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韩警官-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刑侦局副局长,韩博认为有责任有义务帮基层刑侦单位解决一些问题,甚至决定等忙完眼前这一阵找个派出所蹲点,与案件侦查队民警同吃同住几天,深入基层好好调几天研。
动筷子前说不谈工作,结果聊的全是工作。
田成如数家珍,韩博听的很认真,然而时间终究是有限的,最后一道上刚上桌,两口子的手机就陆续响了。
常彩燕打电话说拍卖会即将开始,一切准备工作就绪。
李晓蕾接了两个电话,陈雨琳昨天发了请柬,打电话问她去不去。第二个电话是同样接到请柬、同样想去凑热闹的江亚男打来的,她已经到了即将举行拍卖活动的会场,甚至管主办方要了一个号,打算看到喜欢的起拍价又不高的艺术品时举举牌。
办正事要紧,韩博只能跟老宁致歉,委托田成陪好他的老领导,晚上再一起吃饭。
老朋友现在是副局级领导,工作肯定很忙,老宁怎么可能会不高兴,同老部下一起把韩博二人一直送到门口。
“拍卖就拍卖,还慈善拍卖。拍卖所得的30%捐出去依然能赚钱,真是隔行如隔山,原来艺术品的价格是这么炒上去的!”
一上车,翻出昨天收到的请柬,李晓蕾不禁感叹起来。
韩博同样反感把商业行为披上慈善外衣,但法无禁止即可,慈善机构愿意凑这个热闹,据说还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只能若无其事笑道:“不管怎么炒作他们都要捐出30%,总比只炒作不捐款强。”
“击鼓传花,把价格炒那么高,最后一个入手的倒霉,这比炒股票还夸张,至少股票交易还有个涨停板。”对艺术品交易了解的越深入,李晓蕾越觉得艺术品投资太不靠谱,甚至对那些所谓的当代艺术家都没什么好感。
“所以我很担心艺术品金融化。”韩博轻叹口气,没再说什么。
其实他担心的并非艺术品金融化,因为那是相关部门领导应该操心的事,他真正担心的是时间!
放涉嫌故意杀人的姜兰回东山,在别人看来或许是越权,是自作主张。
其实不然。
10。25案也就是吕璐遇害案,是安宝分局管辖的刑事案件。
发现吴澄溺亡之后成立专案组,市局刑侦局联合安宝分局、隆华分局一起侦办的是两起命案,但专案组始终没找到吴澄死于谋杀的证据,所以两起命案又变成一起命案,专案组也随之而撤销。
也就是说10。25案的管辖权再次回到安宝分局,不是刑侦局的自侦案件,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放不放姜兰走,为查清吴澄到底是怎么死而创造有利条件的这一问题上,安宝分局具有决定权。
作为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公安部门,哪个单位不想干出点成绩?
韩博提议放长线钓大鱼,安宝分局领导认为可以试试,但考虑到实际存在的风险,也为了分局2011难度的现发命案破获率,很婉转地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不管吴澄之死查得怎么样,都要在12月20日前对涉嫌杀害吕璐的姜兰采取强制措施。
只剩下42天,能不能在这42天里搞清真相,不仅要搞清真相,还要掌握证据,到现在都没一点头绪,对在元旦能否结束战斗韩博心里真没底。
正忧心忡忡,手机又响了。
有蓝牙,不用拿手机,只听见安宝分局刑侦副局长薛思宇在耳机里问:“韩局,我已经到了,你过不过来?”
“正在路上,马上到。”
“行,我让小徐在大堂等你。”
李晓蕾不明所以,疑惑地问:“老公,除了我们还有谁去?”
有些事是需要保密的,就算老婆大人也不能透露,韩博笑道:“酒店今天不光有拍卖会,还有其它会议,单位一个同事正好在那儿开会,想跟我谈点事。”
“等会儿你不进去?”
“我可舍不得花几万乃至十万买一幅画,也没兴趣凑那个热闹,到了之后你进去找亚男,我上楼找单位同事。”
“好吧,谈完事记得去找我们。”
“放心,不会把你们丢那儿的。”
……
赶到酒店已是1点55分,停好车,走进大堂,李晓蕾看了一眼拍卖行摆放的海报,确认拍卖会在二楼会议厅举行,挥手跟韩博道别,挎着包小跑着直奔电梯。
目送妻子跑进电梯,韩博和等候已久的安宝分局刑警大队民警小徐微微点点头,跟着他走进另一部电梯,来到酒店三楼的一间小会议室。
“韩局,来得正好,下面开始了。”薛思宇起身相迎,邀请韩博坐下一起看监控。
准备工作无可挑剔,会议桌上摆着六台笔记本电脑,其中一台连着投影机,不仅接入拍卖会现场的视频,不仅能够根据需要把摄像头转向特定人员,而且有声音,视频图像也比监控视频清晰得多。
一个戴着耳机的民警正紧盯着笔记本电话,跟在后方的战友低声联系,一一核实参与竞拍的人员身份。常彩燕正趴在另一个民警身边,让他联系在拍卖会现场的同事,不一会儿,第三台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上,出现了两个刚走进会场的中年人面孔。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拔秀壮凌云,挺笔傲霜风!”
“落笔墨香引蝶舞起纸彩艳带花歌!”
主办方显然下过一番功夫,会场布置的很漂亮,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很专业,只见投影银幕上男主持人接过话茬,抑扬顿挫地说:“欢迎各位在11月的午后相聚生命因爱而精彩大型慈善拍卖会现场,共同感受这里的墨香画意,共同感受这里爱的传递。”
漂亮的女主持人包含深情地举起话筒:“本次活动是由深正社会工作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儿童希望基金爱心者、深兴拍卖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本次参与慈善竞拍以及提供艺术品的所有艺术大师和慈善人士们。”
“拍品有价,真情无价,今天我们不用市场化的商业模式标价,而是借所有义拍义卖品欲引发更多爱的关注与感染……”
搞得挺像那么回事,能容纳三百多人的会议厅座无虚席,坐在第一排的领导和嘉宾胸前都别着花,灯光、音效、背景可圈可点,正在进行的仿佛是一台晚会。
薛思宇看完即将开拍的艺术品清单,侧身道:“楼下有两部摄像机是我们的,还有一个‘摄影记者’,想拍谁就拍谁。刚才联系过技侦支队,杨支队确认正在监听场外买家参与竞拍的六部热线电话。
要不是担心打草惊蛇,真没必要上技术手段。竞拍热线又不是参与什么有奖活动的热线,只要参与竞拍都要交押金,不管场内还是场外,拍卖公司肯定有买家资料。”
第八百五十章 拍卖会(二)
拍卖行应该有买家资料,但他们习惯为客户保密。
立法滞后,直至今日都没有监管艺术品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你管他要,他完全可以不给,就算他们愿意配合公安机关办案,这么做也会打草惊蛇,毕竟这对他们来说之前极少遇到过。
就在韩博看着今天的拍卖品清单,琢磨着吴澄的三幅画为什么没资格作为压轴作品拍卖之时,投影银幕上出现一个熟悉的面孔,在楼下当“摄像师”的民警显然把她作为重点嫌疑人。
“黄家慧也来了。”韩博一下子来了精神。
她静静地坐在倒数第三排中间的一个位置,不知道是恢复的快,还是妆化得好,曾被姜兰抓破过的脸上看不出一点伤痕。
前后左右身边全是年龄较大的男士和女士,她本来就挺漂亮,又精心打扮过,后面几排中只有她鹤立鸡群,独领风骚,引得不少参与竞拍的嘉宾注意,成为众人瞩目的明星。
薛思宇点上支烟,笑看着银幕上的黄家慧说:“她怎么可能不来,要是拍不出高价或流拍,之前不是白忙活了。”
吴澄的三幅画今天能不能拍出,能以什么价格成交,直接影响到不知下落的其它三十多幅画未来能不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吴澄不可能自杀,同样不太可能死于意外。
既然是他杀当然有凶手,凶手的动机能是什么,不就是为了牟取暴利么,所以凶手肯定会关注正在进行的拍卖会,一旦没人出价或出价太低,凶手肯定会果断举牌或通过竞拍热线在场外出价。
这也是韩博提议安宝分局暂时不对姜兰采取强制措施的原因!
韩博沉思了片刻,轻叹道:“别人频频举牌,拼命加价,对我们来说不是坏事,她要是举牌抬价就不太好办了,她完全可以托辞对吴澄及吴澄的家人心存内疚,想通过这种方式图个心安。”
“韩局,我倒不是很担心。”
薛思宇指指在另一台笔记本电脑里刚闪过的陈雨琳身影,似笑非笑地说:“陈老板太会做生意了,包装、炒作,想方设法预热,起拍价应该不会低,可能还找了托儿,只要把价炒上去,黄家慧敢举牌吗?”
“押金多少?”
“两万。”
“两万而已,她怎么不敢,顶多两万打水漂,顶多丢点人。”
“她真要是敢这么干,那她的嫌疑就更大了。”
正说着,投影银幕上出现李晓蕾和江亚男的身影,二人坐在前面第二排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韩博突然想起旁边的民警正在核实参与竞拍人员的身份,连忙跟刚直起身的常彩燕使了个眼色。
副局长夫人和副局长的朋友不可能跟案件有关联,她俩是应陈雨琳邀请来凑热闹的,常彩燕反应过来,急忙跟核实人员身份的民警耳语了几句。
今天拍卖的艺术品主要是书画,作者名气一个比一个大,头衔一个比一个多,拍出的价格也一个比一个高,但竞拍却不是很激烈。
拍卖所得的30%要捐出去,不只是拉相关单位尤其慈善机构参与进来达到炒作目的,也相当于设置了一道防止虚假竞拍的门槛。你可以利用这次拍卖会进行炒作,可以把委托拍卖的作品高价买回去,但炒作成本非常高,不仅要给拍卖会支付佣金,还要再倒贴成交价的30%做善事。
也正因为如此,前九幅书画作品拍出的价格虽然一个比一个高,但最终拍出的价格还在合理范围内,最高的也不过18万。
如果凶手想牟取暴利,别说18万,36万可能都低了。
韩博正暗想吴澄的三幅画最终能拍出什么价,常彩燕突然道:“韩局,有发现!”
“什么情况?”
“发现了什么?”
韩博和薛思宇不约而同站起身,常彩燕示意操作电脑的民警让开,接过鼠标点了点,指着显示器不无激动地说:“我们安排了两个同志以酒店保安身份维持过现场办理参与竞拍手续时的秩序,悄悄记录下所有在现场拿号牌的人员基本信息。
这个女的是开拍前在现场交押金拿号牌的,她不可疑,之前甚至不在我们的视线内,但她的家庭住址很有意思,而且跟黄家慧坐这么近却自始至终没打过招呼,看上去好像并不认识,这未免太巧合了吧?”
“家庭住址,说具体点。”韩博糊涂了,看了半天楞是没看出来。
常彩燕意识到自己太激动,急忙起身跑去拿来她的包,从包里取出她的笔记本电脑,打开调出一份电子版的询问笔录,指着笔录上的被询问人身份证信息笑道:“高心茹,今年52岁,贯籍东广新海,家住新海市复兴区临海镇窑北路28号;杨桂萍,24岁,贯籍东广新海,身份证地址同样是新海市复兴区临海镇窑北路28号!”
“黄家慧室友杨桂萍的母亲?”
“应该是。”
这绝对是一个重大发现,薛思宇眼前一亮,喃喃地说:“她来做什么,她跟黄家慧到底认识,还是装着不认识。”
韩博沉吟道:“如果认识,那么杨桂萍应该没跟我们说实话,很可能与黄家慧是同谋;如果不认识,这个案子就有意思了,跟黄家慧同租一套房,关系应该不错,完全可以通过闲聊知道吴澄的事,也完全可能利用这个机会。”
有线索总比没线索好!
分局冒那么大风险为什么,不就是想搂草打兔子搞清吴澄死亡的真相么,薛思宇同样激动,立即下达起命令:“建峰,愣着干什么,立即安排警力对这个高心茹和隆华分局询问过的杨桂萍展开侧面调查,搞清她们的基本情况,搞清她们的社会关系。”
“是!”
韩博越想越觉得蹊跷,看了一眼正在打电话的安宝分局刑警大队长黄建峰,再看看刚把画面切换到高心茹身上的投影银幕,自言自语:“如果黄家慧不认识她,她女儿跟黄家慧不是同谋,那黄家慧到底在隐瞒什么?”
“韩局,她们到底认识,到底是不是同谋,查查就知道了。”
终于有了点进展,放涉嫌杀人的姜兰回东山那个险没白冒,薛思宇心情无比舒畅,抱着双臂看着投影银幕又笑道:“再说好戏还没开场,我倒要看看她等会儿举不举牌。要是举牌竞价,画最终又砸在她手里,看她会不会掏真金白银买下来。”
“不能太乐观,也许她只是投机,她女儿有内幕消息,她完全有可能凑这个热闹。”
“韩局,你是说她想低价拍下来,将来再高价套现?”
“她不懂这一行,她女儿不从事这一行,但完全有可能从黄家慧那儿获取吴澄的画会升值的消息。不过吴澄的画到底会不会升值,一样具有太多不确定性,这跟赌博一样,风险比炒股票大多了。”
“这就是了,如果她出价高得离谱,或是在明显抬价,那她尤其她女儿肯定有问题。”
“静观其变,看看她到底有什么反应。”韩博想了想,又转身道:“彩燕同志,越是这个时间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继续留意其他参拍人员,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是!”
……
等待真是一种煎熬,平时总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今天却感觉时间过得太慢,在现场的主持人和拍卖师太墨迹。
等了近一个半小时,众人终于等到吴澄的第一幅作品出现在投影银幕上。
“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60号的这位先生,也祝没能如愿拍下刚才那幅作品的各位朋友在接下来的竞拍中竞买成功!”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有缘生活在同一时代,自然给了我们同样的空间,但生活却给了我们不同的境遇,在宣布这幅《远山》的起拍价之前,请允许我介绍这幅作品的作者、著名油画家、国家级美术师吴澄先生……”
男主持人用低沉的声音介绍吴澄的简历,沉痛地宣布这是一幅遗作。
女主持人脸上没有之前那灿烂的笑容,举起话筒饱含深情地说:“吴先生虽然走了,但吴先生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相信亲爱的朋友们跟我一样,只要看到吴先生的作品就会想起吴先生。
同时,我们有阳光、有快乐,但我们的身边还有在贫困中的伤痛人。爱心点燃希望,拍卖传递真情!吴先生的《远山》,起拍价10万……”
之前是拍卖师宣布起拍价,主持人只是介绍一下,现在是三个人一起上阵。
画面切换到台下,包括韩博在内的所有坐在三楼小会议室的人没兴趣看他们煽情的表演,注意力全集中在举牌的人身上。
“16万,43号这位先生出价16万,有没有更高的?”
“女士们、先生们,吴先生留下的作品不多,流入市场的更少,在此之前,只有一幅流入市场,在香港尚德拍卖行以300万港元的价格成交,机会难得,好好好,12号的这位女士出价18万!”
“20万,20万!31号出价20万!”
……
黄家慧手里拿着号牌,却始终没有举牌。
半小时前刚被纳入办案人员视线的高心茹似乎志在必得,微笑着频频举牌,见所有人的目光都朝她看去,甚至很有风度地点头致意。
第八百五十一章 拍卖会(三)
从艺术角度看,一幅高水平的画作堪称无价之宝。
从实用角度出发,它只是一幅画,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钱花,顶多能起到个装饰作用,所以有“盛世古董、乱世黄金”一说。
不出所料,有一幅以三百万港元成交的作品垫底,作者又过世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投资价值,正在拍卖的这幅《远山》比之前拍出的书画更受欢迎,从开拍到现在已有十二个举牌。
“36万,36万,67号出价36万!”
“92号出价38万,有没有更高的?”
……
拍卖师真正进入状态,挥舞着小锤子喊得声嘶力竭。
两个主持人一个站在左边,一个站在右边,一个全神贯注留意有没有人举牌,一个给之前举过牌的嘉宾投去鼓励的目光,气氛热烈,竞争耿激烈。
高心茹频频举牌,再次迎来如雷般地掌声。
她似乎受到某种鼓励,或许被现场气氛所感染,又仿佛很享受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激动得站起身,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给鼓掌叫好的嘉宾点头致意。
韩博紧盯着投影银幕说:“看似志在必得,其实一点不专业。”
薛思宇楞了楞,猛然反应过来:“是不太专业,每次加价两万,对竞争对手起不到威慑作用,不会打心理战。”
“或许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谁拍走这幅画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终的成交价!”
“作者作品的保有量,尤其流入市场的数量,直接影响到作品价值多少钱。我咨询过业内人士,在作品保有量不明的情况下,这幅《远山》能以40万成交已经很高了,之前在香港高价拍出的那幅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参照。”
韩博抱着双臂,接着道:“但这幅《远山》最终以什么价格成交,完全能作为在香港假拍过的《丰韵》再次流入市场时的价格参照。”
委托香港尚德拍卖行拍卖过的《丰韵》下落不明,黄家慧在接受询问时说托人买回来之后便还给了吴澄,吴澄并没有带回东山,也不太可能跟《日落》一样拉在新桥小区12…02室,那幅画去哪儿了?
难道黄家慧隐瞒的就是《丰韵》的下落,《丰韵》依然在她手里?
薛思宇想了想,低声问:“就算《丰韵》在黄家慧手里,短时间内她也不太可能出手,不然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摆明了告诉我们她没说实话。”
“韩局,我不太明白您刚才的话,如果《远山》最终以40万人民币成交,就算50万,原来那幅炒到300万港元的《丰韵》不是贬值了吗?”常彩燕忍不住问。
“只要能拍出40万以上,《丰韵》就不会贬值,甚至会升值。”
韩博放下胳膊,回头解释道:“因为那幅比这幅尺寸大,且画的是人…体,绘画难度比这幅大,对艺术功底的要求比这幅高,在油画投资收藏市场上也比这幅受欢迎。另外还要把地区差异算进去,在内地能拍出40万,在香港完全有可能拍出80万。”
隔行如隔山,而且是一个不成熟不规范的行当。
这个案子很烧脑,薛思宇越想头越大,喃喃地说:“几乎能确定价值不菲的《丰韵》下落不明,委托画廊寄售出去的三十一幅作品也不知道在哪儿,但吴澄的其它作品,也就是姜兰送出去的那些应该能找到。”
“突破40万了,”韩博指指投影银幕:“姜兰在等消息,她肯定以为这几幅能卖出高价,她送出去的那些一样很值钱,说不定一接到陈雨琳电话就会想方设法把画从亲朋好友那要回去。”
薛思宇跟李晓蕾一样也觉得艺术品收藏投资不靠谱,跟骗中骗没什么区别,冷笑道:“物以稀为贵,她真要是这么干,几十乃至上百幅画一下子流入市场,估计让吴澄死而复生,再死几次,也卖不出现在这个价格。”
“送出去就是人家的,想要回去没那么容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吴澄的作品卖出高价的消息传回去,拥有其作品的人不可能没套现的想法。”
常彩燕惊问道:“吴澄的画会贬值,不管现在这幅还是之前炒作过的那幅?”
韩博点点头:“所以我一直想不通,凶手怎么控制风险,或者说凶手怎么保证吴澄的画只涨不跌。”
“建峰,有没有人去东山收购过吴澄的画?”薛思宇猛然站起身。
“报告薛局,我特别交代在东山的同志留意这方面情况,甚至在东山同行协助下侧面打听到其中十二幅画的下落,暂时没发现有人刻意收购。老徐在电话里说那边谁也没想到买画卖画,谁也不认为吴澄的画能值多少钱。”
“继续留意。”
“是。”
正分析案情,拍卖师敲下小锤。
吴澄的第一幅作品以44万的价格成交,一位50多岁的成功男士拍走的。一共只有三幅,第二幅竞争比第一幅又要激烈一些,高心茹依然频频举牌,依然是全场的焦点,不过人们看她的眼神完全变了,显然认为她是一个托儿。
就在韩博暗想会不会有人看不顺眼,在这一轮竞买中坑坑她,加到40万不再往上加,让画砸在她手里之时,令人倍感意外的一幕出现了。
黄家慧突然起身,弯着腰给同排嘉宾致歉,离开位置,径直走出大会议厅,不是出去接电话,也不是去洗手间,而是一口气跑到酒店门口,拦下一辆出租车,渐渐消失在监控视频里。
黄建峰示意民警把监控信号切换回拍卖现场,坐下道:“没流拍,拍出的价还不低,应该是放心了。”
艺术家搞创作需要灵感。
警察破案同样需要灵感。
看着银幕上越来越激烈的竞拍现场,想起刚才分析过的一些细节,韩博思路越来越清晰,“啪”一声拍案而起,“黄家慧不是凶手,跟高心茹母女不是同伙!”
“韩局……”
“很简单,她干这一行好几年,对里面的弯弯道道非常清楚,如果她是凶手,如果她想通过杀害吴澄,让吴澄的作品价值水涨船高,那么她不可能想不到东山有几十乃至上百幅吴澄的作品,不可能不知道那些作品一旦流入市场,之前所做的一切就会前功尽弃。”
常彩燕觉得领导的分析非常有道理,忍不住补充道:“她和吴澄关系那么密切,可以说不是她吴澄不会来深正,不是她吴澄不会死在深正。只要吴澄出事,我们第一个怀疑就是她,她不可能这么傻!”
她不可能是凶手,那她到底在隐瞒什么?
韩博沉思了片刻,突然抬起头:“建峰同志,你们有没有查过她的经济状况,有没有她的银行流水记录。”
重点嫌疑人,怎么可能不查。
黄建峰不假思索地说:“查过,小刘电脑里有电子版的记录。”
“调出来,我看看。”
“是!”
看似“无用功”的基础工作真的很重要,韩博接过鼠标,一行行一页页仔细研究黄家慧三个银行账户的流水账,果然发现一个疑点。
“薛局,看这个,还有这个,这边转存那边取,男朋友在美国留学这个问题上她没撒谎,从这些流水账上看她还在资助男友。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四月份都有,五月份、六月份和七月份没转存,难道男朋友不需要资助了,难道分手了?”
通过个人换汇额度,这边存入人民币,那边取美元,交易频繁,每个月都有,但金额并不大。
薛思宇越看越糊涂,不解地问:“韩局,这跟吴澄又有什么关系?”
“那三十一幅画是几月份委托画廊寄售的?”
“五月份、六月份和七月份。”
“这是不是太巧合?”韩博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推测应该不会错,不禁笑道:“我知道她到底在隐瞒什么了,她缺钱,非常缺,所以打曾经的老师主意,开始想赚大钱,想跟吴澄来个双赢,所以蛊惑吴澄虚假拍卖其作品进行炒作,结果功败垂成,确切地说应该是她和吴澄没那么多资本,没炒到位。”
“然后呢?”
“退而求其次,蛊惑吴澄把画委托给画廊寄售,她再悄悄买回来。如果没猜错,那些画早脱手了,不是在国内卖掉的,是她男友在国外出售的,售价估计不会高,但依然有利可图。”
黄建峰脱口而出道:“不给男友汇钱,给男友寄画?”
“也可能是回国拿的,也可能是委托别人捎过去的。她是把画家当画匠使,想榨干吴澄的所有价值。只要吴澄继续画画,她就有钱赚,所以吴澄觉得在深正没什么前途回东山之后,她依然厚着脸皮编造有大老板吴澄其作品、打算与吴澄合作的借口忽悠吴澄回来。”
看着众人将信将疑的样子,韩博用肯定地语气说:“她说是在什么文化投资公司上班,还是个部门经理,其实就是一个倒腾书画等艺术品的掮客!”
第八百五十二章 协作(一)
薛思宇紧盯着韩博看了好一会儿,突然笑道:“吴澄在老家有那么多幅作品,流入市场吴澄的所有作品都会不值钱,而且肯定会流入市场,所以刻意炒作吴澄的画是注定要失败的!”
常彩燕噗嗤一笑:“能真正卖出高价只有今天,刚才成交的和即将成交的全是冤大头。”
破案有时候真是只需要灵光一现。
韩博的推测让薛思宇副局长豁然开朗,指着再次切换到高心茹的银幕画面,不无兴奋地说:“既然通过杀害吴澄炒作其作品注定要失败,那么内行是不会干这种事的,外行一窍不通也不会干,只有似懂非懂的半壶水才可能铤而走险。”
“张桂萍和黄家慧是室友,朝夕相处,无话不谈,对艺术品投资收藏有所了解,但隔行如隔山,肯定算不上精通。”
“她知道吴澄,知道黄家慧与吴澄的许多事,甚至知道《丰韵》在香港的假拍,知道吴澄去而复返。而且案发当晚,不仅黄家慧有作案时间,她一样有作案时间!”
“炒作的前提是手里要有画,黄家慧委托画廊寄售,但寄售的三十一幅不一定全买了回去,张桂萍手里极可能有一部分,不然她妈不可能在楼下拼命抬价。”
“姜兰知道吴澄住哪儿,可能偷配过新桥小区12…02室的钥匙。张桂萍与黄家慧朝夕相处,一样知道吴澄住哪儿,一样有可能偷配过新桥小区12…02室的钥匙,她完全可以趁吴澄不在去偷画。”
……
众人结合现有线索,你一言我一语,分析起吴澄之死的前因后果。
如果这些推测没错,之前困扰大家的所有谜团都能解开,大家兴高采烈,越说越激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