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警官-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去不去?”
“我跟你不一样,退居二线,有的是时间,结婚这么大事肯定要去。”老宁就差在脸上写着不光要去吃喜酒还要你请客,放下筷子笑了笑,又来了句:“姑娘照片我见了,家庭倒是可以,就是有点胖。”
一个连房子都没有的穷小子能在深正那样的大都市娶上媳妇已经很不错了,他还嫌人姑娘胖,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韩博被搞得啼笑皆非,没好气地说:“什么叫胖,那叫丰盈,有福相。再说人家以前胖不等于以后还胖,据我所知这段时间正在减肥,每天去健身房,每天只吃一点点东西。”
“你怎么知道的?”
“晓蕾说的,她经常给晓蕾打电话,晓蕾和我姐还去过她家的鱼排。”
提起这个,老宁不解地问:“晓蕾呢,不是一起回来的吗,今天怎么没一起来?”
“难得回一次老家,要走走亲戚,我几个舅舅和姨妈全在县城买了房,一直接没去过,同我妈一起走亲戚去了,下午回丝河。”
“吃完晚饭一起走?”
“我走,她不走,一是舍不得孩子,二是想留下给两位老爷子帮帮忙,酒店图纸出来了,下个月就动工,正是最忙的时候。”
酒店开工对韩家来说是大事,老宁点点头又问道:“哪个建筑公司?”
韩博举起筷子指指老建筑站的方向,忍不住笑道:“还能是哪个建筑公司,建工集团呗,合同是跟汪总签的,工程是牛部长做。”
以前的良庄乡武装部长,现在的项目经理牛青山做韩家的工程。
想到老卢在那儿当副总,宁益安不禁笑道:“工程质量绝对有保证,牛老板要是敢偷工减料,老卢非得扒了他皮!”
第九百五十九章 后备干部
回老家跟过年一样,比上班还累。
喝完外公的寿酒,连夜同家人一起赶到南…港,顾不上和老卢老袁聊会又马不停蹄赶往机场,乘坐南海航空的客机返回深正。
妻子没一起回来,韩博懒得一个人回家。
去机场分局拿车,夜里直奔市局,反正办公室里有一个套间,以后可以吃在局里住在局里。
周一正常上班,一上班就参加局长办公会。
说是局长办公会,关局并不在,因为他不只是局长也是市委常委,要参加市里的常委会。
周一的例外跟往常一样依然由常务副局长主持,先学习中央的最新精神,然后传达省厅和市委的指示,几位副局长再一一汇报各自分管的工作……
不知不觉,会议竟开到近11点。
一走出会议室,韩博就掏出手机拨通冯锦辉的电话。
“冯大,7。11案嫌疑人王学东的衣服检验结果出来了吗?”
“出来了,只在裤脚处检出一点被害人的dna,其它位置没有,”正在第一看守所的冯锦辉探头看看斜对过的接待室,又补充道:“第一组专家正在对嫌疑人进行心理测试,已经测了两个半小时,最终结果虽然没出来,但刚才听吴专家说可能真搞错了,人不是他杀的。”
请来的全是公安系统最专业的心理测试专家,在他们面前曾经的搭档周淑英都要自称学生,虽然最终结果没出来,虽然接下来还有两组专家要对嫌疑人进行测试,但嫌疑人到底有没有杀人这个重要情况基本上搞清楚了,接下来所做的只是确认。
人命关天!
韩博并没有失落,反而如释重负,沉默了片刻,低声问:“你们和隆华分局接下来是怎么考虑的?”
“韩局,虽然从现在的情况上看我们搞错,但这对案件侦破也不是什么坏事。7。11案之所以拖到今天都没破,很大程度上与王学东试图报复被害人,闯入被害人家,甚至趁火打劫窃取被害人的财物有很大关系。”
冯锦辉点上支烟,抽丝剥茧地分析道:“他的行为,他在现场留下的痕迹,直接误导了当时的隆华分局包括我们‘积案办’之前的侦查方向,都以为是财杀,甚至认为具有流窜作案、随即作案的可能性。
王学东的情况搞清楚,接下来就好办了!
凶手并不是翻墙进去的,行完凶之后并没有拿走被害人的财务,更没有翻箱倒柜。而且通过现场勘查可以确认被害人的门锁没有被撬的痕迹,当时把锁芯拆下来检验过,锁芯完好无损。”
“熟人作案!”
“绝对是熟人作案,案发当晚左右两家都有人,邻居们都没听到被害人呼救,再加上刚才说的那些情况,不是熟人作案那就真见鬼了。”
必须承认虽然差点冤枉王学东,但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他,并将其抓捕归案,对7。11案的侦破是非常有帮助的,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突破性进展。
韩博回想了一下整个案情,分析道:“隆华分局和你们都认真分析过案发当晚案发现场周边的监控视频,除了王学东没发现其它疑点。而凶手作案手段残忍,连刺被害人十几刀,身上不可能没被溅上血迹,杀了人他也不可能不紧张,这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凶手做完案之后可能没畏罪潜逃,可能就在村里,甚至可能就是村里的人。”
“有没有圈定范围?”
“我昨天去过隆华分局,与当时的办案民警开过案情分析会,假定王学东不是杀人犯,7。11案不是财杀,假定之前钻了牛角尖,同志们豁然开朗,根据之前的排查重新列出了一份嫌疑人名单。”
冯锦辉跟刚走出会议室的两位专家举手打了个招呼,一边看着接受完测谎的王学东被看守所民警押往楼梯口,一边继续道:“刚才我给分局打过点,通报了这边的测试情况,这会分局肯定在查,如果不出意外很快就能有消息。”
这个案子说复杂确实复杂,说不复杂也不复杂。
现在回头看真如老前辈所说的那样当时钻了牛角尖,被现场给误导了,搞错了侦查方向。
现在基本可以确认不是财杀,至少不是简单的入室抢劫杀人,那么认真排查被害人的社会关系,侦破工作肯定能取得进展。
“冯大,我也相信隆华分局很快能锁定凶手,但现在的问题是案件发生到现在已经过了好几个月,凶手极可能毁灭掉了许多证据。我们不仅要搞清真相,更要将凶手绳之以法,你提醒一下分局刑警大队,必须要有证据意识,如果没十足把握就算知道谁是凶手也不能打草惊蛇。”
“明白,我交代过了。”
“丁阳同志呢,中午我有时间,你看着安排个地方,一起吃个饭,当面感谢一下,顺便给他接个风。”
提起这个冯锦辉就很遗憾,不无沮丧地说:“韩局,不好意思,我没能帮你留住客,他说所里警力紧张,不能离开太久,一大早就坐火车回去了,走前给我打了个电话,委托我向你致歉。”
年轻的派出所长有点个性,韩博越想越觉得很像当年的自己,不禁笑道:“走了就走了,总会有机会见面的。”
“人才,真是人才,窝在山里真是委屈了。”
“是有些委屈,但越艰苦的地方越需要这样的人才。”
丁阳给冯锦辉留下的印象太好太深刻,不觉得地图上都找不着的川下镇少不了丁阳,打心眼里认为既然是人才就要让他发挥更大作用,忍不住笑道:“韩局,丁阳那小子真的很不错,办案有一套,待人接物可圈可点,能独当一面。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为什么不能想想办法把他挖过来。”
细想起来刑侦局的人员结构真有那么点“青黄不接”。
邱庆国、钱大海两位副局长都很能干,但他们年龄都快“到站”了,又能干几年。几个大队长办案没问题,领导能力则有些不足。
当然,领导能力也是锻炼出来的,不把人家放到那个位置上,怎么能看出到底有没有领导能力。
但作为主管刑侦的市局副局长,必须考虑到队伍建设,必须考虑到培养后备人才,冯锦辉如此推荐一个“外人”,可见那个素未谋面的派出所长确实有能力,韩博真动了几分爱才之心。
可是想想又觉得不靠谱,笑问道:“挖过来,开什么玩笑!人家是二级英模,换作你是他的直接领导,你会不会放人?”
公安是最注重荣誉的一个集体,谁舍不得放走一个英雄模范?何况人家远在千里之外的南河省,想想把年轻的派出所长调过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
冯锦辉有些失落,正不知道该说点什么,韩博话锋一转:“不过正如你所说,让这样的人才总担任派出所长是有些大材小用。我担任警务联络官时和南河省厅打过交道,回头给杨副厅长打个电话问问。”
当领导的谁不希望有几个能干的部下,就知道你会动心!
冯锦辉乐了,忍俊不禁地笑道:“有厅领导帮忙,问题应该不大。”
“这个很难说,推出一个英模容易吗?”韩博反问了一句,喃喃地说:“不过你倒是给我提了个醒,在后备人才培养上我们确实存在许多不足。下午要去经侦局听汇报,等忙完眼前事就下去调研,顺便考察考察基层所队的主官。”
第九百六十章 大案件!
年轻的派出所长走了,中午不用请客。
下午的会议非常重要,不需要请客正好。
韩博看看时间,打电话叫上小计直接本食堂,请师傅提前开放,三口两口吃完驱车去市委,在市委等了四十多分钟,与关局汇合,一起赶到经侦支队听汇报。
会场安排在经侦支队,参加汇报的人员却不只是经侦民警。
经侦支队长刘向戎、刑警支队长王东、网警支队长陈兴康和技侦支队魏华副支队长全来了。过去三个多月,多警种协同作战,在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诈骗犯罪上取得一系列战果,而今天召开的也是关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会议。
想到正在侦办的是一起什么性质的案件,刘向戎便抑制不住地激动,指着投影荧幕上一张张落网嫌犯的照片,不无兴奋地汇报道:“自去年8月以来,我市及香港连续发生多起冒充市局支队、湖分局、市检察院工作人员实施的电信诈骗案件,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
在局党委指示下,我经侦支队会同刑警、网监、技侦等单位迅速开展查控打击,经缜密侦查,打掉大大小小21个诈骗团伙,抓获两百八十多名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同时掌握到四个躲在境外对我中国公民实施诈骗的窝点……”
作为公安局长,谁不想侦破几起有影响力的大案。
在关局看来破获辖区内发生的命案那是本分,想出成绩就要侦办这样的案件。韩博这个刑侦副局长没让他失望,终于真正烧起到深正上任以来的第一把火!
干过四年多警务联络官,韩博深知办理涉外案件有多难,坐在这儿静静地听着汇报,脑海里则在不断考虑怎么才能捣毁疯狂作案的这几个犯罪团伙,怎么才能把这几个团伙的一百多名嫌犯抓回来送上法庭。
韩博心不在焉,汇报仍在继续。
第三个发言的网警支队长铿锵有力地说:“我市拥有比较完善的网监系统,该系统能从案件本身出发找到犯罪嫌疑人所使用的ip地址,从而定位犯罪窝点。根据刑警支队和经侦支队提供的线索,我支队已掌握数据高达六千多万条。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电信诈骗分子的窝点主要集中在柬埔寨、菲律宾及印尼的雅加达市和坤店市。这几个窝点属印尼的两个窝点最为猖狂,自去年12月24日以来,他们虚拟国内多地公安、检察机关的电话号码,冒充警察、检察官向国内发起呼叫近30000次,诈骗作案数百起,仅我市就发案70余起,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为了这一刻,之前做了多少准备,投入了多少警力和财力?
不仅大胆地派侦查员远赴国外调查取证,甚至利用担任驻南非警务联络官时的关系,在南非华人中物建了一个特情,从南非回台湾,再从台湾辗转至印尼,想尽办法打入诈骗团伙。
现在说话的功夫,诈骗分子或许正在拨打诈骗电话,一些防范意识不强的群众这会或许正在上当受骗。
韩博不想听成绩,只想尽快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侧身看看关局,回头提醒道:“同志们,时间紧急,长话短说,先说重点。”
“是!”
刘向戎反应过来,急忙接过话茬,指着投影荧幕上的犯罪团伙架构图,如数家珍地汇报道:“报告关局,报告韩局,我们目前掌握的诈骗团伙已形成一条隐秘的、有组织、有规模的产业链条,类似传销组织,他们自己也把实施诈骗的话务行窝点称之为‘公司’。
他们的诈骗行为堪称产业化运作、公司化经营。他们是由多个分工明确的分团伙支撑,它们之间可能是隶属关系,也可能为互利关系,还有可能是单项服务关系。
这个浮出水面的台湾籍男子叫林国良,有证据显示他就是雅加达和坤店市几个诈骗话务窝点的实际出资人,依据所诈骗到的钱款数额获取提成。作为‘金主’,他无疑要拿大头!”
前期工作尤其情报工作做得很不错,连躲在印尼的台湾籍主犯的身份都搞清楚了,关局紧盯着荧幕上穿着花格子短袖的嫌疑人满意的点点头。
“拨打电话实施诈骗的是话务员,具体分为一线、二线、三线;在话务窝点负责网络线路和设备维护的是‘键盘手’或称为‘电脑手’;转账窝点称为‘水房’,一般设在台湾;提供银行卡的人称为‘车商’,取款人员为‘车手’……”
“他们很清楚我国的国情,他们制定固定的线路,精心设计诈骗剧本进行作案,内部分工明确、流程清晰。”
“具体的怎么操作的?”关局面无表情地问。
“一环套一环,正常情况下由一线话务员使用网络电话,根据被害人信息直接拨打电话,冒充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来核实身份,告知其名下银行卡涉嫌洗黑钱或其它‘违法犯罪’,等受害人上钩再转到二线话务员;
二线话务员则声称为专案组办案人员,告知受害人涉嫌洗钱,核实受害人的银行卡账号和余额;三线话务员则假冒检察院工作人员骗取密码,并与‘水房’对接,由‘水房’将受害人银行账户内的钱转走。”
刘向戎顿了顿,接着道:“在话务人员实施电话诈骗前,他们会做几方面的准备。首先,通过非法手段购买受害者信息,他们内部称之为‘菜单’或‘料’。一般包括受害者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具体地址,这些主要由台湾‘金主’提前提供给话务窝点;
根据‘菜单’涉及的地域信息,话务窝点的‘键盘手’联系改号平台提供者,使得受害人手机显示的号码为当地公安的号码;‘键盘手’甚至时时与线路提供者保持联系,保障通话质量。”
“事先设计的剧本里有各种问答细节,包括被骗者怀疑的时候怎么说,什么时候打电话,话务员完全按照被骗者的心理行事,非常周密。打电话时,甚至有专门设备制造出公安机关、检察院乃至法院的工作声音作为背景音。”
“关局,他们非常狡猾,从现在的情况看群众上当受骗不能全归咎于防范意识不强。”王东低声补充道:“比如他们在行骗时,会主动让受害者打114查询主叫电话是哪个单位的。”
“改号了,假的也变成了真的。”关局沉吟道。
“所以群众很容易上当受骗,这里有一个细节,他只给受害者一分钟时间查询,拨打114,确认主叫号码是我们公安机关或检察院的,还没来得及按主叫号码回拨过去,他们又打过来了,来电显示为同一个号码,一个不慎就上当。”
“太可恶了!”
关局冷哼了一声,转身问:“他们内部是怎么分赃的?”
“报告关局,在前段时间的专项行动中,我成功抓获一个因旅游签证到期回国的话务员,在团伙中她也算一个小头目,在行骗的同时兼负责统计窝点同伙的‘业绩’。据她交代,一线话务员能提成5%,二三线分别提取8%,车商提取15%20%……
每天晚上,窝点都会开总结会,一二三线分别召开,对于骗术比较高明的录音还会分享学习,同时也会分析没有诈骗成功的案例;对于连续多天没有诈骗成功的人员,还会罚背或手抄剧本。””
王东补充道:“在话务人员选择上,他们堪称‘精挑细选’,主要从国内挑选。那些话务员明知道出国从事的是电信诈骗,但为获取高薪还是心甘情愿地去。在分工上,普通话好的,主要打北方地区‘客户’。粤语好的,打东广及香港‘客户’。
窝点组织者还会定期进行情景式‘培训’,亲自扮演公安和检察院工作人员,告诉话务员不同人该用什么语气通话。组织者会设计不同的剧本,定期更换。将一些固定问题以问答的形式设置好并且印成文档,供话务员在打电话行骗时查询。”
王东话音刚落,一个坐在后排的民警起身递上一叠资料。
不看不知道,一看大吃一惊,厚厚一叠竟然全是行骗所使用的“剧本”,全是问答形势的,有索引,详细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骗到钱转入账户后,诈骗者要想法把钱取出,而许多atm机都有最高取款额,一般规定上限为2万元。他们便设置关联账户,通过网上银行第一时间分流资金。比如当被骗者转账100万元,该账户会立即将其分流到50个账户内,然后遍布内地、台湾、印尼、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车手’们立即行动,在50个atm机上取现,每人取2万元。”
王东指指投影荧幕上刚出现的一张照片,低声道:“我们的侦查员在印尼侦查时发现,一名‘车手’4个小时内,用几十张银行卡从雅加达的不同atm机上取走三大包现金。这些现金随后直接汇入统一的洗钱账户中,钱被洗白后再汇入身处台湾头目的账户中。”
坐在身边的刑侦副局长干过四年多警务联络官,关局对韩博非常有信心,觉得部里绝对会支持,韩博办理这样的案件又有经验,捣毁这几个窝点,把涉嫌电信诈骗的嫌犯抓回来应该不难。
对市局而言这只是一起案件,但能够想象到该团伙诈骗过多少人?
换言之,捣毁一个团伙,抓捕引渡回一批嫌犯,能够一举破获的侵财案件将会数以千起,这是什么效率,破案率一下子就上去了!
关局翻看了一会儿“剧本”,抬头道:“前期工作做得不错,由此可见只要部里下定决心展开国际警务合作,捣毁这几个窝点,将这批犯罪嫌疑人抓回来不难。”
“有韩局在,相信部里肯定会支持。以我国与印尼的外交关系,相信印尼警方也会提供协作,但依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能打掉他们。”
“为什么?”
“尽管他们躲在国外,但警戒线依然很高,为逃避打击,我们掌握的这几窝点过一段时间就会换人换点。从今年1月初进入我们视线开始到本月4日,他们相继搬过家,距离第一个窝点有20分钟左右车程。”
侦查员是王东派出去的,韩博托现任驻南非警务联络官发展的特情也归他领导,对案情非常了解。
他顿了顿,继续汇报道:“为了不引起印尼警方的注意,他们的内部管理非常严格,食物和生活日用品等采购由专人负责,从国内招聘的话务员一下飞机就被接到窝点,平时不出门,直到三个月旅游签证期满买机票回国。”
刘向戎禁不住补充道:“话务员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子,对各种通讯工具都非常熟悉。在整个犯罪团体中扮演的是底层工作人员的角色,而团伙的决策者和管理人员则大都来自台湾地区。”
“现在掌握了多少名嫌犯身份?”
“由于警力和经费的关系,我们的侦查重点放在印尼的四个窝点,现掌握台湾籍嫌犯47名,内地过去的嫌犯131名。最新情报显示,他们在国内又招聘了一批人员,计划于下周二启程。”
“韩博同志,你怎么看?”
“要不明天一早我陪您去一趟省厅?”
想办理这样的案件必须由公安部出面,没有国家层面的支持很难将嫌犯绳之以法,凡事都要按程序来,越级上报可不行。
关局微微点点头,想想又说道:“晚上去吧,在那儿住一晚,明天一早向厅领导汇报。”
“也行,”韩博放下笔,低声道:“同志们,汇报材料准备一下,等会儿我和关局带走。”
“是!”
“一定要全面,比如受害人的信息诈骗团伙是怎么搞到的,又比如他们的线路是怎么租用的。上级组织这样的大行动,要么不打,打就要打掉整个链条,我们没掌握的没办法,掌握的全要体现在材料上。”
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钱出钱”
一个产业化运作、公司化经营的犯罪团伙,涉案金额巨大,涉案人员众多,用“犯罪集团”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能够想象到已掌握的犯罪事实只是冰山一角,受害者不仅深正有、东广有,全国各地应该全有,相比之下,这才是真正的大案。
去省城的路上,关局越想越兴奋,忍不住问:“韩博,情报工作做这么细致,专案组不只是往印尼派了几名侦查员吧?”
为了方便说话,此行没叫司机没带秘书。
韩博扶着方向盘,会心地笑道:“该团伙里有一个特情,确切地说是爱国华人。在台湾出生的,高中毕业之后去南非投奔他舅舅。他舅舅在南非生意做得挺大,但对他这个外甥不是很上心,让他在商铺里打杂。”
“后来呢?”
“台湾经济远不如内地,小伙子去南非原打算大干一场,结果事与愿违,觉得寄人篱下没前途,于是管台湾的父母要了点钱,从开普敦跑到约翰内斯堡,自立门户,自己做生意。”
没想到回国了还要请陈伟帮忙,韩博觉得有挺有意思的,紧握着方向盘接着道:“开始生意还行,结果遇人不淑,招聘了一个与黑帮勾结的黑人员工,去年5月份,一帮黑人歹徒持枪闯入他租住的公寓,抢走了所有货款。
年轻人,血气方刚,试图把钱抢回来,在抢夺的过程中劫匪开枪了,击中了他的肩部。要不是租住在隔壁的华人担心被殃及池鱼,及时打电话向华人保安公司求救,保安及时赶到与劫匪展开枪战,他的小命都不一定能保住。”
“找保安,为什么不报警?”
“南非警局的出警速度太慢,并且枪战泛滥,一些帮派盘踞的街区,三五个荷枪实弹的警员是不敢进去的,接到报警都是先呼叫增援。保安公司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远比警察敬业。”
韩博顿了顿,回到之前的话题:“小伙子可能太爱面子,获救之后只字不提在南非有一个舅舅。钱全被抢走了,他又没买医疗保险,支付不起巨额医药费,一个华人预备役警察及时伸出援手,帮着牵线搭桥,把他商铺里剩下的货转手给了其他华商。
华人警民合作中心和几个华人团体也不忍同胞被扔出医院,及时呼吁约堡的华人捐款。以前南非华人大多来自台湾,现在的南非华人大多来自内地,劫案发生时向保安公司求救的也是内地华人,可以说是内地人救了他。”
“知恩图报?”
“倒没那么夸张,主要是出院之后要什么没什么,又没脸回去见父母,就留在开普敦最大的华人商城打工,在商城做保安。”
“那个商城什么背景?”车上没外人,关局不无好奇地问。
“哪有什么背景,只是跟我个人有点关系,大股东是一个朋友,我爱人曾在那个商城做了三年经理,保安部主管就是刚才提到的那个华人预备役警察。我只是托现任警务联络官问了一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人家就推荐了他。”
“就这几个月的事?”
“年前的事。”
“没有培训?”
“关局,要知道那是南非,连我这个外交官出门都要穿防弹衣,都要带卖命钱的。他在劫匪枪口下捡了一条命,之后从事的又是极度危险的安保工作,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再不行也锻炼出来了,干这个对他来说真没什么挑战性。”
想想也是,一个“死过一回”的人怎可能怕一帮骗子!
关局笑了笑,又问道:“他怎么获得诈骗团伙信任的?”
“他一是台湾人,二有案底。”
第一点好理解,深正台资企业不少,那些台湾老板只相信台湾人,以至于一个工厂里的管理人员几乎全台湾人,内地人不管多能干也很难晋升,很难拿到高薪。
案底怎么回事,关局糊涂了。
韩博回头看了看,禁不住笑道:“在南非一切皆有可能发生,缴获的几千万赃款放在警局都会不翼而飞,一个非法滞留的华人有案底实在算不上什么事。我把他交给王东领导,王东把握住机会,及时联系南非方面。
他被‘遣返’回台湾,在新加坡转机的途中与诈骗团伙一个台湾籍嫌犯巧遇,诈骗团伙需要这种见过大场面的人才,毕竟印尼治安也不是很好,想找个既信得过又会玩枪甚至敢开抢的人太难。”
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难度,做起来显然没那么容易,能够想象到王东为此做了多少工作。
关局想想又问道:“他总不可能白干吧,经费是怎么解决的?”
“驻南非大使馆警务联络组没这个经费,约翰内斯堡中非商场同样不可能替我们承担这笔费用。一百万市局倒是拿得出来,关键没这个先例,也不符合相关规定,所以我只能找有钱的。”
韩博竖起大拇指,朝身后比划了一下。
关局一愣,旋即反应过来,顿时哈哈笑道:“这事办得漂亮,邓sir财大气粗,有的是钱,他们一年不知道要支出多少线人费,一百万多他们来说真是毛毛雨。”
“我就是这么想的,受害者又不光内地公民,一样有香港市民,所以在节后的第二次会晤中,我直言不讳地向主管电信网络诈骗案的黄警司提出在这个案子上我们两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他们答应了?”
“有条件的,嫌犯抓捕引渡回来,要移交几个给他们,好让他们对香港市民有个交代。”
“这生意能做,一百万,一百万太便宜他们了,其实他们应该多出点。”
“要不您跟邓sir再谈谈?”韩博忍俊不禁地问。
堂堂的深正市公安局长能开这个口,关局连连摆手,说说笑笑,车不知不觉开进收费站。
关局突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