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宝鉴-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一来。洪门的回复刚好和史庆虎最后发出的信息相符,杀手组织那边虽然不甘,但他们在国内势力过于薄弱,也不敢去苗疆兴师问罪。

    这些事情有一半洪门和杀手组织交涉的时候得知的,而另外一半却是秦风与刘子墨猜度出来的,虽然中间还有出入,但与事实已经相差不大了。

    “秦风,当杀手的人,一向都是要摈除七情六欲。为人更是残忍好杀,你这次去美国,可要小心了。”

    此时正值春末夏初之时,秦风和苗六指坐在四合院的大树下喝着茶,听他在对自己做着一些交代,再过三天,秦风也要离京前往澳岛了。

    此次秦风去美国,除了苗六指之外。他甚至连谢轩和李天远都没有告知,毕竟秦风不是用自己的证件过去的。关注他的人,还会以为他在国内的。

    在得知史庆虎是杀手门中人之后,苗六指也想起了当年的一些往事,在江湖上并非没有杀手门的存在。

    只是杀手门中人藏的很深,苗六指仔细回想三四十年代意外死去的一些名人,却是隐隐也能看到背后杀手门的影子。

    “在国内。我在明处,他们在暗处,不过到了国外,我和他们都在暗处,无心算有心。吃亏的人可就不是我了。”

    秦风脸上露出一丝冷笑,在秦风心里,妹妹就是他的逆鳞,虽然杀手门和他也算是有些渊源,不过触犯了秦风的逆鳞,他早已将海外的杀手组织列到了仇人的名单上。

    只要那个海外杀手组织是出自国内的杀手门,秦风就有把握将其给挖出来,因为要说对杀手门的了解,除了现在的杀手门中人之外,当世无人能出秦风其右。

    “叮咚,叮咚!”

    秦风正和苗六指闲聊间,院子里的电子门铃忽然响了起来,紧接着前院于鸿鹄的声音也传来,“秦爷,有位姓窦的客人来访……”

    于鸿鹄住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医院,出院后也没回锁店,而是在秦风的四合院静养着,不过他住在前院,临时也客串下门房。

    “窦健军,估摸着他也该到了。”秦风点了点头,扬声说道:“请窦老板进来吧,都是自己人……”

    说着话秦风也站起了身体迎了出去,和黎永乾那些人不同,秦风与窦健军只是合作,两者之间并没有上下隶属的关系。

    “秦爷,您的伤好点了没?”

    窦健军看到秦风迎到前院,连忙加快了几分脚步,说道:“前次听您说喜欢东南亚的血燕,我找人搞了三斤,正好给您滋补下身体……”

    秦风上次带回来一些血燕送给齐功,后来听老爷子的侄子说这东西效果不错,吃了之后脸色都红润了许多。

    所以秦风又分别给陈世豪和窦健军打了电话,想要再搞一些来,没成想窦健军就给带来了。

    “哎呦,这玩意可不便宜啊,你从哪搞来这么多?”

    只是秦风一听窦健军搞了三斤,不由愣了一下,要知道,以陈世豪的能力,上次在澳岛也不过就给他带了二两,那已经是天大的人情了。

    血燕属于洞燕的一种,是金丝燕筑巢于山洞的岩壁上,岩壁内部的矿物质透过燕窝与岩壁的接触面或经岩壁的滴水,慢慢地渗透到燕窝内。

    其中铁元素占多数的时候便会呈现出部分不规则的、晕染状的铁锈红色,于是人们才将此称之为血燕。

    血燕以颜色鲜红、营养丰富、产量稀少被追捧为燕窝中的珍品,其主要功效可以滋阴润肺、补虚、美容养颜、调节内脏经脉紊乱、缓解压力、补充体力等等。

    真血燕的形成需要各方面条件的契合,存在极大的偶然性,其铁质,矿物质等营养素较为丰富。

    在国内是没有血燕的,以泰国的罗兰岩山、康士山、宋卡山等地出产为多。

    不过这所谓的多,也是很有限的。一年也就是出产那么几斤,而且被摘取后,很快就会被各地富豪买走,存世非常少。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真正的血燕,价格比黄金还要贵。陈世豪上次给秦风搞二两,就价值两三万,这次窦健军整整搞了三斤,岂不价值好几十万。

    “秦爷,还真是巧了。”

    看到秦风吃惊的样子,窦健军不由笑了起来,说道:“最近印尼一处海边发现金丝燕的聚集处,被当地人采摘了不少燕窝出来。

    不过那地方以前不出燕窝,他们也不知道其价值。我手下刚好有个兄弟跑路躲在那地方,只花了三万块钱,就将最好想血燕全都买下来了。

    秦爷,您放心,我专门找人鉴定过了,全都是最上品的血燕,鉴定那人想出三十万买我都没卖的……”

    “还有这事儿?”秦风闻言笑了起来,说道:“老窦。你买的便宜那是你的运气,我可不能占你这便宜……”

    秦风想了一下。说道:“我上次给你的那幅画不是已经卖出去了吗?你从我那份里面扣下来三十万,剩下的钱再给我就行了。”

    “别啊,秦爷,您这是看不起我老窦怎么着?”

    一听秦风这话,窦健军顿时绷起了脸,说道:“别的不说。就凭秦爷您给我指了条不担风险又能赚钱的明路,这燕窝就该当孝敬您的。”

    最初认识秦风的时候,窦健军那会掌握着沿海地区的文物走私渠道,还是自我感觉良好,甚至和赵峰剑联合起来。还想坑秦风一把。

    但是窦健军没想到,最后非但没能坑到秦风,赵峰剑还因此送了性命,这让窦健军忌惮之余,心中也起了结交秦风的念头。

    和秦风一相处,窦健军才发现,自己以前的格局实在是太小了,在京城都混的游刃有余的秦风,层次比他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而且津天劫案那次,秦风也显示出了和他的年龄身份都不相符的狠辣,那一刀断头的情形,让也算是老江湖的窦健军回粤省后,接连做了好几天的噩梦。

    这些原本还不算什么,毕竟窦健军的根基是在港岛和粤省,秦风再厉害,与他也是风马牛不相及。

    但是上次和秦风的澳岛之行,却是真让窦健军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面对名震濠江的陈世豪,秦风都能打完再谈,还让对方一点脾气都没有,窦健军才算是真正从心底对秦风服气了。

    所以听闻到秦风要搞些血燕,窦健军真正是当成大事来办的,要不然也不会连跑路的小弟都通知到了。

    “行,那就不谈钱了,进里面说话吧……”秦风心中一动,说道:“日后我可能在澳岛做点生意,到时候算你一份。”

    “哦?那我可先谢谢秦爷了。”

    窦健军闻言心中一喜,秦风如果在澳岛做生意的话,肯定脱不开陈世豪,而陈世豪所涉及的生意,即使手指缝里漏出来一点,也够他赚的了。

    “咱们这也是打出来的交情,你办事,我很放心……”秦风点了点头,他带着窦健军认识了京城那么多人,也无不有敲打他一番为己所用的心思。

    “老苗,这里面的血燕你留着一斤补身体……”进到中院后,秦风将血燕丢给了苗六指。

    他要这些东西,原本是想着给齐功和胡保国补补身体的,不过苗六指的年龄也不小了,秦风不能厚此薄彼。

    “是窦老板来了啊。”

    苗六指笑着和窦健军打了个招呼,说道:“又跟着秦爷您沾光了,你们聊,我到屋里眯会去,这年龄大了,就是容易犯困……”

    虽然和秦风几乎是无话不谈,但苗六指还是谨守着一个度的,除非秦风要他留下来,否则像这样的场合,他一定会回避。

    “秦爷,这是您交代我办的款子……”

    等苗六指颤颤巍巍的回了房间后,窦健军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了一个袋子,说道:“里面是瑞士银行的账号和密码,钱全部都已经换成了美金。

    秦爷您用电话核对一下金额,更改一下密码,以后通过电话就能进行转账,也可以开具瑞士银行签发的本票,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都能通用……”

    “嗯,老窦,这事儿麻烦你了,亲自跑了趟瑞士吧?”

    秦风点了点头,将文件袋里的那张黑色银行卡取了出来,在卡的背面,有个电话号码和十二位数字与英文组合的密码。

    秦风之所以让窦健军跑这一趟,就是为了这张卡,因为现在这张卡里,存着秦风所有的身家,他甚至从《真玉坊》抽出了三千万的资金。

    原本秦风是想通过陈世豪转账的,但后来却是改变了主意,因为陈世豪想要在澳岛赌业分得一杯羹,牵扯到的势力太多,秦风并不想将自己的底牌都露给对方。

    所以最后秦风让窦健军通过沿海地区的地下钱庄,将真玉坊的三千万加上拆迁公司的三千万,总共六千万全部转到了港岛。

    这笔钱到了港岛之后,窦健军马上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了个空头的离岸公司。

    然后窦健军利用离岸公司的名义,为秦风在瑞士银行开办了账户,将去掉地下钱庄手续费之后的五千多万人民币,全部都转换成了美金。

    不过在这世纪末的时候,人民币对美金的汇率基本上保持着八比一,五千多万看着不少,但换成美金也就是七百万不到的样子。

    “秦爷,您又客气了不是?以后老窦还想跟着您混饭吃呢,这点事算什么?”

    面对秦风,窦健军还真是有些胆怯,因为澳岛那次越南杀手全军覆灭的事情,也传到了他的耳朵里,虽然港澳道上传的各种版本都有,但窦健军还是联想到了秦风的身上。

    “好,老窦,你有份心,秦某日后也不会亏待你的。”

    秦风点了点头,说道:“吴哲的证件都带过来了吧?你要把他给安置好,最起码在我出国的时候,不要惹出什么乱子来……”

    秦风上次用吴哲的证件出境之后,就将证件还给了窦健军,所以这次他再借用吴哲的身份,还是需要再用到这些证件的。

    “秦爷,您放心吧,我让那小子去阳美了,还找了几个人看着他,不会出事的。”

    窦健军拿出了吴哲的身份证回乡证以及护照,说道:“吴哲这小子没什么案底,去美国的旅游签证也都办好了,可以在那边呆三个月……”

    办理这些事情,对窦健军而言可谓是轻车熟路,这是秦风要走正规渠道去美国,如果他想偷渡的话,窦健军也能给他找条船过去的。

    “三个月的时间,那些该办的事情,应该都能办好了吧?”

    秦风轻轻说了一句,眼睛看向了院墙之外,他能感觉得到,这次美国之行,肯定不会一帆风顺的。(未完待续。。)

    ps:  ps:第二章,四千多字,求推荐票,求年度作品票!!!

第四百七十四章 房地产(二合一章)

    临走之前,秦风还是要把京里的事情都安排好,尤其是《真玉坊》,那个可是秦风几兄弟在京城赖以生存的根基。

    “风哥,生意比以前下降了三成,不过比较稳定,再没有大的起伏了。”坐在《真玉坊》的办公室里,秦风在听谢轩讲着店里的情况。

    “这种情况是正常的,轩子,在品牌上,你还要下工夫。”

    秦风想了一下,说道:“要把《真玉坊》打造成国内玉石行业里的第一品牌,如果能让那些外地游客来京城必须来一趟《真玉坊》,那就算是成功了……”

    现在已经不是十多年前计划经济的时代了,那时候人们手里即使有钱,也买不到一些紧俏的商品。

    但是现在物资丰富,不管哪一种商品都面临着各种竞争,品种之多能让人挑花了眼,所以在国人眼中,也开始逐渐的竖立起了品牌意识。

    虽然谢轩和秦风商量过几次,想扩大经营规模,进驻到沪上以及国内的几个大城市里去,但都被秦风否决了,对于《真玉坊》,他从来都没打算开分店。

    因为秦风知道,只要能把《真玉坊》的品牌打出来,坐拥潘家园的天时地利,单凭这一家店,他就能做到别的玉石店在全国开一百家分店的份额,这就是精品路线。

    “风哥,我打算在电视上做广告,您看行不行?”听到秦风的话后,谢轩迟疑了一下,开口说道。

    “电视广告?”

    秦风闻言一愣,《真玉坊》之前都是行业内口碑相传的,除了在店门口做了些喷绘之外,还真没有打过别的广告。

    “对。风哥,我也想过品牌的问题,现在的老百姓,都认为肯花钱做广告的东西,那就是好东西,他们的认同度就会提高……”

    从开始管理《真玉坊》之后。谢轩也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他虽然天生是做生意的料,但那仅限于一些小聪明。

    所以谢轩最近一段时间,都在学习现代管理和市场营销。

    作为年轻人,谢轩接受起新事物还是比较快的,前段时间认识了一位电视台的人被其鼓动了一番之后,他就一直在琢磨给《真玉坊》打广告的事情。

    “能做!”

    秦风想了一下,说道:“要做就做大的,轩子。每年拿出百分之二十的利润来,投入到广告上面去……”

    “什么?百分之二十?”饶是谢轩想出来的这个主意,还是被秦风给吓了一大跳。

    要知道,虽然现在的生意比开业前差了一些,但《真玉坊》每天的营业额平均下来,还都在一百万左右,一年下来,差不多就有三四个亿的营业额。

    珠宝行业的利润是非常高的。即使除去成本以及各种开支,每年的纯利润。也要在两亿左右,秦风要拿出百分之二十做广告,那可就是整整四千万呢。

    “风哥,您要拿出这么多钱打广告,然哥那些股东们能同意吗?”

    掰着手指头算清楚了帐之后,谢轩苦起了脸。原本按照他的意思,就是拿出来几十万,在京城台打几个广告,增加一下《真玉坊》在京城的知名度。

    但就算如此,谢轩的想法都遭到了黄炳余的反对。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珠宝行业在国内基本上就没有打广告的,这钱扔到电视台,那就是打水漂。

    谢轩只是想拿出几十万来试试水,都被《真玉坊》的副总如此反对,他根本就不敢想,秦风的意思如果透露出去,那些人还不要急了眼?

    “入股的时候就说明白的了,他们只是股东,对公司的经营没有话语权。”

    秦风的魄力自然不是谢轩能比,而且说白了,《真玉坊》就是他一手创办出来的,只要秦风表露出自己的意思,李然那些人就算不满,也必须遵从。

    “风哥,百分之二十,会不会太多了啊?”

    谢轩小心翼翼的说了一句,甭管怎么说,这公司他也有份,真金白银的扔出去,谢轩也会感到心肝疼的。

    “不多,轩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嘛。”

    秦风闻言笑了起来,他之前事情太多,顾不上《真玉坊》这边,现在《真玉坊》营业额开始减少,正是树立品牌的好时机。

    只要形成了让国人都认可的品牌,再在质量上有保证,秦风相信,《真玉坊》日后将会一马平川,把国内所有的珠宝企业都给甩在后面的。

    “轩子,李然他们那边我去说,不过这广告不要做京城台的,要做就做在央视上面,这样才能让全国人都知道,京城有家《真玉坊》……”

    秦风也不是脑袋一热才决定打广告的,他粗略的计算了一下,来京城旅游的人,并不是都要到潘家园的,现在《真玉坊》的知名度,还是非常低的。

    但这个广告打出去之后,事情就会不一样了,如果有心想买块好玉石的游客,肯定会到《真玉坊》来。

    以中国的人口基数,就算是一万个游客里面只有一个人被广告所影响,《真玉坊》的营业额都会因此翻上几番的。

    “风哥,您要是真决定这么做,那还是先找下然哥吧,他在央视应该有些关系。”

    见到秦风三言两语就拍了板,谢轩直后悔给秦风出了这么个主意,要知道,就是他自己心里也没底,几千万扔出去,是否真的能给《真玉坊》带来效益。

    “给李然打电话,叫他过来吧!”

    秦风点了点头,他后天就要去澳岛了,还真没时间去处理这些事情,眼下只能将方向定下来,具体的事务就需要谢轩去办理了。

    除了李然,秦风将莘南冯永康等人也都叫到了店里,另外黄炳余作为副总也参加了这个会议。

    对于秦风要打广告的提议,黄炳余的确是很反对,因为珠宝行当大多都是以口碑相传的。上电视打广告,在现如今还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李然也是被秦风的大手笔震惊的不轻,虽然没直言反对,但那脸色显然也不怎么看好广告宣传这个渠道。

    不过《真玉坊》终究是秦风说了算,在秦风拿定了主意之后,其他人就只能去干活了。联系央视和广告拍摄都由李然去办理。

    当然,广告拍摄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到时候还要等秦风回来之后,才能拍板是否通过。

    处理这些事情用了秦风一整天的时间,到了第二天的时候,秦风分别又去锁店和拆迁公司转了一圈。

    于鸿鹄在家里养伤,锁店基本上就是四儿负责了起来,好在都是技术活,虽然赚钱不多。但总比以前提心吊胆的日子要好的多,于鸿鹄的几个徒弟倒是很用心。

    至于拆迁公司,规模却是越做越大了,何金龙也算是有魄力,将前期盈利的几千万都拿了出来,在亚运村附近买下了一处临街的商住楼。

    除了留下公司自用的办公室之外,何金龙将一二层的门面都租了出去,而上面的五层。则都作为员工福利,分配给了他从东北带来的老兄弟居住。

    “秦爷。这是我儿子何博辉,美国那……那叫啥大学毕业的?”在拆迁公司的办公室里,何金龙领进来了一个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

    “爸,那叫宾夕法尼亚大学……”

    年轻人不满的看了一眼老爸,将学校的名字说了出来,不过目光却是在秦风身上上下打量着。显然对这个被老爸吹上天的秦爷很是好奇。

    “哦?宾夕法尼亚大学,那可是美国最好的商学院啊。”

    前段时间知道孟瑶要去美国留学,秦风也留意了一下美国各个高校的排名,这个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商务类专业的排名甚至要高过哈佛麻省这些世界知名的大学。

    “秦总。你听过宾夕法尼亚大学?”

    何博辉对秦风知道自己的学校倒是吃了一惊,他回国差不多有两个多月了,也给人说过学校的名字,不过那些人嘴里的久仰显然都是客套话。

    “什么秦总?叫秦爷,没大没小的……”何博辉话声还未落,头上就被何金龙给敲了一记。

    “老何,各交各的……”看到何金龙的那副做派,秦风有些哭笑不得,摆了摆手说道:“你儿子又不是江湖中人,叫秦总就挺好。”

    何博辉对老爸的这副江湖做派显然已经习以为常了,看着秦风说道:“秦总,听说您在京大,读的是文物方面的专业?不知道您怎么会让我爸进入到政府拆迁项目里呢?”

    何博辉从高中的时候,就被何金龙送到国外读书,而且为了怕孩子沾染纨绔习性,何金龙只负责他的学费和借宿费用,别的都需要何博辉自己去赚取。

    所以何博辉还真不是那种富二代的性子,每年放假回国,总喜欢自己一个人背着包在各个城市转悠,想从中发现一些商机。

    二十世纪末的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最好的时代,尤其在国家结束了分房政策之后,明眼人都看到了房地产行业的蓬勃生机。

    何博辉前两年的时候就向老爸提出过要搞房地产公司的意思,不过却是被捞偏门赚钱习惯了的何金龙一口否决掉了,那会房子才卖两三百一平方,何金龙哪里看得上那点钱。

    正好在这个时候,何金龙在东北的根基又被人连根拔起,何博辉无奈之下,只能回了美国,在前几个月的时候,才被老爸又重新召了回来。

    像是现在拆迁公司的所在的这栋商住楼,就是何博辉力主买下来的,用他的话说,现在花两千万买下来,再过上几年,说不定就能卖到两个亿。

    对于秦风这个人,何博辉的耳朵早就听出了茧子来了,老爸几乎每天都要在他耳边念叨秦爷如何如何,是以何博辉对秦风实在好奇的很。

    “我叫你博辉吧。”

    听到何博辉的问题,秦风想了一下,说道:“博辉,我和你不太一样,我从小就没读过书。一天都没有读过,社会就是我的学校,我看问题的视角,和你们是有区别的……

    就说拆迁项目吧,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现在的城市规划。显然是不符合发展要求的,所以城市建设,必然是未来几年城市发展的重心……

    土地是有限的,想要建设就必须拆除旧的建筑,这其中掺杂着很多利益纠葛,但技术含量并不高,你父亲手下有人,从事这个行当是再适合不过了。”

    “秦总,你的思路是对的……”

    听到秦风的话后。何博辉沉思了一下,说道:“不过您想过没有,如果建设完了,那拆迁公司又将何去何从呢?”

    何博辉承认秦风的思路很对,但面对年龄还没有他大,却是打造出了偌大家业的秦风,何博辉还是有点不服气,这番话有点鸡蛋里面挑骨头的意思。

    “建设完了?”

    秦风哑然失笑。摆了摆手说道:“博辉,你在美国留学。美国的科技最少领先国内二十年吧?他们的城市建设,都已经结束了吗?”

    “没有结束。”何博辉摇了摇头,说道:“但是社会形态不一样,在欧美国家,是不会出现所谓强拆这种事情的……”

    人权问题讨论了几十年,欧美国家也经常藉此来攻击中国。不可否认在那些国家也存在很大问题,诸如种族歧视之类。

    但是国外的普通民众在面对政府的时候,却是非常的有底气。

    何博辉举了一个例子,当年英国的一个城市要扩建球场,需要征用一条街道。由于街道上的很多人都是那个球队的球迷,所以大部分人都同意了搬迁。

    但无独有偶,偏偏街道上生活的一户人家,并不喜欢那支球队,也不愿意搬离现在住的地方,最后政府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耗资好几个亿,将球场搬到了市郊。

    在何博辉看来,这种行为如果是放在国内,那根本就是无法想象的,别的不说,就面前他这个老爹,最少有几十种办法,能让那户人家乖乖的搬走。

    “博辉,难道你还想去改变一个国家?”听着何博辉的话,秦风有些想笑。

    早在秦风带着妹妹流浪的时候就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该如何的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来适应自己,如果秦风也有何博辉的这种想法,恐怕他早就饿死掉了。

    “我没这个想法,但是你不能否认,我爸现在做的事情,是有风险的。”何博辉盯着秦风的眼睛说道。

    “干什么没风险呢?老何当年做的事,风险不是更大?”

    何博辉的意思秦风听得明白,当政府和民众的对立面形成而导致某种爆发的时候,像何金龙他们这些具体办事的人,都将会成为消除民众愤怒的替罪羊。

    “秦爷,你别听这小兔崽子胡说,咱们老老实实做生意,哪有什么风险啊?”

    一旁的何金龙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一巴掌就扇在了儿子的后脑勺上,说道:“怎么跟秦爷说话的?没有秦爷,你老子现在估计早就进监狱了……”

    “老何,理越辩越明,别说不过就动拳头啊。”

    看到何金龙的举动,秦风不由笑了起来,要是放在何博辉的理论中,老子打儿子那也是犯法的,至少国外是这样。

    制止了何金龙之后,秦风正色说道:“博辉,我知道你眼界高,恐怕是看不上你爸做的这些事吧?”

    秦风能看出来,拆迁公司的变化,和何博辉跟着有着必然的联系,不过何博辉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又说明他并不想从事这种行业。

    “倒不是说看不上。”

    何博辉偷眼了下老爸,说道:“秦总,您也知道,在建筑房地产这个产业链里,拆迁只是利润最小的一个环节,而且永远也别想做大,因为各种限制太多了……”

    “那你的意思呢?”

    秦风明白何博辉话中的意思,做拆迁项目,拼的不是实力,而是关系,就像是秦风帮忙拉上两位城建的局长,才能接到这么多活干。

    但关系不是秦风独有的,就像是出了这两个区。那两位局长大人的话就不好使了,至于那边的拆迁项目,何金龙更是别想染指。

    这也正像何博辉所说的那样,就算何金龙靠着拆迁工程赚再多的钱,他的公司规模也甭想做大,只能局限在某一个区域之内。

    “未来城市发展的重心。必然是房地产。”

    何博辉的眼睛亮了起来,说道:“京城作为一国之都,它的很多建筑都不合理,必须要进行重建,这里面的商机很大……”

    何博辉大学毕业的论文,就是和房地产业有关的,只是在欧美的房地产市场早已成熟,想要在这个领域施展拳脚的话,那就只有国内了。

    “小兔崽子。你……你这是要甩开老子单干啊?”听到儿子的话后,何金龙顿时着急了,因为现在的他,还真离不开何博辉了。

    在何博辉来之前,何金龙的拆迁公司,压根就谈不上管理,整天都是乱糟糟的一团,开会像是在吵架。做什么都没个章程。

    但是何博辉进入公司后,马上就制订了各项制度。购买了这栋商住楼作为办公地点,每个人分工明确,使得整个公司的面目焕然一新。

    所以何金龙还真怕儿子走了,公司又会回到以前的局面中去,那岂不显得他何老大太没本事了?

    “爸,您那公司就没什么可做的。有我没我都一样。”

    何博辉知道老爸的意思,撇了撇嘴说道:“公司章程我都给您制订好了,只要按部就班的做就行了,那些叔叔伯伯的,我也管不了啊。”

    何博辉不愿意呆在老爸这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何金龙的那些老兄弟,都是看着他长大的叔伯,就算何博辉拉得下来脸面,那也要问问老爸的拳头愿不愿意。

    “老何,博辉说的没错,拆迁这行当的局限性是很大。”

    秦风沉吟了一下,说道:“博辉,如果让你管理一家房地产公司,你首先会怎么做?”

    “品牌!”

    何博辉毫不犹豫的说道:“我首先要在京城做一个样板小区,将公司的品牌给打出去,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公司的房子质量是最好的,各种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