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猪星高照-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曲文把店内每一件古玩奇石都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分析上边的灵气凝聚。很可惜的是,店内的清明古瓷器所凝聚的灵气连金廷标画作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就算吸入体内也没多大用处。反而是另一边的奇石,也许是天地孕育的原故,聚灵的效果更好一些。

    这让曲文犯起迷糊,为什么相同年代的东西,甚至是更久远的物件灵气反而更少。不过有一样可以确定的是,只要是聚有灵气的东西,绝对都是老物件。

    曲文足足看了一个小时,看得十分仔细,鲍国强也不打扰,心里替师父高兴,这个头能有如此耐心的年轻人不多,暗道这个未来师弟的品性优秀,索性让赵雪峰倒了杯茶来,坐在柜台里悠闲品茗。

    直等到曲文把每一件东西都看完,鲍国强才起身说道:“阿文你看得可够仔细的,都看出些什么名堂了。”

    “啊。。。。。。”

    曲文哪里是在看古玩,折腾了这么久其实在研究上边气聚含的灵气。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店里的摆设应该是按年份排的吧,如果没猜错店头的都是现代和近代工艺品,到了中庭才是明和清的器物。我才刚学所以想多看些。”

    鲍国强点了点头:“没错,从门厅开始都是近几十年的东西,没有什么历史价值,但做工精美,所用材质上成,有不少有钱人会买回家里做摆设。从中间第三个到第六个展柜都是清晚和民国时期的老物件,第七个柜子之后是清中到明朝,这些都是正真的古玩。你才学没多久能就看出这些已经很不错了,常人若是不学上个两三年根本达不到你这水平。”

    鲍国强的话很有意思,近几十年的称为东西,民国和清末的称为老物件,清中往上才是古玩。由此可见这古玩的定义若按年代划分,百年之内的都算不上。

    或许有人会问,不到百年算不上古玩,但是有很多国民之后的东西却比几千年前的器物更值钱?

    其实这古玩若按年代自然是越老越好,但是古玩中还有许多更深的定义,除了年代还有艺术价值,文化品味,人文效应,稀缺性,是否具有那个年代的特点等等。古玩真正的乐趣所在,是里边融合了历史学,方志学,金石学,博物学、鉴定学以及科技史学等知识内涵。从赏古玩古之中了解古人的生活,时代背景,做人的道理,既丰富知识又增添乐趣。可以说古玩被视为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

    像近几十年出现的大师级人物,如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等人的作品,因为极具时代感,人文效应,高度的艺术价值,所以拍卖价格一路走高,从几百万到上千万都是常有的事。

    曲文无竟中得到猪八戒传授神技心法,可以感知古物上的灵气存在,但是缺乏经验,相关知识,就算明知身边的东西是个老物件,也说不出当中的价值。自知有多少斤两,心中虚得很。

    “强哥,你就别夸我了,我自己有多少墨水心里清楚得很,再夸我非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鲍国强又笑了笑:“年轻人懂得谦虚是件好事,来,跟我到楼上看看。”

    随即俩人一前一后来到二楼,在二楼正中摆放着一张八仙桌,连同两旁的书桌书柜都是红木所制,加上墙面的字画楹联,使得整个二楼的布局充满了文人气息,古韵十足。

    “这里的东西虽然不多,但都是具有相当的价值。”鲍国强说着从兜中掏出一串钥匙打开展柜,既然锁着店中的贵重品,自然得自己保管。指着当中一件足有半米多高的瓷器花瓶。

    “你瞧这件,青花缠枝花卉八角梅瓶,可是我这里少有的珍品精品之一。”

    古玩起名都很有意思,一般要把年代,种类,形状或都图形都加到里边,像鲍国强手里的‘宣德青花缠枝花卉八角梅瓶’用名字分解开来,可以很具实的想像得出。首先是青花款的花瓶,有八个角或者八面,上边的纹饰图案是缠枝形花卉。故名:宣德青花缠枝花卉八角梅瓶。

    曲文木愣的看着鲍国强,他那懂什么青花缠枝花卉八角梅瓶,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大花瓶。蹲到旁边,暗暗放出灵觉探察瓶身上的灵气凝聚,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的喜色,精品就是精品,所含的灵气比一般古玩多一些。

    “强哥,这个什么‘宣德青花乱七八糟瓶’有什么讲究吗?”

    “是‘宣德青花缠枝花卉八角梅瓶’!”鲍国强纠正道。

    “明朝的官窑青花瓷本身都是精品,而且五十厘米以上的到现在传世量较少,属于稀缺品种。这件梅瓶的形体高大,造型端庄规整,纹饰精美耐看,体现了宣德时期高度的制瓷技艺,堪称明宣德的大件瓷器中的精品。”

    曲文心中一动,难不成灵气凝聚还和物品的大小体积有关。急忙再问:“强哥,有没有小件一些的珍品?”

    鲍国强露出得意的笑容,抬手示意:“别小看了我的店,什么样的珍品没有,这就让你看看。”

第二十四章 懒人功法

    鲍国强说完领着曲文走到后边一个展柜,拿出两个比正常男人巴掌大点的瓶子,说道:“永乐款青花海水云龙纹蒜头瓶,其款式精巧柔美,纹饰布局疏密有致,青花艳丽,画工更是一流。更重要的是,这是完整的一对,所以收藏价值就更高了。拿到拍卖会,百八十万没问题。”

    “我能上手吗?”

    曲文放出灵觉,随着灵觉覆盖整瓶,一股浓密的灵气回传过来,脸上露出了狂喜之色。看来自己先前的想法有错,并非体积大的就好,这灵气凝聚果然还是和物品的优劣有关。越精致珍贵的东西,灵气凝聚力就多强。可是怎么才算得上是珍品,曲文心中另有疑或,以他的灵觉感知和世俗古玩价值认可多少还是有些偏差。

    “小心着点就行。”鲍国强交待了声,小心翼翼的把龙纹蒜头瓶交到曲文手上。

    之所以要细看这对瓶子,好奇只是其一,主要的是不能放过上边凝聚的灵气。如果每天都能吸收到如此纯正浓密的灵气,对自己的灵觉心法会有极大的好处。

    拿着龙纹蒜头瓶,感应到上边凝聚着大量的灵气,曲文不断放出灵觉像包饺子似的把灵气包裹在其中,然后慢慢的收回来,由于灵觉能力的增长,已经不需要眼睛来吸收,仅凭着意念就能把隐藏着的灵气吸入体内。

    如此小的一对明朝瓷瓶,曲文竟然花了五多分钟才将上边的灵气吸尽,等完全收回灵觉,顿时觉得身心舒泰,活力十足,感观变得更加清晰,神识扫过似乎可以洞穿眼前的一切。

    很明显在吸入瓷瓶灵气之后,自己的神通又增进了一些,倒真的像猪头师父说的那样,轻轻松松无需刻意修练。

    这还真是一套适合懒人的功法。

    似乎习惯了曲文的细心,见他看许久鲍国强也不催促,直等到他把瓶子交回自己手里才说道:“越和你呆在一起,让我越觉得惭愧,我当年要是有你一半的细心用功,其成就眼力很可能早就超过师父了。”

    鲍国强的话让曲文脸色一片羞红,明明当了贼还被失主夸。

    “强哥,你给我说说明青花的主要特点。”曲文尴尬的轻咳了声,看了好半天,若说不出当中的道理岂不是让人笑话。

    “行啊,我们边喝茶边说。”

    正好这时赵海峰把茶端到楼上,清清的茶香飘满四周,令曲文这个原本不怎么爱茶的人也跟着馋心大动。

    “阿峰你来得正好,我给你们详细讲讲明青花鉴别的方法和主要特点。。。。。。”

    鲍国强讲得很慢很细致,讲解完足足花了一早上的功夫。赵海峰从考古学系出来,又在鲍国强手下学了五年,鉴赏能力不弱,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再次听师父说到,权当是温故而知新,加强认知。

    曲文则完全是另外一个心境感受,能听到如此正规的古玩讲解,加上鲍国强手上有实物比较,远比课堂上听课要强得多。再次提升了他对古玩鉴赏的兴趣与爱好。

    讲解完毕,正好到了中午用餐时间,鲍国强提意到旁边的酒店吃一餐,还没来得急跨出店门,就见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人走了过来。

    “老鲍啊,你不是说家里有人淘到块胡开文的开山老墨吗,这都两天了,怎么还不拿来让我长长眼。我说你这做法太不厚道,把人的瘾给吊足,然后看着对方渴死!”

    鲍国强听见哈哈大笑:“那能啊,我今天不是把淘到老墨的人给你带来了吗。”

    “谁,在哪?”来人满脸兴奋,看了眼鲍国强身边的曲文,又把目光转向店里望了半天,催促道:“快把那位高人请出来吧。”

    望着对方一脸期待的表情,鲍国强的笑声更大:“别往里边看了,就站在我身边呢。”

    “什么,你的意思是……,淘到老墨的人,就是这位小兄弟吗?”

    来人似有不信,定定的盯着曲文,见他的年纪不大,和正在读书的大学生差不多,自然没把他当成能在潘家园淘到宝贝的行家。“老鲍,你就别再逗我了,要么把高人请出来,要么拿证据给我看。”

    “证据!”鲍国强也愣了下,自从曲文以八百元淘到胡开文的开山老墨,第二天就在京片传开了。当然第一个传话的人是鲍国强自己,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有人以八百块捡了个大漏。

    “阿文,你前天淘到的老墨带在身上吗?”对方要证据,鲍国强只能向曲文讨要。

    知道自己淘到个好东西,所以小心的放在鲍国强家里,不敢随意带在身上。曲文摇了摇头:“我让顾师父帮忙保管着,没带在身上,要不我回去取?”

    来人名叫尹承军,和鲍国强是同行,不过他经营的是文房字画,本人对文房类的东西也非常喜欢,家里收藏有不少名家字画和笔墨纸砚。听说鲍国强家人淘到一块胡开文的开山老墨便再也坐不住了,这不才两天时间就往鲍国强的店里跑了好几趟。

    “还真有啊,那麻烦曲老弟你跑一趟。”

    鲍国强刚想领曲文去吃东西,这东西没吃上反而要他往家里跑,很不客气的对尹承军说:“你急什么急,我们还没吃中午,等吃饱了再拿来给你看。”

    难得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尹承军的兴头被提了上来,急不可待的向鲍国强直瞪眼:“不成,我们都多少年交情了,你愿意让我等死在这里吗。现在就把老墨拿来,然后我请你们到全聚德海撮一顿。”

    听说搞收藏的人都有些痴,一但遇到喜欢的东西就心痒难奈,都四十多岁的人了,还像个小孩似的也不怕别人见笑。

    曲文也不是很饿,又见尹承军这人挺有趣的,跟鲍国强说了一声:“强哥,就算为了全聚德的烤鸭,我还是跑一趟吧。”

    鲍国强跟全聚德的关系也不错,听了曲文的话,转向跟赵海峰说了句:“阿峰,你开车带阿文回我那一趟。”

    “好的,师父。”

    赵海峰应声,没过一会开着辆别克君威到店前,开门让曲文坐了上去。

    别克君威是美国别克公司生产的一款中档轿车,全车外观线条流畅大气,内部装饰豪华,并配有相等价位的科技配置,相对二十多万的价位,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车子。

    但凡是正常男人,除了钱和女人,最爱的应该就是车子和枪械。虽然没有钱,但是曲文老早就梦想着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子。大学期间跟兄弟们去展观过几次车展,对于君威这款车还是比较喜欢的,一坐上去便忍不住兴奋的四处摸了下。

    “峰哥,你这是君威3。0豪华版吧。”

    赵海峰和曲文年纪相差不大,本身也是个爱车之人,听见微笑着回了句:“小师叔对车子也有了解?”

    老听赵海峰叫自己小师叔,让曲文感觉特别别扭,而且他还没有真的拜顾全为师,只知道顾全有意教他东西,至于是否愿收他为徒,还是一码事。

    “峰哥你的年纪比我大,而且我们这一代人没什么讲究,你还是叫我曲文或者阿文吧。”

    由于家庭的关系,赵海峰从小就学会了尊师重道,对鲍国强非常的尊敬,可是要他向一个突然冒出来,而且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年轻人作师叔,多少也是有些不习惯。嘴巴上却说道:“这怎么行,师父最不喜欢不懂得尊师重道的人。”

    曲文把手一摊,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顾师父又没真的收我为徒,所以你没必要这样叫,就算是真的又怎么样,见到强哥时你照他的叫法叫,平日里我们以兄弟相称,各交各的不是更好。”

    闻言,赵海峰心里头高兴得很,暗道曲文为人好相处,呵呵回了句:“好啊,那私下我可叫你阿文了。”

    “嗯,峰哥。”

第二十五章 就一吃货

    没过多久,赵海峰开着车熟门熟路的来到鲍国强家,出于辈份礼貌进门先向苗茜问候了声,最后随着曲文一块来到顾全的房间,拿到了曲文前两天淘来的那块胡开文老墨。

    东西是曲文淘来的,顾全也没有多问,只是交待晚上早点回来,语气像极了近亲长辈,那般的关心疼爱。

    等回到店铺,刚想把老墨交给尹承军看,鲍国强却从中间抢了过去,神色奸诈的呵呵笑道:“东西拿来了,要看也成,到全聚德边吃边看。”

    尹承军怒瞪鲍国强,猛拍大腿:“成,边吃边看,不就是烤鸭吗,只要让我见到珍品,十餐百餐都不放在眼里,尽管敞开了肚皮放心吃。”

    两人一拍即合,反而没有曲文这位正主什么事。又过了一会,四人来到了最近的一家全聚德烤鸭店。

    全聚德是海内驰名的北京传统老店,以独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鸭为主,集“全鸭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于一体,备受各国元首、政府官员、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内外游客喜爱,被誉为“中华第一吃”之美称。如果你有空到北京玩,全聚德的烤鸭是一定要品尝下的。

    尹承军不是个小气的人,说到做到,进到包厢直接点了个全鸭席,外加两瓶茅台。

    闻着香气扑鼻的烤鸭味,禁不住令曲文食指大动。

    鲍国强这才拿出胡开文的老墨,呵呵笑道:“还不错,全鸭席加茅台,就让你看看这块珍品老墨吧。”

    接过胡开文的老墨,尹承军和鲍国强单独坐到包厢中的茶几边,生怕菜桌上的热气,油腻影响到这块老墨。

    尹承军细细的看了半天,神色一变再变,惊讶、激动已不能形容他的表情,最后长叹一声:“好墨啊好墨,怎么就落到了你们手上!”

    鲍国强做的是瓷器奇石生意,但对书画鉴赏也有相当的功力,可尹承军自认为是文房老行家,常常调侃鲍国强的墨水不足。好不容易找到个数落对方的机会,自然不会错过。

    “对啊,这么好一块老墨,你怎么就没发现,倒是被我师弟刚来北京第一天就给寻了去,你说说这代表了什么,是不是你的眼力不如我师弟。”其言下之意是,你的眼力还不如我师弟,就更不用跟我比了。

    尹承军鼻子气得老高:“运气,这潘家园子每天有多少物件流动,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总不能每天一家家都巡一遍吧!”尹承军说完,转向曲文直接问道:“曲老弟,这方墨你卖不?”

    “啊。。。。。。”

    有得吃的曲文向来不客气,尹承军俩人看了半天,他已经把半只鸭子送入肚里,就差没在脑门上刻:我是吃货,四个大字。

    “我只是运气好些罢了,其实对墨的价值并不是很了解。”

    尹承军只道是曲文借机抬价,又拿起胡开文墨看了一会,正声道:“十五万!”

    按当时的老墨拍卖行情,这么一块墨拍到十五万算是很高的价格,尹承军肯出说明他对这块墨的喜爱。

    曲文真心不知道这块老墨的价值,皱着眉习惯性的挠了下头,还是没有作声。

    尹承军见他没吭声,急忙又伸出两个手指:“二十万怎样?”

    这可真的难为曲文了,说实话把胡开文的老墨放在他身上没什么用,能赚一笔当然是好事,偏偏他又不知道价,只好把目光转向鲍国强,向他救助。

    见曲文为难的神情,鲍国强心领神会的帮腔道:“老尹啊,我们这些做前辈的可不能欺负后辈,做人要厚道,这块胡开文墨或许没有他后期制做的墨好,可正因为如此才显视出它的珍贵。像这类鼻祖之作,用一块少一块,毁一块少一块,转过头再想买可就没有了。”

    尹承军自然知道这个理,一咬牙对曲文大声说:“古玩这东西讲究的就是一喜爱,不懂行的拿到废旧市场,当成旧物也就卖了,若是遇到懂行的,三万五万是它,八万十万也是它,就看你愿不愿转给一个真心爱它的主。曲老弟你就看在老哥我诚心诚意的份上,一口价二十五万卖给我好不。”

    话声刚落地,鲍国强立即向曲文悄悄打了个眼色,表示这个价已经很高了,可以卖出。

    曲文没在多想,装出非常感动的模样:“既然尹大哥这么喜欢,那这方墨就让给你好了。”

    总算等到曲文开口,尹承军有种想哭出来的感觉,激动的叫道:“我们可说定了啊,曲老弟你的帐号是多少,我这就出去打款给你。”说话的同时手中紧紧的抓着那块胡开文老墨,像生怕转过背曲文会反悔似的。

    曲文压根就没想过这种事,也绝计不会做,对尹承军淡笑道:“尹大哥你放心,我说出口的话铁定不会收回,一起坐下来好好吃完这餐再转账也不急。”

    只是曲文没注意,先前只是一个劲的吃,转眼桌上的烤鸭和菜已经被他干掉了一大半,没留下些好料给尹承军和鲍国强俩人,要不是赵海峰也坐在边上吃,可能连他的份也没有了。

    曲文看了下桌面,暗道:难不成拜了猪八戒为师,连食量也会变得和他一样。

    不好意思的又挠起头,尴尬笑起:“不好意思俩位大哥,我一下没注意把菜给吃光了。”

    收到老墨,尹大哥心里异常开心,只当曲文是个爽直之人,满不在意的随声笑道:“没事,没事,我再叫一桌上来。”

    菜过三巡,酒过五味。两个小时之后,整整两桌的量终于被四人吃完,其中一半基本都进了曲文的肚子。看着自己圆滚滚的肚皮,曲文很怀疑是否真的受八戒师父影响,如此吃法,最终会变成一个肚满肠肥的大胖子。

    不过这确实与猪八戒的功法有关,在吸收了大量的灵气之后,体内细胞就开始超速运转,不断激发身体潜能。起初并不明显,等到了一段时间之后渐渐显现出来,所以需要大量的食物转化成能量作为补充。

    鲍国强在旁边调侃道:“阿文,你还真能吃啊,都赶得上西游记里的猪八戒了。”

    话语正中曲文心事,凄苦的在心中附和:谁叫我拜了猪八戒做师父!

第二十六章 拜师

    等回到琉璃厂,尹承军如约把二十五万打到曲文的账上,自己则拿着那块胡开文老墨乐呵呵的走了。

    见还有大半天时间,曲文向鲍国强提意要到国家博物馆游玩一趟,转眼又多了二十多万,心里正高兴得紧,再努力努力很快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富人。

    恰巧鲍国强有事要办不能陪同,于是和赵海峰交代了声,由他作为向导领曲文去国家博物馆。

    有了之前的接触和交流,俩个相纪相仿的年轻人变得热乎起来,言语上也变得亲近了许多。询问得知,赵海峰的父母都在zf部门工作,另外还有一个哥哥也在zf部门,上边还有个爷爷,是位退伍的部队将领,至于是什么军衔,他没说,曲文也没多问。

    坐着赵海峰的车,很快就来到了国家博物馆。

    说起国家博物馆的历史,最初是1912年由中华民国教肓部于国子监设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到了1926年改为“国立历史博物馆”。后来随着内战的全面结束,新中国建立又更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随后几经迁址更名,最后坐落于现在的**广场东侧,定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

    馆内藏品丰富,收藏量极大,共有百余万件,集收藏、研究、展览于一身,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曲文来此自然有他的目的,这时他还没弄清世俗中的珍品和他灵觉神通定义的珍品有何差别,所以想在全国最大的珍品聚集地一探究竟。

    可惜进到场馆中才发现,除了个别展馆和极少量藏品、仿品外,绝大多数都锁在玻璃展柜里,就算凝聚有再多的灵气,曲文也无法吸收,总不能拿个榔头,一锤子砸开。若是那样,相信不出半天,曲文的大名就会出现在全国各大网站和报纸上,他本人也将很荣兴的在监牢渡过余生。

    “看来还得靠自己,先想办法多赚点钱再说。”

    此时曲文的灵觉能力还没达到可以隔物吸灵的能力,充其量只是感观远超常人,有点近似于科幻电影中的超级感知能力。

    既然来了就不能空手而回,吸收不到灵气,学习参观下所谓的珍品精品,对提高鉴赏能力也是件好事。想要做好古玩鉴赏一行,时常到各大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对个人的认知会有极大的帮助。

    转了一圈最后悻悻回到鲍国强家中,吃完晚饭,顾全把曲文叫到四合院的正堂。

    “顾师父,你找我来有什么事吗?”看着一脸正色的顾全,曲文心里有些犯迷糊。

    顾全在龙城时早就看出曲文对古玩一类有极高的天份,但又见他时常和黑社会的人混迹在一起,怕品行不够端正,收其为徒败坏了师门。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渐渐发现曲文是一个心性善良活泼的年轻人,也就打消了心中的顾虑,决心收他为徒。

    “阿文,你老实回答我,你对古玩鉴赏有兴趣吗?”

    “有,当然有。”曲文老实回答:“在没接触到这行之前,总觉得古玩就是些值钱的老物件。当真正接触之后才发现,这行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仿佛每一个古玩背后都存在着一个故事,在鉴赏的同时发掘古玩背后的故事,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曲文的话令顾全很满意,欣悦的点头说道:“那你可知道,古玩一行,靠自学成才的几乎为零,在成才之前多多少少都有名师在后指点,少了名师必然要走很多弯路,或许终其一生也只是窥及门径。既然你我相互投缘,又曾经多次帮助过雅馨那丫头,所以我想收你为徒,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其实曲文早就被顾全的学识所深深折服,却生怕自己入不了顾全的法眼,所以迟迟未提拖到今日。

    如今由顾全主动提出,心中激动不已,当下把天上的猪头师父抛到脑后,急忙跪下:“愿意,师父在上受徒弟一拜。”

    鲍国强站在顾全身边,笑而不语。他早就看出师父的心思,趁着曲文下午不在家,把自己对曲文的看法,和他学习研究古玩的认真态度悉数讲给顾全听。这才加快了顾全收曲文为徒弟的决心,趁着这股热乎劲把他收入门内。

    受曲文三拜,按礼数便正式成为他的徒弟,顾全把曲文托起,神色肃穆的正声道:“既然拜我为师,我就得跟你说说,门中的一些规矩。”

    曲文呆愣了会,怎么感觉像进了帮会,难不成一会还要烧黄纸,斩鸡头,喝血酒?

    没理会曲文错愕的表情,顾全自顾着说道:“但凡是老的行当都有传承,我们也是一样。我师承清末鉴赏大师赵汝珍,受他教诲才进入本行。恩师教我鉴赏及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良多,教我勿躁、勿贪、勿自大,要学以惠人,学以修身,不可以假言真,不可以次充好。这些你一定要记住。”

    原以为顾全会说一大堆,没想到会这么简短,曲文又愣了一会,傻眼问道:“师父,没有了?”

    顾全不知道曲文是什么意思,莫明其妙的反问:“没有什么?”

    “不是说有什么规矩吗,就这点?”

    顾全板起脸来:“能做好这几条就不错了,我们又不是江湖门派,要那么多规矩干么!”

    “师父说的是,师父说的是。”

    其实曲文心里在暗笑,还好规矩不多,否则弄个三**章,一百零八戒律,还不如早早退出师门算了。转念一想,随即又问起:“师父,祖师爷赵汝珍是什么人?”

    如果不在古玩行中,一般人对赵汝珍都没什么了解。曲文不懂,顾全也不怪他,喝了口茶,慢慢说道:“恩师赵汝珍原本是清末大理院少卿,岳丈余戟门,乃清末著名学家、古玩收藏家。入民国之后,曾任西区培肓中学校长,在京城开有著名的古玩店‘萃珍斋’,并撰有《古玩指南》、《古玩指南续编》、《古董辨疑》等书,是清末明初的鉴赏大师。”

    没想到师祖是个挺有本事的人,最少在古玩行内。曲文心想,又生出新的疑惑:“师父,我在琉璃厂见过‘萃珍斋’的门牌,好像是家专营古瓷器的老店,可是你老人家怎么不在里边坐堂?”

    曲文无心之失,正好说到顾全的痛处,老脸一红,轻咳了下:“我当年只是在恩师手的小学徒,并没有真正进到他门下,后来跟着父母南迁,也就离开了北京。”

    “原来还未入门。”曲文心想,又暗暗佩服顾全的本事,只是跟着学了些皮毛,最终竟凭此和自己的努力成为新一代的鉴赏大师。

    上了年纪的人大多讲究尊师重道,常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虽然只是在赵汝珍手下干过些活,从他那学到些古玩知识,顾全却把他当成了恩师来看,并把他的教诲相传来下。足可见顾全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

    说了半天,顾全交过三根线香,示意道:“既然入了我门,就到前边神台拜拜祖师爷吧。”

    “哎。”

    就此,曲文成为了顾全真正的徒弟。

第二十七章 掏老宅子(一)

    顾全毕竟上了年纪,七十多岁的人经不起太多操劳,除了每天晚上教导曲文古玩知识外,别的事情基本都交给鲍国强来做。

    为了让曲文早日达到师父的要求,鲍国强索性借着这个由头,把曲文安插到自己的古玩店里,就算往后和陈奇富争起,便多了个口实,人是他帮忙培养起来的。

    在古玩店和在典当行不同,接触到古玩的机会更多,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令人的进步更快。

    这次曲文真的成了赵海峰的师叔,不过他为人没什么讲究,私下和赵海峰以朋友相交,时行一长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倒真的成了一对好兄弟。

    “阿文,你明天有空不,师父放我一天假,我想到西城掏老宅子。”

    掏老宅子是北京古玩行的一种说法,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