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鉴定师-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景瑶说道:“那我来帮你一起找吧,多个人多分力。”
赵卓感激的道了声谢,在这个时候,的确多一个人的帮助便多了一分胜算啊。
凌晨…,赵卓和纪小帆来到鬼市,那块翡翠在鬼市上出现的可能已经微乎其微了,所以赵卓来这里并没把心思放在那上面。
来这里只有两个目的,一是帮孔祥风凑齐12生肖,孔祥风毕竟是年纪大了,凌晨…起来逛鬼市对他来说还是有些够呛的,好在一切事情都有赵卓来操办,倒也省事。
二来则是看看能不能淘到什么瓷器,毕竟离斗瓷节的时间过一天便少一天,所以每天的时间都得抓紧。
来鬼市久了,赵卓对这里的人也熟悉了,哪家摊上多真品,哪家摊上都是高仿,哪家喜欢吹牛编故事,哪家喜欢和人称兄道弟。
在古玩这个行当里,很少有朋友兄弟这样的关系,别看人家对你笑着奉承,一口一个兄弟的,冷不丁就把你给卖了。
尤其是这些摊主,别看有的穿得寒酸的,但是那眼睛可毒得很,一眼就能看透买家是不是金主,而那一张嘴是巧舌如簧。
逛了几个摊后,都没有什么好货,赵卓突然发现有几个人一直跟在一个中年男子的背后,便不由有些好奇,这中年男子蹲在哪个摊位前,拿起什么东西看了后,只要没买,那几个人便会将他刚拿过的东西买到手。
他不由朝着纪小帆询问了一下,纪小帆一看那人,便笑了起来道:“那是博物馆的副馆长朱清,他是我们纪家的亲戚,按辈分我是叫叔叔的。”
“哦,原来是副馆长。”赵卓希奇道,“那这些人跟着他干嘛?”
纪小帆便笑道:“这鬼市里啊,有一种类人成天都在这里逛,但是从来不买东西,而是看人。”
“看人?”赵卓不解道。
纪小帆便解释道:“这些人自己的眼力不够,所以他们就把主意打在了那些眼力好的人身上,比如朱叔叔,堂堂的博物馆副馆长,那眼力自然不用说了。他能看上的东西,肯定真品的概率就高,但是朱叔叔看上的东西,不一定会买,要么是嫌不够精品,要么就嫌价格太高。而对于这些而言,能够买到真品就已经不错了,所以,朱叔叔前脚一走,他们后脚就跟上去,使劲的砍价,把那东西买到手,自然就有得赚。”
赵卓便明白过来,笑道:“这些倒是聪明。”
纪小帆笑呵呵的道:“我先带赵大哥过去打声招呼,不过朱叔叔有点刚愎自用,说话要是不客气,你可得担待一下。”
赵卓点点头,其实他因为补画的事情已经去过几次白城市博物馆了,不过因为最近时间忙,所以每次都是去得匆匆,倒没有见过这个副馆长。
纪小帆带着赵卓走过去,叫了一声,朱清回过头来,一见是纪小帆,也不惊讶,只是淡淡说道:“原来是小帆啊。”
刚才一直是背影,没看清楚正面,此时赵卓才看到朱清的样子,四十来岁,短发,微胖,穿着一件蓝格子衬衣,下巴微微抬起,看人的眼光习惯性的带着居高临下的态度,颇有几分领导风度。
纪小帆显然很习惯他的口气,笑着介绍道:“这是赵卓,最近来博物馆补画的那位。”
朱清听得不由蹙了下眉头,上下打量了赵卓一眼道:“你就是赵卓?我还以为馆长请来补画的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原来是个毛头小子。”
赵卓也不生气,微微笑道:“让朱副馆长见笑了。”
朱清嗤笑了一声道:“见笑?我告诉你啊,我不知道你怎么哄到馆长的,不过这补画的事情我大半辈子都没听说过,你最好是有这一手功夫,若是没有……”
纪小帆连忙打起圆场,笑呵呵的道:“朱叔你不用担心,赵大哥的这手工夫可是爷爷亲眼目睹的,绝不会有假。”
“不会有假那就最好了。”朱清负着手,然后对纪小帆道,“小帆啊,你想挑什么东西,叔叔给你掌掌眼,免得你又吃亏了。”
纪小帆不由朝着赵卓看去,赵卓笑道:“有朱副馆长帮忙掌眼,那当然最好的了,我们想挑几件瓷器。”
“哦,瓷器,这东西鉴定就简单了,只要掌握了胎工这几方面的诀窍,也就**不离十了。”朱清自信的说着,目光开始在摊上扫视着,似乎发现都是些赝品,便轻蔑的笑了一声,转而走向另一个摊位。
二人跟在他后面,纪小帆小声说道:“别看朱叔这么自大,他这双眼可也是在鬼市里练出来的,可谓是火眼金睛啊。”
赵卓点点头,他倒不拒绝有个人帮着看看,毕竟古玩这东西,每个人都有看走眼的时候,就算自己和墨灵有着千般能耐,要一时间把什么东西都分辨出个子丑寅卯来,那也是不可能的。
朱清走了几个摊位之后,突然停了下来,当目光落在一件不起眼的陶俑上时,瞳孔猛地放大了起来。
他几乎是一下子蹲了下来,将那件陶俑拿在了手里。
赵卓眯起眼看过去,这是一件乐伎俑,俑头梳平髻,后脑插梳,长裙系于脑前,双带下垂,跪坐在地上,手上持着一件琵琶,虽然面目有些残损,但是依然可辨清其面容。
粗略看起来,其造型,其做工颇带古韵,而且上面似乎还施有一层粗陶。
陶器,乃是由黏土烧制而成,质地比瓷器粗糙,其分为红陶、灰陶、彩陶、白陶、彩绘陶、黑陶和釉陶等系列。
这一件乐伎俑便是釉陶,表面有一层石灰釉,所以质感要比普通粗糙的陶器光滑一些。
朱清很认真的将手里的乐伎俑翻来翻去的看,赵卓也眯起眼看着,这鉴定古代陶器,主要从其产地、器型、图案花纹和制作工艺入手,这件乐伎俑就带有很浓烈的隋朝宫伎风格,看其髻型、衣着便可以轻松分辨出来。
不过,赵卓并没有对这件陶器做最终的判断,陶器因为粗糙,所以光用肉眼来分辨就比较麻烦,手感就显得十分重要,必须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下判断。
见到朱清拿着乐伎俑仔细看着,后面几个年轻人也都目不转睛的盯着,只等着朱清一走,几人便要上来砍价。
这个摊的摊主面生得很,是个30来岁的男子,长得粗粗壮壮的,见到朱清拿着这乐伎俑,他压低声音道:“大哥,你可太识货了,我这摊上这么多东西,你一眼就看到这了,这可是刚从北县那边流出来的货啊,您仔细看看,绝对的真品”
一听北县二字,朱清的眼中便是一亮,不过他依然不动声色,淡淡说道:“这东西卖多少?”
“五万”摊主伸出五个指头道。
“一万。”朱清淡定的说道。
摊主很直接的摇摇头,说道:“我是个实在人,不说假话,这样吧,我今天第一天做这生意,这是第一件大货,四万,再不能少了”
朱清却淡淡的说道:“三万,就这个数儿”
赵卓暗道这朱清果然是行家老手,光看这讨价还价的工夫就不一样,无论人家说的什么话,都坚持自己的底线,如果这件乐伎俑是真品,5万买下来都是赚了多少倍。
见到朱清这么坚持,摊主很无奈的叹口气道:“好吧好吧
朱清很利索的从随身带着的公文包里拿出三叠钱,摊主则拿出个验钞机。
点好数之后,朱清这才拿起乐伎俑,背对着摊主后,便忍不住笑了起来。
见到朱清笑得这么欢快,纪小帆忍不住问道:“朱叔,这东西是真货?”
朱清笑道;“你知不知道前阵子北县发现了一座隋朝大墓?”
“好象是有这么回事儿。”纪小帆说道。
朱清便说道:“当时大墓被发现的时候,发现了上面有最近新挖掘出的盗洞,里面的随葬品都被掏得个精光。这隋朝的陶俑本来就少见,突然在这里出现个,你说巧不巧。”
纪小帆不由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朱叔这么快就确定它是真品,原来是这么回事。”
朱清笑道:“我可不简单是因为这样判断,这件陶器的器形、做工都十分有古风,我现在就把这东西拿回去,包准明天让他们大开眼界。”
第二十八章 三个破绽
第二十八章三个破绽
纪小帆欣喜道:“那这一件能值多少钱?”
朱清含笑道:“至少60万。”
赵卓在眯起眼看着,没有发话,墨灵此时则在一边说道:“大哥哥,这陶俑应该是赝品。”
“赝品?”赵卓暗暗吃了一惊,老实说,这件陶器从整体形象到局部,做工等方面确实是惟妙惟肖,不过,既然墨灵说是赝品,那么赵卓自然是信她。
墨灵笃定的点点头道:“虽然这件赝品烧制得很好,不过总感觉那层铅釉有些奇怪,结果我刚才走过去,用手指上面轻轻一划,那上面颇有些硬度,果然不是正宗的铅釉,一定是后世的仿品,而且是近代的高仿。”
所谓铅釉,其乃一种低温颜色釉,涂上这种釉后,陶器会变得平整光华,釉层清澈透明,然而缺点是硬度很低,容易出现划痕,这种釉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广泛使用,隋朝也同样存在着。
赵卓听得眉头一皱,不由朝着乐呵呵的朱清望去,暗暗摇了摇头,这得罪人的事情还是让博物馆的其他人来做吧,自己也是个局外人,没必要直接把判断说出来。
刚想完,纪小帆便走过来兴奋道:“赵大哥,我们现在一起去博物馆一趟吧,朱叔刚给馆里的人打了电话,大家听说买到了被盗的文物都很兴奋,都要赶去博物馆看看。”
“好吧。”赵卓想想反正今天的鬼市是找不出什么好东西了,便跟着纪小帆去一趟博物馆也好,和博物馆里的人混熟点也没坏处。
来到博物馆大堂后,已经有好几个鉴定师赶来了,博物馆的鉴定师有好十几个之多,水平至少都是二级的,当然象朱清这种级别的,那就是国家一级鉴定师,不过他的证书并不是陶瓷而已。
待到朱清将这件乐伎俑一放到桌上,众人便忍不住发出惊艳之声,一个四十来岁的,梳着中分头的中年鉴定师拿起放大镜在上面端详了一阵,不住点头道:“难得的珍品啊,这做工,这旧色,肯定上从大墓里出来的啊,至少也能值70万啊。”
赵卓听得一笑,好家伙,直接将朱清判断成的60万涨到了70万,不过,也不能够说他的判断不准确,因为古玩这东西一旦上了拍卖行,究竟能拍到多高,这也得看拍卖的操作,如果操作得好,70万应该也没问题。不过大家对古玩价格的评估,一般还是采取保守的估计。
众人围着乐伎俑认真的看着,在明亮的灯光下,陶俑表面的釉色似乎因为年代久远而有一些脱色,露出了里面的陶质,而那种沧桑感更让人感觉到真实。
赵卓的目力虽然比普通人的目力好很多,但是鬼市那种并不明朗的灯光也有些影响,而现在在这种灯光下一看,豁然察觉到这陶俑古怪的地方,如此一来,他更确信这件是赝品,是以假乱真的高仿。
只是没想到周围这么多专家级的人物,居然都没有辨别出来,赵卓倒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不过,他也没多想,小声的和墨灵讨论着,陶器方面他见得也不多,刚好有墨灵这个真正的专家,正好学习一下这方面的实践知识。
就在这时,纪渊也形色匆匆的走了过来,一见到纪渊来了,大家都寒暄了一下,然后纪渊便将目光落在了那乐伎俑上,拿起来认真看了一阵,然后又接过放大镜看着,却一直没有下判断。
朱清在一边笑道:“馆长,我老朱什么时候看走过眼啊,这肯定是隋朝大墓里被盗的东西。”
纪渊越看眼睛眯得越小,然后朝着众人问道:“怎么,你们都觉得这是真品?”
有几个鉴定师都不约而同的点点头,但是有几个却是闻出了苗头来,朱清似乎也听出什么来,质疑道:“馆长,你的意思,该不会这是高仿吧?”
纪渊笑了笑,朝着赵卓问道:“小赵,你也在啊,怎么样,你鉴定过没有?”
博物馆里的好几个鉴定师都和赵卓见过面,不过对这个听说能补画的年轻人都抱着怀疑的态度,更不知道纪渊为什么这么信任他,如今听到他这么一问,便都齐齐的朝着赵卓望过去。
赵卓苦笑了一下,纪渊是何等老练的人,刚才进门时扫了众人一眼,目光在自己脸上停留得最久,估摸着那时便知道自己的意见了,所以才询问自己,既然他都当面问起来,那自己总不能不说吧。
他便只好说道:“这件乐伎俑确实是高仿。”
“什么,高仿?”朱清听得眼睛瞪得浑圆,随即嗤笑一声道,“你说高仿,谁信?”
众鉴定师也七嘴八舌的说起来,谁也不相信赵卓这个年轻人的话,毕竟这些人年龄最小的都有四十多岁,一辈子在博物馆里工作,见过的陶器数不胜数,就靠着一双眼力吃饭。
纪渊淡淡说道:“百家之言,都各有各的道理,既然小赵说了是赝品,那我看大家不仿听听他的意见。”
朱清抱臂冷笑道:“既然馆长都发话了,那我们就洗耳恭听吧。”
众人便都抱着看热闹的样子,一双双眼睛盯在赵卓身上,倒要看他究竟能说出过什么子丑寅卯来。
面对众人目光中的质疑,赵卓显得淡定而自然,他指着那件乐伎俑说道:“这件陶器的确无论在做工、器型还是颜色上的确都很象隋代的真品,不过,如果仔细的辨别,却有着三个破绽。”
“什么,破绽?”
“还是三个?”
“若真有三个破绽,还能瞒得过我们这些专家的眼睛?”
“就是,我们鉴别陶器的时候,你还在穿开档裤呢。”
众人听得一个个瞪着眼,七嘴八舌的说着,随即发出一声声嗤笑来。
赵卓不理会众人的轻蔑,指着乐伎俑的釉面说道:“第一个破绽便在这釉面的开片之上。”
“开片?”朱清听得又冷笑了一声。
纪小帆则是搔搔头,刚才他也仔细看过釉面的开片,并未察觉出什么异常呢,所谓开片,指的是陶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列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因此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的一个缺点;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就变成了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
只听赵卓细细说道:“真品的隋代釉陶,它的开片缝隙相对比较紧细密,同时,如果在放大镜下看,真品的开片就象干枯的开裂的河床一样,往往开裂的每一片的开片中心是往下凹下去的。”说到这里,他声音略略抬高了一些道,“然而,这件陶器的的釉面,其开片缝隙比较宽,而且开片的中心也是微微鼓起的。”
这话一说,纪小帆便拿起放大镜朝釉面上一看,豁然吃惊道:“果真有点微微鼓起”
如果说开片的缝隙细还是宽,只是凭经验来判断的话,那么这鼓起便是每个人都可以分辨的。
众人便都拿起放大镜看着,不由得齐齐的一怔,刚才虽然大家都仔细看过,不过太注意其做工器型方面,对釉色的判断仅是用手摸一摸,看看其颜色和做工,但是对开片方面还真没有注意到。
接着,只听赵卓又说道:“其二,也是釉面,埋藏于地下的陶器,因为经历的时间过长,表面会出现脱釉现象,然而,这种脱釉是因为风化作用导致,所以露出的胎体表面都会显得很光滑,然而,赝品的釉面往往采用电动刻笔攒下来的,尽管也出现脱釉现象,但露出的胎体表面有许多的麻坑。”
仅仅才说了两点,包括朱清在内的众专家都不由出了一身冷汗,一堆人围着这陶器看了也有十来分钟,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这胎体倒也是看过的,但是如今被这么一提点,再拿起放大镜一看,粗看颇为光滑,然而在边缘部分有和明显的小坑,虽然小得如同针孔似的,但是这边缘的小孔和其他残缺部分的光滑,恰好表明是做过旧的,在做旧之前,故意弄出的胎体应该全都是小麻点。
赵卓既然开了口,那就干脆把该说的话都说出来,然后说道:“第…,其实也是最明显的一点,那就是这真正的铅釉硬度很小,用手指轻轻一划就会出现印痕,不过,如果我猜得没错,这一件大家可以用手指试一试,硬度比想象中的更大。”
本来,用手指刻印这样的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毕竟如果真品,那上面弄个指甲印上去岂不是破坏文物?
不过,因为已经说出了两个没被大家发现的破绽,所以便有个中年鉴定师真的用指甲却一刻,眉头一下就皱了起来。
这件陶器的釉色和沧桑感给人的感觉便是十分脆弱的,别说用指甲刻了,就是拿在手里,每个人也都是轻手轻放,生怕摔着了,然而这一刻下去,发现釉质相当坚硬。
第二十九章 暂无定论
第二十九章暂无定论
一见到中年鉴定师的脸色变了,众人便知道赵卓所说的事情是真的,一个个不由得面面相觑,朱清更是脸上无光。
当然,专家们没有发现这三个破绽,一来是已经先入为主,毕竟是朱清鉴定过的,在大家心理上便已经有了认同感,其次,因为陶器不比瓷器,确实在感觉上就会显得脆弱许多,加上表面有釉色脱落,虽然大家都带上了手套,但是拿起来也都是小心翼翼的。
而这开片和胎体两方面,本身就是容易被忽略的地方,至于第三个破绽,更是没办法去试验。
朱清脸上青一块白一块的,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好歹也算是个老鬼了,今天去打了眼,这事要传出去,脸上还有什么面子可言?
而众人中最满意的,无疑是纪渊了,看着赵卓,他的脸上也洋溢着欣赏的表情,能够在众多专家都肯定的情况下还提出否定意见来,就这份胆量在年轻人中也找不出几个人,更别提那份自信了。
纪渊此时将目光落到朱清身上,笑道:“老朱,谁都有打眼的时候,载在这伙人手里的,可不只你老朱一个人啊,前不久,泉市的张馆长也上了当。”
“什么,老张他也上当了,等等,这伙人?”朱清吃了一惊,众人连忙望了过来。
纪渊微微颔首道:“不错,这伙人专门做高仿,尤其是精于陶器,无论是胎、釉、型各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好,然后加以做旧,其卖的时间也都和时事新闻有关,哪里有某个朝代的墓被盗了,这些货就跟着出来了,骗的就是老行家啊。”
赵卓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纪渊看了没几眼就确定是赝品,原来是早知道消息,或者是早就见过相关的高仿,所以对于其造假的特点也就了解过了。
朱清一咬牙道:“原来是这样,我迟早要揪出这伙人来”
纪渊微微一笑道:“你就别掺合这件事情了,让警察来处理吧。”
说到这里,朝着赵卓和纪小帆招招手道:“你们不去鬼市了吧?不去我们就一起回去吧。”
待到上了车,纪小帆忍不住赞道:“赵大哥你的眼力实在太厉害了,这么多长辈都看走眼了,你却能够辨别出来。”
赵卓谦虚的摇了摇头,这称赞确实受不起,他如今比较在行的,就是钱币、玉器、瓷器和书画,陶器方面见过的不多,若是没有墨灵在,那也只有打眼的份。
纪渊呵呵笑道:“所以我究竟说呀,小帆你得跟赵大哥学习这种不畏权威的胆识,无论别人说什么,无论别人的结论是什么,都要坚信自己所看到的东西。”
纪小帆认真的点点头,纪渊突而笑了起来:“我看啊,明年让你也去中天会所的鉴宝大会上锻炼一下,那场合才是真正的战场啊,和那里比起来,这鬼市还真就成小儿科了。”
赵卓也不由笑了起来,确实如此,鉴宝大会上无论是巨额的投注还是花样百出的规则,都让人能够感受到莫大的压力,确实自己也是在那场大会上才真正脱胎换骨的。
纪渊突而想起件事情来,问道:“明天是蓝景拍卖行开拍的日子,小卓你要去吧?我看你和小瑶似乎挺熟的啊。”
“呵呵,只是朋友。”赵卓笑道。
“哦,那这么说我们家小帆是有机会了?”纪渊颇有兴趣的说着,“小瑶确实不错啊,长得漂亮,整个白城都找不出第二个这么容貌的来,而且论才学,年纪轻轻就是一级鉴定师,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
纪小帆叫苦连天的道:“爷爷,你就饶了我吧,景小姐哪能看得上我?要我说啊,景小姐早就对赵大哥有意思了。”
赵卓听得一愣,纪渊怔了一下,似乎有点不信,纪小帆生怕惹火烧身,连忙解释道:“爷爷,景小姐看赵大哥的眼神都不一样,对其他人,那就是冷冰冰的,对赵大哥,怎么说呢,就有点含情脉脉了。”
纪渊哑然失笑,用力的拍了拍赵卓的肩膀道:“好小子,左右逢源啊,颇有老夫当年的风采啊,小帆,你一定跟你赵大哥多学学”
纪小帆不由成了苦瓜脸,赵卓却是搔了搔头,都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莫非景瑶真的喜欢自己?
和以前初见景瑶时比起来,如今和她接触久了,也并非是那么的高不可攀,反而想起时还有种亲近的感觉。
赵卓不由得一笑,比景瑶这样的女人喜欢上,恐怕是天下男人都会嫉妒的福气吧。
纪渊这时问道:“小卓啊,对那幅《宫廷伎乐图》你有没有定论了?”
赵卓摇摇头道:“还没有。”
“那小瑶呢?”纪渊又问道,“我听说你们还专门去了趟白城的鉴定师分会?就是为了这幅画去的吧?”
赵卓点了点头,纪渊便微微蹙起眉道:“这幅我也看过,没敢下定论。唐寅的书画,无论是这书法还是画风,都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大不相同,而且每个阶段都有代笔者,而且其中不乏名师,鉴别起来就更加困难。否则的话,我也早向文物局那边提出定向拍卖了,不过这样一来,这幅画估计就拍不了多少钱咯。”
赵卓明了的点点头,所谓定向拍卖,是指文物部门专门和拍卖行协商,对某些作品实施定向,只允许各个博物馆竞价的拍卖,所以价格一般就不是很高,若是面对大众的拍卖,能拍上三千万的东西,可能定向拍卖之拍得到两千万甚至更低。
不过,拍卖行一般是不会驳文物部门的面子的,虽然钱没有赚到多少,不过这面子给出去自然也有值得的地方。
当然,拍卖之后,这佣金也只能得到一半。
一般来说,拍卖行拍卖的佣金是两头的,一头是买家出,一头是卖家出,但是,如果买家是国家部门的话,那这佣金于情于理都是不能收取的。
这时,纪小帆突然说道:“爷爷,我听说,好象有人还想场外收购这幅画呢。”
纪渊笑道:“这事情我也收到消息了,不过对方出的价格只有所以蓝景那边便没有答应。据我估计啊,对方可能也是听说了这幅画可能是赝品的事情,没敢开多高的价。”
“大哥哥,场外收购是什么意思?”墨灵不由好奇道。
赵卓便给她解释起来,有些财大气粗的买家,一旦在预展上看上某件价格不菲的珍品,会因为各种原因提出场外收购。
场外收购对于拍卖行而言大多是十分划算的,就拿2000万的价格来算,首先,买家以场外收购的方式买到了《宫廷伎乐图》,蓝景拍卖行首先就抽取百分之二十的佣金,也就是400万的利润。
然后,买家就变成了卖家,然后再在蓝景拍卖行上拍卖《宫廷伎乐图》万以上的价格往上拍,操作得当的话,多拍一千万都有可能,蓝景拍卖行又能够拿到百分之十的佣金,这又是300万以上的利润。
所以,如果单纯的一次性拍卖这幅画的话,就取不到这么大的利润。
不过,因为拍卖行并不是卖家,只是商业中介机构,只能赚取佣金,所以一切还得听卖家的。
而2000万的价格,张耀光看不上的话,自然场外收购就失败了。
边开车边聊着,便到了纪家,赵卓为了找瓷器也是忙得有些疲惫,想想第二天还要去拍卖行,到了客房便睡下了。
第二天上午,赵卓和纪渊、纪小帆一起到了蓝景拍卖行,因为要等景瑶和王姐,所以纪渊二人便进了拍卖行,赵卓则在门口等着。
虽然时间才九点钟,但是拍卖行外已经停了很多辆车,蓝景拍卖行的宣传显然非常成功,尤其是张耀光的藏品有不少都是从国外拍得回流来的,就象镀了一层金一般,十分受人看重,此次来参加的买家大多是有钱的大老板,很多是直接提着现金来的,可谓是财大气粗。
赵卓站在门口等着,景瑶还没到来,却见到童冬阳和童费宇从一辆车上走了下来。
似乎早料到会在这里遇上赵卓,二人并没有什么惊奇的表情,童冬阳笑呵呵的走过来,看似友好的伸出手道:“哎哟,赵兄,才几天不见,看起来神情气爽的,莫非是淘到了好货吗?”
赵卓平静的和他握了一下,淡淡说道:“我淘到再好的货,又哪能和童兄二人比呢?贵家筹备三年,为的便是在斗瓷节上一展风采嘛。”
童冬阳便哈哈笑道:“赵兄你可是误会了,我们童家要参加斗瓷节是没错,不过这要参加的藏品可是各管各的,我爸和我大伯三伯他们可也是竞争对手,至于我们这些小字辈的,那也不过是去见见场面,所以,赵兄你不必多虑,好好的找找,还是有机会的。”
童费宇也在一边笑道:“对啊,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那金厢鹤顶杯又不是赵兄你的,说白了,你就是为他人做嫁衣,不如认个输就算了,免得在斗瓷节上丢了面子。”
第三十章 开拍
第三十章开拍
面对二人的冷嘲热讽,赵卓毫不动怒,只是淡淡的一笑。WwW、QunabEN、coM
就在这时,王姐和景瑶也到了,顺着赵卓的目光,童冬阳便一眼看到了景瑶,虽然路过的行人众多,但是景瑶就象鹤立鸡群一般,那么的耀眼,那气质宛如天仙化人,只看一眼便没办法移开眼神来。
童冬阳忍不住倒抽了口凉气,好不容易才回过神来,景瑶已经走到了赵卓面前,微微颔首打着招呼,然后便要一起朝里面走去,而这过程中,压根就没有瞄上童冬阳半眼。
童冬阳目光中闪过一丝狠色,大步走到景瑶身边,堆起一脸笑意,同时伸出手道:“景小姐,你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