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知道他有没有开过枪,使用的是什么样的枪械。”

    张主任听说过赫赫有名的美国华人神探,勐然反应过来,不禁笑道:“卢书记,我明白了,小韩是要当李昌钰那样的神探,这些知识对他真有用。”(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二章 “国内第一个”

    搞清楚李昌钰干什么的,再三确认李昌钰祖籍南港,老卢很高兴。

    老乡,南港出人才!

    搞得跟人家是良庄人一样,也不管人家现在的国籍,不管人家是在什么地方成长的。你把人家当老乡,人家不一定会把你当老乡,韩博不想扫他的兴,正好李晓蕾回来了,不再聊这个话题。

    饭店不去,过去五个月,平均两天去一次饭店。

    烤鸭不吃,鸭皮沾酱有什么好吃的。全中国转大半圈,吃过无数大饭店厨师做得菜,手艺比富嫂差远了。

    老卢这也不去,那也不吃,往大杂院带又不太合适,李晓蕾没办法,只能回大杂院翻冰箱,拿菜过来亲自下厨,招待这位备受良庄人尊敬的老书记。

    “没想到晓蕾有这手艺,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尽管知道李晓蕾能听懂思岗话,老卢仍用蹩脚之极的思岗普通话表扬了一句,放下筷子,笑看着小两口说:“小韩,晓蕾,我一直想出来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个心愿基本上了了,回去之后老老实实呆在家不出来。县里用得着我卢惠生,我愿意发挥余热。用不上,我就钓钓鱼、看看报、喝喝酒、锻炼锻炼身体。

    大哥大不用了,浪费,我打算换个bp机,连新家的电话号码一起打电话告诉你们。反正你们什么时候回去,什么时候能找到我。看得起我卢惠生,就去我家坐坐,让我请你们吃顿饭,给你们接风洗尘。”

    “卢书记,您是我老领导,没您就没我韩博的今天,怎么可能看不起您?”

    “您是韩博老领导,也是我李晓蕾的长辈,我们不光要回去看您,平时还要给您打电话。”

    “好,好,看得起我卢惠生就行。”

    老卢高兴的搓搓手,很理解地说:“你们工作忙,学习紧张,来回不方便,元旦结婚不打算回去办没关系,春节补办一样。我一定到,这么大喜事肯定要到,到时候跟韩总好好喝几杯。”

    东海装修公司忙,bj装修公司忙,丝绸集团bj分公司一样忙。

    婚礼必须从简,老爸老妈和姐姐姐夫过来一趟,在bj请一下李家的亲朋好友和公大的领导同事。东海公司的人留着春节前请,老家的宴席春节期间摆。马志功等江大的同学就算了,以后有机会聚聚,没必要让人家跑那么远。

    老卢没意见,韩博一脸歉意说:“计划不如变化,卢书记,对不起。”

    “这有什么对不起的,再说我们什么关系。”

    老卢回头看看张主任,突然站起身,去卧室取来电话本,一边翻看着一边说:“小韩,等会儿你找个本子,把上面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抄下来。我现在有的是时间,回去之后帮你挨个打电话说一下。以后遇到什么事,给家乡走出去的领导打个电话,如果能帮上,他们应该会帮忙。”

    良庄出人才,良庄的人才全在这个电话本里。

    韩博从来没想过要攀良庄籍地方领导和部队首长关系,不一个系统,又不在同一个地方,攀也没用,可是仍被深深感动了。

    “卢书记,我知道您的意思,知道您是为我好,关键我职业比较特殊,就算遇到什么事家乡走出去的领导也帮不上什么忙,反而会麻烦人家,我感觉焦书记和陈镇长比我更需要。”

    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政治资源,他居然不心动,张主任倍感意外。

    老卢基本能猜出他的想法,一是公安不同于其它政府部门,想当一个好警察凡事必须公事公办,关系多麻烦也多;二来他已经干出一番成绩,在南港市公安系统已经站稳脚跟,这些关系对他没什么作用。

    不抄也好,年轻人就应该自己打天下。

    老卢点点头,收起电话本苦笑道:“我倒是想让焦汉东抄一份,让他跟良庄走出去的领导多联系联系,可惜领导们不认他和陈文兵,抄了也没用。”

    韩博忍不住问:“卢书记,人家不认焦书记,难道会认我韩博?”

    “你跟焦汉东陈文兵不一样,你是我提拔的干部,相当于我的继承人。我退居二线,领导们多少会给几分面子。”

    上面有人好做官,李晓蕾不禁笑道:“卢书记,他好心当成驴肝肺,他不抄我抄。”

    “晓蕾,别抄了,小韩能从良庄调到bj全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大学生已经很了不起了,马上研究生,将来是硕士,前途一片光明,用不着跟我学,用不着到处拉关系走后门。”

    李晓蕾轻声道:“卢书记,您拉关系走后门又不是为自己。”

    “谁说不是的,出来五个多月,住宾馆酒店,去旅游景点,没花几个钱。要不是拉关系走后门,我一个退居二线的副县级调研员能享受到这待遇?”

    别看出来玩近半年,他潜意识里依然没放下。

    他不想退,当不当领导无所谓,哪怕随便安排个工作,可县里就是没安排。越说他只会越不痛快,张主任急忙岔开话题,不无敬佩地问:“小韩,你同时修读两个硕士,要看那么多书,学得过来吗?”

    “是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老卢意识到说刚才那些不合适,指着堆在茶几上的书籍深以为然。

    这个问题同样不是第一个人问,估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韩博再次解释了一番,李晓蕾笑盈盈补充道:“研究生主要是考之前幸苦,现在看这些基础知识书籍,考上之后就不用再看了。”

    “考上之后看什么?”

    “看导师和实验室前辈留下的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论文,搞清楚实验室到底是研究那个方向的、用过哪些研究方法。然后看他们引用过哪些参考文献,从中找出重要的读读,对该领域有个大致的了解。

    然后看文献,相关领域引用次数较高的那些,最好是发表在高水平杂志上的,搞懂十几二十篇就能对相关领域知道个大概,再确定研究方向,设计论文,开始做各种实验。”

    前段时间经常去接丈夫“放学”,天天跟“江老师”和“田老师”聊这些。

    李晓蕾如数家珍,接着道:“总之,读研是学术生涯的开端,只要能考上就不要把自己当做学生看待,主要任务是完成研究工作,创造价值,比如发表论文、专利之类的。知道多少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发现多少新的知识。”

    老卢连连点头,沉吟道:“研究生研究生,不研究算什么研究生。我明白了,主要是搞研究。”

    教官很轻松,法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功夫下在前面,这么说来工作和学习压力确实没想象中那么大。

    张主任恍然大悟,想了想又问道:“小韩,法学你打算研究什么?”

    研究方向早已确定,既是自己熟悉的领域,也是一直想打击却没时间没机会打击的祸国殃民行为。

    韩博看了看老卢,似笑非笑说:“传销,研究传销组织、研究传销的危害性,研究如何打击传销。”

    “嗯,这个要好好研究研究,骗子,骗子集团,专门骗群众钱。”老卢果然很支持,提起传销一脸深恶痛绝。

    传销违法吗,传销属于经济犯罪吗?

    张主任不太清楚,干脆先放一边,又问道:“公大的法学硕士看样子没什么问题,北大的研究生好不好考,考上之后学位好不好拿?”

    个个问这个问题,北大,中国最好的大学,门槛多高,可以理解。

    之前被问及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现在心里稍微有了点底,韩博放下筷子笑道:“不容易考,不过我现在的导师与北大的教授联系上了,介绍了一下我的情况。一个专业有很多方向,报考这个专业的人大多是想往医学、生物制药等方向发展的。

    他们现在看的基础知识书籍跟我不一样,有《医学统计学》、有《药理学》、有《医学分子遗传学》、有《肿瘤分子遗传学》等等。我可能是国内这些年第一个想以此为基础,往法庭科学方向发展的考生。招研究生的导师感觉很意外,感觉有意思,认为这是对专业领域的一个拓展,承诺只要我能过统考线就录取。”

    “之前没有?”

    “没有。”

    李晓蕾忍俊不禁笑道:“张主任,普通高校本科生当警察的都很少,普通高校的研究生谁会去当警察?人家考研是为过上更好的生活,公安待遇那么低,人家才不会干,才不会去研究这么冷门的方向。”

    老卢煳涂了,百思不得其解地问:“现在搞法庭科学研究的人呢,他们是从哪儿来的?”

    “你是公安,你说。”李晓蕾毫不犹豫踢起皮球。

    韩博暗叹了一口气,解释道:“我们公安系统,不光我们公安,整个政法系统对证据的要求没西方国家那么高,法庭科学在国内还是一门新兴科学。随着法制建设不断推进,相信不久的将来,会从现在的‘有罪推定’变成‘无罪推定’,会‘重证据轻口供’。

    基层公安局搞技术的很少,省一级比较重视,比如703就有比较先进的实验室。部里更重视,有第二研究所。现在搞尖端鉴定的同志,有从海外留学回来的,有派到国外去培训过的,有的是研究所和实验室自己培训的,像我这样的将来会越来越多。”(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三章 郝力原来叫郝立

    张主任急着回良庄老家喝喜酒,老卢非要跟他一起回去,怎么劝都不愿意在首都久留。

    上次的机票钱一分不少,不收下他不高兴。

    同机票钱一起留下的还有上次坐飞机时的照片,单人的各洗两张,合影各洗一张。考虑特周到,留有底片,洗好的照片全封过塑。

    他的照片更多,去过二十几个大中城市的名胜古迹和革命圣地,留影及跟别人的合影装整整四大本影集。

    总之,他这一趟玩得很爽。

    首都是“第一站”也是“最后一站”,没机会跟别人一样接待,只能跟别人一样送行。

    李晓蕾一大早出去买几大包土特产,大杂院有几瓶沙总在时喝剩的好酒,再去买一些熟菜、香烟和水果,一起送上火车留着二人在路上享用,基本上能保证他们“走一路吃一路喝一路”一直吃喝到思岗老家。

    送走老卢过中秋,过完中秋没几天便进入十月份,考研开始报名。

    别人只需要一个单位开证明,自己需要两个。

    公大这边是导师和学校同意报考第二硕士研究生的证明,借调过来的在职人员,还需要原单位开一份证明。

    一上班陈主任就问,这件事不能拖,上完一节课,回到办公室,正准备给局里打电话,曾“联系”过自己的老单位领导吉主任先打过来了。

    “小韩,昨天上午02。28案移送检察院,下午市局政治处就派人来调你档案。早不办结晚不办结,偏偏这个时候办结,搞得证明要去市局开。你不用担心,不用回来,我下午去一趟市局,帮你把证明开好寄过去。”

    孟副局长发过话,这件事不会有什么变数。

    韩博不担心证明能不能开到,而是笑问道:“吉主任,这么说我不再是县局的民警,不再是良庄分局局长?”

    “工作关系转走,职务怎么可能不免?等会儿政委去良庄宣布新任命,陈兴国接任分局局长,刘旭接替他出任分局教导员,提副科。我昨天下午问过市局政治处人事科的同志,他说暂时不给你安排职务。”

    “单位呢,总要有个接收单位吧?”

    “没接收单位,就挂在政治处,副主任科员。”

    哪个单位都不喜欢出现借调这种事,警力本来就很紧张,花名册和工资表上却有个“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领导不会高兴,同事不会欢迎,看样子只能挂在政治处。

    或许在别人看来自己就是一“吃空饷”的人,韩博暗叹一口气,苦笑着问:“吉主任,我以后向谁汇报工作?”

    “向孟局和董主任汇报,其他局领导你也不认识。我有他们办公室电话,你拿笔记一下……”

    工作调动就这么简单,从今往后不再是思岗县公安局的人。

    韩博有些失落,记下新上司的电话号码,再次感谢一番,刚挂断电话陈兴国又打过来了。

    工作调整是早晚的事,在思岗县局不是秘密。

    袁政委尚未从局里出发,他已经得到即将出任分局局长的消息,关系不一般,没必要说那些客气话,简单介绍完情况把电话交给了王燕。

    “韩局,我们顺藤摸瓜,一共抓获十四个。有被拐妇女指认,有收买和介绍收买妇女的人作证,嫌犯对拐卖妇女的违法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再就是11。26案判了,主犯桂素兰死刑,估计要上诉,小徐说改判的可能不大。”

    打拐中队表面上看案子不多,要查的涉嫌拐卖妇女儿童的线索却不少。

    以前没经费没法儿查,现在有一百多万经费,有省厅打拐办朱主任支持,又赶上部打拐办在西川省召开打拐工作会议这股东风,在兄弟省份公安部门同行协助下一举抓获十四名几年前往思岗拐卖妇女的嫌犯。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按这个势头,最多三年就能把手头上能查的线索查完。

    至于查完之后打拐中队何去何从那是以后的事,单位能设立同样能撤销,关键是要在撤销之前完成打拐的使命。

    老部下老同事干得不错,韩博很高兴,只是11。26案另一个主犯的姘头桂素兰被判死刑,心里多多少少有那么点不是滋味儿。

    中院和高院维持原判的可能性极大,基本上可确定从现在开始她在这个世界上的日子要论天过了。

    拐卖十几个妇女,她罪有应得,但她终究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香港警匪片常有一个情节,警察开枪击毙一个嫌犯,上级要调查,会要求开枪的警员去看心理医生。

    把一个嫌犯送上刑场,其实跟亲手开枪没什么区别。

    调入公安系统这么长时间,从未想过自己抓获的嫌犯会上刑场,更没想到第一个被自己送上刑场的竟然是一个女嫌犯。

    韩博愣住了,王燕能理解他的感受,轻声道:“韩局,归队前几天回来办调动手续,他知道这件事,他请我转告你,一年枪毙的女死囚多了,有人贩子,有毒贩子,有杀人犯,我们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

    什么冤有头债有主,就算这个世界上真有鬼,也应该去找作出判决的法官或执行判决的武警。

    归家豪让转告的话把韩博搞啼笑皆非,苦笑道:“王燕,我心理承受能力没你们想得那么不堪,更不会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只是乍一听感觉有些突然。”

    他刚才愣了一下,王燕不认为这是优柔寡断。

    人命关天,不管好人的命还是坏人命。如果一个人对一条生命无动于衷,那么,这个人该有多冷漠。

    王燕抬头看看陈兴国,低声问:“没事?”

    “没事,我是警察,这种事以后会经常遇到,我能有什么事。别杞人忧天,不会留下什么心理阴影。”

    韩博故作轻松笑了笑,岔开话题问:“郝力查怎么样,身份有没有确认?”

    “我正想汇报呢。”

    王燕一下子来了精神,不无兴奋地说:“我们先根据口音圈定他老家大概在哪几个地区,然后通过朱主任请西川省打拐办发协查通告,没想到同名同姓的人那么多,四个地区三十一县居然有七十多个郝力。

    让孟世勇挨个看照片,委托西川同行让去年被拐过来的妇女辨认,结果有照片的全不是。就在我们把范围缩小到没办理身份证,在公安机关没照片的十几个郝力身上时。西川省一个基层派出所民警反映了一个重要情况,我们正在追查的郝力,与他们派出所辖区的一个失踪失联人员体貌特征极为相似。”

    “那个人叫什么?”

    “郝立,立正的立,不是力量的力。”

    王燕摸了摸脸颊,接着道:“他同样没办理身份证,派出所没他照片。陈队和长兴去了,前天下午到的,在兄弟公安部门同行协助下,去他家找到一张年轻时的照片,果然与描述极为相似。

    为确保万无一失,他们就近找春节前遣返回去的妇女辨认,我去看守所让孟世勇辨认,果然是他。现在的问题是他七年前因家庭矛盾出走之后再也没回去过,谁也不知道他下落,只知道有这个人,不知道他在哪儿。”

    以前没办法,现在没办法,不等于以后没办法。

    在自己手上没完全破获的两起大案,其中一起终于有一点眉目,韩博激动不已,不禁笑问道:“他没身份证?”

    “没有,有也只能是别人的或假的。”

    史无前例的“网上追逃”行动即将拉开帷幕,陈主任早上说部里明天要召开全国公安厅(局)长电视电话会议,要在会议上部署全国追捕、全警追捕逃犯的“清网行动”。

    天罗地网一张开,没身份证的人和使用假身份证的人全是盘查重点。只要思岗县公安局把材料报上来,像他这样的重犯不可能不刻录进在逃人员资料光盘。除非他不出门,只要出门就有很大几率落网。

    “已搞清身份,已掌握照片,他跑不掉的。”

    “可是我们现在没线索?”

    “身份和照片就是线索,等着吧,最多一星期就会有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能不能透露透露?”王燕好奇地问。

    “不能说,有点耐心,已经那么长时间,不在乎多等几天。”

    陈兴国指指刑警队办公室,王燕心领神会,不再追问什么好消息,欲言又止说:“韩局,程队出去好几个月,工作上别人可以帮着分担,家庭怎么办?我前几天去过他家,他爱人虽然没说什么,但我能感受到她有多委屈,这么下去搞不好会闹离婚的。”

    程文明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之前没回头,现在更回不了头。

    这件事自己有责任,韩博越想越不是滋味儿,沉吟道:“一个月,再给他一个月时间。我跟张局打过招唿,局里暂时不会说什么,你帮我安抚好他家属,如果他家有什么困难,及时给我打电话。”

    卢书记出去玩了五个月,程文明一出去也是五个月。

    分局警力紧张,小刑警队警力更紧张,大家伙虽然谁也没明说,心里对他意见却很大,王燕苦笑着问:“韩局,他到底有没有查出点眉目?”

    线断了又接上,接上又断了。

    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就这么一个乡镇一个乡镇、一个村一个村跑,连续把断掉的线索接上三次,简直是一个奇迹,不敢想象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韩博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能敷衍道:“有一点进展,不管怎么样就一个月,一个月之后他如果再不回去,我会亲自去找,亲自把他送回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三个人!

    线索要查,案子要破,日子一样要过,工作更不能丢。

    程文明没日没夜、累死累活、锲而不舍,跟猎犬似的一个人在外面追踪,却因为警力和经费等原因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理解,再这么下去可不行,必须跟他好好谈谈。

    白天他在村里打听“妹妹”消息,打电话既不方便费用也太高。

    跟往常一样该上课去上课,上完课回办公室看书,妻子来接,下班回家,先去大杂院吃晚饭,再回富瑞公寓。

    天天通话,李晓蕾不是习以为常,是把程文明真当“孤胆英雄”,把程文明正在做的事当现实版的《无悔追踪》电视剧在看,坐在沙发上打开笔记本电脑,连上调制解调器,查收电子邮件,一起等程文明的电话。

    昨天这会儿已经打过来了,今天仍没动静,她忍不住抬头问:“老公,孤胆英雄不会找不到公用电话吧。”

    “又不是地下党接头,早一会儿晚一会儿很正常,可能什么事耽误了。”韩博放下书,从布置在阳台上的“书房”走到茶几边。

    李晓蕾一把将他拉坐下来,很认真地说:“他要是我的员工,我一定会给他升职加薪。我要是你们公安局领导,不管案子能不能破,一样会给他评功评奖,至少给他记一个二等功。”

    记功!

    要是没查出个头绪回去,别说记功,以后能不能抬起头都难。韩博正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电话突然响了。

    打电话要付长途电话费,接电话只需要给开设公用电话的老板五毛钱,韩博跟往常一样不接。程文明现在是一块钱当成两块花,一样不客气,嘟两声就挂掉。

    回拨过去,他居然开起玩笑:“韩局,伙食就别问了。我没慢待自己,晚上一瓶啤酒、半斤猪头肉、两个馒头。”

    每天这个时候通通电话,开开玩笑,能缓解压力,缓解思家之苦。

    韩博清楚的明白,自己已经成为他继续追查下去的动力之一,没直入主题,故作轻松笑道:“有酒有肉,小康标准,小日子过得比我好。”

    “比你好不太可能,比大多人好是真的。”

    在这里说老家话没人能听懂,程文明回头看看一脸好奇的小商店老板娘,掏出根香烟笑问道:“韩局,你前段时间说那个骑自行车周游全球的人叫什么来着?我等会儿给家打电话,给我儿子讲讲那个旅行家的事。”

    居然想用这种方式哄孩子,韩博一阵心酸,说道:“叫潘德明,浙省人,英雄旅行家,人类史上徒步环游地球第一人。”

    “不是骑自行车的?”

    “也骑,关键时代不一样,人家在解放前,好像1930年出国的,1937年返回东海。那会儿国外一样落后,路况不好,能骑自行车的地方骑,不能骑的地方只能徒步。尽艰辛,耗时8年。先后到达40多个国家,积累大量珍贵纪念资料,会见二十多个国家的元首、名人。壮举轰动了全球,让世界认识了中国人,知道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解放前的?”

    “解放后的更多,不过没他有名,除了三毛我就记得他。”

    “行,他就他吧。”

    程文明叼着烟,在笔记本上写下英雄旅行家的名字,打算等会儿跟远在思岗老家的儿子在电话里吹吹牛,又没话找话地问:“韩局,去bj大半年,你有没有学会bj话。”

    这小子,有完没完了,感情打电话不用他花钱。

    正准备说正事,李晓蕾一个劲打起手势,一脸坏笑,显然想知道丈夫到底有没有“入乡随俗”,有没有学几句bj话。

    不能让两个人同时失望,韩博没办法,只能笑道:“会几句,不是很难。”

    “说几句,我最喜欢听bj人说话了。”

    “好,说几句。”

    韩博想了想,话没学说出来,自己倒是先笑了,禁不住笑道:“装垫儿台,知道什么意思么?”

    程文明收起笔记本,哈哈笑道:“没听出来,只听出一点味儿,有bj味儿。”

    “中…央电视台,这都听不出来。”

    韩博笑看着妻子,接着道:“胸是炒鸡蛋,这个应该能听出来,西红柿炒鸡蛋;老日好,老师好;抱吃,不好吃;图儿馆,图书馆;次儿场,菜市场;不绕,不知道……很简单的,一学就会。”

    这是bj话么,这是大舌头说的话,李晓蕾实在控制不住,笑得前仰后合。

    程文明感觉没那么好笑,而是跟着学了两句,先说起正事:“韩局,今天有个收获,没开玩笑,真有收获。走访询问发现,前年四月份,有人来这一带打听过邹某二人下落。是个小伙子,二十多岁,身材魁梧,人高马大。”

    居然冒出第三个人,韩博立马拿起笔,准备做记录。

    程文明再次回头看看身后,用老家话汇报道:“有一个村民对他印象比较深刻,且能听出其口音,东山味儿很浓,并且他一样自称东山人。从这个新情况上看,被害人小红关于老家是东山的话并没非信口开河。

    由于时间过去太久,村民记不得他的脸部特征,只记得口音和一口大黄牙。他来这一片找人没找着之后,在许多地方张贴过寻人启事,上面有联系方式。同样因为时间过去太久,村口张贴的几张日晒雨淋早没了,我打算接下来几天看看其它地方有没有,只要能找到,他们的身份就能水落石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查出一条有价值的线索。

    韩博想了想,低声问:“他跟村民怎么说的,有没有提及与邹某二人的关系?”

    “跟我一样,找妹妹。”

    “你认为可不可信?”

    “妹妹跟人跑了,出来找找有这个可能,不过我感觉他们之间关系不会这么简单,不能排除寻仇的可能。如果真是寻仇,我能追到这儿,他一样能追到思岗,一样能追到新庵。邹某下落费那么大劲儿都没查到,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邹某可能遇害了,只是尸体和机动三轮没被我发现。”

    “确实有这种可能!”

    韩博禁不住打了个寒战,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凝重地说:“柳下河,应该安排人再捞捞。越往南人越多越不方便,应该从我们打捞过的地方往北捞。”

    程文明低声道:“我也是这么想的,韩局,我打算继续反向追踪,打捞的事只能靠你安排,估计只能找城东分局。”

    “我给宁局打电话,你快进入东山境内,极可能离凶手越来越近,自己小心点,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争取请宁局尽快派人过去跟你汇合,不能再这么一个人单打独斗。”

    追到这里容易吗,查到如此有价值的线索容易吗?

    程文明不需要人帮忙,更不会需要新庵公安局派人来,不假思索地说:“韩局,没必要,真没必要,至少暂时没必要。求你了,别让城东分局派人来,只要说服他们找人继续打捞。”

    “不行,一个人太危险。”

    “韩局,这条线断掉接上、接上又断掉,反反复复搞好几次,我们不能再一惊一乍的。我在局里已经成一个大笑话了,不能再被新庵公安局看笑话。帮帮忙,再给我一个机会,再给我几天时间。”

    他的心情可以理解,韩博权衡了一番,答应道:“行,再给你半个月。不过你自己要小心,一定要小心,想想老婆孩子,别拿自己和家庭开玩笑。”(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五章 “我们是同行”

    老宁很忙,手机打通没接,直到深夜十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