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我们以后还跟之前一样各交各的。”

    这边在开玩笑,那边在道别。

    老领导和梁老师一直把小伙子的父母送上出租车,目送出租车消失在视线里才过来问:“小蓝,你接下来怎么安排?”

    “侯叔叔,我去学校。”

    “太晚了,早点回去吧,明天记得来家吃饭。”

    “好的,谢谢侯叔叔。”

    ……

    打发走准女婿,看着依依不舍的女儿,侯秀峰暗叹口气,提议道:“晶晶,你和你妈先回去,我和韩博在周围转转,走几步,消化消化。”

    “就知道你们有话要说,去吧,别管我们。”梁老师心情不错,提起丈夫的行李拉着女儿就往回走。

    侯晶晶生怕韩博坏她的好事,回头做了一个鬼脸,就差在脸上写着不许说蓝栋坏话。

    果不其然,刚沿街走了几步,老领导便冷不丁问道:“韩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且在看人方面你比我在行,你觉得怎么样?”

    “挺好,蓝栋这孩子不错,一晚上没说几句话,挺稳重的。”

    “不稳重也只能捏着鼻子认,晶晶喜欢,我这个做父亲的总不能棒打鸳鸯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您不容易,蓝师傅和苗大姐也不容易。为了在东海给孩子买套房,把老家的房子都卖了,卖的钱还只够交首付。”

    “是啊,在对待子女方面我们中国人真比老外强。”

    侯秀峰感叹了一句,旋即话锋一转:“你的事我听徐部长说了,案子只破了一半,危险并没有完全解除。地方党委政府有党委政府的难处,毕竟深正是特区,是改革开放的窗口,离香港又那么近,要么不出事,出点事就会搞得沸沸扬扬,就会造成恶劣影响。”

    老领导果然一直在关注自己,韩博很是感动。

    不等他开口,侯秀峰又说道:“其实,这种的情况有很多,唯一不同的是身份不一样。如果你是普通民警,事情就好办得多。尤其缉毒战线,一些民警不得不换一个工作岗位,甚至不得不改名换姓。”

    “这样的事我遇到过,来前还托一个朋友帮着照看一个烈士的亲属。”

    “既然遇到过,那这个思想工作我就没必要做了。总之,干这一行就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侯厂,徐部长还说过什么?”韩博忍不住问。

    “调省厅或其它市局与不调有什么区别,换个单位区别也不大,徐部长说现在有两个意见,一个是调你去国安,国安比较低调,媒体几乎不报道的,但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又没合适的位置。”

    国安不是低调,而是神秘,至少对大多人而言比较神秘。

    但想不抛头露面,名字不会出现在新闻报道上,那只能是副局长。而国安的单位级别摆在那儿,去市一级的国安局显然不太可能,局长才是正处级,总不能让一个副局级干部去当正处级单位的副局长。所以只可能去国家安全厅,不过老领导说得清楚,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没位置。

    韩博正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侯秀峰继续道:“第二个意见是不在省内调动,考虑到你是从部里调过去的,他们打算与部里协调。”

    “回刑侦局?”

    “为什么一定要回刑侦局,”侯秀峰反问一句,意味深长地说:“你是比那几位赫赫有名的特聘刑侦专家高明,还是比人家更擅长政务性工作?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势,应该想想你的优势是什么。”

    “我想有什么用,这又不是我能决定的。”

    “你以为组织人事部门是做什么,干部选拔任用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尤其在厅局级以上干部的选拔任用上。我不方便再打听,不过我觉得上级肯定会考虑到这一点,肯定会作出合适的安排。”

    “侯厂,听您这一说,我还真不知道我有什么优势。”

    “被打击到了?”

    “有点。”

    侯秀峰回头看了一眼,忍不住笑道:“论破案,你不一定会比特聘刑侦专家在行;论领导能力,你同样不会比那些从科员一步一个脚印走上领导岗位的机关干部更出色。这是环境决定的,不是你个人能力不足;但在我看来你不仅有优势,且优势明显。

    现在不管哪个单位,不管哪一级都需要综合型人才。

    你懂法律,懂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刑侦、禁毒、技侦、经侦全干过,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组织指挥侦破过不少大案要案,甚至干过四年警务联络官。像你这样的人,上级肯定会重用,不会把你调出公安系统,更不会因为这点事把你打入冷宫。”

    ………………

    ps:韩打击要“换地图”了,有奖竞猜下一个职务,书评区留言,猜到的有奖~~~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老部下的担忧

    南…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

    程文明参加完支队党委会拄着拐杖刚回到办公室,正准备再看看3。29案的现场勘查记录,分管刑事技术的副支队周素英跟了进来,顺手带上只要有人就从未关过的办公室门。

    “周支,什么事?”程文明觉得有些奇怪,下意识抬起头。

    周素英坐到办公桌前,迟疑了一下,低声问:“陈支,韩局这段时间有没有给你打电话?”

    “没有,他那么忙,没什么事怎么会给我打电话?”

    “那你有没有给他打电话?”

    程文明被问糊涂,一脸不解地说:“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些天我净忙着3。29案,哪有时间给他打电话,而且也没什么事啊!”

    果然是“疯子”,一遇到大案就不管其它事。

    周素英托着下巴,紧盯着他双眼说:“韩局回来。”

    “回来了?”程文明想了想,沉吟道:“上次回来是给他婆爷爷做90大寿的,在良庄派出所吃饭时他说过老人家的病情很严重,年纪那么大又没好的办法治疗,是不是老爷子走了?”

    “老爷子去世二十多天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何况九十岁。

    在南…港死人就是死人了,儿孙只能哭不能笑。

    在一些丧葬习俗不同的地方,九十岁的老人去世,给九十岁的老人办丧事,甚至被称之为“喜丧”。

    程文明的心…思全在破案上,不假思索地说:“这么说是回来的奔丧的。”

    “是奔丧的,不过我觉得没这么简单。”

    “没这么简单,什么意思?”

    “我和晓蕾通过电话,她说韩局一时半会儿不会走,今晚来市里,问我有没有时间,问我你忙不忙,打算聚聚。”

    “老战友聚聚,这有什么不简单?”程文明更糊涂了,一脸百思不得其解。

    亏你还是老领导最好的朋友,对老领导一点不关心!

    周素英真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干脆直言道:“晓蕾说领导给韩局批了一个月假。刚办完丧事,她筋疲力尽。絮絮前段时间不是跟她去了一趟深正吗,也不能再‘放羊’,她不打算去其它地方,就跟韩局一起在市里好好休息几天。”

    程文明只是对这些事不是很关注,并不是一个傻子。

    他愣了一下,微皱起眉头问:“一个月?”

    “所以我觉得很奇怪,韩局是主管刑侦、技侦、经侦的深正市局副局长,工作那么多,上级怎么可能给他一次批一个月的假。”

    这事是有点蹊跷,程文明拿起手机,想想又放了下来:“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你对韩局最了解,你说韩局能有什么事?”

    今年反腐力度大的惊人,点开新闻一看上面全是“打老虎”,厅局级干部、省部级高官一个接着一个落马,是不是稀里糊涂被牵连到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不可能有经济问题。

    难道是政治斗争?

    如果真是这样,老领导肯定不想别人问,程文明权衡了一番,再次拿起手机拨通一个号码。

    “宁局,我程文明,忙不忙,说话方不方便?”

    “我能有什么事好忙的,程疯子,今天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是不是回良庄了,想请我喝酒。”宁益安确实不忙,正坐在新庵市东大街拆迁指挥部里优哉游哉地喝茶。

    跟他没什么好隐瞒的,程文明将刚得知的事说了说,不无担心地问:“老宁,你不是有老部下在深正公安局吗,打个电话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一个副局级副局长,而且是分管很重要工作的副局长,突然休一个月假,宁益安同样大吃一惊,起身道:“别急,我先给田成打个电话问问。”

    “快点啊,我和周支真有点不放心。”

    等了十几分钟,老宁的电话回过来了,结果他那个老部下对此一无所知。

    不知道也正常,基层民警哪哪知道机关的事,何况中间还隔着一个分局。

    程文明越想越不放心,实在控制不住拨通老领导电话:“韩局,我程文明,听周支说你回来了……哪能总让你请客,今晚我来,叫上小任和佳琪,我们好好聚聚。”

    韩博哪知道老部下们正担心自己,一边牵着絮絮手在丝河镇集市上闲逛,一边哈哈笑道:“行,不就是一顿饭么,今晚不跟你们抢。”

    “你什么时候过来?”

    “吃完饭过去,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晓蕾和我姐正在收拾,把老家收拾一下。”

    语气没什么不对,应该没遇到什么事。

    程文明稍稍松下口气,又寒暄了几句才挂断电话。

    周素英听得清清楚楚,但想想还是冒出句:“我再去问问佳琪,看她知不知道。”

    “别杞人忧天了,韩局不会有事的。”程文明看看桌上的案卷,突然眼前一亮:“韩局回来的正好,吃完晚饭请他看看案卷,3。29案查到今天一点头绪没有,韩局或许能帮上忙。”

    侦破3。29案是支队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

    虽然只死亡一人,但死的是一个12岁的小女孩儿,先奸后杀再焚尸,手段残忍,影响恶劣,市领导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快侦快破。该做的工作全做了,甚至请过好几为刑侦专家,结果迟迟没进展。

    东港开发区分局有压力,市局刑警支队同样有压力。

    尽管觉得请老领导帮忙不太合适,但作为刑警支队副支队长,周素英还是微微点点头。

    ……

    就在二人言归正传,继续研究分析案情之时,正牵着絮絮手往回走的韩博又接到一个电话,这次是导师打来的。

    “……我现在跟古时候的‘丁忧’差不多,工作全移交了,回去也没什么事干,只会给人家添乱,只会让人家尴尬。”

    “有没有说任免文件什么时候下来?”

    “没说,只是让我好好休息,说白了就是让我在家等通知。”

    调离的理由有些搞笑,但细想起来也有一定道理。

    陈惠芳头一次遇到甚至头一次听说这种事,不禁笑道:“这也是组织上对你的一种关心,要相信组织,估计很快有消息,我也帮你打听打听。”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公安部机关,政治部主任办公室。

    杨主任看完文件,摘下眼镜,不快地说:“人是他们要走的,现在又要退回来,这算什么事?当人事调动是儿戏,组织原则还要不要了!”

    主任手里的文件是有点荒唐,但事出有因。

    政治部副主任兼人事训练局长丁亚东解释道:“杨主任,2号首长出席‘高交会’期间,深正发生过一起针对韩博同志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极其危险,不仅有枪支还有雷…管…炸…药,属重大安全隐患。八局和九局全知道,为此特别加强首长在深正期间的安保。

    这个案子是破了,嫌犯,确切地说是逃犯已抓捕归案。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至少有四名同案犯在逃,东广省厅和深正市局几乎可以肯定他们会实施更疯狂地报复,且种种迹象表明他们拥有巨额作案经费。这次是主犯亲自动手,要不是韩博同志料到先机,在主犯即将用无人机挂炸…弹发动袭击的关键时刻,成功锁定其位置,果断采取行动,后果不堪设想。”

    跟首长扯上关系的事就不是小事。

    杨主任低声问:“八局和九局全知道?”

    “知道,柴局一天打几个电话问紧张,直到主犯落网,爆炸物全部缴获才松下口气。戴局对韩博同志评价很高,事实上韩博同志干得也确实很漂亮,化被动为主动,处处料敌先机,不仅成功抓获主犯,且枪没响,炸…弹没爆,在首长抵达深正的两小时前成功排除掉这个隐患。”

    “案子破了是好事,应该评功评奖,为什么要把韩博退回来?”

    “他们可能有两个考虑,一个是担心韩博同志的安全,二是担心潜逃境外的几个同案犯卷土重来,不想再被搞得提心吊胆……”

    东广那么大,难道一个副局级干部都安排不了?

    部下显然还有一点没说,韩博不同于一般干部。

    尽管工作关系在东广,是东广的省管干部,但某种意义上他依然是公安部的人。东广方面既不能拿一个副局级干部及其家人的安危当儿戏,同样不能把一个公安部机关重点培养的干部不动声色安排到一个无足轻重的岗位,甚至调出公安系统,甚至让他隐姓埋名。

    这种情况下,与公安部协调,把主动权交给公安部,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杨主任对韩博印象深刻,也能理解东广方面的难处,但始终觉得如果就这么一口答应,会影响到公安部机关的威信。这不是你想走就走、想回来就回来的地方,同样不是你们想要人就要走、不好安排就退回来的单位。

    然而,出面协调这件事的不是东广省公安厅,而是东广省委。

    杨主任权衡了一番,淡淡地问:“老丁,你怎么看?”

    “主任,韩博同志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毋庸置疑,这一切也正是因为他政治素质硬、法治意识强,早在六七年前就力排众议、顶着方方面面压力依法履职有关。作为一个公安民警,被犯罪嫌疑人恨之入骨,我觉得不仅不丢人反而是一种光荣。”

    “他不是有个绰号叫‘韩打击’吗,打击力度越大反弹大,打击多了有可能遇到的报复越多,你就不怕这是一个烫手山芋,不怕要跟他不死不休的犯罪嫌疑人追到北…京来?”

    “主任,要来首都搞事的犯罪分子还少吗,论危险程度,他们能有那些恐怖分子危险?”

    “这倒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公安部可不是怕事的政府部门,杨主任也不认为自己是怕事的人,忍不住笑道:“接着说,说说你们人事训练局的意见。”

    丁亚东扶着椅把调整坐姿,笑道:“他虽然是从刑侦局下去的,但提副巡视员后在刑侦局并没有干几天,刑侦局的编制职数也满了,再回刑侦局不太好安排;而且从工作角度出发,让他回刑侦局真不如让他去国合局,相比刑侦局,国合局更需要他这样的人才。”

    “让他去国际刑警中国国家中心局?”

    “其实他从南非回来时老沙就有这个想法,不止一次跟我提过,考虑到派驻南非四年,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复杂,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开展工作,作为第一任驻南非警务联络官,确确实实为中非两国警务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之后的工作安排上,尽可能考虑他的个人意愿,最后让他去了东广。”

    “你是说他不太愿意再搞警务合作?”杨主任抬头问。

    “怎么说呢,组织上如果让他去,他肯定会坚决服从命令,而且会干得有声有色,但如果把他放在更合适的岗位,他会干得更出色。”

    “那你认为把他安排到哪个岗位更合适?”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何况这确实是一件好事。

    丁副主任不禁笑道:“杨主任,我是这么想的,在韩博同志新的工作安排上,我们既要考虑到让他发挥出更大作用,也要考虑到他及他家人的安全,同时要从培养干部、锻炼干部的角度出发。刑侦、经侦、治安、禁毒、技侦他几乎全干过,不管让他回刑侦局还是去国合局都是干回老本行,起不到培养锻炼作用。

    柴局前天找过我,他并不知道东广方面要把‘韩打击’退回来,只知道‘韩打击’部里派下去的干部。通过‘韩打击’刚组织指挥侦破的这个案子,对‘韩打击’评价很好,觉得韩博同志在执行安保任务、排除安全隐患方面不仅能洞察先机,而且在处置上及时、坚决、果断。”

    杨主任倍感意外,不禁笑道:“泽华同志想要人,想把‘韩打击’调到八局?”

    “他刚开口时我也觉得这有点像开玩笑,怎么可能让‘韩打击’这样的人去搞警卫。不过仔细想想柴局的话有一定道理,他说最好的防守是什么,最好的防守是进攻!虽说首长去各地巡视时八局要服从九局指挥,但事实上九局只负责内线警戒,八局不只是承上启下,而是事实承担着主要安保任务。

    北…京、东海、东广、深正这些一线城市,首长视察、外宾来访和重大活动的次数比较多,安保经验比较丰富。但首长不可能只视察大城市,一样会去二三线城市甚至深入边远农村调研,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首长还要亲临现场。

    总之,随着几位首长出巡的频率越来越高,反恐形势越来越严峻,八局的压力越来越大,急需韩博这样的政治素质过硬、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且懂破案会破案的同志。”

    不管市一级公安局的警卫处,还是公安部警卫局,组成人员大多是穿武警制服的公安现役。军事素质没得说,挑选的全是精兵强将,说句不夸张的话,都是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挡子弹的公安现役官兵。

    但正如警卫局柴局长所说,警卫部门无论训练还是其它方面,主要侧重于防守,光有盾是不行的,必须有矛,必须两手都要硬!

    “韩打击”工作经验丰富,既然担任过地级市公安局刑侦副局长,也担任过计划单列市公安局的刑侦副局长,刚刚组织指挥侦破的案子与反恐没什么区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甚至比那些恐怖分子更危险更疯狂,让他去警卫局当这个矛堪称人尽其才。

    有什么工作比首长在出巡期间的安全保卫更重要,这不仅是维护国家形象,也是确保政治稳定。

    杨主任权衡了一番,同意道:“既然泽华同志要人,那可以考虑让‘韩打击’去八局,你准备下材料,让八局也准备一份,争取在徐部长回来之前搞好。找‘韩打击’谈话的事先不急,东广方面也别急着给回复,先吊他们一个月,当这是什么地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小麻烦、大麻烦

    南…港是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14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与深正等四个经济特区及南海岛由北到南连成一线,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提到经济特区,许多人只知道深正这个“尖子生”,不知道另外三个“同学”。

    在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中,南港没能像著名旅游城市清岛、达连一样成为“尖子生”,一直名声不显,许多内地省份的人甚至没听说过这个东抵黄海,南望长江,与东海灯火相邀,“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的地级市。

    这不意味着南港经济发展得不快,也不意味着南港城市建设搞得不好,主要是江南的几个“小伙伴”太优秀,眼球全被他们吸引走了,让南港显得有些默默无闻。

    事实上变化真大,大到每一次回来都有快不认识的感觉。

    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去东海再也不用轮渡,也不需要绕很远的路,全程高速,只有两小时车程;江北人盼星星盼月亮,盼望几十年的铁路终于建成了,以后去首都或西北、西南、东北省份的一些大中城市,再也不用去东海或去江城坐火车。

    开发区规模越来越大,到处是极具现代化气息的大厂房。

    港区整个儿升了一次级,以前的货场变成海关监管的集装箱堆场,以前的小吊车变成大龙门吊,一号码头、二号码头和三号码头的泊位上停靠的全是五万吨以上的大货轮。

    最让韩博惊叹的是高架桥,从高速出口经开发区直到闹市区,简直拔地而起。以前开车要花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现在一会儿就到。

    “我们快到了,刚下高架,认识认识,晓蕾认识,就算她也不认识还可以开导航。”

    故地重游,韩博感慨万千。

    摘下蓝牙耳机,回头笑道:“程疯子和周大姐已经到了,佳琪正在路上,小任在外地办案回不来,王解放会来,老程说他也在路上。”

    李晓蕾把刚检查完的絮絮的作业放一边,下意识问:“没别人?”

    “人走茶凉,我都走多少年了,一直保持联系的也就他们几个。”

    “我不是说这个,我是问有没有家属。”

    “好像……好像没有。”

    在丝河老家给婆爷爷办丧事,农村喜欢大操大办,三个舅舅全是搞装修的老板,不光有钱也舍得花钱,过去这些天不知道摆过多少桌,李晓蕾真被搞怕了,不想再参加应酬饭局。

    “他们都不带家属,我跟你去做什么?”她掏出手机看看时间,用商量的语气说:“要不在前面公交车站让我下车,真累了,想回去好好睡一觉。”

    “他们又不是外人!”

    “我知道,但也不是多长时间没见,你刚回来,我不是,前段时间还一起吃过饭。”

    ……

    她早在确认顾思成失联托管前就同韩芳一起回来过,在南港呆近一个月,期间没少跟周素英、李佳琪她们聚,想到她确实比较累,韩博也不勉强。

    干脆让她开车回酒店筹备处,自己打车去长江酒店。

    李佳琪已经到了,正站在门厅和程文明、周素英一起等候,一见大哥兼老领导驾临,抢着上来付车费。

    她是真正的自己人,跟她用不着客气。

    韩博一边紧握着程文明的手,一边道起歉:“老程,素英,不好意思,晓蕾先回南州了,农村怎么操办丧事你们知道的,这些天真是被搞得身心俱疲。”

    认识不是一天两天,站这儿的全不是矫情的人。

    不等程文明开口,周素英便感同身受地说:“理解,农村现在哪儿都好,就是办事麻烦,尤其办丧事,大操大办,一个程序不能少,现在程序好像比以前还多了。一家看一家,连办丧事都要攀比,社会舆论大,谁要是从简,真会被戳脊梁骨,真会被那些老人生前不孝顺,老人去世突然变孝顺的人骂。”

    提起这些,韩博就觉得不好意思,无奈地说:“我几个舅舅这次搞得有些夸张,和尚道士不知道请了多少拨,前面几‘七’,是个‘七’就摆流水宴。烧掉的纸钱能让我外公在阴间开银行,烧掉的那些纸房子在阴间相当于一个大型住宅区。”

    “他们跟别人不一样,不是想图个心安,他们是真孝顺。”

    虽然去世的是一位九十岁的老人,但这终究是一件伤心事,周素英立马伸出胳膊:“韩局,外面不是说话地方,我们去包厢,边聊边等王局。”

    “行,进去聊。”

    四人来到二楼包厢,等服务员上完茶,程文明再也忍不住了,直言不讳问:“韩局,这次怎么休这么长时间假?”

    周素英看似在微笑着嗑瓜子,但能从眼神中看出她同样想知道。

    李佳琪捧着菜单,似乎看得很专注,其实是不想让两位支队领导看到她的表情。

    确认顾思成失联托管且极可能去深正时,她和田学文正在带着孩子在深正,老韩家被搞得提心吊胆的事,南…港市局这边她是唯一的知情人。

    显而易见,两位老战友感觉得这个长假休得有些奇怪,他们肯定问过李佳琪,而李佳琪自然不会乱说。

    韩博反应过来,苦笑着解释道:“前段时间遇到个案子,一个六年前被我送进监狱的罪犯怀恨在心,获得假释没几天就带着雷…管…炸…药去深正找我报仇……人是抓到了,枪和爆炸物也全部缴获,但仍有四个同案犯在逃,上级担心他们卷土重来,决定让我先休一段时间假,接下来可能会对我的工作进行调整。”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韩博说得轻描淡写,程文明和周素英听得胆战心惊。

    二人正不知道该说点什么,王解放到了。

    人来齐了,先点菜。

    相互谦让了一番,韩博随便点了几个,等服务员退出包厢,久别重逢的老战友们再次热聊起来。

    “韩局,你遇到只是小麻烦,甚至算不上麻烦,工作调整没什么好担心的,接下来肯定高升。”

    “老程,什么意思,你遇到了大麻烦?”

    “今年3月底发生一起命案,到现在一直没破,被害人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凶手作案手段残忍,先奸后杀,杀完还焚尸,孩子父母几乎天天问有没有抓到凶手,孩子生前所在的学校更是被搞得人心惶惶,尤其那些女生家长,生怕自己家孩子被拐被杀,影响恶劣,不光我们承受巨大压力,局领导一样有压力。”

    周素英亲自出过现场,小女孩被烧焦的遗体仍保存在她分管的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停尸房,禁不住补充道:“现在消息传得多快,个个会上网,个个有手机,学生家长相互提醒,消息群发转发。学校老师也怕出事,无意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市区的中小学生尤其女学生,没家长接送都不敢去上学,不敢一个人出门的。”

    “我老婆也收到过学校老师发的短信,”王解放掏出手机,凝重地说:“越传越玄乎,明明只有一个女孩遇害被传成好几个,明明是焚尸被传成了分尸,分成一块一块的,还切得整整齐齐,反正就是有一个变…态杀人狂在南港转悠,专门找小女孩下手。”

    这个案子影响是够恶劣的,能想象到市领导对公安局会提出什么要求。

    如果案子迟迟不破,如果让这个案子变成一起积案,程文明这个一级英模不会受什么影响,周素英是搞技术的也不太可能被波及,但分局局长、刑警支队长甚至连主管刑侦的市局副局长日子都不会好过。

    韩博不认为自己会被老单位的刑警更高明,但还是忍不住抬起头:“命案是怎么发生的,小女孩身份是怎么确认的,你们找到的是第一现场还是第二现场?”

第一千零五十章 拼尽全力

    “3月25日,星期天,遇害女孩儿杜佳芝吃完午饭准备去外公外婆家,她爸爸杜梦海打算跟往常一样开车送她去。女孩子早熟,虽然才13岁,身高一米五六,像个小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