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韩警官-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真正担心的是自己会不会给林书记打小报告。

    韩博沉思片刻,抬头道:“孟书记、黄局,各位,同样差点搞出冤案,但12。18案有其特殊性。首先,没酿成严重后果。其次,极个别办案人员有做伪证、诬陷的行为,但没有,至少没有栽赃嫁祸、想置人于死地的故意。

    实不相瞒,上任前在省厅,我看到过几份这个案子的报告材料。看了之后觉得很惋惜,他当时真认定‘武疯子’是凶手,有直接证据、简接证据和外围证据,只是考虑到嫌疑人患有精神病担心检察院会打回来才炮制出dna证据,并非随便抓个人背黑锅。”

    政治部刘主任深以为然,忍不住说:“韩局,我跟他谈过,他说当时没多想,就想赶快把案子结了,反正这对‘武疯子’不是什么坏事。”

    “是啊,对‘武疯子’甚至是一件好事。关键这个头一开,请大家想想,对我们的刑事诉讼法,对现行的公安机关办案程序意味着什么,这是一种践踏。作为执法人员,我认为我们应该秉公执法,不能总想着打擦边球。”

    没造成严重后果,没栽赃嫁祸、置人于死地的故意,在翻案过程中参与过侦查,虽然没主动交代知法犯法的行为,但也没想办法销毁证据,比如让殡仪馆火花被害人尸体,作为刑警副大队长,他完全可以做到。

    总之,他坐牢的可能性不大,顶多判个缓刑。

    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局里是想保住他的饭碗,而不是会不会被判刑。

    关键这个头不能开,这个心不能软,一旦开了头,心要是软了,以后的刑警怎么带,你怎么严格要求别人?

    韩博态度明确,孟书记暗叹口气,只能挥泪斩马谡,“一失足成千古恨,可惜了。”

    …………………………

    ps:又感冒了,不光我感冒,小二也发高烧,今天一章,请各位大大见谅(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九章 “追思会”

    作为市禁毒办主任兼分管刑侦、禁毒等工作的副局长,韩博正式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治丧。

    参加完上任后的第一次党委会,在副局长办公室与正等着交接的宋文谈半个多小时,韩博在局办公室副主任和政治部一个民警陪同下先赶到医院,慰问伤痛欲绝,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几名战友亲属,再马不停蹄赶到杨文进副支队长家。

    新官上任,说的是场面话,做的也是场面事。

    相比探望安慰牺牲战友的亲属,许多人更想知道他在办公室里跟宋文,或者宋文在办公室里跟他都谈了些什么。

    进去时面色凝重,出来时面无表情,两个人全这样。

    交接时没第三个人在场,里面没传出什么动静,这让很多人倍感意外。宋文是因为他下台,宋文不管怎么说也干过好几年分管刑侦的副局长,虽然不怎么掺和班子内部的一些事,但不意味着宋文真好欺负。

    生怕宋文转不过这个弯,孟书记和组织部姜部长在宣布任免前专门找他谈过心,现在看来或许是领导谈心起到了作用。

    韩博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怎么看。

    借下车透透气的机会,走到路边回拨老卢的电话。

    从早上到现在十几个未接,全是老卢打来的,在老卢心目中韩博依然是刚参加工作的毛头小子,依然是他“力排众议”刚提报的年轻干部,总是不放心这个,不放心那个,现在又没以前那么忙,一闲下来就打电话。

    “您放心,形势虽然有那么点复杂,但没别人说得那么夸张。”

    韩博回头看看刚停在杨文进家楼下的车,刚走进门洞的几位领导模样的人,用老家话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觉得这话非常有道理。许多问题、矛盾之所以发生乃至激化,全是一些人想出来、传出来的,或许跟面子也有一点关系。

    比如常务副局长黄忠海、副局长谢志华,参加工作几十年,先后担任过许多职务,作为老同志老党员,他们怎么可能公然反对孟书记领导?组织原则要不要了,况且公安局是准军事化管理的政府组成部门,只要穿上警服就要服从命令听指挥。”

    “韩博,你是说他们现在进退两难?”

    “我觉得应该是,老局长虽然调离公安局,但没调多远,而且在任命这件事上发生过变故。罗当时堪称众望所归,孟甚至不在公示名单内,罗的面子往哪搁?具体到几个副局长,如果表现出坚…决…服从孟书记领导,别人又会怎么看?”

    “旁观者清,你分析得有一定道理,别掺和,有机会化解就化解,没机会化解就算了。”想到自己退居二线时老良庄一些干部的尴尬处境,老卢深有感触。

    “不说了,我是治丧小组副组长,刚才又进去几个人,我要去看看。”

    “忙去吧,一级英模全国能有几个,一级英模的丧事不是小事,一定要帮人家把身后事操办得风风光光。”

    “我会的。”

    英雄遗体在殡仪馆,全市最好的化妆师正在帮着整理遗容,亲朋好友暂时无法去祭奠,亲属在家里设了一个小灵堂。

    从门洞到楼道,从楼道到他家客厅,再到三个本来就不大的房间,全摆满花圈和挽联。楼里乃至整个小区住得大多是政法干警,楼里邻居不仅没因为到位是花圈跑过来反对,反而自发性的过来帮忙。

    比如他家地方小,设置完灵堂,摆满花圈,就剩下一点点落脚的地方。前来吊唁的人只能轮流进去,楼道都站不下,更不用说坐下休息的地方。

    从一楼到六楼的房门全大开着,前来吊唁的领导、战友、朋友、亲戚甚至杨文进副支队长帮助过的吸毒人员都可以进去等,有地方坐,有茶水,还有专人负责登记。

    谁来过,留下多少钱,事无巨细,全要记下来。

    杨支队的爱人和女儿昨晚好像就表过态,杨支队活着时廉洁自律、坦坦荡荡,从来没拿过一分不该拿的钱。他去世了,不该收的礼一样一分不能收。

    硬留下来的将来要退回去,退不回去只能捐出去。

    来吊唁过的,将来人家有什么事也要登门……

    他妻子,他即将参加工作的女儿,包括他弟弟妹妹和小姨子,都通情达理的让人心痛。

    如果不是匆匆离去,这一定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如今,四壁无语,白墙上,黑框中,只有杨文进坚毅的目光和熟悉的微笑。

    环顾四周,一个个花圈,一副副挽联,寄托着人们的哀思,讲述着一位英雄的故事。

    可能是光线的关系,也可能是心理因素,走进这间小小的灵堂,外面似乎失去往日的明亮,显得低沉与宁静。初春的一股寒流透过虚开的窗户袭来,令悲伤的人们更觉寒意。

    “韩局,方不方便,我想汇报点工作。”禁毒队政委一直在这儿帮忙,从昨晚到现在不知道协助接待、感谢、送走过多少亲友,他一夜没合过眼,看上去很憔悴。

    韩博点点头,再次紧握着杨支队爱人的手,诚恳真挚地说:“嫂子,小慧,我知道你们很伤心很难过,其实我跟你们一样痛心,现在说什么安慰话都苍白无力,我手机号你们知道的,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尽管给我打电话。”

    “谢谢韩局,谢谢韩局。”

    “谢谢韩叔叔……”

    当领导,尤其公安机关领导,最怕遇到的就是这种事。

    韩博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迈着沉重的步伐跟禁毒队高政委来到楼上一家的客厅。客厅里坐着六七个人,大多是公安民警,年龄全四十多岁,但只有一个三级警监,他们不约而同起身敬礼。

    一个都不认识,应该全是禁毒战线的同事,韩博急忙回礼。

    有一个穿西装的人,没敬礼,他坐在所有人中间,应该是身份地位最高的。

    这哪里是汇报工作,高政委流露出一丝歉意的表情,忐忑不安介绍道:“报告韩局,郭副厅长是连夜从呈都赶来的,廖局、包局、唐总队也全是连夜赶来的,中午和我们省厅朱总队一起吃过饭……”

    原来穿西服的是邻省公安厅的一位副厅长,另外几位是周边地市公安局副局长、县局局长或市局的支队长,他们跟省厅禁毒总队朱青副总队长,以及刚牺牲的杨文进副支队长,是当年省厅禁毒班的同一期学员。

    朱总队说过,当年四十多人只剩下三个仍在禁毒。

    眼前这几位不禁毒了,全走上领导岗位,但谁也不能说他们是逃兵,作为最早的一批缉毒民警,他们几乎个个受过伤,挂过彩,谁也不能抹杀他们当年在禁毒战线上所作出的贡献。

    “韩局,久闻大名,请坐。”

    郭副厅长握了握韩博手,招唿他坐到身边。

    追悼会过两天才开,他们一个比一个忙,不可能等到那一天,竟坐在这里开起追思会,回忆起当年一起受训,一起缉毒的情景。

    说到开心处笑,说到伤心处流泪。

    韩博刚坐下听了一会儿,杨支队的女儿杨小慧被省厅禁毒总队副总队朱青带了上来,让她坐在一边静听他父亲的事。

    这是一个东萍市局不知道的追思会,之前有资格的参加的禁毒支队政委,而且扮演得还是服务员角色。

    前来吊唁的领导走马灯似的来了一拨又一拨,其中不乏副厅级领导,他们谁也不知道楼上有这么个活动,更没有被邀请参加。

    韩博正猜想自己为什么会坐在这里,郭副厅长突然道:“韩副局长,杨文进是一个个优秀的公安民警,一个公认的禁毒英雄,他把有限的生命时光几乎全都用在公安工作尤其禁毒工作上,留给家人亲友的唯有痛惜的泪水。

    他这辈子从来没拉过关系,能走上副处级领导岗位全是拼出来的,全是拿命换来的。我后来调走了,在我调走之前,他就负过七次伤。最可怕的一次不是手榴弹爆炸,太快了,来不及怕。”

    “老郭,你说得是哪一次?”在这里除了韩博没人当他是副厅长,一个头发花白的一级警督冷不丁问。

    “我调走前几天,抓一伙小毒贩,其中一个抱住他胳膊就咬,拼命咬,肉都快咬掉了。扒开之后那小混蛋像疯了一样傻笑,我们觉得奇怪,审玩查完才知道他有艾…滋…病,他想把艾…滋…病传染给老杨。”

    郭副厅长捋起袖子,指着胳膊说:“大概就这个位置,老杨当时不知道,以为是皮肉伤,去医院缝十几针出来了。我们知道我们怕呀,我和老朱赶紧送他回医院,让医生把刚缝好的那块肉又割了下来,生怕被感染。”

    这些事刘小慧头一次听说过,之前只知道爸爸左臂上有个大伤疤,凹进去的伤疤,谁知道伤疤是这么造成的,越想越难过,坐在一边泣不成声。

    ……………………

    ps:感冒难受,更新晚了,再次恳请各位书友见谅(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章 “追思会”(二)

    朱总队回头看看战友的女儿,回忆道:“割了也怕,艾…滋…病毒有潜伏期的,一时半会儿查不出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不跟丽萍过夫妻生活,不去浴室洗澡,不跟别人一起吃饭,生怕把病毒传染给别人。”

    “老郭,老朱,他们当年闹过一次离婚,就是因为这事?”

    “整天不着家,着家一个人睡客厅,碰都不让碰,丽萍以为他有外遇。后来找到我,找到老郭,我们觉得这事不应该隐瞒,就跟丽萍说了。丽萍通情达理,再加上后来几次检查都没问题,离婚的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在别人看来天大的事,对屋里这些人而言多是小事,一带而过。

    一个一级警督接过话茬,轻叹道:“其实他找过关系,只不过不是为他自己。他调到东萍时戒毒所刚组建,收戒能力仅为100人。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到处拉关系,多方奔走,筹措资金120多万,改善队伍装备,不断挖潜扩容,使戒毒所的收戒人数增至500人。”

    “这又不是开报告会,又不是宣讲英模事迹,不许谈成绩!”

    “老郭,你官大就可以不讲理了?老杨干的事全特么成绩,不提成绩你让我说什么?”

    “文明点,孩子在这儿呢!”

    郭副厅长瞥了他一眼,突然把注意力集中到韩博身上,“我不称唿你韩博同志,也不再称唿你韩副局长,直唿其名,就称唿你韩博。不为别的,就因为你干过缉毒,担任过禁毒支队长,办过毒案。”

    “比起各位前辈,我那点成绩实在不足为道。”韩博连连摇头,这不是谦虚,在他们面前确实没什么值得骄傲的,这句话说得很由衷。

    “韩博,我们把你当自己人,也请你跟我们说一句心里话,老杨是不是英雄,老杨牺牲算不算烈士?”

    说了这么多,原来是因为这事!

    能坐在这儿的不光挂过彩流过血,而且全走上领导岗位,级别最低的也是副处。

    跟他们打哈哈就是侮辱人家的智商,韩博头大了,只能直言不讳说:“郭厅长当我是自己人,称唿我韩博,我就称唿各位前辈,老大哥。各位老大哥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我今天才正式上任。

    来东萍上任的路上,抵达东萍的晚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事故现场,调查杨支队遇难的真相。今天上午宣布正式任命,正式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依然跟杨支队有关,加入治丧小组,协助杨支队爱人办好杨支队的身后事。”

    他也不容易,一来就遇到这些事,众人点点头,等他继续说。

    “实不相瞒,在上午的党委会上,孟书记确实提到评选烈士的事,遇到点阻力,正在想办法做工作。”

    “阻力?”郭副厅长紧皱起眉头。

    “好像一位市领导以‘死难情节不壮烈,不符合有关规定’为由不予批准追认烈士的申请。”

    韩博轻叹了口气,接着道:“主要是我们现行的《革命烈士褒扬条例》,无论从立法目的还是从条文内容看都可称得上是标准的‘古董法规’,革命意识、革命色彩很浓。明确规定,我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壮烈牺牲的,才能称为革命烈士……

    为弄清这个被载入法条的‘壮烈’在实践中究竟如何执行,过来前我又和我的前任宋文同志,在办公室上网查了查民政部于1980年9月3日颁行的《关于贯彻执行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

    该规定第四条对‘壮烈牺牲’的解释是,‘为保卫或抢救人民生命、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勇于献身,给人民群众树立了堪为学习榜样的’。老实说,若严格依这一解释去衡量近几年涌现出来的烈士,完全符合的不是不多,是几乎没有。”

    原来他跟宋文没吵架,原来他同样关心这件事,居然在交接时跟宋文一起研究该怎么办。

    他们的战友牺牲了,他们希望战友能评为烈士,他们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这件事韩博真不敢打包票,毕竟事情并非孟书记与陈副市长有矛盾那么简单。

    韩博不无歉意的看了看杨小慧,凝重地说:“杨支队牺牲了,禁毒支队司机柳伟也牺牲了。据我所知,在事故原因没完全调查清楚之前,有个别人,甚至有个别领导干部,就私下里认为柳伟同志应该负责任,说柳伟这个车是怎么开的。

    柳伟有父母,有妻儿,有亲朋好友,一个在部队立过三等功,复员到地方一直解决不了编制,拿着治安员工资,干着缉毒警活儿,现在因公牺牲还要被指责,人家父母、妻儿会怎么想?”

    “韩局,我们禁毒队没有!”在禁毒支队,同志们都把小柳当战友,高政委坚信这种事不会在禁毒队发生。

    “禁毒队没有,其他单位有。这些传言很伤人,让柳伟同志的家人寒心,人家说了,人是和杨支队一起牺牲的,杨支队是烈士,柳伟也要评烈士。这个要求不算高,人家还是比较通情达理的,至少没在追悼会规格上说事。”

    真是人言可畏,没想到还有这个隐情。

    郭副厅长下意识说:“既然这样,那就一起评。”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较困难,他不是公务员,不符合相关规定。公安部前几天正好下过一份文件,要求全国公安系统从即日起开始,在三年内辞退掉所有治安员,市领导认为在这个节骨眼上评选一个治安员为烈士,有那么点不讲政治,好像在跟上级对着干。”

    “清理掉所有治安员,说得倒是轻巧。”头发花白的一级警督冷哼了一声,显然对上级这个文件很是不屑。

    辞退掉治安员容易,关键怎么才能补上因此造成的警力不足。

    办法只有一个,增加政法专项编制。

    编制是什么,编制就是工资,办案经费,养老金,医疗保险,中央财政有这么多钱么,地方政府有吗?

    韩博同样觉得这个文件有点搞笑,从现在的情况看,别说三年,十三年都不一定能够实现。

    事实上协警辅警不只是国内有,国外一样有,其中不乏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其下这种基本不可能实现的“一刀切”文件,不如想想该怎么规范,怎么管理好治安员队伍。

    不过现在不是发这个牢骚的时候,韩博苦涩地说:“再就是事迹不够突出,牺牲得不够壮烈、不够英勇。总而言之,评杨支队就要评柳伟,如果柳伟评选上烈士,昨晚牺牲的另一个民警也要评,过去几年因公牺牲乃至见义勇为牺牲的非公职人员都要评。”

    东萍不是经济发达、财大气粗的沿海发达城市,四个区县中有两个贫困县,一些优抚政策都经常落实不了,在评选革命烈士这个问题上特别慎重。

    因为一旦评上,民政部门就要落实优抚政策。

    如果落实不了,革命烈士亲属就会上…访,到时候倒霉的是市里。

    其实还有一点韩博没说,杨支队乘坐的那辆车手续不全,几年没年审,甚至没上保险,违反了交通安全法规。

    虽然是公安经费不足导致的,但法规就是法规。你们驾驶乘坐手续不全的车发生交通事故,还评选上烈士,如果有人鸡蛋里挑骨头,最后倒霉的还是市里。

    说在这个问题上,陈副市长真不是刻意要跟孟书记唱反对,可以说只是在落实市长、常务副市长等领导的意图。作为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孟卫东则必须为民警考虑,“从优待警”不能说说而已,就算有矛盾,也是工作中的矛盾。

    之前只听过禁毒队高政委的介绍,郭副厅长等人终于意识到这事并非孟和陈有矛盾那么简单,众人面面相窥,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开口。

    话说到这个份上,韩博干脆把话说到底。

    “各位老大哥,杨支队是一级英模,我是二级英模,我认识许多像杨支队一样的一级英模,其中有一个单位工作多年的战友,我觉得杨支队在天有灵,肯定不需要烈士这个虚名。作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的亲属,他爱人和他女儿同样能享受到不低于甚至超过革命烈士家属的待遇。”

    什么意思,不支持,不帮忙?

    包括朱支队在内的所有人,感觉这话有点不对劲儿,觉得他应该帮这个忙,应该据理力争,仗义执言的。

    然而,他们想错了。

    韩博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倾向于支持市政府,毕竟一个盯着一个,市财政那么紧张,杨支队乘坐的车又确实手续不全,评烈士真不合适。

    “这种事其它地方之前发生过,民警牺牲,却评不上烈士。”

    韩博顿了顿,接着道:“亲属上…访…告状,有的赢得不少人大代表支持,有的干脆起诉市政府,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很简单,市政府享有革命烈士批准权,但这个批准权只是民政部门在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之前的一个内部审批程序,最终发生法律效力的是作出颁发或不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的行为。

    换句话说,市政府履行的是内部批准程序的职责,并不直接面对死亡人员亲属,也没有任何文件材料送达给死者亲属,属于内部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受理范围,只要市政府作出决定,打官司也打不赢。”(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一章 “黑脸”

    分管的四个单位中,经侦支队平均年龄最大,全是四五十岁的老同志,“平时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根本不像一个实战单位。

    技侦支队平均年龄不算大,人却不多。市局经费紧张,在技术侦察上没那么多钱投入,支队能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相比之下,刑侦支队和禁毒支队重要得多。

    刑侦支队下设一个接报全市重大刑事案件和重要情况;办理通缉通报,部署协查堵截;负责全市刑事犯罪统计、犯罪信息的收集工作;分析刑事犯罪的规范和特点,预测发展趋势,提出工作对策的办公室。

    一个组织实施和指导全市刑事技术工作,负责全市重大刑事案件的现场勘察、犯罪痕迹物证的鉴定工作,对下级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送检的痕迹物证进行鉴定的技术室(技术大队)。

    侦查一大队,负责组织、指导、侦破全市重特大刑事案件,研究制定严重暴力性犯罪案件处置方案;承办重特大走私、涉毒案件和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侦查二大队,负责重特大专案特情的管理、教育工作;组织追捕重大逃犯和流窜犯;组织、指导全市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解救爱害妇女儿童工作;组织、指导全市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工作。

    侦查三大队相当于预审大队,指导全市刑事案件预审业务;督办或参与重大疑难案件的审理工作,承办支队直接办理案件的审理移诉工作。

    听上去两个办公室、三个侦查大队,其实在编民警并不多,大多坐办公室,完全“机关化”,想改变全市刑侦部门的现状,功夫既要下在机关,更要下到基层、

    本来就没什么大事,有马学付副支队长主持支队工作,韩博没什么不放心的,暂时把精力集中在四个分管单位中最具战斗力的禁毒支队上。

    杨文进生前不是支队长,但他是支队乃至市局的一面旗帜。

    他牺牲了,不光支队士气低落,连正常工作都受到一定影响。

    赶到位于萍西分局马路对过的禁毒支队正好8点,按规定正处级干部没资格配专车,不过这个规定很难落到实处,韩博现在乘坐的是一辆帕萨特警车,有一个去年刚从部队退伍的司机小金。

    这辆车原来是宋文的座驾,门卫既认识车,更忘不了车牌,急忙立正敬礼。

    “报告韩局,禁毒支队副科级以上干部集合完毕,请指示!”车停稳,支队长冯朝阳快步上前敬礼汇报。

    今天是星期一,为杨文进副支队长办身后事又积压那么多工作,韩博不想搞得跟检阅似的,更不想浪费宝贵时间,举手回礼,“解散,让同志们都回去工作。”

    “是!”

    冯朝阳表面上很尊敬,至少没把副局长不当领导,但心里想得却不一样。

    事实上不光他,禁毒队上上下下对新任禁毒办主任兼副局长都没什么好感,在杨支队评选烈士这个问题上,连鲍双平那样的人都站出来仗义执言,他干过禁毒,担任过禁毒支队长,而且是二级英模,在这个问题上居然不帮忙。

    大队长、教导员、副大队长、副教导员、中队长、指导员……神情一个比一个复杂,眼神一个比一个不对劲,连禁毒队有且仅有的两个警花,在偷看时的眼神中都带着几分不满。

    来东萍上任就不是让别人喜欢的。

    韩博早有心理准备,不在乎他们怎么看怎么想,提上电脑包,在冯支队、高政委陪同下走进大厅,来到一楼会议室。

    既不抽烟也不喝酒,在这儿甚至没朋友,韩博干脆把坏人做到底,连寒暄都省了,直入正题,让支队党委委员挨个汇报工作。

    “社会帮教是吸毒人员戒断毒瘾,重新回归社会的有效途径。要想搞好帮教,首先得摸清吸毒人员的底细。我们先后组织对全市在册吸毒人员进行过3次大规模调查摸底,逐人核对,建档立卡,做到底细清、情况明……”

    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

    禁毒支队这个模范单位名不虚传,各项工作可圈可点,不过这些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并且过去的工作依然存在许多不足。

    韩博记录完,翻看了一会儿上任前做的笔记,冷不丁问:“同志们,对陈宝这个名字,你们有没有印象?”

    城东分局的同志说得没错,这家伙就是一个丧门星,净喜欢鸡蛋里挑骨头。

    冯朝阳回头看看几位同事,不动声色说:“报告韩局,陈宝是我们重点管控的人口,案件材料堆起来有几尺高,当然有印象。”

    “列管了,他人呢?”韩博追问道。

    冯朝阳一下子被问住了,脸色铁青,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同志们,来东萍上任之前,我在省里看过好几份材料,全是关于这个陈宝的,民愤极大,社会危害性极大,可是我们公安机关,我们东萍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居然对他束手无策,这件事不能再拖,说说看法,接下来该怎么办?”

    韩博敲敲桌子,紧盯着众人,不怒自威。

    一想到陈宝这个人,冯朝阳就有点心乱如麻,仿佛看到他那张扭曲变形的脸,还有那满身脓肿溃烂的皮肤,甚至舌头上都是令人毛骨悚然的疱疹。太可怕了,不要说普通人,连身经百战的缉毒民警,每次看见他都会做噩梦。

    也正因为如此,他父母不愿意认他这个儿子,亲朋好友对他避之不及,他妻子忍无可忍离家出走,把孩子扔给他的姐姐。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缉毒民警却不得不天天跟他打交道。

    “韩局,我先汇报下基本情况吧。”

    高政委意识到这不是一件小事,有人跑到省里上…访并不令人意外,事实上因为陈宝,之前有许多涉毒人员亲属去局里和市里上过访。

    他清清嗓子,一脸无奈地说:“陈宝是萍西区秦光镇人,今年33岁,他父母以前在市区做服装生意,家境不错,日子本来过挺好的。可能因为太舒服了,他跟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鬼混,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很快染上毒瘾,无法自拔。”

    “毒瘾越来越大,从吸发展成注射,在无数次混用针头之后,他手脚的血管变成硬邦邦的一团,几乎找不到可以扎针的地方。就这么感染上艾…滋…病毒,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只知道有这么个社会危害性极大的毒贩在外面转悠,具体情况韩博真不太清楚,再次拿起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