

    “那么反过来,就因为好莱坞流行的剧本流水线作业,就说编剧不重要,就说原创不重要,创新不重要,同样是扯淡。”

    “现如今,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有人说创新的余地越来越窄,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是不代表创新不重要。”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偶像剧流行的时候,很多人也骂过,可是它就是有市场,这是市场的选择,但是问题在于,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观众的口味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的。”

    “在我看来,任何模式都不可能是永久的,偶像剧流行过,但是现在呢?是不是过时了?没有内容的综艺大电影,流行过,但是同样的现在呢?ip+小鲜肉模式,褒贬如何我们不谈,但是同样的它也要遵循市场的规律,任何一种东西,看的久了,看的多了,都会审美疲劳。”

    “唯独不会过时的就是创新,创新!这里指的创新不是只抛弃过往的东西,而是指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有人说出奇制胜只能是一时的无法长久,可是事实上出奇制胜,一次是出奇,到了第二次,那就已经不是出奇了,那么无法制胜是不是很正常?”

    “比如偶像剧,真的完全过时了吗?未必吧?美帝的几部当红的吸血鬼题材的剧集,在北美,在我们华国都有着很高的收视群,可是其实归根结底来说,它们还是偶像剧,只是在偶像剧的基础上,添加了吸血鬼,狼人等等元素,在我看来这就是创新。”

第928章 借鉴和跟风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观众喜欢看的东西,其实核心始终是不变的,只是很多时候,换了一个外壳,换了一种模式。”

    “说在好莱坞编剧往往只是能够给电影提供一个方向,一点灵感,或许这没错,但是这恰恰就说明了编剧的重要性。”

    “流水线作业的特点是什么?是工业化,是将一些通俗的,原有的东西填充进去,这些东西谁都可以做,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烂片呢?原因恰恰就在于,编剧提供的这个方向,这一点灵感。”

    “就像机器和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机器没有感情,不会思考,而人会。”

    “比如《嫌疑人x的献身》,是悬疑片,在题材上谈不上什么创新,但是《嫌疑人x的献身》从一开始就直接异于其他的悬疑罪案片,直接揭露杀人全过程,这其实也是一种创新。”

    “创新不一定是在剧情上创新,有时候作品的故事叙述模式上创新,有时候在故事开篇,结局上创新,更有的类型影片,甚至可能直接就是老套的模式,但是出现的时间适当的话,同样的也是一种创新。”

    “比如《同桌的你》,这类的题材,剧情,其实都谈不上创新,但是为什么会成功呢?早在许多年前这类的题材就已经出现了,里面的剧情也谈不上有多么的惊艳,但是为什么它能够成功呢?因为这是一部关于7080后的青春记忆的电影,它如果出现在10年前,或许根本不会有多少人喜欢,但是出现在70…80后一代已经都逐渐成长起来的现在,它能够勾起他们的青春记忆,卖的不是剧情,不是明星,而是情怀,这同样的也是一种创新。”

    “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是可以永远主流下去的,比如时下最流行的大ip+小鲜肉模式,这其实也是一种某种程度上的创新,但是这个模式能够保持成功多久?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迟早这种模式也会被更新的模式所取代。”

    其实叶秋说的这些,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从叶秋嘴里说出来,显然更有说服力,因为他成功了。

    和袁志的演讲不同的是,叶秋的演讲,台下掌声就没有停顿过。

    很多人可能心里有一些想法,但是不确定能不能成功,而叶秋这个成功者的说法,可能某种程度上和他们心里的想法重合了,他们会想,哦,原来叶秋也是这么想的。

    叶秋演讲结束之后,穿插着,深蓝电视台,芒果电视台等等公布一些关于来年的电视剧,电影剧本的一些利好消息。

    比如每年电视台都将会向编剧们征集一些剧本,可能是定制剧本,可能是其他的剧本,一旦剧本拍摄成电视剧,在电视台播出,那么电视台方面会给编剧一些奖励金等等。

    算是给一些酬劳不高的编剧们提供了另外一条收入渠道。

    可能一部电视剧,多出来给编剧的奖金或许也就几万块乃至十几万,但是对于那些并不出名的编剧来说,这却已经是很高的奖金了。

    不过,最吸引人的,编剧大会上往往最受关注的不是演讲环节,而是编剧高峰论坛。

    编剧高峰论坛从第一届编剧大会开始,每年都会邀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编剧,针对某一些观点,话题,以及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和演讲不同的是,编剧高峰论坛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观点不同的,或者针锋相对的编剧,现场进行互相提问,时长会有一些干货出现。

    今年编剧高峰论坛,不但有叶秋这样的绝对大咖参与,而且还有像袁志这样的时长有惊人之言的‘名人’参与,同时还有一些国内当红的编剧。

    今年的论坛主题是:跟风模仿之弊。

    首先发言的是编剧协会的副会长,著名编剧唐七。

    唐七率先做开场发言:“说到文艺创作,我们常说: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原创是竞争的力量。但是一直以来行业内都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跟风和模仿。”

    “一部作品红了,立刻就会出现许多跟风模仿的作品,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讨论跟风和模仿,对行业的弊端,以及如何改善改变这一现象。”

    “我抛砖引玉,先说一说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跟风和模仿是对原创者最大的不尊重,也是整个行业的毒瘤,原作者辛辛苦苦,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作品,模仿者却只需要在原作者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就堂而皇之地拿出来卖,并以此获利。”

    “为此,我曾经向协会提议,在协会内部,出台相关的规章,对于模仿跟风的编剧,给予协会除名,并且告知于众。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原创精神,创新精神。。。。。。”

    很多人都能理解唐七对跟风模仿者的恨之入骨,因为唐七曾经有一部作品,在拍摄成电视剧后,风靡一时,但是很快地就出现了模仿跟风者,最让唐七愤慨的是,因为对方运作得当,结果,模仿跟风者的作品反而更受市场欢迎。

    甚至出现了一些奇葩的言论,说跟风模仿到这个程度,已经超越了原创者唐七,那么跟风模仿之言是不是根本就站不住脚?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而且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有一些编剧写出一个本子,到了投资方手上,可能因为条件没有谈拢,结果,对方直接模仿他的剧本,撇开原作者,直接进入拍摄阶段。

    导致一些剧本明明是先出的,但是因为影视作品没有出现,反而被跟风模仿者抢先一步。

    如果单纯的只是抄袭的话,那么自然会有法律制裁,但是模仿和跟风,却和抄袭不同,法律法规有时候也很难界定。

    原作者有苦难言。

    还有一种就是像唐七那样的遭遇,明明他才是原创者,可是结果却因为对方在商业上更加成功,反而让唐七被倒打一耙。

    其实这种事情,叶秋前世的时候也见过。

    特别是某位被网友称作x抄抄的著名导演兼编剧,几乎一直都在模仿跟风,甚至与抄袭的路上,但是奈何x抄抄抄出来的作品,往往和原著势均力敌,甚至于比原著还要成功,使得原本的“事实抄”变成了“争议抄”。

第929章 学则生,似则死

    唐七的话刚刚落下,袁志的脸色就有些变了。

    因为,袁志的影视公司,从一开始大ip+小鲜肉的模式开始,屡屡斩获不菲。

    但是随着一些热门ip被热炒,价格越来越高,可是袁志却发现,其实大ip+小鲜肉模式真正的关键,或者说起到的作用更大的是小鲜肉,而不是大ip。

    于是,为了利益,袁志的影视公司开始不再高价购买热门ip,而是直接让编剧团队,根据某个大ip进行模仿。

    这样做的好处是,成本大大地降低了。

    特别是第一次尝试成功之后,袁志便发现,特别是一些网络热门小说ip,其实真正改编之后,影响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反而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主演明星本身,特别是小鲜肉大行其道的现在。

    而因为他们能够比原著更快更好地运作和改编出影视作品来,所以,哪怕有原作者怒斥他们抄袭模仿,但是却很难维权成功。

    因为模仿和抄袭是不同的。

    而唐七说的提议编剧协会对于这类的编剧进行公开除名处理,其实威慑力还是很大的。

    别看华国的编剧协会,只是挂在影视协会下面的一个半官方协会,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权利,和北美的编剧工会完全不同。

    但是编剧协会最大的影响力在于,一旦被编剧协会公开除名,那么虽然在法理上并不会有什么作用,但是在道德层面,在编剧圈,甚至于影视圈都是一种很严厉的惩罚,等于坐实了这个编剧就是在抄袭。

    不过,唐七提出的建议,显然很难真正的被实施,因为涉及到的利益方方面面。

    只是今天在场的编剧,都是当红编剧,一般来说,对这类的事情,还是比较厌恶的,所以纷纷附和唐七。

    袁志坐不住了,他开口道:“我觉得,跟风和模仿,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他的话一下子就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跟风?首先我们要看是什么样形式的跟风,比如一部作品火了,这个类型的题材被证实了有市场,那么跟风是市场的必然,因为这个类别能火,这类的作品有市场,不能你写一部作品,火了,就不许别人来插足吧?”

    “当然,一味的跟风模仿,肯定是不对的,但是要看这个跟风,这个模仿,是怎么做的,如果在跟风的同时,这部跟风的作品有一些自己的创新元素,一些新的东西在里面,那么我认为,就不能算是跟风了吧?”

    “毕竟,市场很大,需要更多的作品去填充,只有同类的作品多了,才能够把这块蛋糕越做越大。”

    “所以我认为跟风固然不对,但是只是借鉴的话,对于行业的发展还是有好处的。”袁志侃侃而谈说道。

    只是袁志的话,却是惹恼了唐七。

    唐七冷哼一声道:“袁志,你敢说你们公司《美人如歌》没有模仿《汉宫月》吗?换个背景,换个角色名字,连开篇结局,主角的命运都雷同,甚至很多桥段,都是直接用,这就是你说的借鉴?有创新?”

    “话不能这么说吧?《美人如歌》主打的的小鲜肉,俊男美女,而且无论是从服装,还是历史大背景都和《汉宫月》完全不同,我想看过的人都知道,这两部作品,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的作品。”

    “《美人如歌》的成绩比《汉宫月》要好不少,跟风我想指的是对一部很火的作品进行跟风,模仿,可是《美人如歌》比《汉宫月》要更早上映,又怎么能算的上是跟风呢?”

    “而且《美人如歌》同样是改编自网络小说,而且那部小说比《汉宫月》出现的更早,又谈何跟风,我们没有说《汉宫月》模仿我们的《美人如歌》就不错了。”袁志一脸淡然地道。

    如果唐七说的是其他作品话,或许袁志还不会这么理直气壮,可是《美人如歌》这部作品,袁志却是耍了个花招。

    事实上最先看上《汉宫月》的还真的是袁志的公司,可惜对方要价太高,结果没谈拢,中途被人截胡了。

    于是袁志就耍了个花招,先让编剧团队根据《汉宫月》的剧情人物设定等等进行模仿修改,另外一边,却是去找来了一部比《汉宫月》更早出现的小说,然后用极低的价格拿下了改编权。

    而那部作品,其实除了一些角色名和《美人如歌》一样之外,剧情什么的根本就不同。

    当然,袁志的狡猾之处就在于,他们找的那部作品,当中有一些桥段,和《汉宫月》有些相似,所以他根本就不担心。

    唐七被袁志弄的哑口无言,虽然心里很不忿,但是却又很难反驳。

    在当下的大环境下,袁志对《美人如歌》的运作方式,还真的很难去辨别。

    就算是叶秋也只能摇头,只能说,袁志太无耻了,但是却又无耻的让人没有办法。

    这大概就是人至贱至无敌吧。

    不过,袁志也知道,这个话题虽然对方无法反驳自己,但是再继续下去的话,自己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袁志很快地转移了话题。

    “叶先生,之前的演讲真是精彩,不过,有几点我有些疑惑和不解。”

    “叶先生说,北美的关于吸血鬼的几部电视剧,其实核心是偶像剧,只不过是套上了吸血鬼,狼人等元素,可是我们都知道,我们华国大环境是不允许这样改编的。”

    “而且吸血鬼和狼人等等是西方独有的文化特色,那么我想请教叶先生,如果是在我们华国,偶像剧又如何像北美的电视剧那样进行新瓶装老酒呢?”

    袁志的话,可谓是说到了点子上了,很多编剧都一脸期待地看着叶秋。

    倒是淡化了此前的那个话题。

    叶秋深深地看了袁志一眼,淡淡地道:“看来,袁先生跟风模仿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啊,这么简单的问题,袁先生竟然也想不明白?”

    袁志的脸色一下子刷的一下就变得难看起来。

    叶秋这特么的完全就是强行打脸啊,特么袁志相信其他人和自己一样也对这个问题有些疑惑,但是叶秋却偏偏只是针对自己。

    “对于借鉴,我一直信奉一句话,学我则生,似我者死。袁先生,你是打算学呢?还是打算似呢?”

第930章 吸血鬼为什么不能是外星人?

    袁志没想到叶秋会如此不给面子,他自认没有得罪叶秋,可是叶秋之前演讲的时候反驳他也就罢了,现在又直接强行打脸,是的,就是强行打脸。

    以身份压人,如果是其他人说的话,袁志二话不说就驳回去了,比如之前的唐七,可是面对叶秋,袁志却是有口难言。

    在华国娱乐圈流传着一句话,想要在这个圈子里混,有两个是绝对不能得罪的,一个是官方大剪刀,一个就是叶秋。

    “呵呵,开个玩笑,袁先生不必这么紧张。”突然叶秋又笑着道。

    袁志却是心中暗骂,开毛的玩笑啊,有这么开玩笑的吗?

    “其实,算起来,那些什么吸血鬼,狼人等等的电视剧集,仔细一看,还是不难发现,其实就是一种新型的偶像剧类型,这种类型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在新瓶装老酒,但是这就是很难得的创新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不是单纯的模仿和跟风。”叶秋继续说道。

    “至于说,因为国内的大环境不允许此类的题材出现,其实这根本不是借口,神啊,鬼啊,吸血鬼啊,狼人啊之类的,妖魔鬼怪的确比较敏感,但是在规则内,其实同样的也可以另辟蹊径。”

    “说白了,眼下的所有的类型电视剧也好,电影也罢,都是在一些原始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或者套上外壳,或者改变人设。”

    “那么就拿偶像剧来举例吧,国内的确不能拍吸血鬼啊,僵尸之类的超自然的题材,但是超自然的题材,不是说就一定不能拍,只是我们要换一个思路,换一种说法。”

    “换一种规则内能够用科学来解读的说法,其实最常见的例子,在网络小说当中早就已经出现过了。”

    “不能有吸血鬼,僵尸,可是仙侠脱胎于武侠,却是可以出现的。”

    “再一个,吸血鬼,僵尸,为什么非得用吸血鬼,僵尸这样的设定呢?完全可以换做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的源头,比如,外星人。”

    “把吸血鬼啊,僵尸啊之类的源头变成外星人,那么是不是就不存在敏感的问题了呢?”叶秋笑着说道。

    袁志有些傻眼了,唐七等人也有些懵逼,这特么也可以?

    可是仔细想想,为什么不可以?

    “比如偶像剧,观众对地球人已经审美疲劳了,那么如果主角换成是外星人的话,是不是会有所不同呢?”

    “没有人规定说外星人,外形就一定要是千奇百怪的,为什么不能外形和地球人一样呢?只要赋予他和地球人不同的特性,是不是同样的可以很容易让观众接受呢?”叶秋咧开嘴笑着道。

    “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叶先生不愧是点金圣手,不错,我们一贯的思维觉得,国内的大环境给了我们创作的思路很多限制,可是实际上,很多东西其实都是可以变通的。”冯梦清一脸感叹地道。

    “不错,不仅仅偶像剧,其实其他的类型的作品,也同样是这个道理,我们有一些作品,也用到了外星人的概念,但是一直以来,都是按照我们自己既定的标准来写,很多时候却忽略了,为什么外星人就一定要比地球人聪明?为什么外星生命就一定要和地球人的形态不同。。。。。。”著名科幻小说作者陈俊非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说道。

    “所以,完全可以在时下的现有的类型题材当中,给角色换一个身份,比如外星人,然后再让这个外星人,和地球人谈恋爱。。。。。。”叶秋想到了前世的那部红遍华国的《来自星星的你》。

    男主角顶着个外星人的身份,实际上,仔细一想,完全就是扯淡,只是用这个身份来给男主角不老不死做注解,找借口。

    但是实际上,却是除了不老不死,以及抗打击等等,再给他加上一些超能力,最重要的是给他一张祸国殃民的帅气的脸,这特么的就是创新了。

    而且,这样做,完全给了男主角始乱终弃等等行为,安上了理所当然的借口,因为他不老不死嘛,因为人家是外星人。

    异地恋神马的都low爆了,地球上的异地恋神马的,顶多就是跨市,跨省,距离是以多少公里计算,可是特么的人家带上个外星人的身份,异地恋的距离是按照多少光年来计算的,简直是吊炸天。

    “同样的,现在穿越剧很流行,可是大家都是一味地跟风拍摄现代穿越到古代的,那么为什么不反过来,古代人穿越到现代呢?”

    “现代人穿越到古代,因为现代人的观念和古代人有很大区别,所以这往往是最大的看点,那么古代人反过来穿越到现代,是不是也同样的有很大的看点?”

    “不是创新余地小,而是因为,现在的很多创作者,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创新,而是怎么去沿着前人走过的成功的道路去走。”

    “接下来,点金影视会推出一部《来自星星的你》的剧集,同时我想可以由点金影视和编剧协会联合举办一场,关于创新,关于创新的点子的征文比赛。”

    “比赛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纯粹的征集一些创新的点子,比如我刚刚说的,过去穿越到现代的,外星人和地球人谈恋爱等等。”

    “然后再根据这些‘金点子’对外定向征文。。。。。。”这个想法也是叶秋临时想出来的。

    对于很多人而言,你让他们写出一部小说,或者完整的剧本可能很难,但是让大家脑洞大开去想一些奇思妙想的东西,却完全可行。

    而专业的编剧,或许一个人两个人创造力不足,但是如果是定向的命题征文的话,那才是他们的专长。

    其实这种举动就已经有些像是工业化流水线作业了。

    大众普遍不会写剧本,编剧因为数量少,所以脑洞开的肯定不如广大群众,那么何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让擅长脑洞的人给出奇思妙想,让擅长写剧本的人,专门写类型剧本,虽然细分的还不够,但是却已经是把最关键的两个部分分开来了。

    现场的人听了叶秋的话之后,有的一脸茫然,有的一脸激动和期待。

    这样做真的行吗?

    像剧本征集这种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