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鉴定师-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赵卓的心思又岂是其他人想得那么简单?他朝着墨灵看了一眼,微微一笑。
墨灵其实在听到二人答案相同的时候,便已经恍然明白过来,这个游戏规则无论表面上看对童费宇有多么的有力,但是却有着一个必胜的方法,那就是人们所看不见的她呀
只要有她看清楚童费宇的答案,无论童费宇是认真鉴定还上胡乱写上,都是钉在菜板上的鱼,惨败的结局是想跑都跑不掉的。
这时,赵卓继续说道:“在场现在大概有二三十位买家,那我们就为前面二十位的买家免费鉴定并且垫付购买费用,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只为每个买家鉴定一次,而且购买古玩的费用在一千块以内,谁率先让对手支付出一万的金额,谁就算胜者,童少觉得怎么样?”
童费宇听得一笑,抄着手道:“没问题,一个人一千,20个人也才两万块,都说小赌怡情,我今天才知道确实有点意思呢,那就按赵兄你的规则来定吧,那就快开始吧,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赵卓淡淡笑道:“看来童少对自己的眼力很有把握啊,不过我话还没说完,刚才说的是是惩罚,这游戏的奖励还没公布呢。”
“快说快说。”童费宇连连摆手,一副胜券在握的表情。
赵卓便说道:“如果童少赢了,那么我不会在这里再为他人鉴定古玩,但是,若是我赢了,麻烦在这鬼市里,请童少爷以后离我远点,请不要再来骚扰我了。”
童费宇听得哈哈大笑道:“我还以为是什么奖励,行,只要棒槌兄你能赢,日后在这鬼市我见着你我就绕着道走”
赵卓淡淡一笑道:“那,就诸位就排队吧,游戏马上就要开始了。”
听到规则结束的时候,买家们就早就是跃跃欲试了,这既能看场好戏,又有人免费买单,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一听到这话,还没有买到东西的人立刻涌到摊位上去,开始买东西。
虽然这鬼市3点开张,6点结束,但是短短三个小时内的成交量也很大,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但是很多人买的都是小件物品,几十上百左右,如果每个人买的都是近千元的,那也是不错的收益,于是坐地涨价也是自然的了,反正有冤大头出钱呗。
新鬼不太懂行情,讲价也不太在行,但是老鬼们则就精明很多,只挑精品的东西。
毕竟在鬼市而言,如果眼力好,一千块左右能买到的真品,放到外面市场去,怎么也得涨个十几倍的价钱,若是懂行的扔到拍卖行里去,又要涨个十倍,其间的利润可想而知啊。
很快的,众人便已经排好了队,有没有赶得上的,还有刚进鬼市听到的消息的不由直叫可惜。
然后,便有人递上来第一件古玩,乃是一件人物书法扇面。
童费宇先行接过来,翻来看了一看,便很快有了答案,掏出手机,给充当裁判的中分头青年发去了短信,然后才将扇面递给赵卓。
而在他写短信的同时,墨灵已经将他的答案读了出来,声音也只有赵卓一个人能听见。
虽然听到了答案,但是赵卓并没有立刻写,而是先鉴定一番,对他而言,胜局早定,但是他还要通过这次的比试来摸清楚童费宇的实力,日后万一再遇上也好心里有数。
这扇面上作画,据说是从明代中叶才开始盛行,只是相对于其他的书画格式而言,数量有限,历史也短,而且很少有名人笔迹,故而在价格上也不算太贵,但是也不乏有精品的存在。
这件扇面上所画的乃是宫廷宴乐图,虽然看落款是清末一个小名头的画家所为,但是笔法清逸静雅,颇显大气,确实有清代画风的韵味。
赵卓将纸质、格式等其他方面分别鉴定了一下,认为确属真品,价格大概也在2、3万左右,花一千买来也是赚了。
同时,他对童费宇也有了初步了解,刚才他鉴定此画的时间不过两分钟,能够如此自信的给出真品的答案,可见确实有这三极鉴定师的实力。
赵卓这边是纪小帆充当裁判,孔祥风站在他的旁边,见他仔细鉴定着,一脸的担忧道:“小纪,小赵没问题吧?”
纪小帆苦笑了一下,直言说道:“孔大爷,老实给你说,我心里也没底啊。虽然我从爷爷那里听说过,赵大哥的眼力非同一般,乃是人间翘楚,但是,我毕竟没有亲眼见证过。但是这童费宇我是从小就结识的,这家伙小时候就非同一般,有着古玩鉴定师的过人天赋,堪称天才啊。我虽然也自认为眼力不错,但是坦白说和他比起来还是逊色那么一些。”
孔祥风听得不由一叹,这时,赵卓已经发来了短信。
纪小帆和中分头青年同时打开短信,一看,都写着的是真品,纪小帆和孔祥风都小松了口气,中分头青年稍稍有些意外,朝着童费宇耸了耸肩。
童费宇微微眯了下眼睛,脸色都没有变一下,毕竟这是第一件物品而已,还有着十九件呢。
他将随身带着的皮包丢给同行的另一个人,由他拿出一千支付给买家。
接下来,便有个年轻人递上来一对釉里红龙纹鼻烟壶,因为是一对,所以还是按照一件物品来算。
这一对鼻烟壶大概4、5CM高的样子,形制方正严谨,色彩淡红而雕成红龙纹路,做工还算精湛,初看这样式象是清朝乾隆时期的手工。
童费宇拿起来摸了摸,鉴定完后便拿给赵卓,然后在短信上写下了赝品二字。
所谓鼻烟是明朝时期由意大利传入中华的舶来品,是将优质的烟草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加入麝香等名贵药材,或用花卉等提炼,装入密封容器中陈化一年以上。
第七章 完胜
第七章完胜
鼻烟使用时无需点燃,只用手指沾上烟末,轻轻由鼻孔吸入便可,当时在明清十分盛行,无论是小商巨贾还是达官贵人都喜欢钟爱,而用于盛放鼻烟的鼻烟壶也就应运而生。
鼻烟壶的工艺始于明朝,盛于清代,雍正、乾隆和道光三朝成为鼻烟壶生产的鼎盛时期。以材质和制作方式分,鼻烟壶大致可以分为料壶、瓷壶、石壶、有机料壶、金属壶、装饰壶、内画壶、珐琅壶等八大类,其中不乏精品。
赵卓拿起来这釉里红龙纹鼻烟壶一看,只见此物外红内黄,样式还算尊从清代器型,然而雕工不错,但是却未见古拙韵味,看到这里已有几分怀疑。
然后再辨别这质地便立刻了然于心了,此物表面上看起来是骨雕而成的鼻烟壶,然而年代久远的骨雕都会有顺势的细纹称为骨纹,然而这一件却并没有。所以乃是以现代工艺由骨粉合成的。
两人发过的短信一对,纪小帆脸上的忧色便减少了很多,看来赵卓确实和爷爷所讲的一样,颇有水准,二人鉴定虽然分先后,但是时间上却差不多。
连续两件赵卓都答对,童费宇白白给了两千块,但是却一点都不在乎,摆摆手示意排在最前面的递上第三件物品。
这第三件乃是一件玉人,看其造型竟然还是先秦时期的东西。
这玉人,方脸,阔嘴,细长目,背面扁平,双手姿势奇特,似乎在做一个种神秘的仪式一般。
而这次童费宇并没有先接过玉人来,而是将先鉴定的机会给了赵卓。
赵卓翻来看了看,琢磨了一会儿,便断定为赝品,这玉器做旧倒是做得很不错,沁色也颇显自然,然而整个作品在整体上并没有先秦时期那种神秘的气质,其雕工看似粗犷,然而仔细一辨别,却是轻率粗糙,本来这些在鬼市这样不亮的灯光下不易看出,然而赵卓的视力比普通人好得多。
更明显的一点的证据,便在于玉人手臂和腰带线条基本一样。然而古人做玉是用手工的砣具,刻画的线条两端都会有抬砣渐收的痕迹,中间深,两侧明显浅且细,这样线条平直一样,显然乃是使用当代的电动砣具制作的。
赵卓连胜三次,童费宇脸色不但没有变,反而是露出几分轻蔑来,按照他的算盘,赵卓怎么也会蒙对几次,但是这二十件绝对不会超过一半的数量。虽然比赛没有直接说明胜负的条件,但是很明显,谁给出的钱多谁就是败家。
所以童费宇并不着急,只等到他这运气用尽,自然就会时来运转,而且几千块的毛毛雨,对他来说跟玩儿似的。
在众人看来,尤其是那些摊主们,都对童费宇的底细知之甚祥,自然不会认为赵卓会取胜,连对这次,多半是借了运气。
在场这么多人中,真正为赵卓担心的,也只有纪小帆和孔祥风两人而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一件件古玩的鉴定,众人内心的想法便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点,就连童费宇也不例外。
因为连续九件古玩鉴定下来,无论童费宇所写的答案是真品还是赝品,赵卓的答案居然和他都是一样的
大家心里暗暗吃惊,只觉得事情简直匪夷所思。
童费宇的眼力好是没话说,毕竟是童家出来的人,世家熏陶,又有着四个三极鉴定师资格证,其实力可想而知。
然而赵卓这个从来大家都不认识的年轻人,居然每次都能得出和他一样的答案。如果说赵卓对每一件都进行了认真的鉴定,那么也就是说他的眼力已经能和童费宇旗鼓相当了。
而这一点自然要让人惊讶,因为所递上来的九件样品,有字画、有骨雕、有玉器、有铜器,有古书,可谓是五花八门,件件不同,其时代跨步极大,要鉴定起来需要的足够的眼力和知识。
如果说赵卓只是蒙的,那么连续蒙对九件,这需要何等强大的天运啊?若说是成运气,那也实在是让人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那就是童费宇也有看漏的时候,那只能说,那件物品做得太好,两人同时都看漏了,还是说赵卓又蒙对了。
围观的众人议论纷纷着,全都啧啧称奇。
从一开始的轻蔑不屑,童费宇的脸色也终于凝重起来,本来让赵卓赢过三四件倒也很正常,但是他是万万没料到事情会发展到连续胜出九件这种地步,明明胜券在握的事情,自己竟然会处于一棋即输的地步。
童费宇怎么也不会相信眼前这个相貌凡凡的同龄人有着和自己相等的眼力,但是若用蒙来解释,反而更加不可思议。
但是现在的状况已让他没有办法再考虑多的,因为如果赵卓再蒙对一次,那么他就必败无疑了
钱虽然是毛毛雨,但是输的可是面子,如果兑现承诺,那么日后在鬼市见到赵卓都得绕道,那岂不成了鬼市里的大笑话吗?
童费宇一脸的愠怒,然而这规则是自己答应的,而且无论怎么看都对自己有利,现在若要反驳,若要质疑,那岂不是表示自己心虚了吗?
于是,童费宇竭力镇定下来,接过来了第十件古玩,一件瓷香炉。
古代的文人雅士把焚香与烹茶、插花、挂画并列为四艺,香炉自然就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宋代以前的香炉多是以青铜和陶制成,汉代以后材质渐渐丰富,有银制的也有铁制的各种材料。
而瓷香炉则是在宋代发展起来,在其后元、明、清三朝日益受到重视,并且取代了陶制和铜制香炉,成为了香炉的主流。
现在手上这个香炉呈梅子青色,造型精巧典雅,三足鼎立,炉身有着三条线纹,足底有褐色。
童费宇皱眉思忖,仔细辨别着,见这炉唇较宽,釉色又清润自然,形态大气,颇有宋代香炉的特点,几乎就能肯定是宋代香炉。
不过,童费宇眼珠一转,是了,如果自己写上真品,那这么明显的真品赵卓估摸也看得出来,这样一来自己岂不就败了?
童费宇嘴角勾起莫名的笑意,在发送的短信上写上了“赝品”二字。
墨灵看见他写上这两字,便忍不住冷笑了一声,飞到赵卓身边,将这答案告诉给了他。
赵卓从童费宇手中接过香炉,翻来看了看,便知他耍的是什么把戏了,到底他还是经不住想要胜利的想法,反写了答案。
只不过,赵卓又怎么可能给他取胜的机会呢?他装作琢磨了一会儿,然而便毫不犹豫的在短信上写上了赝品二字。
待到纪小帆和那中分头青年同时打开短信一对,纪小帆便顿时跳了起来,同时大笑出声。
一看他那兴奋的样子,童费宇不由得面如死灰,忍不住勃然大怒的指着赵卓道:“你……”
但是这一个你字出口,却又不知道怎么接下去了,是了,因为赵卓连续九次胜利,他也高估了赵卓的眼力,哪料到他在最后关头居然看走了眼?
如果自己照实回答,岂不就有了反败为胜的机会吗?
真是擅泳者溺于水,童费宇直是将肠子都悔青了,他自小被称为天才,犹如众星拱月般长大,哪里受过半点败仗,若是赵卓是个年纪大的,二级一级鉴定师还好,然而他仅仅是一个初级鉴定师?
童费宇又哪里咽得下这口气,他拳头捏得紧紧的,但是最后反而是将这股气给强压了下来,然后挤出一个极为难看的笑容道:“赵兄看来果然很有眼力。”
赵卓见到他一脸怒意,本以为他还要发作,但是没想到他居然转眼又换了张笑脸,虽然笑容都扭曲了,但是这样压抑愤怒的能力却显出颇有些城府,于是便淡淡说道:“都是童少你太谦让了。”
“谦让?”童费宇的神色渐渐恢复了正常,哈哈大笑起来,认真的看着赵卓道,“赵兄,改日我一定会再讨教讨教。”
说罢,他便转过身去,带着两个同伴离去,而在转过脸时,一张笑脸瞬间冰冷下来,阴沉沉的显得可怕。
纪小帆这才兴奋的冲过来,翘起大拇指赞道:“赵大哥,你真是太生猛了,一点机会都没留给姓童,别看这小子在笑,估计心里都得气炸了”
孔祥风呵呵笑道:“我就说小赵眼力不错吧,这姓童的青年非得要自讨苦吃。”说到这里,他突然想起什么道,“我听你们说这童少童少的,这青年该不会是童氏集团的什么少爷吧?”
纪小帆笑道:“孔老爷子别担心,他是童家的少爷又怎么样?我们纪家可不虚他。”
孔祥风这才一拍脑袋道:“哎呀,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没想到纪小兄弟居然是纪家的人啊,那就不怕了,那就不怕了。”
墨灵这时在身边说道:“大哥哥,你说这姓童的还会来找我们麻烦吗?”
赵卓微微一笑,伸手摸摸她的头道:“如果他还要来找麻烦,那就让他再丢丢面子咯。”
第八章 蓝景拍卖行
第八章蓝景拍卖行
第二天,赵卓一大早便被纪乾武叫了起来,不为别的,只因为这练武的最佳时间便是在清晨空气清新之时。
虽然昨天赵卓只学了一个小时,然而凭借着惊人的记忆力和昨日剩余时间对于游龙手有了更深的领悟,在纪乾武虽然授武只是临时起意,但是也对于赵卓的天分十分的欣赏,一边指点一点想起什么招数便就随意传授些,有时候是一成套掌法腿法,有时候只是那么一招半式,但是这都是纪乾武几十年心血而学的东西。
九点多的时候,这授课才算结束,吃过早饭后,赵卓才陪同纪渊前往了蓝景拍卖行,这也是昨天一早就说过的事情。
蓝景拍卖行,是白城最大的拍卖行之一,是童氏集团下的三大产业之一,由童家现代当家童淮山的三儿子童小雷担任总经理,不过听说童小雷为人比较神秘,一向在拍卖行都不怎么露面,所以大多事情反而是由副经理来负责。
这次拍卖预展的都是本地收藏家张耀光的藏品,张耀光六十来岁,是本地比较出名的收藏家,同时也是白城鉴定师分会的会员,据说收藏颇广,无论是字画、瓷器还是玉器,都有精品。
而白城鉴定师协会的分会长便是童家的童齐安,所以蓝景拍卖行能够得到张耀光的藏品拍卖权自然也是理所当然了。
赵卓和纪渊一起来到拍卖行的时候,拍卖行外已经是人流川息,车水马龙。
蓝景拍卖行位于白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上,外观上看起来也比杜克拍卖行更加的豪华,足足占了四个门面之宽,其中两个修建着橱窗,里面是大副的张贴画,从三楼上还悬下来大型的印画,十分吸引人的眼球,几乎站在街尾那么远的地方便能够一眼看到这里。
而且在大门一侧,还专门有着一个颇大的停车场,专供买家停车,而街上的其他店铺,停车的地方仅仅只有方寸之地,毕竟这里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呢。
走进大门,穿过玄关之时,便看到木架子上摆着此次预展的宣传画册。
虽然现在才九点多,但是里面却已有了不少人。诺大的展厅里,除了有着巡逻的保安外,便是一个个潜在的买主,这些人大多是几人同行,带上鉴定师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大厅里竖着许多的一米多高的展柱,上面镶嵌着玻璃,其中放着展品,比较贵重的旁边还有保安保护着,这些展品的玻璃开关都连接着报警器,措施十分的严密。
不过来这里的人,都十分懂规矩,绝对不会伸手摸玻璃,或者是试图将开关打开。
纪渊一走进来,厅口一个三十来岁的西装男便笑眯眯的迎了上来,一边和纪渊热情的握着手,一边笑道:“纪老,您真是稀客啊,您这一来,我们这小庙可真是蓬荜生辉啊。”
然后朝着赵卓看了一眼,问道:“这位是……”
纪渊没直接回答他,而是朝着赵卓道:“小卓,我给你介绍一下,他是蓝景拍卖行的副经理何荣显。”
“何先生你好,我叫赵卓。”赵卓含笑打着招呼。
何荣显显然是老成精的人物,单单从纪渊这个不经意的行动里知道赵卓的身份不低,否则老爷子肯定会直接回答,而不是先向他介绍,虽然对方年纪轻,但何荣显倍显热情的和他握握手道:“赵先生,欢迎欢迎。”
他一边将二人迎进来,一边招呼一个工作人员拿过来宣传册,递过来笑道:“纪老和赵先生先过过目。”
纪老没接,只是淡笑道:“张兄的藏品我都见过,小何就给小卓介绍介绍吧。”
何荣显连忙应了声,便一边介绍道:“本次拍卖的藏品一共有三十多件,全都是市场上难得的精品,也是今年以来比较能上档次的拍卖,其中包含玉器、瓷器字画和青铜器等等,普遍价格的估价都在五十万以上,当然目前最值得关注的还是这副唐寅的《宫廷伎乐图》。”
“唐寅的作品?”赵卓暗吃了一惊,甚至连身边的墨灵都顿时起了兴趣。
明朝书画在古玩界的名声都很高,更何况是这明代四大家之一的唐寅呢,其书画俱称佳妙,被称为神品。
和其他的名家的画作一样,唐寅的作品在价格上也有着很大的差距,普通小幅的泛泛之作也不贵,但是若是精品大幅却能够达到千万之列。
他翻开宣传册第一页,便见到上面所拍摄的图片,便是这《宫廷伎乐图》。
要知道,一般的宣传册上,都会标明所拍卖藏品的估价和起拍价,然而这副图却不一样,一无估价,二无起拍价,一切的原因只因为太过昂贵,所以只有等到拍卖当场才会公开。
虽然只是看着图片,但是这副图看样子应该是大幅作品,若是真品,价格恐怕不低,所以赵卓已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看看。
而墨灵早就按奈不住,咻的一下就飞到展厅半空,一下子便找到了《宫廷伎乐图》的位置,赵卓朝着她飞过去的方向一看,才发现那里明显围着不少人,可见此画的吸引力。
何保荣继续说道;“这幅画据说是上个月一名富商从国外的拍卖行上花了近一千多万买回来的,不知怎么就到了张老的手里。”
纪渊淡淡说道:“小何你这可没说实话啊,听说是这幅画买回来之后,又请了鉴定师做二次鉴定,结果鉴定成了赝品,那富商才迫不及待的将画给卖了出来,便被张兄收到手了。”
何保荣干笑了一声,压低声音道:“纪老,您可得包涵包涵,这些话在这里说怕是不大好。”
赵卓见他陪笑的样子,也呵呵一笑,他也明白这道理,虽然只是一说,不过由纪渊这样的人说出来分量可是不一样的,要是大家知道其中还有这事,那宣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纪渊笑了笑,没再说话,二人这时已经来到了展厅的最里面,虽然前面有着不少人围着,不过保安一见到何保荣来了,连忙在队伍里分开一条道来,领着他们进来。
这时,赵卓才看到了玻璃柜里所呈列着的《宫廷伎乐图》。
泛黄的画纸分为两部分,其上写着诗文,字以楷体,用笔强劲,后还落下某地唐寅画的署名,在诗文左侧,还有着一些收藏者的印章,其中不乏大家。
下方为画,描述古代宫女奏乐之图,几个宫女端坐于殿内,手持乐器,后有屏风一幅。
其人物面部丰满,除肉色外,其额、鼻和下颚三处施以白粉,乃是他特有的“三白法”,突出宫女的浓施艳抹,六名宫女各不相同,身材婀娜,亭亭玉立,身材修长,均着道装,衣纹用细劲流畅的铁线描,服饰施以浓艳的色彩,显得绮罗绚烂。
整幅图画线条劲细,敷色妍丽,气象高华,有着明显的南宋院体遗风。
墨灵也被这画所吸引住,认真的近处观看着,沉默不语,显出前所未有的认真。
纪渊也眯起眼,拿出放大镜来,认真观看着,不时的点点头,似乎若有所悟。
赵卓本来还在看画,不过突而闻到一股香水味,只觉得熟悉得很,扭头一看,豁然发现景瑶也在这里。
他不由哑然失笑,怪不得觉得香水熟悉,原来是景瑶身上发出来的,大赛那些日子,二人经常在一起,他对这股子香味记忆得非常深刻。
景瑶不是一个人,在她身边有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妇人,穿得很华贵,头发盘起来,颇有些贵气。
景瑶此时似乎刚鉴定完,在中年妇女耳边耳语了几句,然后一下子也看到了赵卓,平静的神情微微荡漾了一下,朝着他微微颔首了一下,虽然未笑,但是眉宇间隐隐有些喜色,然后又朝着躬身辨图的纪渊叫道:“纪老。”
纪渊听到声音,抬起头来一看,便笑起来道:“这不是小瑶嘛,呵呵,看来这幅画魅力不小啊,你这尊淮海市的菩萨也到白城来了。”
“纪老真是说笑,您才是真正的大佛呢。”景瑶淡笑着,小声给王姐说了两句,王姐立刻一脸恭敬的道:“我爹叫王学文,不知道纪老可有印象。”
纪渊稍稍一想,便恍然道:“你就是学文的女儿,记得当年我见到时候还是个小胖丫头呢?”
王姐笑道:“纪老记性真好。”
纪渊便叹道:“岁月催人啊,当年我和你爹共事那些日子还历历在目呢,听说他前几年去了美国,现在还在那边?”
王姐便道:“是,他在那边开餐馆,开上瘾了,一直惦记着您呢,只是一直说忙,说想回来看看您,也抽不开身。”
纪渊笑了笑:“他就是那种性格,喜欢干什么就有着一股子干劲。”
二人在闲谈着,景瑶走近了两步,小声朝赵卓问道:“怎么样?”
赵卓心知她是在问画的事情,他见墨灵还在鉴定,便据自己的分析说道:“还没办法下定论。”
第九章 白城鉴定师分会
第九章白城鉴定师分会
听到赵卓还下定论,景瑶也没觉得奇怪,只是问道:“你知道这幅画被买回国后又被鉴定成赝品的消息吗?”
赵卓点点头道:“刚听纪爷爷谈起过一点,怎么,这幅画真有问题?”
景瑶微微思忖道:“我也还没下定论呢,这幅画据说是清朝时期被一个英国人带出国的,后来经过了好几代收藏家,上个月在国外的拍卖行拍卖,拍出了相当于我国货币1500万的价格。但是那富商将画拿回家之后,便有朋友问讯而来,听说那个人乃是国家一级书画鉴定师,结果鉴定出来却是赝品,而且不止是这一人鉴定,他后来又找了几人,鉴定出都是赝品,最后才将此画赶快出售。”
“那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骗局之类的?”赵卓狐疑道。
景瑶摇摇头道:“现在还很难说,那富商可也是巨头级的人物,一千多万对他而言也算不得什么,若是有人这样设计他,恐怕不大可能,只是为什么是赝品,这具体的事情也没有更多的消息,而且这些也都是道听途说而来,只是我觉得应该不是空穴来风吧。”
赵卓赞同道:“那也是,否则这么珍贵的画怎么在书里还没捂热,就一下子卖了呢?那么,那么这幅画就真是赝品?”
赵卓微微蹙起眉头,从入行到现在,他见过的画作也算有两三百幅了,虽然没见过这么贵重的,但是几百万的画作却都是看过。
而且这一副画,虽然他还没下定论,但是早在鉴定时便在脑海里调出了唐寅的一些画作进行比较。
唐寅的作品以山水画、人物画出名,亦有花鸟竹石的作品存世。而无论绘画风格还是书法风格都可分为三期之多,早年中年晚年颇为迥异。
要想看一下就下定论,也并不容易。
毕竟,要鉴定是真作就需要全方面的鉴定,无一漏洞才能下定论,否则一旦有假,可就是关系到1500万的巨款啊。
就连景瑶这样的一级鉴定师都不敢轻易下结论,赵卓自然也没敢把话说圆,总之还得看看墨灵是什么看法了。
很快的,墨灵也已经看完了,只是赵卓问起,她却说也没下定论,有些东西还得思考一下才行。
何保荣显然也知道王姐来头不小,而且又和纪渊有父辈的交情,在一边笑着听二人讲话,不时说上几句。
总之无论是景瑶墨灵还是赵卓纪渊,最后对于这幅画都没敢立刻下上定论,待到出了拍卖行之后,景瑶便对赵卓问道:“你下午没空吧?”
“下午没空,就是晚上要陪叔叔参加一个商务酒会。”赵卓答道。
景瑶便说道:“那太好了,借你一个下午,帮我记些东西。”
赵卓听得苦笑道:“我怎么感觉自己好象变成移动硬盘似的?”
景瑶也有些无奈的,白了他一眼道:“谁叫只有你有这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呀,那可是比移动硬盘厉害多了。”
赵卓绝对没有被*倾向,但是被她那大大的眼睛这么白了一眼,只觉得浑身都舒服起来,直想再被她多白几次。
只是上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