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警官-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倒是。”
高亚丽放好枕头,站起来一脸不好意思说:“亮哥,对不住了,让你睡地铺。”
虽然有专案经费,但经费一样不能乱花。
四个人,开两个房间,全男同志好解决,现在有一个女同志。只能三个男的挤一间,高亚丽一个人一间。
听上去似乎很艰苦,其实对经费紧张的公安而言实在算不上什么。
去年“严打”,满世界抓捕逃犯,民警在外面的伙食费、住宿费一天不许超过60。两人一组,一天120。宾馆酒店根本不敢进,只能住十几二十的小旅馆,吃饭在路边摊儿解决。
去年底归家豪和安小勇去海港市执行任务,包括联防队员在内好几个人。第一天晚上在市区没找到小旅馆,只能住宾馆。四五个人挤一个房间,没被褥,把被子横过来盖……
吴永亮调到公安局之后一直在巡警队,没真正执行过异地抓捕任务,但听说过,而且不止一次听说。
相比人家,这已经很奢侈很夸张了。何况眼前这位是谁,小单的未婚妻,如假包换的弟妹。
“有什么对不住的,我喜欢睡地铺。”
吴永亮往软绵绵的地上一坐,眉飞色舞说:“刚参军在新兵连,打几个月地铺。在山里,营房破破烂烂四面跑风。大冬天,不生炉子更不可能有空调。下面只有一条褥子,上面只有一床被子和一件大衣,真冷,不过现在想想挺有意思的。”
田成不禁笑道:“所以说当兵可能后悔几年,不当兵会后悔一辈子。”
……
这些天太紧张,说说笑笑,放松一下感觉很不错。
正聊得兴起,手机又响了。
“韩所,我吴忧,不好意思,刚才给景厅长和周处汇报情况,手机放办公室没带身上。”
“工作重要,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韩博起身走到窗边,拉开帘子欣赏起江南夜景。
在省厅工作不等于能跟厅领导说上话,机关那么多人,估计在此之前常务副厅长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
给常务副厅长汇报的机会不是什么人都有的,吴忧打心眼里感激“韩打击”给自己这个机会,微笑着问:“是不是有新情况。”
“新情况暂时没有,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什么事?”
案件越办越大,上级越来越重视,专案组人员越来越多,周处长接下来绝对会由名义上的专案组长,变成真正的专案组长。自己这个具体侦办负责人不能再什么事全管,该急流勇退了。
不管怎么说,专案组是自己想方设法东补西凑起来的。交出实际指挥权没问题,但不能因此把好不容易理顺的关系搞一团糟。
韩博深吸了一口气,诚恳地说:“吴科长,案件办到现在这一步,我们的主要工作成了打团伙,打击虚开源头。随着几个主犯落网,打击团伙取得一定成绩。打击虚开源头进展不是很大,从现在的情况看只打到一小半。
第一枪是我打响的,我不想就这么收官,打算把接下来的精力发在深挖另一大半的虚开源头上。各分队、各行动小组及专案组内部运作你比较熟悉,我准备向周处请示由你接替我负责具体指挥侦办。”
“这,这不太合适!”
“你熟悉情况,你最合适。我们公安的案子,我们公安的专案组,你不接手具体工作,难道让省国税局廖宇飞科长接手。”
具体侦办负责人权力大得惊人,并且已经侦办出成绩了。
负责具体侦办这样的大案要案,不仅能立功受奖,能在履上多一个别人所没有的工作经验,而且能让上级看到组织能力、领导能力。
吴忧当然想接手,也非常清楚他在这个问题上具有很大话语权,只是感觉就这么一口答应显得太急,强按捺下心中的激动,欲言又止地说:“韩所,别开这样的玩笑,你早去早回不就行了。再说现在通讯方便,有什么事打电话,可以遥控指挥。”
“我没开玩笑。”
韩博朝一脸惊讶的高亚丽三人笑了笑,意味深长说:“吴科长,我知道你是在为我着想,其实没必要。领导该知道的全知道,该看见的全看见了,我接着负责具体侦办不过是锦上添花。
更重要的是,我从明天开始要把全部精力放在打另一半源头上,分身乏术,其它工作真顾不上。你接手我放心,别人接手我会寝食难安。拜托了,就当帮我一个忙。”
他已经打出了名气,景副厅长对他准备的汇报材料赞不绝口,甚至知道他有一个响亮的外号“韩打击”。
侦办02。28案的“第一功臣”非他莫属,至少在厅领导心目中他是。
吴忧反应过来,由衷地说:“韩所,对你而言是锦上添花,对我来说却是雪中送炭。谢谢,非常感激,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全是为工作,说谢太见外。就这样,我给周处打电话请示。”
……
明天从各市县公安局抽调的精兵强将就到,专案组会成为名副其实的省厅专案组,具体侦办负责人必须由省厅干部担任。周处长生怕影响小伙子士气,正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他的电话居然先到了。
识大体,顾大局,这样的年轻干部不多。
周处长暗赞了一个,若有所思说:“小韩,既然你下定决心查虚开源头,我全力支持。毕竟只有把另一大半虚开源头打掉,02。28案才能完美收官。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专案组的特别小组,直接向我汇报,与专案组其他同志不发生交集。
经费不用担心,二十万花完我再帮你们想办法。根据现有线索一家一家找,一家一家让他们虚开,我倒要看看东华到底有多少专门从事虚开增值税发票的违法犯罪企业和人员。”
“谢谢周处。”
“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小伙子刚汇报的嫌犯秦永文交代的最新情况,已经不能用触目惊心、骇人听闻来形容了。周处长确定正在侦办的是“全国第一大税案”,涉税金额不是几亿,极可能高达几十亿!
他紧攥着拳头,咬牙切齿说:“太无法无天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不能这么干,这还是共…产…党的天下么?就按你制定的最新方案先侧面调查,先收集证据。等拿到足够证据,往上一交,让能管得住他们的人去管!”
………………
ps:恢复三更,再求订阅。
说明一下,牧闲有个改不了的习惯,喜欢上传之后再修改错别字。盗版抓取很快,在外站看到的章节可能有许多错别字,影响阅读体验。各位在外站看的书友,不如来起点正版订阅,既支持了牧闲,又看得舒服。(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六章 搞定“亲家公”(求订阅,求月票)
坐在宽敞明亮的豪华办公室里,半靠在软绵绵的真皮老板椅上,看看台,老李赫然发现已上任近一个月。
东海大老板大方,二十五号开工资,半个月算一个月,一千二一分不少。
他女儿,也就是bj公司韩会计,发工资时不是发一千二,是发两千。另外八百算她们小两口的房租和水电费,不收她不高兴,不收她真会搬走。
东海大老板不光大方,不光有钱,家教也好。
女儿高中生,做过教师,待人和气,懂礼貌,没一点大小姐的架子;女婿一表人才,倒插门,跟儿子差不多,照理说他不用干活。可小伙子能吃苦,公司装修时跟工人一样干,从早干到晚。
儿子更了不起,晓蕾的同校同学,成绩比晓蕾好多了,在大学就入了党,年年拿奖学金。
明明可以去东海当小老板,可是人家有志气,不愿意沾老子光,硬是服从组织分配去农村当公安,参加工作没多长时间已经派出所长了。
农村派出所自然没法儿跟bj的派出所比,但所长是什么人都能干的么。
沙总退休前是领导干部,祁主任一样是,他们的孩子一样有本事,可一提到韩总家儿子就赞不绝口。
昨天见过照片,小伙子是挺英武的。
可惜人不在bj工作,可惜人家太有钱,门不当户不对,不然真可以请祁主任帮帮忙,把他介绍给晓蕾,把晓蕾介绍给他,同校同学,全大学生,多好。
正唏嘘不已,不省心的丫头居然又跑来了。
李晓蕾把包往茶几上一扔,趴在老板桌上嬉笑着问:“李总,您在发什么愣?”
人比人气死人。
韩总家闺女多懂事,字写那么漂亮,账做得一丝不苟。上班时间哪儿都不去,就呆在公司,一看见自给儿家疯丫头,老李就是一肚子气。
“上班时间,不好好在单位实习,跑这儿来干嘛?”
“实习又不给工资。”李晓蕾诡秘一笑,背着双手跟领导似的参观起自家公司。
“不给工资就不好好实习了?”
家丑不能外扬,想到沙总和韩会计正在隔壁,老李急忙压低声音:“你大学生,跟普通职工不一样。熬过实习期,拿毕业证派遣证回单位就是干部。现在有没有工资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回去回去,赶快回去,总是旷工,领导看见不好。”
“我请过假,再说我今天真有事。”
“什么事?”
“沙总没跟您说?”
“说什么?”
李晓蕾趴到他肩上,指着台笑问道:“沙总难道没跟你说中午去哪?”
老李反应过来,抬头道:“说了,中午去参加良庄建工集团bj公司成立仪式,条幅和花篮昨天下午送去的,人今天请我们吃饭,这跟你有什么关系。”
“人一样请过我。”李晓蕾得意洋洋,就差把我也很受欢迎写在脸上。
“请你?”老李将信将疑。
“春节不是去考察过么,见过汪总。”
经典装饰工程公司与良庄建工集团关系密切,从东海调来的木工和油漆工全住建工集团工地,公司在bj买的气泵、电刨、切割机、电锤、打空调孔用的大电钻等装修工具也全放在建工集团仓库。
工商、税务等手续刚办下来,暂时没正式开业。
等过几天正式开业,等接到装修工程,还要管人家借瓦工和水电安装工。
这些天没少往建工集团跑,跟bj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工程师和几个项目经理全吃过饭,知道集团最大的领导是汪总却从来没见过,昨天送条幅和花篮去人说汪总今天坐飞机过来。
老李感觉很不可思议,惊诧地问:“你认识汪总?”
“认识,一起吃过饭。不光我,姐也认识。”
“人请你?”
今天不光汪总要来,韩总一样要来,两位老总一起从东海坐飞机过来,估计建工集团的人已经接到他们了。
中午吃饭,汪总绝对会帮着做媒。
李晓蕾兴奋得一夜没睡好,直到此时此刻仍激动不已,从小包里取出一张烫金请柬,在老李面前晃了晃,吃吃笑道:“看见没有,真请了。抬头是尊敬的李晓蕾小姐,人用的是尊敬!”
这丫头,长本事了。
老李不想被比下去,从抽屉里取出一张别无二致的请柬:“人是客气,只要请的客人,个个是尊敬的。看见没有,尊敬的李栋国先生,一样尊敬。”
沙总推开办公室门,走进来招唿道:“老李,时间差不多了,我们早点过去,别让人家久等。晓蕾在,正好,一起去。”
“行,早点过去。”
老李急忙拿起包,父女俩走到门边,韩芳和祁主任已经换上新衣服站在楼道等。
一辆车坐不下,再拦一辆出租车。
女士坐自己公司轿车,男士坐出租车,说说笑笑,良庄建工集团bj分公司一会儿就到了。
五层办公楼,不是租的,是整体买下来的!
以前是一单位招待所,装修不错,经营不善。单位改制,要还贷款,要给职工发工资,就把这栋楼卖了。建工集团买下来就能办公,挂上一块牌子,装修都不用。
楼前停满车,有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有建工集团以前的老客户,有区建委的领导,有设计院的领导,有在bj附近工作的良庄人……
花篮摆好几排,竖拉的大条幅两边加起来有上百条,建工集团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项目经理在门口招唿客人。个个西装革履,跟结婚似的一人胸前别一朵花。
老李看得入神,正琢磨着经典装饰工程bj公司开业会不会有这一半热闹,沙总突然凑到他耳边:“老李,忘了跟你说,我们韩总也来了。”
东海大老板,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
老李一愣,急切问:“韩总来了,韩总在哪儿?”
沙总朝前面呶呶嘴,抱着双臂笑道:“正在跟钱总说话,他旁边那位矮矮胖胖的领导就是建工集团汪总,他们一起坐飞机过来的。”
终于见到真人,看上去跟自己差不多大。老李很激动,不知道等会儿该怎么自我介绍。
韩总同样注意到“亲家公”到了,跟几位老总经理打了个招唿,笑容满面迎了上来。
沙总介绍,韩芳隆重介绍,祁主任跟着说一大堆好话,老李被搞得很不好意思,紧握着韩总手语无伦次:“韩总,我,我,感谢公司,感谢您给我这个机会。公司开业之后,您看我表现……”
在家吹起牛天花乱坠,中…南…海的事都知道,见着给他发工资的人居然成这样。李晓蕾尴尬不已,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差距不是基本上拉平了,是整整拉高一截儿!
韩总乐得心花怒放,紧握着“亲家公”手,用一口思岗普通话哈哈笑道:“李经理,今天参加人家的开业仪式,不谈工作,只谈交情,只谈缘分。我们有缘啊,真有缘。bj距东海那么远,你女儿跟我儿子上一个大学,你跟我又在一家公司,你说说,这是什么,这就是缘分!”
“对对对,有缘,韩总,我给您介绍一下,我家老二晓蕾。”
“见过见过,春节见过。老李,你女儿懂事,两个女儿全懂事。生怕你上当受骗,大过年专门跑东海去考察。”
“再懂事也没您女儿和儿子懂事,泰鹏也不错,小伙子多能干,多能吃苦。”
“女儿懂事,女婿还行,儿子不懂事,儿子不行。”老韩摇摇头,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老李煳涂了,一脸不解问:“韩总,您怎么这么说。您儿子24岁就派出所长,就是副科级,年轻有为,怎么不懂事?”
“你知道?”
“知道,沙总和祁主任经常提到您家韩博,照片我都见过。”
老韩长叹了一口气,拍拍他手道:“他喜欢当公安,你知道的,我农民出身,木匠出身,家里就这么一个党员干部,我支持。关键这婚姻大事,他总是不当回事。24了,在我们老家孩子已经能满地跑。他不急,我急啊!”
“这儿女婚事是个问题,韩总,实不相瞒,我家晓蕾跟您家韩博一样。介绍这个不行,介绍那个又不行,不知道她喜欢什么样的。”
“现在的年轻人,哎……”
“韩总,怎么了,怎么唉声叹气。”建工集团摊子大,主要业务集中在东海、江城和东广,bj工程在所有业务中所占的比例不大。汪总极少过来,认识人不多,打完招唿就忍不住跑过来想帮韩家做媒。
来得正好,正说到紧要关头。
老韩连忙介绍,这是比东海大老板更大的老板,老李受宠若惊。
正式介绍完,老韩诉起儿子不懂事不听话的苦。老李感同身受,回头看看正跟韩芳说说笑笑的女儿,跟着倒起苦水。
“你说你们两个,真是当局者迷,这个问题好解决。”
汪总笑看着斜对面偷偷做鬼脸的李晓蕾,大手一挥:“韩总,你家韩博我了解,以前我兼任副乡长,他乡长助理。现在我担任集团董事长,他是我集团股东。一表人才,又能干,为人又好。
李经理,你家晓蕾姑娘也不错,我们春节一起吃过饭,人漂亮,有文化,跟韩总家韩博又是同校同学。一个没女朋友,一个没男朋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家长做主,感情慢慢培养,没问题的,我们不全这么过来的么。”
老韩“眼前一亮”,哈哈笑道:“汪总,你这一说我发现俩人真合适!老李,你说呢?”
老李一样感觉合适,关键一样有不合适的地方,苦笑道:“汪总,韩总,我,我们小门小户的。我怕,我怕,我怕高攀不上。而且俩孩子不在一块儿工作,这个,这个……”
就差一点点,趁热打铁,帮他们搞定。等会儿好给卢书记打电话,让他下半年回去喝小韩喜酒。
汪总拍拍老李胳膊,极力动员道:“什么小门小户,李经理,韩总是吃过苦的人,我对他非常了解,家庭条件不存在问题。至于工作,更不是问题。你想想,韩总有这份家业,俩孩子要什么工作,就算工作也是替自己家工作。”
是啊,嫁进大老板家工不工作重要么?
老邻居王阿姨,她儿子有本事,开公司赚大钱。现在去南方帮着带孙子,要是没去南方,她会跟以前一样整天在街坊邻居前面显摆。
要是晓蕾能跟韩总家儿子谈上,要是韩总家儿子成了我女婿,她凭什么在我前面显摆。
老李越想越合适,不禁笑道:“汪总,韩总,你们这一说我发现是挺合适的。要不我们做做工作,让俩孩子先见见面。”
很简单么,多大点事。
搞定亲家公,老韩欣喜若狂,紧握着老李手:“对,先安排俩孩子见个面。老李,这事比工作重要,从现在开始我就把你当亲家了。你也别再叫我韩总,别一口一口您,太生分,你也把我当亲家。”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 “商务考察团”
江省经济有两个显着特征,一是越往南经济越发达,二是经济发展水平在区域内相对均衡。
江南经济较为发达,江南几个地级市相差不大。江北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但穷也穷不到哪儿去,至少在全国不算太落后。
浙省经济与江省不同,有那么点两极分化。
东部沿海几个市经济较为发达,中西部较为落后,且差距明显。
东华市东华县,一个位于浙省中部只有56万人口的小县,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5%,工业基础薄弱。虽然对于江省的思岗而言是南方,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生活水平却不如思岗。
县城没几栋高楼大厦,城区周边看不见几栋厂房,更感受不到良庄“西部大开发”那种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气氛。
但东华人是热情的,尤其地方政府领导。
侯厂长没调走前把丝绸集团搞得太好,太有名。
自江省思岗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意来东华投资,自丝绸集团石副总裁一行下榻东华宾馆以来,县…委王书记、陈县长、副县长、县委办主任、政府办主任、县招商局长、承顺镇党委书记、黑龙桥镇镇长、罗布镇书记等县乡两级领导走马灯似的前来拜访。
丝绸集团实实在在做实业,不是那些光注册,没厂房,不生产经营的皮包公司。他们打算扩大生产经营范围,业务不仅限于丝绸,要上马一条化纤、纺织针织、印染到服装生产再到出口的产业链。
一期项目总投资几千万,要建一大片厂房,预计建成投产之后一年利税能上千万。劳动密集型企业,能提供上千个工作岗位!
这样的大集团必须引进来,就算计划上马的产业链留不住,也要拿出足够诚意让他们在东华建几个缫丝厂。跟他们思岗一样成立丝绸公司,大力推广蚕桑生产,农民能增收,县里一年能有上千万财政收入,多好。
招商引资洽谈会、座谈会、推介会,一个接着一个。
实地考察活动安排满满的,今天去这儿,明天去那儿。警车开道,到哪儿哪儿夹道欢迎。到哪儿哪儿的乡镇一把手组织四套班子和土管所、财税所跟向领导汇报一般,热情介绍各自乡镇的招商引资政策。
打着投资的幌子“招摇撞骗”,连县领导都骗。石副局长和姜副局长刚开始几天心惊胆战,生怕被拆穿没法儿收场。
随着“商务考察”不断深入,人家主动送上门的材料越来越多,不仅不害怕了,反而越来越兴奋,反而替热情招待自己的东华县乡两级领导担忧,他们接下来该如何收场。
“韩秘书,今天怎么安排的?”
既享受超高规格礼遇,又能“考察”出成绩,石副局长已彻底进入角色,从姜副局长手中接过香烟,一派大集团老总的架势。
韩博拉开窗帘看看已经过来迎接,正在楼下跟“高秘书”谈笑风生的两位乡镇领导,翻开日程表煞有介事说:“石总,姜总,今天去黑龙桥镇,上午开座谈会,下午实地考察,晚上回宾馆设宴回请几位领导。”
洽谈会、座谈会一个接着一个,接风宴、洗尘宴、欢迎宴同样吃完一桌又一桌,光吃人家的不好,是应该摆个答谢宴回请一下。
石副局长点点头,正准备去看看领带有没有打歪,姜副局长突然问:“韩秘书,我们跑几个乡镇了?”
东华县机构改革滞后。
财政局是花钱的,地税局是帮地方政府收钱的,国税局是帮国家收钱,但东华只有财税局和国税局,没财政局和地税局。
县一级财税不分家,乡镇一级不是财税不分家,是国税地税都没分。
不设财政所和税务所,依然是财税所。企业税收、个体税收、市场税收和国家公粮征收乡镇财税所全管。换言之,在东华,国税根本没实现垂直管理。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问题比想象中更严重,02。28案其中一个主犯秦永文介绍他人虚开近亿,在东华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
他相当于一个掮客,帮几十个注册皮包公司、与县国税局及乡镇财税所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介绍虚开增值税发票生意,从中赚取票面金额0。3%至0。5%佣金。
开票这种生意双方的公司名称和联系方式票面上全有,许多受票企业为谋取更多利益,往往开一次就甩开他,直接与注册皮包公司、有本事搞到票的人联系。
一锤子买卖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少。并且他因为偷税漏税被处理过,感觉东华老乡这么干迟早会出事,于是决定另起炉灶,不再当中间人,与李国茂兄弟及张冬梅合流,编织他精心设计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网。
他有一个电话本,记着许多东华人的联系方式。
由于只有一个名字和电话号码,搞不清对方情况,生怕打草惊蛇,查获时一个电话都没打,同样没来得及到东华邮电公司调取通话记录和机主资料。
被押解到思岗县公安局看守所,他彻底绝望了,为立功赎罪,只能配合,只能交代。
王世健等三名干警轮流审问,事无巨细,不断问反复问。确认那些人全是疯狂虚开增值税发票的主犯,便让他用原来手机一个一个打电话,介绍那些人给扮演需要增值税发票的丝河派出所陈所长虚开。
曾经有一段时间,买媳妇在良庄是一件几乎公开化的事情;虚开增值税发票,在东华同样不是什么特别见不得人的事。
犯罪分子警惕性极低,又是熟人介绍的,陈所和田成二人联系上一个开一份,联系上一个开一份,短短十几天内,居然虚开出七十多份。
尽管一次不开多,票面金额只有十万八万,依然花掉近十五万,钓鱼执法,代价高昂。
他们任务完成,继续露面容易打草惊蛇,正在东华市待命。
“商务考察团”负责查证,一个乡镇一个乡镇跑,打着考察投资环境的幌子,确认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公司在注册的工商所及财税所辖区有无厂房、有无生产经营。同时收集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及税务部门庇护乃至纵容虚开增值税发票的证据。
材料整理出一大堆,问题基本上搞清楚了,至于涉税金额究竟有多少,需要上级下决心过来彻查。有一点可以确定,全县虚开出去的票面金额绝不会低于40亿!
动静搞这么大,继续留在东华夜长梦多。
可以收兵了,用不着再冒险,韩博低声道:“已经去过十二个,黑龙桥是最后一个。计划不如变化,去黑龙桥看完之后您二位就找个借口取消答谢宴,从黑龙桥直接返回。”
“你呢?”
“我向周处长请示过,他同意抓捕与02。28案有关的3名涉案人员。省国税局廖宇飞科长和抓捕组同志正在路上,我们打算晚上动手,抓完就走。”
三名主犯一抓,02。28案就可以完美收官。
东华的事让上级去头疼,涉及地方党委政府,并且是另一个省的地方党委政府,专案组有劲儿也使不上。
思岗县局一查到底,我这个副局长冒那么大政治风险亲自出马,成绩跑不掉,功劳少不了,石副局长当然没意见,可是想到县里对待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态度,不禁担忧地说:“人好抓,关键怎么把他们押解回去。”
厅领导是真支持,韩博不无激动说:“放心,省厅和省国税局协调好了,绕过东华县公安局,不让兄弟公安部门同行为难。由市国税局稽查局出面,虽然不太符合程序,但至少可以给地方上一个交代。”
“市国税局?”
韩博岂能不知道他担心什么,微笑着解释道:“其实东华虚开增值税发票问题市国税局并非一无所知,过去两年,许多地方国税部门在查处当地受票单位的虚开发票时发现线索,纷纷追到开票地请求协查。
各级有各级的权限,东华机构改革滞后,基层财税尤其国税地税没分家,市国税局只能责成东华县国税局查处。但县里却‘就事论事,就地消化’的原则,把查案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不愿大张旗鼓地在面上铺开。
即使虚开案值很大,也要设法把案值压到1000万元以内,以便争取由县里‘管辖’。而县里‘管辖’的结果,无非是停业、补税和罚款,极少追究刑事责任。前天那位领导不是在酒桌上说过么,税收政策东华最优惠。去年全县查处的四十几家企业都只是以补代罚,没判刑的。”
姜副局长反应过来,低声问:“市国税局想借这个机会解决问题?”
“他们属于垂直管理,要完成上级交代的征收和稽查任务,只是没确凿证据,又担心会影响到与地方党委政府关系,所以一直不太好动手。现在不一样了,涉及到公安部督办和国税总局领导作过批示的大案要案,可以理直气壮查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