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警官-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去三年,一有时间便来小住几天。每次寄情于这座小城的山水之间,每次都是思绪梳理的心灵沉淀之旅。
与前几次不同的是,这次来就不走了。
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要在这里工作生活,要做一个南港人,要做一个真正的警嫂,甚至要在这里孕育一个小宝宝。
手机发出一阵嗡嗡的震动声,这是昨晚设定的闹钟。
李晓蕾缓过神,“哗”一声把撩起一点缝隙的床帘一把拉开,大片光线从窗外涌入,下意识抬手挡住眼睛,过了半晌,才把手慢慢移开。
“老婆,几点了?”
韩博揉揉惺忪的双眼,只见窗外一轮旭日已从东方升起,灿烂而瑰丽,穿着洁白色睡衣的妻子静静站在窗前,笑盈盈看着自己,一动不动地沐浴在清晨的阳光里。
“6点45。”
李晓蕾轻轻甩动一下秀发,细密柔顺的长发便如波浪般在肩头流动,信手撩拨着挺直的秀发,五根白皙如玉的手指从秀发中抽出一缕,轻轻在指尖缠绕着。
一双明眸含情脉脉的看着他,靠在窗边跟秘书一样笑道:“十五分钟洗漱,十五分钟吃饭,7点20出发,7点40到单位,第一天正式上班,提前点比较好。”
“起这么早。”第一上班,不能迟到,韩博勐地爬起身。
“起来做饭,不然你吃什么。”
李晓蕾跟到洗手间外,兴高采烈说:“老公,咱家内装修还行,外装修太土,不好看。我打算重新设计,让咱爸安排几个工人过来,把外面装成隔壁酒店那种样式。”
丝绸集团bj分公司经理辞了,现在是集团进出口公司的业务经理。
有业务是经理,没业务就是“家庭主妇”,不需要再负责什么日常事务。更重要的是已经做三年多外贸,手上有不少客户,不需要再出去跑,有什么事发电子邮件或打电话,总之,从现在开始她有的是时间。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谁赚钱多谁有发言权。
大家庭的大事小事韩总说了算,小家庭的事务她作主。做了三年多“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估计还得接着做下去。
韩博已习惯“老婆当家”,回头笑道:“行,不过得先跟物业和邻居打招唿,要征得人家同意和谅解。这里建成四五年,不是刚交钥匙的小区,动静搞太大会影响别人的。”
“放心,我知道怎么做。好亲不如近邻,等会儿先串串门,挨家拜访一下,看她们什么时候有时间,约定个时间吃顿饭,好好聚聚。”
三年前能买这里房子的全有钱人,现在房价涨了一倍,一般的有钱人真买不起。
前几次来认识几位,不是民营企业老板就是外资企业高管,全有钱有身份有地位的成功人士,韩博没什么不放心的,同意道:“你看着办,约好哪天跟我说一声。”
李晓蕾扑哧笑道:“你是户主,不能不参加,当然要跟你说,别到时候没时间。”
新家很大,上下三层。
楼上有一个客厅、一个客房和两间办公室,两口子一人一间,各忙各的,互不干扰;二楼是两间大卧室、一个小客厅和一个宝宝房;一楼大客厅、餐厅、厨房、客房、储物间和车库,旋转楼梯,尽管建得早,总体而言还是比较有格调的。
“木匠之家”的装修更不用说了,东海公司前几年业务太忙,实在抽不出人手,断断续续、前前后后装了一年,直到去年9月份才竣工。
门口一个小院子,考虑到“俩孩子”没时间打理,韩总第一次来时就让工人把小花园变成了草坪,空心地砖里种的草坪,跟外面的停车场差不多。
不得不承认他有先见之明,车库只有一个,两辆车有一辆没地方停,正好停在外面。
吃完妻子做的爱心早餐,韩博再次照照镜子,整整前年换的藏蓝色警服,对着镜子中的爱妻笑问道:“老婆,怎么样?”
在bj修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他极少穿警服,看着镜子中英气逼人的丈夫,李晓蕾嘻嘻笑道:“帅气,比穿橄榄绿好看多了,换上白衬衫会更帅。”
韩博摸摸自己的一级警司警衔,苦笑道:“白衬衫,开什么玩笑,那要三级警监!”
“所以要努力。”
“好的,争取40岁前。”
“有点志气好不好,40岁,40岁成老头子了。”李晓蕾笑骂了一句,把车钥匙往他手里一塞,俯身提起电脑包,跟送孩子上学一般送丈夫出门。
韩博拉开院门,回到车边笑道:“望夫成龙啊,老婆,你这样我压力很大。”
李晓蕾绕到对面,打开车门,把电脑包放到商务车副驾驶上,朝刚上车的丈夫笑道:“有压力才有动力,我现在就剩下这点虚荣心,你要是不在35岁之前穿上白衬衫,我千里迢迢跑这儿来干嘛。”
“好的,我努力。”
韩博系上安全带,点着引擎,准备倒车又停了下来,一脸欲言又止。
李晓蕾岂能不知道他担心什么,拍着车窗催促道:“走吧,我没事的,在南港市区,我认识的人比你多。吴大姐昨晚还给我打过电话,约我一起去逛街。”
好不容易干出一番事业,说放弃就放弃,全是为了自己,韩博很内疚,强颜笑道:“那我走了,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
“走吧走吧,再不走迟到了。”
这辆别克商务车是妻子送的上班“礼物”,她原打算买轿车或越野车,考虑到已经有一辆奥迪并且“木匠之家”人多,干脆换成商务车,既能多装一点东西又能多坐几个人,尤其逢年过节的时候。
缓缓开出“滨江花园”,汇入进市的车流。
去bj学习近四年,南港变化太快太大了,真正的日新月异,以前来参加自学考试时马路两侧一片农田,现在全高楼大厦。
南港变化大,公安系统变化一样不小。
99年设立警务督察,省厅有警务督察总队,市局设立警务督察支队,区县公安局设警务督察大队,正规化建设,严格队伍管理,老百姓称之为“管警察的警察”。
路上的走私车和假警车少了,提起走私车,前几年中…纪…委在闽省查处一起走私大案,组建过共和国史上最为庞大的专案组。公安配合,从江省公安系统抽调去十几个曾参与侦办02。28税案的老战友。
自己是“在校生”,不仅没赶上闽省走私大案侦办,连参与侦办的“共和国第一税案”都被刷新了。
东华税案涉税60多亿,惊动中…南…海,没想到东广一个地级市居然发生涉税金额超过200亿的特大税案。
最深恶痛绝的传销成为严厉打击对象,练气功的问题上级更重视,中央成立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国…务…院设立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各级党委政府全有,严厉打击!
……
学习近四年,曾经的同事战友一个个建功立业。
王解放成为思岗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长,打拐中队撤销,陈勐调任刑警大队副大队长,王燕已经是良庄分局副教导员,只有程文明仍在原地踏步。
自己错过很多,收获也不少。
拿到法学和工学双硕士学位,走遍全国公安系统最顶尖的鉴定机构,拜访过近百位刑侦专家,随部刑侦局和二所专家一起出国大开过眼界,学到在市局乃至在省厅没机会学到的东西。
不夸张地说,自己现在也是一个刑事技术专家了!
只要领导支持,只要有足够经费,只要有相对完善的条件,完全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正胡思乱想,十字路口到了,红灯,轻踩刹车。看着站在十字路口中央指挥交通的交警,韩博不无兴奋地暗暗说:南港,我回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章 如履薄冰(求订阅,求月票)
工作关系早调到市局,修读研究生的培训费是市局出的,每月拿市局的工资,作为市局民警,不能不向局领导汇报在京期间的工作和学习情况,有时间不能不回单位看看。
过去近四年,一共回来过八次。
四次时间较短,四次时间较长,以“实习”名义去刑侦支队熟悉情况,最长的一次在刑侦支队呆过半个月。
今天是正式上班,不是第一天来单位报到。
昨天已经来过,向董主任汇报过工作,只是没见到孟局。
武警站岗,人员和车辆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把昨天办的市局机关通行证放到挡风玻璃前,摁下车窗出示警官证,武警战士伸手放行。
来得早,车位多。
停好车,提上电脑包,跟值班民警小王打了个招唿,快步来到在主楼办公的政治处。本以为要等一会儿,没想到董主任来得更早,正在给一盆叫不出名字的植物浇水。
“报告!”
董主任放下杯子,回头招唿道:“小韩,进来,进来坐。陈局马上到,先开局党委会,开完局党委会送你上任。”
机关“组织部长”太多,在人事任免上很难保秘。
不过自己是特殊情况,要是不保密,要是搞得沸沸扬扬,必然会影响到刑侦支队尤其三大队干部士气。陈局三年前的“承诺”只有孟局和董主任知道,其他局党委成员对此一无所知,所以要先开党委会。
一个萝卜一个坑,自己上别人就要下。
韩博轻轻带上门,欲言又止地问:“董主任,局里打算怎么安排邢大?”
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研究生学、双学士学位,不光立过大功,不仅有学有能力,并且确实有水平。
编撰过两本教材,发表过四篇高质量论文,有研究成果,dna检验、痕迹检验、毒品检验、毒化检验、微量物证、理化物证……刑事技术方面全懂。
与人民警官大学合并之后的新公大想把他留下,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舍不得放他走,bj市局刑侦总队对他敞开大门,省厅不止一次跟陈局要过人,连浙省公安厅周副厅长都向他伸出橄榄枝。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何况他妻子是bj人,他在bj有家。不管去哪儿都比回来有前途,可是仍然选择回原单位,带着妻子一起回来的,非常不容易。
培训费没白花!
董主任很高兴,招唿他坐下:“邢晓军同志的去向你不用担心,南州分局刑侦副局长,提正科,昨天下午找他谈过话。”
南州市变成了南州区,老单位领导由市长变成了区长,南州市公安局变成南港市公安局南州分局。在分局班子成员任命上市局拥有绝对话语权,不像以前一样要先跟南州市委好好商量,必须由市委任免,市委不同意就没法安排。
大队长调任分局副局长,而且能提正科,他应该不会有什么想法,韩博不无尴尬的笑了笑。
有基层工作经验就是不一样,什么事都能考虑到。
董主任满意的点点头,接着道:“党委会把人事任免确定下来之后,你一样提正科。副支队长,一级警司太低。文件准备好了,上报省厅政治部,提前几个月晋三级警督。”
按照相关规定,在职的人民警察在院校培训的时间,计算在警衔晋级的期限内。一级警司至一级警督,每晋升一级为四年。自己一级警司三年多,再过两个半月满四年,现在晋升警衔不算破格。
尽管如此,韩博仍一脸诚恳说:“谢谢董主任。”
“不用谢,这既是为了工作也是你应得的荣誉。”
董主任摆摆手,循循善诱说:“小韩,你回来过好几次,对三大队的情况比较了解。在所有单位中,法制支队民警和技术大队民警是学最高的。法制支队晋升机会较多一些,技术大队不行,培养一个技术人才不容易,要是个个调走工作谁去干?
你接下来担子不轻,既要负责业务搞好单位建设,也要搞好队伍建设,要做一些同志的思想工作,要鼓舞队伍士气。你虽然年轻,但工作经验丰富,我相信你能带出一个基层模范所队,一样能把技术大队建成模范单位。”
技术大队只是一个习惯性称唿,编制名称是南港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三大队或南港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刑侦支队主管全市刑事侦查业务,担负组织和参与全市范围内有影响的严重暴力犯罪案件、跨地区案件和有组织犯罪案件、涉外案件以及公安部、省公安厅挂牌督办案件、上级交办案件的侦查工作,承担着对全市破案打击工作的指导、实战、服务和监督等职能。
在编刑警一百多名,内设纪委、办公室、政工科和侦查、基础、刑事技术、情报、预审、禁毒、经侦、便衣等8个业务大队。
办公室负责支队的文秘、行政后勤管理,副科级编制,只有4个民警。
政工科负责支队的政治思想、队伍管理和纪检监察,副科级机构,在编民警只有2人。
一大队是重案侦查大队,负责全市杀人、伤害致死、抢劫等重特大恶性案件的侦破,指导、组织、协调辖市局、分局刑警大队对命案等重大疑难案件的侦破攻坚,一样为副科级机构,在编民警一样不多,只有五六人。
二大队是基础侦查大队,牵头负责全市打击侵财犯罪、合成侦查工作,负责及对全市刑事特情、阵地控制、刑嫌调控等刑侦基础工作的指导、协调、管理,在编民警同样只有五六个。
四大队是情报大队,负责全市刑事犯罪情报信息的收集、管理、利用和分析研判,指导基层做好刑事犯罪情报信息基础、“网上追逃”和刑侦绩效考核等等,在编民警好像三四个;
五大队是预审大队,负责对全市刑事办案工作进行管理、指导,会同有关单位审查、办理命案、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疑难案件,负责全市刑侦涉法信…访督办等等,在编民警同样只有四五个;
六大队是便衣侦查大队,干什么的就不用说,在编民警相对多一些,十几个人,同样是副科级机构。
七大队经侦,八大队禁毒,加起来十几个人。
自己即将兼任大队长的三大队,担负全市命案等大要案件及非正常死亡等情况复杂、性质不明案件的现场勘查、物证提取及法医检验鉴定,指纹档案及现场痕迹的管理、查对,毒品(药品)化验,文件检验,伤残鉴定,dna实验室建设等工作。
同时要组织实施和指导全市刑事技术工作,负责全市重大刑事案件的现场勘察、犯罪痕迹物证的鉴定,以及对九个区县公安局和有关部门送检的物证进行鉴定。
下设五个室,一室负责痕迹、影像;二室负责法医检验;三室负责dna、理化;四室负责指纹和文检。
由于种种原因,市局没有设立警犬训导大队,把警犬训导也划归三大队管,警犬技术也是技术,所以有一个负责警犬训导的五室。
在编民警三十多名,在支队所有业务大队中民警最多,堪称刑侦支队中最重要的一个小单位。
警校学员总说当警察要当刑警,感觉刑警才是真正的警察。可一旦参加工作,干个三五年,许多人会说当警察别当刑警,当刑警别干技术。
刑警累,刑事技术苦。
挂着一块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牌子,事实上经费寥寥无几,加班加点倒是“强有力”,三天一倒的24小时值班,待遇相当低。升职很难,功劳总是侦查的,立功受奖机会一样少。
以至于许多技术民警抱怨,搞技术的就是一尿壶,需要你的时候拿来用,不需要的时候扔一边。
上级考虑这些实际情况,提出技术与行政分离,走技术职称路线,但只有一线城市把技术工作抬到新高度。在基层,在大多二线城市,很难实现。
一是党委政府考虑编制,不愿意搞;二来一旦真分离开来想转行政就难了,一些有抱负的技术民警同样不太愿意。
队伍士气不高,过去三年好几个人辞职,全技术骨干,想想就可惜。
警犬训导队更糟糕,主任自嘲自己是“狗倌”,在编的三个训导员自嘲自己是“犬警”,辅警招一批跑一批,上次回来时只剩下四只警犬。
当警察是为了理想,可是警察一样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搞技术没前途又没待遇,并且随时伴随着渎职等多方面压力,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
他们有难处,局里一样有难处,这种情况很普遍,不光南港市局。
韩博有这个心理准备,不止一次考虑过怎么才能在现有条件下稍稍改变现状,起身道:“董主任,我一定竭尽全力带好三大队,绝不辜负局党委和局领导对我的期望。”(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一章 争取与“争取”
星期一,局领导几乎全在单位,党委会按时召开。
一个副支队长任命,又不是分局长或支队长,更不是讨论县公安局长的提名,无需如此劳师动众。可以说人事任免只是党委会的其中一个议题,局领导们重点研究的是经费,是钱!
“科技强警”说起来轻松,做起来没那么容易。
“物证鉴定及法医检验中心”不是挂块牌子所能成立的,需要花真金白银采购先进的实验仪器、计算机系统、鉴定检验所需的各种耗材及现代化的办公设备。需要斥资装修刚竣工不久的技术大楼,使其符合实验室的标准。
局领导去兄弟市局乃至兄弟省份公安机关的技术鉴定中心考察过,韩博也结合实际情况拿出过几套方案,不管采用哪一套方案,把鉴定中心搞起来一千五百万都不一定够,这不仅不算基建,而且不是一次性投资。
其它检验或鉴定是更新换代,dna实验室是新建。而dna检验相对常规法医物证技术及其它刑事技术而言,堪称一个“消耗大户”!
dna检材采集、提取、检验需要成本,做一个鉴定要花一百多,简直是一个“无底洞”。以至于一些在南港市局前面“吃螃蟹”搞dna检验的同行,由于经费短缺,上了设备却无力承担后续的购买检验试剂等运行费用,影响了计划性和持续性。
市局一年经费才多少,当然要好好研究研究。
会议从早上8点10分,一直开到中午11点多,政治处同事纷纷去食堂吃饭,韩博正准备跟着一起去,局办公室王主任突然走过来敲敲门,让去三楼会议室。
“报告!”
“小韩,进来。”
“是!”
局党委会看样子已结束,会议室里只有陈局、孟局、刑侦支队韦国强支队长和政治处董主任。
韩博大步走到四位领导面前,再次立正敬礼。
小伙子每年回单位汇报工作,逢年过节打电话问候,已经很熟了,不是刚来报到的新同志。
陈局指指前面的椅子,一边示意他坐下,一边微笑着说:“小韩,首先给你通报一个好消息,经局党委研究决定,我南港市局正式启动dna生物物证鉴定实验室建设。考虑到投资比较大,筹建工作由孟局亲自牵头,你负责具体实施。
为了搞dna鉴定,为了提高我们在物证鉴定和法医检验技术上的整体水平,市局准备了近四年,你一样准备了近四年。勒紧裤腰带,其它地方省省,鉴定检验中心我们能搞起来,相信一定能发挥出作用。不过你第一套方案里提到的dna数据库,我们心里真没底,想再次听听你的意见。”
在所有案件中,前科人员再次犯罪占很高比例。
且重新犯罪的罪名集中,其中重新犯盗窃罪的前科人员占总数50%以上,抢劫罪、诈骗罪和涉毒罪依次排在二至四位。
正因为如此,刑侦部门把刑事特情、阵地控制、刑嫌调控作为很重要的基础工作,治安部门尤其基层派出所,把辖区前科人员管控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前科人员那么多,警力那么少,光靠盯是盯不住的,所以有条件的公安局全在搞前科人员指纹库。
如果他们再犯罪,在作案现场留下指纹,那么一比对就能比对出来。
可越是惯犯,反侦查能力越强,要是他们戴手套作案,指纹库就发挥不出作用。于是国外同行想到了dna,跟建指纹库一样建dna数据库。
这需要录入大量前科人员的dna信息,要采集检验大量dna检材。
录少了不管用,录入多了需要投入巨额经费,相比之下,建dna生物物证实验室远比建dna数据库容易多了。
要砸钱的,而且要源源不断往里砸,局领导不敢轻易采用第一套方案可以理解。
从长远计,早一天建数据库比晚一天建好。
韩博想争取一下,举例道:“陈局、孟局、韦支队、董主任,相比建dna实验室,我们现在建dna数据库确实有些超前。事实上直到去年,703才真正开始建全国第一个用于实战的犯罪dna数据库。
一共六个人,引进一台200多万的基因分析仪,配备了一些辅助设备。自动识别仪改变了过去人工操作dna的阶段,其代价也颇为昂贵,建立一个人的dna样本大概需要200元,他们制定的目标是五万人的样本。”
五万人,一人200,光检验录入成本就需要一千万,这是什么概念!
陈局微微皱起眉头,孟局和韦支队若有所思,董主任掏出香烟示意他接着说。
“东海是大都市,本市人口多,外来人口更多,各种案件自然少不了,1900万资金没多久就花完了,效果却像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反应,分局县局送去的样本没有一起比对吻合。许多同志听说设备那么贵,建库成本那么高,调侃说这不是烧钱吗,实验室的同志压力非常大。”
韩博话锋一转,接着道:“今年1月22日,青谱区一家卡拉ok有一名从事,从事陪唱陪酒的女子在包房里被杀,法医从其大腿根部取到了凶手的精斑。分局侦查员天天加班,每天晚上送来样本,先后送去200多个样本。
当时市局数据库里只有一万来个样本,一时没有对上,许多人觉得dna没什么效果,调侃说没有什么花头,也不抱希望了,此后便不再送样本。实验室周主任为此苦不堪言,只能默默地工作设法改变这种窘困的现状。
他带领团队开始为基层刑队技术员办培训班,亲自上课介绍dna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如何取样和具体指标,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血样必须及时送去。
培训结束之后,基层侦查员认识到dna的重要性,明白它必须建立在数据库扎实的样本基础之上。不久,青谱又送去一批样本,其中有一个盗窃手表的嫌犯在销赃时落网,其样本与ktv包房女被害人身上采集的精斑比对吻合。
科学不容怀疑,侦查员回去提审,在铁的证据面前嫌犯承认杀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从协助破获那起命案到现在,随着数据库内样本不断增多,又一连协助区县公安局破获多起刑事案件,其中包括一起涉外命案。”
发生大案要案,刑侦压力最大。
韦支队对此非常感兴趣,比谁都想搞一个这样的数据库,不禁说道:“陈局、孟局,东海多少常住人口,我们南港才多少。人多案多,人少案少,他们搞五万人样本的库,我们搞八千至一万估计足够了。”
基因分析仪本来就是要采购的,算下来只需要再追加两三百万投资。
陈局有些心动,韩博趁热打铁地说:“四位领导,我认为建数据库不光是我们公安一家的事。我们南港濒临长江,不靠长江的几个县和县级市内河水网纵横,一年至少有四五十具水漂,大多为溺亡。
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走失在外正常死亡的老人,以及一些非正常死亡的,全市公安系统一年要面对上百具无名尸。
无人认领,基层单位不敢轻易开证明让殡仪馆火化,殡仪馆更不敢私自火化。日积月累,产生一笔巨额冷藏费用。我们没这笔经费,民政部门可不管我们有没有,搞得区县公安局苦不堪言。”
陈局反应过来,抬头笑问道:“小韩,你是说可以采集无名尸的dna样本,将其录入数据库,然后开证明让殡仪馆火化。保存骨灰比保存尸体费用低多了,dna样子将来可以作为亲属认尸的依据。”
“是的,不过这涉及到一些法律法规问题,需要市里联合检察院、法院、司法局、民政局及我们公安,结合现有的《殡葬管理条例》,制定一份无名尸管理方面的规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无名尸,这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公安头疼,民政一样头疼,如果再不想办法解决,殡仪馆的冷藏柜快存放不下。光送尸体不给钱,殡仪馆真会起诉把尸体送去的公安局。
找市委市政府,把这个问题解决掉,顺便以此要点经费。
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市里必须考虑,陈局感觉可行,不过在没要到经费之前不会轻易答应搞dna数据库,而是笑问道:“小韩,下午两点,董主任准时送你上任,宣布完任免之后,国强同志再主持支队党委会,调整支队班子成员分工,由你兼任三大队长。新官上任三把火,说说,上任之后有什么打算,准备怎么打开局面?”
韩博笑了笑,一脸不好意思地说:“陈局,我没打算烧几把火,我是抱着在局领导支持下与同事战友一起创业的心态回来的。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请局里不要透露方案的事,我想跟同事战友一起研究,然后向局里申请,局领导研究同意之后再确定方案。”
这不是脱裤子放屁么!
陈局愣住了,孟局第一个反应过来,不禁笑道:“陈局,小韩这个主意不错。让所有技术民警参与进来,集思广益,极力争取,让同志们切身感受到这一切来之不易,能大大激发同志们的积极性,等技术鉴定中心搞起来,三大队全体技术民警的主人翁意识也就树立起来了。”
领导让干,跟自己想干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些技术民警不是整天抱怨设备落后条件差么,好,你们申请,你们“争取”,我来批,把你们想要的全给你们,想不到要的也给你们,以后谁也不能再抱怨,不仅不能抱怨而且要干出一番成绩。
陈局乐了,哈哈笑道:“行,我们就统一口径,跟你唱一出双簧。事有轻重缓急,经费也需要安排,我们慢慢搞,争取两年内把技术鉴定中心搞起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二章 新官上任
技术大楼刚竣工不久,按计划要进行内装修,技术大队仍在市局北门斜对过的一个院子里。
由于要做**检验(伤残鉴定),要直接面对群众,独门独院,有自己的传达室,两个快退休的老民警和两个工勤人员轮流值班,在当门卫的同时接待前来做鉴定或拿鉴定报告的群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