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怦然心动-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此同时,苏灿正提着笔趴在桌上发呆,突然灵光一闪而过。
随后苏灿就想到汉服,之所以想到了汉服,而不是汉字来作为感受的题目,是有原因的。
汉服作为华夏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直在历史上放射着璀璨的光芒,影响了至今,不可磨灭,汉服就像汉字、汉语一样,是一个文明进程的缩影。
既然要写感受汉服之美,那经典的莫过于天涯在小楼的《为汉服的浅吟低唱》。
苏灿虽然对那篇文的细节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印象,但能够肯定的是,一篇在天涯论坛引起震动的文章,放到现在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并且是2006年发表的,不存在时间差距抄袭的问题。
第十一章 花落谁家
苏灿右手托着腮帮,左手半俯身在桌子上回忆那篇经典文章的内容,中性笔在手上不停的旋转。
孙浩东在草稿纸上写好了作文大纲,他的语文成绩十分好,对于自己的文笔也十分自负,再加上他的作文经常被当做范文被宣读,写一个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作文就轻驾熟。
如果不出意外,这次的作文被当做范文的文章,就他和在程可淑两人之间选择。
他一气呵成的写完一段文字,抬头就看到苏灿发呆愣在那里,一个字也没写,突然想起之前被苏灿落了面子,看到那张灿烂的脸就特别的不爽,心头的无名火气冒了起来。
于是出声冷讽嗤笑说:“有些人啊,耍起嘴皮子特别厉害,但是一到做正事上,也就那样,我敢说,这两节课下来,他一个字都没动。”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的余光更是瞟着周围的同学,似乎是让自己的行为被更多人看到,得到别人的认同,可惜的没人跟他一致步调。
毕竟这才分班几天,大家都不是特别熟悉,谁又会惯着他?大家都是高中生了,也学会理性看待问题,从一开始苏灿就没主动挑衅孙浩东,反而他却不断针对苏灿,孰是孰非,一眼明了。
苏灿放下笔,目光平稳,凝静,淡淡的,道:“首先,和你吵架太没挑战性,你这种幼稚园的水平我不屑于和你浪费口水,再说直白点就是智商水平让人捉急。”
“世上奇葩千千万,你不过是其中一个。”
“你!”孙浩东气急站起来。
“为什么他的智商捉急?”罗曦突然出声道。
苏灿撇头过来,对同桌解释道:“不要试图跟傻x争论,他会把你拉到他的水平上,然后用他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顿时,班里就爆发了一阵哄笑,这个叫苏灿的同学言论实在是太有趣了,罗曦更是捧腹而笑。
当然,在言老头一只裤腿踏进教室的一刹那,教室里的哄笑声立即戛然而止,如同排练过无数次队形默契而整齐。
言老头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用温和地目光看了一下,满意的点头,就坐在讲台椅子上拿出一本讲义开始看了起来。
苏灿被孙浩东一搅和,刚刚想好的构思也被打乱了,用手抓着自己蓬散的头发扯一下。
瞄了一眼正中央的钟表,时间已经过去大半了,索性咬着笔帽,拿着中性笔写起来。
苏灿酝酿一下情绪,当提笔开始写上第一个字时,沉重的笔墨金戈铁划在作文本出现,大开大阖,苍凉悲壮的情绪也在心底铺开,一个个山河气壮的文字从脑海中迸出,思想的火花在碰撞。
虽然拼力压抑着内心的情感,不让这些熔岩般炽热的情感外溢,但却难以抑制这汹涌澎湃的心绪。
……
当我登上那古老的城墙,当我抚摸着腐朽的柱梁,当我兴奋的倚栏远望,总会有一丝酸涩冲上喉头,总听到有一个声音大声的说: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有人跟我说,曾经有一条大鱼,生活在北冥那个地方,它化作一只巨鸟,在天地之间翱翔,巨鸟有如垂天之云般的翅膀,虽九万里亦可扶摇直上,圣贤赋予我们可以囊括天宇的胸襟,为我们塑造一个博大恢弘的殿堂。
……
就在千百年后的今天,我坐进麦当劳的厅堂,我穿起古奇牌的时装,我随口唱着my,heart,will,go,on,却莫名其妙的心伤,因为我听到一个声音大声的说:忘了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苏灿现在就有一种迸发感,下笔如有神,恨不得将全部的文字一气呵成的写完,但考虑到作文不许超过800字的限度,只能在一定限制下尽情发挥,终于赶在第四节课半写完了作文。
苏灿甩甩发麻的双手,揉揉发酸的眼睛,满意的看了一下楷书写的作文。
环视一周,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已经把作文交上去给言老头去批阅了,于是,起身就给言老头送去。
坐在苏灿背后的刘磊口水已经将作文本打湿,正在大义凛然的睡觉。
苏灿上去推了一下他,刘磊迷迷糊糊的睁开睡眼,道:“苏灿怎么了?睡着正香呢!”
“梦到什么了?口水都流出来了。”苏灿笑道。
“没呢,想着想着就昏昏欲睡了。”刘磊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拿着中性笔在作文本的背面乱涂乱画。
“你的作文写完了?”
“早就写完了,我现在去交作文去。”刘磊努嘴道,满不在乎的样子,随手就把作文本丢给了言老头。
苏灿皱眉,心想这家伙是该管教管教了,不然就这样跳脱闷骚的性格,还怎么考取大学?
言老头拿着一大堆作文在批改,看的过程之中,有时满意点头,有时哭笑不得,有时忍俊不禁,有时无奈的摇头。
不一会就改完了,站起身来,在讲台敲了一下,轻咳两声润了下嗓子。
言老头说:“这次的作文,有的同学写十分精彩,比如程可淑的《感受大海》就写的非常的好,这是一篇考场半命题作文,能在70分钟内完成如此文章,实属不易,程可淑没有见过大海,但她却能认真的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体验人生,感悟大海就是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把对大海的向往转化为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写出那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境,本文语言生动,用词正确,中心明确,读后一定收获不小。”
底下掌声雷动,程可淑初分到一班就已经有了很高的人气,一些暗地里仰慕她的男生更是卖力的鼓掌,连手都拍红了。
程可淑淡然的坐着,双手放在桌面上,目光凝静,弧光淡淡的抹在她琥珀的瞳上,竟然出奇的漂亮。
言老头的话对她来说是一种肯定,但却没有太多激动,因为这样的话,从小学初中高一就听过了无数次,早已经没有动容了。
不过还是令她稍微有些疑惑的是,言老头也没立刻说她的是标准范文,难不成还要挑选别人的作文来比较?
言老头不动声色地继续点评,道:“然后就是孙浩东写的《感受校运的灵动》,也写的十分生动,将同学们在运动会上的神态、心理、动作都描写的很到位,令人身临其境,如同真的看了一场运动会。”
孙浩东表面功夫做得十足,一副不以为意、心静如水、谦虚的样子,但是那眼角闪过一丝得意洋洋的眼神,还是没有瞒过苏灿和几个死党。
刘磊在底下不屑切了一声,看向窗外的景物,同时底下也只有稀里哗啦的几声鼓掌,看的出来孙浩东在班上不怎么得人心。
言老头轻咳一声,“当然也有几个同学的作文,写的是漏洞百出,我来念一念。”说完他就念了起来:“有一个同学写树木在空中翩翩起舞,这是龙卷风么?哦,是刘磊的,想象力太丰富如同天马行空般跳跃啊!”
“而另一个同学写一阵风吹过,尘土风扬,垃圾漫天飞舞,你这是沙尘暴还是台风呢?哦,是劳动委员写的,怪不得呢,垃圾确实要扫一扫了。”
“还有一个同学写的作文说红旗杆迎风飘荡,同学们都注意这个‘杆’字和‘荡’字,这个是红旗杆断了么?”
他念完,全班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笑得弯了腰,有的同学笑得拍桌子又踏脚,有的同学拍手说好,还有的同学笑痛了肚子。
言老头忽而面带微笑,显得很神秘,拍了拍手压低大家的声音,道:“好了,同学们安静一下,都想知道今天的范文,到底是谁的一篇吗?”
哗啦……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喊道:“想!!”
言老头含笑而道:“我之前所说的两位同学的文章都非常精彩,但是也仅限于精彩,要论大气磅礴的格局程度,苏灿的作文《感受汉服之美》,无疑是写的最好!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学生能写出来的,跳出了学生作文的格局,比那些作家写的都要气势恢弘。”
“苏灿的作文无论是从情景交融还是文笔老道方面,文章的感染力,民族的自豪感,已经达到了一种直抒胸臆、收放自如的程度!”
同学们一开始屏住呼吸,直到言老头说出这个名字之后,同学们哗然一片。
苏灿明显地看到了大家们眼中的都有一副傻掉了的样子,寂静几秒钟之后,教室里立刻就沸腾了。
孙浩东也彻底傻掉了,喃喃道:“民族自豪感?他写的到底是什么啊?”
第十二章 可曾记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言老头拿着苏灿的作文本在手里扬了扬,微微一笑,道:“你们帮我选一个人出来,朗读一下苏灿的文章。”
教室底下的同学齐声的呐喊道:“程可淑,程可淑!”也有其他同学叫别人的名字,可是很快就埋没在轰轰烈烈的呐喊声中了。
言老头点头道:“好,程可淑,就由你来朗读一下苏灿的文章,注意音准饱满,不一定要抑扬顿挫,但必须以富有感情。”
孙浩东还没有从苏灿的作文被当做范文带来的震撼中回过神来,就听到言老头要程可淑朗诵上台读范文,下意识的吞了吞口水。
面部的表情微僵,环顾四周都是呐喊轰烈的声音,嘴巴嗫嚅想要说什么,喉咙里却像堵了一块大石头。
他阴翳着脸,指甲刺进掌心的肉里面,掐出深痕,紧接着一股妒火在胸膛里熊熊燃烧,凭什么是他苏灿?
苏灿的作文被讲台的同学传下来,到第二排课桌程可淑的桌子上,程可淑微微脸红一下。
她推开椅子站起身来,白皙修长的手指翻开了苏灿的作文本,先是快速的浏览了一遍,微微蹙眉,眼眸中闪烁一抹淡淡的弧光。
有一定的朗诵基础的她知道,自己是属于那种音色甜美如银铃般脆生生的声调,而苏灿的作文写的格局气势恢宏,如果自己还沿用静谧优雅的朗诵强调一定是不行的。
程可淑当即用一种略带怅然和低沉的语气大声朗诵,道:“当我登上那古老的城墙,当我抚摸着腐朽的柱梁,当我兴奋的倚栏远望,总会有一丝酸涩冲上喉头,总听到有一个声音大声的说: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有人跟我说,曾经有一条大鱼,生活在北冥那个地方,它化作一只巨鸟,在天地之间翱翔。巨鸟有如垂天之云般的翅膀,虽九万里亦可扶摇直上。圣贤赋予我们可以囊括天宇的胸襟,为我们塑造一个博大恢弘的殿堂。”
第一段结尾的话语顿时让班上闹哄的声音寂静下来,同学们纷纷屏住呼吸,握紧拳头,瞪大眼睛,顿时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因子在血管里面燃烧,那是来自血脉中的共鸣,不可遗忘!
“你可曾想,那时节蒹霞苍苍,青青满目的是子衿,悠悠于心的是罗裳,轻裾飘繇着流动的思绪,将流风挽回,让曲水流觞。”
“你可曾想,在那个暮雨苍茫的海上,在那个落梅成簌的山冈,折戟残剑埋葬了千年的叹息,火光冲天里却挺立着壮士的脊梁,尽管在夕阳的背后,神舟荡覆,不复冠裳。”
……
“就在千百年后的今天,我坐进麦当劳的厅堂,我穿起古奇牌的时装,我随口唱着my,heart,will,go,on,却莫名其妙的心伤,因为我听到一个声音大声的说:忘了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程可淑以鲜活饱满、炽热澎湃的语言激情迅速将朗诵的气氛推向**,朗诵还未完毕,底下同学们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她强烈的带入感、语言表现力与感染力使同学们惊叹之声不绝于耳,深深的打动了所有的同学。
当程可淑朗诵完最后一段话,教室里爆发出了更热烈的掌声,连在外面走廊经过的人,都可以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
其中刘磊、赵顺、张家斌、君耀四个死党鼓掌是最卖力的,虽然他们不是很懂作文,但程可淑确实朗诵的很好。
有的同学热泪盈眶,有的同学差点泪流满面,有的同学感觉鼻子一阵酸楚,想哭又哭不出来,莫名心伤,像是在胸口堵了一块巨石压抑无比。
苏灿坐直了身体,微微含笑,神情时而恍惚,时而动然,与周遭的同学们的伤感融合成为一道格格不入的背景,明明是喧闹的场景,却显得十分孤单落寞。
程可淑坐下,眼中闪过极为复杂的神色,这个看起来似乎普通的大男孩,忽而变得高深莫测了。
言老头站在讲台,充满激情的道:“大家想不想让苏灿上台来给我们讲讲汉服之美?!”
“想要!”面对如此吊胃口的言老头,班上的人虽然不愤,却还是齐声大喊着道:“苏灿来一个,苏灿来一个!”
刘磊更是挤眉溜眼,伸手推着苏灿的背,道:“灿哥儿,上去啊,这是涨面子的好事,别害羞,嘿嘿。”一旁的几个死党更是起哄。
“好。”苏灿沉稳站起来,目光平稳,凝静。
他缓缓的走上了讲台,转过身拿起粉笔,在黑漆的黑板上飘飘洒洒的写着字,粉笔灰簌簌的落下且飞扬着:“千秋青史,不忘衣冠,为天有汉,鉴亦有光!”
“好字,刚劲有力,大笔如椽。”言老头目光一凝,止不住的赞赏道,在高中阶段这一群人中,能把字练的如此出众的,寥寥无几,但是写的好书法的人,无一下了苦功夫的,没有两三年的勤学苦练,根本无法写出这样的字体。
苏灿站在讲台上面,目光竟然显得深邃,双手的手掌心微撑在讲台上面,微弓着背。
俯视底下的同学,并没有怯场的意思,反而像多年的老手一般,在众多双眼睛注视下镇定自若。
“呼!”
轻呼一口气。
无视了底下做鬼脸的刘磊等人。
“汉族是民族大融合的特殊民族,加上历史悠久,汉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我们无法只用言语来概括汉文化的所有内容,今天我要说的就是汉文化的一种体现——汉服。”
“三千多年来,汉服影响了整个亚洲的服饰体系,在每个时期却有不同,她代表不了周朝,代表不了隋唐,同意不代表今天,它就是一个民族符号,无法代表却见证着秦汉,见证着隋唐,见证着大明朝,见证着古今和未来,她与我们的历史息息相关。”
“汉族不是一个****的民族,她有自己魅力的民族服饰,她就是汉服。”苏灿用一种平淡的白描口吻娓娓道来。
苏灿本身就是一个汉服爱好者,他清楚的记得1998年这个时代,已有极少数人提倡汉服,并穿起汉服,但只是个体现象,没有形成社会现象。
因为人们还停留在衣食住行关注的层次上面,对于汉服这种生活必需品之外的奢饰品,鲜有人关注。
而且穿上之后,与周围的大环境格格不入,容易遭到别人的批判。
汉服复兴运动真正意义上诞生于二十一世界千禧年以后,时间大概是2001年至2003年初。
彼时的汉服并未走入现实社会,或可称为网络汉服,当时的汉服处境是挖苦讽刺、冷嘲热讽、拼命抹黑,恶意中伤,鲜有支持者。
第一代汉服者的历史贡献是提出了汉服复兴的概念,但并未形成系统性的理论,对汉服的定位未能作出准确论述。
时间的车轮继续向后面滚动,大约从2003年起,中国社会才开始出现了有关汉服的讨论、争议和新一轮的旨在建构民族服装的社会与文化实践。
汉服运动是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一些年轻人以复兴汉服为目标的社会文化运动。
这是一个将兴起还未兴起的大时代,许多人甚至还不知道汉服到底是什么样子,错把和服、韩服比作汉服。
往后辉煌且轰轰烈烈的汉服在这个时代显得颇为落寞,鲜有人问津。
程可淑的好友李芸,突然忍不住问道:“苏灿,我们不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吗?怎么会是三千多年呢?”
“看来李芸同学不懂汉服是起源于什么时候的啊。”苏灿平静的看着她,然后微侧脑袋对言老头,道:言老师,我能多花点时间给他们讲解一下吗?”
“嗯,可以。”言老头点点头。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的四书五经成为冠服体系,二十四史中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自天意而定,是神圣的。”
“而周朝是公元前1066年到前256年,现在是1998年,周朝结束距今已有3064年了,明白了吗?”苏灿解释道。
“说了那么多,你就给我们介绍一下汉服的样子吧?”李芸不依不饶的问道。
“好。”
班上的同学鼓掌起来。
“汉服的特点是:交领、右衽、系带;基本形制有:衣裳、深衣、袍杉,襦裙、襦袴;组成的结构有:首服、体衣、足衣,配饰。”苏灿为底下的同学一一讲解。
突然孙浩东出言道:“什么汉服?不就是仿制和服的吗?再说现在谁还穿这个,一出去就被当成疯子,你说汉服不免有些复古迂腐的嫌疑吧!”
他这一插嘴,顿时打断了兴致勃勃解答问题的苏灿,顿时沉默下来,班上同学看到苏灿不说话了,都齐刷刷的怒目而视孙浩东。
孙浩东知道自己妒火中烧失去了理智,将这些话当众说了出来,说汉服就是日本和服的仿制品,而且说是穿这些衣服的人肯定是疯子,这不就是打全班同学的脸吗,因为还有一大半同学心动了,想着穿汉服去踏春,衣诀飘扬,是多么的靖爽。
“肤浅至极,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诸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都均具有或者借鉴汉服的特征!”
沉默一下的苏灿抬头反击,目光前所未有的凌厉,如两把利剑直逼孙浩东。
“你是否还记得?中华文明,璀璨辉煌,它自五千年来,始于炎黄!”
“你是否还记得?华夏大地,厚重苍茫,它自五千年来,即是吾乡!”
“你是否还记得?中华民族,勤劳自取,它自五千年来,立国兴邦!”
“曾有千秋青史,天佑华夏,国祚绵长,难免连天烽火,刻骨国殇。曾有传统衣冠,曰之霓裳。亦有剃发易服,国人皆忘!”
“而你如何能忘,如何敢忘?昔有胡服骑射,满清衣袍,掩我汉服,衣袂飘飘。昔日甲申国难,扬州屠杀,忘我国魂,英姿渺茫!”
“我醉心于传统文化,你笑我复古迂腐,我倾心于传统衣冠,你笑我怪异成疯。可是为什么你能如此理直气壮,将自己民族的文化弃如草芥?为什么你能如此问心无愧,将自己民族的文化百般嘲讽?”苏灿大声喝问孙浩东。
孙浩东一时哑口无言,只得老老实实的坐下来,不敢再出声。
※※※
少年的情怀总是诗,有会挽雕弓如满月的豪迈,西北望射天狼的荡气回肠,亦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激人奋发向上。
在1998年这个方兴未艾的时代,同龄的男生或者女生要是穿着打扮和成绩文采方面有出众的地方。
那一定是被其他的男生女生围绕,当成风云人物,一举一动都受到别人的注视,甚至他们的行为也被模仿。
而苏灿写出气势恢宏的文章,尤其是在被班上的同学在外面传播之后,更是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足以让一些青春激昂的少年把他当做偶像来对待。
无论苏灿走到哪里,校内的男生女生们都用一种好奇的目光看着他,有的或羡慕、或敬佩、或嫉妒。
苏灿的作文也被当做经典的文章,在其他班级的圈子里疯狂的流传。
有人不屑的说,我也能写出这样的作文,但当其他人要求写的时候,却不做声了。
总而言之……苏灿成为了轰动学校的风云人物,他的名字以光一样的速度在传播。
第十三章 怦然心动
全校十六个班级中,差不多有一半的人知道,在高二一班中有苏灿这么一个擅长写文章的人。
不过苏灿在学校里面轰动一时,毕竟只是在全校的学生内,并没有影响下午和另一天的考试。
摸底考试缓缓的进行着,好在这次的考试只是抽查学生们基本底子。
而且一个暑假过去,大部分的同学们对之前学习的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考出的成绩和别人也差不多。
当然像程可淑、李涛等班上的尖子生,成绩也必然要比其他同学好。
考完试之后,杨晓敏根据这次的摸底成绩和高一分班时候成绩进行了对比,然后对每个学生偏弱的学科都侧重画了红圈。
中午午休的时候,杨晓敏出现在班级里面,给班上的同学来了一个座位调整,成绩好的学生座位没有调整,主要是调整中等学生的座位。
苏灿就在里面,被安排到了靠右边窗户的双人座,和刘磊成为了同桌。
罗曦和陈素素坐在一起,两人就坐在苏灿的前面,正好形成了前后桌关系。
换好座位后,罗曦还偷偷回头朝苏灿吐一下舌头,又迅速的转过身去。
苏灿望着刘磊又开始大义凛然的趴桌子上睡觉,莞尔一笑,无奈的摇了摇头。
※※※
午后五点半,阳光已经不再是直射的了,而是倾斜在略微凸起的窗沿上。
操场外一只通体雪白无瑕疵的猫慵懒的踱着步子,轻巧地绕过阳光在大树投下斑驳倒影,柔软的脚掌抓地,身子拱成一个夸张的弧度,伸起懒腰。
目光扫了一眼苏灿,优雅的走向远处。
他靠在窗户的旁边歪着脑袋发呆,阳光透过树叶落在他的脸上,形成几个斑驳的疏影。
苏灿静静地看着那只猫跳过操场网栏消失不见,怅然若失的叹一口气。
也许是发呆的快要睡着了。
苏灿收回散射出的目光,转过头来,看着黑板上写着密密麻麻的粉笔字,粉笔灰簌簌落下,在空气中起伏飘扬。
生物老师张真金讲课抑扬顿挫,激情昂扬,与底下昏昏欲睡的同学形成鲜明的对比。
像刘磊他们几个死党早就伏在桌上,口水汪洋,呼噜声也连成一片,交错起伏,你呼噜完我呼噜起。
“默契啊默契!”苏灿无聊到数着这几人频率相同到极点的呼噜声,不知不觉眼睛也慢慢眯成一条小缝。
瞬间将讲台上激情洋溢欲罢不能的张真金,压缩成一个黑黑的小点,只觉得空气中若有若无传来一声声波浪,却怎么也抓不住那声音的信息。
“嗯,好吧,光速还是比声速快……”苏灿环顾一周,发现课堂上真正听进课的人寥寥无几,连程可淑做着笔记也在轻轻的蹙着眉头。
“叮铃铃!”
好不容易挨到放学,已经打过放学铃了,张真金还在讲台上唾沫星子乱溅的讲课。
苏灿转过头看向窗外,几乎所有的班级都放学了,学生们如潮水般涌向校门口,校园里一片喧哗。
直到张真金不情愿的说了句:“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苏灿一把抓住早就在生物课上偷偷收拾好的书包夺门而去,全然不顾张真金诧异的目光。
“灿哥儿,班上的家庭作业还没布置好呢!”刘磊在苏灿的背后哇哇大叫。
“你记下来就是了,我在外面等你啊!”
脚才踏出教室的教学楼,苏灿就狠狠的吸了一口空气,暗道:“张真金讲课也太催眠了,以后还要上他的课真是折磨啊。”
苏灿放慢脚步开始在校门口的摊边上看起来了。
校门口摆放了许多的流动摊点,右侧的一边有三个摊点,卖肉夹馍的、有土耳其烤肉、有血鸭米线。
另一边则是火烧鸡蛋饼的摊点,此时正是刚刚放学,不少穿单薄校服的学生在买小吃大口大吃。
另一头也有一个小吃巷子,有卖棉花糖的,有卖文具的,而油炸食品的小摊和卖胡辣汤、赤豆元宵的小摊紧挨着。
1998年的这个时候,校门口的小摊,三块钱一大捧的切片卤藕,以及三块钱一大碗的鸭血米线摊边围绕的学生最多。
若是在10年之后,苏灿连看都懒得看的东西,但在这个时候却是无法取代的美味。
对于普遍没钱的高中生而言,其切片卤藕和鸭血米线,美价廉又可口,是他们解馋的不二法门。
“喂,苏灿!”
脆生生的声音在苏灿的耳边响起。
他一抬头,微微愣住,就看到对面的小吃巷子站了两个俏生生的女孩,其中那个漂亮的女孩莞尔一笑,朝苏灿再次挥了挥手。
她神色恬静,淡雅而立,在苏灿的眼睛中倒映出耳垂些许金黄色的茸毛,微红的脸,显得十分可爱。
一个是邻家男孩般的苏灿,一个是淡然抬眸的苏小小,就在这炎炎夏日,在这寂静的红尘一角中掀起滔天巨浪,视线跨越了空间时间的距离无限蔓延,沿着最初的轨迹相遇。
然后两人相视点头,彼此交集的视线又默契的转开。
旁边那个娃娃脸女孩在苏小小耳边说着什么。抬头看了一眼苏灿,又看了苏小小一眼,暧昧的看着两人。
苏小小俏脸微红,拉着李蕾筱的手快步的离开。
李蕾筱被苏小小挽着手,吃吃的笑着,反而回头过来说道:“苏灿!我们家小小明天有事找你,记得老实的呆在班级里,不要乱走。”
苏小小看了苏灿一眼更加脸红了,脑袋埋到胸上了,催促李蕾筱快点走,和他擦肩而过。
“在搞什么神秘兮兮的?”苏灿茫然的挠了挠头,然后嘴唇隙开,微微惊讶道:“那妹子不会是误会什么了吧?”
刘磊走出校门,和赵顺、张家斌、君耀几个挥手散去,他们都是去附近的游戏厅玩的,放学后去游戏厅玩对于他们几个来说是常事。
他在到处寻找苏灿的身影,就看到苏小小和苏灿打招呼‘聊天’。当然这个聊天是否真实,已经被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