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警官-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在边上呢,让他跟你们说几句,”李晓蕾抬头看看丈夫,又急忙道:“还是算了吧,他来电话了,明天没事,明天让他给你们打。”
韩博的确在接电话,安宝分局薛思宇副局长刚打进来的。
这么晚打电话,果然没有好消息,好在证据确凿,不然接下来会很麻烦,尽管没什么好担心的,韩博还是追问道:“薛局,要不要去外面请几位专家诊断一下?”
“在精神病鉴定方面市局监管医院有几位专家,他们一致认为嫌犯是受到巨大刺激而导致的精神失常,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存在严重障碍,装疯卖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请外面的专家鉴定估计也是这个结果。”
姜兰居然疯了!
事实上这个情况不是刚知道,早在前天下午执行抓捕任务的民警就汇报过,当时觉得不太可能,觉得嫌犯极可能是为逃避法律惩处而故意装疯卖傻,没想到押解回来把她送到市局监管医院(精神病院),院方竟确认她疯了。
这种情况韩博还是第一次遇到,沉吟道:“回头想想装的可能性也不大,她个性不管多强终究是一个女人,先是一怒之下杀人,紧接着丈夫死了,又发现之前杀错了人,因为画卖出点钱,丈夫尸骨未寒家庭内部又起了矛盾,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再坚强的人也扛不住。”
嫌犯可恨同样可怜,薛思宇轻叹道:“我们也是这么分析的,对她刺激最大的一是杀人死人,二是家庭矛盾。徐成光同志说她公公婆婆不仅要钱,还和吴澄的哥哥、妹妹一起责怪她,埋怨她不应该把吴澄的那些画送人,如果不送人,就算一幅十万也是一大笔钱。”
“对她来说疯了或许是一种解脱,不过我们不能让她就这么疯。受刺激引发的精神失常,这种情况及时治疗应该能恢复,而且能恢复得比较快。”
“监管医院的医生也认为能恢复,另外她现在疯得不是很厉害,时好时坏。”
“争取把她治好,尽快把她治好,不然不管我们掌握多少证据,检察院审查时都会心存疑虑,到了法院法官心里也没底,毕竟这是命案。”
“我跟监管医院打过招呼,让他们该用什么药就用什么药,这不是经不经费的事。”
……
韩博接完电话,李晓蕾也听出了个大概,好奇地问:“老公,疯子杀人,你们抓了有精神病的杀人犯?”
“嫌犯有精神病,但作案时没疯。”
“杀完人疯了?”
“嗯。”韩博苦笑着点点头。
李晓蕾回头看看身后,确认没旅客注意这边,紧攥着韩博胳膊追问道:“疯都疯了,他还要接受法律制裁吗,会不会判死刑?”
“犯罪时神智清醒就要负法律责任,就要接受法律制裁。不过就像你说的,疯都疯了,判不判死刑意义不大,一般情况下会轻判,将来服刑也不会去监狱,会被送到专门收押神经病犯人的精神病院。”
正说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旅客拖着行李箱,大步走进vip候机厅,出示机票和贵宾卡,在航空公司地服人员带领下走了过来,朝韩博二人微微一笑,放下箱子坐到左边的沙发上。
身边有人,不能再谈案子。
人家很有风度,很有礼貌,韩博也送上一个灿烂的笑容,担心挡住人家去墙角边拿报纸杂志的道,李晓蕾连忙调整坐姿,收回双腿。
“没关系,我不看报纸。”
“还要等一个多小时,闲着也是闲着,打发打发时间。”李晓蕾嫣然一笑,顺手把杂志放到茶几上。
西装男好奇地打量了一眼韩博,解开西装扣子笑道:“您二位也去东海?”
“是啊,我们6点就过来了。”
“早知道会延误,就订其它航空公司的机票。”
从警这么多年,韩博养成了不管遇到什么人都要仔细观察的职业习惯,笑看着他问:“先生闽省人?”
西装男一愣,惊诧地问:“您怎么知道的,我觉得我普通话挺标准,没什么口音。”
“是挺标准的,但还是带一点口音,我以前有一个同事是闽省人,所以能听出细微的差别。”
“原来如此,看来还是不标准。”
西装男性格开朗,显然属于那种喜欢交流,喜欢交朋友的人,从怀里掏出一张精致的名片:“我姓林,林全盛,祖籍闽省,十二岁时随家父移居美国,这是第三次回中国,这是我的名片,认识您二位很高兴,您二位贵姓?”
原来是华人华侨,还是一个成功的华人华侨。
韩博起身接过名片,习惯性地装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免贵姓韩,单名博,这是我爱人李晓蕾,认识林总也很荣幸。真不好意思,我在政府部门上班,我……我没有名片。”
“没关系,没关系。”林全盛手抚西服坐回沙发,很绅士地送上一句恭维:“韩太太真漂亮,韩先生真有福气。”
“林总真会说笑,漂亮什么,都三十多岁奔四十的人了。”
虽然萍水相逢,但在vip候机厅相互认识一下很正常,闲着也是闲着,许多旅客都在相互攀谈。
不过在闲聊方面,李晓蕾更擅长。
眼前这位美国华侨来头不小,名片上有好几个诸如“北美华人发展促进会理事”、“纽约华人商会会员”等头衔,公司名称也很响亮泛美投资集团,而他年纪轻轻便是集团高级副总裁。
提起投资,李晓蕾表现出极大兴趣。
林全盛很健谈,有问必答,甚至从行李箱里取出几份材料,介绍其这次回国打算拓展的业务。从事贵金属投资,他所服务的泛美投资集团既像一个经纪公司也像一个交易平台,可是拉中国公民炒美国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合法合规吗?
“韩太太,说风险肯定是有风险的,不过相对国内的股票期货,投资黄金的风险要小很多。这几年通货膨胀,人民币贬值,股市期市是庄家的天下,又有几个散户能赚到钱?楼市全是泡沫,北上广的房价炒得比纽约、伦敦都贵,说崩盘就崩盘。”
“是啊,现在的房价炒得是有点离谱。”尽管对投资黄金不感兴趣,但对他的这番分析李晓蕾深以为然。
“投资黄金就不一样了,如果担心风险,完全可以不采用杠杆,股票会跌得一文不值,套进去可能永远翻不了身,但黄金下跌又能跌到哪儿去?它是硬通货,它是保值的……”
难怪那么热情,难怪萍水相逢就主动发名片,原来是想发展客户。
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vip候机厅变成了他的推介会场,许多旅客围了过来,名片发了一圈又一圈,宣传材料散了几十份。
投资对韩博来说太遥远,这些年唯一的投资就是当年被老卢逼着入股良庄的那些企业和农基会,从来没炒过股票,更不用说炒风险更大的期货。
不管他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对此一点兴趣都没有,干脆坐在一边笑而不语。
可是看着看着突然觉得他有点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但不管怎么想又想不起来,似乎从未见过。
他祖籍闽省,难道他去过南非?
不对,在南非确实认识不少闽省籍华人,但可以肯定从未见过这个人。去南非出任警务参赞前没在闽省工作过,甚至从未去闽省办过案……
虽然年过三十,但韩博对自己的记忆力还是很有信心的,只要见过、只要打过交道的就有印象,就能想起来,头一次遇到这种似乎有点印象又怎么都想不起来的情况。
应该是错觉,韩博暗想是不是警察干得太久了,看谁都像坏人。
第八百六十章 收网
在机场遇到一个似曾相识的华侨只是一个小插曲,10点10分通知办理登机手续,10点半准时起飞,没有再延误。
到东海已是大半夜,深夜地铁不运行,只能坐出租车,折腾到凌晨两点才赶到东海的家。
特别想孩子,又不能把孩子弄醒,蹑手蹑脚去房间看看,吃了点韩妈李妈专门留的饭抓紧时间休息,只睡了四个多小时,一大早便起床陪小絮絮玩。
全家团聚,韩总李总高兴,韩妈李妈高兴,孩子们高兴,姐姐姐夫也高兴。
然而幸福时光过得总是很快,两天假期一转眼就过去了。
打击“欺行霸市”行动正在紧锣密鼓准备,清单上的几个涉黑团伙元旦前必须收网,单位那么多事,任务那么重,不管多舍不得还是要赶回去,周日晚上乘飞机回深正,周一参加完局党委会便发扬“背包”精神,带着背包去打黑指挥部,开始收网前的最后准备。
“韩局,欣达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杨光明找到了,原来他去了三水,在三水另起炉灶,在那帮家伙手里吃那么大亏,损失几千万,应该愿意出来作证。”
又找到一个受害者,韩博抬头笑道:“太好了,他跟其他人不一样,不可能通风报信,可以接触,可以先从欣达房地产公司那收集证据。”
“好的,我安排老陈去。”
摸底工作接近尾声,收网近在眼前,冯锦辉既高兴又有那么点失落。
高兴的是可以一举打掉包括“纱井新义安”在内的大小十一涉黑团伙,失落的是大行动结束之后打黑工作就要往基层转移,打黑专业队会随之而解散,现在这个“反黑组”也将会成为历史。
他坐到韩博对面,刚掏出烟,桌上的手机突然响了。
韩博歉意的笑了笑,拿起手机摁下通话键,“薛局,我韩博,什么事,是不是好消息?”
“韩局,吴澄的案子时机已成熟,我们打算今天收网。”
“谁是主犯,谁是从犯,谁策划的,谁实施的,怎么让吴澄溺亡的,这些情况都搞清楚了?”
已经十二月份,吴澄的案子不能再拖。
薛思宇放下案件材料,笑看着黄建伟等在吕璐和吴澄两起命案上整整熬了一个多月的参战人员,不无兴奋地说:“我们多次传讯黄家慧,多次找张桂萍了解情况,甚至联合隆华分局组织警力沿观兰河转了一圈,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
监听记录显示嫌犯慌了,张桂萍担心被我们怀疑上,让其男友吴晓辉出去避风头,吴晓辉是本市人,去香港很方便,这会儿正在收拾东西,准备从湖口岸过关,甚至打算过去之后暂时不回来,他家在香港有亲戚,滞留一段时间对他不是很难。”
原来是安宝分局的那起命案引出的第二起命案,没想到真查出头绪,冯锦辉倍感意外。
韩博一边示意他把烟点上,一边问:“薛局,这么说张桂萍是主谋,吴晓辉和高心茹是从犯?”
“从现在掌握的情况上看,张桂萍和吴晓辉都是主犯,高心茹只是在张桂萍授意下去画廊买过画,只是去拍卖会现场帮着抬过价,对谋杀吴澄应该不知情,而且案发当晚她在新海老家,并没有来深正。”
“张桂萍和吴晓辉在电话里有没有提过杀人的事?”
“提到了,画能卖出去,但卖不上价,跟预期有很大差距,吴晓辉埋怨张桂萍,怪她不应该出那个馊主意,他很怕,很紧张,晚上睡不好觉,总是做噩梦,真正的寝食难安。张桂萍说当时提出‘一不做二不休’的是他,事到临头又怕了,两个人差点吵起来。”
嫌犯要潜逃,不能再等。
韩博同意道:“既然时机成熟就收网,多人作案不是单人作案,他们投鼠忌器,总有一个会先开口。”
“有监听录音在,不怕他抵赖。”
“行,等你们的好消息。”
“韩局,你忙不忙,为这两起命案费那么劲,真是绞尽脑汁,现在总算查了个水落石出,不忙的话过来看看。”
相比命案侦破,尤其疑难命案侦破,打黑要容易得多,只是摸底取证工作比较繁琐。打黑指挥部这边虽然没尘埃落定,但基础工作已经差不多了,韩博权衡了一番,欣然笑道:“下午不是很忙,去就去,跟你们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
“韩局,你能来太好了,我给丁新强打电话,把他,把小常都请过来,等嫌犯撂了晚上摆庆功宴。”
两起命案在元旦前顺利告破,分局有理由庆祝。
韩博忍不住笑道:“薛局,摆庆功宴可不能忘了隆华分局,在案件管辖权归属上你们有那么点名不正言不顺,可不能因为一起命案影响团结。”
“请归请,不过当时你问过他们,他们担心查来查去查不出眉目才把烫手山芋交给我们的,不管说到哪儿去都不能怪我们分局抢功。”
今年没破的几起命案中有两起发生在隆华分局辖区,快到年底了,隆华分局的日子不太好过。
他们不是不重视,只是运气不好。
韩博跟冯锦辉对视了一眼,紧握着手机用商量的语气说:“隆华分局没你们分局了解案情,当然会有所顾虑。再说人家全力协助了,投入过那么多警力。薛局,能不能给我个面子,上报时算你们两家联合侦破的?”
两起命案能顺利侦破,韩博发挥的作用最大,且不说他是刑侦局领导,就算不是也要给这个面子,薛思宇岂能不答应,连忙道:“没问题,我跟邓局汇报一下,应该没多大问题。”
……
就在二人通电话之时,吴晓辉背着包走出小区,在大门口等了五六分钟,终于等到一辆出租车,直奔关口而去。
要一举击溃其心理防线,就要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时机抓捕。
前段时间执行过抓捕姜兰的任务,现在又要执行抓捕吴晓辉任务的安宝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徐成光一点都不着急,示意重案中队民警小陈跟上,一路跟到口岸检查站。
深正是一个千万级人口的大都市,路上人多车多,之所以不怕跟丢,因为出租车司机就是刑警,可以说是办案人员专程送他过来的。
做贼心虚,吴晓辉一下车便警惕地回头看看身后。
口岸那么多人,他能看出什么,他觉得有人在监视,又不知道谁在监视,干脆不再胡思乱想,走进大厅从包里取出身份证和香港通行证开始排队。
过关的人很多,几个边检通道全是人,队伍排了近百米。
他一边跟着前面的人跟蜗牛般地缓缓往前移,一边打起手机:“我到口岸了,正在排队,过关就换手机号,有什么消息打新号。”
“知道了,小心点。”
“我在香港能有什么事,你自己要小心点,黄家慧不是搬走了么,你也别在那儿住了,赶紧换个地方,实在不行辞职回新海,工作等我回来再找。”
“回新海,说得轻巧,我爸开厂开成那样,那个家能呆吗?”
“不说了,反正你自己小心点。”
……
挂断手机,又等了十几分钟,吴晓辉终于排到边防服务台前,刚把身份证和通行证递过去,耳边突然传来呵斥声:“吴晓辉!”
他大吃一惊,还没缓过神,头发、胳膊就被几个人揪住了。
吴成光跟早打过招呼的边防武警点点头,举起证件出示了一下:“公安执行任务,大家不要紧张,把他带走。”
“没事没事,请大家拍好队,下一位。”
维持秩序的边防武警和保安走了过来,整理因为抓捕变得歪歪扭扭的队伍,而吴晓辉顺手已拷上,两腿已经吓软了,正被三名便衣刑警架着往外走。
吴成光感谢了一番口岸的同志,小跑着追了上来,钻进紧随而至的警车,坐到刚被塞上来的嫌犯身边,揪住他头发问:“吴晓辉,想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想跑就跑得了吗?”
吴晓辉吓得瑟瑟发抖,浑身抖得像筛糠一般,战战栗栗地问:“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我是好人,我什么没干,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好人为什么怕成这样,好人为什么跑?”
吴成光啪一声猛拍了下他的头,再次亮出警察证,坐在前排的便衣很默契地从包里取出拘留证,“吴晓辉,看清楚了,我是安宝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吴成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之规定,由我及我大队民警陈爱军对你执行刑事拘留!”
“拘留,吴警官,您肯定搞错了,我真的什么都没干。”尽管吓得浑身发抖,吴晓辉仍心存侥幸。
“什么没干,要不要给你点提示,上个月25号9点至11点你在哪儿,都干过什么?”
吴成光使了个眼色,陈爱军立即掏出一个小播放器,在他耳边放了一段通话音频,吴晓辉彻底吓傻了,耷拉着脑袋不敢再吭声,抖得比刚才更厉害,车里突然有一股尿骚味儿,低头一看他双腿湿漉漉的,原来尿都吓出来了。
第八百六十一章 很惨很冤
吴晓辉前脚刚落网,另一组民警后脚便走进位于湖闹市区一栋写字楼16层的一家公司,对正在上班的张桂萍采取强制措施,执行刑事拘留。守在新海市的一组民警,也在同一时间依法传讯张桂萍的母亲高心茹。
夫妻本为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何况吴晓辉和张桂萍并没有结婚,还是不合法夫妻。
他的心理素质远没想象中那么好,在从湖口岸到分局的路上,就懊悔不已、痛哭流涕地交代犯罪事实,声称他鬼迷心窍、一时糊涂被张桂萍利用了,虽然吴澄是被他骗到观兰河边且被他推入河中的,但张桂萍才是这一切的主谋。
所有细节必须搞清楚,路上交代的不算,到了分局从头盘问,给他涉嫌、录音、做笔录。
匆匆赶到分局的韩博没再亲自讯问,跟分局刑侦副局长薛思宇、刑警大队长黄建峰及同样刚赶到的刑侦局重案大队副大队长丁新强、命案中队民警常彩燕等人一起坐在二楼会议室里,通过监控系统实时观看审讯。
男子汉大丈夫,敢做不敢当。
一个大男人,发现东窗事发,居然哭哭啼啼,哪里像一个杀人犯,真不知道他当时怎么敢对被害人下手的!
吴成光很不耐烦地敲敲桌子:“别哭了,哭能解决什么问题!从头开始说,通过杀害吴澄炒作其画作的主意是谁先提出来的?”
“张桂萍。”
“说普通话!”
“张桂萍,”吴晓辉擦了把眼泪,用普通话又战战栗栗地重复了一遍。
“她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提出来的,她怎么会有这个想法的?”
“动手前几天,在外面一起吃饭时说的。”
吴澄光狠瞪了他一眼,再次敲敲桌子:“前几天,到底是哪一天,好好回忆回忆。”
吴晓辉抬头脑袋想了想,用不是很肯定的语气说:“22号,好像是22号晚上。”
“想清楚了!”
“对,就是22号。”
“她是怎么说的?”
“她说黄家慧有门路,从画廊把画买回来就脱手了,她又不好问是怎么脱手的。欠几十万外债,钱本来就紧张,原来以为能通过十几幅画翻身,没想到画全砸在手上,说这么下去不是事。”
“还有呢?”
“画买回来我也去好多地方问过,有一个行家说画还行,关键是画家没名气,一千一幅他都不要,让我好好收藏,说等画家将来出名了或者过世了应该能卖上价。我就是这么随口一说,她当真了……”
吕璐与前一个房客吴澄根本不认识,却死在一个疑心特别重的女人手里,真正的飞来横祸,如假包换的无妄之灾,死得很惨很冤。
她的冤,是死于被误杀。
吴澄虽然死于谋杀,但和她一样死得很冤,跟张桂萍、吴晓辉压根儿不认识,出事前双方根本没发生过任何交集,却稀里糊涂的被两个穷凶极恶的嫌犯杀害了。
这两起命案太离奇,薛思宇之前从未遇到过类似案例,看着液晶显示屏叹道:“果然外行,只想到其一,没想到其二。画家死了他的画确实可能会升值,但没考虑到画家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幅作品,物以稀为贵,就算做得天衣无缝,那些画一样卖不上价。”
“害人害己!”韩博点点头,心里想得却不是这起已真相大白的命案。
询问仍在继续,丁新强和常彩燕看得很专注,听得很认真,因为接下来是最重要的细节。
只见吴成光点上一支烟,递给仍在瑟瑟发抖的吴晓辉,语气缓和了许多,跟拉家常一般地问:“你是接到张桂萍电话去饭店的?”
“张桂萍开始只知道他来了,不知道他在哪儿,又不能问太细,跟我一起在车里坐到8点多,她给黄家慧打电话,问黄家慧晚上回不回去,问她在哪儿,我们才知道画家在饭店的。”
“后来呢?”
“张桂萍担心黄家慧将来会起疑心,电话打完先回小区。我不认识画家,她一走我就去饭店,把车停在工商银行门口,走到饭店前转了一圈,看见黄家慧正在跟一个男的吃饭,我想他应该就是画家。”
“画家不认识你,黄家慧认不认识?”
“认识,因为担心被她看见,所以没敢进饭店,记住画家的样子,就在马路对面等他出来。”
“再后来呢?”吴成光追问道。
“后来两个人结账出来,黄家慧要送画家回宾馆,画家不让送,她一个人打车先走了。我当时很害怕,杀人,不是其它事,几次想走。如果她把画家送回去,肯定不会发生后来的事。”
“知道害怕还干?”
吴晓辉耷拉着头,不敢直视。
吴成光等他情绪稍稍好了一些,继续问:“然后呢?”
“他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我知道街上有好多摄像头,看见摄像头就绕,差点跟丢。画家好像喝多了,对那一片好像不熟,走着走着钻到一个巷子里,我跟到巷口,他突然回头找我问路,以为被发现了,吓我一大跳……”
作案过程并不复杂,吴澄喝了一瓶白酒,大脑不是很清醒,又人生地不熟,走着走迷路了,居然跟一个想杀他的人问路。
本来有些害怕甚至打起退堂鼓的吴晓辉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打着带路、抄近路的幌子把吴澄骗到河边,趁吴澄不注意猛地把他往河里一推。
没使用凶器,没发生扭打,没外伤,如假包换的溺亡。
如果是一具无名尸,如果尸体再过一段时间被发现,无法确认其生前的身份,这起命案可能永远不会真相大白。
韩博很庆幸当时能从一幅没画完的画上把两起命案联系到一起,很庆幸群众及时发现被害人尸体,庆幸隆华分局把尸体打捞上来之后第一时间确认了其身份,正感慨万千,吴成光问出最后一个问题。
“吴晓辉,如果画家当晚没喝酒,没找你问题,甚至没一个人走,而是被黄家慧送到宾馆,你和张桂萍打算怎么下手?”
“车……车……车没手续,牌照是假的,我们原来准备开车撞,撞完就跑,就算被公安抓到也可以说是交通事故。”
果然有预谋,要是黄家慧没先回去,死的很可能是两个人。
吴成光倒吸了口凉气,冷冷地问:“车从哪儿来的?”
“张桂萍让她妈在新海帮着买的,好像花了6000。”
……
他交代了,在铁的事实面前,张桂萍想赖都赖不掉,薛思宇不想浪费时间,立即举起对讲机:“老吴老吴,我薛思宇,让他看笔录,看完笔录签字摁手印,搞完之后组织警力带他去隆华指认现场。”
“是!”
薛思宇刚把对讲机放下,会议室的同志们不约而同站起身,用敬佩的眼神看着韩博,送上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不是迎接领导或开会时的掌声,而是由衷的、发自肺腑的掌声,是对自己的一种认同,韩博感动不已,直到这一刻才有真正融入深正cid的感觉,急忙举起手:“别这样,别这样,工作是大家伙干的,我可不能跟同志们抢功。坐,坐下聊聊,我们借这个机会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连破两起疑难命案,正常情况下应该好好庆祝一下,眼前这位年轻的领导居然要求先总结得失。
薛思宇楞了一下,连忙干咳了两声,第一个坐回位置,翻开纸笔开始总结。
韩博之所以应邀来分局,是想跟参战民警分享胜利的喜悦,也想借这个机会给分局刑侦部门泼泼冷水。
打击“欺行霸市”行动即将进入收网阶段,盘踞纱井一带的“纱井新义安”是重点打击对象,安宝分局辖区是“主战场”。将涉黑团伙铲除掉是好事,肯定会大快人心,但人民群众也肯定会发出一个疑问,公安早干什么去了,一颗危害社会多年的毒瘤怎么拖到现在才解决?
毫无疑问,安宝分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现在掌握的线索和证据上看,分局治安大队长,负责纱井一带治安的民宝派出所前后几任派出所长和派出所的几个民警涉黑,分局主要领导要承担领导责任。
卷进去的街道干部更多,比如正处级的街道党工委书记、副处级的街道办副主任,城建科长、街道综合执法大队长、综合执法副大队长,以及之前的村支书、之后的社区主任等几十个干部,都在市局打黑专案组、市检察院反贪局和市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要立案侦查的名单上。
安宝区党政系统要发生一场大地震,安宝分局位于“震中”,韩博不想他们乐极生悲,更不希望他们也被卷进去。
总结会开得很认真,匆匆赶回来打算参加庆功宴的邓局倍感意外。
在隔壁等了好一会儿,直到会议结束才出来紧握着韩博手,热情无比地说:“韩局,你上任这么久,我们一直没好好聚过,王主任都安排好了,今天不许走,小丁,小常,你们也不能走,两起命案顺利告破,你们全是功臣啊!”
今天很高兴,过两天你就高兴不起来了。
韩博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嘿嘿笑道:“邓局发了话,盛情难却,今天都不走。”
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行动(一)
两起离奇的命案顺利告破,韩博算一炮打响了,至少市局领导、刑侦局同事和安宝、隆华两个分局知道他这个刑侦局副局长会破案能破案。不过也只有几位市局领导和刑侦局长王东知道他不仅会破案能破案,接下来还要办大案!
喝完安宝分局庆功酒的第三天中午,市局关局长下达命令,打击“欺行霸市”第一阶段的收网行动于下午3点展开。
一接到命令,韩博便率领冯锦辉、钱大勇等打黑干将赶到市局指挥中心。
关局亲自坐镇,刘副局长协助指挥,刑警支队、特警支队和参加行动的湖、富田两个分局的主要负责人全到了,指挥中心决策室的气氛各位紧张。
“王东同志,命令传达下去了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